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力资本对上海市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项歌德 罗翔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0年第3期1-4,共4页
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上海市的经济增长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文章从人力资本要素这个角度研究了上海市1978—2008年的经济快速增长的原因,并对各种要素在不同时期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分解,发现上海经济快速增长有其内生性原因,其中人力资... 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上海市的经济增长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文章从人力资本要素这个角度研究了上海市1978—2008年的经济快速增长的原因,并对各种要素在不同时期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分解,发现上海经济快速增长有其内生性原因,其中人力资本的作用明显,尤其是人力资本的间接贡献作用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 人力资本 内生增长模型 上海
下载PDF
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与间接贡献研究——以上海市与北京市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项歌德 罗翔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2010年第7期71-78,共8页
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出发,基于卢卡斯人力资本模型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可以分解为直接贡献和间接贡献。为了说明该理论,从人力资本要素角度,以改革开放30年以来的上海与北京为对象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对各种要素在不同时期对经济... 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出发,基于卢卡斯人力资本模型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可以分解为直接贡献和间接贡献。为了说明该理论,从人力资本要素角度,以改革开放30年以来的上海与北京为对象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对各种要素在不同时期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分解,发现上海与北京经济快速增长有其内生性原因,其中人力资本的作用明显,尤其是人力资本的间接贡献作用大于直接贡献,而北京的间接贡献作用比上海更为显著。通过带约束的回归检验,验证了两个城市人力资本间接贡献都十分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 人力资本 内生增长模型 直接贡献 间接贡献 上海 北京
下载PDF
数字基建驱动绿色创新的效应与机制研究——基于“宽带中国”战略的政策实验
3
作者 孟醒 朱平芳 《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0-108,共19页
推进以数字基础设施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对城市的绿色创新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并提供转型发展的新机遇。本文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对中国278个城市在2010—2022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检验“宽带中国”战略对城市绿色创新的直... 推进以数字基础设施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对城市的绿色创新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并提供转型发展的新机遇。本文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对中国278个城市在2010—2022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检验“宽带中国”战略对城市绿色创新的直接影响和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宽带中国”战略对试点城市的绿色专利申请数量和质量均有促进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试点政策主要通过增强环境规制、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提升信息化水平影响城市的绿色创新水平。城市类型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对各类型试点城市的绿色创新数量均有促进作用,但是仅对东部地区、非资源型城市的绿色创新质量有显著提升;城市产业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数字产业、新能源产业的绿色创新发展起到了“数质齐升”的效果,有助于城市向绿色创新发展方向转型,进一步分析发现在绿色创新上仍存在“重数量、轻质量”的偏好,从而限制了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中国”战略 绿色创新 行业异质性 绿色创新结构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下载PDF
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人力资本门槛效应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王永水 朱平芳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19,共7页
Azariadis和Drazen(1990)的人力资本门槛外部性理论研究发现,引入人力资本后两部门增长模型存在多重稳态均衡,人力资本积累跨越某一门槛值后经济体进入新的平衡增长路径。然而,现有实证研究多聚焦于人力资本对FDI等单一影响的门槛效应... Azariadis和Drazen(1990)的人力资本门槛外部性理论研究发现,引入人力资本后两部门增长模型存在多重稳态均衡,人力资本积累跨越某一门槛值后经济体进入新的平衡增长路径。然而,现有实证研究多聚焦于人力资本对FDI等单一影响的门槛效应的存在性,在经济增长框架下讨论中国人力资本门槛效应的系统研究并不多见。基于此,本文利用中国1996—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估计了人力资本门槛值,并考察了人力资本门槛效应对物质资本、FDI以及人力资本等要素回报率的综合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人力资本积累的门槛效应确实显著存在,以人均受教育年限计算的门槛值达到9.75年,人力资本水平超过门槛值后物质资本和FDI回报率均大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 人力资本 门槛效应 分级人力资本
下载PDF
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与间接贡献——以改革开放以来的上海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罗翔 项歌德 《科技与经济》 CSSCI 2010年第4期64-68,共5页
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出发,探讨了基于卢卡斯人力资本模型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可以分解为直接贡献和间接贡献。为了说明这个理论,从人力资本要素这个角度,以改革开放以来的上海为对象进行实证研究分析,通过对各种要素在不同时期... 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出发,探讨了基于卢卡斯人力资本模型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可以分解为直接贡献和间接贡献。为了说明这个理论,从人力资本要素这个角度,以改革开放以来的上海为对象进行实证研究分析,通过对各种要素在不同时期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分解,发现上海经济快速增长有其内生性原因,其中人力资本的作用明显,尤其是人力资本的间接贡献作用要大于直接贡献。在实证中,创造性地通过带约束的回归检验,验证了人力资本间接贡献的显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经济增长 人力资本 内生增长模型 直接贡献 间接贡献
下载PDF
长三角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空间知识溢出效应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冯树辉 廖辉 朱平芳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0-54,共15页
文章基于企业在技术领域内集聚的视角,使用DO指数测度了企业集聚的范围,并依此构建空间权重矩阵,从显性知识溢出和隐性知识溢出两个角度探索了长三角科技型中小企业间知识溢出的存在性和机制。研究发现:区域中技术领域内的科技型中小企... 文章基于企业在技术领域内集聚的视角,使用DO指数测度了企业集聚的范围,并依此构建空间权重矩阵,从显性知识溢出和隐性知识溢出两个角度探索了长三角科技型中小企业间知识溢出的存在性和机制。研究发现:区域中技术领域内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成规模或技术有优势,集聚的企业间才会有显性知识溢出效应;科技型中小企业在集聚的情况下,研发人力投入具有正向且显著的隐性知识溢出效应;由于普适性研发奖励政策以及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投入的“被动”性,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研发资本投入具有挤出效应,使得研发资本不能带动企业间产生显著正向的知识溢出。研究结论为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集聚促进其知识溢出效应、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投入的补贴政策带来了一定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型中小企业 技术领域 DO指数 知识溢出
下载PDF
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劳动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方卓 汤蕴懿 谢越姑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23,共12页
基于2012—2022年企业和个人调查数据,考察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劳动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提升了劳动收入不平等,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在非国有企业、第二产业以及知... 基于2012—2022年企业和个人调查数据,考察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劳动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提升了劳动收入不平等,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在非国有企业、第二产业以及知识产权保护度较低的地区对劳动收入不平等的促进效应更加显著。机制分析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生产率提升的非对称性和人力资本结构提升两条路径影响劳动收入不平等。调节效应分析发现,数字能力鸿沟的弥合能够缓解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劳动收入不平等的扩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数字化转型 劳动收入不平等 数字鸿沟 生产率提升 人力资本结构
下载PDF
上海服务业先行指数构建、预测与区制状态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美星 朱平芳 《数量经济研究》 2020年第2期114-132,共19页
先行指数作为判断经济形势的"晴雨表",可以用于预估经济运行趋势,并根据预测提出相应的应对政策措施。服务业作为宏观经济的重要部分,对整体经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在产业转型升级之际,其重要性越发凸显,因此对上海服务业的... 先行指数作为判断经济形势的"晴雨表",可以用于预估经济运行趋势,并根据预测提出相应的应对政策措施。服务业作为宏观经济的重要部分,对整体经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在产业转型升级之际,其重要性越发凸显,因此对上海服务业的发展趋势进行较为准确的预测显得尤为必要。本文基于宏观经济理论框架,分析组成服务业的各细分产业的特点,应用计量经济模型分析方法,筛选代表性先行指标,构建服务业先行指数指标体系,采用Hodrick和Prescott滤波等方法合成上海服务业先行指数,同时利用VAR模型预测未来上海服务业整体发展趋势,并借助周期波动特征与区制转移性质分析验证服务业GDP增长率预测的可靠性。结果表明,本文构造的先行指数可以较精准有效地预测上海服务业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行指数 上海服务业 区制转移
下载PDF
研发补贴对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李世奇 朱平芳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8-26,共9页
通过测算企业非劳务性研发经费投入对创新产出的最优滞后期,基于创新产出的溢出效应,运用空间面板模型,使用31个省级地区2009—2015年的数据,研究研发补贴对不同规模和所有权性质企业的专利申请数和新产品销售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研... 通过测算企业非劳务性研发经费投入对创新产出的最优滞后期,基于创新产出的溢出效应,运用空间面板模型,使用31个省级地区2009—2015年的数据,研究研发补贴对不同规模和所有权性质企业的专利申请数和新产品销售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研发补贴仅对大型企业和国有企业的专利和新产品有显著促进作用,对中型企业、非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的两种创新产出均无显著直接影响。研发投入最优滞后期和产出弹性的结果反映出相比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强,但转化能力较弱,研发资金和人才的稀缺仍然是非国有企业进行大规模创新的主要制约因素,从而得到重视研发补贴的区域协同性、针对性,构建公平竞争的创新环境,鼓励创新要素自由流动的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发补贴 创新产出 最优滞后期 空间计量
下载PDF
二元选择分位数回归模型的贝叶斯估计方法及模拟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邸俊鹏 张晓峒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16,共6页
文章针对二元选择分位数回归模型的贝叶斯估计方法进行探索性研究。通过模拟实验比较分析了不同先验设定和不同抽样算法下贝叶斯二元选择分位数回归估计量的统计性质,以及贝叶斯方法与频率学派方法对二元选择分位数模型进行估计的优劣... 文章针对二元选择分位数回归模型的贝叶斯估计方法进行探索性研究。通过模拟实验比较分析了不同先验设定和不同抽样算法下贝叶斯二元选择分位数回归估计量的统计性质,以及贝叶斯方法与频率学派方法对二元选择分位数模型进行估计的优劣。结果表明,对二元选择分位数回归模型进行贝叶斯估计具有一定的优势,尤其是小样本下,估计效果更佳;而且采用Gibbs抽样得到的估计量精度更高,统计推断更准确,尤其是在高分位数下Gibbs抽样的优势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位数回归 贝叶斯估计 二元离散选择模型
下载PDF
非平稳面板数据离散选择模型的Wald统计量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鹏 张晓峒 邸俊鹏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7-94,共8页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和统计制度的完善,宏观金融领域越来越倾向于使用大维面板数据进行经验性研究,而大维面板数据模型理论研究已成为现代计量经济学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主要进行非平稳大维面板数据离散选择模型的渐近理论研究。...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和统计制度的完善,宏观金融领域越来越倾向于使用大维面板数据进行经验性研究,而大维面板数据模型理论研究已成为现代计量经济学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主要进行非平稳大维面板数据离散选择模型的渐近理论研究。主要研究发现,在真实回归参数值为0假设前提下,极大似然估计量具有一致性并且渐近服从正态分布;传统显著性检验Wald统计量渐近服从卡方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平稳性 面板数据 离散选择模型 显著性检验
下载PDF
控制权转移对目标上市公司财务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12
作者 朱平芳 吴谦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9年第2期87-96,共10页
以2002至2004年发生控制权转移的目标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改进的主成分分析方法,以控制权转移前一年为对比基期,研究控制权转移当年及其后两年的财务绩效是否得到改善。实证结果表明,非ST类上市公司在发生控制权转移后,财务绩效均... 以2002至2004年发生控制权转移的目标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改进的主成分分析方法,以控制权转移前一年为对比基期,研究控制权转移当年及其后两年的财务绩效是否得到改善。实证结果表明,非ST类上市公司在发生控制权转移后,财务绩效均较控制权转移前有所提高,表明2002年后我国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日益规范,以往报表式重组的现象大为改观。但对发生控制权转移的ST类上市公司来说,业绩并未因控制权变更而得到改善,甚至出现加速下滑的态势。ST类公司通常经营不善,但并购者仍热衷于以高于净资产的价格收购,文章指出主要是由于中国股市存在股市租金及二级市场存在超额利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权转移 主成分分析 上市公司
下载PDF
融资融券对股票波动程度影响的评估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谢婼青 朱平芳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7-145,共9页
融资和融券业务对股票市场波动程度影响的探索研究历史已久,实证结果的差异使得该研究仍争议不断。我国自实施融资融券业务以来,标的证券池共进行五次规模性的调整,融资融券规模不断增大,市场波动亦随之加剧。通过分样本研究融资融券业... 融资和融券业务对股票市场波动程度影响的探索研究历史已久,实证结果的差异使得该研究仍争议不断。我国自实施融资融券业务以来,标的证券池共进行五次规模性的调整,融资融券规模不断增大,市场波动亦随之加剧。通过分样本研究融资融券业务调整后一年的融资和融券业务交易量对个股波动程度变化的影响,从固定效应面板模型的回归结果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整体上,融资融券业务都加剧了股票市场的波动程度变化;从结构上看,融券业务对股票市场波动程度的加剧强于融资业务,融资业务在特定阶段会减弱市场波动;从结果来看,融资融券对我国股票市场的作用还处于不稳定状态,需要更加理性地对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资 融券 随机波动 倾向得分匹配 面板估计
下载PDF
中国工业上市公司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谢婼青 朱平芳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0-51,共12页
中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也是创新的主体。企业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是衡量企业创新研发投入和创新成果产出的工具,能够及时全面地反映企业的创新综合能力,促进企业的创新发展... 中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也是创新的主体。企业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是衡量企业创新研发投入和创新成果产出的工具,能够及时全面地反映企业的创新综合能力,促进企业的创新发展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基于主客观信息的赋权方法,对中国工业上市公司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既克服了仅由主观赋权或客观赋权引起的信息偏误问题,也解决了赋权方法中常见的"负权"问题,从而使得权重更合理有效。从行业类型维度分析中国工业上市公司创新能力,得出领先型、跟随型和模仿型三类不同科技创新战略的工业行业,并对各类行业创新能力的提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此外,通过分析不同所有制上市公司的创新能力,得出中央国有企业的创新能力较高,民营企业创新能力次之,地方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创新能力较低等结论,为评价中国工业上市公司创新能力提供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评价 主客观赋权 上市公司
下载PDF
数字经济对我国区域、城乡零售业发展的异质性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邱静 冯树辉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5-9,共5页
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和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下,研究数字经济发展对中国区域与城乡零售业发展的异质性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构建了数字经济发展综合指标体系,通过熵权法测算了数字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探究了数字... 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和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下,研究数字经济发展对中国区域与城乡零售业发展的异质性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构建了数字经济发展综合指标体系,通过熵权法测算了数字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探究了数字经济对中国区域和城乡零售业发展的异质性影响,以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对其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第一,数字经济发展提升了零售业发展水平,并且交通基础设施对其具有正向的调节作用;第二,相较于东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对中部和西部地区零售业发展的直接提升作用更大,并且交通基础设施的正向调节作用也更大;第三,相较于城镇,东部和西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对农村零售业发展的直接提升作用更大,且交通基础设施的调节作用也更大,而中部地区的农村基础设施的调节作用小于城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零售业 交通基础设施 协同作用 异质性
下载PDF
基于文本技术距离的企业知识溢出研究
16
作者 于云云 冯树辉 +1 位作者 廖辉 朱平芳 《数量经济研究》 2023年第3期173-190,共18页
技术距离是衡量企业、行业或区域间技术差异和知识溢出的重要工具。本文通过文本分析方法计算企业技术相似性,测度技术距离,并将其用于微观企业知识溢出研究。本文基于企业描述信息,使用词频-逆文档频率(TF-IDF)方法和文本动态网络分类(... 技术距离是衡量企业、行业或区域间技术差异和知识溢出的重要工具。本文通过文本分析方法计算企业技术相似性,测度技术距离,并将其用于微观企业知识溢出研究。本文基于企业描述信息,使用词频-逆文档频率(TF-IDF)方法和文本动态网络分类(TNIC)方法提取微观企业技术特征,构造两种基于文本技术距离的空间权重矩阵WTF-IDF和WTNIC;以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城市群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溢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证实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使用价值;并将其与传统技术距离构建方法进行比较,实证结果表明基于文本方法构造的技术距离在微观知识溢出实证研究中具有更好的效果。此外,实证研究也发现:三大城市群内科技型中小企业间存在正向的显性知识溢出,相比之下,京津冀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显性知识溢出并不明显;三大城市群均出现了研发资本投入的挤占效应;京津冀地区技术壁垒较高的技术领域存在“隐性知识过度向中心集中”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技术距离 企业技术相似性矩阵 知识溢出 城市群
下载PDF
经济学中的决策树集成模型:研究综述与方法选择
17
作者 方顺超 朱平芳 《金融发展》 2024年第1期99-114,共16页
机器学习算法正以独特的方式渗透到经济学研究领域。在本文中,我们将聚焦于广泛应用于经济学领域的决策树集成模型(DTEM),并以理论基础为出发点,结合相关文献综述,从多个应用场景如预测能力、特征工程和因果推断等方面,系统地探讨了DTE... 机器学习算法正以独特的方式渗透到经济学研究领域。在本文中,我们将聚焦于广泛应用于经济学领域的决策树集成模型(DTEM),并以理论基础为出发点,结合相关文献综述,从多个应用场景如预测能力、特征工程和因果推断等方面,系统地探讨了DTEM在经济学中的应用。我们也将深入研究DTEM相对于一般机器学习方法的优势之处,如决策树模型在建模逻辑上的可解释性、对复杂特征关系的捕捉能力、不容易过拟合和估计结果稳健。此外,我们采用蒙特卡洛模拟方法,对比了双重机器学习和因果森林方法在不同模型设定下因果效应识别的性能。模拟结果表明,因果森林算法在估计精度上表现更出色,而且更适用于各种模型设定和高维数据环境。这一发现为经济学研究者提供了有关选择适当因果推断方法的有益指导,同时也为了解机器学习在经济学中的潜在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本文旨在帮助经济学领域的研究者利用机器学习工具来解决复杂的经济问题,推动机器学习与经济学研究更好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决策树 集成学习 因果推断 蒙特卡洛模拟
原文传递
无条件分位数回归:文献综述与应用实例 被引量:58
18
作者 朱平芳 张征宇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8-96,共9页
条件分位数回归(conditional quantile regression,CQR)方法已成为经济学实证研究的常用方法之一。由于CQR结果的经济学阐释基于过多甚至是不必要的控制变量,这与人们所关心的问题有可能并不一致。例如,在劳动经济学对教育回报的研究中... 条件分位数回归(conditional quantile regression,CQR)方法已成为经济学实证研究的常用方法之一。由于CQR结果的经济学阐释基于过多甚至是不必要的控制变量,这与人们所关心的问题有可能并不一致。例如,在劳动经济学对教育回报的研究中,无论个体的年龄,性别与家庭特征如何,教育程度对于个人收入的异质性影响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即人们想了解收入关于教育程度的无条件分位数估计。本文旨在介绍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无条件分位数回归(unconditional quantile regression,UQR)技术并梳理相关文献。特别地,本文介绍三种重要的无条件分位数回归模型:Firpo,Fortin和Lemieux(2009)提出的再中心化影响函数(recentered influence function,RIF)回归,Frolich和Melly(2010)提出的无条件分位数处理效应模型与Powell(2010)提出的一般无条件分位数回归。另外,论文还运用一个研究居民收入分配格局变化对其医疗支出影响的实例详细说明了新方法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件分位数回归 无条件分位数回归 RIF回归 处理效应模型
下载PDF
企业技术效率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4
19
作者 韩清 朱平芳 郭蓉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66-75,共10页
本文以上海市166家大中型企业五年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设定两种不同的生产函数和两种误差分布,利用随机前沿方法分别进行了技术效率的估计。我们发现不同测算方法的结果差异不大,且对企业的评价具有一致性。结果表明上海市工业企业的... 本文以上海市166家大中型企业五年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设定两种不同的生产函数和两种误差分布,利用随机前沿方法分别进行了技术效率的估计。我们发现不同测算方法的结果差异不大,且对企业的评价具有一致性。结果表明上海市工业企业的技术效率整体水平不高。通过研究影响企业技术效率的外生性因素,发现企业的所有制结构、规模、R&D经费支出与R&D人员投入、资本密集程度和企业的垄断程度等因素都对上海市工业企业的技术效率水平具有显著影响。基于研究结果,我们给出了提高企业技术效率的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效率 随机前沿分析 外生决定因素 面板数据
下载PDF
有测量误差时空间自回归模型的估计与检验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征宇 朱平芳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3-109,共7页
近年来运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的文献都普遍采用空间自回归(SAR)形式的设定,对参数的估计也多采用极大似然(MLE)的方法。在经典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仅有被解释变量的测量误差并不会影响系数估计的一致性。本文证明对于SAR模型... 近年来运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的文献都普遍采用空间自回归(SAR)形式的设定,对参数的估计也多采用极大似然(MLE)的方法。在经典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仅有被解释变量的测量误差并不会影响系数估计的一致性。本文证明对于SAR模型,即使仅当被解释变量存在测量误差时,且无论该测量误差是否与模型本身的扰动项相关,普遍采用的MLE都将是不一致的。为此,Hausman型的设定检验被推广到SAR模型中用以判别是否存在被解释变量的测量误差。当零假设被拒绝时,我们说明由Kelejian & Prucha(1998),Lee(2003)提出的二阶段最小二乘法仍然可以得到参数的一致估计。Monte Carlo模拟的结果与我们的理论预期一致。最后我们用一个估计地方环境支出外溢效应的实例说明如何运用本文所提的方法来检验应用空间自回归模型时可能存在的测量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自回归模型 极大似然方法 测量误差 二阶段最小二乘估计量Hausman型检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