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51篇文章
< 1 2 7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创业型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探讨——基于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项目获得者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孔夏萌 彭宗祥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15年第5期32-35,共4页
研究生创业核心竞争力的发掘和培育,有赖于对创业型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开发。文章选取获得上海市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专项资助的研究生作为考察对象,着重从研究生创业状况及认识误区等维度对创业型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 研究生创业核心竞争力的发掘和培育,有赖于对创业型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开发。文章选取获得上海市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专项资助的研究生作为考察对象,着重从研究生创业状况及认识误区等维度对创业型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改革实践进行分析,探求创业型研究生人才培养的发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业型研究生人才 培养模式 创业教育
下载PDF
论大学物理教学创新发展——评《大学物理学》
2
作者 许春燕 田伟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I0046-I0046,共1页
大学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是高校理工科专业必修的课程,可为未来的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和进一步深度学习物理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物理实验能够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基础训练,能够有效夯实学生的物理知识基础,有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 大学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是高校理工科专业必修的课程,可为未来的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和进一步深度学习物理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物理实验能够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基础训练,能够有效夯实学生的物理知识基础,有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物理知识体系,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新时代信息技术在后疫情时代被广泛应用在各个学科的教学当中。传统的大学物理教学受到了极大的挑战,需要通过创新发展的形式有效提升教学质量水平,促进大学物理教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大学物理教学 提升教学质量 物理知识 信息技术 物理实验 《大学物理学》 大学物理教育
下载PDF
文科类大学生课程思政实践与探索——以“人文物理”课程为例
3
作者 童元伟 刘德强 +3 位作者 章国庆 严非男 丁亚琼 施成龙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313-317,共5页
高校的课程思政工作事关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强化政治方向和思想引领,凸显课程的价值引导功能显得尤为重要。结合文科类大学生人文素养类课程的教学经验,在上海理工大学进行强化课程思政... 高校的课程思政工作事关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强化政治方向和思想引领,凸显课程的价值引导功能显得尤为重要。结合文科类大学生人文素养类课程的教学经验,在上海理工大学进行强化课程思政要素和环节的“人文物理”课程教学改革。通过挖掘课程思政元素、课堂教学内容讨论、思政教育的宣传引导、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等系列措施,有力地促进文科类大学生的课程思政实践与探索,构建具有特色的综合素养类课程的思政育人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科类大学生 “人文物理” 课程思政 价值引领
下载PDF
大学生党员的量化考核评价体系构建研究——以上海E高校学生党支部为例 被引量:10
4
作者 刘德强 彭国樑 《改革与开放》 2018年第7期131-133,共3页
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大学生党员的培养和教育,针对大学生入党后出现的党性认识偏差、作用发挥不明显等不合格现象,提出在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中,建立健全大学生党员的考核评价体系,将党员的标准和要求进行量化,为大学生党员... 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大学生党员的培养和教育,针对大学生入党后出现的党性认识偏差、作用发挥不明显等不合格现象,提出在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中,建立健全大学生党员的考核评价体系,将党员的标准和要求进行量化,为大学生党员中不合格者设置红线,从制度上构建大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的长效机制,最大程度上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党员 量化考核 评价体系
下载PDF
常态化防疫下大学物理课程在线教学的思考
5
作者 毕文超 顾铮先 +1 位作者 童元伟 高国华 《教育进展》 2023年第1期179-183,共5页
在新冠疫情反复和常态化防疫的情况下,在线教学成为高校主要的教学方式。本文根据大学物理课程在线教学的优、缺点,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内容与形式以及课后评估三方面进行深入思考,进一步提高大学物理课程在线教学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 常态化防疫 在线教学 大学物理课程
下载PDF
促进大学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的可行性方案探析
6
作者 王坤 张帅 顾铮𠀡 《教育进展》 2023年第6期3341-3348,共8页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不断扩大,对现有的大学物理课堂教学产生抵触情绪。因此,大学物理课堂亟待改革,以适应时代发展和学生需求的变化。本研究提倡从物理学史、科学前沿、动手实践三个方面拓展大学物理课堂内容。首先...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不断扩大,对现有的大学物理课堂教学产生抵触情绪。因此,大学物理课堂亟待改革,以适应时代发展和学生需求的变化。本研究提倡从物理学史、科学前沿、动手实践三个方面拓展大学物理课堂内容。首先,加入有趣的物理学史,以引发学生对物理理论的思考和兴趣,为他们提供一种科学研究的方法,同时帮助学生建立起清晰的物理概念体系。其次,关注科学前沿,将最新的科学成果融入课堂教学,不仅使课堂内容更具时代感,还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热情。最后,丰富动手实践,将实际操作与理论教学相结合,以增加课堂趣味性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本研究还提出了物理学史融入、科学前沿引入、动手实践丰富等具体实践案例,以及融入思政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物理 教学改革 物理学史 科学前沿 动手实践
下载PDF
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中思想政治建设的思考
7
作者 李硕 毕文超 《教育进展》 2023年第11期9366-9369,共4页
教师本着“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任务和目标,将大学物理课程的实施与思想政治建设相结合。在教授大学生专业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将思政融入大学物理课程中,对学生的思想意识以及行为举止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引导学生建立正确... 教师本着“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任务和目标,将大学物理课程的实施与思想政治建设相结合。在教授大学生专业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将思政融入大学物理课程中,对学生的思想意识以及行为举止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物理课程 课程思政 高等教育
下载PDF
大学物理教学中学生辩证思维的培养
8
作者 杨莎莉 林含蕾 严非男 《教育进展》 2023年第3期1350-1355,共6页
为培养综合型人才,响应号召,做到“照辩证法办事”,结合物理学专业特点,本研究探索了在教学中培养当代大学生辩证思维的有效道路,通过指出大学物理教育中对培养学生辩证思维有所欠缺的问题,剖析辩证思维在大学物理中的体现,指出培养大... 为培养综合型人才,响应号召,做到“照辩证法办事”,结合物理学专业特点,本研究探索了在教学中培养当代大学生辩证思维的有效道路,通过指出大学物理教育中对培养学生辩证思维有所欠缺的问题,剖析辩证思维在大学物理中的体现,指出培养大学生辩证思维的积极作用并对教学模式进行探索性思考。可采用合理设计教学内容、采取多样教学形式、灵活调用教学工具等措施,深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物理 辩证思维 唯物辩证法
下载PDF
关于上海市大学生物理竞赛参赛准备的几点思考
9
作者 贾力源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第9期265-266,共2页
全国部分地区(上海市)大学生物理竞赛迄今已经举办了三十届。该赛事主要面向上海市高校二年级本科生,并且大部分参赛同学为非物理专业。在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组织和辅导所在高校本科生参加该赛事的经历,浅谈一些关于参赛选手准备该项赛... 全国部分地区(上海市)大学生物理竞赛迄今已经举办了三十届。该赛事主要面向上海市高校二年级本科生,并且大部分参赛同学为非物理专业。在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组织和辅导所在高校本科生参加该赛事的经历,浅谈一些关于参赛选手准备该项赛事的几点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物理竞赛 竞赛准备 参赛策略
下载PDF
关于赋权非正则图的A_(α)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10
作者 何常香 王文燕 刘乐乐 《运筹学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1-130,共10页
设G_(ω)=(G,ω)是一个赋权图,其邻接矩阵和赋权度对角矩阵分别A(G_(ω))和D(G_(ω))。对于α∈[0,1],G_(ω)的A_(α)-矩阵为A_(α)(G_(ω))=αD(G_(ω))+(1-α)A(G_(ω))。对于连通赋权非正则图G_(ω),给出了其关于A_(α)-特征值的一些... 设G_(ω)=(G,ω)是一个赋权图,其邻接矩阵和赋权度对角矩阵分别A(G_(ω))和D(G_(ω))。对于α∈[0,1],G_(ω)的A_(α)-矩阵为A_(α)(G_(ω))=αD(G_(ω))+(1-α)A(G_(ω))。对于连通赋权非正则图G_(ω),给出了其关于A_(α)-特征值的一些界,并得到了A_(α)-谱半径对应的特征向量中最大分量与最小分量比值的下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赋权图 A_(α)-矩阵 A_(α)-谱半径
下载PDF
次序统计量的概率性质与统计应用
11
作者 张东 安玉娥 《理论数学》 2024年第1期53-64,共12页
基于次序统计量在数理统计(非参数统计)中的重要应用,本文对次序统计量做了相对详细的介绍。本文给出了次序统计量的概念、性质,并通过离散型总体的案例说明了次序统计量的分布不同于随机样本(总体)的分布,且不具有独立性。不同于常见... 基于次序统计量在数理统计(非参数统计)中的重要应用,本文对次序统计量做了相对详细的介绍。本文给出了次序统计量的概念、性质,并通过离散型总体的案例说明了次序统计量的分布不同于随机样本(总体)的分布,且不具有独立性。不同于常见的微元法而运用分部积分法对次序统计量的分布密度作出了证明,并从可视化角度给出了常见连续型总体的次序统计量分布密度的数值分析与图像拟合。最后通过常用的非参数检验方法阐释了次序统计量在统计工作中的重要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函数 分部积分法 Mann-Whitney U检验 Spearman秩相关
下载PDF
随机线性二次控制的资格迹方法
12
作者 朱亚楠 《理论数学》 2024年第1期416-432,共17页
本文研究了强化学习方法在线性二次控制问题(LQR)中的应用。在LQR问题的研究中,常见的方法通过求解代数黎卡提方程得到最优控制,并不直接优化控制增益。本文在策略梯度算法的基础上引入资格迹方法,直接优化控制增益矩阵。考虑已知和未... 本文研究了强化学习方法在线性二次控制问题(LQR)中的应用。在LQR问题的研究中,常见的方法通过求解代数黎卡提方程得到最优控制,并不直接优化控制增益。本文在策略梯度算法的基础上引入资格迹方法,直接优化控制增益矩阵。考虑已知和未知参数两种情况下,资格迹方法的收敛。在有限时域和高斯噪声的条件下,分别给出了已知和未知参数两种情况下算法的全局收敛保证。参数未知时,利用零阶优化定理近似梯度项,这可以将问题扩展至代价函数非凸的情况。数值模拟结果显示资格迹方法与梯度下降算法相比更快收敛,方差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二次最优控制 梯度下降 资格迹
下载PDF
仿生嗅觉感知系统气体识别和浓度估计模型
13
作者 相洪涛 张文文 +2 位作者 肖文鑫 王磊 王远西 《自动化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12-827,共16页
常用气体检测模型需要使用气体传感器阵列响应信号的稳态值对气体进行种类识别和浓度估计,而在实际环境中,气体一般处于动态变化的状态,气体传感器阵列响应信号难以达到稳态值或长时间维持稳定状态.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由动态小波残... 常用气体检测模型需要使用气体传感器阵列响应信号的稳态值对气体进行种类识别和浓度估计,而在实际环境中,气体一般处于动态变化的状态,气体传感器阵列响应信号难以达到稳态值或长时间维持稳定状态.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由动态小波残差卷积神经网络(Dynamic wavelet residual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DWRCNN)子模型和权重信号自注意力(Weighted signal self-attention, WSSA)子模型组成的气体检测模型.该模型可以直接使用气体传感器阵列的原始动态响应信号对动态变化的气体进行成分识别,并进一步对每种成分气体的浓度在线估计.通过搭建的仿生嗅觉感知系统对模型的性能进行评估,实验结果表明,与常用气体识别模型相比, DWRCNN能获得接近100%气体识别准确率,且在线训练时间短,收敛速度快;与常用气体浓度估计模型相比, WSSA浓度估计模型能够大幅提高气体浓度估计精度,并能同时对不同气体都保持较高气体浓度估计精度,解决了动态环境中仿生嗅觉感知系统需要针对不同气体选择不同最优气体浓度估计模型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识别 浓度估计 仿生嗅觉感知系统 注意力机制
下载PDF
大众化教育形式下大学物理分层次因材施教的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7
14
作者 严非男 陈俊 +3 位作者 童元伟 皇甫泉生 许春燕 卜胜利 《高教学刊》 2016年第18期45-46,共2页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探索和实践大学物理课程分层次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通过在课堂授课、作业练习、答疑辅导及学习资料等环节的分层次教学活动,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适合的学习环境中得到最优发展,力争帮助每一位学生圆满完成...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探索和实践大学物理课程分层次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通过在课堂授课、作业练习、答疑辅导及学习资料等环节的分层次教学活动,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适合的学习环境中得到最优发展,力争帮助每一位学生圆满完成大学物理课程的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物理 因材施教 分层次教学 大众化高等教育
下载PDF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与大学化学教学 被引量:31
15
作者 王世革 黄明贤 《广州化工》 CAS 2016年第5期211-212,共2页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将课堂时间平均分配,每次课开始先集体讨论、温习巩固上次课内容。讨论结束后,教师讲授本次课内容,学生可很快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对新知识的接受速度和程度得以提升。对分课堂符合记忆规律,可有效减缓遗忘速度,提高对...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将课堂时间平均分配,每次课开始先集体讨论、温习巩固上次课内容。讨论结束后,教师讲授本次课内容,学生可很快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对新知识的接受速度和程度得以提升。对分课堂符合记忆规律,可有效减缓遗忘速度,提高对旧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之间的交流都得到了显著改善,可以明显地提高《大学化学》课堂的学习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化学 对分课堂 教学模式 教学质量 角色转型
下载PDF
上海市居民消费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汪美辰 叶慈南 《华东经济管理》 2003年第4期11-13,共3页
本文利用上海近10年城市居民消费的统计数据,分析了居民消费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及人均实际收入之间的量化关系,建立了两个数学模型,并对前一个模型进行了拟合。
关键词 上海 居民消费 人均GDP 消费结构 回归分析 模型拟合
下载PDF
高性能PtS_(2)/MoTe_(2)异质结红外光电探测器
17
作者 潘生生 袁涛 +1 位作者 周孝好 王振 《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74-80,共7页
由于光电探测器的工作性能直接关系到系统数据采集质量,为此,对高性能PtS_(2)/MoTe_(2)异质结红外光电探测器进行了研究。通过选取材料、试剂和设备制作了PtS_(2)/MoTe_(2)异质结红外光电探测器。搭建探测器性能测试环境,并利用光响应... 由于光电探测器的工作性能直接关系到系统数据采集质量,为此,对高性能PtS_(2)/MoTe_(2)异质结红外光电探测器进行了研究。通过选取材料、试剂和设备制作了PtS_(2)/MoTe_(2)异质结红外光电探测器。搭建探测器性能测试环境,并利用光响应度、探测率、响应时间和光电导增益4个指标,分析探测器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测试时间的推移,PtS_(2)/MoTe_(2)异质结红外光电探测器的光响应度数值始终处于5 A/W限值以上;无论对采集何种材质反射的红外光,探测器探测率均大于10 cm·Hz1/2 W^(-1);无论光生电流是处于上升还是下降时间,其响应时间始终在限值150μs以下;光电导增益值保持在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S_(2)/MoTe_(2)异质结红外光电探测器 光响应度 探测率 光电导增益
下载PDF
高等数学中积分上限函数的性质与应用
18
作者 马纪英 赵春艳 《理论数学》 2024年第4期176-183,共8页
积分上限函数是高等数学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类函数,由此可以证明微积分基本定理。积分上限函数在各类数学竞赛和考研试题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常考常新的重要知识点。由于积分上限函数的定义方式不同于普通函数,学生不太容易掌握,是课程... 积分上限函数是高等数学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类函数,由此可以证明微积分基本定理。积分上限函数在各类数学竞赛和考研试题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常考常新的重要知识点。由于积分上限函数的定义方式不同于普通函数,学生不太容易掌握,是课程学习的一个难点。本文在高等数学教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了积分上限函数推广的求导公式,并且进一步讨论了周期性和奇偶性。接着本文探讨了积分上限函数的应用,包括证明柯西–施瓦茨不等式,中值问题,以及与微分方程相结合的问题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分上限函数 可导性 奇偶性 中值问题
下载PDF
高等数学中泰勒中值定理及拓展应用
19
作者 马纪英 《理论数学》 2024年第2期807-816,共10页
泰勒中值定理及其对应的泰勒公式是微分学的重点内容,也是教学难点。在高等数学课程中,泰勒公式主要用于求解未定式的极限,近似计算以及证明某些与中值问题有关的结论。本文主要探讨泰勒公式的思想方法,利用泰勒中值定理证明曲线的凹凸... 泰勒中值定理及其对应的泰勒公式是微分学的重点内容,也是教学难点。在高等数学课程中,泰勒公式主要用于求解未定式的极限,近似计算以及证明某些与中值问题有关的结论。本文主要探讨泰勒公式的思想方法,利用泰勒中值定理证明曲线的凹凸性判定定理,中值问题,以及求解微分方程等拓展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数学 泰勒中值定理 曲线凹凸性 中值问题
下载PDF
Taylor公式在量子力学近似计算的一些应用
20
作者 徐建 《理论数学》 2024年第4期361-365,共5页
高等数学中关于Taylor公式或者Taylor中值定理往往都是学生不好理解和消化的知识,尤其是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Taylor公式,在此通过几个量子力学有关的有意思的例子来说明Taylor公式的重要性,以及近似计算在学习和研究当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 TAYLOR公式 近似计算 量子力学 狭义相对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