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6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仿生结构理念在骨组织工程支架构建中的应用
1
作者 王云 王佐林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25年第2期142-144,共3页
骨组织工程(bone tissue engineering,BTE)支架的成分、孔径、孔隙率、机械性能等对骨再生的影响已被广泛研究。然而,目前关于其多尺度结构设计影响骨再生的研究仍不充分。基于仿生技术的发展,通过模仿天然材料的多尺度结构来改善BTE支... 骨组织工程(bone tissue engineering,BTE)支架的成分、孔径、孔隙率、机械性能等对骨再生的影响已被广泛研究。然而,目前关于其多尺度结构设计影响骨再生的研究仍不充分。基于仿生技术的发展,通过模仿天然材料的多尺度结构来改善BTE支架的机械性能和生物学活性以促进骨再生,是一种有前景的策略。因此,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仿生结构材料在BTE支架中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未来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旨在为设计出性能更优越的BTE支架提供灵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组织工程 骨组织工程支架 骨再生 仿生结构材料
下载PDF
牙髓再生支架材料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刘塬 颜燕宏 蒋备战 《口腔医学》 2025年第3期218-222,共5页
牙髓再生是目前牙髓病学研究的热点课题。随着再生医学的发展,牙髓再生正从基础研究向临床应用转化,并在一些病例中观察到了比较稳定的结果,但实现更高的成功率和恢复牙髓的功能仍然是牙髓病学领域的一个挑战。干细胞、生长因子和支架... 牙髓再生是目前牙髓病学研究的热点课题。随着再生医学的发展,牙髓再生正从基础研究向临床应用转化,并在一些病例中观察到了比较稳定的结果,但实现更高的成功率和恢复牙髓的功能仍然是牙髓病学领域的一个挑战。干细胞、生长因子和支架材料是组织工程的基本要素。近年来牙髓再生相关支架受到广泛关注,无论是天然来源的、人体来源的还是人工合成的支架材料都取得了新的进展。该文就牙髓再生的支架材料进行综述,旨在为牙髓再生支架材料的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髓再生 再生性牙髓治疗 干细胞 支架
下载PDF
骨形成蛋白对骨再生中血管化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周子豪 林淑贤 张旗 《口腔生物医学》 2025年第1期44-47,共4页
骨再生中血管化与成骨密切相关,当血管形成受损时,骨再生的预后较差。目前临床上,骨形成蛋白(BMP)2是使用广泛、成骨效果较好的生长因子,随着对BMP的研究深入,其对血管化的调控作用亦可能是促进骨再生的重要途径。本文就近年来BMP对参... 骨再生中血管化与成骨密切相关,当血管形成受损时,骨再生的预后较差。目前临床上,骨形成蛋白(BMP)2是使用广泛、成骨效果较好的生长因子,随着对BMP的研究深入,其对血管化的调控作用亦可能是促进骨再生的重要途径。本文就近年来BMP对参与骨再生血管化的多种细胞成血管功能的调节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骨再生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再生 骨形成蛋白 血管化 内皮细胞
下载PDF
生物膜材料在牙周组织再生技术中的临床应用
4
作者 罗礼君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2024年第3期133-138,共6页
牙周支持组织包括牙龈、牙槽骨、牙骨质及牙周膜。当菌斑微生物及其产物长期作用于牙龈组织,导致牙龈的炎症反应。当炎症扩延到深部牙周组织,出现结合上皮的附着丧失和牙槽骨吸收,牙周炎随即发生。如果未及时治疗,牙周炎会导致牙齿松动... 牙周支持组织包括牙龈、牙槽骨、牙骨质及牙周膜。当菌斑微生物及其产物长期作用于牙龈组织,导致牙龈的炎症反应。当炎症扩延到深部牙周组织,出现结合上皮的附着丧失和牙槽骨吸收,牙周炎随即发生。如果未及时治疗,牙周炎会导致牙齿松动、脱落,影响美观与咀嚼功能。据中国第四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1],超过一半的国人深受牙周炎困扰,我国牙周炎治疗是一项重大的医疗保健挑战。传统牙周炎治疗旨在控制炎症、消除深牙周袋,无法获得满意的牙周组织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槽骨吸收 牙周组织再生 牙齿松动 流行病学调查 牙周炎 口腔健康 医疗保健 牙骨质
下载PDF
掺杂ACP的纳米纤维素/壳聚糖纤维复合膜的构建及性能研究
5
作者 李静 邓霁霞 +1 位作者 黄晨 冯妍慧芝 《纤维素科学与技术》 2025年第1期14-20,I0002,共8页
采用TEMPO氧化法成功制备了羧基化纳米纤维素(CNF)及纳米壳聚糖(ChNF)作为支撑基质,并实现对无定形磷酸钙(ACP)的诱导矿化,从而推动了牙周组织的再生修复。通过定向冷冻干燥与溶液浇筑工艺的优化结合,制备了CNF/ChNF-ACP双层复合膜,其... 采用TEMPO氧化法成功制备了羧基化纳米纤维素(CNF)及纳米壳聚糖(ChNF)作为支撑基质,并实现对无定形磷酸钙(ACP)的诱导矿化,从而推动了牙周组织的再生修复。通过定向冷冻干燥与溶液浇筑工艺的优化结合,制备了CNF/ChNF-ACP双层复合膜,其干态和湿态断裂强度分别达到17.5 MPa和3.8 MPa,显著提升了牙周组织修复支架的力学性能。体外细胞和抗菌实验表明,该双层膜可促进MC3T3-E1细胞增殖,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菌的抑菌率均超96%,该CNF/ChNF-ACP双层复合膜在口腔牙槽骨再生领域展现出显著的应用潜力,为牙周组织工程提供了新的材料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 壳聚糖 纤维膜 TEMPO氧化法 仿生矿化
下载PDF
基于影像学下的深度学习技术在评估智齿拔除术后神经损伤风险中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黄佳奇 李昂 +3 位作者 寇一凡 阿亚古斯·赛力克 陈丽丹 张雪明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23-226,共4页
随着数字医学的发展,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DL)在口腔医学领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诸多研究者已逐步将其应用在下颌阻生智齿(impacted mandibular third molar,IMTM)的拔除术中,并将术前影像学检查如X线片、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 随着数字医学的发展,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DL)在口腔医学领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诸多研究者已逐步将其应用在下颌阻生智齿(impacted mandibular third molar,IMTM)的拔除术中,并将术前影像学检查如X线片、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等与DL结合来辅助医生进行诊断和决策。下牙槽神经(inferior alveolar nerve,IAN)损伤是IMTM拔除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DL有望协同影像学检查为医生提供更为客观、准确的神经损伤风险评估意见,提高治疗效果。本文将对现阶段DL在IMTM拔除术的术前影像识别、术前辅助诊断与评估及神经损伤预后预测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并对未来DL在IMTM拔除术中的作用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下颌阻生智齿 牙拔除术 全景片 锥形束CT 下牙槽神经损伤
下载PDF
空间转录组技术的进展及其在骨研究中的应用
7
作者 陈永亮 王佐林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43-145,共3页
骨组织中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异质性与其空间位置密切相关。空间转录组(spatial transcriptomics)技术能够同时获得组织内空间单元的位置信息和转录组变化。近年来,空间转录组技术的迅速发展使组织器官的高分辨率和高通量转录组分析得以实... 骨组织中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异质性与其空间位置密切相关。空间转录组(spatial transcriptomics)技术能够同时获得组织内空间单元的位置信息和转录组变化。近年来,空间转录组技术的迅速发展使组织器官的高分辨率和高通量转录组分析得以实现,并不断应用于骨骼系统的研究中。本文就空间转录组技术的进展及其在骨研究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转录组 下一代测序 骨髓微环境 间充质干细胞
下载PDF
FGF13通过调节线粒体功能对下牙槽神经损伤修复的作用研究
8
作者 焦祎 孙欣荣 刘伟才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342-349,共8页
目的:探究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13,FGF13)在下牙槽神经损伤修复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SD(Sprague-Dawley)大鼠下牙槽神经损伤模型,在损伤后1、3、7 d时收取下牙槽神经组织样本RNA,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 目的:探究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13,FGF13)在下牙槽神经损伤修复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SD(Sprague-Dawley)大鼠下牙槽神经损伤模型,在损伤后1、3、7 d时收取下牙槽神经组织样本RNA,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检测损伤后不同时间FGF13基因的表达水平;提取新生SD大鼠的原代三叉神经细胞,并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转染FGF13过表达质粒和对照质粒,转染成功后3 d提取细胞RNA,利用RT-qPCR检测神经营养因子的基因表达水平,并对三叉神经细胞进行Neun和βⅢ-Tubulin免疫荧光染色,使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摄片,观测神经细胞的轴突长度;将ND7/23神经细胞分为过表达组(ND7/23-FGF13)和对照组(ND7/23-vector),分别转染FGF13过表达慢病毒和对照病毒,嘌呤霉素筛出稳转株,进行FGF13蛋白免疫荧光染色和JC-1线粒体膜电位荧光探针染色,提取细胞RNA,利用RT-qPCR检测线粒体自噬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下牙槽神经损伤后1 d,该组织的FGF13表达量显著升高,损伤后3 d表达量降低,损伤后7 d表达量降至对照组水平;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其FGF13、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等表达量升高,实验组细胞轴突长度大于对照组;慢病毒过表达组与对照组相比,FGF13蛋白在细胞核中分布更密集,线粒体膜电位明显升高,线粒体自噬相关基因表达量升高。结论:下牙槽神经损伤后,FGF13表达量出现一过性升高,其对下牙槽神经的修复过程可能具有潜在意义;在三叉神经细胞中过表达FGF13可以促进神经细胞的轴突伸长,其内在机制可能与调节线粒体功能、促进线粒体稳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牙槽神经损伤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3 线粒体
下载PDF
巨噬细胞极化与骨组织再生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梁蓓蕾 王佐林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187-190,共4页
骨组织再生是一个依靠多系统相互协作的过程,免疫系统的作用可能是骨修复材料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巨噬细胞作为第1批到达的免疫细胞,是炎症和免疫过程中与异物反应的关键介质,并具有响应局部微环境中的信号极化为不同功能表型细胞... 骨组织再生是一个依靠多系统相互协作的过程,免疫系统的作用可能是骨修复材料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巨噬细胞作为第1批到达的免疫细胞,是炎症和免疫过程中与异物反应的关键介质,并具有响应局部微环境中的信号极化为不同功能表型细胞亚型(M1/M2)的能力。这些巨噬细胞极化亚型的衍生信号几乎持续存在于骨组织生成全过程中。了解巨噬细胞及其极化,并探讨各极化亚型在骨组织再生过程中的作用,有助于以免疫调节功能为出发点的骨生物材料的研究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极化 骨组织再生
下载PDF
病毒转染技术在骨组织细胞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田亚稳 吴珺华 +1 位作者 武文婧 傅稼耀 《口腔医学》 CAS 2018年第11期1020-1025,共6页
随着病毒转染技术的发展,运用病毒转染骨组织细胞的方法来研究骨组织代谢及其相关的基因治疗已经越来越热门。本文总结了近年来运用病毒在体内外转染骨组织细胞的研究进展,为选择最合适的病毒载体及最佳的转染方式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为... 随着病毒转染技术的发展,运用病毒转染骨组织细胞的方法来研究骨组织代谢及其相关的基因治疗已经越来越热门。本文总结了近年来运用病毒在体内外转染骨组织细胞的研究进展,为选择最合适的病毒载体及最佳的转染方式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为研究骨组织细胞的调控机制及代谢提供更有效的研究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组织细胞 基因转染 慢病毒 腺病毒 重组腺相关病毒
下载PDF
风险期及0期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杨沐 康非吾 张雪明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25年第1期53-58,共6页
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medication-related osteonecrosis of the jaw,MRONJ)是指因恶性肿瘤骨转移、骨质疏松等疾病使用抗骨吸收类药物(anti-resorptive,AR)和抗血管生成类药物(anti-angiogenic,AA)等所致的颌骨代谢紊乱及骨坏死类疾病... 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medication-related osteonecrosis of the jaw,MRONJ)是指因恶性肿瘤骨转移、骨质疏松等疾病使用抗骨吸收类药物(anti-resorptive,AR)和抗血管生成类药物(anti-angiogenic,AA)等所致的颌骨代谢紊乱及骨坏死类疾病。美国口腔颌面外科医师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ons,AAOMS)根据临床表现将MRONJ分成5期,其中,风险期指口服或静脉注射相关药物的患者,颌面部无任何异常症状;0期指没有发现临床可见的颌骨坏死,但是有非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变化和症状。目前,0期MRONJ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尚存在不确定性,如何有效预防风险期和0期患者向确立期的MRONJ转化存在争议。本文通过回顾0期MRONJ的诊断方法与治疗现状,分析针对风险期患者实施口腔有创操作的临床实践与研究成果,指出当前研究领域中存在的争议点与不确定性,旨在为未来的科学研究与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 骨改良药物 口腔并发症 诊断 预防 治疗
下载PDF
牙髓神经在牙髓组织损伤修复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王春萌 张旗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110-1114,共5页
牙髓的防御和自身修复功能是损伤牙髓修复和活髓保存的生物学基础。神经作为牙髓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能在牙髓损伤后作为始动因素发挥作用。牙髓损伤不仅导致牙髓神经分布、组成结构以及信号分子等发生改变,而且能通过相关信号分子的... 牙髓的防御和自身修复功能是损伤牙髓修复和活髓保存的生物学基础。神经作为牙髓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能在牙髓损伤后作为始动因素发挥作用。牙髓损伤不仅导致牙髓神经分布、组成结构以及信号分子等发生改变,而且能通过相关信号分子的作用影响周围其他组织细胞。本文就近年来牙髓神经在牙髓组织损伤修复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活髓保存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髓组织损伤 神经 信号分子 防御 修复
下载PDF
三维多细胞球体在牙周组织再生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雷笑霄 闫香珍 罗礼君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2年第6期855-860,共6页
牙周炎是成年人失牙的首要原因。目前的治疗方法能有效阻止炎症进一步发展,但牙周组织再生仍然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难题。研究表明干细胞移植可以促进牙周组织再生。与传统的二维细胞培养技术相比,三维培养细胞的形态及分子调控与体内细胞... 牙周炎是成年人失牙的首要原因。目前的治疗方法能有效阻止炎症进一步发展,但牙周组织再生仍然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难题。研究表明干细胞移植可以促进牙周组织再生。与传统的二维细胞培养技术相比,三维培养细胞的形态及分子调控与体内细胞更接近。本文就牙周组织再生中细胞治疗策略的细胞应用种类、应用方式及其优缺点,以及三维多细胞球体培养技术在牙周组织再生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组织再生 干细胞 三维细胞培养 多细胞球体
下载PDF
高尔基体应激反应在骨代谢中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牛萍萍 孙瑶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25年第1期59-62,共4页
在哺乳动物的生长发育和损伤修复过程中,细胞器在受到来自机体内部或外界干扰时,通过一系列复杂的调控机制实现自我调节,以维持细胞稳态,这一过程被称为细胞器应激反应。高尔基体是细胞内一个关键的细胞器,不仅参与细胞内蛋白加工修饰... 在哺乳动物的生长发育和损伤修复过程中,细胞器在受到来自机体内部或外界干扰时,通过一系列复杂的调控机制实现自我调节,以维持细胞稳态,这一过程被称为细胞器应激反应。高尔基体是细胞内一个关键的细胞器,不仅参与细胞内蛋白加工修饰、脂类代谢及囊泡转运等生理活动,还在离子稳态、应激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骨代谢是一个维持骨骼健康的重要且复杂的过程,涉及成骨细胞、破骨细胞等多种细胞的协同作用。在这一过程中,高尔基体的应激反应有助于维持骨骼细胞的内稳态和生理功能。本文综述了高尔基体应激反应的研究进展,包括结构、功能、触发因素、信号转导途径,以及对骨组织细胞功能的影响,旨在为骨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尔基体 细胞器 应激反应 糖基化 骨代谢
下载PDF
Lmo7对ATDC5细胞体外成软骨分化及增殖、迁移影响的实验研究
15
作者 陶然 王佐林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25年第1期7-13,共7页
目的:探究Lmo7(LIM domain 7)基因对ATDC5细胞体外成软骨分化及增殖、迁移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ATDC5细胞,通过免疫荧光染色观察Lmo7在细胞中的分布。对细胞进行成软骨诱导,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 目的:探究Lmo7(LIM domain 7)基因对ATDC5细胞体外成软骨分化及增殖、迁移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ATDC5细胞,通过免疫荧光染色观察Lmo7在细胞中的分布。对细胞进行成软骨诱导,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观察分化过程中Lmo7表达水平的变化。转染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以干扰Lmo7基因在ATDC5细胞的表达水平,通过RT-qPCR检测成软骨分化标志物的基因表达变化,CCK8法和划痕实验分别检测Lmo7敲低对ATDC5细胞增殖、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Lmo7分布于细胞核及细胞质内。在体外诱导ATDC5细胞成软骨分化后,成软骨分化标志物表达上调,Lmo7的表达也随之上调。使用siRNA敲降Lmo7后,成软骨分化标志物SRY相关高迁移率族盒蛋白9(SRY-related high mobility group-box gene9,Sox9)、Ⅱ型胶原蛋白(typeⅡcollagen,Col2)表达显著上升。CCK8实验显示敲降组的增殖水平高于对照组。在划痕实验中,敲降组的划痕愈合率低于对照组。结论:Lmo7基因在ATDC5细胞成软骨分化期间上调,干扰Lmo7基因表达可以促进ATDC5细胞的成软骨分化和增殖能力,并可抑制ATDC5细胞的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mo7 ATDC5细胞 分化 增殖 迁移
下载PDF
Zfp260对牙周炎破骨细胞分化影响的实验研究
16
作者 贡若男 王佐林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25年第2期91-97,共7页
目的:探究锌指蛋白260(zinc finger protein 260,Zfp260)对牙周炎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将Zfp260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转染进单核/巨噬细胞系RAW264.7,转染后的细胞在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 目的:探究锌指蛋白260(zinc finger protein 260,Zfp260)对牙周炎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将Zfp260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转染进单核/巨噬细胞系RAW264.7,转染后的细胞在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 ligand,RANKL)诱导7 d后,通过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 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染色观察破骨细胞的形成,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检测破骨细胞分化标志基因的表达水平。基于Zfp260 flox/flox小鼠(对照组)及基因型为Zfp260 flox/flox Lyz2-cre-的髓系细胞条件性敲除Zfp260基因(Zfp260 conditional knockout,Zfp260 CKO)小鼠(实验组)构建牙周炎模型,通过Micro-CT和组织学染色评价牙槽骨骨质破坏情况。结果:Zfp260在RAW264.7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过程中表达上调;沉默Zfp260表达后,RAW264.7细胞破骨分化能力下降,破骨分化标志基因表达下调(P<0.05);Zfp260 CKO组小鼠牙周炎侧骨吸收程度较轻。结论:Zfp260正向调控破骨细胞形成促进骨吸收,提示Zfp260可能成为牙周炎骨吸收的防治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牙槽骨吸收 破骨细胞 锌指蛋白260
下载PDF
颞下颌关节中成体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龚吴仪 米晓晖 李永明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25年第2期145-148,共4页
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是下颌骨各项生理运动的结构基础,但其自我修复能力较差,病理状态导致的软骨与骨缺损难以再生。成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凭借其成软骨与成骨多向分化能力成为TMJ组织再... 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是下颌骨各项生理运动的结构基础,但其自我修复能力较差,病理状态导致的软骨与骨缺损难以再生。成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凭借其成软骨与成骨多向分化能力成为TMJ组织再生修复的研究热点。本文将聚焦TMJ中存在的成体MSCs,并对其近年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成体间充质干细胞 祖细胞
下载PDF
美学区引导骨再生对种植体周软组织美学影响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李泽远 叶颖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第6期897-903,共7页
引导骨再生是美学区种植治疗中最常用的骨增量术式,其扩大了口腔种植的临床指征,保证了种植义齿长期的功能和美学效果。近年来引导骨再生对种植体周软组织美学的影响已逐渐引起学界关注。本文针对种植体周软硬组织关系及引导骨再生对唇... 引导骨再生是美学区种植治疗中最常用的骨增量术式,其扩大了口腔种植的临床指征,保证了种植义齿长期的功能和美学效果。近年来引导骨再生对种植体周软组织美学的影响已逐渐引起学界关注。本文针对种植体周软硬组织关系及引导骨再生对唇侧软组织高度、近远中龈乳头高度、唇侧根面凸度/软组织颜色与质地及总体粉色美学评分的影响进行文献归纳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种植 引导骨再生 美学 软组织
下载PDF
正畸矫治器对口腔微生物影响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李博晟(综述) 李永明(审校) 《中国美容医学》 2025年第2期171-175,共5页
口腔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稳定是保持口腔健康的基础。正畸矫治器改变了口腔微环境,可导致菌群失调,进而引起脱矿、龋齿、牙龈炎甚至牙周炎等牙体、牙周病损。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正畸治疗过程中,口腔微生物群落变化的总体特征为多样性增加、... 口腔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稳定是保持口腔健康的基础。正畸矫治器改变了口腔微环境,可导致菌群失调,进而引起脱矿、龋齿、牙龈炎甚至牙周炎等牙体、牙周病损。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正畸治疗过程中,口腔微生物群落变化的总体特征为多样性增加、机会致病菌丰度上升,具体表现可受到矫治器种类、观测位点、结扎方式、弓丝材质等因素影响。深入了解正畸过程中微生物的动态变化及其与口腔病损的内在联系将是未来的研究热点,这对降低正畸并发症风险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亦可为口腔疾病防治提供新的思路。本文就正畸矫治器对口腔微生物影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微生物 正畸矫治器 菌群失调 高通量测序 微生物多样性 正畸托槽 隐形矫治器 口腔疾病
下载PDF
口腔微生物组的致病机制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20
作者 熊雨婷 潘已汇 +1 位作者 兰红 闫香珍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5年第1期125-131,共7页
口腔微生物组与口腔疾病及全身疾病密切相关,其相关机制包括生态失调、炎症反应、毒素因子、微生物易位、免疫系统紊乱等多个方面。影响和调节口腔微生物组的因素有很多,包括遗传、年龄、性别、种族、环境、饮食、吸烟、口腔卫生、牙周... 口腔微生物组与口腔疾病及全身疾病密切相关,其相关机制包括生态失调、炎症反应、毒素因子、微生物易位、免疫系统紊乱等多个方面。影响和调节口腔微生物组的因素有很多,包括遗传、年龄、性别、种族、环境、饮食、吸烟、口腔卫生、牙周治疗、药物等。本文综述了口腔微生物组与全身疾病相关性及可能机制,并阐述了影响和调节口腔微生物组因素。全面了解这些因素有助于维持口腔微生物组的稳定,从而对口腔及全身健康产生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微生物组 口腔疾病 全身疾病 生态失调 炎症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