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播对当代中国人文化价值观变迁的影响——基于上海、山东的抽样调查 被引量:1
1
作者 戴元光 韩瑞霞 《新闻爱好者》 2013年第11期24-29,共6页
文化价值观变迁是社会深层结构变迁的重要表现。通过对558例来自上海、山东的民众抽样调查样本数据分析发现:接触电视、广播越频繁的人对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支持度越高,相反,接触互联网越多的人对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支持度越低。值得注意的... 文化价值观变迁是社会深层结构变迁的重要表现。通过对558例来自上海、山东的民众抽样调查样本数据分析发现:接触电视、广播越频繁的人对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支持度越高,相反,接触互联网越多的人对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支持度越低。值得注意的是,接触互联网越少的人文化价值观开放度反而高,其他媒介接触对文化价值观开放度没有显著影响。另外,地域、学历和收入等人口学因素也对文化价值观产生了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接触 文化价值观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晚清雅俗两派文学翻译观辨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杜慧敏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518-522,541,共6页
本文从构成翻译过程的译者权限、译作与原作关系和"译"概念的实际应用三个方面,辨析了晚清文学译介中雅俗两派翻译观的异同,将其归纳为"创造性的笔传"和"戏谑的重写",并进一步分析了影响这两种文学翻译... 本文从构成翻译过程的译者权限、译作与原作关系和"译"概念的实际应用三个方面,辨析了晚清文学译介中雅俗两派翻译观的异同,将其归纳为"创造性的笔传"和"戏谑的重写",并进一步分析了影响这两种文学翻译观形成的各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雅派 俗派 文学翻译观
下载PDF
作为方法的文学之都——文学与创意城市建设的互动关系研究
3
作者 高翔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40-48,53,共10页
20世纪中后期,随着创意经济时代的到来,城市发展迎来创意化转型的必然趋势。创意城市的理念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应运而生,并在全球推广。创意城市的基本内涵是:强调以创意的方式解决城市问题,以文化艺术创意产业和创意阶层为核心推动力,致... 20世纪中后期,随着创意经济时代的到来,城市发展迎来创意化转型的必然趋势。创意城市的理念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应运而生,并在全球推广。创意城市的基本内涵是:强调以创意的方式解决城市问题,以文化艺术创意产业和创意阶层为核心推动力,致力于打造多元、包容的创意空间。而创意城市的中国化实践路径,可从建设文学之都切入,主动借鉴联合国文学之都的四类建设模式:文学遗产综合开发模式、文学产业创意引领模式、文学教育普及助推模式和文学传播多元融合模式。以文学激活创意产业链,打造创意生活圈,助力中国城市的创意化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意城市 文学之都 创意产业 创意阶层
下载PDF
汉语言文学专业语言学类课程结构简论
4
作者 胡华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14年第6期105-109,共5页
课程结构问题的探讨一直没有停止过,产生过不少新的观念、新的思想、新的体系、新的方法、新的模式,对课程设置与实践起了积极作用。探讨语言学类课程的结构问题,在优选课程类型、优化不同类型课程之间的关系、协调与文学类课程的关系... 课程结构问题的探讨一直没有停止过,产生过不少新的观念、新的思想、新的体系、新的方法、新的模式,对课程设置与实践起了积极作用。探讨语言学类课程的结构问题,在优选课程类型、优化不同类型课程之间的关系、协调与文学类课程的关系等方面具有现实意义。语言学类课程自身是个结构体,又处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内。讨论汉语言文学专业语言学类课程的结构问题时,应当注意结构、成分及其关系。语言、话语、语用意味着"语言学类",层级、课型、方法意味着"课程系统",具有系统性、闭合性、可操作性,可以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语言学类课程结构建设的参考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言文学 语言学类 语言学 课程论 课程 结构
下载PDF
海外华文传媒功能与角色解读——以欧洲华文传媒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戴楠 《传媒》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57-58,共2页
从欧洲最早的华文报刊--19世纪60年代在伦敦出版的《飞龙报》算起,中文报刊在欧洲已经有超过150年的历史。而真正由华人创办的最早的华文报刊出现于法国,是1907年6月22日由巴黎新世纪书报局编印的《新世纪》周刊。本文主要着眼于21世... 从欧洲最早的华文报刊--19世纪60年代在伦敦出版的《飞龙报》算起,中文报刊在欧洲已经有超过150年的历史。而真正由华人创办的最早的华文报刊出现于法国,是1907年6月22日由巴黎新世纪书报局编印的《新世纪》周刊。本文主要着眼于21世纪以来的欧洲华文传媒的发展格局,以此来探讨海外华文传媒在新世纪的发展态势与功能角色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华文传媒 传媒功能 欧洲 19世纪60年代 解读 华文报刊 《新世纪》 中文报刊
下载PDF
21世纪海外华文传媒的新传播——基于新媒体背景的欧洲华文传媒个案考察 被引量:2
6
作者 戴楠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5-36,共2页
海外华文媒体是海外华人社会与文化图景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海外华人与祖(籍)国和移居的新社会之间沟通的重要桥梁,在全球新闻传播体系中,海外华文传媒已经成为一个独特的华文传媒支系,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关键词 海外华文传媒 传播体系 个案考察 媒体背景 21世纪 海外华人社会 欧洲 海外华文媒体
下载PDF
类型学视野下小说类型的正体与变体 被引量:4
7
作者 张永禄 葛红兵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6-29,共4页
现代小说类型学视域下,正体和变体是一对富有辩证关系的范畴。通过对二者的比较研究,可以把小说类型学的历时诗学和共时诗学有机结合起来,把小说类型的现实模态与理想模式勾连起来,有助于现代小说类型学研究摆脱自发和自在状态,从而具... 现代小说类型学视域下,正体和变体是一对富有辩证关系的范畴。通过对二者的比较研究,可以把小说类型学的历时诗学和共时诗学有机结合起来,把小说类型的现实模态与理想模式勾连起来,有助于现代小说类型学研究摆脱自发和自在状态,从而具有较强的现实阐释能力,又具有较高理论的概括力。一般说来,正体和变体是源和流的关系,正体提供了开放性的和灵活性的召唤结构,呼唤着各种各样的变体舒展开展,充溢起来,使得既定类型充满灵动的生机和活力。没有了变体,呆板单调的正体会失去鲜活感和丰富性;若没有了正体,变体必将失去基本的参照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类型学 叙事语法 正体 变体
下载PDF
作为“有机知识”的新闻:杜威和“夭折”的《思想新闻》 被引量:14
8
作者 孙藜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7-52,共6页
本文从新闻作为知识的视角对杜威早期筹办《思想新闻》所表述的新闻理念进行了历史分析。作为杜威传播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机知识"新闻观首要的是种将"新闻"视为应用科学探究精神、解决社会问题、建构共同体的... 本文从新闻作为知识的视角对杜威早期筹办《思想新闻》所表述的新闻理念进行了历史分析。作为杜威传播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机知识"新闻观首要的是种将"新闻"视为应用科学探究精神、解决社会问题、建构共同体的新闻功能观。它与杜威贯持有的"科学民主化"主张相致,认为理想的新闻应该为公众提供种有助"理解"的知识,与面对面交流道在日常生活中实现民主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的使命。本文进而在美国现代民主转型的历史语境中考察了这新闻观及其遭遇到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 有机知识 杜威 《思想新闻》 民主
下载PDF
真实性的媒介化生成:近代中国都市现代性中的图像实践——以报刊新闻摄影为中心 被引量:10
9
作者 孙藜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67-176,共10页
新闻摄影与绘画、报刊在近代中国都市中演化出复杂的叠加与重组关系。新闻真实性的媒介化生成,展示了不同媒介对人们与外部世界关系的重新组织。晚清画报上的新闻画带来了写真相较于写意在文化合法性等级序列中的抬头;新闻摄影延续了这... 新闻摄影与绘画、报刊在近代中国都市中演化出复杂的叠加与重组关系。新闻真实性的媒介化生成,展示了不同媒介对人们与外部世界关系的重新组织。晚清画报上的新闻画带来了写真相较于写意在文化合法性等级序列中的抬头;新闻摄影延续了这种面向现实的写实主义,并以机械成像的方式提供了一种新的看世界的方式,外部世界以透明化方式获得了新的权威;以摄影机械为支撑的新闻真实性,重塑了新闻画中存留着的书画同源、志奇志怪等再现风格和叙事传统,由此成为人们调整自身主观感受、面向现实想象、建构交往关系的内在理据。这一历史进程与近代中国都市现代性行程互相嵌入,二者也都在新媒介政治中围绕"真实"的定义历经了剧烈的权力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真实性 媒介实践 新闻摄影 画报 近代中国都市
下载PDF
重构“共同体想象”:从电报诞生到新闻客观性在美国的确立 被引量:10
10
作者 孙藜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1-158,共8页
作为历史上的新媒介,电报与廉价报刊彼此交织,在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初重构了美国人交往的空间、速度和交往观念。电报传播推动了民主市场社会的平等文化的扩展,催生了新闻职业共同体内部的客观报道实践及理念,从而带动报刊主导模式从... 作为历史上的新媒介,电报与廉价报刊彼此交织,在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初重构了美国人交往的空间、速度和交往观念。电报传播推动了民主市场社会的平等文化的扩展,催生了新闻职业共同体内部的客观报道实践及理念,从而带动报刊主导模式从政党报纸向专业化的商业报纸过渡;但横向联系的加速也导致了共同体想象的历史转型,以差异和冲突为特色的全国层面的交往关系,使民主市场社会的价值与内在逻辑遭遇质疑,"大众社会"等新的共同体想象方式出现。新闻客观性职业规范得以确立,新闻专业主义成为第三逻辑,回应了国家共同体面临的民主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报 新闻客观性 共同体想象 民主市场社会
下载PDF
新媒体时代的传播偏向探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孙健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0-72,83,共4页
加拿大传播学者伊尼斯最早提出了传播偏向的理论,认为传播媒介存在偏向。文章依循其研究路径,探讨了新媒体时代的传播偏向,研究发现新媒体时代的传播偏向观较之以往已发生了变化,同时新媒体时代的时间与空间存在博弈,其总体上呈现出一... 加拿大传播学者伊尼斯最早提出了传播偏向的理论,认为传播媒介存在偏向。文章依循其研究路径,探讨了新媒体时代的传播偏向,研究发现新媒体时代的传播偏向观较之以往已发生了变化,同时新媒体时代的时间与空间存在博弈,其总体上呈现出一种失衡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传播偏向 时间 空间
下载PDF
乡愁情怀中的江南水乡及其当代意义 被引量:7
12
作者 阮仪三 陶文静 袁菲 《中国名城》 2015年第9期4-8,共5页
"记住乡愁"是中央城镇化战略中被讨论最多的一个新提法。近年来江南水乡古镇成为越来越多人们的思乡对象,不仅是受全球怀旧文化的影响,还有其深厚的历史根源。从本质上说,江南文化是中国传统城镇文化的典型代表。以江南水乡... "记住乡愁"是中央城镇化战略中被讨论最多的一个新提法。近年来江南水乡古镇成为越来越多人们的思乡对象,不仅是受全球怀旧文化的影响,还有其深厚的历史根源。从本质上说,江南文化是中国传统城镇文化的典型代表。以江南水乡市镇为指向的乡愁绵延于游子、文人、士绅乃至现代中国的集体记忆中,作为城镇中国的文化原乡为新一轮城镇化战略寻找最适合中国传统与未来的发展道路提供了价值基础和路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愁 江南水乡市镇 城乡一体化
下载PDF
新小说·兴味派小说·五四小说——中国小说现代转型的三部乐章 被引量:2
13
作者 孙超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49-156,共8页
中国小说现代转型的完整过程是由清末"小说界革命"肇其始,民初"小说兴味化热潮"充其实,五四"新文艺小说潮流"收其功。"新小说家"被迫向西方学习,出于"新民"需要而与报刊结合将原不... 中国小说现代转型的完整过程是由清末"小说界革命"肇其始,民初"小说兴味化热潮"充其实,五四"新文艺小说潮流"收其功。"新小说家"被迫向西方学习,出于"新民"需要而与报刊结合将原不登大雅之堂的小说推向"文学场"中心,其倡导的求新求变意识与民族国家意识成为中国小说现代转型的主线。"兴味派小说家"主倡"兴味",以丰富多元的著译实绩纠"新小说"之偏,在小说传统的现代转化与小说审美的独立性上用力,且更加紧密地与报刊出版界合作进行现代生活启蒙。"新文学家"则主动彻底地向西方学习并否定传统,但从其主题选择、艺术追求、语言变革与人性表现等诸方面仍能看出它对前两者的批判性继承。它们是激变与渐变相接续的三部乐章,民初渐变部分因长期遭遇遮蔽尤需仔细辨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小说 兴味派小说 五四小说 中国小说现代转型
下载PDF
梁启超的报刊客观性思想 被引量:2
14
作者 孙健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3-160,共8页
客观性是新闻专业主义的一种重要原则,它是伴随着近代西方报业的产生而发展起来的,历来为报界所重视。在清末民初,中国的民族报业经历了一个发展的高潮时期,梁启超作为中国早期著名的报业活动家,对报刊的客观性有着独特的认识视角和实... 客观性是新闻专业主义的一种重要原则,它是伴随着近代西方报业的产生而发展起来的,历来为报界所重视。在清末民初,中国的民族报业经历了一个发展的高潮时期,梁启超作为中国早期著名的报业活动家,对报刊的客观性有着独特的认识视角和实践经历,并在论著和报业实践中留下了很多关于客观性的轨迹。然而,由于特殊的历史条件以及国人自身的一些认识局限,以梁启超为代表的早期报人在这一时期所形成的报刊客观性思想还存在不少缺陷,客观性思想在理论和实践上还存在着冲突,并且客观性更多的是作为工具和策略而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报刊 客观性
下载PDF
现代汉语学科系统论——以要素型模型和单位型模型为参照 被引量:2
15
作者 胡华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78-86,共9页
现代汉语学科是一个系统,系统地反映现代汉语本体。现代汉语学科系统不等于现代汉语系统。现代汉语本体、现代汉语学科、学科对本体的表述,三者虽然无法绝对一致,但可以最大限度地追求一致。应该明确强调结构系统与功能系统的核心地位,... 现代汉语学科是一个系统,系统地反映现代汉语本体。现代汉语学科系统不等于现代汉语系统。现代汉语本体、现代汉语学科、学科对本体的表述,三者虽然无法绝对一致,但可以最大限度地追求一致。应该明确强调结构系统与功能系统的核心地位,使其他变量项目围绕核心加以设置。既然现代汉语学科反映现代汉语本体,那么学科系统的成分也应该反映本体系统的成分,使现代汉语语音学、现代汉语语义学、现代汉语词汇学、现代汉语语法学成为系统分支。应该处理好结构系统与功能系统的关系、横向系统与纵向系统的关系、平行成分之间的关系、上下层级之间的关系,避免认知问题、消除表述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汉语学科 现代汉语 系统 语言 结构 模型
下载PDF
专业眼光·才子笔墨·哀为主调——论周瘦鹃的翻译小说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超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2期188-195,共8页
周瘦鹃精通外语,避免了时人随意翻译的弊病;熟悉欧美小说,对所译作品的选择具有专业眼光。他运用整体忠实而适度归化的翻译策略,使译作呈现出不同于"五四"翻译小说的才子笔墨。无论用文言,还是白话,其译文总是清新流畅,雅俗共... 周瘦鹃精通外语,避免了时人随意翻译的弊病;熟悉欧美小说,对所译作品的选择具有专业眼光。他运用整体忠实而适度归化的翻译策略,使译作呈现出不同于"五四"翻译小说的才子笔墨。无论用文言,还是白话,其译文总是清新流畅,雅俗共赏,颇能引起民初读者的"兴味"。他大量翻译"哀情"小说乃是其主体精神与时代风尚双重建构的结果。若从"融才子笔墨与专业眼光为一体"的角度考察,他已经超越林纾、包天笑等译界前辈。在"新文学革命"前夕,他便开始更多地采用直译,使其译作呈现出一种与时俱进的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瘦鹃 翻译小说 才子笔墨 专业眼光 哀情
下载PDF
摹仿与试验——论姚鹓雏的短篇小说创作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超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6期184-188,共5页
作为报人小说家,为了适应报刊这种现代化载体,为了满足民初读者越来越现代、多元的"兴味"阅读需要,姚鹓雏在短篇小说创作上进行了多路向探索。其撰著的短篇小说既继承唐人小说追求"奇味"的一脉,兼具史笔与诗意;又... 作为报人小说家,为了适应报刊这种现代化载体,为了满足民初读者越来越现代、多元的"兴味"阅读需要,姚鹓雏在短篇小说创作上进行了多路向探索。其撰著的短篇小说既继承唐人小说追求"奇味"的一脉,兼具史笔与诗意;又借鉴外国小说的某些叙事技巧,结合读者的阅读兴味,自觉进行变革和试验,使有些小说呈现出显著的现代性特征,可谓现代短篇小说之前奏。姚鹓雏的创作实践有力地推动了短篇小说的现代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姚鹓雏 摹仿 试验 短篇小说
下载PDF
论王维被贬济州及其诗歌创作 被引量:1
18
作者 杜慧敏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4年第4期78-81,共4页
本文对王维早年被贬济州的诗歌创作进行解读,目的在于还原具体的历史文化语境,超越对王维"山水田园诗人"的定性理解,显现其诗作的生动性、丰富性。
关键词 济州 王维
下载PDF
略论吴起的思想及其在魏国的变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沈海波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90-94,共5页
吴起不仅是一个军事家,也是一个政治家,他在魏国和楚国都曾经进行过变法,为战国时期的制度变革作出过贡献。由于他的变法活动持续的时间不长,所以其成就有限。而因相关史料的匮乏,也使吴起的变法不为后人所重视。本文就吴起的思想及其... 吴起不仅是一个军事家,也是一个政治家,他在魏国和楚国都曾经进行过变法,为战国时期的制度变革作出过贡献。由于他的变法活动持续的时间不长,所以其成就有限。而因相关史料的匮乏,也使吴起的变法不为后人所重视。本文就吴起的思想及其在魏国的变法活动进行探讨,以期对战国早期的制度变革运动有更全面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起 魏国 变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