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5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依托科技型社团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与具体实践--以上海电机学院机械学院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尚海龙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第13期210-211,共2页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当前高校研究的热点。作为第一课堂的有效补充,科技型社团在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显示出越来越多的效果而得到广泛关注。本文基于上海电机学院机械学院的工作实际,分析了科技型社团...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当前高校研究的热点。作为第一课堂的有效补充,科技型社团在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显示出越来越多的效果而得到广泛关注。本文基于上海电机学院机械学院的工作实际,分析了科技型社团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作用和优势,介绍了具体的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型社团 创新能力 具体实践
下载PDF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机械制造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以上海电机学院机械制造工艺学为例 被引量:8
2
作者 潘斌凤 汪惠群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9期57-63,共7页
按照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在对机械制造类专业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分析的基础上,剖析了目前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从械制造工艺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机制三个方面探讨教学... 按照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在对机械制造类专业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分析的基础上,剖析了目前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从械制造工艺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机制三个方面探讨教学改革问题,并以上海电机学院为例,对教学改革的效果进行了研究,以期达到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对课程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 专业认证 机械制造 工艺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专业教学改革新探——以上海电机学院“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为例
3
作者 潘斌凤 孙渊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 2019年第4期314-320,共7页
基于“新工科”理念,从培养新型的科技工程人才出发,以“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课程教学为例,从“学科导向”转变为“能力导向”对“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构建。基于职业能力模块,对“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具体分... 基于“新工科”理念,从培养新型的科技工程人才出发,以“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课程教学为例,从“学科导向”转变为“能力导向”对“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构建。基于职业能力模块,对“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具体分析,并探讨了该专业课程教学方法,为“新工科”专业教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课程体系 模块化 能力驱动
下载PDF
上海电机学院学风建设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4
作者 黄金 顾晓春 《改革与开放》 2016年第1期120-121,共2页
本文通过对上海电机学院在校大学生学习特点的调研分析,归纳总结出影响学风建设的学生学习特点和状态,并对如何形成良好的学风和怎样进行良好学风建设提出四条措施建议,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转换学习态度和方法,养成良好学习纪律,使... 本文通过对上海电机学院在校大学生学习特点的调研分析,归纳总结出影响学风建设的学生学习特点和状态,并对如何形成良好的学风和怎样进行良好学风建设提出四条措施建议,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转换学习态度和方法,养成良好学习纪律,使其能迅速融入到大学学习中,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同时以学生的良好精神面貌促进学校的学风建设,良好长效的学风机制引导学生良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学风建设 对策
下载PDF
临港新片区的多方融合虚拟教研室的探索——以上海电机学院“国家一流本科专业”为例
5
作者 胡红磊 桂夷斐 +2 位作者 李志松 任菊慧 徐潇 《社会科学前沿》 2022年第8期3487-3492,共6页
虚拟教研室是在传统教研室背景下,利用信息化技术构建新型基层教学组织的一种新探索,其对实现校企融合、校校合作、产教协同等多方融合大有裨益。本文基于临港新片区的发展需求,围绕上海电机学院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分析了虚拟教研室建设... 虚拟教研室是在传统教研室背景下,利用信息化技术构建新型基层教学组织的一种新探索,其对实现校企融合、校校合作、产教协同等多方融合大有裨益。本文基于临港新片区的发展需求,围绕上海电机学院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分析了虚拟教研室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阐述了虚拟教研室的主要建设内容、途径和创新点,得出虚拟教研室适应临港产业发展需求,有利于培养出符合产业发展和需求的人才,解决企业问题,促进区域内高校专业水平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教研室 区域 高校 企业
下载PDF
基于模拟退火法-QUBO模型的协作机械臂轨迹规划
6
作者 陈沈杰 钱炳锋 +1 位作者 张蕾 王利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7-91,共5页
对协作机械臂轨迹规划中的高效性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模拟退火法-QUBO(quadratic unconstrained binary optimization,二次无约束二进制优化)模型的协作机械臂轨迹规划。以UR5协作机械臂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协作机械臂可达空间中的... 对协作机械臂轨迹规划中的高效性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模拟退火法-QUBO(quadratic unconstrained binary optimization,二次无约束二进制优化)模型的协作机械臂轨迹规划。以UR5协作机械臂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协作机械臂可达空间中的必经点,建立了轨迹规划函数,同时以经过所有必经点的路径、关节冲击和能耗最小化为目标,利用所提出的算法模型进行求解,并对折线路段轨迹采用五次多项式插值轨迹规划。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减少路径、关节冲击和能耗,提出的算法模型可以有效构建协作机械臂平滑轨迹,为协作机械臂的高效灵活运动提供了一种创新的轨迹规划,具有广泛的潜在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作机械臂 模拟退火法 QUBO 轨迹规划
下载PDF
地方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生态系统建设研究——以临港新片区智能制造产业学院为例
7
作者 程金润 胡星 吕小亮 《创新教育研究》 2024年第12期358-365,共8页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是培育“面向全国、深耕地方”的实用型复合人才的重要基地,尤其智能制造产业领域的发展,鲜明地体现了应用型与地方性的双重特色,亟需构建一个坚实的产教融合生态系统。针对产教融合概念认识浅薄、教育生态系统不完...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是培育“面向全国、深耕地方”的实用型复合人才的重要基地,尤其智能制造产业领域的发展,鲜明地体现了应用型与地方性的双重特色,亟需构建一个坚实的产教融合生态系统。针对产教融合概念认识浅薄、教育生态系统不完善以及校企交叉融合不足等问题,以上海电机学院机械学院(临港新片区智能制造产业学院)为例,分析其构建产教融合生态系统过程中的问题。强调动态调整方案,促进校企深度交叉,特别是智能制造与企业的协同创新。学院联合政府、企业及社会力量,推动产教融合一体化教学模式,旨在优化智能制造及多学科领域的产教融合发展,为地方应用型本科教育提供新路径与理论支撑,服务国家战略与地方经济发展。Local applied undergraduate universities serve as crucial bases for nurturing practical and interdisciplinary talents who are oriented towards the entire country while deeply rooted in the local area.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particular, vividly reflects the dual characteristics of appliedness and localization, highlighting the urgent need to establish a solid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ecosystem. In addressing issues such as a shallow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cept of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an incomplete educational ecosystem, and insufficient cross-integration between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this paper takes the 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t Shanghai DianJi University (Lingang New Area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College) as an example to analyze the challenges encountered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n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ecosystem. It emphasizes dynamic adjustment plans to foster deep cross-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 between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particularly in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between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and enterprises. The college collaborates with the government, enterprises, and social forces to promote an integrated industry-education teaching model, aiming to optimize the development of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and interdisciplinary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provide new paths and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local applied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and serve national strategies and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应用型本科教育 产教融合 人才培养 生态系统
下载PDF
“校企支部共建”助推工科学院党建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 被引量:1
8
作者 刘俊 黄金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1年第19期225-227,共3页
上海电机学院机械学院基于与企业长期建立的“产学研”合作平台,探索以专业为纽带推进“校企支部共建”,以期实现党建工作和学院中心工作深度融合、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关键词 校企合作 支部共建 党建工作 中心工作
下载PDF
机械类应用型本科专业力学课程群教学改革——以《理论力学》混合式教学为例
9
作者 杨杰 孙立晶 +2 位作者 姜锐红 王聪 印松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 2024年第10期0095-0098,共4页
如何有效提升机械类应用型本科专业力学课程的教学效果,是力学课程群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以理论力学课程为例,提出混合式教学改革的具体举措和内容,以学生线上理论自主学习和线下实践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改革,充分发挥混合教学优势,构... 如何有效提升机械类应用型本科专业力学课程的教学效果,是力学课程群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以理论力学课程为例,提出混合式教学改革的具体举措和内容,以学生线上理论自主学习和线下实践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改革,充分发挥混合教学优势,构建力学课程群教学体系,形成适合机械类应用型本科专业力学课程群教学改革的经典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 力学课程群 理论力学 混合式教学
下载PDF
基于YOLOv5与迁移学习的目标检测和机械臂抓取位姿估计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万艳 阮观强 张振东 《机械传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0-176,共7页
针对传统机器学习算法视觉识别准确率低、运行时间缓慢等问题,研究针对家庭场景中机器人做家务的场景,利用RGB图像信息为输入,完成对目标物体的抓取位姿估计。以目标检测模型YOLOv5s为基础,利用其轻便、速度快的优点,结合数据增强以及... 针对传统机器学习算法视觉识别准确率低、运行时间缓慢等问题,研究针对家庭场景中机器人做家务的场景,利用RGB图像信息为输入,完成对目标物体的抓取位姿估计。以目标检测模型YOLOv5s为基础,利用其轻便、速度快的优点,结合数据增强以及迁移学习搭建网络架构,搭建家庭场景数据集;将少量训练样本进行数据增强后,利用迁移学习将模型在目标数据集上训练,同时微调参数,将目标物体的定位信息通过坐标变换转换为机械臂的抓取位姿,控制机械臂最终以固定抓取姿态完成抓取任务;最后,通过搭建实验平台,操纵UR5机械臂进行实际抓取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提出的基于目标检测的方法速度快、实时性高、误/漏识别率小于2%,应用在机械臂抓取上可以高效地完成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OLOv5s 机械臂 位姿估计 目标检测 迁移学习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7的未爆弹检测算法
11
作者 张蕾 密根 +1 位作者 程淼 赵凯 《探测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2-109,共8页
针对探测手雷未爆弹存在设备昂贵、操作复杂和误报率高等缺点,提出构建未爆弹数据集Grenade-UBD,改进YOLOv7算法检测未爆弹。主要进行了三方面的改进:一是主干网络使用基于部分卷积改进的E-ELAN-P模块替代原始的E-ELAN模块提高特征提取... 针对探测手雷未爆弹存在设备昂贵、操作复杂和误报率高等缺点,提出构建未爆弹数据集Grenade-UBD,改进YOLOv7算法检测未爆弹。主要进行了三方面的改进:一是主干网络使用基于部分卷积改进的E-ELAN-P模块替代原始的E-ELAN模块提高特征提取能力;二是颈部网络中使用CARAFE模块替换UpSample模块来提高特征表达能力;三是替换激活函数为Hardswish提高计算效率和模型表现能力。通过消融实验,对比三种改进,改进后的YOLOv7_grenade算法在精确度、召回率、平均准确度方面分别比原始YOLOv7算法提高了10.4%、5%和5.3%,检测速度保持在52帧/s,参数量也有所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爆弹检测 YOLOv7 E-ELAN-P CARAFE Hardswish
下载PDF
评估不同激光SLAM算法在真实环境下的定位性能
12
作者 张栋 张潇云 《激光与红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6-202,共7页
随着工业自动化的不断发展,工业机器人的应用迅速增加。自主移动机器人在未知的环境中实现同步定位和地图构建(SLAM)成为了研究领域的热点。目前激光SLAM技术取得了巨大进展,很多开源的激光SLAM方法也已经成熟,但它们在真实环境中的性... 随着工业自动化的不断发展,工业机器人的应用迅速增加。自主移动机器人在未知的环境中实现同步定位和地图构建(SLAM)成为了研究领域的热点。目前激光SLAM技术取得了巨大进展,很多开源的激光SLAM方法也已经成熟,但它们在真实环境中的性能得不到证实。本文旨在室内环境下,对履带式移动机器人系统应用三种主流的激光SLAM算法来评估算法在真实环境中的定位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小型场景中Gmapping算法的定位性能更优,而Karto和Cartographer算法的差异较小,需要根据实际场景的复杂性进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自动化 自主移动机器人 SLAM 定位性能
下载PDF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改革与实践——以中德合作“输送和仓储技术”为例
13
作者 刘俊 葛欣雨 +1 位作者 徐旭 何婵 《教育教学论坛》 2025年第4期82-85,共4页
“输送和仓储技术”是上海电机学院中德合作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核心课程,由中德双方教师合作授课。在面向5届学生授课的过程中,双方在教学合作中不断交流探讨适合中德合作专业定位的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考核方法,组建中德... “输送和仓储技术”是上海电机学院中德合作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核心课程,由中德双方教师合作授课。在面向5届学生授课的过程中,双方在教学合作中不断交流探讨适合中德合作专业定位的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考核方法,组建中德跨学科教学团队,基于工作过程导向开发系列教学案例,借鉴德国教学模式,形成以学生能力评价为目标的考核方式,建设工业4.0实验室,以智能制造产线物流为基础开发系列实验,将理论教学与车间物流工作过程相对接,提升了学生面向智能制造车间的物流方案设计与实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过程导向 输送和仓储技术 课程改革 教学实践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VMD-LSTM的超短期风电功率预测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迪 傅晓锦 杜诗琪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4-87,共14页
针对风电功率波动性较强和预测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蜣螂优化算法(Logistic-T-Dung Beetle Optimizer,LTDBO)优化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参数和LTDBO算法优化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 针对风电功率波动性较强和预测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蜣螂优化算法(Logistic-T-Dung Beetle Optimizer,LTDBO)优化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参数和LTDBO算法优化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超参数的混合短期风电功率预测模型.首先以平均包络谱峭度作为适应度函数,利用LTDBO算法对VMD分解层数和惩罚因子进行寻优,然后使用VMD对数据清洗后的风电序列进行分解,得到不同频率的平稳的固有模态分量(Intrinsic Mode Function,IMF),并将各IMF输入由LTDBO进行超参数寻优的LSTM进行预测,最后将各IMF预测值进行叠加重构,得到最终结果.实验结果表明:LTDBO算法可以找到VMD和LSTM的最优超参数组合,LTDBO-VMD-LTDBO-LSTM组合模型在风电功率预测领域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功率 蜣螂优化算法 变分模态分解 长短期记忆网络 数据清洗
下载PDF
基于工程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为例 被引量:9
15
作者 刘俊 李荣斌 +1 位作者 汪烨 王廷军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2-54,共3页
作为新升本科地方院校,上海电机学院提出"培养和造就卓越的高等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和技术应用能力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文章结合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特点及其培养目标定位,在对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知... 作为新升本科地方院校,上海电机学院提出"培养和造就卓越的高等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和技术应用能力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文章结合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特点及其培养目标定位,在对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知识、技术应用能力、工程素质结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工程素质为核心,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探索多途径培养技术本科生的工程素质与技术应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本科 人才 培养模式 工程素质
下载PDF
搬砖机械手的动力分析及结构优化 被引量:10
16
作者 刘俊 高乐 范永威 《制造业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10-12,20,共4页
在码垛机器人的设计中,动力分析与结构优化至关重要。本文以某公司生产的基于高速四轴码垛机器人的搬砖机器人的机械手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了机械手的动态载荷。以此为基础,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UG Nastran对机械手在搬砖运动的状态进行... 在码垛机器人的设计中,动力分析与结构优化至关重要。本文以某公司生产的基于高速四轴码垛机器人的搬砖机器人的机械手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了机械手的动态载荷。以此为基础,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UG Nastran对机械手在搬砖运动的状态进行受力分析,对夹板结构进行了优化和校核,减轻了机械手的重量,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码垛机器人 机械手 优化
下载PDF
基于20GM定位模块木琴演奏机械手的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汪烨 王廷军 《制造业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54-156,共3页
针对木琴演奏的工作要求,文章设计了一种采用双槌击键演奏模式的木琴演奏机械手,给出了系统组成、结构设计、工作原理及主要参数。提出采用PLC和定位模块控制步进电机实现移槌、击槌等动作控制方案及软硬件结构的设计思路。结果表明,该... 针对木琴演奏的工作要求,文章设计了一种采用双槌击键演奏模式的木琴演奏机械手,给出了系统组成、结构设计、工作原理及主要参数。提出采用PLC和定位模块控制步进电机实现移槌、击槌等动作控制方案及软硬件结构的设计思路。结果表明,该机械手能模仿人的两只手演奏木琴。系统结构简单,运动灵活,惯性小,定位准确,演奏乐曲流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琴 演奏机械手 击槌机构 定位模块
下载PDF
技术应用型本科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刘俊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11-214,共4页
技术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也不同于基础科学教育和工程教育,尤其在实践教学上有其自身的特殊要求。其各实践教学环节应围绕"工程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层层递进、逐步提高,各环节间具备相应的衔接性和连贯性。上海电机学院机械... 技术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也不同于基础科学教育和工程教育,尤其在实践教学上有其自身的特殊要求。其各实践教学环节应围绕"工程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层层递进、逐步提高,各环节间具备相应的衔接性和连贯性。上海电机学院机械学院研究构建技术本科两条主线、三个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及时将本学科科研新技术充实到实验教学中,从企业生产实际应用课题和工程生产项目中提炼、开发综合训练项目,改革实践教学评价方法,提升实践教学管理水平,拓展实验室功能,加强创新集训队建设。优化实习教学基地结构,探索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突出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实践证明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应用型本科 机械类专业 实践教学
下载PDF
多尺度特征融合的太阳电池表面缺陷检测
19
作者 刘涛 孙会 卞佰成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2-349,共8页
多晶硅太阳电池表面缺陷多源异类、小尺度缺陷检测困难。现有基于机器学习图像处理的表面缺陷检测算法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检测精度不高、检测类型少、鲁棒性差等问题。基于深度学习,提出一种可提升精度、便于工业应用的多尺度特征融... 多晶硅太阳电池表面缺陷多源异类、小尺度缺陷检测困难。现有基于机器学习图像处理的表面缺陷检测算法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检测精度不高、检测类型少、鲁棒性差等问题。基于深度学习,提出一种可提升精度、便于工业应用的多尺度特征融合的轻量化缺陷检测模型。该模型以YOLOv5目标检测算法为框架,为增强多尺度特征的融合效果,设计浅层通道融合分支和双采样结构,改进了多尺度池化金字塔,提升了模型对小尺度缺陷的检测能力;引入ECA注意力机制,增强颈部网络对有效信息的关注度;最后,设计新的降采样结构和C3(Light-CSP-Darknet53)结构,提升检测精度的同时降低参数量和计算量。实验表明,改进算法的全类平均精度(m AP_(0.5))比基线模型提高8.5%,参数量减少44.3%,计算复杂度降低3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电池 表面缺陷 目标检测 注意力机制 多尺度特征融合
原文传递
深层地基加固数字孪生系统
20
作者 陆俊辉 张光发 +1 位作者 陈田 陆宇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8-495,共8页
针对深层地基加固施工过程中数字化程度低、地下作业不可见以及工期不可控的问题,将数字孪生技术引入深层地基加固施工场景中,设计深层地基加固施工数字孪生系统.该系统结合地基加固区域的地质条件和监控需求,通过模型建立、数据采集与... 针对深层地基加固施工过程中数字化程度低、地下作业不可见以及工期不可控的问题,将数字孪生技术引入深层地基加固施工场景中,设计深层地基加固施工数字孪生系统.该系统结合地基加固区域的地质条件和监控需求,通过模型建立、数据采集与处理以及动态映射完成开发.模型建立阶段以多维度数据为基础,构建施工过程的数字孪生模型;数据采集与处理阶段通过传感器网络获取实时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校正与整合;动态映射阶段将施工数据与模型同步映射,实现地基加固施工过程的全方位数字化监控.将该系统成功应用于张靖皋长江大桥北航道桥南锚碇深层地基加固工程.应用结果显示,工程参数全部符合设计要求,其中部分参数远超设计预期,显著提升了施工效率和质量,解决了传统施工中地下作业不可见的问题.通过对工程参数的实时监控与动态调整,缩短工期,提高深层地基加固施工的可靠性与可控性,全面提升工程项目的数字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数字化 地基加固 监控系统 高压旋喷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