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3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球化背景下数字劳动的解构: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的新思考
1
作者 岳甜 《哲学进展》 2025年第1期244-249,共6页
全球化和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深刻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特别是劳动形式与劳动关系。数字劳动成为了现代资本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传统马克思主义关于劳动价值和剥削的理论是否仍然适用于这种新型劳动形式?本文聚焦于数字劳动的解构,... 全球化和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深刻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特别是劳动形式与劳动关系。数字劳动成为了现代资本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传统马克思主义关于劳动价值和剥削的理论是否仍然适用于这种新型劳动形式?本文聚焦于数字劳动的解构,通过与马克思主义关于劳动价值理论的对话,探讨这种新型劳动形式与马克思主义的传统劳动价值理论和剥削模式的不同。通过分析数字劳动的非典型劳动关系、劳动价值的重新定义、劳动关系的变革、剥削形式的转变,揭示数字经济中的新型剥削机制和资本扩张逻辑。Globalization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digital economy have profoundly changed the socio-economic structure, especially the forms of labor and labor relations. Digital labor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modern capitalism, but is the traditional Marxist theory of labor value and exploitation still applicable to this new form of labor? Focusing on the deconstruction of digital labor, this paper explores how this new form of labor differs from traditional Marxist theories of labor value and models of exploitation by engaging in a dialogue with Marxist theories on labor value. By analyzing the atypical labor relations of digital labor, the redefinition of labor value, the change of labor relations,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form of exploitation, it reveals a new type of exploitation mechanism and the logic of capital expansion in the digital econom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数字劳动 马克思主义 劳动价值理论 剥削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百余年进程的动力
2
作者 彭高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363-368,374,共7页
回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百余年进程,在学理上有一个绕不开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何以不断地发展并取得丰硕的成果?对此问题的解答在本质上涉及此进程的动力。这一进程之所以能持续百余年,其主要原因在于它具有强大的理论动力、实践动力... 回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百余年进程,在学理上有一个绕不开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何以不断地发展并取得丰硕的成果?对此问题的解答在本质上涉及此进程的动力。这一进程之所以能持续百余年,其主要原因在于它具有强大的理论动力、实践动力和精神动力。其理论动力是马克思主义自身的实践性和革命性等理论特质,其实践动力是在社会现实基础上开启的中国实践,其精神动力是实现中国梦。站在新的历史方位,立足于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理论动力、实践动力和精神动力相统一的三元动力系统将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继续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理论动力 实践动力 精神动力
下载PDF
“卡夫丁峡谷”理论视域下百余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历程
3
作者 程恩慧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356-362,共7页
马克思主义真理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卡夫丁峡谷”揭示了一条不同于西欧社会发展道路的可能性。毛泽东深刻认识到中国革命的特殊性,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实现了“跨越峡谷”。邓小平把握住... 马克思主义真理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卡夫丁峡谷”揭示了一条不同于西欧社会发展道路的可能性。毛泽东深刻认识到中国革命的特殊性,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实现了“跨越峡谷”。邓小平把握住了“跨越峡谷”后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症候,通过改革开放填平了峡谷的生产力鸿沟。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创造了一种新的文明类型,它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是在“跨越峡谷”“填平峡谷”后对更高生产力、生产关系的重塑,是“峡谷再造”的过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秉承马克思主义真理,在继承马克思、毛泽东、邓小平等人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夫丁峡谷”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生产力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动力系统
4
作者 周璐 彭高 《老区建设》 2024年第11期13-23,共11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余年历程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密切互动和相互成就的过程,其绵延百余年而不断发展是由理论动力、实践动力和精神动力共组的“三元一体”动力系统所支撑。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性和批判性特质,创造出马克思主义本...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余年历程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密切互动和相互成就的过程,其绵延百余年而不断发展是由理论动力、实践动力和精神动力共组的“三元一体”动力系统所支撑。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性和批判性特质,创造出马克思主义本土化发展的理论形态,并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所不容忽视的重大问题,构成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必须完成的实践课题,推动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创新与发展。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成为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逻辑主线。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唯有立足新的历史方位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优化并有效激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元一体”动力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理论动力 实践动力 精神动力
下载PDF
新时代视阈下“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改革的路径探析——以上海理工大学为例 被引量:6
5
作者 王煜焜 夏小华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4期395-400,共6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精准地指出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当前,世界局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新的局势需要新的宣讲。高校是理论教育的前沿阵地,“形式与政策”课程是承担新时代形势下政治理论宣讲的首选,但是,教学层面上存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精准地指出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当前,世界局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新的局势需要新的宣讲。高校是理论教育的前沿阵地,“形式与政策”课程是承担新时代形势下政治理论宣讲的首选,但是,教学层面上存在的问题影响了其效果。通过对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和实践,上海理工大学从不同维度探讨“形势与政策”课程,以期更精准地为高校学生阐释和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形势与政策 思政课 教学改革
下载PDF
校史文化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实施路径研究——以上海理工大学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振华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9年第1期39-43,共5页
上海理工大学百余年校史文化是一笔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具有重要影响。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采取典型人物、事件等案例,密切联系学生实际,通过对话、交流、写作等方式将百余年校史资源有选择地与"... 上海理工大学百余年校史文化是一笔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具有重要影响。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采取典型人物、事件等案例,密切联系学生实际,通过对话、交流、写作等方式将百余年校史资源有选择地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有机融合,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生动性和历史感,使学生在了解百年校史文化发展的脉络中掌握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从而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沪江大学 校史文化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下载PDF
生态社会主义或野蛮——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政治与伦理愿景 被引量:1
7
作者 温晓春 《理论视野》 CSSCI 2013年第8期28-31,共4页
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通过新陈代谢断裂理论发现了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业生产必然采取的剥夺自然和人的不道德形式,协同进化则表明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任何片面强调"斗争"与"合作"的环境伦理话语都缺乏辩证的方法... 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通过新陈代谢断裂理论发现了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业生产必然采取的剥夺自然和人的不道德形式,协同进化则表明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任何片面强调"斗争"与"合作"的环境伦理话语都缺乏辩证的方法论基础和恰当的政治-伦理考量。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的建构及其实践从属于更广大的以生态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野蛮性的政治批判运动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陈代谢断裂 协同进化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微博阵地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被引量:4
8
作者 许丹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8期12-14,共3页
微博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互动媒介,凭借其信息传播速度快、时效性强、开放性、交互性等特征,迅速成为社会大众进行信息交流和互动的重要平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多种信息传播方式和信息载体来进行,需要更为广阔的传播空间,因而我们必... 微博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互动媒介,凭借其信息传播速度快、时效性强、开放性、交互性等特征,迅速成为社会大众进行信息交流和互动的重要平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多种信息传播方式和信息载体来进行,需要更为广阔的传播空间,因而我们必须关注微博的发展现状,抓住机遇,应对挑战,积极开拓微博阵地,顺利实现微博阵地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博 阵地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下载PDF
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之“轻”传播 被引量:9
9
作者 牛海 刘诗铭 《传媒》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94-96,共3页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需要借助新媒体手段,以轻巧而不失质量,简洁而不失厚重的理论精华,轻松活泼而不失规范严谨的方式“轻”传播,才能更好地吸引年轻一代,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实效性。因此,需要转换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范...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需要借助新媒体手段,以轻巧而不失质量,简洁而不失厚重的理论精华,轻松活泼而不失规范严谨的方式“轻”传播,才能更好地吸引年轻一代,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实效性。因此,需要转换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范式,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人才队伍建设,优化传播的总体环境,构建有效的“轻”传播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马克思主义理论 “轻”传播
下载PDF
重思马克思“自主活动”概念的自由劳动意蕴
10
作者 陈茜 金瑶梅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3期23-29,共7页
自由是贯穿马克思思想的重要线索,自由劳动是人类解放和个人自由的实现标志。马克思对自由劳动的思考要追溯到“自主活动”概念。“自主活动”概念不仅是对黑格尔“自我意识”概念的超越,也是对赫斯“自由行动”概念的扬弃,其否定了纯... 自由是贯穿马克思思想的重要线索,自由劳动是人类解放和个人自由的实现标志。马克思对自由劳动的思考要追溯到“自主活动”概念。“自主活动”概念不仅是对黑格尔“自我意识”概念的超越,也是对赫斯“自由行动”概念的扬弃,其否定了纯粹的精神活动和伦理价值悬设。在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时期,“自主活动”概念作为批判异化劳动现象而出场,是人的类本质的肯定方面。在马克思确立唯物史观后,“自主活动”概念开始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联系在一起,为马克思正式进入政治经济学批判并进一步探究自由劳动奠定了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自主活动 自由自觉的活动 自我意识 自由行动 自由劳动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人学意蕴及当代启示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雪雪 《湖湘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3-44,共12页
马克思主义文明观具有深刻的人学意涵,从人学视角出发,阐释其中的人学逻辑,是研究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内在要求。文明的本质在于人的进步。现代资本文明的开创,是人类文明史的一大进步,对人类社会和人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然而,现代资本... 马克思主义文明观具有深刻的人学意涵,从人学视角出发,阐释其中的人学逻辑,是研究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内在要求。文明的本质在于人的进步。现代资本文明的开创,是人类文明史的一大进步,对人类社会和人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然而,现代资本文明具有典型的二重性,资本文明的弊端和缺陷,决定其是一种历史的和暂时的形式,人的进步将在更高级的文明形态中达成。人类历史步入“真正的普遍的文明”时代,将开启人的自由解放的理想生存状态。当代中国以马克思主义文明观为理论依循,在实践中开辟了一种新文明类型的可能性。人类文明新形态以马克思主义文明观为底色,凸显出人的主体价值,实质性地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进步,文明的人本意蕴和价值逻辑得到充分彰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文明观 现代资本文明 人类文明新形态
下载PDF
五大发展理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路径——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为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胡绪明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3期43-45,共3页
五大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自觉运用和创造性发展。将五大发展理念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总体把握五大发展理念与"马克思主... 五大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自觉运用和创造性发展。将五大发展理念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总体把握五大发展理念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体系的内在逻辑是前提基础,系统推进五大发展理念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内容有机衔接是关键环节,有效构建五大发展理念的教材话语体系与教学话语体系是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大发展理念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教学方法
下载PDF
论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中国化的理论贡献 被引量:5
13
作者 徐水华 陈磊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9年第2期38-43,共6页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中国化作出了重要理论贡献。具体体现在: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中国化作出了重要理论贡献。具体体现在: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结合起来,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这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为理论来源,形成了一系列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观点和方法,体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继承性和创新性;将生态文明建设与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和价值追求结合起来,提出了体现人民福祉的民生生态思想,彰显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鲜明的人民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中国化 人与自然 人民福祉
下载PDF
《新时代》月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话语权的塑造与探索 被引量:2
14
作者 仇发华 官心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4期26-36,共11页
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立前后,国内各种社会思潮涌起,马克思主义作为其中的一种社会思潮亟需传播和提升其理论话语权的媒介平台。毛泽东在创建湖南自修大学的同时创办了《新时代》月刊,《新时代》月刊在满足湖南自修大学办学指导的基础上,... 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立前后,国内各种社会思潮涌起,马克思主义作为其中的一种社会思潮亟需传播和提升其理论话语权的媒介平台。毛泽东在创建湖南自修大学的同时创办了《新时代》月刊,《新时代》月刊在满足湖南自修大学办学指导的基础上,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培养革命干部,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进行了塑造马克思主义理论话语权的探索与尝试。在短暂的办刊期间,《新时代》月刊在宣传、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中国革命和世界形势、培养革命干部等方面进行了塑造马克思主义理论话语权的探索。梳理《新时代》月刊的历史贡献,对新时代加强党报党刊在理论研究和意识形态建设中的作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话语权等方面仍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月刊 马克思主义理论 话语权
下载PDF
增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效性的问题导入法探究——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为例 被引量:4
15
作者 夏小华 徐水华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119-123,共5页
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效是培育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抓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直接关系到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堂教育教学质量和实效及低。实践表明,采用问题导入法等教学方... 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效是培育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抓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直接关系到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堂教育教学质量和实效及低。实践表明,采用问题导入法等教学方法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找准关键环节设计的着力点,能够让大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提高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大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理论 教学方法 问题导入法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乡村产业振兴的现实困境和对策探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钱家慧 王凤志 《安徽乡村振兴研究》 2023年第4期19-26,共8页
产业振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核心内容,对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和现实价值。当前,我国乡村产业发展虽已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但仍面临着乡村产业振兴缺乏内生动力、乡村产业整体效益不高、乡村发展优势不突出、乡村产业融合存在... 产业振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核心内容,对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和现实价值。当前,我国乡村产业发展虽已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但仍面临着乡村产业振兴缺乏内生动力、乡村产业整体效益不高、乡村发展优势不突出、乡村产业融合存在要素约束等问题。应遵循乡村产业振兴的目标导向,针对现阶段乡村产业发展中的问题,通过重塑内生动力、提高乡村产业发展引领力、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构建乡村农业全产业链等路径,进一步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乡村振兴 乡村产业振兴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域下的美丽中国建设 被引量:3
17
作者 金瑶梅 彭先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21年第1期37-42,128,共7页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其批判了人类中心主义,揭示了科学革命背后的隐患,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阐明了人与自然关...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其批判了人类中心主义,揭示了科学革命背后的隐患,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阐明了人与自然关系背后隐藏的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当前,建设美丽中国面临意识、实践以及制度三大层面的挑战。积极应对这一系列挑战,必须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指导下,采取各种措施,在全社会树立生态新理念、实现绿色发展方式、规范生态文明制度,让美丽中国建设的美好蓝图展现出中国面貌、中国风采、中国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美丽中国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
下载PDF
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及其现代性思考——基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文本考察
18
作者 倪霖慧 《党史文苑》 2024年第9期101-103,共3页
为人类求解放是马克思一生的价值追求和思想主题。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展现出了恒久的生命力、解释力和创造力。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以下简称《导言》)中,马克思对德国社会宗教产生的现实根源、德国社会... 为人类求解放是马克思一生的价值追求和思想主题。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展现出了恒久的生命力、解释力和创造力。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以下简称《导言》)中,马克思对德国社会宗教产生的现实根源、德国社会旧制度的缺陷及政治解放的不彻底性进行分析,进而从政治解放过渡到人的解放,探寻出一条真正实现人类解放的现实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解放思想 思想主题 不彻底性 人的解放 《导言》 人类解放 现实根源
下载PDF
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探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继涛 《改革与开放》 2017年第2期48-48,50,共2页
近代以来科技革命产生的冲击影响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进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也受到了科技革命的影响,坚持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统一有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和发展。
关键词 科技革命 马克思主义 统一
下载PDF
当代法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四条路径及其评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程恩慧 《法国研究》 2021年第2期45-53,共9页
当代法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大致包含以下四种研究路径:以比岱为代表的《资本论》解读路径;以巴迪欧为代表的事件哲学路径;以朗西埃为代表的美学、文学政治路径;以巴里巴尔为代表的后马克思主义路径。四位主要代表人物都与阿尔都塞有着密切... 当代法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大致包含以下四种研究路径:以比岱为代表的《资本论》解读路径;以巴迪欧为代表的事件哲学路径;以朗西埃为代表的美学、文学政治路径;以巴里巴尔为代表的后马克思主义路径。四位主要代表人物都与阿尔都塞有着密切的理论关联,分别代表了后阿尔都塞时代的四种研究路径,解放政治是其理论背后的共有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结构 事件 文学政治 种族问题 解放政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