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康复干预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8
1
作者 胡永善 朱玉连 +2 位作者 杨佩君 谢光柏 吴慧敏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8期463-465,共3页
目的:探讨持续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运动疗法、作业治疗及电疗等综合康复治疗方法,对181例入选的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了临床随机对照性研究。结果:患者入选后首次评价,1个月后、3个月后... 目的:探讨持续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运动疗法、作业治疗及电疗等综合康复治疗方法,对181例入选的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了临床随机对照性研究。结果:患者入选后首次评价,1个月后、3个月后和6个月后各评价一次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FMA)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Barthel'sIndex);FMA值:治疗组依次为5.43±4.79、10.54±5.19、12.92±5.34、15.40±4.74,对照组为6.56±6.00、10.00±6.52、8.29±5.00、11.64±5.60;BI值:治疗组依次为6.53±4.62、12.85±5.04、15.94±3.79、17.59±3.63,对照组为7.01±5.54、11.75±6.30、11.66±4.50、14.50±4.30。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作组内比较P<0.001;两组比较得出各阶段的恢复是不均衡的,第一和第二阶段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康复治疗对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可明显降低患者的依赖程度,提高其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干预 急性脑卒中 偏瘫 影响 康复治疗 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下载PDF
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59
2
作者 胡永善 朱玉连 +2 位作者 杨佩君 谢光柏 吴慧敏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15-217,共3页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 1个月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 12 9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康复组 (74例 )和对照组 (5 5例 ) ,进行临床对照性研究 ,两组均常规进行神经内科的药物治疗 ,康复组增加运动疗法和电...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 1个月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 12 9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康复组 (74例 )和对照组 (5 5例 ) ,进行临床对照性研究 ,两组均常规进行神经内科的药物治疗 ,康复组增加运动疗法和电疗等康复治疗方法 ,对每例患者在进入课题时和 1个月后分别测试ADL能力。结果 :康复组两次Barthel指数分别为 6 .36± 4.93、13.0 0± 4.91,对照组为 7.5 0± 6 .19、11.6 0± 6 .2 6 ;两组前后比较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 ;两组的变化均数比较康复组 1个月后ADL恢复优于对照组 (P <0 .0 0 1)。结论 :早期康复治疗对患者 1个月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卒中 早期康复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下载PDF
3个月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7
3
作者 朱玉连 胡永善 +2 位作者 杨佩君 谢光柏 吴慧敏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1年第4期155-156,共2页
目的探讨 3个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12 5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综合康复治疗组 (治疗组 )和常规药物治疗组 (对照组 ) ,进行 3个月的康复治疗。治疗前后各进行一次Fugl Mayer评价 (FMA)。 结果治疗前两组... 目的探讨 3个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12 5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综合康复治疗组 (治疗组 )和常规药物治疗组 (对照组 ) ,进行 3个月的康复治疗。治疗前后各进行一次Fugl Mayer评价 (FMA)。 结果治疗前两组间FMA评价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治疗后两组的FMA评价均较治疗前有非常高度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 ,但治疗组的运动功能恢复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 .0 0 1)。结论 3个月的康复治疗对患者的运动功能具良好的促进作用 ,可显著降低患者的依赖程度 ,提高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运动功能 康复治疗 偏瘫
下载PDF
康复治疗3个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ADL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朱玉莲 胡永善 +2 位作者 杨佩君 谢光柏 吴慧敏 《中国康复》 2001年第4期206-207,共2页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 3个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 ADL 的影响。方法采用以运动疗法、作业治疗及电疗等综合康复治疗方法对 12 5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临床随机对照性研究。结果患者治疗前及治疗 3个月后各评价 1次Barthel指数 ,治疗组分别为 6 ....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 3个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 ADL 的影响。方法采用以运动疗法、作业治疗及电疗等综合康复治疗方法对 12 5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临床随机对照性研究。结果患者治疗前及治疗 3个月后各评价 1次Barthel指数 ,治疗组分别为 6 .2 2± 4 .2 8、 16 .0 0± 3.79;对照组为 6 .16± 4 .97、 11.6 8± 4 .5 4 ,2组治疗前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治疗后 2组均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 (P<0 .0 1) ;2组间比较治疗组 ADL 恢复优于对照组 (P<0 .0 0 1)。结论康复治疗 3个月对脑卒中患者的 ADL 能力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可明显降低患者的依赖程度 ,提高其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治疗 脑卒中 ADL 偏瘫
下载PDF
营养干预辅佐治疗老年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8
5
作者 陈跃 章巧云 +3 位作者 王九姣 应月华 俞教华 谢光柏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6-39,共4页
目的 探讨临床营养干预对老年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营养状况及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 40例老年脑卒中后遗症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干预组在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加用营养干预措施 (包括健康教育、床边营... 目的 探讨临床营养干预对老年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营养状况及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 40例老年脑卒中后遗症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干预组在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加用营养干预措施 (包括健康教育、床边营养指导及营养匀浆制剂支持等 ) ;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分别评估 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生化、免疫指标及体质指数 (BMI)等 ,并观察其在治疗期间的感染发生及神经功能改变情况。结果  2组患者分别经 3个月干预后 ,发现干预组白蛋白为 (3 9.65±6.11) g/L,血红蛋白为 (12 .68± 1.2 1) g/dl,IgG为 (11.2 8± 2 .61)g/L ,补体C3 为 (0 .84± 0 .11) g/L ,体质指数为 (2 5 .2 6± 3 .81) ,均较对照组 [白蛋白为 (3 7.48± 6.5 7)g/L ,血红蛋白为 (11.72± 1.81) g/dl ,IgG为 (8.5 7±1.98) g/L,补体C3 为 (0 .62± 0 .0 9) g/L ,体质指数为 (2 3 .5 1± 3 .73 ) ]改善明显 ;干预组院内感染发生例次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亦较对照组显著减少。结论 临床营养干预能改善老年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的全身营养及免疫功能状况 ,具有抑制感染发生、促进神经功能康复等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干预 治疗 脑卒中后遗症 疗效观察 老年人
原文传递
2450MHz微波辐射对原代培养的小鼠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研究
6
作者 曹曼林 白跃宏 +1 位作者 杨翠霞 谢光柏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84-389,共6页
目的探讨2450MHz微波辐射对原代培养的小鼠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进而分析微波辐射后成纤维细胞的基因及蛋白的变化。方法小鼠成纤维细胞体外经不同功率密度,频率为2450MHz的微波直接辐射不同时间后,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 目的探讨2450MHz微波辐射对原代培养的小鼠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进而分析微波辐射后成纤维细胞的基因及蛋白的变化。方法小鼠成纤维细胞体外经不同功率密度,频率为2450MHz的微波直接辐射不同时间后,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法测定成纤维细胞的生长代谢情况,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采用Real—time PCR扩增的方法分析微波辐射对细胞前胶原Ⅰ型和Ⅲ型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采用抗磷酸化形式的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抗体,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方法观察微波辐射后小鼠皮肤成纤维细胞蛋白质磷酸化情况。结果①成纤维细胞经不同功率密度(分别为0.5,1和5W/cm^2)和不同时间(分别为5,15和30min)微波辐射后,其生长代谢曲线随时间延长而下降。功率密度为0.5W/cm^2和1W/cm^2的微波分别辐射5min、15min和30min,其成纤维细胞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功率密度为5W/cm^2的微波辐射5min以上,可抑制体外培养的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功能,成纤维细胞活性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②功率密度为5W/cm^2的微波辐射5min,G0/G1期细胞所占比例明显升高(P〈0.05),且磷酸化ERK1/2表达水平明显升高。③微波辐射对前胶原Ⅰ型基因mRNA表达的抑制作用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强,功率密度为1W/cm^2的微波辐射30min、功率密度为5W/cm^2的微波辐射5min以上时,能显著抑制前胶原Ⅰ型基因mRNA的表达(P〈0.05),并且显著下调前胶原Ⅰ型与Ⅲ型基因mRNA的比率(P〈0.05)。结论体外短时间高强度微波辐射,能降低小鼠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活性,可阻断成纤维细胞周期,并使细胞停滞于G0/G1期。微波对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及其胶原产生的某些相关基因的表达具有直接的抑制作用,且与辐射强度及时间有关。微波辐射可激活皮肤成纤维细胞磷酸化ERK1/2信号转导通路,提示微波辐射导致的成纤维细胞损伤可能是通过MAPK信号转导通路的激活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 微波 细胞周期 前胶原 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