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中国傩戏剧本整理与研究”免于鉴定顺利结项
1
作者 《非遗传承研究》 2020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由上海师范大学朱恒夫教授任首席专家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招标项目“中国傩戏剧本整理与研究”(14ZD077),其最终成果为《中国傩戏剧本集成》(1-33卷)及理论著作《中国傩戏发展史及艺术形态研究》《傩文化与东亚传统戏剧比较研究》,共... 由上海师范大学朱恒夫教授任首席专家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招标项目“中国傩戏剧本整理与研究”(14ZD077),其最终成果为《中国傩戏剧本集成》(1-33卷)及理论著作《中国傩戏发展史及艺术形态研究》《傩文化与东亚传统戏剧比较研究》,共计1750万字。免于鉴定的申请近日获批,顺利结项。朱恒夫教授团队自2014年承担该项目之后,心无旁骛,夜以继日,倾注大量的心血搜集、整理与研究中国傩戏剧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比较研究 哲学社会科学 傩文化 整理与研究 理论著作 招标项目 重大项目 傩戏
下载PDF
新公共管理视角下我国的行政改革对策 被引量:4
2
作者 公磊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9-13,共5页
随着加入WTO,我国已经进一步融入全球化进程之中,而不断加快的全球化进程对政府管理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在新的国内国际形势下进一步加快行政改革。本文通过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内涵特征及其在西方国家实践成效的分析,结合... 随着加入WTO,我国已经进一步融入全球化进程之中,而不断加快的全球化进程对政府管理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在新的国内国际形势下进一步加快行政改革。本文通过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内涵特征及其在西方国家实践成效的分析,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来探寻我国政府未来的发展模式,构建政府未来行政改革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公共管理 中国 改革 行政管理 管理模式
下载PDF
美国大学与中小学合作伙伴关系模式探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徐松如 《外国中小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5-28,共4页
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伙伴关系已成为教师教育时代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作为这一实践的先行者,美国在大学与中小学合作伙伴关系的建设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但也存在一些误区。本文梳理了美国大学与中小学合作伙伴关系的... 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伙伴关系已成为教师教育时代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作为这一实践的先行者,美国在大学与中小学合作伙伴关系的建设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但也存在一些误区。本文梳理了美国大学与中小学合作伙伴关系的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阐释和分析了这种合作伙伴关系的形成因素,藉此希望为我国构建大学与中小学在学校教育教学科研方面的伙伴关系提供诸多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 中小学 伙伴关系 美国
下载PDF
新公共管理视角下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对策 被引量:3
4
作者 公磊 《雁北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20-22,共3页
随着WTO的加入,我国已经进一步融入全球化进程之中,这对政府管理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必须加快行政改革,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通过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内涵特征及其在西方国家实践成效的分析,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探寻我国政府职能转... 随着WTO的加入,我国已经进一步融入全球化进程之中,这对政府管理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必须加快行政改革,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通过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内涵特征及其在西方国家实践成效的分析,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探寻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发展模式,构建政府未来行政改革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公共管理 政府职能 转变 对策
下载PDF
澳大利亚教师文化胜任力测评的特色省思
5
作者 张欣亮 吴跃东 李会荣 《比较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6-149,共14页
2022年,澳大利亚教学与学校领导协会启动教师队伍文化胜任力测评工作,开启国家层面对土著学生校园文化安全的战略优化工程。澳大利亚立足自我反思工具、文化能力框架和土著文化应答进阶连续统三个核心领域纵向提升教师的文化胜任力水平... 2022年,澳大利亚教学与学校领导协会启动教师队伍文化胜任力测评工作,开启国家层面对土著学生校园文化安全的战略优化工程。澳大利亚立足自我反思工具、文化能力框架和土著文化应答进阶连续统三个核心领域纵向提升教师的文化胜任力水平,为培养教师队伍高水平的文化应答性知识与技能搭建深度学习资源与提升支架,力求实现文化融合背景下的教育包容与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大利亚 教学场域 文化胜任力 教育均衡
下载PDF
重点学科建设要素构成分析 被引量:20
6
作者 刘志惠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2-48,共7页
重点学科建设是资源战略性分配的产物。由资源投入而赋予学科的内在规定性和外在要求,向我们展示了重点学科建设的经济特质;重点学科建设的本质就是智力生产,这个生产体系是由学科队伍、投入—产出、环境三大要素构成。而生产过程也是... 重点学科建设是资源战略性分配的产物。由资源投入而赋予学科的内在规定性和外在要求,向我们展示了重点学科建设的经济特质;重点学科建设的本质就是智力生产,这个生产体系是由学科队伍、投入—产出、环境三大要素构成。而生产过程也是这三大要素相互作用的过程。其中,投入与产出是学科生产的基本矛盾;环境要素构成重点学科生产的条件;学科劳动力要素———“人”是推动学科“生产”的原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点学科建设 经济特质 投入-产出 学科队伍 学科环境 智力生产 构成要素 高校
下载PDF
高校专职科研人员队伍建设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3
7
作者 徐松如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2014年第5期54-59,共6页
在高校建设专职科研队伍,具有实践层面上的多重价值和意义。从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国高校在专职科研队伍建设方面走过了一段曲折的历程,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目前的队伍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关键性的结构缺失问题,具体表现在内... 在高校建设专职科研队伍,具有实践层面上的多重价值和意义。从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国高校在专职科研队伍建设方面走过了一段曲折的历程,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目前的队伍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关键性的结构缺失问题,具体表现在内、外两个层面。为此,有必要继续为之提供制度性的支持,从资源配置的角度优化专职科研队伍的内外结构,从而在各高校打造一支有适度数量规模、稳定、高水平的专职科研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专职科研人员 资源配置
下载PDF
狐怪世界中的同性爱——以《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为代表
8
作者 施晔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89-300,共12页
本文探讨《聊斋志异》中的同性爱描写,以及作者对它的反对态度。
关键词 《聊斋志异》 《阅微草堂笔记》 狐怪 同性爱
下载PDF
论胡床及其对中原地区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曾维华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75-83,共9页
胡床作为一种坐具 ,是东汉末年从西域传入中原地区的。其后名称、形制经历了一系列演变。胡床是中原地区最早使用的高型家具。由于受胡床的影响 ,中原地区传统使用的低型家具逐步向高型家具转变。同时 ,垂足而坐取代了传统的席地而坐的... 胡床作为一种坐具 ,是东汉末年从西域传入中原地区的。其后名称、形制经历了一系列演变。胡床是中原地区最早使用的高型家具。由于受胡床的影响 ,中原地区传统使用的低型家具逐步向高型家具转变。同时 ,垂足而坐取代了传统的席地而坐的习惯 ,以及由席地而坐所形成的一套礼仪制度 ,也相应发生了重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地区 胡床 名称 形制 演变 影响 家具 古代
下载PDF
明清同性恋小说的男风特质及文化蕴涵 被引量:7
10
作者 施晔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6-132,共7页
男子同性恋现象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多有反映,笔者通过对明清同性恋小说的系统梳理,归纳出其中凸显的男风特质,并由表及里,挖掘出明清同性恋现象的一些内在共性,如同性恋双方的主从性、性取向的双重性及性别认同的戏拟性等,进而剖析儒家主... 男子同性恋现象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多有反映,笔者通过对明清同性恋小说的系统梳理,归纳出其中凸显的男风特质,并由表及里,挖掘出明清同性恋现象的一些内在共性,如同性恋双方的主从性、性取向的双重性及性别认同的戏拟性等,进而剖析儒家主流文化对男风的暧昧态度,从中透视明清同性恋小说的丰富文化蕴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性恋现象 文化蕴涵 明清 小说 古代文学作品 性别认同 主流文化 戏拟
原文传递
汉代兵器——钩镶 被引量:3
11
作者 曾维华 《文史知识》 CSSCI 2010年第6期88-92,共5页
钩镶,是主要流行于汉代的一种集钩束、防御、推刺三种功能为一体的铁制复合兵器。汉刘熙《释名·释兵》云:“钩镶,两头曰钩,中央曰镶。
关键词 兵器 汉代 钩镶 历史
原文传递
“在N的V下”中V的特点及其与“N的V”的关系——兼论介词框架对短语构成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昌来 段佳佳 《对外汉语研究》 2009年第1期185-196,共12页
本文用发展的观念考察了介词框架"在N的V下"中V的句法特点和语义特点,并通过"在N的V下"与"N的V"比较,说明介词框架"在N的V下"自身的构式义对进入"在N的V下"的"N的V"有一... 本文用发展的观念考察了介词框架"在N的V下"中V的句法特点和语义特点,并通过"在N的V下"与"N的V"比较,说明介词框架"在N的V下"自身的构式义对进入"在N的V下"的"N的V"有一定的制约作用,以进一步阐述介词框架"在N的V下"的性质和构成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词框架 在N的V下 构式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