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草种植模式对全雄中华绒螯蟹成蟹养殖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张光宝 姜晓东 +3 位作者 陈文彬 周文全 罗明 吴旭干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7-115,共9页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雌雄分养是一种新型的成蟹养殖模式,伊乐藻(Elodea nuttallii)、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和苦草(Vallisneria natans)是成蟹池塘养殖过程中的常用水草。为探索全雄成蟹池塘养殖条件下适宜的水草...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雌雄分养是一种新型的成蟹养殖模式,伊乐藻(Elodea nuttallii)、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和苦草(Vallisneria natans)是成蟹池塘养殖过程中的常用水草。为探索全雄成蟹池塘养殖条件下适宜的水草种植模式,比较了4种常见水草种植模式[单一伊乐藻、单一轮叶黑藻、伊乐藻∶轮叶黑藻=1∶1(覆盖面积比)、伊乐藻∶轮叶黑藻∶苦草=1∶1∶1(覆盖面积比),分别记为Mode Ⅰ—Ⅳ]对中华绒螯蟹生长、性腺发育、养殖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1)4种水草种植模式对全雄成蟹养殖过程中的体质量无显著影响,但9—10月对4组蟹的体质量增长率和特定生长率有显著性差异,其中Mode Ⅰ组最高,Mode Ⅱ组最低(P<0.05);2)4组蟹的生殖蜕壳率、性腺指数和肝胰腺指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8月底两种混合水草模式的蟹生殖蜕壳率略高于单一水草组,11月中旬Mode Ⅰ组的肝胰腺指数和性腺指数均略高于其余组(P>0.05),分别约为7.8%和3.3%;3)在最终成蟹规格分布上,Mode Ⅰ组大规格雄蟹(≥250.0 g)比例最低(P>0.05),小规格雄蟹(150.0~174.9 g和<150.0 g)比例最高(P<0.05)。4种水草种植模式下全雄中华绒螯蟹养殖成活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Mode Ⅱ和Mode Ⅲ组的成活率和产量相对较高,且饲料系数相对较低;4)在经济效益上,Mode Ⅱ和Ⅲ组的饲料投入相对较多,Mode Ⅱ和Mode Ⅳ组的水草投入略多,Mode Ⅱ组的总收入、净利润和投资回报率最高,Mode Ⅳ组最低。综上所述,全雄中华绒螯蟹成蟹池塘养殖过程中,种植轮叶黑藻(Mode Ⅱ)或伊乐藻与轮叶黑藻混合种植模式(Mode Ⅲ)可以提高成蟹养殖性能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全雄养殖 水草种植模式 养殖性能 经济效益
下载PDF
中华绒螯蟹“长荡湖1号”子一代成蟹阶段养殖性能初步评估 被引量:10
2
作者 庄振俊 张冬冬 +4 位作者 姜晓东 陈文彬 陈晓武 成永旭 吴旭干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7-35,共9页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长荡湖1号”A系(雌体大于200 g)和B系(雌体大于250 g)的选育工作已进行到子一代(G1代),前期研究表明,G1代在扣蟹阶段的生长性能及养殖效果表现出一定的优势,但成蟹的养殖性能尚不清楚。文章系统比较了...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长荡湖1号”A系(雌体大于200 g)和B系(雌体大于250 g)的选育工作已进行到子一代(G1代),前期研究表明,G1代在扣蟹阶段的生长性能及养殖效果表现出一定的优势,但成蟹的养殖性能尚不清楚。文章系统比较了“长荡湖1号”2个选育品系(A系和B系)与未选育群体在成蟹养殖阶段的生长性能、成活率和产量等指标。结果显示:1)在养殖中后期(9—11月),选育组平均体质量略高于对照组,其中B系雌体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B系在5—7月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A系(P<0.05);2)A系和B系雄体生殖蜕壳率和性腺指数均略低于对照组;B系肝胰腺指数在10月20日显著低于另外2组,而11月15日又显著高于另外2组(P<0.05);3)两选育品系雌雄体大规格成蟹(雄蟹≥195 g,雌蟹≥120 g)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其中B系G1代雄蟹(195~219.9 g)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此外,在最终平均体质量、成活率、产量及饵料系数等方面,两选育品系均优于对照组。综上,A系在成活率、产量和饲料系数等方面具有优势,B系具有大规格蟹比例高、最终平均体质量大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长荡湖1号” 成蟹阶段 养殖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