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传统功法易筋经对长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及社会功能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6
1
作者 高慧 陆如平 +5 位作者 蒋琳娜 乔惠君 孙忠 李宁宁 罗超 陈剑华 《广西医学》 CAS 2023年第7期779-783,787,共6页
目的探讨中国传统功法易筋经对长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及社会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将40例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男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2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在... 目的探讨中国传统功法易筋经对长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及社会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将40例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男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2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中国传统功法易筋经训练。在干预前、干预后6周和干预后12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患者的精神症状,采用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评估患者的社会功能。结果干预后12周,观察组患者的PANSS阴性症状分量表得分和PANSS总分均低于干预前和干预后6周,PSP评分高于干预前和干预后6周(均P<0.05),但对照组各个时间点的上述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12周的PANSS阴性症状分量表得分和PSP评分,以及干预后6周、12周的NOSIE总分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练习中国传统功法易筋经可改善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和部分社会功能,有助于促进患者尽早康复及回归社会,值得在基层精神卫生机构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精神分裂症 易筋经 精神症状 阴性症状 社会功能
下载PDF
精神运动康复对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9
2
作者 陆如平 高慧 +4 位作者 蒋琳娜 陈晓亚 彭红 沈辉 范青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7-81,共5页
目的·探究精神运动康复对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和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将上海市民政第一精神卫生中心的64例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2组对象均给予常规的治疗、护理及日常康复... 目的·探究精神运动康复对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和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将上海市民政第一精神卫生中心的64例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2组对象均给予常规的治疗、护理及日常康复,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精神运动康复干预,干预周期为10周;分别于入组前后对2组患者进行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 Scale,PANSS)、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ini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epeatable Battery for the Assessment of Neuropsychological Status,RBANS)评估。结果·研究组及对照组分别有30例患者完成观察。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干预10周后,研究组PANSS的阴性症状分量表得分、PANSS总分低于对照组(均P=0.000),而MMSE、RBANS得分高于对照组(P=0.008,P=0.000);10周后研究组PANSS的阴性症状分量表得分、PANSS总分低于研究前(均P=0.000),而MMSE、RBANS得分高于研究前(均P=0.000)。结论·精神运动康复可以改善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提高其认知功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运动康复 精神分裂症 阴性症状 认知功能
下载PDF
同伴支持服务模式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及同伴自我效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吴晓敏 盛嘉玲 蒋琳娜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902-905,共4页
目的探讨同伴支持服务模式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及同伴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2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给予常规的康复模式,包括疾病相关知识教育、日常生活技能及社会技... 目的探讨同伴支持服务模式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及同伴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2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给予常规的康复模式,包括疾病相关知识教育、日常生活技能及社会技能训练等,干预组(60例)在此基础上给予同伴支持服务模式干预,共持续6个月。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评估患者精神症状、社会功能变化,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估同伴的自我效能。结果干预后3个月,干预组PANSS量表的精神病理评分及总分较干预前明显下降(P<0.05);干预后6个月,干预组SSPI量表的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6个月,干预组各维度评分、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较干预前明显升高(P<0.05);干预后3、6个月,干预组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3个月、6个月,同伴指导员GSES评分显著升高(P<0.05)。结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精神科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引入同伴支持服务,不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促进康复,还有助于提升同伴的自我效能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同伴支持服务 社会功能 自我效能
下载PDF
艾司西酞普兰联合认知疗法对脑卒中后抑郁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4
作者 唐开宏 闫妍 李鑫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4年第12期1775-1777,共3页
目的研究艾司西酞普兰联合认知疗法对脑卒中后抑郁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将60例确诊为脑卒中后抑郁的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给予艾司西酞普兰20mg/d联合认知疗法,对照组仅单用艾司西酞普兰20mg/d治疗,疗程6周。用汉... 目的研究艾司西酞普兰联合认知疗法对脑卒中后抑郁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将60例确诊为脑卒中后抑郁的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给予艾司西酞普兰20mg/d联合认知疗法,对照组仅单用艾司西酞普兰20mg/d治疗,疗程6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4、6周末评定疗效,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定神经功能缺损,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从治疗第2周开始,两组间HAMD、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81,-2.690;P<0.05或0.01);在治疗的第6周末,两组间HAMD及NIHSS评分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3.254,-3.192;P<0.01)。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艾司西酞普兰联合认知疗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起效较快,效果更好,对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西酞普兰 认知疗法 脑卒中后抑郁 神经功能
原文传递
老年人抑郁症与成人依恋、自我和谐的关系 被引量:4
5
作者 高慧 闫妍 陆如平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4606-4609,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抑郁症严重程度与成人依恋、自我和谐的关系。方法纳入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Ⅴ)抑郁症诊断标准的60例门诊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56例精神健康的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同时施测亲密关系经历... 目的探讨老年人抑郁症严重程度与成人依恋、自我和谐的关系。方法纳入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Ⅴ)抑郁症诊断标准的60例门诊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56例精神健康的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同时施测亲密关系经历量表、自我和谐量表;研究组另施测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结果研究组依恋回避、依恋焦虑、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的灵活性、自我的刻板性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依恋回避与认知障碍、绝望感显著正相关(P<0.05,P<0.01);依恋焦虑与睡眠障碍、绝望感显著正相关(P<0.01);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与体重、日夜变化、睡眠障碍、绝望感显著正相关(P<0.05,P<0.01);自我的灵活性与焦虑/躯体化、体重、认知障碍、日夜变化、睡眠障碍、绝望感显著正相关(P<0.05,P<0.01);自我的刻板性与体重、认知障碍、绝望感显著正相关(P<0.05,P<0.01)。自我与经验的和谐性、自我的灵活性对HAMD总分有正向预测作用(P<0.05),可以解释HAMD总分方差变异的63.0%。成人依恋显著影响抑郁程度(P=0.001),自我和谐在老年人成人依恋与抑郁程度之间有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2.84%。结论抑郁症患者存在更多的不安全依恋和自我不和谐,并对老年人抑郁症病情有正向预测作用,自我和谐在老年人成人依恋与抑郁程度间起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和谐 成人依恋 抑郁症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衰退期患者一级亲属述情障碍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关系 被引量:8
6
作者 高慧 赵林 +1 位作者 闫妍 陆如平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19年第5期837-840,共4页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对精神分裂症衰退期一级亲属述情障碍的影响。方法对242个精神分裂症衰退期一级亲属和176个健康居民施测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以χ^2检验、t检验分析研究组和对照组精...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对精神分裂症衰退期一级亲属述情障碍的影响。方法对242个精神分裂症衰退期一级亲属和176个健康居民施测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以χ^2检验、t检验分析研究组和对照组精神分裂症衰退期一级亲属述情障碍、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差异;以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确定述情障碍、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关联。结果精神分裂症衰退期一级亲属中无述情障碍者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中度和重度述情障碍者显著多于对照组(P<0.01)。家庭内支持、家庭外支持、积极应对与TAS-20各因子显著负相关;消极应对与TAS-20各因子显著正相关(P<0.01)。家庭内支持、家庭外支持、积极应对、消极应对对TAS-20总分有显著的预测作用(P<0.05),对TAS-20总分方差变异的解释率为61.9%。结论精神分裂症衰退期一级亲属的述情障碍发生率较高,领悟社会支持水平、应对方式对其述情障碍有较好的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衰退期 一级亲属 社会支持 应对方式 述情障碍
原文传递
八段锦对改善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平衡功能的疗效 被引量:3
7
作者 陈晓亚 潘桂花 +2 位作者 陆如平 唐丽红 徐国会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5期34-38,45,共6页
目的:观察八段锦对稳定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76例,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八段锦,两组均干预12周,分别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 目的:观察八段锦对稳定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76例,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八段锦,两组均干预12周,分别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6周、干预12周后进行平衡功能量表(Berg)、起立-步行计时测试(TUGT)、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评估。结果:研究过程中,对照组1例患者剔除或脱落,最终纳入统计分析者治疗组38例、对照组37例。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八段锦联合常规治疗能够提高患者Berg得分和ITAQ得分,时间与组别存在交互作用(F=68.11,F=12.74,P<0.01);且可以降低TUGT的时间和PANSS得分,时间与组别存在交互作用(F=30.96,F=74.74,P<0.01)。结论:八段锦联合常规治疗能够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平衡功能,改善精神状态及自知力,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八段锦 平衡功能 精神状态 自知力
原文传递
阿立哌唑与奥氮平治疗男性分裂症患者高泌乳素血症的安全性分析
8
作者 刘焱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4期261-261,共1页
分析阿立哌唑与奥氮平治疗男性分裂症患者高泌乳素血症的安全性。方法:2018年1月—2020年1月,从本院收治的男性分裂症高泌乳素血症患者中选择62例进行研究,将患者按照其姓氏拼音首字母先后顺序编号,随机分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1例,前者给... 分析阿立哌唑与奥氮平治疗男性分裂症患者高泌乳素血症的安全性。方法:2018年1月—2020年1月,从本院收治的男性分裂症高泌乳素血症患者中选择62例进行研究,将患者按照其姓氏拼音首字母先后顺序编号,随机分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1例,前者给予奥氮平治疗,后者给予阿立哌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泌乳素水平和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泌乳素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泌乳素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组间比较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率为9.68%,与对照组6.46%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男性分裂症高泌乳素血症患者治疗中,阿立哌唑较奥氮平更利于调节患者泌乳素水平,促进其水平降低,且安全可靠,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男性 高泌乳素血症 阿立哌唑 奥氮平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