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乌司他丁对严重脓毒症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及乳酸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6
1
作者 黄增相 陶骅 +7 位作者 徐雯 徐迅科 金姝 张健 魏建东 何超 李文放 林兆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692-1694,共3页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注射液(UTI)干预前后,严重脓毒症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浆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和乳酸水平的变化和意义。方法:选择58例符合严重脓毒症性ARDS诊断标准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UTI治疗组和对照...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注射液(UTI)干预前后,严重脓毒症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浆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和乳酸水平的变化和意义。方法:选择58例符合严重脓毒症性ARDS诊断标准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UTI治疗组和对照组,通过胸阻抗法(TEB)测定SV、氧合指数(Pa O2/Fi O2),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PCT、CRP和乳酸水平、SV、Pa O2/Fi O2、Murray肺损伤评分、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APACHE II)评分、SOFA评分以及28 d死亡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UTI治疗组患者Pa O2/Fi O2显著升高(P<0.05),血浆PCT、CRP和乳酸水平下降明显以及28 d死亡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UTI注射液能够降低严重脓毒症性ARDS患者血浆PCT、CRP的浓度,降低乳酸水平,改善临床症状,降低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成人 脓毒症 PCT CRP 乳酸 UTI
下载PDF
影响重症中暑患者预后因素及其死亡原因分析 被引量:48
2
作者 季蕴辛 马钧 张翔宇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1999年第5期283-284,共2页
目的:探讨影响重症中暑预后的因素及死亡原因,以指导治疗。方法:收集重症中暑患者44例,将死亡病例与治疗好转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并分析死亡原因。结果:死亡组与好转组比较,体温>40.5℃者,昏迷程度深者,合并基础疾... 目的:探讨影响重症中暑预后的因素及死亡原因,以指导治疗。方法:收集重症中暑患者44例,将死亡病例与治疗好转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并分析死亡原因。结果:死亡组与好转组比较,体温>40.5℃者,昏迷程度深者,合并基础疾病、休克、心律失常者,血Na+、血细胞比容(Hct)几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血K+也有差异(P<0.05)。死亡原因:24小时内主要为心、脑、循环衰竭与猝死;24小时后主要为呼吸衰竭。结论:影响重症中暑患者预后的因素主要有体温、昏迷程度、基础疾病、心律失常、休克、低血Na+、低血K+、血液浓缩。治疗应针对各危险因素,应早期阻断高热引起的恶性循环,及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防止各主要脏器的衰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暑 预后 死亡原因
下载PDF
床边纤维支气管镜在ICU中肺源性及肺外源性ARDS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何超 赵平 +1 位作者 李文放 林兆奋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25-828,共4页
目的 观察床边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在ICU中不同病因(肺源性或肺外源性)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床边纤支镜检查及治疗的116例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病因ARDS患者接受纤支镜支气... 目的 观察床边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在ICU中不同病因(肺源性或肺外源性)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床边纤支镜检查及治疗的116例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病因ARDS患者接受纤支镜支气管肺泡灌洗吸痰,观察患者吸痰前后的心率(HR)、血气、气道压力的变化.结果 肺源性急性ARDS患者灌洗吸痰治疗前后HR、氧合指数(PaO2/FiO2 )、气道压力均有明显改善,肺外源性ARDS患者灌洗吸痰治疗前后HR、PaO2/FiO2、气道压力无明显改善,而且短时间内出现加重趋势.结论 床边纤支镜对于肺源性ARDS患者可起到积极的治疗作用,而对于肺外源性ARDS患者则效果不佳,反而在短时间内导致患者HR加快,氧饱和度下降,气道峰压(Ppeak)增高,所以对于ICU的ARDS患者纤支镜检查以及治疗的时机应有所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支气管镜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预后
下载PDF
心脏停跳复苏犬大脑组织内皮素-1含量和Na^+-K^+ATP酶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8
4
作者 金修才 杨兴易 +3 位作者 赵良 许永华 景炳文 王永进 《中国急救医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451-452,共2页
目的 研究犬心脏停跳及复苏后脑组织内皮素 - 1(Endothelin ,ET - 1)含量、Na+ -K+ ATP酶活性的变化 ,探讨ET - 1在复苏后脑损伤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犬室颤心跳呼吸骤停模型 ,进行标准心肺复苏 ,分别观察室颤前、心脏停跳 10... 目的 研究犬心脏停跳及复苏后脑组织内皮素 - 1(Endothelin ,ET - 1)含量、Na+ -K+ ATP酶活性的变化 ,探讨ET - 1在复苏后脑损伤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犬室颤心跳呼吸骤停模型 ,进行标准心肺复苏 ,分别观察室颤前、心脏停跳 10min及复苏后 30min、2h和 4h的脑组织ET - 1含量和Na+ -K+ ATP酶活性变化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 心脏停跳及复苏后脑组织ET - 1含量明显升高 ,Na+ -K+ ATP酶活性降低 ,两者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心脏停跳及复苏后脑组织ET - 1含量升高引起脑组织损伤 ,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之一是抑制了Na+ -K+ ATP酶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停跳 NA^+-K^+ATP酶 内波素1 心脏复苏
下载PDF
监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尿中尿酸排泄的意义 被引量:4
5
作者 单红卫 杨兴易 +2 位作者 郭昌星 刘军英 景炳文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0年第12期745-746,共2页
目的 :探讨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尿中尿酸 (U UA)排泄变化及其对组织能量代谢状况的评价意义。方法 :2 1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均放置 Swan Ganz导管 ,连续 4日收集尿液并测定 2 4小时 UU A排泄量 ,采集动脉和混合静脉血进行血气分析 ,计算氧... 目的 :探讨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尿中尿酸 (U UA)排泄变化及其对组织能量代谢状况的评价意义。方法 :2 1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均放置 Swan Ganz导管 ,连续 4日收集尿液并测定 2 4小时 UU A排泄量 ,采集动脉和混合静脉血进行血气分析 ,计算氧动力学指标。结果 :死亡组 UU A呈进行性增加 ,氧消耗对氧供给呈氧供依赖关系 ,动脉氧分压 /吸入氧浓度则从第 3日开始显著下降 (P<0 .0 5 ) ;存活组 U UA无明显变化 ,氧动力学表现为非氧供依赖关系。结论 :UU A排泄量增加是患者能量代谢不足的表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衰竭 尿酸 氧供依赖 缺氧
下载PDF
胸腔液体水平和氧合指数在脓毒症性ARDS患者液体管理中的意义 被引量:3
6
作者 黄增相 何超 +7 位作者 陶骅 徐雯 徐迅科 金姝 魏建东 张健 李文放 林兆奋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94-797,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严重脓毒症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ARDS)患者胸腔液体水平(thoracicfluidcontent,TFC)与氧合指数(Pa02/Fi02)的变化,探讨TFC在脓毒症性ARDS患者液体管理中的指导意义,为脓毒症... 目的通过观察严重脓毒症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ARDS)患者胸腔液体水平(thoracicfluidcontent,TFC)与氧合指数(Pa02/Fi02)的变化,探讨TFC在脓毒症性ARDS患者液体管理中的指导意义,为脓毒症性ARDS患者液体管理提供新的临床治疗策略。方法选择2012-01-2014-06上海长征医院急救科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careunit,ICU)和上海普陀区人民医院急诊ICU符合严重脓毒症性ARDS诊断标准的5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胸阻抗法(TEB)测定TFC,同时监测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吸入氧浓度(Fi02),计算Pa02/FiO2。比较TFC与PaO2/FiO2之间的相关性,采用简单相关分析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TFC与Pa02/Fi02呈明显负相关(r=-0.67,P〈0.01)。进一步以ARDS的轻重程度进行分层分析,轻度ARDS时,患者PaO2/FiO2与TFC无明显相关性(r=0.13,P=0.241);中度ARDS时,两者呈明显负相关(r=-0.49,P=0.013);重度ARDS时,两者呈明显负相关(r=-0.88,P=0.004)。这可以提示对中、重ARDS患者可以通过降低TFC来改善氧合,但对于轻度ARDS患者,由于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症引起的PaO2/FiO2下降,不能通过降低TFC来改善缺氧状态。结论TFC在脓毒症性ARDS患者的液体管理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胸腔液体水平(TFC) 氧合指数(PaO2/FiO2)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液体管理 胸阻抗法(TEB)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在创伤与手术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抢救中的价值 被引量:5
7
作者 宋志芳 郭晓红 +1 位作者 单红卫 俞康龙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98-500,共3页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Gc)在创伤与手术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综合救治中的价值。方法收集长征医院急救科1990—03—2000—02和新华医院内科ICU2000—05—2003—04收治的因创伤与手术诱发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比较GC组与非G...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Gc)在创伤与手术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综合救治中的价值。方法收集长征医院急救科1990—03—2000—02和新华医院内科ICU2000—05—2003—04收治的因创伤与手术诱发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比较GC组与非GC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34例患者,男25例,女9例,年龄(44.9±18.6)岁,APACHEⅡ评分(23.7±8.7)分,原发病为多发伤与手术后各17例(50%),总病死率41.2%(14/34),主要死亡原因为MODS(10/14)。GC组27例(79.4%),非GC组7例(20.6%),两组患者年龄与APACHEU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GC组病死率9/27,非GC组·病死率5/7,虽然非Gc组病死率明显高于Gc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Gc组应用Gc后Pa02/Fi02改善明显(P<0.005—0.05);非GC组Pa02/Fi02改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C能协同常规治疗纠正创伤和手术致ARDS患者的顽固性缺氧和休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创伤 手术
下载PDF
大鼠心肺复苏后神经细胞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的变化 被引量:3
8
作者 马宇洁 杨兴易 +6 位作者 林兆奋 缪明永 张雷 宁波 李一粟 刘涛 刘磊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19-421,共3页
目的研究大鼠心肺复苏后神经细胞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PTP)的变化规律。方法建立窒息联合冰氯化钾致大鼠心搏骤停、心肺复苏(CA/CPR)的动物模型,断头后提纯大脑皮层组织内线粒体,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线粒体MPTP在不同时相的开放程度。结... 目的研究大鼠心肺复苏后神经细胞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PTP)的变化规律。方法建立窒息联合冰氯化钾致大鼠心搏骤停、心肺复苏(CA/CPR)的动物模型,断头后提纯大脑皮层组织内线粒体,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线粒体MPTP在不同时相的开放程度。结果心肺复苏后大鼠神经细胞线粒体功能明显受损,恢复自主循环(ROSC)后神经细胞MPTP持续处于开放状态,开放程度具有时间依赖性,具体表现为在ROSC后6h以内开放程度保持低水平,6h以后开始迅速大量开放,直至12h开放程度达到最大,但并没有一直维持这一水平,而是在ROSC后24h开放程度略有缩小,表明线粒体开始收缩,至48h开放程度再次加大,72hMPTP明显缩小,但未达到正常水平。结论CA/CPR后大鼠线粒体MPTP出现明显规律性改变,复苏后12h以内可能是改善复苏后脑功能的最佳治疗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线粒体 通透性转换 心搏骤停 心肺复苏
下载PDF
Toll样受体2在脂多糖诱导的急性肾损伤小鼠肾脏足细胞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2
9
作者 彭媛 刘龙 +2 位作者 王永芳 李莎莎 林兆奋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98-801,F0003,共5页
目的研究脂多糖(LPS)诱导的脓毒症性急性肾损伤(AKI)小鼠Toll样受体2(TLR2)的表达规律、分布特点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采用小鼠腹腔注射LPS造成脓毒症性AKI模型,将40只清洁级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NS)对照组(20只)和... 目的研究脂多糖(LPS)诱导的脓毒症性急性肾损伤(AKI)小鼠Toll样受体2(TLR2)的表达规律、分布特点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采用小鼠腹腔注射LPS造成脓毒症性AKI模型,将40只清洁级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NS)对照组(20只)和LPS模型组(20只),分别测定各组血清尿素氮、肌酐及24h尿蛋白水平,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TLR2在两组肾脏的分布特点。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quantitativePCR)法检测两组肾组织TLR2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腹腔注射LPS后24h血清尿素氮、肌酐及24h尿蛋白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肾脏病理变化亦支持AKI模型造模成功。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TLR2在NS组小鼠肾小球内皮细胞有少量表达,足细胞几乎无表达,而在LPS组肾小球内皮细胞及足细胞表达明显增多,而且实时定量PCR法显示,LPS组肾组织TLR2mRNA表达较NS组明显增高(5.52±0.21vs1.00±0.05,P〈0.01)。结论在LPS诱导的脓毒症性AKI中,肾组织TLR2表达明显上调,尤其足细胞及肾小球内皮细胞表达明显增加。TLR2信号途径在足细胞和肾小球内皮细胞的激活可能介导脓毒症性AKI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ll样受体2( TLR2) 脂多糖 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AKI) 足细胞
下载PDF
心肺复苏后大鼠脑线粒体的能量代谢变化 被引量:2
10
作者 马宇洁 杨兴易 +6 位作者 林兆奋 缪明永 张雷 宁波 李一粟 刘涛 刘磊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898-899,共2页
关键词 心肺复苏术 线粒体 能量代谢
下载PDF
多发伤病人机械通气时营养支持 被引量:2
11
作者 吴立峰 杨增上 +2 位作者 严鸣 李子龙 潘新宇 《河北医学》 CAS 2001年第4期297-299,共3页
目的 :探讨营养支持在治疗并发有重度肺功能障碍的多发伤病人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2 5例多发伤病人在实施机械通气过程中予以营养支持 ,并检测营养支持前后的营养指标 ,其中 19例早期采用全胃肠外营养 ( TPN)支持 ,6例采用肠内营养 ( EN... 目的 :探讨营养支持在治疗并发有重度肺功能障碍的多发伤病人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2 5例多发伤病人在实施机械通气过程中予以营养支持 ,并检测营养支持前后的营养指标 ,其中 19例早期采用全胃肠外营养 ( TPN)支持 ,6例采用肠内营养 ( EN)。结果 :痊愈 16例 ,4例转手术科室 ,3例死亡 ,2例持续植物状态。 16例痊愈者营养支持前后血红蛋白、白蛋白、血清总蛋白、转铁蛋白、氮平衡均有显著提高 ( P<0 .0 5)。结论 :合理的营养支持有助于控制多发伤病人因高代谢状态导致的营养和免疫衰竭 ,合并严重肺功能障碍而实施机械通气者平稳脱机 ,并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伤 急性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营养支持
下载PDF
肺的气体交换和氧代谢 被引量:4
12
作者 赵良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26-127,共2页
肺有诸多功能(气体交换、内分泌、共鸣等),但主要功能仍然是气体交换—中间代谢:提供氧气带走二氧化碳以支持其它器官,自身也消耗氧。肺也是各种原因所致的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中最常受累的器官。因此,肺的气体交换... 肺有诸多功能(气体交换、内分泌、共鸣等),但主要功能仍然是气体交换—中间代谢:提供氧气带走二氧化碳以支持其它器官,自身也消耗氧。肺也是各种原因所致的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中最常受累的器官。因此,肺的气体交换和氧代谢是加强监护单元(ICU)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功能 气体交换 氯代谢 护理 ICU
下载PDF
早期高蛋白代谢支持加生长激素对重度颅脑损伤病人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谢晓洪 安家石 许永华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8年第6期356-359,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高蛋白质代谢支持加生长激素对重度颅脑损伤病人的影响。方法:将60例重度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在入院24h后按2~2.5g/(kg·d)给予蛋白质,同时加用生长激素;对照组给予蛋白质1... 目的:探讨早期高蛋白质代谢支持加生长激素对重度颅脑损伤病人的影响。方法:将60例重度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在入院24h后按2~2.5g/(kg·d)给予蛋白质,同时加用生长激素;对照组给予蛋白质1.2~1.5g/(kg·d),均连用1周,测定两组病人入院第1、4和7天时有关营养指标的变化,并观察两组病人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病人的血清PA、ALB、TF和Hb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平均入住ICU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预后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病人肝肾功能、内环境和病死率等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早期使用高蛋白质代谢支持加生长激素,能明显减轻重度颅脑损伤病人的蛋白质丢失,缩短入住ICU的时间,并改善病人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颅脑损伤 早期高蛋白质 生长激素 代谢支持
原文传递
亚胺培南与三代头孢抗生素治疗ICU内感染的疗效成本比分析
14
作者 赵良 许永华 +5 位作者 俞康龙 马钧 林兆奋 郭昌星 管军 陈德昌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65-266,共2页
通过高档抗生素的疗效成本比分析及不良反应观察 ,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5 0例感染病人分成三组 ,前瞻性比较亚胺培南组、三代头孢组及混合用药组病人的疗效、成本、细菌清除率和真菌病的发生率。结果 三组在疗效、细菌清除率和真... 通过高档抗生素的疗效成本比分析及不良反应观察 ,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5 0例感染病人分成三组 ,前瞻性比较亚胺培南组、三代头孢组及混合用药组病人的疗效、成本、细菌清除率和真菌病的发生率。结果 三组在疗效、细菌清除率和真菌病的发生率方面无显著差别。混合用药组的观察药物费用和总费用高于亚胺培南组和三代头孢组。结论 亚胺培南和三代头孢具有相似的疗效成本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胺培南 头孢菌素 疗效成本 ICU 医院内感染
下载PDF
Toll样受体4抑制剂对脓毒症大鼠模型心肌损伤和肺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何融冰 林兆奋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4期1881-1884,1888,共5页
目的:研究Toll样受体4(TLR4)抑制剂对脓毒症大鼠模型心肌损伤和肺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方法:选择18只成年雄性SD大鼠作为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干预组,每组各6只,采用盲肠结扎法建立脓毒症模型并给予TLR4抑制剂C34灌胃治疗... 目的:研究Toll样受体4(TLR4)抑制剂对脓毒症大鼠模型心肌损伤和肺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方法:选择18只成年雄性SD大鼠作为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干预组,每组各6只,采用盲肠结扎法建立脓毒症模型并给予TLR4抑制剂C34灌胃治疗。造模后24h,测定血清中心肌损伤分子、肺损伤分子的含量以及心肌组织、肺组织中炎症因子的表达量、氧化应激分子的含量、凋亡分子的表达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中KL-6、cTnI、CK-MB的含量、心肌组织和肺组织中NF-kB、TNF-α、IL-1β、Bax、Caspase-3、Caspase-9的mRNA表达量以及MDA、OH﹣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心肌组织和肺组织中SOD的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干预组大鼠血清中KL-6、cTnI、CK-MB的含量、心肌组织和肺组织中NF-kB、TNF-α、IL-1β、Bax、Caspase-3、Caspase-9的mRNA表达量以及MDA、OH﹣的含量均显著低于模型组,心肌组织和肺组织中SOD的含量均显著高于模型组。结论:Toll样受体4抑制剂对脓毒症大鼠模型心肌损伤和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TOLL样受体4 炎症反应 氧化应激 凋亡
下载PDF
贝科能对心肺复苏后大鼠心肌低氧诱导因子-1α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浙 杨兴易 单怡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6-180,共5页
目的研究贝科能(复合辅酶)对心肺复苏后大鼠心肌细胞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factor 1α,HIF-1α)蛋白表达影响及其对心脏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在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急救科实验室完成。SD大鼠72只,随机(随... 目的研究贝科能(复合辅酶)对心肺复苏后大鼠心肌细胞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factor 1α,HIF-1α)蛋白表达影响及其对心脏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在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急救科实验室完成。SD大鼠72只,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常规复苏组(包括0.5,2,4,6h组)和贝科能治疗组(0.5,2,4,6h组)。采用窒息合并冰氯化钾(0.5mol/L)停跳液致大鼠心跳骤停5min后开始心肺复苏的动物模型,贝科能治疗组于心跳恢复时给予贝科能(按1支/10kg)生理盐水稀释至0.3rnL后腹腔注入。采用Westernblotting法测定各组大鼠心肌细胞低氧诱导因子1a蛋白的表达;采用比色法测定心肌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Na+-K+-ATP酶活力。所得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q检验。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常规复苏组各时间点HIF-1α蛋白的表达均有增强(P〈0.05),2h最高(空白对照组0.15±0.02,常规复苏组组0.57±0.06),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而SOD及Na+-K+.ATPase活力显著降低(P〈0.05)。与常规复苏组相比,贝科能组各时间点心肌细胞HIF-1α蛋白表达均减少(P〈0.05),其中2h组差异最为显著[贝科能组(0.29-4-0.03),常规复苏组(0.57±0.06)];心肌MDA含量明显降低(P〈0.05),SOD及Na+-K+-ATP酶活力明显升高(P〈0.05)。结论HIF-1α蛋白在心肺复苏后大鼠心肌细胞的表达增强;贝科能在提高Na+-K+-ATP酶活性的同时,下调HIF-1α蛋白在心肌细胞的表达。贝科能可能是通过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对CPR后大鼠心肌细胞起到保护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 贝科能 心肌细胞 缺血-再灌注损伤 低氧诱导因子-1Α
原文传递
大黄对肠黏膜上皮细胞呼吸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1
17
作者 陈德昌 景炳文 +1 位作者 乔林 李红江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738-740,共3页
目的 研究大黄对烫伤后大鼠肠黏膜上皮细胞线粒体呼吸链的影响。 方法 采用大鼠背部烫伤模型 ,随机分为大黄治疗组、烫伤组和正常对照组。分离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内线粒体 ,监测呼吸控制率 (RCR)、琥珀酸脱氢酶和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 目的 研究大黄对烫伤后大鼠肠黏膜上皮细胞线粒体呼吸链的影响。 方法 采用大鼠背部烫伤模型 ,随机分为大黄治疗组、烫伤组和正常对照组。分离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内线粒体 ,监测呼吸控制率 (RCR)、琥珀酸脱氢酶和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NADH)脱氢酶活力和细胞色素C的含量。 结果 烫伤后各时相点NADH和琥珀酸氧化呼吸链的RCR显著低于对照组 ,细胞色素C亦有同样改变 ,而烫伤对琥珀酸脱氢酶和NADH脱氢酶活力无显著影响。大黄能提高上述两条呼吸链的RCR水平 ,降低线粒体内膜细胞色素C的丢失 (与烫伤组比较 ,P <0 .0 5 )。 结论 烫伤能导致大鼠肠黏膜上皮细胞线粒体呼吸链明显受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线粒体 烧伤 上皮细胞 小肠黏膜 呼吸功能
原文传递
以logistic回归模型构建联合预测因子对脓毒症诊断及预后判断的临床运用 被引量:36
18
作者 段立伟 张晟 林兆奋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9-144,共6页
目的探索多个检测指标联合诊断脓毒症及判断预后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通过访问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电子病例系统,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收治的年龄18~75岁、ICU住院时间〉24 h、相关检测信息完整的... 目的探索多个检测指标联合诊断脓毒症及判断预后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通过访问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电子病例系统,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收治的年龄18~75岁、ICU住院时间〉24 h、相关检测信息完整的危重症患者首次入院时的记录。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拟合多个联合诊断或预测指标,构建新的联合预测因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对比联合预测因子与各原始指标ROC曲线下面积(AUC),以约登指数最大值时确定最佳临界值,计算敏感度、特异度及预测准确性等工作性能参数,最后通过在个体中代入各值进行预测。结果共入选362例患者,男性218例,女性144例;年龄(48.3±19.3)岁;死亡66例。①预测指标为分类变量时构建联合预测模型:以是否患有脓毒症为二分类结局变量,降钙素原(PCT)、内毒素(LPS)、感染、白细胞计数(WBC)、发热为协变量,建立logistic回归方程,显示PCT升高、WBC升高及发热是脓毒症诊断的独立危险因素。多个分类变量拟合的联合预测因子诊断脓毒症的AUC高于PCT、LPS、感染、WBC、发热单独预测时的AUC(0.930比0.661、0.503、0.570、0.837、0.800)。联合预测因子最佳临界值为0.518时,诊断脓毒症的敏感度为78.00%,特异度为93.36%,诊断准确率为87.47%。随机选取1例患者,将其临床数据代入预测概率方程得到概率值P=0.015,小于最佳临界值0.518,表明在预测准确率87.47%的条件下,该患者为非脓毒症。②预测指标为连续变量时构建联合预测模型:以住院期间是否死亡为二分类结局变量,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和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为协变量,建立logistic回归方程,显示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是预测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预测因子预测脓毒症预后的AUC高于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单独预测(0.834比0.812、0.813)。联合预测因子最佳临界值为0.236时,预测住院死亡事件的敏感度为73.12%,特异度为76.51%,诊断准确率为75.70%。随机选取1例患者,将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代入预测概率方程得到概率值P=0.570,大于最佳临界值0.236,表明在预测准确率75.70%的条件下,该患者可能结局为死亡。结论无论是诊断脓毒症或是判断预后,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构建的联合预测因子的工作性能及判断准确性优于仅使用单一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LOGISTIC回归模型 联合预测因子 预后 诊断
原文传递
糖皮质激素在肺外感染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抢救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宋志芳 郭晓红 +1 位作者 单红卫 俞康龙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0期832-835,共4页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GC)在肺外感染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综合救治中价值。方法收集长征医院急救科1990年3月至2000年2月和新华医院内科ICU2000.052003.04收入因肺外感染诱发ARDS患者临床资料,比较GC与非GC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32...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GC)在肺外感染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综合救治中价值。方法收集长征医院急救科1990年3月至2000年2月和新华医院内科ICU2000.052003.04收入因肺外感染诱发ARDS患者临床资料,比较GC与非GC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32例患者中男/女为21/11例,年龄(51.2±19.1)岁,APACHEⅡ评分(28.2±9.7),接受机械通气治疗25例(78.1%),病死率65.6%(21/32);GC与非GC组年龄、APACHEⅡ评分、病死率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GC组PaO2/FiO2改善明显,(P<0.05,Qs/Qt差异无显著性(P>0.05),MODS和感染性休克发生率较非GC组低(P<0.05)。结论GC能协同常规治疗纠正缺氧和休克,为原发病治疗赢得时间与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肺外感染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抢救措施
原文传递
肠源性脓毒症并发肺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一例救治 被引量:3
20
作者 黄增相 何超 +7 位作者 陶骅 徐雯 徐迅科 金姝 魏建东 张健 李文放 林兆奋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8-100,共3页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40岁。患者于2013年11月10日晚餐食用鱼肉后觉得味道不对,未予重视,餐后2 h出现呕吐胃内容物3次,并解黄色稀水样便5~6次,自服止泻药物后腹泻症状好转,逐渐出现腹痛、腹胀、发热,体温最高39℃,伴有畏寒、寒战,2013年1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40岁。患者于2013年11月10日晚餐食用鱼肉后觉得味道不对,未予重视,餐后2 h出现呕吐胃内容物3次,并解黄色稀水样便5~6次,自服止泻药物后腹泻症状好转,逐渐出现腹痛、腹胀、发热,体温最高39℃,伴有畏寒、寒战,2013年11月11日凌晨于当地医院就诊。当时查体:精神萎靡,腹胀,全腹散在压痛,无反跳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止泻药物 腹泻症状 胃内容物 稀水样 食用鱼 肠源性 感染性休克 血管外肺水 内皮细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