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8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理工大学2004年印刷工程方向、出版编辑方向研究生课程班招生简章
1
《出版与印刷》 2004年第2期55-55,共1页
经上海市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批准,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学院自2004年起举办在职人员硕士学位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具体事宜如下:
关键词 研究生课程 理工大学 出版编辑 印刷工程 上海 招生简章
下载PDF
上海理工大学与英国兰开夏中央大学合作举办国际会计与金融服务(传媒管理)专业2005年招生简章
2
《出版与印刷》 2005年第1期46-47,共2页
关键词 上海理工大学 中央大学 金融服务 国际会计 传媒管理 英国 招生简章 合作 教育委员会 2001年 专业教育 出版印刷 学士学位 毕业证书 上海市 商学院 学习 合格
下载PDF
近代上海各图书馆的图书出版与分析
3
作者 王细荣 易余桐欣 《艺术科技》 2024年第9期89-92,共4页
目的:在近代中国出版史上,上海一直居于全国绝对中心的地位,但就图书馆的图书出版而言,上海落后于北京、南京、杭州,仅位列第四。文章以文献检索结果为基础,以近代上海图书馆出版的图书为研究对象,以窥中国近代图书馆图书出版的情形。方... 目的:在近代中国出版史上,上海一直居于全国绝对中心的地位,但就图书馆的图书出版而言,上海落后于北京、南京、杭州,仅位列第四。文章以文献检索结果为基础,以近代上海图书馆出版的图书为研究对象,以窥中国近代图书馆图书出版的情形。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和文献解读等方法,按初版时间的年份、出版者、版本类型、学科分类和部分作者类型或作者列出相关图书的种数。结果:近代上海图书馆图书出版于1907年才开始,共分为四个时期;合众图书馆是近代上海出版图书最多的图书馆,作为近代上海具有代表性的民办私立的申报流通图书馆(包括量才流通图书馆、新亚图书馆等继承者)也表现不凡;近代上海图书馆出版图书的版本类型有刻本、铅印本、石印本、油印本、影印本等,其中最多的为铅印本;近代上海图书馆出版图书的学科类型包括图书馆藏书目录、图书馆事业等17类,其中以图书馆藏书目录最多;近代上海图书馆出版图书的作者类型或作者中,有些是中国近现代闻人,其中以“图书馆、藏书楼或其部门”出版的图书最多。结论:近代上海图书馆在图书出版中扮演着多重角色,它们不只是出版者,还是图书的发行者,有时也是图书的发售者或赠送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 上海图书馆 图书出版 出版史 图书馆史
下载PDF
论学术出版数字化发展的三个阶段和四种影响因素
4
作者 丛挺 《现代出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64,共14页
学术出版数字化发展可分为以数字化转型为特征的学术出版数字化1.0,以开放化为特征的学术出版数字化2.0,以智能化为特征的学术出版数字化3.0。可从技术基础、科研需求、产业结构、政策举措等多重维度,揭示影响其发展的关键因素及作用机... 学术出版数字化发展可分为以数字化转型为特征的学术出版数字化1.0,以开放化为特征的学术出版数字化2.0,以智能化为特征的学术出版数字化3.0。可从技术基础、科研需求、产业结构、政策举措等多重维度,揭示影响其发展的关键因素及作用机制。其中技术基础和科研需求具有明显的跨地域性,决定学术出版数字化演进的总体方向和趋势,而产业结构与政策举措则内生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资源禀赋和战略目标,催生出差异化发展路径。我国出版业应在充分认识学术出版数字化发展基本脉络的前提下,立足本国国情,从最大化社会创新的角度推进学术出版发展,助力科技强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出版 社会技术系统 数字化 开放化 智能化
下载PDF
数智出版人才培养的逻辑理路、现实挑战与实施路径
5
作者 丛挺 魏依南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9-85,共7页
伴随着数智技术在出版领域的持续渗透,出版产业从内容生产方式、商业模式到伦理规范发生了深刻变革,出版行业与高等教育数智化转向共同推动出版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体系的数智化转型。然而,现有出版人才培养体系面临的诸多挑战,与数智时... 伴随着数智技术在出版领域的持续渗透,出版产业从内容生产方式、商业模式到伦理规范发生了深刻变革,出版行业与高等教育数智化转向共同推动出版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体系的数智化转型。然而,现有出版人才培养体系面临的诸多挑战,与数智时代业态环境、人才质量要求和学习模式不相适应,亟须从培养理念、培养机制和培养模式层面加以重构,包括基于未来出版场景的人才培养理念革新、多元主体协同的培养机制重塑、数智要素深度嵌入的培养模式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时代 出版人才培养 人工智能 数字出版
下载PDF
基于语义知识图谱的出版应用模式研究
6
作者 张博 马颖蕾 马晋宇 《出版发行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5-53,共9页
知识图谱在其他行业应用较多,但在出版领域尚处于探索阶段,缺乏系统化的应用模式研究和梳理,知识图谱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挖掘。本文基于知识图谱的概念和分类,探讨语义知识图谱在出版领域的具体应用,及对出版业务模式创新、竞争格局重... 知识图谱在其他行业应用较多,但在出版领域尚处于探索阶段,缺乏系统化的应用模式研究和梳理,知识图谱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挖掘。本文基于知识图谱的概念和分类,探讨语义知识图谱在出版领域的具体应用,及对出版业务模式创新、竞争格局重塑、内容深度开发和用户体验提升的影响,总结知识图谱和大模型在出版领域的组合应用,为推动出版产业升级和价值重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图谱 出版革新 新闻出版
下载PDF
上海市大学生创业调查分析与对策建议 被引量:17
7
作者 罗尧成 刘彬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5期43-47,共5页
通过问卷调查与分析.了解目前大学生对于创业的认识、大学生的创业型人才特征状况、不同科类大学生的创业取向,以及阻碍大学生创业的主要原因等内容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大学生创业 现状 对策
下载PDF
面向人工智能驱动科学范式的学术出版服务变革 被引量:1
8
作者 丛挺 钟子琪 陈晓峰 《出版发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4-29,共6页
在数字智能技术的驱动下,全球学术出版正加速从数字化向智能化的方向演进。随着人工智能驱动科学(AI for Science,简称“AI4S”)范式的兴起,学术出版面临着深刻的变革机遇与挑战。AI4S范式带来知识生态的重大转变,对知识生产模式、知识... 在数字智能技术的驱动下,全球学术出版正加速从数字化向智能化的方向演进。随着人工智能驱动科学(AI for Science,简称“AI4S”)范式的兴起,学术出版面临着深刻的变革机遇与挑战。AI4S范式带来知识生态的重大转变,对知识生产模式、知识服务形态以及知识资源共享方式提出了全新需求。然而,现有学术出版在满足智能化科研需求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亟须进行二次转型。文章以AI4S范式为背景,深入分析了新范式下学术出版面临的现实困境,提出学术出版服务变革方向,包括建立动态知识生产平台、创新基于思维链的智能知识服务、构建AI4S开放知识资源基础设施等。最后,探讨未来出版的价值空间,为学术出版机构适应AI4S范式转型提供实践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4S范式 人工智能 学术出版 知识服务 知识生态 科研范式
下载PDF
对于“‘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上海地区项目的分析
9
作者 陈达凯 许乃青 郑勤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1-92,共12页
与"十五"规划时期相比,"‘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中上海地区出版社在入选项目数量和承担项目单位数量两个方面都有进步。此中,出版社的历史脉络、文化底蕴、传统优势、强项拓展和综合竞争力起着最为重要的... 与"十五"规划时期相比,"‘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中上海地区出版社在入选项目数量和承担项目单位数量两个方面都有进步。此中,出版社的历史脉络、文化底蕴、传统优势、强项拓展和综合竞争力起着最为重要的作用。从发展的角度而言,加强政府主管部门的组织与协调作用,发挥出版单位的积极性,力争在自主创新,学科体系建设,传统学科的特色项目,地方特色项目诸问题上有所突破,是保持和扩大优势的根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 上海地区出版社
下载PDF
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人才,推进我国印刷出版业快速发展——2005上海印刷出版技术与教育国际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1
10
作者 楼文高 《出版与印刷》 2005年第4期5-9,共5页
在知识经济和数字化时代,印刷出版业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并不断加强.为进一步做大、做强中国印刷、出版产业,更好地实施"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战略,推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的国际合作,加... 在知识经济和数字化时代,印刷出版业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并不断加强.为进一步做大、做强中国印刷、出版产业,更好地实施"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战略,推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的国际合作,加强官、产、学、研紧密合作,推进中国印刷出版技术与教育的发展,加强中国印刷出版界与国外同行的交流与合作,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决定主办"2005上海印刷出版技术与教育国际研讨会",由上海理工大学、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和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共同承办,在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学院召开.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直接领导下,上海理工大学、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和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密切合作,精心筹划,进行了长达一年的细致的准备工作,大会于2005年11月2~4日隆重举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刷教育 出版教育 国际会议 会议综述
下载PDF
“三寓三式”在新闻出版类课程思政评价中的应用
11
作者 金永成 朱雨 滕跃民 《传媒》 CSSCI 2024年第22期78-80,共3页
“三寓三式”在新闻出版类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从“寓道于教、寓德于教、寓教于乐”三方面入手设计问卷,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评估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反馈来改进教学方案并不断更新迭代... “三寓三式”在新闻出版类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从“寓道于教、寓德于教、寓教于乐”三方面入手设计问卷,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评估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反馈来改进教学方案并不断更新迭代,实现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动态化、螺旋式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寓三式 课程思政 课程设计 效果评价
下载PDF
从电影《爱情神话》看上海城市文化
12
作者 程美华 袁媛 《艺术科技》 2024年第15期113-115,共3页
目的:电影与城市总是息息相关,城市文化孕育电影故事,电影故事反映城市文化。电影《爱情神话》通过讲述5个上海中年男女的爱情婚姻生活、弄堂里的日常琐事,来展现上海城市文化。文章拟通过电影《爱情神话》中的故事情节、人物角色、自... 目的:电影与城市总是息息相关,城市文化孕育电影故事,电影故事反映城市文化。电影《爱情神话》通过讲述5个上海中年男女的爱情婚姻生活、弄堂里的日常琐事,来展现上海城市文化。文章拟通过电影《爱情神话》中的故事情节、人物角色、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方面,解析上海独特的城市文化。方法:采用观察法和文本分析法,截取电影中的一些特定文本,借助一个个场景、场面、场所、场院里角色的所言所行、所思所想,分析这些生于上海长于上海的“老上海”们的特点,从而探讨上海的城市文化特色。结果:影片没有热闹与繁华,没有大开大合、曲折复杂的情节,只有弄堂里的家长里短,却体现出了上海都市文化的耐人寻味之处。结论:电影《爱情神话》道出了中年人各自的境遇与烦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上海浪漫、包容、雅致、温情的城市文化形象,展现了上海这座城市的独特韵味以及新的都市文化内涵和社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情神话》 上海 城市文化 浪漫 包容 雅致 温情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驱动出版高质量发展的三个着力点 被引量:19
13
作者 张新新 刘骐荣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14,共7页
新质生产力是出版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引擎。以新质生产力推动出版高质量发展,在劳动者质变方面,须提升编辑数智素养,建设高素质的出版人才队伍;丰富编辑岗位类型,设立首席数据官,引领新生产要素应用;革新编辑机制,构建充分体现... 新质生产力是出版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引擎。以新质生产力推动出版高质量发展,在劳动者质变方面,须提升编辑数智素养,建设高素质的出版人才队伍;丰富编辑岗位类型,设立首席数据官,引领新生产要素应用;革新编辑机制,构建充分体现创新要素价值的机制体系。以新质生产力推动出版高质量发展,在劳动资料质变方面,须着力研发出版业新质生产工具,在融合出版ERP、专业语料库嵌入型的智能编校排系统、出版领域垂直大模型以及数据化转型技术装备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以新质生产力推动出版高质量发展,在劳动对象质变方面,须分类分级建设出版数据,强化出版数据产品服务供给,构建出版要素机制,推动出版数据供给、交易和使用,从而激发出版业数据要素潜能,实现出版业数据要素价值增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出版 新质生产力 数据出版 出版深度融合发展 出版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数据出版编辑:基本内涵与核心范畴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璐 于泓 皮雪花 《数字出版研究》 2024年第4期58-65,共8页
数据出版编辑是激活出版数据要素潜能、释放出版数据要素价值、发展数据出版新业态的主体性力量和重要推动力。其核心范畴包括素质范畴、类型范畴和活动范畴。其中,素质范畴包括政治素质、出版业务素质和数据专业素养;类型范畴包括出版... 数据出版编辑是激活出版数据要素潜能、释放出版数据要素价值、发展数据出版新业态的主体性力量和重要推动力。其核心范畴包括素质范畴、类型范畴和活动范畴。其中,素质范畴包括政治素质、出版业务素质和数据专业素养;类型范畴包括出版首席数据官、出版数据工程师、出版数据分析师、出版数据建模师、出版数据产品编辑、出版数据营销专员、出版数据安全专员、出版数据治理专员8种类型;活动范畴包括数据收集、数据存储、数据使用、数据加工、数据传输、数据提供、数据公开共7类数据编辑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出版 出版数据要素 数据出版编辑 数据出版编辑人才培养 新质生产力 数字出版
下载PDF
上海出版社著作权使用费支付状况及其他
15
作者 吴旭君 《出版科学》 2006年第1期54-56,共3页
介绍了上海出版界著作权使用费支付形式和特征,探讨了图书内容梯度开发和做大做强版权贸易的对策。
关键词 版税 版权贸易 内容梯度开发
下载PDF
出版数字化转型走向数据化改革——出版业新质生产力劳动对象的质变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新新 潘煌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4-30,共7页
出版业数据要素对促进出版业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创新数据出版业态以及推动融合出版自主知识体系构建具有重要意义。以基建数字化、资源数字化、平台数字化为主体的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体现了出版数字化的加数价值;出版业数据化建设体... 出版业数据要素对促进出版业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创新数据出版业态以及推动融合出版自主知识体系构建具有重要意义。以基建数字化、资源数字化、平台数字化为主体的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体现了出版数字化的加数价值;出版业数据化建设体现了出版数字化的乘数效应,通过出版业数据化建设流程构建、出版数据资源建设以及出版数据产品化,可以实现出版数据化改革的“裂变、聚合、生成”等乘数价值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数据出版 出版深度融合 出版业数据要素 出版数据乘数价值
下载PDF
全媒体传播体系视域的融合出版自主知识体系框架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新新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25,共9页
文章在分析出版融合发展相关政策文件的基础上,提出融合出版是传统出版、数字出版由并立发展走向一体化发展的出版新阶段,其标志性范畴包括出版融合发展、出版深度融合发展以及全媒体出版传播体系。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融合出版自主知... 文章在分析出版融合发展相关政策文件的基础上,提出融合出版是传统出版、数字出版由并立发展走向一体化发展的出版新阶段,其标志性范畴包括出版融合发展、出版深度融合发展以及全媒体出版传播体系。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融合出版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要基于自主性原则回应出版融合发展领域的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要基于原创性原则推动融合出版的知识创新、理论创新和方法创新。融合出版知识体系建构须建立完善的术语体系、价值体系、方法体系,以及形成有效的应用体系;最后,文章指出融合出版知识体系建构的具体路径,包括坚持党的领导,以出版学科体系为基础、出版学术体系为核心、出版话语体系为关键,遵循知识体系建设的机理和模式并开拓多元化应用场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媒体出版传播体系 出版深度融合发展 出版自主知识体系 出版调治论
下载PDF
全媒体出版传播体系的科学内涵与演进逻辑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新新 周心怡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6-33,共8页
全媒体出版传播体系是全媒体传播体系在出版业的应用和体现。全媒体出版传播体系是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新型出版传播体系,是时间维度全程性、空间维度全息性、主体维度全员性、功能维度全效性的新型出... 全媒体出版传播体系是全媒体传播体系在出版业的应用和体现。全媒体出版传播体系是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新型出版传播体系,是时间维度全程性、空间维度全息性、主体维度全员性、功能维度全效性的新型出版传播体系,是出版业的意识形态子系统、文化子系统、经济子系统和技术子系统通过相互作用产生协同作用和融合效应,形成高级有序的全媒体出版传播结构。全媒体出版传播体系的演进逻辑包含逻辑原点层、逻辑发展层、逻辑进阶层、逻辑深化层以及逻辑目标层等五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出版 全媒体出版传播体系 “四全出版” 四维子系统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赋能数据出版:动因、机理与进路 被引量:14
19
作者 张新新 刘骐荣 《出版与印刷》 2024年第2期34-44,共11页
分析出版数据价值的动因、机理和进路,推动数据出版的理论框架构建。文章指出新质生产力赋能数据出版的动因在于供给新型生产要素、创新数据出版形态、形成数据治理新范式、催生数据出版新岗位;在梳理出版元数据价值、数字化价值以及数... 分析出版数据价值的动因、机理和进路,推动数据出版的理论框架构建。文章指出新质生产力赋能数据出版的动因在于供给新型生产要素、创新数据出版形态、形成数据治理新范式、催生数据出版新岗位;在梳理出版元数据价值、数字化价值以及数据化价值的基础上,分析出版业数据价值的媒介跃升与媒体融合、数据要素核心地位确立、出版数据要素加数效应走向乘数效应等演进机理;提出数据价值实现进路:以数据要素为理念,加快出版数据产品化进程;以内容数据为核心,积极构建出版数据中台;建立合规使用的数据产权制度,探索出版数据可信流通体系;完善出版数据治理机制,提升出版数据治理能力;设立首席数据官职务,引领新生产要素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出版 出版深度融合发展 新质生产力 “出版数据要素×” 出版高质量发展 出版数据乘数效应
下载PDF
“数字科技-出版”原态——基于海德格尔本体论解释学的数字出版本体思考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新新 《出版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31,共11页
分析“研究对象说”“预设前提说”对构建数字出版本体的进步与不足,基于整合性理论建构方法,引入数字出版“存在-存在者”的理论框架。论述研究对象、预设前提作为数字出版学科本体的两个核心要素,指出数字出版研究对象是数字出版学科... 分析“研究对象说”“预设前提说”对构建数字出版本体的进步与不足,基于整合性理论建构方法,引入数字出版“存在-存在者”的理论框架。论述研究对象、预设前提作为数字出版学科本体的两个核心要素,指出数字出版研究对象是数字出版学科的“存在者”,即数字出版活动;阐明数字出版预设前提是数字出版学科的“存在”,即“数字科技-出版”原态,能够蕴含和幻化出各种数字出版行为、数字出版现象,通过数字出版活动这个“存在者”“行为、现象的总和”来加以显示,其自身是不显示的。后从“驱动力、新形态和新结构、价值创造活动和出版发展”四个要素系统诠释了“数字科技-出版”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出版本体 “数字科技-出版”原态 数字出版研究对象 出版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