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梅钢公司炼钢技改工程3号转炉点火投产
1
作者 陈立勋 《梅山科技》 2008年第4期F0002-F0002,共1页
2008年11月10日8时56分,梅钢公司炼钢技改工程3号转炉顺利点火投产。该转炉在建设过程中克服了时间紧、任务重、施工难度大等一系列困难,总施工工期由原定的16个月缩减为10个月,投产后的梅钢3号转炉将主要生产优质碳素结构钢、镀锡... 2008年11月10日8时56分,梅钢公司炼钢技改工程3号转炉顺利点火投产。该转炉在建设过程中克服了时间紧、任务重、施工难度大等一系列困难,总施工工期由原定的16个月缩减为10个月,投产后的梅钢3号转炉将主要生产优质碳素结构钢、镀锡板钢、专用钢等五大类产品,为梅钢公司今后更好地应对严峻的市场形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改工程 炼钢 转炉 投产 点火 优质碳素结构钢 施工难度
下载PDF
转炉炼钢少渣冶炼技术的探索实践 被引量:8
2
作者 陈志平 王多刚 +1 位作者 虞大俊 左康林 《宝钢技术》 CAS 2014年第6期17-20,共4页
介绍转炉少渣冶炼、炉渣热循环利用实践。可分两个阶段,脱碳出钢留渣、冶炼中期脱磷倒渣留渣与脱碳出钢留渣同时进行(留渣+双渣)。脱碳留渣冶炼,通过出钢后倒渣、调渣过程控制,抑制留渣造成吹炼前期的喷溅。留渣冶炼使吨钢石灰消耗降低2... 介绍转炉少渣冶炼、炉渣热循环利用实践。可分两个阶段,脱碳出钢留渣、冶炼中期脱磷倒渣留渣与脱碳出钢留渣同时进行(留渣+双渣)。脱碳留渣冶炼,通过出钢后倒渣、调渣过程控制,抑制留渣造成吹炼前期的喷溅。留渣冶炼使吨钢石灰消耗降低28.6%。"留渣+双渣"试验,控制转炉前期炉渣碱度及全铁,选择合适脱磷渣倒炉点及温度,保证前期渣脱磷率和泡沫化,最终前期脱磷率大于60%,排渣率大于50%。"留渣+双渣"技术,吨钢石灰消耗降低4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炉冶炼 少渣炼钢 炉渣热循环技术 脱磷
下载PDF
梅钢倒角结晶器应用实践
3
作者 赵建强 苏瑞先 《宝钢技术》 2025年第1期67-70,共4页
梅钢炼钢厂2021年为了改善包晶钢、中碳钢板坯角部质量,开发出倒角结晶器技术,使用初期出现板坯宽面近角部凹陷。通过生产实践,设计合理的倒角结构,开发对应的连铸工艺,实现倒角结晶器稳定生产时的最大拉速为1.5 m/min,结晶器通钢量在10... 梅钢炼钢厂2021年为了改善包晶钢、中碳钢板坯角部质量,开发出倒角结晶器技术,使用初期出现板坯宽面近角部凹陷。通过生产实践,设计合理的倒角结构,开发对应的连铸工艺,实现倒角结晶器稳定生产时的最大拉速为1.5 m/min,结晶器通钢量在10万t以上,板坯角部裂纹缺陷指数小于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坯连铸 倒角结晶器 角部缺陷
下载PDF
转炉炼钢动态模型计算精度研究
4
作者 郑毅 赵国光 管萍 《四川冶金》 CAS 2015年第6期16-21,共6页
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转炉动态模型采用代数学模型,可每隔一定送氧量计算预测熔池内钢水的温度和碳含量。针对其计算精度低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措施。结果表明,一倒温度、动态矿石量、炉渣活性、钢种、底吹等因素的不... 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转炉动态模型采用代数学模型,可每隔一定送氧量计算预测熔池内钢水的温度和碳含量。针对其计算精度低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措施。结果表明,一倒温度、动态矿石量、炉渣活性、钢种、底吹等因素的不稳定控制是造成动态模型计算精度出现波动的主要原因,通过采取稳定控制、推行标准化作业、根据钢种[P]要求和转炉碳氧积对自学习炉次进行分组等措施,动态模型计算精度由65%提高至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炉 动态模型 计算精度 波动
下载PDF
梅钢一炼钢氧枪设备改造 被引量:1
5
作者 潘朝春 《山西冶金》 CAS 2020年第6期117-119,124,共4页
主要介绍了梅钢一炼钢氧枪升降横移设备改造情况。在满足生产的前提下,增加了氧枪的防坠落功能,改善了氧枪对中精度不高的弊端,提高了氧枪拆入口的密封性。本次氧枪设备改造成功为国内其他钢厂的老旧氧枪设备改造提供了借鉴经验。
关键词 氧枪升降 防坠落 蒸汽密封
下载PDF
连铸智能浇铸工艺模型研究
6
作者 贺道中 邹世文 许思梦 《炼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2-79,共8页
智能浇铸技术在连铸生产中已开始推广与应用,为了减少生产事故、稳定铸坯质量,实现让操作人员远离浇钢现场安全生产,针对非稳态浇铸过程,结合操作经验,开发和优化了智能浇铸工艺模型。重点就中间包自动开浇模型、浸入式水口一键快换模... 智能浇铸技术在连铸生产中已开始推广与应用,为了减少生产事故、稳定铸坯质量,实现让操作人员远离浇钢现场安全生产,针对非稳态浇铸过程,结合操作经验,开发和优化了智能浇铸工艺模型。重点就中间包自动开浇模型、浸入式水口一键快换模型、浇铸异常自动处置模型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和应用,介绍了这三种模型原理、应用以及效果。通过上述模型研究与实践,中间包自动开浇成功率达到95%以上,自动更换水口成功率达100%,换水口异常铸坯缺陷降级率降低52%,浇铸异常自动处置使人员现场值守时间减少50%,劳动效率提高约10%,促进了生产过程智能化和铸坯质量稳定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浇铸 自动开浇模型 一键快换模型 自动处置模型 应用效果
下载PDF
Q235板坯角部裂纹缺陷的成因分析与控制措施
7
作者 赵建强 苏瑞先 《宝钢技术》 2024年第6期46-49,共4页
对梅钢板坯连铸机生产的热轧结构钢Q235角部裂纹缺陷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该缺陷形成的主要原因为Q235钢种碳元素含量设计不合理及氮化物析出降低了基体的高温塑性。原成分设计中,氮化铝易在奥氏体晶界析出,导致铸坯经过矫直区时产生应... 对梅钢板坯连铸机生产的热轧结构钢Q235角部裂纹缺陷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该缺陷形成的主要原因为Q235钢种碳元素含量设计不合理及氮化物析出降低了基体的高温塑性。原成分设计中,氮化铝易在奥氏体晶界析出,导致铸坯经过矫直区时产生应力集中破坏钢基体的连续性,从而形成裂纹。通过对Q235钢种成分设计优化、降低连铸二冷强度、优化保护渣性能、铸机设备精度提升等措施,Q235板坯角部裂纹缺陷得到有效控制,缺陷发生指数由4.3下降到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钢 连铸 Q235 角部裂纹
下载PDF
智能制造在梅钢炼钢厂的应用实践 被引量:22
8
作者 王勇 胡建光 +1 位作者 孙玉军 邹世文 《中国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2-39,44,共9页
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炼钢厂围绕智能制造技术,在不同的生产工序开展了研究,从铁水预处理、转炉冶炼、炉外精炼、连铸4个工序,结合生产操作开展了模型化、智能化、自动化的智能制造技术,并取得了较好的应用实践效果。在铁水预处理... 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炼钢厂围绕智能制造技术,在不同的生产工序开展了研究,从铁水预处理、转炉冶炼、炉外精炼、连铸4个工序,结合生产操作开展了模型化、智能化、自动化的智能制造技术,并取得了较好的应用实践效果。在铁水预处理工序开展了一键脱硫模型的开发,实现了脱硫操作一键化,对铁水扒渣的判定进行了智能化的研究,实现了对扒渣过程的智能判定,替代了人工判定扒渣等级。在转炉区域开展了转炉冶炼模型的研究,实现了一键炼钢冶炼控制,使得转炉终点控制更加稳定,补吹率在1%以下。在精炼工序开展合金模型的研究和应用,对降低合金总成本、提高钢水成分控制精度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连铸工序开展自动浇钢综合研究,实现了无人浇钢控制技术,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制造 模型化 自动化 神经元 自动浇钢
原文传递
结晶器电磁制动技术在高效连铸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9
作者 汪洪峰 郭振和 《钢铁研究》 CAS 2003年第6期43-44,47,共3页
为了生产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钢材产品 ,梅山炼钢厂 2号连铸机引进了先进的结晶器电磁制动装置 ,以改进铸坯质量。介绍该电磁制动装置的基本参数以及实际应用的情况。
关键词 结晶器 电磁制动 高效连铸 连铸机 铸坯质量
下载PDF
钢包顶渣改性对无取向电工钢夹杂物和磁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吴德润 唐洪乐 +1 位作者 李玉华 王勇 《电工材料》 CAS 2016年第1期3-6,10,共5页
为了获得适宜的钢包顶渣化学成分,确保在低成本冶炼的前提下,获得良好的炼钢生产稳定性和成品带钢电磁性能,结合工业化生产的B50A1300牌号无取向电工钢,开展了转炉钢包顶渣改性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钢包顶渣改性之后,在低成本冶炼的条件... 为了获得适宜的钢包顶渣化学成分,确保在低成本冶炼的前提下,获得良好的炼钢生产稳定性和成品带钢电磁性能,结合工业化生产的B50A1300牌号无取向电工钢,开展了转炉钢包顶渣改性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钢包顶渣改性之后,在低成本冶炼的条件下,通过提高渣、钢之间Ti元素的分配比,使得钢中的杂质元素Ti含量可以稳定控制在5×10-4%(质量分数,下同)以下;钢包顶渣吸收夹杂物的能力大幅提高,夹杂物的数量平均从561.38个/mm2降至212.61个/mm2,尺寸平均从1.13μm增至1.63μm;消除应力退火前后,成品带钢的铁损P15/50分别降低0.24 W/kg、0.19 W/kg,磁感B50分别增加0.005 T、0.007 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取向电工钢 钢包顶渣改性 Ti元素 夹杂物 电磁性能
下载PDF
吹氩连铸中间包内钢液流动特性的水模型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程乃良 冷祥贵 +1 位作者 杨智伟 朱苗勇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258-262,共5页
建立了模拟连铸中间包底吹氩流动过程的水模型.通过测定分析水模型的RTD(停留时间分布)曲线研究了吹气流量、吹气位置及控流元件对中间包内流动特性的影响规律,并对此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条形透气梁安放位置对中间包内的流动特性影响最... 建立了模拟连铸中间包底吹氩流动过程的水模型.通过测定分析水模型的RTD(停留时间分布)曲线研究了吹气流量、吹气位置及控流元件对中间包内流动特性的影响规律,并对此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条形透气梁安放位置对中间包内的流动特性影响最为显著,均匀开孔的多孔挡墙和条形透气梁喷吹氩气二者的配合使用能获得理想的流动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铸中间包 吹氩 流动 水模型
下载PDF
添加ZrO_2-SiC复合粉及工业SiC粉对刚玉耐火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周秀丽 黄海 +1 位作者 马北越 于景坤 《工业加热》 CAS 2014年第4期49-51,共3页
研究了利用碳热还原锆英石于1 600℃下保温4 h合成的ZrO2-SiC复合粉以及工业SiC粉添加剂对刚玉耐火材料体积密度、常温抗折强度、常温耐压强度及抗热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添加剂用量的增加,耐火材料的体积密度、抗折强度和耐压强... 研究了利用碳热还原锆英石于1 600℃下保温4 h合成的ZrO2-SiC复合粉以及工业SiC粉添加剂对刚玉耐火材料体积密度、常温抗折强度、常温耐压强度及抗热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添加剂用量的增加,耐火材料的体积密度、抗折强度和耐压强度逐渐增加。添加ZrO2-SiC复合粉的质量分数为4%或SiC的粉的质量分数为6%后,耐火材料的体积密度最大,分别为3.04和2.96 g·cm-3;添加ZrO2-SiC复合粉的质量分数为4%的耐火材料的抗折强度为35.38 MPa;当添加ZrO2-SiC复合粉或SiC粉的质量分数为6%时,耐火材料的耐压强度最高,分别为53.44和51.56MPa,且其强度保持率最高,抗热震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O2-SiC SIC 刚玉耐火材料 强度 抗热震性
下载PDF
结晶器钢水液位波动的补偿与控制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开义 朱家驹 江中块 《宝钢技术》 CAS 2015年第1期12-14,共3页
介绍梅钢2号板坯连铸机结晶器液面波动的特点,研究连铸机结晶器钢水液位波动的机理,分析、模拟大量与结晶器钢水相关的数据并寻找结晶器液位、拉坯力及速度等之间的联系。认为周期性波动的原因是板坯鼓肚和弧形扇形段区等间距辊子排列... 介绍梅钢2号板坯连铸机结晶器液面波动的特点,研究连铸机结晶器钢水液位波动的机理,分析、模拟大量与结晶器钢水相关的数据并寻找结晶器液位、拉坯力及速度等之间的联系。认为周期性波动的原因是板坯鼓肚和弧形扇形段区等间距辊子排列造成的,并受到工艺条件的影响。以自动控制为基础采用先进的控制算法,设计一种有效的结晶器钢水液位补偿及控制方法,很好地解决了实际生产中钢水液位波动问题,保障了连铸生产工艺的顺利进行,对结晶器控制系统的设计及在生产中应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晶器 波动 补偿
下载PDF
连铸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被引量:9
14
作者 陈开义 常立忠 王建军 《宽厚板》 2015年第5期38-43,共6页
介绍了国内外包括近终形连铸、电磁冶金、中间包加热、结晶器在线调宽、结晶器液压非正弦振动、结晶器摩擦力监控及中间包连续测温等在内的连铸新技术,阐述了以上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情况,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连铸 中间包 结晶器 电磁冶金
下载PDF
恶劣环境下钢包脱挂钩状态自动识别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夏建超 周亮亮 陈仁 《重型机械》 2023年第4期62-67,共6页
吊运钢包时,对挂钩和耳轴实现自动、可靠识别定位,可提高吊运过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采用SLAM实时定位、3D激光重建技术以及3D神经网络模型,对钢包以及起重机挂钩进行实时三维激光点云稠密建模,从而得到实时的脱挂钩状态结果。此项技术... 吊运钢包时,对挂钩和耳轴实现自动、可靠识别定位,可提高吊运过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采用SLAM实时定位、3D激光重建技术以及3D神经网络模型,对钢包以及起重机挂钩进行实时三维激光点云稠密建模,从而得到实时的脱挂钩状态结果。此项技术为起重机脱挂钩操作的状态确认增加了一套客观判断机制,与人工主观判断一起,进一步增加了脱挂钩状态判断的准确性与稳定性,大大提高调运钢包的作业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脱挂钩识别 SLAM 激光与图像融合 神经网络
下载PDF
基于六西格玛理论的炼钢厂数据挖掘和应用
16
作者 赵新军 王绪国 周曦 《冶金设备》 2004年第5期1-4,共4页
以六西格玛质量管理理论为基础 ,针对梅山炼钢厂已有的生产管理数据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和开发。利用SQL -Server2 0 0 0搭建了开发软件的后台数据库 ,用PowerBuilder8.0设计了前台软件界面 ,并通过开放式数据接口 (ODBC)技术实现了与生产... 以六西格玛质量管理理论为基础 ,针对梅山炼钢厂已有的生产管理数据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和开发。利用SQL -Server2 0 0 0搭建了开发软件的后台数据库 ,用PowerBuilder8.0设计了前台软件界面 ,并通过开放式数据接口 (ODBC)技术实现了与生产管理数据库的实时连接。开发的软件系统通过对数据报表的多种图形显示分析、生产过程能力分析和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构成分析 ,进一步挖掘了已有数据的潜在价值 ,从而为企业各级进行生产管理决策 ,提高生产能力 ,改进产品质量 ,降低生产成本提供了有力的定量、定性的技术支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西格玛 生产决策 数据挖掘 过程能力 排列图
原文传递
梅钢转炉汽化冷却应用及节能分析
17
作者 许相波 郑毅 《冶金能源》 2010年第6期26-28,共3页
介绍了转炉汽化冷却的原理及其在梅钢的应用情况,对其节能效益进行了分析计算,指出转炉汽化冷却节能效益明显,极具推广价值。
关键词 转炉 汽化冷却 节能
下载PDF
板坯连铸结晶器铜板冷却水槽结构优化 被引量:9
18
作者 江中块 李俊杰 +2 位作者 张森森 苏志坚 赫冀成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1-105,共5页
针对板坯连铸结晶器铜板冷却水槽的结构优化,将三维传热模型应用于结晶器铜板导热过程,并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了模拟,计算并比较了水槽结构优化前后结晶器宽面铜板热面温度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水槽结构优化后铜板螺栓处温度较优化前降低6... 针对板坯连铸结晶器铜板冷却水槽的结构优化,将三维传热模型应用于结晶器铜板导热过程,并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了模拟,计算并比较了水槽结构优化前后结晶器宽面铜板热面温度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水槽结构优化后铜板螺栓处温度较优化前降低6℃,弯月面处温度降低10℃;优化前和优化后铜板在螺栓处和弯月面处的温度波动幅度分别为3、1. 5℃和8、2℃,水槽结构优化后铜板传热能力和冷却均匀性有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坯连铸 结晶器 结构优化 温度场
下载PDF
梅钢转炉低成本冶炼耐候钢SPA-H 被引量:2
19
作者 赵国光 左康林 邹俊苏 《宝钢技术》 CAS 2006年第2期8-10,23,共4页
为发挥梅钢中磷铁水的优势,充分利用磷资源,降低成本,利用梅钢现有转炉模型计算了石灰加入量,分析了梅钢转炉冶炼过程中熔池磷含量与吹氧量的关系及脱磷反应的热力学条件,并据此采取了减少石灰加入量和低氧枪枪位操作等措施,降低了转炉... 为发挥梅钢中磷铁水的优势,充分利用磷资源,降低成本,利用梅钢现有转炉模型计算了石灰加入量,分析了梅钢转炉冶炼过程中熔池磷含量与吹氧量的关系及脱磷反应的热力学条件,并据此采取了减少石灰加入量和低氧枪枪位操作等措施,降低了转炉终点磷的分配比,生产出低碳和高吹炼终点磷含量的钢水,降低了冶炼物料消耗和合金消耗,使转炉冶炼含磷耐候钢SPA-H等钢种成本低于其他钢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磷铁水 SPA-H钢种 低成本
下载PDF
超低碳IF钢连铸过程夹杂物控制分析与实践 被引量:2
20
作者 于小春 周俐 赵李平 《四川冶金》 CAS 2011年第3期15-18,共4页
IF钢是一个国家汽车用钢板生产水平的标志。目前我国的IF钢生产仍不能满足中高档轿车用高品质钢板的需求。本文主要分析连铸过程各个阶段对IF钢中的夹杂物控制,解决IF钢板坯的表面质量问题,对于IF钢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IF钢 夹杂物 吹氩 中间包 结晶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