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城市女性人群皮肤类型调查及相关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刘玮 赖维 +8 位作者 王学民 李利 田燕 吕瑛 吴琰瑜 李艳 张萍 吴艳 陈力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20-423,共4页
目的:调查中国女性群体的皮肤光型或日光反应性分型。方法:按照Fitzpatrick分型概念设计问卷,采用引导性答卷和自主性答卷两种方式进行调查;然后利用标准日光模拟器测定受试者的最小红斑量(MED)和最小持续黑化量(MPPD),比较分析这些参... 目的:调查中国女性群体的皮肤光型或日光反应性分型。方法:按照Fitzpatrick分型概念设计问卷,采用引导性答卷和自主性答卷两种方式进行调查;然后利用标准日光模拟器测定受试者的最小红斑量(MED)和最小持续黑化量(MPPD),比较分析这些参数在不同皮肤类型之间的变化。结果:接受调查的404名城市女性在引导性调查和自主性调查中,Ⅲ型皮肤分别占71.1%和74.3%,Ⅱ型分别占14.7%和25.6%,Ⅳ分别占14.2%和1.0%。未见Ⅰ、Ⅴ、Ⅵ型皮肤。上述皮肤类型和所测定的MED值和MPPD值有较好的对应变化关系,即从Ⅱ型到Ⅳ型皮肤,MED值逐渐增加,而MPPD值逐渐减小,在不同皮肤类型之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在所调查的中国女性人群中皮肤类型以Ⅲ型为主,其次是Ⅱ型和Ⅳ型。皮肤类型和所测的MED、MPPD值有良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类型 最小红斑量 最小持续黑化量 女性 中国
下载PDF
2005年全国化妆品皮肤病1053例临床调查及分析 被引量:24
2
作者 房军 赖维 +3 位作者 王学民 李虹 李德如 刘玮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7年第3期362-364,共3页
目的:了解分析2005年化妆品皮肤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特点。方法:在全国范围内选择13家医疗机构作为监测点,将2005年1月1日~2005年12月31日的皮肤科门诊患者作为调查对象,以《化妆品皮肤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总则》等7项化妆品皮肤病... 目的:了解分析2005年化妆品皮肤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特点。方法:在全国范围内选择13家医疗机构作为监测点,将2005年1月1日~2005年12月31日的皮肤科门诊患者作为调查对象,以《化妆品皮肤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总则》等7项化妆品皮肤病诊断国家标准(GB17149.1~7-1997)为参考判断标准,调查收集化妆品皮肤病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等相关信息,汇总数据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共监测发现化妆品皮肤病患者1053例,涉及问题化妆品2295种。其中女性占94.59%,73%为21~40岁的中青年,77.8%具有中高等文化程度;在所监测到的化妆品皮肤病中,化妆品接触性皮炎最多,共789例(占74.9%),211例监测到的皮肤病是激素依赖性皮炎等化妆品皮肤病诊断标准中未涉及的皮肤病类型。对711例病例进行了斑贴试验,其中494例为阳性(69.5%)。结论:化妆品接触性皮炎是最常见的化妆品皮肤病,具有中高等文化程度21~40岁的中青年女性公司职员是化妆品皮肤病的高危发病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妆品皮肤病 化妆品 斑贴试验
下载PDF
护肤品皮肤科应用指南 被引量:29
3
作者 李利 何黎 +4 位作者 刘玮 赖维 谢红付 王学民 朱学骏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53-555,共3页
合理使用护肤品不仅能够发挥修复皮肤屏障和缓解炎症等作用,还能减轻皮肤干燥、灼热、瘙痒等症状,减少药物用量,预防皮肤病复发,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鉴于我国的国情及护肤品管理政策,为了更好地规范并指导皮肤科临床医师的护肤... 合理使用护肤品不仅能够发挥修复皮肤屏障和缓解炎症等作用,还能减轻皮肤干燥、灼热、瘙痒等症状,减少药物用量,预防皮肤病复发,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鉴于我国的国情及护肤品管理政策,为了更好地规范并指导皮肤科临床医师的护肤品知识,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皮肤美容事业工作委员会经过长期而充分的酝酿和讨论,并在循证医学原则的指导下制定了该护肤品皮肤科应用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科医师 护肤品 指南 应用 中国医师协会 皮肤屏障 皮肤干燥 药物用量
原文传递
2003年度5城市化妆品皮肤病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8
4
作者 赖维 刘玮 +8 位作者 王学民 李德如 李虹 万苗坚 谢淑霞 张萍 蔡瑞康 江以 毛书和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30-432,共3页
目的:分析2003年度5个城市化妆品皮肤病监测结果。方法:以卫生部颁布的《化妆品皮肤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17149.1~7-1997)作为诊断标准,用统一的登记表格记录化妆品皮肤病患者的病史资料和相关化妆品的信息,对年度记录的结果进行... 目的:分析2003年度5个城市化妆品皮肤病监测结果。方法:以卫生部颁布的《化妆品皮肤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17149.1~7-1997)作为诊断标准,用统一的登记表格记录化妆品皮肤病患者的病史资料和相关化妆品的信息,对年度记录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3年度5家卫生部化妆品皮肤病诊断机构共诊断和处理化妆品皮肤病565例,其中化妆品接触性皮炎486例,占86.02%;化妆品皮肤色素异常27例,占4.78%;化妆品痤疮23例,占4.07%;化妆品毛发损害20例,占3.54%;化妆品光感性皮炎8例,占1.42%;化妆品甲损害1例,占0.18%。涉及的化妆品共计有12类、693种,其中进口产品涉及32个品牌、196种产品,占28.28%;国产及合资企业产品涉及85个品牌、436种产品,占62.92%;美容院自制产品和“三无”产品61种,占8.8%。结论:化妆品皮肤病有持续增长的趋势,加强监测并采取措施减少和预防该类疾病的发生很有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妆品 皮肤损害 分析
下载PDF
性病病征处理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5
5
作者 王千秋 翦大明 +3 位作者 谭美丽 杨凭 钟铭英 王广聚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1-23,共3页
目的 探讨病征处理对淋球菌和沙眼衣原体感染的诊断准确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具有尿道分泌物和阴道分泌物异常的性病门诊初诊患者 ,对其进行病征处理。同时进行病原学诊断。结果  62 4例患者中男 2 90例 ,女3 3 4例。病征诊断对... 目的 探讨病征处理对淋球菌和沙眼衣原体感染的诊断准确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具有尿道分泌物和阴道分泌物异常的性病门诊初诊患者 ,对其进行病征处理。同时进行病原学诊断。结果  62 4例患者中男 2 90例 ,女3 3 4例。病征诊断对淋球菌和沙眼衣原体感染总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预期值分别为 91.3 %、45 .2 %和 67.0 %。随访患者的治愈率为 72 .2 % ;总有效率为 91.3 %。女性患者的治愈率显著低于男性。副作用少见。结论 具有尿道分泌物的男性患者应用病征处理的原则进行治疗 ,治愈率高 ,安全快捷。对具有阴道分泌物异常的女性患者来说 ,病征处理有一定疗效 ,但还不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传播疾病 病征处理 治疗
下载PDF
上海麻风早期发现的问题 被引量:1
6
作者 王载明 梁中原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0年第B12期14-15,共2页
关键词 上海 麻风病 诊断 早期发现
下载PDF
尖锐湿疣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胡蔚毅 钱伊弘 +2 位作者 章伟 丁杨峰 乐嘉豫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101-102,共2页
关键词 尖锐湿疣 激光 外涂药物 干扰素
下载PDF
尿道分泌物病征处理有效性评价的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王千秋 翦大明 +3 位作者 谭美丽 杨凭 钟铭英 王广聚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55-157,共3页
对尿道分泌物病征处理流程图进行有效性评价,以确定其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期值和成本-效益比。对290例具有尿道分泌物病征的男性性病门诊就诊者进行了性病病征处理,收集了完整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在290例患者中,病原学检查发现淋病... 对尿道分泌物病征处理流程图进行有效性评价,以确定其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期值和成本-效益比。对290例具有尿道分泌物病征的男性性病门诊就诊者进行了性病病征处理,收集了完整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在290例患者中,病原学检查发现淋病104例(35.9%),沙眼衣原体感染79例(27.2%),两者合并感染58例(20.0%)。对淋球菌感染来说,病征诊断未能识别13例淋球菌感染,因此其敏感性为92.0%;特异性为93.0%。病征诊断对衣原体感染的敏感性为100%。总的阳性预期值为83.1%。成本-效果分析结果显示,在尿道分泌物病征中,用病征处理则平均每一病人承担的费用为41.4元,用病原学诊断则为145.3元。尿道分泌物病征处理方案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临床应用较适宜。病征处理是一种效果/成本比高的性病诊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传播疾病 尿道分泌物 病征处理 淋病奈瑟菌 沙眼衣原体 有效性评价
下载PDF
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血清CCL20及其受体CCR6水平的变化及阿维A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6
9
作者 隆岚 李振 +1 位作者 钱振云 谭飞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74-576,共3页
目的观察CC趋化因子配体20(CCL20)及其受体CC趋化因子受体6(CCR6)在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血清中的变化,并探讨阿维A对其血清水平的影响。方法分离并提取30名健康人(正常对照组)及80例阿维A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8周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的血清,采... 目的观察CC趋化因子配体20(CCL20)及其受体CC趋化因子受体6(CCR6)在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血清中的变化,并探讨阿维A对其血清水平的影响。方法分离并提取30名健康人(正常对照组)及80例阿维A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8周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的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CCL20和CCR6浓度,阿维A治疗前及治疗后8周进行皮损面积及严重度指数(PASI)评分,并对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血清CCL20和CCR6浓度与PASI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阿维A治疗前血清CCL20和CCR6浓度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均<0.01),进展期血清CCL20和CCR6浓度较稳定期及正常对照组升高(P均<0.01),稳定期血清浓度亦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前血清CCL20和CCR6浓度与PASI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阿维A治疗寻常性银屑病有效率为78.75%,治疗后4周、8周血清CCL20和CCR6浓度显著低于治疗前,治疗后8周亦显著低于治疗后4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血清CCL20和CCR6浓度升高参与其发病过程,降低CCL20及其受体CCR6水平可能是阿维A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性银屑病 CC趋化因子配体20 CC趋化因子受体6 阿维A
原文传递
生殖器溃疡病征处理修订方案的有效评价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千秋 谭美丽 +3 位作者 翦大明 杨凭 钟铭英 王广聚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5-96,122,共3页
目的 评价经修改的生殖器溃疡病征处理方案的有效性。方法 选择两家性病门诊就诊、具有生殖器溃疡表现的首诊患者 ,按病征处理原则进行处理。以复合PCR、暗视野显微镜检查及梅毒血清学试验作病原学诊断。结果 在 2 2 7例患者中 ,78( ... 目的 评价经修改的生殖器溃疡病征处理方案的有效性。方法 选择两家性病门诊就诊、具有生殖器溃疡表现的首诊患者 ,按病征处理原则进行处理。以复合PCR、暗视野显微镜检查及梅毒血清学试验作病原学诊断。结果 在 2 2 7例患者中 ,78( 3 4.4% )患有梅毒 ,43例 ( 18.9% )患有生殖器疱疹 ,2 8例 ( 12 .3 % )同时患梅毒和生殖器疱疹 ,78例 ( 3 4.4% )未检出病原体。未发现软下疳。病征诊断对于梅毒和生殖器疱疹的敏感性分别为 88.7%、69.0 % ,特异性95 .0 %、5 0 .0 % ,阳性预期值 94.0 %、3 8.6% ,阴性预期值 90 .6%、78.0 %。在 12 8例随访的患者中 ,总有效率为 89.0 %。结论 病征诊断对梅毒的敏感性尚不足 ,约有 10 %的梅毒患者被漏诊。对生殖器溃疡的病征处理方案仍需进一步修改和验证。由于在本组患者中未发现软下疳病例 ,因此在修改后的方案中目前不包含软下疳的治疗可能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器溃疡 病征处理 修订方案 有效评价 生殖器疱疹 梅毒
下载PDF
他扎罗汀凝胶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11
作者 顾军 唐玲 +10 位作者 洪微 傅雯雯 金岚 徐慧珍 张定国 陈美娟 钱晖 戴尔红 吴瑞琴 罗东辉 潘祥龙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32-233,共2页
关键词 他扎罗汀 凝胶 寻常型银屑病 治疗
下载PDF
盐酸小聚碱和黄芩苷对SZ95人皮脂腺细胞内I型5α-还原酶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鞠强 赵建斌 夏隆庆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9年第12期868-870,共3页
目的:评价盐酸小檗碱和黄芩苷对永生化SZ95人皮脂腺细胞内Ⅰ型5α-还原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盐酸小檗碱和黄芩苷作用SZ95皮脂腺细胞24 h后,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细胞内Ⅰ型5α-还原酶mRNA的表达。结果: 1&#... 目的:评价盐酸小檗碱和黄芩苷对永生化SZ95人皮脂腺细胞内Ⅰ型5α-还原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盐酸小檗碱和黄芩苷作用SZ95皮脂腺细胞24 h后,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细胞内Ⅰ型5α-还原酶mRNA的表达。结果: 1×10^(-5)M盐酸小檗碱明显下调5α-还原酶mRNA的表达(P<0.05)。结论: 盐酸小檗碱可能具有通过抑制Ⅰ型5α-还原酶的表达拮抗双氢睾酮(DHT)对人皮脂腺细胞活性的刺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小檗碱 黄芩苷 Ⅰ型5α-还原酶 皮脂腺细胞
下载PDF
1%克林霉素磷酸酯搽剂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3
作者 方丽华 焦圣 +10 位作者 李明 吴瑞勤 张伟 刘健航 徐亚伟 郑捷 陈仁贵 潘祥龙 温海 顾军 郑志忠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765-766,共2页
关键词 痤疮 寻常 克林霉素
下载PDF
咪康唑霜及咪康唑散治疗足癣的多中心临床观察
14
作者 吴建华 廖万清 +5 位作者 温海 顾军 朱光斗 陈美娟 王学民 罗东辉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61-362,共2页
关键词 足癣 咪康唑霜 咪康唑散
下载PDF
一种新型的选择性固体培养基检测解脲和人型支原体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婷 顾伟鸣 +6 位作者 王建军 沈亮亮 夏红 徐燕萍 肖家祁 童晓文 叶元康 《中国现代医药》 2005年第2期1-4,共4页
目的研究新型的选择性固体培养基代替液体培养基分离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方法63例女性泌尿生殖道标本中43例标本用样本处理液处理后接种液体培养基,常规固体培养基和新型的选择性固体培养基,比较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的检测阳... 目的研究新型的选择性固体培养基代替液体培养基分离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方法63例女性泌尿生殖道标本中43例标本用样本处理液处理后接种液体培养基,常规固体培养基和新型的选择性固体培养基,比较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的检测阳性率、生化变色反应及抗污染的选择性;对比常规固体培养基和新型的选择性固体培养基在检测支原体上的差异。另20例直接接种液体培养基和无青霉素的固体培养基,分析青霉素及接种方法对培养基污染情况的影响。结果在临床检测上,液体培养阳性率低于固体培养,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新型的选择性固体培养基检测阳性率与常规固体培养基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泌尿生殖道标本分离支原体在24~48h可看到典型菌落。新型的选择性固体培养基生化变色反应例数稍多于液体培养基,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液体培养基抗污染的选择性明显差于固体培养基,是青霉素在液体培养基中不稳定的原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含青霉素的固体培养基抗污染的选择性好,没有假阳性和假阴性,是支原体检测的“金标准”。新型的选择性固体培养基能在普通孵箱内培养,还可以在看到典型支原体菌落的同时观察生化变色反应(即固体培养基由透明淡浅黄色变成透明淡浅红色),能更好地取代液体培养基用于临床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固体培养基 检测 解脲支原体 人型支原体 液体培养基
下载PDF
小汗腺血管瘤样错构瘤1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云 王宏伟 +1 位作者 王瑞玲 范垂前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799-800,共2页
小汗腺血管瘤样错构瘤是一种罕见的良性皮肤损害。我院门诊诊治1例,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错构 小汗腺 血管瘤样
下载PDF
红色丘疹:性病还是皮肤病
17
作者 乐嘉像 《大众医学》 2011年第3期56-56,共1页
到娱乐场所与某些服务小姐发生性接触,是很容易感染性病的高危性行为。虽然使用了安全套.而且事后进行了清洗.但也难以完全避免被感染。这是因为.安全套只能对被覆盖的部位起到屏障作用。而且.
关键词 红色丘疹 皮肤病 易感染性 高危性行为 安全套 服务小姐 娱乐场所 屏障作用
原文传递
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的纯神经炎麻风2例报告
18
作者 梁中原 张嘉麟 +3 位作者 陈家琨 董立向 李伏田 顾忠精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6-57,共2页
关键词 运动功能障碍 纯神经炎麻风 麻风 诊断 病理
下载PDF
夫西地酸乳膏治疗细菌性皮肤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9
19
作者 毕新岭 顾军 +1 位作者 温海 章伟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546-546,共1页
2004年12月至2005年4月,我们用夫西地酸乳膏(商品名立思丁)治疗69例皮肤软组织感染患者,对其疗效和安全性进行了临床观察,获得良好效果。
关键词 乳膏治疗 临床观察 夫西地酸 细菌性皮肤病 皮肤软组织 感染患者 商品名 安全性
原文传递
滋润身体皮肤你做到了吗
20
作者 王学民 《大众医学》 2010年第1期53-53,共1页
从前.人们的护肤观念的确只停留在对面部和手足皮肤护理的层面.现在对身体肌肤护理的观念已逐渐兴起。沐浴后对身体肌肤进行基础护理是人们应该养成的生活习惯.秋冬季节更需进行润肤。另外.需要提示的是.我们不主张用一般性肥皂洗... 从前.人们的护肤观念的确只停留在对面部和手足皮肤护理的层面.现在对身体肌肤护理的观念已逐渐兴起。沐浴后对身体肌肤进行基础护理是人们应该养成的生活习惯.秋冬季节更需进行润肤。另外.需要提示的是.我们不主张用一般性肥皂洗澡.建议选择沐浴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护理 身体 滋润 肌肤护理 秋冬季节 生活习惯 基础护理 沐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