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音乐表演训练对神经可塑性的影响:元分析研究
被引量:
8
1
作者
周临舒
赵怀阳
蒋存梅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877-1887,共11页
音乐表演是人类最复杂和精细的技能之一。通过激活似然性评估元分析,对音乐表演训练所诱发的神经可塑性进行探究。结果发现,音乐表演者与非音乐家在左侧小脑、双侧中央前回、双侧颞上回、左侧额下回、双侧顶下小叶以及右侧脑岛等脑区存...
音乐表演是人类最复杂和精细的技能之一。通过激活似然性评估元分析,对音乐表演训练所诱发的神经可塑性进行探究。结果发现,音乐表演者与非音乐家在左侧小脑、双侧中央前回、双侧颞上回、左侧额下回、双侧顶下小叶以及右侧脑岛等脑区存在差异。这些脑区与听觉、运动以及多通道信息整合等加工有关。未来研究应从不同音乐表演训练诱发的神经适应性出发,进一步探究音乐表演训练与大脑可塑性之间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表演
训练
神经可塑性
元分析
激活似然性评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艺术与科学的交叉与融合--音乐心理学专栏前言
被引量:
7
2
作者
蒋存梅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821-1822,共2页
与语言相似,音乐是人类社会的一种交流媒介。出于交流的目的,作曲家总是有意识地建构音乐,使其结构富有逻辑性,隐含某种涵义。这种涵义可理解为作曲家的创作意图(比如,情绪或情感,或对社会的理解与感受等)。在音乐作品乐谱的基础上,...
与语言相似,音乐是人类社会的一种交流媒介。出于交流的目的,作曲家总是有意识地建构音乐,使其结构富有逻辑性,隐含某种涵义。这种涵义可理解为作曲家的创作意图(比如,情绪或情感,或对社会的理解与感受等)。在音乐作品乐谱的基础上,表演者通过创造性的诠释,使听众在聆听到音乐作品过程中,领悟音乐作品传递的内涵。由此,作曲家、表演者和听众三者,形成了音乐意义生成与理解的链条(蒋存梅,2002)。由于音乐不具有类似语言的明确语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心理学
音乐作品
作曲家
交流媒介
意义链
人类社会
绝对音高
语言加工
研究规模
音乐训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服务社会是心理学科发展的出发点和动力源——谈心理学科发展的四个服务社会的取向
3
作者
卢家楣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2011年第B06期35-37,共3页
十年前.我到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当初称为中心)参加心理学科的国家文科基地揭牌仪式。十年后的今天。我又来到这里参加“心理和谐与人才强国”高层论坛暨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成立十周年庆祝活动。春秋十载,弹指...
十年前.我到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当初称为中心)参加心理学科的国家文科基地揭牌仪式。十年后的今天。我又来到这里参加“心理和谐与人才强国”高层论坛暨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成立十周年庆祝活动。春秋十载,弹指一挥,历程辉煌,启示良多。启示之一,就是该院在沈德立教授的领导下始终秉承“心理学为社会发展服务”这一宗旨进行学科建设.取得丰硕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学科
服务社会
动力源
天津师范大学
社会发展服务
揭牌仪式
文科基地
庆祝活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当代大学生道德情感现状调查研究
被引量:
16
4
作者
卢家楣
徐雷
+3 位作者
蔡丹
陈宁
陈念劬
周炎根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54-61,共8页
根据自编的《中国大学生道德情感问卷》对全国三类地区14大城市100所高校的11 982名大学生实施大规模调查。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道德情感由爱国感、责任感、正直感、奉献感、公益感、信用感、公平感等组成,其总体发展正向积极,但亟待提...
根据自编的《中国大学生道德情感问卷》对全国三类地区14大城市100所高校的11 982名大学生实施大规模调查。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道德情感由爱国感、责任感、正直感、奉献感、公益感、信用感、公平感等组成,其总体发展正向积极,但亟待提高;道德情感下属各因子发展不均衡,其中爱国感、责任感、信用感发展良好,而正直感、公益感、奉献感状况欠佳;大学生道德情感受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各方影响,其中对社会舆论的关注、对自身的要求、上网时间、课外阅读量及家庭氛围、人际关系等尤为明显。大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要坚持个人自觉、家庭熏陶、学校教育、社会关心相结合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道德情感
爱国感
责任感
正直感
信用感
奉献感
公益感
公平感
原文传递
中小学班主任情感素质结构与提升路径
被引量:
22
5
作者
王俊山
卢家楣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5-98,共4页
班主任的情感素质对于班主任工作实践及班主任的理论研究均有重要意义。中小学班主任情感素质是其在任职前后多种因素影响下,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积极的情感心理特征。中小学班主任情感素质是一个包括关系客体、对象客...
班主任的情感素质对于班主任工作实践及班主任的理论研究均有重要意义。中小学班主任情感素质是其在任职前后多种因素影响下,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积极的情感心理特征。中小学班主任情感素质是一个包括关系客体、对象客体、情感本体、对情感的操作的四维立体结构,其内涵涉及道德情感、理智情感、审美情感、人际情感、生活情感、情感能力六大类。班主任情感素质具有先天性与后天性相统一、自然性与社会性相统一、稳定性与可塑性相统一、内隐性与外显性相统一、基本性与差异性相统一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素质
班主任
中小学
原文传递
当代研究生道德情感现状调查研究
被引量:
5
6
作者
卢家楣
刘伟
+1 位作者
陈宁
陈念劬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6-43,共8页
运用自编问卷,对全国三类地区14大城市51所高校的10056名硕博研究生实施大规模道德情感及其影响因素调查。结果表明,当代研究生道德情感由爱国感、责任感、正直感、奉献感、公益感、信用感、公平感等组成,其总体发展正向积极,但仍需大...
运用自编问卷,对全国三类地区14大城市51所高校的10056名硕博研究生实施大规模道德情感及其影响因素调查。结果表明,当代研究生道德情感由爱国感、责任感、正直感、奉献感、公益感、信用感、公平感等组成,其总体发展正向积极,但仍需大力提升;道德情感下属各因子发展不均衡,其中爱国感、责任感、信用感状况良好,而正直感、奉献感发展欠佳;跨学段比较分析发现,从青少年到本专科生再到硕博研究生,责任感不断提升,而正直感逐段下降;研究生道德情感受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各方影响,其中,对社会舆论的关注、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对自身的要求属强影响因素,人际关系、家庭氛围、社会风气、阅读量等也有相当影响。研究生道德情感的培养,既要整体推进、整群覆盖、综合施策,又要抓住薄弱情感、重点群体、关键影响变量予以重点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
道德情感
爱国感
责任感
正直感
信用感
奉献感
公益感
公平感
原文传递
教师共情预测能力及其策略的现状调查与启示
被引量:
13
7
作者
陈宁
卢家楣
汪海彬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3-89,103,共8页
通过编制具有良好信效度的《教师共情预测情境调查问卷》和《教师共情预测策略调查问卷》,分别调查教师共情预测能力及其策略,结果表明:教师未能准确预测学生情绪,共情预测能力现状堪忧;教师共情预测策略水平总体正向积极但亟待提高。...
通过编制具有良好信效度的《教师共情预测情境调查问卷》和《教师共情预测策略调查问卷》,分别调查教师共情预测能力及其策略,结果表明:教师未能准确预测学生情绪,共情预测能力现状堪忧;教师共情预测策略水平总体正向积极但亟待提高。潜在类别分析结果表明,在共情预测策略上,可将教师分为"策略滞后型"、"策略良好型"和"策略优化型"三种类型;教师共情预测能力水平、策略水平和策略类型分布,不受性别、学科和教龄等变量影响。教师须高度重视预测学生情绪的重要性,自觉增强共情预测意识。遵循全面性和针对性的原则积极开展教师共情预测能力与策略方面的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
共情预测能力
共情预测策略
原文传递
论青少年情感素质
被引量:
68
8
作者
卢家楣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30-36,共7页
青少年情感素质,是个体在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下,经实践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基本的与青少年阶段的发展相应的、积极的情感心理特征。青少年情感素质的结构是一个由两层次六大类29种情感组成的系统。青少年情感素质具有明确的年龄特点和教...
青少年情感素质,是个体在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下,经实践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基本的与青少年阶段的发展相应的、积极的情感心理特征。青少年情感素质的结构是一个由两层次六大类29种情感组成的系统。青少年情感素质具有明确的年龄特点和教育的导向特性。"青少年情感素质"概念的提出,为丰富和完善整个素质概念作出贡献,为推进情感教育心理学的学科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有利于促进情感分类体系的建构,也有助于从积极方面研究情感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情感
素质
情感素质
原文传递
题名
音乐表演训练对神经可塑性的影响:元分析研究
被引量:
8
1
作者
周临舒
赵怀阳
蒋存梅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
上海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
上海师范大学心理研究所
出处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877-1887,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470972
31500876)资助
文摘
音乐表演是人类最复杂和精细的技能之一。通过激活似然性评估元分析,对音乐表演训练所诱发的神经可塑性进行探究。结果发现,音乐表演者与非音乐家在左侧小脑、双侧中央前回、双侧颞上回、左侧额下回、双侧顶下小叶以及右侧脑岛等脑区存在差异。这些脑区与听觉、运动以及多通道信息整合等加工有关。未来研究应从不同音乐表演训练诱发的神经适应性出发,进一步探究音乐表演训练与大脑可塑性之间的关联。
关键词
音乐表演
训练
神经可塑性
元分析
激活似然性评估
Keywords
musical performance
training
neural plasticity
meta-analysis
activation likelihood estimation
分类号
B842 [哲学宗教—基础心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艺术与科学的交叉与融合--音乐心理学专栏前言
被引量:
7
2
作者
蒋存梅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
上海师范大学心理研究所
出处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821-1822,共2页
文摘
与语言相似,音乐是人类社会的一种交流媒介。出于交流的目的,作曲家总是有意识地建构音乐,使其结构富有逻辑性,隐含某种涵义。这种涵义可理解为作曲家的创作意图(比如,情绪或情感,或对社会的理解与感受等)。在音乐作品乐谱的基础上,表演者通过创造性的诠释,使听众在聆听到音乐作品过程中,领悟音乐作品传递的内涵。由此,作曲家、表演者和听众三者,形成了音乐意义生成与理解的链条(蒋存梅,2002)。由于音乐不具有类似语言的明确语义,
关键词
音乐心理学
音乐作品
作曲家
交流媒介
意义链
人类社会
绝对音高
语言加工
研究规模
音乐训练
分类号
J60-05 [艺术—音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服务社会是心理学科发展的出发点和动力源——谈心理学科发展的四个服务社会的取向
3
作者
卢家楣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心理研究所
出处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2011年第B06期35-37,共3页
文摘
十年前.我到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当初称为中心)参加心理学科的国家文科基地揭牌仪式。十年后的今天。我又来到这里参加“心理和谐与人才强国”高层论坛暨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成立十周年庆祝活动。春秋十载,弹指一挥,历程辉煌,启示良多。启示之一,就是该院在沈德立教授的领导下始终秉承“心理学为社会发展服务”这一宗旨进行学科建设.取得丰硕成果。
关键词
心理学科
服务社会
动力源
天津师范大学
社会发展服务
揭牌仪式
文科基地
庆祝活动
分类号
B84 [哲学宗教—心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当代大学生道德情感现状调查研究
被引量:
16
4
作者
卢家楣
徐雷
蔡丹
陈宁
陈念劬
周炎根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
上海师范大学心理研究所
出处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54-61,共8页
基金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当代青年情感素质现状
问题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3JZD048)的研究成果之一
文摘
根据自编的《中国大学生道德情感问卷》对全国三类地区14大城市100所高校的11 982名大学生实施大规模调查。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道德情感由爱国感、责任感、正直感、奉献感、公益感、信用感、公平感等组成,其总体发展正向积极,但亟待提高;道德情感下属各因子发展不均衡,其中爱国感、责任感、信用感发展良好,而正直感、公益感、奉献感状况欠佳;大学生道德情感受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各方影响,其中对社会舆论的关注、对自身的要求、上网时间、课外阅读量及家庭氛围、人际关系等尤为明显。大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要坚持个人自觉、家庭熏陶、学校教育、社会关心相结合的原则。
关键词
大学生
道德情感
爱国感
责任感
正直感
信用感
奉献感
公益感
公平感
Keywords
college students, moral feelings, feeling feeling of credibility, feeling of dedication, feeling of public of patriotism, feeling of responsibility, feeling of integrity, welfare, feeling of fairness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中小学班主任情感素质结构与提升路径
被引量:
22
5
作者
王俊山
卢家楣
机构
上海
市静安区教育学院科研室
上海师范大学心理研究所
出处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5-98,共4页
文摘
班主任的情感素质对于班主任工作实践及班主任的理论研究均有重要意义。中小学班主任情感素质是其在任职前后多种因素影响下,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积极的情感心理特征。中小学班主任情感素质是一个包括关系客体、对象客体、情感本体、对情感的操作的四维立体结构,其内涵涉及道德情感、理智情感、审美情感、人际情感、生活情感、情感能力六大类。班主任情感素质具有先天性与后天性相统一、自然性与社会性相统一、稳定性与可塑性相统一、内隐性与外显性相统一、基本性与差异性相统一的特点。
关键词
情感素质
班主任
中小学
分类号
G635.1 [文化科学—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当代研究生道德情感现状调查研究
被引量:
5
6
作者
卢家楣
刘伟
陈宁
陈念劬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
上海师范大学心理研究所
出处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6-43,共8页
基金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当代青年情感素质现状
问题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3JZD048)的研究成果之一
文摘
运用自编问卷,对全国三类地区14大城市51所高校的10056名硕博研究生实施大规模道德情感及其影响因素调查。结果表明,当代研究生道德情感由爱国感、责任感、正直感、奉献感、公益感、信用感、公平感等组成,其总体发展正向积极,但仍需大力提升;道德情感下属各因子发展不均衡,其中爱国感、责任感、信用感状况良好,而正直感、奉献感发展欠佳;跨学段比较分析发现,从青少年到本专科生再到硕博研究生,责任感不断提升,而正直感逐段下降;研究生道德情感受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各方影响,其中,对社会舆论的关注、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对自身的要求属强影响因素,人际关系、家庭氛围、社会风气、阅读量等也有相当影响。研究生道德情感的培养,既要整体推进、整群覆盖、综合施策,又要抓住薄弱情感、重点群体、关键影响变量予以重点突破。
关键词
研究生
道德情感
爱国感
责任感
正直感
信用感
奉献感
公益感
公平感
Keywords
graduate students, moral feelings, sense of patriotism,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sense of integrity, sense of credibility, sense of dedication, sense of public welfare, sense of fairness
分类号
G643.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教师共情预测能力及其策略的现状调查与启示
被引量:
13
7
作者
陈宁
卢家楣
汪海彬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
青年学院
上海师范大学心理研究所
黄山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出处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3-89,103,共8页
文摘
通过编制具有良好信效度的《教师共情预测情境调查问卷》和《教师共情预测策略调查问卷》,分别调查教师共情预测能力及其策略,结果表明:教师未能准确预测学生情绪,共情预测能力现状堪忧;教师共情预测策略水平总体正向积极但亟待提高。潜在类别分析结果表明,在共情预测策略上,可将教师分为"策略滞后型"、"策略良好型"和"策略优化型"三种类型;教师共情预测能力水平、策略水平和策略类型分布,不受性别、学科和教龄等变量影响。教师须高度重视预测学生情绪的重要性,自觉增强共情预测意识。遵循全面性和针对性的原则积极开展教师共情预测能力与策略方面的培训。
关键词
教师
共情预测能力
共情预测策略
Keywords
teachers, empathic forecasting ability, empathic forecasting strategy
分类号
G45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论青少年情感素质
被引量:
68
8
作者
卢家楣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
上海师范大学心理研究所
出处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30-36,共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谐社会建构背景下的青少年情感素质研究”(项目批准号:07BSH052)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我国青少年情感素质现状、发展及培养的研究”(课题批准号:DBA060093)
+1 种基金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当代青少年情感素质现状的研究”(课题批准号:2006BJY007)的研究成果之一
上海市重点学科“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建设项目资助(项目批准号:S30401)
文摘
青少年情感素质,是个体在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下,经实践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基本的与青少年阶段的发展相应的、积极的情感心理特征。青少年情感素质的结构是一个由两层次六大类29种情感组成的系统。青少年情感素质具有明确的年龄特点和教育的导向特性。"青少年情感素质"概念的提出,为丰富和完善整个素质概念作出贡献,为推进情感教育心理学的学科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有利于促进情感分类体系的建构,也有助于从积极方面研究情感问题。
关键词
青少年
情感
素质
情感素质
Keywords
adolescent, affection, quality, affective quality
分类号
G4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音乐表演训练对神经可塑性的影响:元分析研究
周临舒
赵怀阳
蒋存梅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艺术与科学的交叉与融合--音乐心理学专栏前言
蒋存梅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服务社会是心理学科发展的出发点和动力源——谈心理学科发展的四个服务社会的取向
卢家楣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201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当代大学生道德情感现状调查研究
卢家楣
徐雷
蔡丹
陈宁
陈念劬
周炎根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16
原文传递
5
中小学班主任情感素质结构与提升路径
王俊山
卢家楣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22
原文传递
6
当代研究生道德情感现状调查研究
卢家楣
刘伟
陈宁
陈念劬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5
原文传递
7
教师共情预测能力及其策略的现状调查与启示
陈宁
卢家楣
汪海彬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13
原文传递
8
论青少年情感素质
卢家楣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68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