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5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优良学风培育朋辈教育管理模式探析--以上海电力大学“00后”大学生“青年小讲师”为例
1
作者 任祥宝 齐永晓 《教育教学论坛》 2025年第13期53-56,共4页
培育优良学风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探索新的朋辈教育模式,在优良学风培育中蕴含着巨大的价值。“青年小讲师”通过设置刚需课程、规范选拔培训、灵活模式授课和完善制度保障等,形成了朋辈教育长效机制。以上海电力大学“青年小讲... 培育优良学风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探索新的朋辈教育模式,在优良学风培育中蕴含着巨大的价值。“青年小讲师”通过设置刚需课程、规范选拔培训、灵活模式授课和完善制度保障等,形成了朋辈教育长效机制。以上海电力大学“青年小讲师”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和分析发现,朋辈教育在高校优良学风培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寝室文化、班风、学风建设产生递进影响;能够巧妙调动青年积极性,帮助更多学业困难学生,从而形成学风生态建设的良性循环;朋辈教育模式创新应与实际相结合,注重“角色”赋予的自尊满足作用,强调实效性和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优良学风 朋辈教育 管理模式 “青年小讲师”
下载PDF
基于SCADA和投票分类模型的电力系统攻击检测技术
2
作者 耿振兴 王勇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23,共6页
为检测电力系统中的网络攻击行为,文中提出一种基于电力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SCADA)系统的攻击检测方法,探讨了机器学习方法作为检测电力系统攻击的可行性,并评估了其性能,讨论了机器学习模型作为攻击检测方法的意义。此外,还提出一种基... 为检测电力系统中的网络攻击行为,文中提出一种基于电力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SCADA)系统的攻击检测方法,探讨了机器学习方法作为检测电力系统攻击的可行性,并评估了其性能,讨论了机器学习模型作为攻击检测方法的意义。此外,还提出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投票分类模型(RES),其由RF、ET和SVM三种基本分类器构成,使用投票分类中的软投票方法,并且考虑了基本分类器的权重对投票分类模型的影响。通过在密西西比州立大学和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电力系统攻击数据集上进行实验和分析,结果表明,与其他方法相比,RES模型在电力系统的攻击检测方面准确率得到大幅提升,在电力系统攻击数据集上的二分类准确率达到了98.40%,能够准确地检测电网中的网络攻击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ADA系统 投票分类模型 电力系统 网络攻击 机器学习 入侵检测
下载PDF
计算机病毒解析与防范
3
作者 饶伟臣 《科学与信息化》 2024年第21期122-124,128,共4页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变得日益重要。然而,计算机病毒的破坏以及各种特洛伊木马的入侵可能导致个人数据被窃取,甚至造成计算机系统崩溃。本文将定义计算机病毒,列举当前主要的病毒类型,分析在线环境中计...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变得日益重要。然而,计算机病毒的破坏以及各种特洛伊木马的入侵可能导致个人数据被窃取,甚至造成计算机系统崩溃。本文将定义计算机病毒,列举当前主要的病毒类型,分析在线环境中计算机病毒的特征,并提供一些安全防护措施,旨在为用户提供参考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计算机 病毒 类型 特征 防护措施
下载PDF
融合课程思政理念的区块链课程体系建设——以上海电力大学高水平通识课程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凯 温蜜 +1 位作者 陈思远 毕忠勤 《科教导刊》 2021年第3期134-135,共2页
目前区块链课程普遍是面向计算机类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结合所在高校工程教育实践特色的区块链通识课程建设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以上海电力大学高水平通识课程"区块链技术导论"为例,着眼新工科工程教育要求、聚焦学校能源电力... 目前区块链课程普遍是面向计算机类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结合所在高校工程教育实践特色的区块链通识课程建设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以上海电力大学高水平通识课程"区块链技术导论"为例,着眼新工科工程教育要求、聚焦学校能源电力特色、融合课程思政理念开展区块链课程体系建设探索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技术 通识课程 课程思政 新工科
下载PDF
面向计算机专业工程认证和课程思政需求的离散数学课程建设探索 被引量:5
5
作者 魏立斐 张蕾 张凯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19年第11期11-12,共2页
随着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持续开展和课程思政的需求日益强烈,迫切需要根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课程思政的双重要求,对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基础课--离散数学的课程大纲进行修订。文章围绕学生毕业能力的培养和"立德树人"的教育根... 随着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持续开展和课程思政的需求日益强烈,迫切需要根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课程思政的双重要求,对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基础课--离散数学的课程大纲进行修订。文章围绕学生毕业能力的培养和"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对细化教学目标、紧扣毕业要求、分解课程内容、支撑毕业指标、采用问题导向、改革教学方法,打通课程体系、融入课程思政等方面内容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数学 课程建设 工程认证 课程思政
下载PDF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探索与实践——基于课程思政背景下的讨论 被引量:14
6
作者 张凯 李红娇 +2 位作者 王亮亮 毕忠勤 王静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第29期34-36,共3页
计算机网络课程是计算机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目前在具体教学实践过程中存在着不足以满足当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和“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内涵要义的问题。为对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融合课程思政教学理念,提出以强调工... 计算机网络课程是计算机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目前在具体教学实践过程中存在着不足以满足当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和“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内涵要义的问题。为对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融合课程思政教学理念,提出以强调工程实践的课程大纲修订、以强调案例引入的教学方案修订、以强调课程思政的教学过程修订的教学探索思路。通过课程建设,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 课程思政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下载PDF
创新实践驱动的计算机系统安全课程立体化教学体系构建 被引量:1
7
作者 李红娇 李晋国 +1 位作者 刘辉 张凯 《计算机教育》 2020年第2期137-140,共4页
围绕网络空间安全人才的培养和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需要,以计算机系统安全课程为例,分析计算机系统安全课程特点,从基础—前沿—创新融合的模块化教学内容与基础—拓展—创新递升的实践体系两个方面,探讨符合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计算... 围绕网络空间安全人才的培养和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需要,以计算机系统安全课程为例,分析计算机系统安全课程特点,从基础—前沿—创新融合的模块化教学内容与基础—拓展—创新递升的实践体系两个方面,探讨符合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计算机系统安全课程的立体化教学体系,介绍教学体系构建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系统安全 创新实践 模块化 立体化教学体系
下载PDF
融入“四个自信”的计算机类课程思政教学案例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7
8
作者 毕忠勤 周平 李永斌 《海峡科学》 2021年第1期88-90,共3页
目前,在人文社科、管理类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的研究成果相对比较丰富,理工科课程则由于其自身的特点,相关研究较少。该文在分析工科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的难点基础上,提出了融入"四个自信"的计算机类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设计思路... 目前,在人文社科、管理类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的研究成果相对比较丰富,理工科课程则由于其自身的特点,相关研究较少。该文在分析工科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的难点基础上,提出了融入"四个自信"的计算机类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设计思路,开展了相关教学实践,并给出了若干计算机类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引领 工科课程 课程思政 科技自信 科技强国
下载PDF
超短时电力负荷预测技术研究进展
9
作者 邬秀玲 周盛 +2 位作者 王春娟 余萃卓 刘昊 《计算机与现代化》 2024年第12期108-115,共8页
超短期预测在许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场景。超短期电力负荷预测对于电力的实时调度、资源分配具有重要意义。合理的电力调度能够提升居民的用电体验,同时避免资源浪费。随着我国用电结构越来越多样化,对电力负荷进行准确的预测逐渐成为了... 超短期预测在许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场景。超短期电力负荷预测对于电力的实时调度、资源分配具有重要意义。合理的电力调度能够提升居民的用电体验,同时避免资源浪费。随着我国用电结构越来越多样化,对电力负荷进行准确的预测逐渐成为了难题。本文介绍超短期电力负荷预测的应用场景以及当前面对的困难与挑战,从技术层面将目前主流超短期电力负荷预测使用的方法分为传统预测方法、智能预测方法和组合预测方法,并对每一类方法内的模型按照实现方式进行细分和归类,随后在介绍过程中对部分典型模型的原理进行解释,最后,对比总结3类方法的优缺点,以表格的形式直观展示文中提到的部分模型的特点,并对未来超短期电力负荷预测的研究方向提出合理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短期预测 电力负荷预测 传统预测 组合预测
下载PDF
创新实践驱动的计算机系统安全课程立体化教学体系构建
10
作者 李红娇 李晋国 +1 位作者 刘辉 张凯 《计算机教育》 2020年第1期108-111,共4页
围绕网络空间安全人才的培养需求和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需要,以计算机系统安全课程为例,分析计算机系统安全课程特点,从“基础—前沿—创新融合的模块化教学内容”与“基础—拓展—创新递升的实践体系”两个方面,探讨符合创新实践能... 围绕网络空间安全人才的培养需求和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需要,以计算机系统安全课程为例,分析计算机系统安全课程特点,从“基础—前沿—创新融合的模块化教学内容”与“基础—拓展—创新递升的实践体系”两个方面,探讨符合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计算机系统安全课程的立体化教学体系,介绍教学体系构建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系统安全 创新实践 模块化 立体化教学体系
下载PDF
面向能源电力数智化人才培养的“人工智能”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
11
作者 徐曼 张传林 范自柱 《计算机应用文摘》 2025年第6期28-34,37,共8页
人工智能技术与能源电力的深度融合,是应对“双碳”目标下新型电力系统面临的各种挑战的必由之路。文章面向能源电力数智化人才培养,针对“人工智能”课程教学中存在的3大挑战——融入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前沿、凸显能源电力应用特色、支... 人工智能技术与能源电力的深度融合,是应对“双碳”目标下新型电力系统面临的各种挑战的必由之路。文章面向能源电力数智化人才培养,针对“人工智能”课程教学中存在的3大挑战——融入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前沿、凸显能源电力应用特色、支撑具备创新实践能力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了一套系统的教学改革方案。该方案以校企联合高水平实验平台为基础,在“人工智能”课程教学中组建了具备学科交叉融合、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三融合”特色的教学团队,建设了涵盖线上慕课资源、科研项目资源、通用平台行业应用资源“三维度”立体教学资源库,设计并实施了线上理论学习、前沿应用讲座、基础实验训练、行业特色分组综合实践“四阶段”递进教学模式。该教学设计紧密对接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前沿,实现了高水平实验平台的本地化,凸显了行业应用特色,在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方面成效显著。目前,该模式已推广至上海电力大学人工智能专业群、微专业、全校以及其他能源电力类高校,具有一定的应用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产教融合 能源电力 新型电力系统
下载PDF
基于智能技术的电力系统负荷预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栗风永 杨洋 《上海电力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4期379-385,共7页
负荷预测是智能电网安全领域的热门研究方向。智能技术应用到智能电网负荷预测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首先,对主流负荷预测技术进行总结;然后,将面向智能电网的传统负荷预测技术与近年来新兴的智能负荷预测技术进行对比,并详细介绍... 负荷预测是智能电网安全领域的热门研究方向。智能技术应用到智能电网负荷预测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首先,对主流负荷预测技术进行总结;然后,将面向智能电网的传统负荷预测技术与近年来新兴的智能负荷预测技术进行对比,并详细介绍了两个领域中典型成果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最后,讨论了智能电网负荷预测技术仍需要解决的问题及未来的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预测 智能电网 预测模型 深度学习
下载PDF
Wear-YOLO:变电站电力人员安全装备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茹 刘大明 张健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1-121,共11页
针对传统变电站电力人员的安全帽、绝缘手套、绝缘鞋等安全装备的目标检测算法精度低,泛化性差,尤其针对是否佩戴绝缘手套检测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YOLOv8的变电站电力人员安全装备检测算法Wear-YOLO。为了更好地学习复杂场景的语境... 针对传统变电站电力人员的安全帽、绝缘手套、绝缘鞋等安全装备的目标检测算法精度低,泛化性差,尤其针对是否佩戴绝缘手套检测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YOLOv8的变电站电力人员安全装备检测算法Wear-YOLO。为了更好地学习复杂场景的语境信息,将YOLOv8的Backbone部分的C2f(CSP bottleneck with 2 convolutions)模块替换为融合Transformer结构的MobileViTv3模块,捕获长距离依赖关系和上下文信息,并与局部信息相融合,提升模型在变电站场景中特征提取的能力。同时为优化小目标检测效果,引入小目标检测层以增强网络对浅层语义信息的提取,从而提升模型对于未佩戴绝缘手套小目标的检测精度。采用WIoUv3改进边界框回归损失函数,引入动态非单调聚焦机制使得模型更专注于普通质量的锚框,从而提高模型检测的准确率和对于复杂情况的适应能力。实验结果表明,平均检测精度92.1%,对安全帽的检测精度96.8%,对佩戴绝缘手套的检测精度92.1%,对未佩戴绝缘手套的检测精度81.6%,对绝缘鞋的检测精度93.0%,并且在与经典目标检测模型Faster R-CNN、SSD、RetinaNet、YOLOv5的对比实验中具有更好的检测精度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装备检测 绝缘手套 YOLO 融合Transformer 损失函数
下载PDF
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优化LSTM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 被引量:7
14
作者 崔星 李晋国 +1 位作者 张照贝 李麟容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1-136,共6页
电力负荷数据具备时序性和非线性特征,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LSTM,long short-term memory)可以有效处理上述数据特性。然而LSTM算法性能对预置参数具有极大的依赖性,依靠经验设定的参数会使模型具有较低的泛化性能,降低了预测效果。为解... 电力负荷数据具备时序性和非线性特征,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LSTM,long short-term memory)可以有效处理上述数据特性。然而LSTM算法性能对预置参数具有极大的依赖性,依靠经验设定的参数会使模型具有较低的泛化性能,降低了预测效果。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非线性动态调整惯性权重粒子群算法(NIWPSO,nonlinear dynamic inertia weight strategy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与LSTM相结合的预测模型NIWPSO-LSTM。利用非线性动态调整惯性权重的方法来提升PSO的全局寻优能力,再通过NIWPSO对LSTM的参数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NIWPSO-LSTM预测精度要远高于其他模型,验证了所提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电力负荷预测 机器学习 非线性动态调整惯性权重粒子群算法 LSTM
下载PDF
基于量子蚁群算法的配电网故障区段快速定位技术 被引量:2
15
作者 毕忠勤 余晓婉 +3 位作者 王宝楠 黄文焘 张丹 董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93-708,共16页
分布式电源并入配电网已成为新型电力系统重要特征之一,分布式电源的接入与发电的不确定性使配电网潮流复杂多变,对配电网故障快速定位提出更高的技术要求.然而,现有智能优化算法在解决配电网故障区段定位问题时会出现收敛速度慢、易陷... 分布式电源并入配电网已成为新型电力系统重要特征之一,分布式电源的接入与发电的不确定性使配电网潮流复杂多变,对配电网故障快速定位提出更高的技术要求.然而,现有智能优化算法在解决配电网故障区段定位问题时会出现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最优等问题.针对这些挑战与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量子蚁群算法(QACA)的配电网故障区段快速定位技术.首先,根据状态逼近思想和最小故障集理论构建配电网故障定位的数学模型;其次,针对馈线终端单元上传信息缺失情况提出信息自修正方法,并提出分级定位模型来缩短定位时间;然后,提出3种改进技术对QACA进行针对性改进,改进量子旋转门更新机制,以函数控制形式动态调整旋转角大小,同时引入精英策略加快算法收敛速度.最后,在关键参数确定后验证了改进技术、信息自修正法、分级定位模型的有效性.将所提算法与7种不同算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改进的QACA可有效完成故障区段定位,具有良好的收敛速度、准确率以及容错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故障区段定位 量子蚁群算法 信息自修正法 分级定位模型
下载PDF
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研究——以上海某高校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静 《西部素质教育》 2020年第8期157-159,共3页
文章首先阐述了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重要意义,然后分析了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适应性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最后从重视入学教育、关注个体差异和丰富校园文化活动三个方面提出了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提升策略。
关键词 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 学习适应性 精准化学业指导
下载PDF
量子计算与蚁群算法相结合的配电网故障定位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海林 黄存强 +3 位作者 田旭 安娟 张舜祯 毕忠勤 《湖南电力》 2024年第4期132-137,共6页
针对智能优化算法在处理配电网故障定位问题时存在后期收敛速度慢、成功率低的缺点,提出基于量子计算与蚁群算法相结合的量子蚁群算法进行配电网故障定位。首先,鉴于馈线终端单元(feeder terminal unit,FTU)上传信息会发生畸变与缺失的... 针对智能优化算法在处理配电网故障定位问题时存在后期收敛速度慢、成功率低的缺点,提出基于量子计算与蚁群算法相结合的量子蚁群算法进行配电网故障定位。首先,鉴于馈线终端单元(feeder terminal unit,FTU)上传信息会发生畸变与缺失的情况,提出计及FTU漏报误报信息的分级定位数学模型;其次,介绍量子蚁群算法的基本原理及应用方案;最后,在MATLAB上进行仿真,验证量子蚁群算法及计及FTU漏报误报信息的分级定位数学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故障定位 量子蚁群算法 FTU漏报误报 分级定位模型
下载PDF
基于SARIMA模型的上海市中心城区共享单车需求预测 被引量:1
18
作者 范棪堃 《信息与电脑》 2024年第5期210-214,共5页
无桩式共享单车的出现与推广在减少碳排放的同时,带来了道路拥堵问题。如何高效、准确地进行交通流量预测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利用2016年8月上海市中心城区摩拜共享单车数据,利用季节性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Seasonal Autoregres... 无桩式共享单车的出现与推广在减少碳排放的同时,带来了道路拥堵问题。如何高效、准确地进行交通流量预测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利用2016年8月上海市中心城区摩拜共享单车数据,利用季节性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Seasonal 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 Model,SARIMA模型)进行模拟和预测,再通过折线图的方式揭示共享单车需求量与时间之间的变化关系。研究发现,SARIMA(0,1,3)×(0,1,0)_(84)模型能够有效预测上海市中心城区共享单车的需求量。预测交通流量,可以缓解城市主干道的拥堵状况,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同时,预测通勤需求可以平衡供需关系,为运营企业和用户提供更高效的服务,为政府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节性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SARIMA模型) 交通流量预测 共享单车
下载PDF
面向新工科建设的大学生信息技术能力培养体系构建研究
19
作者 周平 刘志斌 +2 位作者 叶文珺 李永斌 毕忠勤 《海峡科学》 2023年第11期130-133,共4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对新工科人才的信息技术能力提出了更高层次要求。该文通过对新工科人才信息能力要求的深度剖析,构建了面向新工科建设的大学生信息能力培养体系,以期更好地对接各应用领域对新工科人才的要求,有效提升新工科人...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对新工科人才的信息技术能力提出了更高层次要求。该文通过对新工科人才信息能力要求的深度剖析,构建了面向新工科建设的大学生信息能力培养体系,以期更好地对接各应用领域对新工科人才的要求,有效提升新工科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信息技术能力 培养体系
下载PDF
面向数据科学的应用统计学创新教学体系探索
20
作者 张伟娜 毕忠勤 王宝楠 《计算机教育》 2024年第5期175-179,共5页
针对传统应用统计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痛点”问题,结合大数据特征,对接数据科学专业人才培养需求及后继课程要求,提出应用统计学创新教学方案,具体介绍如何明确“知识—技能—价值”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重构三维知识层次结构、设计线... 针对传统应用统计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痛点”问题,结合大数据特征,对接数据科学专业人才培养需求及后继课程要求,提出应用统计学创新教学方案,具体介绍如何明确“知识—技能—价值”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重构三维知识层次结构、设计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如何探索面向计算机设计竞赛的创新实践,综合提升学生统计学知识和实践技能,以更好地培养数据计算、推断与检验的统计思维,强化数据统计分析及可视化实践,融合多领域数据应用,通过“统计+计算机+”的模式探索创新,有效支撑数据科学专业后续课程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统计学 大数据 数据科学 混合式教学 创新竞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