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碳钢边部裂纹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1
作者 贺应广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3年第5期78-81,共4页
采用硬度计、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及能谱仪等试验设备,对高碳钢SK85热轧卷边部裂纹组织性能进行检测,结合热轧生产工艺过程,对边部裂纹缺陷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果表明,裂纹断口形貌为脆性解理断口,显微组织细化明显,表层出现... 采用硬度计、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及能谱仪等试验设备,对高碳钢SK85热轧卷边部裂纹组织性能进行检测,结合热轧生产工艺过程,对边部裂纹缺陷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果表明,裂纹断口形貌为脆性解理断口,显微组织细化明显,表层出现明显贝氏体组织,硬度和强度提高,材料塑性下降,是产生边部裂纹的内在根本原因;裂纹区域组织性能异常由热轧层流冷却过程带钢边部积水所致;钢卷经过平整生产增加了发生边部裂纹的几率。采取改善现场吹扫效果、提高卷取入口温度、快速将钢卷入缓冷装置、减少不必要的平整过程等工艺措施,SK85边部裂纹缺陷得到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碳钢 SK85钢 热轧卷 边部裂纹
下载PDF
钝化工艺对甲磺酸盐镀锡板表面钝化膜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陆永亮 王洺浩 +3 位作者 曹美霞 陆伟星 王志登 李宁 《电镀与涂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51-256,1,共6页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钝化电量、主盐浓度、钝化液p H与温度对甲磺酸盐镀锡板表面钝化膜铬含量、耐蚀性与漆膜结合力的影响。在本实验选定的参数范围内,钝化电量对以上3种性能都有较为显著的影响,尤其是漆膜结合力。钝化液p H对钝化膜的...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钝化电量、主盐浓度、钝化液p H与温度对甲磺酸盐镀锡板表面钝化膜铬含量、耐蚀性与漆膜结合力的影响。在本实验选定的参数范围内,钝化电量对以上3种性能都有较为显著的影响,尤其是漆膜结合力。钝化液p H对钝化膜的铬含量与耐蚀性影响最大,在实际生产中,钝化液的p H控制在4.2左右为最佳。生产高钝化电量镀锡板时,应避免采用过大的电流而影响钝化效果,并适当调低钢带走速作为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磺酸盐镀锡 钝化 耐蚀性 铬含量 漆膜结合力
下载PDF
添加ZrO_2-SiC复合粉及工业SiC粉对刚玉耐火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周秀丽 黄海 +1 位作者 马北越 于景坤 《工业加热》 CAS 2014年第4期49-51,共3页
研究了利用碳热还原锆英石于1 600℃下保温4 h合成的ZrO2-SiC复合粉以及工业SiC粉添加剂对刚玉耐火材料体积密度、常温抗折强度、常温耐压强度及抗热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添加剂用量的增加,耐火材料的体积密度、抗折强度和耐压强... 研究了利用碳热还原锆英石于1 600℃下保温4 h合成的ZrO2-SiC复合粉以及工业SiC粉添加剂对刚玉耐火材料体积密度、常温抗折强度、常温耐压强度及抗热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添加剂用量的增加,耐火材料的体积密度、抗折强度和耐压强度逐渐增加。添加ZrO2-SiC复合粉的质量分数为4%或SiC的粉的质量分数为6%后,耐火材料的体积密度最大,分别为3.04和2.96 g·cm-3;添加ZrO2-SiC复合粉的质量分数为4%的耐火材料的抗折强度为35.38 MPa;当添加ZrO2-SiC复合粉或SiC粉的质量分数为6%时,耐火材料的耐压强度最高,分别为53.44和51.56MPa,且其强度保持率最高,抗热震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O2-SiC SIC 刚玉耐火材料 强度 抗热震性
下载PDF
助熔剂对甲基磺酸盐镀锡板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曹美霞 《电镀与涂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474-478,共5页
研究了甲基磺酸盐体系镀锡生产中两种不同的助熔剂对镀锡板耐蚀性和涂装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耐腐蚀性能而言,无机盐类助熔剂明显优于烷基磺酸类助熔剂。与采用烷基磺酸类助熔剂时相比,由于采用无机盐类助熔剂形成的钝化膜量略高,且... 研究了甲基磺酸盐体系镀锡生产中两种不同的助熔剂对镀锡板耐蚀性和涂装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耐腐蚀性能而言,无机盐类助熔剂明显优于烷基磺酸类助熔剂。与采用烷基磺酸类助熔剂时相比,由于采用无机盐类助熔剂形成的钝化膜量略高,且其中热稳定性较好的组分Cr2O3较多,因此漆膜与其镀锡板的附着性能略好,但因钝化膜中Cr(OH)3偏低而抗硫性略差。镀锡板生产前需要综合考虑用户对产品的功能要求来选择适宜的助熔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镀锡板 甲基磺酸盐镀锡 助熔剂 耐蚀性 钝化膜 涂装性能
下载PDF
甲基磺酸盐体系低铅镀锡板生产的工艺参数控制 被引量:3
5
作者 曹美霞 《电镀与涂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01-103,共3页
研究了甲基磺酸盐镀液体系镀锡板铅含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镀液中铅和锡的质量浓度,电流密度,以及温度。结果表明,当镀液的铅离子质量浓度≤6 mg/L时,通过提高镀液的锡离子浓度或降低电流密度,可降低镀锡板的铅含量到≤100 mg/kg,适宜... 研究了甲基磺酸盐镀液体系镀锡板铅含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镀液中铅和锡的质量浓度,电流密度,以及温度。结果表明,当镀液的铅离子质量浓度≤6 mg/L时,通过提高镀液的锡离子浓度或降低电流密度,可降低镀锡板的铅含量到≤100 mg/kg,适宜的温度是45~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镀锡 甲基磺酸 铅含量 工艺控制
下载PDF
钝化工艺对镀锡板的阳极溶出及耐蚀性的影响
6
作者 陆永亮 王洺浩 +2 位作者 曹美霞 陆伟星 李宁 《电镀与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5-48,共4页
通过在无氧柠檬酸溶液中的阳极溶出测试,模拟了食品饮料罐内镀锡板的腐蚀行为,并对比研究了常规钝化、钝化前阴极电解清洗与冲击钝化工艺下镀锡板的阳极溶出及耐蚀性。结果表明:在无氧柠檬酸溶液中,锡相对于铁基体为阳极镀层,镀锡板阳... 通过在无氧柠檬酸溶液中的阳极溶出测试,模拟了食品饮料罐内镀锡板的腐蚀行为,并对比研究了常规钝化、钝化前阴极电解清洗与冲击钝化工艺下镀锡板的阳极溶出及耐蚀性。结果表明:在无氧柠檬酸溶液中,锡相对于铁基体为阳极镀层,镀锡板阳极溶出电位下降较为平缓。钝化前镀锡板软熔合金层表面氧化物的减少及冲击钝化工艺,可有效延缓镀锡板基底铁的阳极溶出,提高镀锡板的耐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镀锡板 钝化 阳极溶出 耐蚀性
下载PDF
枝晶腐蚀低倍检验技术在连铸生产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6
7
作者 何志明 张斌 《宝钢技术》 CAS 2014年第6期25-31,共7页
简略介绍钢坯低倍硫印检验、热酸腐蚀、电解腐蚀、冷酸腐蚀和枝晶腐蚀技术的发展。详细介绍连铸坯最新低倍检验技术即枝晶腐蚀低倍检验技术的应用,包括检验流程、试样加工、腐蚀方法、评级方法,并结合部分钢产品图例分析,阐明了枝晶腐... 简略介绍钢坯低倍硫印检验、热酸腐蚀、电解腐蚀、冷酸腐蚀和枝晶腐蚀技术的发展。详细介绍连铸坯最新低倍检验技术即枝晶腐蚀低倍检验技术的应用,包括检验流程、试样加工、腐蚀方法、评级方法,并结合部分钢产品图例分析,阐明了枝晶腐蚀低倍检验技术的优势,不仅能够清晰地显示连铸坯内部的凝固组织和各种缺陷,还能较准确地计算等轴晶率。该技术既能用于连铸坯内部凝固组织和缺陷的研究,还能用于铸坯生产实物质量的监控,为进一步提高钢材质量提供改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枝晶腐蚀 低倍检验 连铸坯 凝固组织 缺陷
下载PDF
还原性中间包覆盖剂的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欢 王建丰 王慧娟 《宝钢技术》 CAS 2011年第2期72-73,共2页
针对目前中间包覆盖剂不能去除因连铸过程异常而进入中间包钢水的氧的问题,开发了一种具有还原性质的连铸用中间包覆盖剂。与常规覆盖剂相比,该覆盖剂能还原去除中间包钢水内的过量溶解氧,起到净化钢水、改善连铸保护浇铸的作用,并具备... 针对目前中间包覆盖剂不能去除因连铸过程异常而进入中间包钢水的氧的问题,开发了一种具有还原性质的连铸用中间包覆盖剂。与常规覆盖剂相比,该覆盖剂能还原去除中间包钢水内的过量溶解氧,起到净化钢水、改善连铸保护浇铸的作用,并具备常规覆盖剂的一切积极功能。阐述了该还原性中间包覆盖剂的主要组分和理化性能。该覆盖剂的应用,解决了连铸保护浇铸异常等因素引起的中间包钢水氧量过高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性覆盖剂 连铸 保护浇铸
下载PDF
鱼雷罐车保温性能的改善 被引量:2
9
作者 陈贵 洪建国 祁文华 《上海金属》 CAS 2022年第3期60-64,共5页
为了减少鱼雷罐车在转运过程中铁水的温降,采用低热导率的涂料代替传统的黏土砖作为保温内衬。具体做法为:首先在鱼雷罐车壳内侧喷1~2 mm厚的刚玉粉纳米涂料,然后再喷一定厚度的Al2 O3微型球珠和铝硅微粉涂料。采用重烧试验炉模拟现场... 为了减少鱼雷罐车在转运过程中铁水的温降,采用低热导率的涂料代替传统的黏土砖作为保温内衬。具体做法为:首先在鱼雷罐车壳内侧喷1~2 mm厚的刚玉粉纳米涂料,然后再喷一定厚度的Al2 O3微型球珠和铝硅微粉涂料。采用重烧试验炉模拟现场条件下鱼雷罐车内衬结构改进前、后的传热状况,结果表明:喷涂料的内衬的保温性能优于黏土砖内衬,已得到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雷罐车 涂料 内衬 温降
下载PDF
基于Minitab的炉渣流动性研究
10
作者 吴长生 王平 +1 位作者 邱金龙 韩凤光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2期108-111,116,共5页
利用Minitab分析碱度、MgO以及Al_2O_3对炉渣熔化性温度、粘度与热稳定性的影响,用方差分析找到Al_2O_3对炉渣流动性能影响的拐点。结果表明炉渣Al_2O_3质量分数不宜超过18.0%。
关键词 Minitab 炉渣粘度 流动性能 AL2O3
下载PDF
Ti对含铜钢表面铜脆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贺应广 《山东冶金》 CAS 2023年第3期38-41,共4页
含铜钢热轧过程中的铜脆缺陷影响含铜钢的正常生产。通过对含铜钢铜脆缺陷产生机制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无Ni设计集装箱板B480GNQR为研究对象,通过热模拟试验研究Ti对Cu富集及其在大变形下热裂纹行为的影响,分析Ti对铜脆的抑制作用。... 含铜钢热轧过程中的铜脆缺陷影响含铜钢的正常生产。通过对含铜钢铜脆缺陷产生机制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无Ni设计集装箱板B480GNQR为研究对象,通过热模拟试验研究Ti对Cu富集及其在大变形下热裂纹行为的影响,分析Ti对铜脆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Ti元素能够减轻试验钢的表面氧化程度,使钢样的氧化深度变浅,铜富集相尺寸减小,有效改善含铜热轧钢板的“铜脆”缺陷。在热轧集装箱板中加入Ti元素,解决了无Ni箱板工业生产中发生的“铜脆”缺陷,实现了含铜钢低成本设计下的无缺陷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铜钢 TI 热裂纹 铜脆
下载PDF
TMCP技术在QSTE系列汽车用钢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12
作者 丁进明 张春一 《上海金属》 CAS 2022年第5期28-32,共5页
采用金相显微镜和拉伸试验机,研究了前段冷却和前段超快冷两种不同热轧冷却工艺对汽车结构用QSTE380TM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前段超快冷工艺的带钢晶粒明显细化,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提高。在此基础上,采用以前段超... 采用金相显微镜和拉伸试验机,研究了前段冷却和前段超快冷两种不同热轧冷却工艺对汽车结构用QSTE380TM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前段超快冷工艺的带钢晶粒明显细化,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提高。在此基础上,采用以前段超快冷为核心的新一代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thermo-mechanical controlled processing, TMCP)技术实现了QSTE系列汽车结构用钢的柔性化轧制,在满足用户使用要求的前提下,提高了带钢力学性能的稳定性,降低了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MCP技术 汽车结构钢 QSTE系列 柔性化轧制
下载PDF
对GB/T228.1-2010中拉伸试样制备的建议
13
作者 朱红丹 张斌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CAS 2021年第4期22-24,共3页
用线切割加工方式制备的拉伸试样进行拉伸试验,得到的强度低于铣削加工的拉伸试样的强度,通过对比试验说明了线切割加工方式对强度试验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GB/T228.1-2010中对线切割加工方式制备拉伸试样没有明确的加工余量规定,建议... 用线切割加工方式制备的拉伸试样进行拉伸试验,得到的强度低于铣削加工的拉伸试样的强度,通过对比试验说明了线切割加工方式对强度试验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GB/T228.1-2010中对线切割加工方式制备拉伸试样没有明确的加工余量规定,建议在GB/T228.1-2010中给出线切割加工方式制备拉伸试样的加工余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伸试验 拉伸试样 线切割 屈服强度 抗拉强度 加工余量
下载PDF
镀锡板点状缺陷产生原因 被引量:5
14
作者 薄炜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CAS 2021年第6期78-81,共4页
某镀锡板表面出现点状缺陷,采用宏观分析、微观分析、盐雾加速腐蚀分析、孔隙率分析等方法,对镀锡板表面点状缺陷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淬水槽中的锡污泥、空气尘埃及助熔剂中有机物的残留附着于镀锡板带钢表面,在过度沸腾的... 某镀锡板表面出现点状缺陷,采用宏观分析、微观分析、盐雾加速腐蚀分析、孔隙率分析等方法,对镀锡板表面点状缺陷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淬水槽中的锡污泥、空气尘埃及助熔剂中有机物的残留附着于镀锡板带钢表面,在过度沸腾的作用下嵌入镀层,吸收水分发生氧化后,最终生成镀锡板表面的点状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镀锡板 点状缺陷 盐雾加速腐蚀 孔隙率
下载PDF
梅钢全富粉烧结工业性试验
15
作者 吴长生 邱金龙 《宝钢技术》 CAS 2008年第4期39-41,45,共4页
梅精矿作为自产矿一直是梅钢烧结生产的主要原料之一,但由于梅精矿自身含磷高的特点,铁水中的磷也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梅钢通过全富粉烧结,使烧结矿中磷含量的平均值从0.118%下降到0.079%,基本上达到了冶炼低磷铁水的目的。烧结各项技... 梅精矿作为自产矿一直是梅钢烧结生产的主要原料之一,但由于梅精矿自身含磷高的特点,铁水中的磷也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梅钢通过全富粉烧结,使烧结矿中磷含量的平均值从0.118%下降到0.079%,基本上达到了冶炼低磷铁水的目的。烧结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如全铁、转鼓强度、低温还原粉化指标以及利用系数等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各项操作参数,如合适的混合料水分、烧结矿碱度的提高,还需进一步优化,使烧结矿强度达到预期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富粉烧结 烧结强度 碱度
下载PDF
卷取机助卷辊控制系统的优化 被引量:7
16
作者 杨雄伟 赵德琦 《山东冶金》 CAS 2019年第5期79-80,共2页
针对卷取机助卷辐在下压过程中出现的卡阻问题,结合工艺与设备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分析,并逐一排除了装备与工艺方面的原因,最终锁定在自动控制逻辑中对助卷辐接触压力判断的问题上。随之通过修改其阈值以及优化相关控制逻辑,使问题得以... 针对卷取机助卷辐在下压过程中出现的卡阻问题,结合工艺与设备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分析,并逐一排除了装备与工艺方面的原因,最终锁定在自动控制逻辑中对助卷辐接触压力判断的问题上。随之通过修改其阈值以及优化相关控制逻辑,使问题得以最终解决,为提高钢卷头部卷形、带钢表面质量提供了直接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钢 卷取机 助卷辐 控制系统 接触压力
下载PDF
痕量铌对镀锡基板的组织和硬度的影响
17
作者 王运起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43-145,共3页
微合金铌对镀锡基板的组织和硬度有重要影响,即使痕量的铌也能影响金属再结晶,需要提高退火温度才能达到材料的硬度要求。与不含铌钢相比,含痕量铌镀锡基板在570℃时主要是纤维状组织,只有极少量的铁素体晶粒。600℃时,有30%~40%的组织... 微合金铌对镀锡基板的组织和硬度有重要影响,即使痕量的铌也能影响金属再结晶,需要提高退火温度才能达到材料的硬度要求。与不含铌钢相比,含痕量铌镀锡基板在570℃时主要是纤维状组织,只有极少量的铁素体晶粒。600℃时,有30%~40%的组织发生再结晶;630℃时,基本完成再结晶过程,退火温度提高了约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痕量铌 镀锡基板 组织
原文传递
变接触支持辊辊形设计与板形控制能力仿真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雄伟 《金属世界》 2018年第6期50-56,共7页
支持辊技术在热轧板形控制中占有重要地位。变接触长度支持辊(VCR)技术在热轧带钢生产中的应用可以提高辊缝横向刚度,提高弯辊的控制效果,改善支持辊与工作辊之间的接触应力分布,但它与高阶曲线工作辊之间缺乏协调,文章在考虑高阶工作... 支持辊技术在热轧板形控制中占有重要地位。变接触长度支持辊(VCR)技术在热轧带钢生产中的应用可以提高辊缝横向刚度,提高弯辊的控制效果,改善支持辊与工作辊之间的接触应力分布,但它与高阶曲线工作辊之间缺乏协调,文章在考虑高阶工作辊外形的基础上,建立了新一代变接触长度支持辊(VCR plus)设计曲线的目标函数,并用二维变厚度有限元法验证了VCR plus的有效性。通过现场实验对VCR plus支持辊应用效果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VCR plus支持辊使用周期超过4周,且使用过程中未出现板形质量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持 VCR 接触
下载PDF
1780产线600MPa级低成本热轧双相钢工艺研究
19
作者 王军 齐喜爱 孙明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3年第7期60-64,共5页
传统热连轧的双相钢通常需要添加较多的贵金属合金,利用合金元素对其相变特性的影响,在较低的冷却速度和较高的卷取温度下获得双向组织,但其成本较高,严重影响盈利和市场竞争力。本文介绍了1780产线通过超快冷技术及两段式冷却技术,精... 传统热连轧的双相钢通常需要添加较多的贵金属合金,利用合金元素对其相变特性的影响,在较低的冷却速度和较高的卷取温度下获得双向组织,但其成本较高,严重影响盈利和市场竞争力。本文介绍了1780产线通过超快冷技术及两段式冷却技术,精确控制终轧温度、中间温度、空冷时间和卷取温度,生产出满足性能质量要求的低成本热轧双相钢,并在用户端得到稳定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钢 超快冷 两段冷却 温度
下载PDF
SPCD酸轧浪形产生机理及控制
20
作者 王运起 《河北冶金》 2021年第11期66-69,共4页
针对SPCD产品在酸轧过程中出现的带尾浪形问题,借助金相显微镜、拉伸试验等相关实验手段和方法,分析了浪形产生机理,并制定了控制策略。认为酸轧带尾浪形是由于热轧带钢头部终轧温度偏低,即精轧在奥氏体和铁素体两相区轧制导致混晶所引... 针对SPCD产品在酸轧过程中出现的带尾浪形问题,借助金相显微镜、拉伸试验等相关实验手段和方法,分析了浪形产生机理,并制定了控制策略。认为酸轧带尾浪形是由于热轧带钢头部终轧温度偏低,即精轧在奥氏体和铁素体两相区轧制导致混晶所引起的。通过热卷箱空过、提高穿带速度,提高了终轧温度,避免了热轧两相区轧制,获得了均匀的组织,解决了酸轧浪形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轧 浪形 带尾 终轧温度 两相轧制 混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