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M技术在MBR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桂娥 李啸寰 +1 位作者 许振良 冯斐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1年第2期222-224,228,共4页
实验采用投加EM菌强化的MBR工艺处理某印染厂排放废水,考察了强化MBR的处理效果和对活性污泥特性的影响,以及对膜过滤性能的影响。EM菌按0.5%的比例投入MBR,并启动反应器,在水温25℃,pH=7,水力停留时间12 h,溶解氧浓度3~5 mg/L的条件下... 实验采用投加EM菌强化的MBR工艺处理某印染厂排放废水,考察了强化MBR的处理效果和对活性污泥特性的影响,以及对膜过滤性能的影响。EM菌按0.5%的比例投入MBR,并启动反应器,在水温25℃,pH=7,水力停留时间12 h,溶解氧浓度3~5 mg/L的条件下运行60 d。实验表明,EM菌强化的MBR工艺对TOC的平均去除率高于未强化组20%,具有更好的出水水质。此外,EM菌的强化作用使活性污泥具有更好的生物活性和更大的粒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膜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生物反应器 EM菌 生物强化
下载PDF
缓蚀剂在电镀技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郭国才 《电镀与环保》 CAS CSCD 2002年第6期7-8,共2页
阐述了缓蚀剂在电镀及其相关工艺中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 缓蚀剂 电镀技术 镀层处理
下载PDF
葡萄糖氧化酶在金胶修饰碳糊电极上的直接电化学及其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郭晓明 王根礼 +2 位作者 叶伟林 周祖新 朱贤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第2期85-89,共5页
在制备金胶修饰碳糊电极(Au/CPE)的基础上,将葡萄糖氧化酶(GOD)通过吸附作用固定在Au/CPE表面。固定化的GOD与电极之间能够进行直接的电子传递,纳米金颗粒能增大对GOD的吸附量和吸附强度,同时使GOD的氧化还原中心FAD/FADH2的还原态FADH... 在制备金胶修饰碳糊电极(Au/CPE)的基础上,将葡萄糖氧化酶(GOD)通过吸附作用固定在Au/CPE表面。固定化的GOD与电极之间能够进行直接的电子传递,纳米金颗粒能增大对GOD的吸附量和吸附强度,同时使GOD的氧化还原中心FAD/FADH2的还原态FADH2更趋稳定。对修饰电极检测葡萄糖的机理进行了讨论,并制备了基于检测氧化电流的直接电子传递型葡萄糖传感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胶 碳糊电极 直接电子传递 葡萄糖氧化酶 葡萄糖传感器
下载PDF
铝基高阻化学转化膜形成工艺及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王莉贤 卢敏 梁燕萍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年第1期68-71,共4页
利用化学和电化学方法在铝表面形成高阻化学转化膜 ,对其有关性能进行了测试 ,结果表明该膜层绝缘电阻高 ,耐击穿电压性能良好 ,可用作金属绝缘复铜线路板基底材料。
关键词 转化膜 绝缘电阻 击穿电压
下载PDF
用微机电系统技术制微型PEMFC及其性能研究
5
作者 陈聪 郑丹 +3 位作者 张熙贵 杨辉 夏保佳 李昕欣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61-265,268,共6页
采用氧化、光刻、KOH湿法腐蚀和溅射等一系列微机电系统(MEMS)工艺,在n型单晶硅片衬底上制作微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mPEMFC)的精细流场,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所形成的流场微观形貌。将加工好的流场板分别与不同的膜电极组件(MEA... 采用氧化、光刻、KOH湿法腐蚀和溅射等一系列微机电系统(MEMS)工艺,在n型单晶硅片衬底上制作微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mPEMFC)的精细流场,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所形成的流场微观形貌。将加工好的流场板分别与不同的膜电极组件(MEA)叠片式组装成H2-空气自呼吸式mPEMFC。所制成的单体电池的体积约为0.3cm3,质量不足0.65g。在20℃,相对湿度RH为(60±5)%的室内环境下,用三种不同MEA即Nafion112、Nafion1135自制热压MEA和GorePrimeaR5561MEA组装成的电池,其峰值比功率、体积比功率和质量比功率分别为123、112、58mW·cm-2,410、373、193W·L-1,189.2、172.9、89.2W·kg-1。通过比较上述三种不同mPEMFC的性能,分析了影响电池性能的若干因素。用Nafion1135MEA组装的mPEMFC以50mA·cm-2进行累计260h长时间放电实验,电池电压保持在0.6V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μPEMFC) 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 单晶硅片
下载PDF
在线滴定技术—连续流动滴定的应用
6
作者 朱建育 鲜跃仲 +3 位作者 C.Dallner H.Niebauer C.Mnzel H.Bauer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76-81,共6页
该文介绍了一种全新的在线滴定技术连续流动滴定 ,它通过一个由电子开关控制的与时间变化相连的三口双通螺旋管阀来控制和测定任何时间下 (包括滴定终点时 )样品与滴定剂的体积比 ,来代替传统滴定方法必须测定平衡点时滴定剂体积 ,实现... 该文介绍了一种全新的在线滴定技术连续流动滴定 ,它通过一个由电子开关控制的与时间变化相连的三口双通螺旋管阀来控制和测定任何时间下 (包括滴定终点时 )样品与滴定剂的体积比 ,来代替传统滴定方法必须测定平衡点时滴定剂体积 ,实现了真正的在线滴定。通过优化系统设置的参数及仪器的部件 ,对实际样品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相对标准偏差低于1% ,和传统技术相比无明显差异。仪器可以根据实验需要配置不同的检测系统 ,如 :电位计、电导计及光度计等。同时 ,本仪器与自动滴定仪相比 ,消耗的样品和滴定剂是自动滴定仪的十分之一 ,滴定过程全自动、易于操作 ,分析速度更快 ,价格更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流动滴定 电导检测 电位检测 在线滴定技术 分析化学 自动分析仪器
下载PDF
磷改性HZSM-5分子筛的制备及其在合成气一步法制二甲醚反应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7
作者 毛东森 张斌 +2 位作者 杨为民 陈庆龄 卢冠忠 《催化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005-1011,共7页
以磷酸为前驱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P2O5含量(分别为5%,10%和15%)的磷改性HZSM-5分子筛(P2O5/HZSM-5),并采用氨程序升温脱附和吡啶吸附红外光谱法研究了其酸性.结果表明,随着P2O5含量的增大,P2O5/HZSM-5样品的酸量尤其是强Brns... 以磷酸为前驱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P2O5含量(分别为5%,10%和15%)的磷改性HZSM-5分子筛(P2O5/HZSM-5),并采用氨程序升温脱附和吡啶吸附红外光谱法研究了其酸性.结果表明,随着P2O5含量的增大,P2O5/HZSM-5样品的酸量尤其是强Brnsted酸位的酸量逐渐减少.以上述P2O5/HZSM-5分子筛为甲醇脱水催化剂与工业甲醇合成催化剂(Cu-ZnO-Al2O3)组成双功能催化剂,在连续流动加压固定床反应器上考察了其对合成气一步法制二甲醚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以适量磷(10%P2O5)改性的HZSM-5分子筛作为甲醇脱水催化剂,可使产物中二氧化碳和烃类副产物的选择性分别由改性前的43·3%和3·0%下降至低于33%和0·1%,从而使二甲醚的选择性由49·7%提高到63%以上.当P2O5/HZSM-5中的磷含量(15%P2O5)过高时,产物中甲醇的选择性高达30%以上,表明反应所生成的中间产物甲醇无法有效地转化,从而使二甲醚的选择性和一氧化碳的转化率均大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ZSM-5分子筛 五氧化二磷 甲醇 脱水 双功能催化剂 合成气 二甲醚
下载PDF
氧化铝的改性及其在合成气直接制二甲醚反应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8
作者 毛东森 杨为民 +1 位作者 张斌 卢冠忠 《催化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15-521,共7页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经硼、磷和硫的含氧酸根阴离子改性的γ-Al2O3,以其为甲醇脱水活性组分,与铜基甲醇合成活性组分CuO-ZnO-Al2O3组成双功能催化剂,并在连续流动加压固定床反应器上考察了催化剂对合成气直接制二甲醚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经硼、磷和硫的含氧酸根阴离子改性的γ-Al2O3,以其为甲醇脱水活性组分,与铜基甲醇合成活性组分CuO-ZnO-Al2O3组成双功能催化剂,并在连续流动加压固定床反应器上考察了催化剂对合成气直接制二甲醚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SO42-改性可以显著提高γ-Al2O3的甲醇脱水活性,从而提高产物中二甲醚的选择性和一氧化碳的转化率.此外,还详细研究了SO42-改性条件如SO24-含量、焙烧温度及前驱物种类的影响.结果表明,当SO42-含量为10%,焙烧温度为550℃时,二甲醚的选择性及一氧化碳的转化率最高;SO2-前驱物的种类对其改性效果的影响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气 二甲醚 双功能催化剂 甲醇 脱水 氧化铝 改性
下载PDF
绿色化学与有机化学实验 被引量:35
9
作者 杨志强 王莉贤 +1 位作者 王红 刘俊燕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5年第11期84-86,共3页
该文通过论述绿色化学在有机化学实验中的重要性,提出了逐步实现有机实验绿色化的设想。
关键词 绿色化学 有机化学实验 环保
下载PDF
甲醇转化制丙烯技术进展 被引量:24
10
作者 毛东森 郭强胜 卢冠忠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328-1333,共6页
简要介绍了丙烯的产需状况和新的丙烯生产技术的开发情况,综述了用于甲醇转化制丙烯的 ZSM-5分子筛催化剂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 ZSM-5分了筛的晶粒尺寸、硅铝比和改性方法(磷改性、水热处理和碱土金属改性等)对其催化性能的影响。ZSM-... 简要介绍了丙烯的产需状况和新的丙烯生产技术的开发情况,综述了用于甲醇转化制丙烯的 ZSM-5分子筛催化剂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 ZSM-5分了筛的晶粒尺寸、硅铝比和改性方法(磷改性、水热处理和碱土金属改性等)对其催化性能的影响。ZSM-5分了筛晶粒尺寸减小,有利于丙烯的扩散从而使丙烯的收率提高;合适的硅铝比以及适当的化学改性可有效调节 ZSM-5分子筛的表面酸性和孔径大小,提高丙烯的选择性和催化剂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 丙烯 ZSM-5分子筛 催化剂
下载PDF
双套管分离装置在咖啡因提取实验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莉贤 王红 +1 位作者 金东元 高永红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4年第9期32-33,共2页
关键词 双套管分离装置 咖啡因 提取 实验 天然产物 有机化学
下载PDF
铜/氧化锆催化剂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嵩 毛东森 +2 位作者 吴贵升 郭晓明 卢冠忠 《化工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37-843,共7页
介绍了Cu/ZrO2催化剂的制备方法,阐述了助剂对Cu/ZrO2催化剂物化及催化性能的影响,综述了Cu/ZrO2催化剂在CO和/或CO2加氢合成甲醇、醇类水蒸气重整制氢、二乙醇胺脱氢合成亚氨基二乙酸盐、环己醇脱氢制环己酮和环己醇还原氨化制环己胺... 介绍了Cu/ZrO2催化剂的制备方法,阐述了助剂对Cu/ZrO2催化剂物化及催化性能的影响,综述了Cu/ZrO2催化剂在CO和/或CO2加氢合成甲醇、醇类水蒸气重整制氢、二乙醇胺脱氢合成亚氨基二乙酸盐、环己醇脱氢制环己酮和环己醇还原氨化制环己胺反应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锆 催化剂 甲醇合成 醇类制氢
下载PDF
氧化镁改性HZSM.5分子筛的酸性及在合成气直接制二甲醚反应中的应用--镁前驱体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毛东森 张斌 +1 位作者 杨为民 卢冠忠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4-139,共6页
以乙酸镁为前驱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氧化镁(MgO)含量(0%-20%)的镁改性HZSM-5分子筛,并采用X射线衍射(XRD)、N2吸附、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氨程序升温脱附(NH3-tPD)和吡啶吸附红外光谱(Py-IR)方法对其结构和... 以乙酸镁为前驱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氧化镁(MgO)含量(0%-20%)的镁改性HZSM-5分子筛,并采用X射线衍射(XRD)、N2吸附、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氨程序升温脱附(NH3-tPD)和吡啶吸附红外光谱(Py-IR)方法对其结构和酸性进行了表征。在连续流动加压固定床反应器中及温度260℃、压力4MPa和气体空速1500mL.(gcn·h)^-1条件下,考察了以上述HZSM-5分子筛为甲醇脱水活性组分与铜基甲醇合成活性组分(CuO-ZnO-Al2O3)所组成的双功能催化剂对合成气直接制二甲醚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HZSM-5分子筛经适量的MgO改性后,产物中二甲醚的选择性由49.1%提高到68%以上,而二氧化碳和烃类副产物的选择性则分别由37.1%和9.3%降低到27%和0.1%以下。烃类和二氧化碳副产物减少的原因是MgO改性降低了HZSM-5分子筛强酸中心的酸量,尤其是减少了强Broensted酸的酸量。另外,与以硝酸镁为前驱体制备的MgO/HZSM-5不同,MgO在较大的范围(2.5%-20%)内对其催化性能几乎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镁 HZSM-5分子筛 双功能催化剂 二甲醚 合成气
下载PDF
有机化学实验考核方法 被引量:19
14
作者 王莉贤 王红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5年第12期81-83,共3页
根据有机化学实验课的具体要求,提出了对该课程的考核方法和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分标准。教学实践表明,采用该考核方法和评分标准,能有效督促学生对实验课的学习,便利教师对教学效果进行检查,较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
关键词 有机化学实验 实验考核 评分标准
下载PDF
提高应用型化工人才课程设计质量的探索 被引量:10
15
作者 陈桂娥 顾静芳 +1 位作者 石勇 李荭 《化工高等教育》 2006年第2期49-51,共3页
应用技术型院校培养的学生应该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就是针对化工生产过程中某一具体单元操作,在指定工艺条件下的一次设计实践,是化工类学生进行的第一次化工设计的基本训练。对... 应用技术型院校培养的学生应该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就是针对化工生产过程中某一具体单元操作,在指定工艺条件下的一次设计实践,是化工类学生进行的第一次化工设计的基本训练。对于仅做毕业论文不搞毕业设计的学生来说,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对培养他们的设计能力负有重要的责任。因此,如何提高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质量,培养学生工程观念和工程设计能力,选择合适的课题,对促进化工原理课程建设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化工人才 化工原理 课程设计 选题
下载PDF
水性聚氨酯树脂的改性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孙揭阳 郁平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475-477,507,共4页
研究了水性聚氨酯的扩链、交联、丙烯酸酯复合等改性方法以及水性聚氨酯木器漆的研制。结果表明:对水性聚氨酯进行扩链、交联以及丙烯酸酯复合改性,能显著提高水性聚氨酯的拉伸强度、硬度、耐磨性、耐水耐醇性。经检测,用改性水性聚氨... 研究了水性聚氨酯的扩链、交联、丙烯酸酯复合等改性方法以及水性聚氨酯木器漆的研制。结果表明:对水性聚氨酯进行扩链、交联以及丙烯酸酯复合改性,能显著提高水性聚氨酯的拉伸强度、硬度、耐磨性、耐水耐醇性。经检测,用改性水性聚氨酯树脂配制的木器漆主要性能均达到聚酯聚氨酯木器漆行业标准(HG/T3608-19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树脂 丙烯酸酯复合 扩链 交联 木器漆
下载PDF
TiO_2动态改性膜应用于MBR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桂娥 卢琼 +1 位作者 周颖 许振良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2-35,共4页
采用二氧化钛(TiO2)纳米粒子对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膜微滤膜(PVDF MF,0.1μm)和实验室自制聚砜中空纤维膜超滤膜(PSF UF,0.05μm)进行表面亲水改性,以期提高膜的抗污染能力.采用膜接触角、纯水通量、出水TOC、膜压差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采用二氧化钛(TiO2)纳米粒子对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膜微滤膜(PVDF MF,0.1μm)和实验室自制聚砜中空纤维膜超滤膜(PSF UF,0.05μm)进行表面亲水改性,以期提高膜的抗污染能力.采用膜接触角、纯水通量、出水TOC、膜压差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进行表征了TiO2动态膜的性能.将TiO2纳米颗粒改性后的PVDF MF和PSF UF膜应用于膜生物反应器(MBR)处理模拟焦化废水(TOC=500 mg/L),考察了其对MBR过滤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改性后膜的水接触角明显减小,亲水性增强,TMP升高速率明显降低,模拟焦化废水TOC的去除率平均可达95%,经返洗及次氯酸钠清洗后膜表面TiO2层外观没有明显变化.改性后的膜组件较显著地增加了MBR的膜抗污染的优势,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因此,将TiO2动态改性耐污染膜应用于MBR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膜改性 膜污染 膜生物反应器 焦化废水
下载PDF
GoAggⅡ体系催化氧化环己烷为环己酮 被引量:4
18
作者 孙小玲 金辉 《合成化学》 CAS CSCD 2008年第4期451-453,共3页
研究了Gif体系成员之一GoAggⅡ体系催化氧化环己烷为环己酮的反应。考察了催化剂用量、氧化剂用量、溶剂配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对产率的影响。最佳反应条件为:140mmol,催化剂[NH4Fe(SO4)2]1mmol,氧化剂[30%H2O2]80mmol,溶剂[V(吡啶... 研究了Gif体系成员之一GoAggⅡ体系催化氧化环己烷为环己酮的反应。考察了催化剂用量、氧化剂用量、溶剂配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对产率的影响。最佳反应条件为:140mmol,催化剂[NH4Fe(SO4)2]1mmol,氧化剂[30%H2O2]80mmol,溶剂[V(吡啶)∶V(乙酸)=5.6∶1.0]33mL,于40℃反应16h。在此条件下,收率达10.33%,n(环己酮)∶n(环己醇)=5.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己烷 环己酮 Gif体系 GoAgg^Ⅱ体系 催化氧化反应
下载PDF
几种纳米添加剂在环境友好润滑剂中的摩擦化学特性 被引量:5
19
作者 叶斌 陶德华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5-58,共4页
采用机械化学修饰法研制了三种纳米润滑添加剂,二硫化钼(MoS2)、聚四氟乙烯(PT—FE)和氟化石墨(CxFy),考察了这些纳米级润滑剂在环境友好润滑剂中的摩擦化学特性。结果发现:这些纳米添加剂在环境友好润滑剂中具有较好的抗磨性能和良好... 采用机械化学修饰法研制了三种纳米润滑添加剂,二硫化钼(MoS2)、聚四氟乙烯(PT—FE)和氟化石墨(CxFy),考察了这些纳米级润滑剂在环境友好润滑剂中的摩擦化学特性。结果发现:这些纳米添加剂在环境友好润滑剂中具有较好的抗磨性能和良好的减摩性能;减摩性能优于常用的极压抗磨剂,其机理是在摩擦副表面形成迁移膜,起“滚动微轴承”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友好润滑剂 摩擦化学特性 纳米添加剂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在电镀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20
作者 郭国才 《电镀与环保》 CAS CSCD 2006年第3期15-16,共2页
关键词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电镀 应用 电沉积过程 电解质溶液 界面性质 电化学反应 水溶液 添加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