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肩关节周围炎疗效评估量表的改良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10
1
作者 汪强 贾杰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24-428,共5页
目的:探索肩关节周围炎疗效评估量表的改良与评价,为肩关节周围炎患者的诊疗效果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肩关节周围炎疗效评定量表》的结构内容增减调整、评分逻辑的重新设定,构建《肩关节周围炎疗效评估量表》。然后通过实证数据... 目的:探索肩关节周围炎疗效评估量表的改良与评价,为肩关节周围炎患者的诊疗效果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肩关节周围炎疗效评定量表》的结构内容增减调整、评分逻辑的重新设定,构建《肩关节周围炎疗效评估量表》。然后通过实证数据采集,分析改良后量表的适用效果。结果:本研究所构建的《肩关节周围炎疗效评估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76,KMO值为0.900,信效度均较好,结论:改良量表适用于肩关节周围炎患者的症状评估与诊疗效果评价,但在实际应用上仍需逐步优化与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周围炎 量表 评定 改良 信效度
下载PDF
保守治疗掌腱膜挛缩症1例
2
作者 陈祥贵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2年第4期554-555,共2页
1病例资料患者男,70岁,左手掌环指根部皮肤皱褶,左环指背伸活动受限3月余。专科体检:为右利手,左环指根部掌侧皮肤皱褶突出,轻压痛VAS 2分,无放射痛。掌指关节、指间关节背伸活动受限,环指MP的AROM范围为40°~75°,PROM范围为30... 1病例资料患者男,70岁,左手掌环指根部皮肤皱褶,左环指背伸活动受限3月余。专科体检:为右利手,左环指根部掌侧皮肤皱褶突出,轻压痛VAS 2分,无放射痛。掌指关节、指间关节背伸活动受限,环指MP的AROM范围为40°~75°,PROM范围为30°~85°,环指TAM=(75°+85°+55°)-(40°+25°+10°)=140°,TPM=(85°+95°+68°)-(30°+10°+5°)=203°;握力:左手(患)∶右手(健)=15 kg∶35 kg,拇指-环指对指捏力:左手(患)∶右手(健)=3 kg∶6 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冲击波 掌腱膜挛缩症 保守治疗
下载PDF
GTPBP3基因新发突变致联合氧化磷酸化缺陷症23型(附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3
作者 李琴英 关荣源 +4 位作者 王蓓 刘迟 程冰苑 孙一忞 邬剑军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24年第2期187-193,共7页
目的总结联合氧化磷酸化缺陷症23型(COXPD23)的临床表型与基因型特征,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类线粒体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COXPD23患儿的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征等资料,应用全外显子测序明确诊断,并结合复习国内... 目的总结联合氧化磷酸化缺陷症23型(COXPD23)的临床表型与基因型特征,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类线粒体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COXPD23患儿的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征等资料,应用全外显子测序明确诊断,并结合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患儿女性,5岁8月龄。临床表现为精神运动发育迟缓、智力下降、语言功能障碍,伴高乳酸血症,头颅MRI提示双侧基底节区及背侧丘脑、小脑上脚、小脑半球齿状核内见对称性异常信号影。全外显子测序显示患儿GTPBP3基因c.187C>T/c.776A>G(p.R63*/p.N259S)位点复合杂合突变,分别遗传自患儿父母(均为杂合状态),符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方式。该患儿为轻型病例,经过对症及康复治疗,病情平稳。随访至今,临床无心力衰竭表现。结论COXPD23罕见,表型复杂,轻型以脑病和高乳酸血症为临床特征,完善基因检测有助于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氧化磷酸化缺陷症23型 GTPBP3基因 精神运动发育迟缓 高乳酸血症
原文传递
小针刀治疗颈肩部疼痛严重并发症2例 被引量:2
4
作者 唐丽娟 马强 +2 位作者 李琴英 李进 刘迟 《医学信息》 2020年第16期186-187,共2页
肩痛及颈椎病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近年来,用小针刀治疗肩痛及颈椎病的报道越来越多。该方法简单易行,符合多数患者的心理,且并发症较少发生,有关并发症发生的报道相对较少。临床治疗中发现小针刀治疗肩痛及颈椎病有一定的危险性。... 肩痛及颈椎病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近年来,用小针刀治疗肩痛及颈椎病的报道越来越多。该方法简单易行,符合多数患者的心理,且并发症较少发生,有关并发症发生的报道相对较少。临床治疗中发现小针刀治疗肩痛及颈椎病有一定的危险性。本文分析2018年6月~2019年3月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接诊2例使用小针刀治疗引发的严重并发症,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针刀 颈肩部疼痛 颈椎病
下载PDF
局部振动治疗对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患者痛性强直痉挛的短期疗效研究
5
作者 李琴英 程冰苑 +2 位作者 杨军 刘迟 王蓓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20年第2期210-214,共5页
目的探讨局部振动治疗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NMOSD)患者痛性强直痉挛的短期疗效。方法收集14例NMOSD合并痛性强直痉挛患者的临床资料,予局部振动治疗,干预时间为120min,频率600Hz。治疗前,治疗后60h、240h均采用Penn痉挛频率量表(PSFS)及... 目的探讨局部振动治疗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NMOSD)患者痛性强直痉挛的短期疗效。方法收集14例NMOSD合并痛性强直痉挛患者的临床资料,予局部振动治疗,干预时间为120min,频率600Hz。治疗前,治疗后60h、240h均采用Penn痉挛频率量表(PSFS)及疼痛数字评分法(NRS)对患者下肢痛性强直痉挛的痉挛发作频率及疼痛程度进行评估。结果局部振动治疗后60h,痛性强直痉挛频率及疼痛程度均有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0h,痛性强直痉挛频率及程度仍有不同程度下降,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振动治疗对于NMOSD患者合并的痛性强直痉挛症状改善具有短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 痛性强直痉挛 局部振动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