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贮箱筒体多节筒段与长筒段搅拌摩擦焊接残余应力差异性研究
1
作者 赵耀邦 陈波 +4 位作者 王建峰 历吴恺 李峻臣 林才渊 占小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2-99,共8页
通过有限元模拟的方法,对火箭贮箱多节筒段、长筒段两种制造模式下的2219铝合金贮箱筒体进行建模,并通过试片级搅拌摩擦焊实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对比研究了二者的残余应力差异性。结果表明,多节筒段、长筒段筒体均在焊缝处发生应力集... 通过有限元模拟的方法,对火箭贮箱多节筒段、长筒段两种制造模式下的2219铝合金贮箱筒体进行建模,并通过试片级搅拌摩擦焊实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对比研究了二者的残余应力差异性。结果表明,多节筒段、长筒段筒体均在焊缝处发生应力集中,而多节筒段在最后一道焊缝的尾部应力集中现象尤为严重;多节筒段和长筒段筒体的纵焊缝和环焊缝交接处应力集中现象并不明显,多节筒段在完成第二道环焊缝后,应力得到轻微缓解,减小5.51%,长筒段减小3.83%,在无焊缝的筒体部位应力分布都较为均匀;多节筒段与长筒段筒体的纵、环焊缝残余应力分布是类似的,但是长筒段的应力集中区域较小,最大残余拉应力降低25.73%,最大残余压应力减小27.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219铝合金 火箭贮箱筒段 有限元仿真 搅拌摩擦焊 残余应力
下载PDF
摆动激光焊接参数对5A06厚板铝合金能量分布及接头成形的影响
2
作者 蔡佳思 王稳 +2 位作者 高建新 金洪西 魏艳红 《焊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8-58,共11页
对厚度为8.0 mm的5A06铝合金开展顺时针圆形摆动(clockwise circular oscillation,CW)焊接试验,考虑光束摆动轨迹和能量叠加效应,建立工件表面能量分布模型,研究光束摆动频率和摆动振幅对接头成形及能量分布的影响,揭示光束直线分运动... 对厚度为8.0 mm的5A06铝合金开展顺时针圆形摆动(clockwise circular oscillation,CW)焊接试验,考虑光束摆动轨迹和能量叠加效应,建立工件表面能量分布模型,研究光束摆动频率和摆动振幅对接头成形及能量分布的影响,揭示光束直线分运动和圆形分运动两者交互作用对能量分布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与常规激光焊相比,摆动焊光束作用范围变大,熔宽明显增加,为对接焊提供了更大的间隙适应性;工件表面能量由单峰转变为双峰,呈“两侧高中间低”分布,能量峰值为常规激光焊的1/5.当摆动频率为200~300 Hz,摆动振幅为1.5~2.5 mm时,激光能量分布相对均匀,咬边和飞溅缺陷几乎消除,焊缝成形良好.摆动振幅从1 mm增加至3 mm,能量叠加效应减弱,能量不均匀性增强,能量峰值减小;摆动频率从100 Hz增加至200 Hz,能量分布均匀性和对称性增加;摆动频率从200 Hz增加至300 Hz,局部叠加作用增强,能量不对称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A06-H112铝合金 圆形摆动激光焊接 焊缝成形 能量分布
下载PDF
运载火箭筒体纵缝DR检测系统的研制及应用
3
作者 王文强 孙建宇 +4 位作者 陈辉 杨陈程 叶晗鸣 姜恒 蒋孝乾 《无损检测》 2025年第3期80-87,共8页
针对运载火箭常态化高强密度发射形势下快速、批量研制的需求,以筒段、波纹管、主导管等薄壁筒体纵缝为研究对象,根据工件结构特点设计了一套自动化检测装备,并开展了系统基本性能验证试验,结果显示系统基本空间分辨率可达95.5μm,归一... 针对运载火箭常态化高强密度发射形势下快速、批量研制的需求,以筒段、波纹管、主导管等薄壁筒体纵缝为研究对象,根据工件结构特点设计了一套自动化检测装备,并开展了系统基本性能验证试验,结果显示系统基本空间分辨率可达95.5μm,归一化信噪比可达703,满足使用需求。针对典型产品进行了系统应用验证,结果表明,焊缝图像质量均满足A级技术要求,灵敏度优于胶片法的,具有较好的缺陷检测等价性,综合检测效率相较胶片照相提升5倍以上;系统通过了型号工艺鉴定,具备工程化应用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载火箭 薄壁筒体纵缝 射线数字成像检测 自动化检测系统
下载PDF
微米级高温合金蜂窝芯超声磨削/铣削机理研究及缺陷抑制方法
4
作者 王海航 张芷健 +4 位作者 陈明 郭国强 王晨光 明伟伟 安庆龙 《上海航天(中英文)》 2025年第1期38-47,共10页
微米级高温合金蜂窝芯具有轻量化、耐高温、密封性好等优点,在新一代航空发动机与高超飞行器中作为关键件的核心材料。微米级高温合金蜂窝芯极其微小,面积仅为常规高温合金蜂窝芯的1/10,兼具高温合金与薄壁结构的难加工特性,导致微米级... 微米级高温合金蜂窝芯具有轻量化、耐高温、密封性好等优点,在新一代航空发动机与高超飞行器中作为关键件的核心材料。微米级高温合金蜂窝芯极其微小,面积仅为常规高温合金蜂窝芯的1/10,兼具高温合金与薄壁结构的难加工特性,导致微米级高温合金蜂窝芯在加工过程中,极易出现毛刺、芯格变形、撕裂等缺陷问题。针对以上问题,设计了微米级高温合金蜂窝芯超声辅助磨削与铣削加工工艺。根据侧面加工时工件与刀具的几何关系,探究了高温合金蜂窝芯单双壁的切入角。基于磨削/铣削实验,掲示了微米级高温合金蜂窝芯超声磨削/铣削机理与缺陷形成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侧面加工时,单双蜂窝壁的切入角度分别为60°与0°。在相同加工条件下,相比于普通砂轮磨削,铣刀切削力较小,生成的毛刺长度也较小。超声振动益于裂纹扩展,使得磨削力下降,毛刺长度减小,芯格变形与撕裂缺陷减少。以上研究为微米级高温合金蜂窝芯高效低损伤加工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合金 蜂窝芯 超声磨削 铣削 加工缺陷
下载PDF
劣化切削液对铝合金表面腐蚀的行为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彭陈元 周瑞红 +3 位作者 程浩 孙亮 郭国强 董耀华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4-30,共7页
针对航天运载、战术武器领域的铝合金产品表面腐蚀问题,对比铝合金在切削液原液与劣化液中的腐蚀行为,重点研究了切削液中微生物滋生对腐蚀行为的影响,并根据研究结果开展劣化切削液的除菌技术研究,对比紫外线(UV)、臭氧(O_(3))、UV/O_... 针对航天运载、战术武器领域的铝合金产品表面腐蚀问题,对比铝合金在切削液原液与劣化液中的腐蚀行为,重点研究了切削液中微生物滋生对腐蚀行为的影响,并根据研究结果开展劣化切削液的除菌技术研究,对比紫外线(UV)、臭氧(O_(3))、UV/O_(2)以及UV/O_(3)四种劣化切削液除菌处理方法对切削液性能的恢复程度。应用能谱仪(EDS)、荧光显微镜与表面轮廓仪等工具,基于电化学方法观察铝合金材料表面微生物附着与腐蚀情况,对比研究了铝合金表面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细菌微生物的大量繁殖是铝合金在劣化切削液中表面腐蚀的原因,通过对比发现,铝合金在含微生物的切削液试样中的腐蚀速度明显增高,在劣化切削液的四种除菌处理方法中,UV/O_(2)处理效果最佳,处理3h后的切削废液中24h后铝合金表面基本无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腐蚀 切削液劣化 微生物繁殖 切削液除菌
下载PDF
增材制造小缺陷的显微CT检测 被引量:1
6
作者 涂旺 王文强 +3 位作者 陈佳慧 黄瑶 金翠娥 危荃 《无损检测》 CAS 2024年第5期50-55,61,共7页
通过高精度金属增材制造技术设计制造了两组不同类型的缺陷试件,并基于显微CT检测技术和缺陷解剖金相检测方式,研究显微CT对增材制造小缺陷的实际检测能力。试验结果表明,显微CT在体素尺寸5μm下能有效检出尺寸为20μm的人工缺陷;金相... 通过高精度金属增材制造技术设计制造了两组不同类型的缺陷试件,并基于显微CT检测技术和缺陷解剖金相检测方式,研究显微CT对增材制造小缺陷的实际检测能力。试验结果表明,显微CT在体素尺寸5μm下能有效检出尺寸为20μm的人工缺陷;金相检测与CT检测结果基本一致,缺陷尺寸测量差小于10μm;由于部分体积效应的影响,更小尺寸缺陷的尺寸测量结果误差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材制造 显微CT 缺陷检测 尺寸测量
下载PDF
基于涡流的涂层厚度测量技术研究现状与进展
7
作者 毋天歌 郭国强 +3 位作者 陈怡 柯帅 孔志学 赵欢 《上海航天(中英文)》 CSCD 2024年第S2期83-88,共6页
随着航空航天装备的发展,其防热、隐身等性能要求也不断提高,各类涂层在实现上述性能时发挥着重要作用。涂层的效果实现与涂层壁厚分布情况及表面质量密切相关,需要实现涂层的壁厚均匀控制,因此涂层厚度测量及均匀性评估也成为当前研究... 随着航空航天装备的发展,其防热、隐身等性能要求也不断提高,各类涂层在实现上述性能时发挥着重要作用。涂层的效果实现与涂层壁厚分布情况及表面质量密切相关,需要实现涂层的壁厚均匀控制,因此涂层厚度测量及均匀性评估也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目前,常用的涂层厚度测量包括热成像、超声、磁涡流与太赫兹飞行等方法。本文针对航空航天领域常见的导电涂层与非导电涂层,从不同材料基体与涂层厚度测量需求出发,详细介绍基于脉冲涡流的导电涂层与非导电涂层厚度测量原理及研究应用现状;同时,针对不同种类涂层的特点及对厚度测量精度的需求,总结国内外涂层厚度测量应用的研究进展,分析涡流涂层厚度测量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电涂层 非导电涂层 厚度均匀性 磁涡流测厚 测量加工一体化
下载PDF
金属增材制造检测技术与质量控制研究进展
8
作者 颜江涛 郑雪鹏 +5 位作者 石张平 张家豪 黄瑶 危荃 张清彬 陈勤 《无损检测》 CAS 2024年第9期90-100,共11页
针对金属增材制造检测与质量控制研究的进展,在金属增材制造典型可检特征方面,介绍了熔池状态特征和气孔、裂纹、未熔合等缺陷类型及形成机理;在金属增材制造检测技术方面,介绍了利用超声、CT的事后检测技术和利用红外、可见光、X射线... 针对金属增材制造检测与质量控制研究的进展,在金属增材制造典型可检特征方面,介绍了熔池状态特征和气孔、裂纹、未熔合等缺陷类型及形成机理;在金属增材制造检测技术方面,介绍了利用超声、CT的事后检测技术和利用红外、可见光、X射线、声学的在线检测技术及多传感融合在线检测的最新成果;在闭环质量控制方面,介绍了结合PID控制、模糊控制等闭环反馈控制方法实现质量控制的研究进展;最后指出了金属增材制造检测技术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增材制造 缺陷 无损检测 在线检测 质量控制
下载PDF
大径厚比导管全位置焊接分区段组织结构与力学性能分析
9
作者 刘婷 竺叶青 +2 位作者 吴强 刘海 熊俊杰 《焊接》 2024年第9期69-74,共6页
【目的】在大径厚比不锈钢导管全位置焊接工艺中,研究分区段焊缝的组织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差异。【方法】对外径为52 mm、厚度为0.8 mm的不锈钢管材进行脉冲钨极氩弧(Tungsten inert gas,TIG)全位置焊接试验,采用分区段设置工艺参数的控... 【目的】在大径厚比不锈钢导管全位置焊接工艺中,研究分区段焊缝的组织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差异。【方法】对外径为52 mm、厚度为0.8 mm的不锈钢管材进行脉冲钨极氩弧(Tungsten inert gas,TIG)全位置焊接试验,采用分区段设置工艺参数的控制方法优化焊缝成形。通过分区段方法对焊缝宏观形貌、微观组织和抗拉强度进行分析,评定全位置焊接过程中熔池综合受力情况差异对焊缝宏观成形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采用的分区段设置参数的焊接方法能够有效适用于大径厚比管材环缝焊接,得到的焊缝内外表面光泽度良好,无需进行打磨处理;焊缝内外表面凹陷均小于0.1 mm,分区段焊缝熔宽均匀度良好,上熔宽与下熔宽之比均在1.1左右;焊缝中心微观组织由细小柱状奥氏体枝晶和枝晶间铁素体组成,热影响区窄,在半熔化区域与柱状晶之间存在狭长的细小晶粒带;各区段抗拉强度差别较小,平均值为534 MPa,达到I级焊缝要求。【结论】分区段设置工艺参数对薄壁不锈钢管进行全位置焊接,外观成形和内部质量能够达到I级焊缝要求,可满足航天行业增压输送系统导管的生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位置焊接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表面凹陷
下载PDF
清洗工艺对GH4099蜂窝夹层结构钎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马平义 陈旭 +3 位作者 韩兴 刘海建 石文展 彭赫力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72-380,393,共10页
目的研究激光清洗和离子轰击对GH4099蜂窝夹层结构钎焊性能的影响,优化GH4099蜂窝夹层结构焊前清洗工艺。方法分别用400#砂纸、不同激光功率(60~200 W)、不同离子轰击时间(1~2 h)对GH4099带材表面进行了砂纸打磨、激光清洗和离子轰击试... 目的研究激光清洗和离子轰击对GH4099蜂窝夹层结构钎焊性能的影响,优化GH4099蜂窝夹层结构焊前清洗工艺。方法分别用400#砂纸、不同激光功率(60~200 W)、不同离子轰击时间(1~2 h)对GH4099带材表面进行了砂纸打磨、激光清洗和离子轰击试验,分析了激光清洗和离子轰击对GH4099表面形貌、O元素含量、BNi2钎料润湿性的影响,测试了不同清洗工艺下蜂窝夹层结构钎焊接头的拉伸性能。结果随激光功率从60 W增加到100 W,GH4099表面O含量逐渐降低,表面粗糙度逐渐增大,钎料润湿面积百分比增加到83.5%,润湿性增加。当激光功率大于100W时,表面残留网状分布的氧化物,导致钎料润湿性降低。当激光功率进一步增加到200 W时,氧化物网状分布现象减轻,润湿性随之增加,粗糙度也有所降低;随离子轰击时间从1 h增加到2 h时,带材表面氧化皮逐渐去除干净,钎料润湿性随之增加,钎料对离子轰击2 h的表面的润湿面积百分比达到91.2%,与400#砂纸打磨的相当。经离子轰击2 h、1020℃-15 min钎焊获得的夹层结构等效抗拉强度为11.9 MPa。结论与激光清洗相比,离子轰击可以同时去除蜂窝型面及附近侧壁部分的氧化皮,能更有效地改善钎料对蜂窝基体的润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H4099 蜂窝夹层结构 激光清洗 离子轰击 钎焊
下载PDF
大型复杂薄壁铝合金空心型材挤压成形工艺 被引量:4
11
作者 孟佳杰 徐琅 +3 位作者 李国钧 徐晨 欧庆峰 王玉刚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8-66,共9页
目的解决大型复杂薄壁铝合金空心型材挤压过程中材料流速均匀性控制难,以及模具局部应力集中导致模具寿命低、挤压型材尺寸稳定性差的问题。方法采用有限元模拟方法对此类典型型材挤压过程进行仿真分析,根据仿真结果中型材出口材料流速... 目的解决大型复杂薄壁铝合金空心型材挤压过程中材料流速均匀性控制难,以及模具局部应力集中导致模具寿命低、挤压型材尺寸稳定性差的问题。方法采用有限元模拟方法对此类典型型材挤压过程进行仿真分析,根据仿真结果中型材出口材料流速分布情况,通过调控不同部位材料流入量及材料流动阻力,并以型材出口流速差和流速均方差(SDV)作为衡量挤压过程中材料流速均匀性的指标,逐步迭代优化模具结构以提高材料流动均匀性;根据仿真结果中挤压模具应力分布情况,以模具最高应力作为衡量模具强度的指标,逐步迭代优化模具结构以减小模具应力。结果通过迭代仿真依次优化模具工作带长度、分流孔尺寸、阻流块高度等参数,最终型材出口流速差由25.07 mm/s降至2.72 mm/s,流速均方差由9.84 mm/s降至0.72 mm/s;通过迭代仿真优化焊合角度,最终模具最高应力由945 MPa降至863 MPa。采用基于有限元仿真优化结构的挤压模具成功制备了合格的铝合金型材样件,挤压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吻合。结论通过优化模具工作带长度、分流孔尺寸及阻流块高度,调控不同部位材料流入量及材料流动阻力,能够有效解决大型复杂薄壁铝合金空心型材挤压流速均匀性差的问题;通过优化模具焊合角度,能够显著降低模具局部应力集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复杂薄壁铝合金空心型材 数值模拟 流速均方差 模具应力 模具结构优化
下载PDF
运载火箭贮箱焊缝射线数字成像自动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郑雪鹏 王文强 +4 位作者 王飞 吴振成 陆彦辰 张清彬 范晨洁 《航天制造技术》 2023年第2期21-26,共6页
针对我国运载火箭常态化、高强密度发射形势下贮箱快速、小批量研制需求,以全面提升贮箱结构产品数字化检测能力为目标,结合贮箱小口径和大长径比结构特点,设计了以细长悬臂梁及探测器展开机构导轨为核心的运载火箭贮箱环缝射线数字成... 针对我国运载火箭常态化、高强密度发射形势下贮箱快速、小批量研制需求,以全面提升贮箱结构产品数字化检测能力为目标,结合贮箱小口径和大长径比结构特点,设计了以细长悬臂梁及探测器展开机构导轨为核心的运载火箭贮箱环缝射线数字成像检测装备;经验证,检测图像质量满足GB/T3323.2-2019技术等级A级要求,较传统射线照相检测检测效率提升8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载火箭贮箱 焊缝无损检测 射线检测数字成像检测 等价性
下载PDF
基于真空加载的激光错位散斑干涉自动化检测系统
13
作者 涂俊 郑雪鹏 +3 位作者 吴远峰 陈浩 陈杰 陈辉 《测控技术》 2023年第5期98-103,共6页
为满足某橡胶/金属粘接结构产品的批量化检测需求,提升检测效率和自动化水平,设计开发了一套基于真空加载的激光错位散斑自动化检测系统。该系统集成了轻量化框架和紧凑型光路,并通过检测软件和检测流程优化,得到了较为理想的散斑检测图... 为满足某橡胶/金属粘接结构产品的批量化检测需求,提升检测效率和自动化水平,设计开发了一套基于真空加载的激光错位散斑自动化检测系统。该系统集成了轻量化框架和紧凑型光路,并通过检测软件和检测流程优化,得到了较为理想的散斑检测图像;同时结合产品结构特点和检测灵敏度要求,设计了基于PLC控制的真空舱和运动控制装置,实现了产品粘接质量的自动化检测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可检测出检测试块上预置的人工缺陷,与原有手动检测模式相比,在保证检测产品检测灵敏度要求的前提下,极大地提升了检测效率,降低了检测人员的劳动强度,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接结构 真空加载 激光错位散斑干涉 自动检测
下载PDF
锂电池安全性能无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佳慧 王飞 +3 位作者 危荃 高显亮 金翠娥 金牛牛 《无损检测》 CAS 2022年第12期72-75,共4页
锂电池具有能量密度大、自放电率低、循环寿命长等优点,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受锂电池材料、生产工艺不够完善等因素影响,其存在一定安全隐患。概述了影响锂电池安全性能的因素,将锂电池存在的缺陷分为表面缺陷、电极缺陷... 锂电池具有能量密度大、自放电率低、循环寿命长等优点,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受锂电池材料、生产工艺不够完善等因素影响,其存在一定安全隐患。概述了影响锂电池安全性能的因素,将锂电池存在的缺陷分为表面缺陷、电极缺陷以及内部缺陷3部分进行阐述,介绍了各部分缺陷的检测方法,并对锂电池安全性能的一体化检测进行概要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安全性能 无损检测
下载PDF
面向军民两用产业“双循环”的云检测生态模式转型
15
作者 周鹏飞 戴铮 +3 位作者 王文强 危荃 刘骁佳 沈彩霞 《中国军转民》 2022年第21期70-73,共4页
针对国内军民产业升级对高品质检测的需求和国内检测装备行业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的需求,探索检测领域的融合创新路径,以技术研究打通检测产品全链路,为检测产业高速发展奠定基础为正向主线,形成基于“技术-产品-产业”三个纬度的“军+民... 针对国内军民产业升级对高品质检测的需求和国内检测装备行业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的需求,探索检测领域的融合创新路径,以技术研究打通检测产品全链路,为检测产业高速发展奠定基础为正向主线,形成基于“技术-产品-产业”三个纬度的“军+民”云检测双循环自闭环体系,通过循环内生自驱力推动云检测生态形成与发展,形成对内服务型号质量“三高”提升,对外输出先进检测技术的良好局面。云检测生态构建推进了整个检测学科发展,形成专家涌现的态势,持续推动检测技术研究深化,为技术持续领先奠定人才、物质与科研环境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检测 服务化转型 军民产业
下载PDF
面向生产扰动的航天制造车间鲁棒性调度方法研究
16
作者 郭具涛 戴铮 +2 位作者 张洁 吕佑龙 孙晓凤 《工业工程》 2025年第2期69-77,共9页
针对航天产品多品种、变/小批量的典型离散制造特点,考虑紧急插单、工艺变更和工艺偏离等生产扰动,构建以工序开始偏离时间、订单交付偏离时间鲁棒性指标和最大完工时间效率指标为优化目标的鲁棒调度模型。通过构建鲁棒评价模型对生产... 针对航天产品多品种、变/小批量的典型离散制造特点,考虑紧急插单、工艺变更和工艺偏离等生产扰动,构建以工序开始偏离时间、订单交付偏离时间鲁棒性指标和最大完工时间效率指标为优化目标的鲁棒调度模型。通过构建鲁棒评价模型对生产扰动影响下的调度方案进行鲁棒性能评价,设计基于代理机制的师徒进化算法,实现生产扰动的多目标综合优化。为验证鲁棒调度方法的性能,在3种不确定生产时间场景下与原始师徒进化算法、经典粒子群算法进行性能比较。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考虑不同类型不确定性的条件下,其调度性能明显优于其他智能优化算法,能有效兼顾调度过程的效率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扰动 鲁棒调度 代理机制 师徒进化算法
下载PDF
高深宽比微流道辊压成形实验及参数优化
17
作者 彭赫力 金新济 +2 位作者 徐竹田 石文展 彭林法 《机械设计与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61-166,共6页
采用齿轮辊压成形薄板微流道结构,利用啮合原理实现微流道逐步弯曲成形,可实现高深宽比微流道成形。但成形中齿轮多种特征参数显著影响微流道成形减薄、失效,目前研究较少、难以指导工艺设计,限制了工艺的应用。因此本文结合微流道辊压... 采用齿轮辊压成形薄板微流道结构,利用啮合原理实现微流道逐步弯曲成形,可实现高深宽比微流道成形。但成形中齿轮多种特征参数显著影响微流道成形减薄、失效,目前研究较少、难以指导工艺设计,限制了工艺的应用。因此本文结合微流道辊压成形实验与仿真,揭示了不同齿轮齿数、模数以及板厚、成形深度对减薄率的影响及原因,并提出了微流道辊压成形的成形深度-减薄率加权指标的响应面工艺参数优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道 薄板微成形 辊压成形 参数优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