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55篇文章
< 1 2 10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校园文化可视化设计与传播研究——以上海理工大学校园文创设计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曹意 王念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78-184,共7页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强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深化教育改革、提升高校综合实力与认同感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师生爱校情怀的重要途径。以上海理工大学校园文创设计为例,在对校园文化符号进行收集与提取的基础上,重点...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强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深化教育改革、提升高校综合实力与认同感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师生爱校情怀的重要途径。以上海理工大学校园文创设计为例,在对校园文化符号进行收集与提取的基础上,重点探索校园文化符号的可视化设计方法以及应用传播手段,总结归纳包括特征重构法、特征描绘法、形象塑造法、图形创造法在内的多种设计实践方法进行校园文化符号的可视化设计与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文化 文化符号 可视化设计 文创设计
下载PDF
上海理工大学2004年印刷工程方向、出版编辑方向研究生课程班招生简章
2
《出版与印刷》 2004年第2期55-55,共1页
经上海市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批准,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学院自2004年起举办在职人员硕士学位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具体事宜如下:
关键词 研究生课程 理工大学 出版编辑 印刷工程 上海 招生简章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大学“沉浸式”红色文化美育教学——以上海理工大学红色文化主题创作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谢琼 姜君臣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S01期50-55,共6页
通过对高校日常美育教学过程中的红色文化植入进行实践,归纳总结出具有通用性的美育教学方法,主张将红色文化元素有机融合到整体的课程体系中去,尝试在教学过程中植入大量红色文化创作实际典型案例。同时探索在互联网数字化内容充斥学... 通过对高校日常美育教学过程中的红色文化植入进行实践,归纳总结出具有通用性的美育教学方法,主张将红色文化元素有机融合到整体的课程体系中去,尝试在教学过程中植入大量红色文化创作实际典型案例。同时探索在互联网数字化内容充斥学生生活的背景下,利用“沉浸式”红色文化浸润来进行当代综合类大学学生美育的育人方式。最后从上海理工大学近5年的红色文化沉浸式美育实践探索取得的成就中,总结出教学教研方式理论,即以打造“课程教育+艺术浸润+红色文化+创新潜能激活”的综合类高校美育体系为目标的美育教学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红色文化 沉浸式
下载PDF
“学习强国”App用户的使用动机与行为研究——以上海理工大学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玉璞 《新媒体研究》 2021年第8期40-44,共5页
"学习强国"App"作为一款重要的时政类综合平台,在党员的党性教育、高校的思想引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对学习强国使用用户进行焦点小组访谈和深度访谈,认为学习强国App用户的使用动机是动态变化的过程,受众活动... "学习强国"App"作为一款重要的时政类综合平台,在党员的党性教育、高校的思想引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对学习强国使用用户进行焦点小组访谈和深度访谈,认为学习强国App用户的使用动机是动态变化的过程,受众活动在形式和程度上的差异可能对学习强国的使用效果产生影响;平台在时政类内容聚合方面有显在优势;用户使用行为受个人因素影响较大,不同职业群体之类存在差异;融媒体时代用户的视听需求更多,娱乐功能仍是重要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强国 动机 行为 思想引领
下载PDF
上海理工大学校训的中国传统文化阐释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永 《改革与开放》 2015年第15期104-106,共3页
上海理工大学的校训"信义勤爱,思学志远"蕴藏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首先,它体现了《易经》乾坤两卦的"厚德载物"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其次,它体现了以"情感—道德—超越"为核心结构的中国... 上海理工大学的校训"信义勤爱,思学志远"蕴藏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首先,它体现了《易经》乾坤两卦的"厚德载物"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其次,它体现了以"情感—道德—超越"为核心结构的中国文化精神;再次,它体现了中国古代关于人才的才性同合论和德才兼备、以德统才的德才之辩;最后,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中的大学之道。以此校训为指导,将远大的精神志向和扎实的行持功夫结合起来,定会在大学生活中学有所成,在以后步入社会中也必将能实现自己的抱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理工大学 校训 中国传统文化 阐释
下载PDF
上海理工大学与英国兰开夏中央大学合作举办国际会计与金融服务(传媒管理)专业2005年招生简章
6
《出版与印刷》 2005年第1期46-47,共2页
关键词 上海理工大学 中央大学 金融服务 国际会计 传媒管理 英国 招生简章 合作 教育委员会 2001年 专业教育 出版印刷 学士学位 毕业证书 上海市 商学院 学习 合格
下载PDF
基于知觉心理学的艺术设计基础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汤浩 胡涓涓 覃旭瑞 《美术大观》 2007年第4期130-131,共2页
  一、知觉心理学概述   知觉基本上是一种心理功能,是思维与我们仅凭感官感知的外在现实之间的联结.……
关键词 艺术设计课程 伊顿 展示设计 知觉心理学 设计院校 基础课 必修课 设计学科 预设用途 恒常性 视觉表现 虚空间 包豪斯 消费心理学 商业心理学
下载PDF
石库门装饰纹样在城市家具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8
作者 王占柱 杨丽萍 《设计》 2024年第9期26-29,共4页
为了创造出具有城市文化特征、符合现代审美需求的城市家具。本文以上海城市空间及城市文化为依托,以石库门装饰纹样为研究基点,立足于地域文化对城市家具再创造的促进作用,着重分析了石库门装饰纹样的发展溯源、图形特征、材质构造等... 为了创造出具有城市文化特征、符合现代审美需求的城市家具。本文以上海城市空间及城市文化为依托,以石库门装饰纹样为研究基点,立足于地域文化对城市家具再创造的促进作用,着重分析了石库门装饰纹样的发展溯源、图形特征、材质构造等因素。通过收集与整理装饰纹样样本,筛选得出了最具有艺术价值的纹样,并且提炼其精华对基本图形进行简化和演变,应用到城市家具的设计上。研究能够让石库门风貌区户外城市家具与历史建筑风格相统一,在视觉观感上实现石库门历史风貌区的文化连续性,与此同时,以期能够延续上海城市文脉,凸显城市特色,为上海城市家具设计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文化 城市家具 石库门装饰纹样 历史风貌区 地域文化
下载PDF
“美育+思政+创新”融合视域下高校艺术设计类课程实践路径探究 被引量:8
9
作者 何明 刘知明 徐艺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S01期39-44,共6页
国家近年来高度重视美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高等教育中,把美育与育人相融合,有助于发挥高校在文化传承、创新方面的引领优势。通过诠释传统文化中“真、善、美”思想在新时代的理解和互构关系,将其转化为“美育+思政+创新... 国家近年来高度重视美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高等教育中,把美育与育人相融合,有助于发挥高校在文化传承、创新方面的引领优势。通过诠释传统文化中“真、善、美”思想在新时代的理解和互构关系,将其转化为“美育+思政+创新”三位一体融合的创新教学理念,渗透到艺术设计类教学的实践课程当中,并以环境设计专业为例,分析在专业实践课程中,针对三种不同传统文化传承开展的美育设计教学案例及其应用与反馈,总结出三维度融合模式下艺术设计类教学美育工作的实施路径。该模式及路径有助于提升高校学生核心素质的养成以及人才培养机制的全面发展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育 思政 创新实践路径
下载PDF
民间美术在高校艺术设计教学的思考 被引量:2
10
作者 蔡建军 《美术教育研究》 2016年第23期156-156,158,共2页
民间美术是中国文化艺术宝库中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人民群众生活中具有鲜明特色的民俗艺术形态,是各类艺术不断发展的母体源泉。在当今美术教育中深入开展民间美术的美育课程探索既是一种文化担当,又可以让艺术设计类学生深刻理... 民间美术是中国文化艺术宝库中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人民群众生活中具有鲜明特色的民俗艺术形态,是各类艺术不断发展的母体源泉。在当今美术教育中深入开展民间美术的美育课程探索既是一种文化担当,又可以让艺术设计类学生深刻理解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造的浪漫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现代设计教学是继承和传播民间美术的一种重要途径。在艺术设计教学中把优秀传统审美与时代审美相结合,使艺术教育本土化,不断开拓和挖掘民间美术的现代艺术特质,是传承和发展蕴含民族智慧的文化形态的很好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美术 母体艺术 美术教学 开拓继承
下载PDF
论学术出版数字化发展的三个阶段和四种影响因素
11
作者 丛挺 《现代出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64,共14页
学术出版数字化发展可分为以数字化转型为特征的学术出版数字化1.0,以开放化为特征的学术出版数字化2.0,以智能化为特征的学术出版数字化3.0。可从技术基础、科研需求、产业结构、政策举措等多重维度,揭示影响其发展的关键因素及作用机... 学术出版数字化发展可分为以数字化转型为特征的学术出版数字化1.0,以开放化为特征的学术出版数字化2.0,以智能化为特征的学术出版数字化3.0。可从技术基础、科研需求、产业结构、政策举措等多重维度,揭示影响其发展的关键因素及作用机制。其中技术基础和科研需求具有明显的跨地域性,决定学术出版数字化演进的总体方向和趋势,而产业结构与政策举措则内生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资源禀赋和战略目标,催生出差异化发展路径。我国出版业应在充分认识学术出版数字化发展基本脉络的前提下,立足本国国情,从最大化社会创新的角度推进学术出版发展,助力科技强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出版 社会技术系统 数字化 开放化 智能化
下载PDF
数智出版人才培养的逻辑理路、现实挑战与实施路径
12
作者 丛挺 魏依南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9-85,共7页
伴随着数智技术在出版领域的持续渗透,出版产业从内容生产方式、商业模式到伦理规范发生了深刻变革,出版行业与高等教育数智化转向共同推动出版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体系的数智化转型。然而,现有出版人才培养体系面临的诸多挑战,与数智时... 伴随着数智技术在出版领域的持续渗透,出版产业从内容生产方式、商业模式到伦理规范发生了深刻变革,出版行业与高等教育数智化转向共同推动出版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体系的数智化转型。然而,现有出版人才培养体系面临的诸多挑战,与数智时代业态环境、人才质量要求和学习模式不相适应,亟须从培养理念、培养机制和培养模式层面加以重构,包括基于未来出版场景的人才培养理念革新、多元主体协同的培养机制重塑、数智要素深度嵌入的培养模式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时代 出版人才培养 人工智能 数字出版
下载PDF
基于语义知识图谱的出版应用模式研究
13
作者 张博 马颖蕾 马晋宇 《出版发行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5-53,共9页
知识图谱在其他行业应用较多,但在出版领域尚处于探索阶段,缺乏系统化的应用模式研究和梳理,知识图谱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挖掘。本文基于知识图谱的概念和分类,探讨语义知识图谱在出版领域的具体应用,及对出版业务模式创新、竞争格局重... 知识图谱在其他行业应用较多,但在出版领域尚处于探索阶段,缺乏系统化的应用模式研究和梳理,知识图谱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挖掘。本文基于知识图谱的概念和分类,探讨语义知识图谱在出版领域的具体应用,及对出版业务模式创新、竞争格局重塑、内容深度开发和用户体验提升的影响,总结知识图谱和大模型在出版领域的组合应用,为推动出版产业升级和价值重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图谱 出版革新 新闻出版
下载PDF
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人才,推进我国印刷出版业快速发展——2005上海印刷出版技术与教育国际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1
14
作者 楼文高 《出版与印刷》 2005年第4期5-9,共5页
在知识经济和数字化时代,印刷出版业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并不断加强.为进一步做大、做强中国印刷、出版产业,更好地实施"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战略,推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的国际合作,加... 在知识经济和数字化时代,印刷出版业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并不断加强.为进一步做大、做强中国印刷、出版产业,更好地实施"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战略,推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的国际合作,加强官、产、学、研紧密合作,推进中国印刷出版技术与教育的发展,加强中国印刷出版界与国外同行的交流与合作,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决定主办"2005上海印刷出版技术与教育国际研讨会",由上海理工大学、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和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共同承办,在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学院召开.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直接领导下,上海理工大学、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和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密切合作,精心筹划,进行了长达一年的细致的准备工作,大会于2005年11月2~4日隆重举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刷教育 出版教育 国际会议 会议综述
下载PDF
基于三螺旋理论的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三寓三式”模式探索 被引量:7
15
作者 高秦艳 滕跃民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23年第11期68-73,共6页
以三螺旋理论及其衍变出发,探讨这一理论的内涵、当代价值及其与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的耦合与融通问题。从三螺旋理论视域出发,揭示当前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所面临的螺旋链衔接性不足、课程思政效果不均衡和顶层机制不完善等困境,尝... 以三螺旋理论及其衍变出发,探讨这一理论的内涵、当代价值及其与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的耦合与融通问题。从三螺旋理论视域出发,揭示当前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所面临的螺旋链衔接性不足、课程思政效果不均衡和顶层机制不完善等困境,尝试从育人主题、育人途径和顶层规划等多维角度探究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模式,分别以加强制度优化、拓展产业渠道、鼓励创新创业、搭建育人平台为落脚点,探索艺术设计专业“三寓三式”课程思政融汇模式在三螺旋结构中的运用,并结合实案开展实践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螺旋理论 课程思政 三寓三式 艺术设计专业
下载PDF
本科人文素养课之艺术设计涵养自然科学
16
作者 张丽群 《设计》 2019年第21期70-72,共3页
培养艺术类本科生全方面发展,升华设计审美。以本科人文素养课程“点线面图形设计”为例,结合自然科学的简单美、形式美、对称美、自然美、抽象美、创新美等美学思想,研究无美学基础的理工科大学生创作的平面构成作品。得出艺术设计涵... 培养艺术类本科生全方面发展,升华设计审美。以本科人文素养课程“点线面图形设计”为例,结合自然科学的简单美、形式美、对称美、自然美、抽象美、创新美等美学思想,研究无美学基础的理工科大学生创作的平面构成作品。得出艺术设计涵养自然科学美学。艺术设计类大学生需要学习自然科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设计 平面构成 自然科学 美学 人文素养课程
下载PDF
虚拟造物语境下的当代数字艺术设计研究及实践
17
作者 高秦艳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39-44,共6页
在数字虚拟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下,虚拟造物成为数字艺术设计领域的主要特征之一。本文对处于这一时代背景下的当代数字艺术设计现状进行研究和分析,并展开设计实践探索。从对于虚拟造物的讨论出发,基于数字技术的主要趋势,运用案例研究法... 在数字虚拟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下,虚拟造物成为数字艺术设计领域的主要特征之一。本文对处于这一时代背景下的当代数字艺术设计现状进行研究和分析,并展开设计实践探索。从对于虚拟造物的讨论出发,基于数字技术的主要趋势,运用案例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实践研究法等,凭借对于数据化生存空间、玩家身份下的群体认同等诸多问题的探讨,探究虚拟生态中当代数字艺术设计生存与发展的新空间。研究发现,在新技术和新观念的冲击下,数字艺术设计的平台、渠道和设计风格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它们为当代艺术设计的发展和迭代进化提供了多种可能。虚拟技术的不确定性和多变的潮流风向,为数字化艺术设计领域带来了技术的浪潮和冲击,同时也为数字艺术设计提供了更多的契机,为未来的艺术设计界供给整合创新的新媒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造物 数字艺术设计 技术浪潮 数字技术
下载PDF
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印刷出版学科建设探索 被引量:3
18
作者 滕跃民 徐东 徐翠微 《出版发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8-70,共3页
原上海印刷专科学院自并入上海理工大学组建为出版印刷学院后,借助上海理工大学的其他学科的教学优势,特别是结合当前教育日益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在印刷出版学科建设上逐渐显露出特色优势,探索着一条有益的教学与科研之路。
关键词 国际化背景 印刷出版 学科建设 高等教育 教学优势 发展趋势 上海理工大学 出版印刷学院
下载PDF
中华传统设计文化对古典家具艺术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何明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01期115-117,120,共4页
传统设计文化是主要表现一个民族艺术风尚和审美情趣的一种文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显示出不同的风貌,但从整体上来看,它具有强烈的象征意味与伦理价值,重视和谐,强调人与自然共生设计的美学思想。而古典家具作为设计文化体现的一个载体,... 传统设计文化是主要表现一个民族艺术风尚和审美情趣的一种文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显示出不同的风貌,但从整体上来看,它具有强烈的象征意味与伦理价值,重视和谐,强调人与自然共生设计的美学思想。而古典家具作为设计文化体现的一个载体,也从形态、布局和纹饰上对应和诠释了传统设计文化的精神内涵与审美风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文化 家具 艺术形态 隐喻 载体 伦理
下载PDF
媒介可供性视角下出版知识服务产品的设计逻辑及其应用策略 被引量:10
20
作者 王军 《出版发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55-61,共7页
知识服务产品的设计是出版企业开展知识服务的首要前提和重要内容。媒介可供性理论框架可为此提供很有参考价值的逻辑指向。本文理论分析和溯因推理相结合,首先介绍媒介可供性理论框架,分析其对出版知识服务的意义,然后结合出版实际,从... 知识服务产品的设计是出版企业开展知识服务的首要前提和重要内容。媒介可供性理论框架可为此提供很有参考价值的逻辑指向。本文理论分析和溯因推理相结合,首先介绍媒介可供性理论框架,分析其对出版知识服务的意义,然后结合出版实际,从媒介可供性的视角具体阐释出版知识服务产品的设计逻辑,并明确几点实际应用的策略建议,以为业界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版知识服务产品 设计逻辑 应用策略 媒介可供性 可供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