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2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区矫正本科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创新——以上海政法学院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光勇 《大学教育》 2015年第11期18-19,共2页
上海政法学院从五个方面开展了社区矫正本科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重视原理理论性知识的先导作用,构建多学科复合交叉型课程体系,强调社区矫正实务机构实践教学,强化志愿者活动的实践教学功能,组建学术社团提升实践教学水平。以此为基... 上海政法学院从五个方面开展了社区矫正本科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重视原理理论性知识的先导作用,构建多学科复合交叉型课程体系,强调社区矫正实务机构实践教学,强化志愿者活动的实践教学功能,组建学术社团提升实践教学水平。以此为基础,笔者基于实地调查提出了创新该实践教学模式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矫正 本科专业 实践教学 探索 创新
下载PDF
刑法学专业监狱学方向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以上海政法学院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志亮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12-16,共5页
根据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编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监狱学属于法学门类。监狱学研究对象的"刑事性"或"刑罚执行性"的根本性质,决定了监狱学研究的所有对象内容都以"刑罚执行&qu... 根据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编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监狱学属于法学门类。监狱学研究对象的"刑事性"或"刑罚执行性"的根本性质,决定了监狱学研究的所有对象内容都以"刑罚执行"为核心而展开。监狱学的定性当属于刑罚执行学范畴。由此,监狱学的学科体系则呈现出学科群体形式。上海政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在监狱学本科教育的课程设置上,把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监狱学方面的课程整合为监狱学专业本科教育的主干课程。将监狱学相关知识细化为狱政管理学、罪犯教育学、罪犯改造心理学等课程群。刑法学专业监狱学方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式,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讲授方式,并依托共建基地进行实训实习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狱学 学科体系 学科群 课程设置
下载PDF
风险预防:现代法律的方法论或原则?——以刑法学为视角的研究
3
作者 黄清秀 《交叉科学快报》 2024年第3期269-276,共8页
随着研究的深入,风险预防理论的适用范围拓展至刑法领域。考虑到该理论的特性及刑法的立场,将其作为原则适用于刑法领域更为妥当。相较于古典刑法的结果本位主义,采用风险预防原则更有利于应对风险社会的挑战,实现国家对公众安全的保护... 随着研究的深入,风险预防理论的适用范围拓展至刑法领域。考虑到该理论的特性及刑法的立场,将其作为原则适用于刑法领域更为妥当。相较于古典刑法的结果本位主义,采用风险预防原则更有利于应对风险社会的挑战,实现国家对公众安全的保护,强化刑法的一般预防效果。风险预防原则只能在环境犯罪、恐怖主义犯罪等侵犯国家、社会等超个人法益的范围内适用,对于纯粹侵犯个人法益的行为,不能采取该原则进行规制。同时,风险需具备向现实危险转化的可能性,对于完全不可能转化成现实危险的风险,刑法应保持谦抑性。风险预防措施的制定与采取需严格遵循比例原则,力求达到权利保护与人权保障的动态平衡。With the deepening of research, the scope of application of the risk prevention theory has expanded to the field of criminal law. Conside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theory and the stance of criminal law, it is more appropriate to apply it as a principle in the field of criminal law. Compared with the result-based approach of classical criminal law, adopting the principle of risk prevention is more conducive to addressing the challenges of a risk society, realizing the state’s protection of public safety, and strengthening the general preventive effect of criminal law. The principle of risk prevention can only be applied within the scope of crimes that infringe upon supra personal legal interests such as the state and society, including environmental crimes and terrorist crimes. It cannot be used to regulate acts that purely infringe upon individual legal interests. At the same time, risks must possess the potential to transform into actual dangers. For risks that are completely impossible to transform into actual dangers, criminal law should maintain its modesty. The formulation and adoption of risk prevention measures must strictly follow the principle of proportionality, striving to achieve a dynamic balance between rights protection and human rights safeguar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预防 风险社会 比例原则 谦抑性
下载PDF
《法律实证研究方法》的教学评价及改进——上海政法学院的案例
4
作者 冯涛 刘崇亮 卫磊 《中国法学教育研究》 2020年第2期-,共20页
法律实证研究已经在法学多个学科有较多的应用,上海政法学院从2018年起开设《法律实证研究方法》课程,迄今已经有两年的实践,以培养法学学术硕士的实证研究能力。通过面向两届学生的问卷调查和面向任课教师的深度访谈,获得了一定研究发... 法律实证研究已经在法学多个学科有较多的应用,上海政法学院从2018年起开设《法律实证研究方法》课程,迄今已经有两年的实践,以培养法学学术硕士的实证研究能力。通过面向两届学生的问卷调查和面向任课教师的深度访谈,获得了一定研究发现,并提出了分专业授课、增强课外辅导、课堂教学中增加一定的实证方法模拟训练、采取灵活的考核方式等未来改进课程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实证研究 法学学术硕士 量化研究
原文传递
我国最低刑事责任年龄规定的关键问题 被引量:1
5
作者 彭文华 黄清秀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24年第2期13-25,共13页
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既包括犯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也包括犯其他罪时实施的故意杀人行为、故意伤害行为。“特别残忍手段”是指常规手段之外的,能够额外增加被害人精神或身体上的痛苦,明显违背人... 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既包括犯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也包括犯其他罪时实施的故意杀人行为、故意伤害行为。“特别残忍手段”是指常规手段之外的,能够额外增加被害人精神或身体上的痛苦,明显违背人伦道德与善良风俗使社会一般公众难以忍受的伤害行为。作为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承担刑事责任的条件之一,“情节恶劣”在性质上属于立法拟制的客观处罚条件,可以是事中情节,也可以是事前或事后的情节,但不包括过往违反学校纪律或法律法规的偏差行为或造成的社会影响等。根据责任事由或者综合评价各类量刑情节,可以对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适用较轻的法定刑幅度。对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的量刑,应当着重分析各低龄未成年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分工以及所起的作用,结合各自的主观恶性与人身危险性,做到区别对待以实现量刑个别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龄未成年人 犯罪行为 特别残忍手段 情节恶劣 刑事责任年龄
下载PDF
我国刑事复权制度构建的概念、理论及路径
6
作者 张锐 《宁波工程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22-27,41,共7页
为解决犯罪附随后果严重的负面效应问题,通过规范研究法和比较分析法对刑事复权制度理论基础和优势进行研究。首先,对刑事复权制度进行了重新定义,其指在特定条件和法定程序下,针对遭受资格罚的受刑人,恢复其作为普通公民的资格和权利... 为解决犯罪附随后果严重的负面效应问题,通过规范研究法和比较分析法对刑事复权制度理论基础和优势进行研究。首先,对刑事复权制度进行了重新定义,其指在特定条件和法定程序下,针对遭受资格罚的受刑人,恢复其作为普通公民的资格和权利的刑罚消灭制度。其次,根据公平的正义原则、比例原则和刑罚的惩罚预防并行原则,论述了刑事复权制度规范层面的正当性。再次,提出了我国刑事复权制度构建的路径:刑事复权制度符合刑罚制度本土化的需求,应当采取独立章节模式在刑法第四章第七节之后加以规定;刑事复权制度适用于不具有人身危险性和社会危险性的犯罪人,在满足特定的时间条件后,公权机构应颁发复权犯罪记录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复权 前科消灭 犯罪附随后果 比例原则
下载PDF
未成年人犯罪的应对路径——以最低刑事责任年龄为切入点
7
作者 蔡中天 《争议解决》 2024年第10期187-194,共8页
近年来,多起低龄未成年人恶性犯罪事件引起了社会舆论的强烈关注。民众支持报应主义的观念背后是源于未成年被害人法律角度的缺失以及民众内心的安全需求需要刑法保障,修法背后也要保证刑法的谦抑性。对于最低刑事年龄争论不休的各种观... 近年来,多起低龄未成年人恶性犯罪事件引起了社会舆论的强烈关注。民众支持报应主义的观念背后是源于未成年被害人法律角度的缺失以及民众内心的安全需求需要刑法保障,修法背后也要保证刑法的谦抑性。对于最低刑事年龄争论不休的各种观点,可以从理论层面进行梳理,不同理论的发展变迁,从最早报应主义的同态复仇,刑事古典法学派认为犯罪人是由自由意志决定是否实施犯罪行为,未成年犯和成年犯几乎一致对待。到后来的矫正主义,实证法学派认为犯罪和其他自然现象一样都有其原因,对低龄未成年犯应采取以教育手段代替刑事处罚,将未成年犯和成年犯相区别,再到近代的保护–惩罚二元论,对于未成年人应当是保护和惩罚并重,被害人理论的发展引发了对“犯罪行为中心主义”的思考。为了应对低龄未成年人因为没有达到刑事责任年龄而不承担刑事责任的问题,首先还是应当坚持对于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不仅是要保护未成年被害人,也要对其进行平等地保护,避免二次伤害。其次建立相对确定的刑事责任年龄制度,可以借鉴英美法系的“恶意年龄补足规则”,由最高检察院根据个案核准是否提起诉讼,由人民法院来裁判没有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犯罪人是否具备了刑事责任能力。In recent years, a number of violent crimes committed by young minors have attracted strong attention from public opinion. The people’s support for the concept of retributivism is due to the lack of legal perspective of juvenile victims and the people’s inner security needs need criminal law protection, and the modesty of criminal law should be ensured behind the revision of the law. Various views on the minimum criminal age can be sorted out from the theoretical level.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of different theories, from the homomorphic revenge of the earliest retributionist, the classical school of criminal law believes that criminals decide whether to commit crimes by free will, and juvenile offenders and adult offenders are treated almost the same. In the later correctionalism, the positivist school of the law believed that crime, like other natural phenomena, had its own causes, that juvenile offenders should be replaced with criminal punishment by educational means, and that juvenile offenders should be distinguished from adult offenders. In the modern protection-punishment dualism, both protection and punishment should be placed on minors. The development of victim theory has triggered the thinking of “crime behavior centralism”. In order to deal with the problem that young minors do not bear criminal responsibility because they have not reached the age of criminal responsibility, first of all, we should adhere to the special protection of minors, not only to protect minor victims, but also to provide equal protection for minor victims to avoid secondary injuries. Secondly, a relatively certain age system of criminal responsibility can be established, which can draw on the “malicious age supplement rule” of the Anglo-American law system. The Supreme Procuratorate can approve whether to initiate a lawsuit on a case-by-case basis, and the People’s Court can judge whether a criminal who has not reached the age of criminal responsibility has the capacity for criminal responsi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犯罪 最低刑事责任年龄 恶意补足年龄规则
下载PDF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处罚范围的司法适用问题研究
8
作者 杨子露 《争议解决》 2024年第4期78-84,共7页
以信息网络为中心的网络社会的发展,极大提高了现实生活中信息交互速率,但也使得网络犯罪频发,且危害性加强。这些网络犯罪行为所依托的技术支持、支付结算、广告推广等服务也显现出产业化、链条化的趋势。本文首先从帮助信息网络犯罪... 以信息网络为中心的网络社会的发展,极大提高了现实生活中信息交互速率,但也使得网络犯罪频发,且危害性加强。这些网络犯罪行为所依托的技术支持、支付结算、广告推广等服务也显现出产业化、链条化的趋势。本文首先从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实践难题着手,通过分析立法规定和学理争议探求实践中仍存在对主观“明知”认定标准模糊、“帮助”行为界定不明等问题,导致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适用范围有不断扩张的趋势。其次,结合学理争议与司法解释等规定,探究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处罚范围适用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针对在司法适用中出现的问题,从合理界定“明知”的判断标准、完善对“帮助”行为的解释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更好地实现打击网络犯罪的立法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处罚范围 帮助行为
下载PDF
“宽容而不纵容”的校园欺凌治理机制研究--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的法学思考 被引量:95
9
作者 颜湘颖 姚建龙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14,共5页
据调查,高达1/3的中小学生遭受了校园欺凌,校园欺凌问题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高度关注。《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的印发首次从国家层面提出对校园欺凌治理的要求,《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 据调查,高达1/3的中小学生遭受了校园欺凌,校园欺凌问题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高度关注。《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的印发首次从国家层面提出对校园欺凌治理的要求,《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的发布进一步提出了针对性防治方案。文章从法学的视角分析当前我国校园欺凌的现实分歧,如责任年龄制度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庇护"及"定性""定量"标准对故意伤害事件的"纵容"。而现行法律制度设计存在"要么一罚了之,要么一放了之"的两个极端性弊端。对于校园欺凌应当坚持"宽容而不纵容"的刑事政策,避免法律责任的两个极端,完善校园欺凌的中间性干预措施;树立权威,赋予学校教育惩戒权与纪律处分权;遵循综合防治的原则,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防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欺凌 法学思考 教育惩戒 综合防治
原文传递
刑事诉讼法修订与少年司法的法典化 被引量:12
10
作者 姚建龙 《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 2012年第5期37-39,共3页
目前,世界各国少年司法的立法模式可以归纳为附属条文模式、半独立立法模式和独立立法模式三种。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增设未成年人专章,开启了中国少年司法法典化的大门,这是十分值得肯定的。但是,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采取的半独... 目前,世界各国少年司法的立法模式可以归纳为附属条文模式、半独立立法模式和独立立法模式三种。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增设未成年人专章,开启了中国少年司法法典化的大门,这是十分值得肯定的。但是,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采取的半独立立法模式将把我国少年司法法典化之路引向何方,值得认真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法 修订 少年司法 立法模式
下载PDF
刑事司法与社会民意的融合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超 石天瑜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87-92,共6页
国内民意中正义的报应刑罚观与日本民意中功利的预防刑罚观的差别,是导致中日间对“江歌案”和“药家鑫案”的不同判决结果的主要原因;在考虑民意时要区分民意的实质与民意的表现形式,民意的实质才是真正的民意,民意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可... 国内民意中正义的报应刑罚观与日本民意中功利的预防刑罚观的差别,是导致中日间对“江歌案”和“药家鑫案”的不同判决结果的主要原因;在考虑民意时要区分民意的实质与民意的表现形式,民意的实质才是真正的民意,民意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可以被误导和煽动的;民意具有历史性与相对性的特点,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的民意均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刑事司法应当体现民意的实质,无论是我国司法机关对“药家鑫案”的判决还是日本司法机关对“江歌案”的判决均体现了对民意的尊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与民意 江歌案 药家鑫案
下载PDF
妨害疫情防控行为的刑事政策限度与刑法适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崔仕绣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1期168-176,共9页
晚近以来,具有高致病性和易传播性的传染性疾病,逐渐成为危害世界人民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阻碍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面对传染病疫情,刑事法律理应承担起时代使命。然而,刑事法治被激活的同时,另衍生出实质入罪化的相关争议... 晚近以来,具有高致病性和易传播性的传染性疾病,逐渐成为危害世界人民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阻碍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面对传染病疫情,刑事法律理应承担起时代使命。然而,刑事法治被激活的同时,另衍生出实质入罪化的相关争议。为实现刑法法益保护与犯罪预防之目的,需要以释法为中心的刑法教义学对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适用争议予以审慎回应。故意的主观形态可以成立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只不过在大多数情况下,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成立想象竞合,进而多以过失犯的形式出现。刑事政策变动需以社会环境之所需为依据,并结合妨害疫情防控犯罪所涉及之刑法规范的具体适用情形,建立刑事政策学与刑法教义学之间的沟通桥梁,以发挥廓清罪行边界的重要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妨害疫情防控行为 刑事政策 刑法规范 《刑法修正案(十一)》
下载PDF
刑事指导性案例司法适用的考察与反思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云平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第6期73-76,共4页
案例指导制度作为司法体制改革的新成员,自2010年确立以来在理论界与司法实务界一直饱受争议。迄今为止,最高人民法院已经公布了24批共139个指导性案例,其中刑事指导性案例仅有22个。对22个刑事指导性案例的司法适用进行实证文本分析,... 案例指导制度作为司法体制改革的新成员,自2010年确立以来在理论界与司法实务界一直饱受争议。迄今为止,最高人民法院已经公布了24批共139个指导性案例,其中刑事指导性案例仅有22个。对22个刑事指导性案例的司法适用进行实证文本分析,分析其在质量与数量上存在的问题,在质与量的优化上提出完善路径,从而实现刑事指导性案例的指导功能,以统一裁判尺度,维护司法公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指导性案例 实证 司法适用
下载PDF
我国古代“恤刑”主义思想及其对当代刑事政策的启示 被引量:1
14
作者 严正宇 《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61-67,共7页
我国古代法律制度中,“恤刑”主义思想及其制度具有难得的人文主义精神。当代刑事政策可汲取“恤刑”制度的优点,在刑事政策制定中注意“情理法”三者融合,发挥刑事政策对于司法实务的调节作用,通过刑事政策引导加强非监禁刑的运用,共... 我国古代法律制度中,“恤刑”主义思想及其制度具有难得的人文主义精神。当代刑事政策可汲取“恤刑”制度的优点,在刑事政策制定中注意“情理法”三者融合,发挥刑事政策对于司法实务的调节作用,通过刑事政策引导加强非监禁刑的运用,共同助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恤刑”主义 “恤刑”制度 刑事政策 非监禁刑
下载PDF
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法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研究
15
作者 陈文艺 《世纪桥》 2022年第11期20-23,共4页
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法学专业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课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德法兼修法治人才,促进法学教育的必然要求。针对职业生涯规划课常出现重视度不够、缺乏针对性等问题,从师资队伍、教学实践、教学考核等方面入手,研究如... 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法学专业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课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德法兼修法治人才,促进法学教育的必然要求。针对职业生涯规划课常出现重视度不够、缺乏针对性等问题,从师资队伍、教学实践、教学考核等方面入手,研究如何提升教学育人的针对性,为法治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 职业生涯规划 法学
下载PDF
大数据时代下网络爬虫的刑事入罪规制
16
作者 李佳晓 《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38-42,共5页
大数据时代下,数据信息呈爆炸式增长,网络爬虫作为一款数据搜索引擎应运而生,但在其使用过程中相关数据安全法益遭受到威胁。纵观实践中有关爬虫行为涉及的案件,以相关计算机信息系统被侵害案件与相关公民个人信息被侵害案件居多;而前... 大数据时代下,数据信息呈爆炸式增长,网络爬虫作为一款数据搜索引擎应运而生,但在其使用过程中相关数据安全法益遭受到威胁。纵观实践中有关爬虫行为涉及的案件,以相关计算机信息系统被侵害案件与相关公民个人信息被侵害案件居多;而前者所涉及的罪名中,涉嫌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和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的罪名较多。网络爬虫作为一项中立性的技术工具,只有在被划归为恶意爬虫行为时才需由刑法予以规制,而由于法律本身存在滞后性的缺点,恶意爬虫行为的入罪路径需要进一步明晰。总体来说,对于恶意爬虫之行为入罪不能脱离基本的定罪原则即主客观相统一原则和罪刑法定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爬虫 恶意爬虫行为 主客观统一原则 罪刑法定原则
下载PDF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新冠疫情为例
17
作者 洪敏娟 吴薛华 《争议解决》 2023年第2期643-648,共6页
刑事政策具有防止犯罪、化解社会风险的价值。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我国最基本的刑事政策,其具有科学的思维方式。传统的宽严相济刑事政策面临适用困境,应当结合实际情况严格控制其适用。毋庸置疑,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疫情背景下的刑事立... 刑事政策具有防止犯罪、化解社会风险的价值。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我国最基本的刑事政策,其具有科学的思维方式。传统的宽严相济刑事政策面临适用困境,应当结合实际情况严格控制其适用。毋庸置疑,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疫情背景下的刑事立法和司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这是对我国总体防疫政策和非典疫情防控政策的延续。其在新冠疫情背景的贯彻,也引发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刑事政策确立和实施。探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影响因素对犯罪分子的定罪量刑以及维护社会稳定、惩治犯罪有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涉疫违法犯罪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法益
下载PDF
民营企业家腐败治理及预防——以上海市157个案例为研究对象
18
作者 黄双伶 谢子菱 《争议解决》 2023年第2期546-555,共10页
随着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兴起,我国民营企业家腐败犯罪问题越来越突出,对企业、社会和国家的危害也逐步显现出来,对这一问题的治理和防控也越来越重要。在我国民营企业家腐败犯罪的治理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国家的重视程度不够... 随着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兴起,我国民营企业家腐败犯罪问题越来越突出,对企业、社会和国家的危害也逐步显现出来,对这一问题的治理和防控也越来越重要。在我国民营企业家腐败犯罪的治理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国家的重视程度不够、重事后打击,轻事前预防、企业内部环境促进犯罪滋生、治理力量主要集中在公权力上等问题。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我国的民营经济才能更加蓬勃的发展。对此,本文提出了建立预防与惩治兼顾、预防为主的科学治理模式、弘扬企业家精神,发挥企业家精神在犯罪预防中的作用、民营企业要注重自我治理、加大民营企业家腐败犯罪的成本,降低犯罪收益等应对之策,达到预防民营企业家腐败犯罪的目的,推动我国的反腐败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营企业家 腐败犯罪 理性选择 企业自我预防
下载PDF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刑事立法的相关问题探析
19
作者 杨雪莹 《争议解决》 2023年第4期1779-1784,共6页
我国的刑事政策从过去的“宽大”“严打”至今天的宽严相济,体现出我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法律化”在发展中的阶段。依法治国是我们国家治国的基本方略,与之相对应的是刑事政策的刑法化有利于刑事政策更好的发挥作用,同时也是防范刑... 我国的刑事政策从过去的“宽大”“严打”至今天的宽严相济,体现出我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法律化”在发展中的阶段。依法治国是我们国家治国的基本方略,与之相对应的是刑事政策的刑法化有利于刑事政策更好的发挥作用,同时也是防范刑事政策失范的必要手段。我们通常将刑事政策作为对刑事立法或者刑事司法的导向,事实上刑事政策的自身应该体现在刑事立法之中并对其加以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政策 宽严相济 刑事立法
下载PDF
自动驾驶汽车犯罪的归责与归因 被引量:5
20
作者 彭文华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8-117,共10页
自动驾驶汽车犯罪的归责与归因,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助力驾驶自动化技术开发与运用的重要保障。对自动驾驶汽车犯罪进行刑事归责的理论依据,主要有风险分配理论、共享理论和道德理性论。自动驾驶汽车犯罪的刑事责任可分为工具责任、辅助驾... 自动驾驶汽车犯罪的归责与归因,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助力驾驶自动化技术开发与运用的重要保障。对自动驾驶汽车犯罪进行刑事归责的理论依据,主要有风险分配理论、共享理论和道德理性论。自动驾驶汽车犯罪的刑事责任可分为工具责任、辅助驾驶责任和代理责任,其归责模式主要包括严格责任模式和过失责任模式。自动驾驶汽车犯罪的特殊主体包括制造商、用户、车主、智能网络及大数据信息提供者以及辅助驾驶人等,不同责任主体的注意义务的内容和来源有所不同,因而对其归责亦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汽车 智能犯罪 严格责任 过失责任 注意义务 归责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