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5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全工程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优化探索——以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安全工程专业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惠平 刘章蕊 +2 位作者 孔胜利 朱鹏 张小良 《大学教育》 2020年第3期152-154,共3页
随着社会对安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安全工程专业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针对以往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安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工程专业认证通用标准”和“安全工程专业补充标准”为导向,对... 随着社会对安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安全工程专业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针对以往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安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工程专业认证通用标准”和“安全工程专业补充标准”为导向,对安全工程专业学生实践环节中的专业实验及各类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进行优化探索,以期通过实践教学方案的优化修订,以及认真地贯彻实施来提高安全工程专业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专业 专业认证 实践能力 实验 实习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项目驱动式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课程群建设探索
2
作者 高建民 蒋建平 +1 位作者 刘建兵 王聪 《漫科学(科学教育)》 2025年第1期88-90,共3页
“双碳”目标的提出,是我国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必然要求,这对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顺应这一趋势,文章研究通过课程群建设,改进教学方法,将项目驱动、线上线下相结合以及团队协作等环节有机融入整个课... “双碳”目标的提出,是我国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必然要求,这对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顺应这一趋势,文章研究通过课程群建设,改进教学方法,将项目驱动、线上线下相结合以及团队协作等环节有机融入整个课程群的教学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旨在培育出符合“双碳”目标要求、顺应时代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课程群
下载PDF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校园环境噪声监测及评价 被引量:4
3
作者 林玉 林明庆 +2 位作者 刘春元 陆柳军 兰富贵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1年第29期119-121,共3页
文章主要研究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校园声环境。使用HS6288B型噪声频谱分析仪,采用功能区实地布点监测法,收集了2020年12月3-9日时段内的上海应用技术大学6个监测点监测数据,利用所测数据进行噪声分析,比对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找到校园建筑... 文章主要研究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校园声环境。使用HS6288B型噪声频谱分析仪,采用功能区实地布点监测法,收集了2020年12月3-9日时段内的上海应用技术大学6个监测点监测数据,利用所测数据进行噪声分析,比对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找到校园建筑噪声敏感点及超标点,分析其形成原因,评价校园声环境,并且对噪声影响较大区域提供降噪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声环境 噪声监测 评价分析 降噪方案
下载PDF
基于空间句法的高校历史校园空间形态现状分析——以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徐汇校区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李瑾 庄葳 《城市建筑》 2023年第14期85-88,共4页
高校历史校园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见证,记录了高等院校的起源和发展历程。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岁月的侵蚀,一些优秀的历史校园面临着功能空间利用率低、缺乏活力和生机等实际问题。研究以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徐汇校区为研究对象(以... 高校历史校园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见证,记录了高等院校的起源和发展历程。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岁月的侵蚀,一些优秀的历史校园面临着功能空间利用率低、缺乏活力和生机等实际问题。研究以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徐汇校区为研究对象(以下简称为“徐汇校区”),采用空间句法作为研究方法,对徐汇校区的校园空间形态和历史建筑现状进行了实地调研。对历史校园轴线的可理解度进行分析,对历史校园视线的聚集系数、整合度和视域深度进行视域分析,并结合实际使用情况进行综合性的对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当前徐汇校区历史校园空间的优化建议,旨在为高校历史校园的更新规划提供一种具有参考价值的分析思路和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句法 历史校园 校园空间 空间优化
下载PDF
高校安全科学与工程类专业一体化建设模式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许素睿 梁梵洁 +1 位作者 谢振华 胡广霞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0-76,共7页
为缓解安全应急与职业卫生人才紧缺问题,研究高校安全科学与工程类专业一体化建设模式。分析安全工程、应急技术与管理、职业卫生工程3大专业发展现状,探讨专业单一建设与一体化建设的利弊,进而构建以培养方案改革为建设动力、课程体系... 为缓解安全应急与职业卫生人才紧缺问题,研究高校安全科学与工程类专业一体化建设模式。分析安全工程、应急技术与管理、职业卫生工程3大专业发展现状,探讨专业单一建设与一体化建设的利弊,进而构建以培养方案改革为建设动力、课程体系优化为建设重点、师资队伍整合为建设基础、教学实践导向为建设方向的“三专一体”安全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建设新模式。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式可通过“2+4+4”课程体系、复合型师资队伍、创新性教学实践框架,持续为全国培养具备专业“基础+核心+特色”能力的“精通式综合性”人才,从根本上提高国内高校安全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建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科学与工程 专业一体化建设 应急技术与管理 职业卫生工程 人才培养
原文传递
安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2
6
作者 赵道亮 王小群 +2 位作者 张小良 易赛莉 高洁 《高等建筑教育》 2016年第4期153-157,共5页
通过万方数据库对安全工程、安全技术及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及其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学位论文进行检索,从学位论文的数量、选题情况、研究领域等方面作了统计分析。统计结果表明火灾科学是安全工程专业最为热点的研究领域且具有很强的学... 通过万方数据库对安全工程、安全技术及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及其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学位论文进行检索,从学位论文的数量、选题情况、研究领域等方面作了统计分析。统计结果表明火灾科学是安全工程专业最为热点的研究领域且具有很强的学科交叉性。随后着重介绍了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安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教学实践和改革措施,通过提前启动、校企联合、结合科研、结合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选题改革等手段全面提升毕业设计(论文)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毕业设计(论文) 教学研究 学科交叉
下载PDF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建筑环境测试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春元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第22期117-118,共2页
《建筑环境测试技术》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在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课程教育中占有特殊地位。该课程实践性强,涉及知识面宽,在应用型人才要求不断提升的行业发展背景下,本文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教学... 《建筑环境测试技术》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在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课程教育中占有特殊地位。该课程实践性强,涉及知识面宽,在应用型人才要求不断提升的行业发展背景下,本文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改革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应用 建筑环境检测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安全人机工程学的一核双环混合式教学组织创新与实践
8
作者 孔胜利 钱继发 《安全》 2024年第8期88-92,共5页
为满足当前数智时代对新工科本科教学的要求,结合当前新工科教育发展趋势,以安全人机工程学课程教学为例,提出以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和学生学习能力培养为目标的“一核双环”混合式教学模式。该模式以精品课程和自建线上课程资源为基础,通... 为满足当前数智时代对新工科本科教学的要求,结合当前新工科教育发展趋势,以安全人机工程学课程教学为例,提出以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和学生学习能力培养为目标的“一核双环”混合式教学模式。该模式以精品课程和自建线上课程资源为基础,通过BOPPPS教学组织、对比讲授、过程性评价、课程思政融入等方式对教学活动进行全面优化,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和满意度,同时也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该教学组织模式适用于具有跨学科特性的基础专业课程教学,为新工科教育的深化改革提供实践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核双环 混合式教学 课程评价机制 教学创新
下载PDF
2012-2023中日无障碍环境建设对比及对我国的启示
9
作者 易蓓 袁誉 《安徽建筑》 2025年第1期18-21,共4页
无障碍环境建设是推动建设美丽中国,构建平等友爱社会的重要举措,具有广泛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和人文价值,也是我国站稳“人民立场”、保障残老权益的重要体现。2012-2023这十余年,是我国无障碍环境建设进程中的重要时期,为此,文章对... 无障碍环境建设是推动建设美丽中国,构建平等友爱社会的重要举措,具有广泛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和人文价值,也是我国站稳“人民立场”、保障残老权益的重要体现。2012-2023这十余年,是我国无障碍环境建设进程中的重要时期,为此,文章对比分析了这一时期内中日两国在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法律政策、主要标准规范、学术研究的发展与差异,并总结经验与启示,以期为加快我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障碍环境 对比研究 法律政策 标准规范 科学计量分析 经验启示
下载PDF
上海冬季高校学生宿舍自然通风策略研究与分析
10
作者 莫景然 刘春元 +3 位作者 刘东旭 徐展飞 卢彩苗 肖伟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25年第2期170-178,共9页
随着非典型肺炎(SARS)、甲型H1N1流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等呼吸道传染病在全球各地相继爆发,高校宿舍作为流动性大和人员密度高的场所,病毒在人际间的传播也成为关注的热点。为调查学生的通风行为对舒适度和患病情况的影响,... 随着非典型肺炎(SARS)、甲型H1N1流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等呼吸道传染病在全球各地相继爆发,高校宿舍作为流动性大和人员密度高的场所,病毒在人际间的传播也成为关注的热点。为调查学生的通风行为对舒适度和患病情况的影响,对上海某高校学生冬季宿舍通风行为进行走访和问卷,将通风行为和患病情况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模拟不同换气次数下的宿舍气溶胶分布,分析学生的接触风险。结果显示,72.6%的学生采用开窗通风的方式,将通风行为与受访者罹患感冒的频率进行分析,发现自然通风行为与患病情况存在一定的显著相关性,学生处于长时间不通风的环境更容易罹患感冒;换气次数为3次/h和6次/h时,气溶胶颗粒容易落在下铺学生身上,换气次数为9次/h时,宿舍气溶胶浓度更低,分布更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宿舍 问卷调查 相关性分析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基于耦合分析的《安全系统工程》和《工程风险评估与管理》课程知识点的应用
11
作者 潘琼敏 周洪文 《砖瓦》 2022年第2期166-167,共2页
《安全系统工程》和《工程风险评估与管理》是工程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从《安全系统工程》及《工程风险评估与管理》课程中的学习要点入手,对一系列系统分析方法及风险管理理论在风险管理中的运用进行耦合分析并探讨适用的学习方法。最... 《安全系统工程》和《工程风险评估与管理》是工程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从《安全系统工程》及《工程风险评估与管理》课程中的学习要点入手,对一系列系统分析方法及风险管理理论在风险管理中的运用进行耦合分析并探讨适用的学习方法。最终得出:自主地将《安全系统工程》和《工程风险评估与管理》中的理论方法,如事故树和层次分析法等定性、定量方法进行耦合学习,有助于学生更加系统地研究与管理建设工程项目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管理 安全系统工程 工程风险评估与管理 学习方法
下载PDF
BIM技术在大型钢结构施工危险源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12
作者 丁文胜 张彬彬 《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3-19,共7页
为保证大型钢结构施工安全,防止其施工事故的发生,基于BIM与RFID等技术,构建了大型钢结构施工过程中的危险源管理系统及其实施流程,重点分析了该系统中的关键环节,包括数据采集层、模型层、信息处理层、信息应用层和用户层,并对该系统... 为保证大型钢结构施工安全,防止其施工事故的发生,基于BIM与RFID等技术,构建了大型钢结构施工过程中的危险源管理系统及其实施流程,重点分析了该系统中的关键环节,包括数据采集层、模型层、信息处理层、信息应用层和用户层,并对该系统的设计原理进行分析,主要包括系统实现途径以及各层之间的信息交互。该危险源管理系统以集成化的BIM安全信息模型为基础,通过将施工现场危险源实时信息和已链接到BIM模型中的危险源数据库进行对比,能够在BIM模型中快捷显示危险源信息、链接专项安全施工方案等,有效实现了对大型钢结构施工现场的危险源管理。并以杭州某大跨度钢桁架结构为实例,介绍了该方法在倾覆坍塌事故预防上的应用,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钢结构 施工过程 危险源管理 BIM RFID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复合型工程管理人才递进式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被引量:12
13
作者 武田艳 周洪文 +2 位作者 柯翔西 颜剑锋 王哲 《建筑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836-839,共4页
结合本校应用复合型工程管理人才递进式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提出优化“施工技术-工程经济-项目管理-合同法律-智慧信息”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重构能力逻辑引领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基础理论-项目实践-学科竞赛-综合毕设”四个层次的... 结合本校应用复合型工程管理人才递进式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提出优化“施工技术-工程经济-项目管理-合同法律-智慧信息”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重构能力逻辑引领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基础理论-项目实践-学科竞赛-综合毕设”四个层次的递进式教学体系,使学生从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变,从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全面提升应用复合能力;创新“校企协同+专业协同+赛教协同”的教学运行机制,形成三协同的育人模式,为新工科背景下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应用复合型 工程管理人才 递进式培养模式
下载PDF
城市燃气事故不安全行为风险评估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小良 梁梵洁 许素睿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5-132,共8页
为预防城市燃气事故的发生,首先,通过“2-4”模型(24 Model)不安全动作原因因素编码和生产过程危险有害因素代码,分析90起城市燃气死亡事故不安全动作;然后,以修正的不安全动作发生概率和事故危险指数为基础,构建并优化城市燃气事故行... 为预防城市燃气事故的发生,首先,通过“2-4”模型(24 Model)不安全动作原因因素编码和生产过程危险有害因素代码,分析90起城市燃气死亡事故不安全动作;然后,以修正的不安全动作发生概率和事故危险指数为基础,构建并优化城市燃气事故行为风险评估模型;最后,采用蒙特卡罗法研究4类城市燃气事故相关方的行为风险后果值,并运用敏感度分析得到每类相关方的不安全动作对行为风险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燃气经营者行为风险最大,其次是燃气使用者和燃气工程参与者行为风险,其他第三方单位行为风险最小;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不落实、燃气燃烧器具或燃气设施使用不合规、未按规范实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或技术服务这3种不安全动作对城市燃气事故行为风险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燃气事故 不安全动作 风险评估 “2-4”模型(24 Model) 蒙特卡罗法
原文传递
“纤维街区”理念下的上海杨浦船厂片区城市设计策略探讨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建 陈青长 马溪茵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43-49,共7页
文章以上海杨浦船厂片区为例,结合滨江区域产业转型与公共空间贯通工程的城市有机更新背景,引入"纤维街区"理念对滨江工业遗产风貌区、里弄历史风貌街区及历史保护建筑进行空间整合与功能活化。同时,从尺度性、功能性、密度... 文章以上海杨浦船厂片区为例,结合滨江区域产业转型与公共空间贯通工程的城市有机更新背景,引入"纤维街区"理念对滨江工业遗产风貌区、里弄历史风貌街区及历史保护建筑进行空间整合与功能活化。同时,从尺度性、功能性、密度性、交往性、生态性和管理性6个维度对4种"纤维街区"类型进行空间界定与设计引导,并对重组后的创新街区形态、功能和实施策略进行空间设计表达,以期为国内同类城市设计提供案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街区 城市更新 历史风貌街区 空间界定 设计引导 上海
下载PDF
城市形态结构对空间紧凑发展的影响机制分析——以上海为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飞 李永贺 +2 位作者 张帅 马晓晴 于艺婷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63-773,共11页
基于空间紧凑发展内涵,构建综合指数模型,分析2005—2020年上海空间紧凑度的演变特征并与国内外城市进行比较,进一步利用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城市形态结构对空间紧凑度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①空间紧凑度呈现中心高外围低的圈层式... 基于空间紧凑发展内涵,构建综合指数模型,分析2005—2020年上海空间紧凑度的演变特征并与国内外城市进行比较,进一步利用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城市形态结构对空间紧凑度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①空间紧凑度呈现中心高外围低的圈层式分布特征,中心城区普遍趋于稳定,外围城区增长较快,且与其他同类城市比较处于高紧凑发展水平;但受政策及规划影响,紧凑度分指标在空间格局上存在显著差异。②城市密度与空间紧凑度呈倒“U”型关系,功能混合度和用地形态与空间紧凑度呈近线性关系,且城市密度与之关联性最强。③整体上城市密度和功能混合度均对空间紧凑发展产生促进效应,而用地形态表现出抑制效应;分区尺度上形态、功能和密度要素对空间紧凑度的影响效应存在显著差异。④通过中心城区与外围城区的差异性空间结构调整,控制国土空间规划形态结构指标来提升城市紧凑发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紧凑度 城市形态结构 城市用地形态 功能混合度 城市密度
原文传递
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检测评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3
17
作者 彭亚萍 王国林 丁文胜 《高等建筑教育》 2017年第2期9-12,共4页
为满足社会和企业对土木工程人才的需求,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职业(岗位)能力,文章以"检测评估能力"培养为例,探索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方法。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分析"岗位能力需求—能力模块—知识(技能)单元—课... 为满足社会和企业对土木工程人才的需求,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职业(岗位)能力,文章以"检测评估能力"培养为例,探索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方法。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分析"岗位能力需求—能力模块—知识(技能)单元—课程"之间的对应关系,构建基于检测评估能力培养的"理论-实践"课程体系。在教学中理论结合实践,校企合作教学,实验内容工程化,丰富完善课程资源,促进能力培养的实现,探索以"能力"培养为主导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木工程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检测评估能力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精品课程之探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龚丹 《大学教育》 2021年第2期54-56,64,共4页
一个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五个“一流”的精品课程,对于处在转型发展中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即它有利于应用型高校实现某一学科的重大发展,培养高技能应用型... 一个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五个“一流”的精品课程,对于处在转型发展中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即它有利于应用型高校实现某一学科的重大发展,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推进其信息化进程的发展。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精品课程应该具有如下发展战略:正确的指导思想是其根本支撑,强劲的师资队伍是其重要保证,优化的教学内容是其核心要素,精准的课程定位是其内在要求,科学的管理机制是其有效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 精品课程 转型发展
下载PDF
专业课程思政实施现状的实证研究--以上海市S应用型本科高校为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龚丹 《大学教育》 2022年第8期22-25,38,共5页
自2014年以来,上海高校探索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逐步推进了课程思政理念的形成和发展,并在高校中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程、专业课程三位一体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着重在专业课中根植思政理念。为了进一步了解目前专... 自2014年以来,上海高校探索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逐步推进了课程思政理念的形成和发展,并在高校中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程、专业课程三位一体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着重在专业课中根植思政理念。为了进一步了解目前专业课程思政实施现状,本研究对上海市S应用型本科高校进行了问卷调研和访谈,分析了目前专业课程思政的初步成效、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思想政治教育 应用型本科 专业课程 实证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