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鱼礁礁体模型阻力系数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刘健 许柳雄 +1 位作者 张硕 黄洪亮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35-39,共5页
针对不同中心开口方式(圆孔、三角孔、方孔)的正方体人工鱼礁模型,通过风洞实验,定量探讨礁体的通透开口比、投影开口比与阻力系数之间的关系,测量模型礁体在不同角度迎流时的阻力系数。实验结果表明礁体阻力系数Cd随投影开口比γty的... 针对不同中心开口方式(圆孔、三角孔、方孔)的正方体人工鱼礁模型,通过风洞实验,定量探讨礁体的通透开口比、投影开口比与阻力系数之间的关系,测量模型礁体在不同角度迎流时的阻力系数。实验结果表明礁体阻力系数Cd随投影开口比γty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当投影开口比γty相同且大于0.1时,阻力系数Cd随通透开口比γtt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对于中心开孔方式人工鱼礁,阻力系数Cd计算公式为:Cd=-0.861γtt+0.145γty+1.268(R2=0.729,P<0.01)。回字型和正方体型人工鱼礁模型的实测值与理论公式计算值误差在8%以内,说明理论公式计算值是可靠的。在进行新礁体设计时,可以通过调整礁体开口尺寸,使礁体在满足集鱼、改善流场功效的同时,具有良好的水动力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鱼礁 阻力系数 模型实验 风洞
下载PDF
利用环境小卫星HJ的火点自动探测方法 被引量:4
2
作者 彭光雄 沈蔚 +1 位作者 郭继发 崔伟宏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618-1623,共6页
环境小卫星HJ是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的组成部分,对提高我国环境监测和防灾减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环境小卫星红外传感器HJ-IRS的性能特点,以MODIS的V4算法为基础,构建了基于HJ-IRS的火点自动探测方法。利用同时相同区域的H... 环境小卫星HJ是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的组成部分,对提高我国环境监测和防灾减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环境小卫星红外传感器HJ-IRS的性能特点,以MODIS的V4算法为基础,构建了基于HJ-IRS的火点自动探测方法。利用同时相同区域的HJ-CCD火烧迹地影像和MODIS的火点产品数据,对HJ-IRS火点探测方法进行了验证和评价。结果表明,基于火烧迹地的平均实际偏差为11%,与HJ-CCD的火点数量相近率为94%,基于MODIS火点的平均参考偏差为13%,与MODIS的火点数量相近率为89%,表现出良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有利于提高环境小卫星HJ森林火灾的自动监测和快速评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火灾 火点探测 环境小卫星
原文传递
东太平洋公海茎柔鱼种群遗传结构初步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闫杰 许强华 +2 位作者 陈新军 李纲 刘必林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617-1623,共7页
根据2009年7月到10月我国大型鱿钓渔船在东太平洋(81.9°~94.9°W,8.9°N~11.3°S)秘鲁和哥斯达黎加外海作业期间采集的样本,利用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基因的724 bp部分序列,分析了采自秘鲁7个采样点和哥斯达黎加3个采... 根据2009年7月到10月我国大型鱿钓渔船在东太平洋(81.9°~94.9°W,8.9°N~11.3°S)秘鲁和哥斯达黎加外海作业期间采集的样本,利用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基因的724 bp部分序列,分析了采自秘鲁7个采样点和哥斯达黎加3个采样点的155个个体的序列多样性与种群遗传结构。结果显示,724 bp片段中发现了16个变异位点,155个个体出现43个单倍型。序列多样性分析结果揭示,155个个体的平均单倍型多样性指数为0.873,核苷酸多样性指数为0.003 69。群体间共享6个单倍型,秘鲁外海茎柔鱼群体享有最多特有单倍型(20个)。分子方差分析揭示,82.70%的遗传变异性出现在种群内;群体间的FST分析揭示部分秘鲁群体与哥斯达黎加群体,部分秘鲁群体间存在着显著的遗传分化;而哥斯达黎加群体内部不存在显著的遗传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茎柔鱼 细胞色素B 遗传结构 系统发育树
下载PDF
盐度胁迫对三疣梭子蟹鳃Na^+/K^+-ATPase酶活的影响 被引量:27
4
作者 江山 许强华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475-1480,共6页
通过钼蓝法测定三疣梭子蟹在3组实验盐度的胁迫过程中第2对和第6对鳃Na+/K+-ATPase酶活的变化,比较了3组实验盐度胁迫1 d时,鳃Na+/K+-ATPase的酶活大小。结果表明,在盐度胁迫初期,3组实验盐度下第2对和第6对鳃Na+/K+-ATPase的酶活下降;... 通过钼蓝法测定三疣梭子蟹在3组实验盐度的胁迫过程中第2对和第6对鳃Na+/K+-ATPase酶活的变化,比较了3组实验盐度胁迫1 d时,鳃Na+/K+-ATPase的酶活大小。结果表明,在盐度胁迫初期,3组实验盐度下第2对和第6对鳃Na+/K+-ATPase的酶活下降;之后,各组实验盐度下第2对和第6对鳃Na+/K+-ATPase的酶活开始随胁迫时间增长而上升;最后,各组实验盐度下第2和第6对鳃Na+/K+-ATPase的酶活下降并趋于稳定。另外,胁迫1d时,各组实验盐度下三疣梭子蟹前5对鳃Na+/K+-ATPase的酶活显著低于后3对鳃Na+/K+-ATPase的酶活。三疣梭子蟹对盐度变化的调节可分为被动应激期(酶活力下降)、主动调节期(酶活力逐渐上升)和适应期(酶活力稳定);三疣梭子蟹后3对鳃是离子转运、渗透压调节的主要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疣梭子蟹 盐度胁迫 Na+/K+-ATPase
下载PDF
人工鱼礁礁体与不同粒径底质间最大静摩擦系数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刘健 张硕 +1 位作者 许柳雄 黄洪亮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9-64,共6页
通过平面拉动法分别测量了5种不同开口比人工鱼礁礁体模型对5种不同粒径大小底质间的最大静摩擦系数,分析了不同粒径底质以及礁体不同开口比的最大静摩擦系数变化规律。试验研究表明:最大静摩擦系数与底质粒径大小呈强负相关(r=-0.964,P... 通过平面拉动法分别测量了5种不同开口比人工鱼礁礁体模型对5种不同粒径大小底质间的最大静摩擦系数,分析了不同粒径底质以及礁体不同开口比的最大静摩擦系数变化规律。试验研究表明:最大静摩擦系数与底质粒径大小呈强负相关(r=-0.964,P<0.01);控制底质粒径时,最大静摩擦系数与礁体质量呈弱负相关(r=-0.265,P<0.01),与礁体开口比呈弱正相关(r=0.245,P<0.01);礁体本身的设计属性如开口比是最大静摩擦系数的主要影响因子。对于新设计礁型在进行礁体稳定性校核时,应根据礁体开口比和实际海域底质泥沙的粒径组成,选取适当的最大静摩擦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鱼礁 摩擦系数 沉积物 粒径
下载PDF
几个基于ObjectARX.net的GIS功能算法 被引量:3
6
作者 李阳东 童小华 刘妙龙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09年第1期11-14,18,共5页
ObjectARX.net作为AutoCAD功能强大的二次开发工具之一,其对GIS中的常用功能支持能力非常有限。探讨了基于ObjectARX.net的土地信息系统开发中的多边形实体标志的获取、多边形区域面积计算和涉及空间叠加的多边形区域实体对象的公共区... ObjectARX.net作为AutoCAD功能强大的二次开发工具之一,其对GIS中的常用功能支持能力非常有限。探讨了基于ObjectARX.net的土地信息系统开发中的多边形实体标志的获取、多边形区域面积计算和涉及空间叠加的多边形区域实体对象的公共区域面积计算的算法,进行了编程实现,并用实际数据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这些算法是正确和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JECTARX.NET GIS AUTOCAD 土地信息系统
下载PDF
超声波对尼罗罗非鱼幼鱼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方金 钱卫国 周应祺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47-152,共6页
选择尼罗罗非鱼Tilapia nilotica幼鱼(平均体重为1.95 g±0.60 g)为试验对象,用3种不同强度的超声波对其进行辐射刺激,共设3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经过60 d的超声波辐射养殖,结果表明:各组间体重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每... 选择尼罗罗非鱼Tilapia nilotica幼鱼(平均体重为1.95 g±0.60 g)为试验对象,用3种不同强度的超声波对其进行辐射刺激,共设3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经过60 d的超声波辐射养殖,结果表明:各组间体重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每天受频率为23 kHz、声源声强为200 mW/cm2的连续超声波辐射刺激5 min的试验组鱼,其体重最高,比对照组鱼体重增长约7.58%;但每天受频率为23 kHz、声源声强为600 mW/cm2的连续超声波辐射刺激5 min的鱼体,其体重反而比对照组体重减少约5.80%。各试验组尼罗罗非鱼体重与胃蛋白酶活性之间没有明显关系。当环境声强为1.58~1.60 mW/cm2时,对尼罗罗非鱼幼鱼生长比较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尼罗罗非鱼 生长 胃蛋白酶 声强
下载PDF
基于水温因子的东、黄海鲐鱼剩余产量模型建立 被引量:29
8
作者 李纲 郑晓琼 +1 位作者 朱国平 陈新军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8-113,共6页
水温是影响鲐鱼生长、繁殖、补充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东、黄海鲐鱼灯光围网渔业渔获量、标准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和2月产卵场(127°30'E、29°30'N)平均海表面温度(SST),建立了基于SST因子的剩余产量模型,分析... 水温是影响鲐鱼生长、繁殖、补充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东、黄海鲐鱼灯光围网渔业渔获量、标准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和2月产卵场(127°30'E、29°30'N)平均海表面温度(SST),建立了基于SST因子的剩余产量模型,分析SST对东、黄海鲐鱼资源和持续产量的影响。研究表明:持续产量可由捕捞努力量和SST的函数来表征,表达式为:Yt=1 080.97ft-0.006ft2+114.51SSTt ft-2.91SSTt2ft,鲐鱼资源量和持续产量的变动受产卵场SST和捕捞努力量控制。分析认为,2月产卵场最适SST范围为18.5~20.6℃。为此,建议在渔业管理中应根据各年海洋环境状况来确定最大可持续产量,并实时调整管理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鲐鱼 海表面温度 剩余产量模型 灯光围网渔业 产卵场
原文传递
回字型人工鱼礁礁体设计及其稳定性计算 被引量:19
9
作者 许柳雄 刘健 +1 位作者 张硕 章守宇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79-83,94,共6页
针对浙江嵊泗和江苏连云港海州湾投放礁体海域的海况条件,设计了回字型人工鱼礁,并根据波流动力学理论对此礁体进行了稳定性计算。结果表明,在波、流共同作用下,礁体最大受力为43 178 N,最大作用力矩为64 797 N.m,抗漂移系数为1.78,抗... 针对浙江嵊泗和江苏连云港海州湾投放礁体海域的海况条件,设计了回字型人工鱼礁,并根据波流动力学理论对此礁体进行了稳定性计算。结果表明,在波、流共同作用下,礁体最大受力为43 178 N,最大作用力矩为64 797 N.m,抗漂移系数为1.78,抗倾覆系数为2.36,使鱼礁丧失稳定性的流速为2.66 m/s,大于该海域最大流速,满足礁体稳定条件,礁体在该海域不会发生漂移及倾覆。为今后设计适宜我国近海海域环境特征的高稳定性和多功能鱼礁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字型 人工鱼礁 稳定性
原文传递
三疣梭子蟹微卫星文库的构建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汝 许强华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28-733,共6页
采用磁珠富集法筛选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的微卫星序列。经Sau3AI酶切后的200~1000bp DNA纯化片段,与两端已知序列的人工接头连接,用含有生物素标记的(CA)12和(GA)12探针杂交,根据磁珠的链酶亲和素与生物素特异结合的... 采用磁珠富集法筛选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的微卫星序列。经Sau3AI酶切后的200~1000bp DNA纯化片段,与两端已知序列的人工接头连接,用含有生物素标记的(CA)12和(GA)12探针杂交,根据磁珠的链酶亲和素与生物素特异结合的特性,捕获含微卫星序列的单链DNA,以此为模板用人工接头序列为引物进行PCR扩增,随后将获得的片段连接到PMD18-T载体上,转化至DH5α感受态细胞中,成功构建了微卫星富集文库。测序其中的60个阳性克隆,得到42条微卫星序列(基因登录号为:HQ283153-HQ283194),除探针使用的CA/GT、GA/CT重复外,还得到GAGT重复序列。42条微卫星序列中,完美型31个(占73.8%),非完美型9个(占21.4%),混合型2个(占4.8%)。完美型的比例显著高于非完美型,这与其他真核生物微卫星序列的特征相一致。39条微卫星序列的重复次数大于10(占92.9%),其中,重复次数在10~19次之间的有27个,20次以上的有12个。筛选出的微卫星位点可为今后三疣梭子蟹遗传多样性评价、种群遗传结构鉴定及资源保护研究提供一套有用的分子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疣梭子蟹 磁珠富集法 筛选 微卫星 多态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