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诊骨科教学中医学生交流沟通技能的培养 被引量:4
1
作者 叶添文 王来根 +3 位作者 张凤琴 季华萍 袁文 倪斌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0年第3期88-89,共2页
急诊骨科带教老师在临床教学中,应加强医学生的医患交流沟通技能、师生交流沟通技能、医护交流沟通技能等能力的培养。帮助医学生从学生到医生的角色转变,提高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培养优秀的临床医生创造条件。
关键词 急诊骨科 医学教育 医学生 医患交流 医护交流 师生交流
下载PDF
骨科研究生临床工作技能的培养 被引量:3
2
作者 李莉 钱齐荣 吴海山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第9期57-59,共3页
对于骨科临床研究生而言,最终要成为骨科的临床医生,主要工作是临床医疗,因此,骨科临床研究生的临床工作技能就是基础的和根本的培养目标。如何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是需要我们临床学院的导师们和管理机构需要重视和研究的课题。通过多... 对于骨科临床研究生而言,最终要成为骨科的临床医生,主要工作是临床医疗,因此,骨科临床研究生的临床工作技能就是基础的和根本的培养目标。如何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是需要我们临床学院的导师们和管理机构需要重视和研究的课题。通过多年的研究生教学工作,结合研究生教学与骨科临床医生成长的特殊性,要实现骨科研究生的临床技能培养目标,需要做好三个层面的培训工作:由于骨科临床的特殊性、患者的生物整体性、疾病的社会学,需要根据骨科特点,依病种通过循证医学模式开展临床诊疗路径的学习;强化个体人为由多系统多脏器所组成的一个整体的全系统观念;树立社会人的意识,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和谐医患关系,提高疾病疗效的社会价值。总之,骨科研究生的临床技能培养是严峻的必须迎接的挑战,需要通过立足于针对骨科伤病特点的理论联系实践的学习,强化人体整体性的意识,还必须加强相关人文科学的教育,只有这样,才可能培养基础扎实、有发展前途的骨科医生后备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骨科 循证医学 人文科学
下载PDF
医用钛缆在髌骨粉碎性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52
3
作者 叶添文 李阳 +6 位作者 欧阳跃平 苟三怀 严望军 刘铁龙 徐盛明 刘岩 陈爱民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68-271,共4页
[目的]回顾性研究钛缆环扎固定法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04年11月~2007年8月收治的髌骨粉碎性骨折57例,根据内固定方式分成3组:钛缆环扎固定组、AO改良张力带固定组、镍钛聚髌器固定组。探讨各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 [目的]回顾性研究钛缆环扎固定法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04年11月~2007年8月收治的髌骨粉碎性骨折57例,根据内固定方式分成3组:钛缆环扎固定组、AO改良张力带固定组、镍钛聚髌器固定组。探讨各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膝关节术后首次锻炼时间、住院时间、医疗费用、损耗工作日、并发症及远期膝关节功能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7例患者均获得11~48个月的随访,平均22.4个月。钛缆环扎固定组患者术后开始伸屈膝关节锻炼时间最早,平均约5.6d,但医疗费用较贵,约为0.95万元。应用改良的Bostman髌骨骨折临床疗效评分标准评估远期疗效,钛缆环扎固定组优良率为95.1%,明显高于其余2组。[结论]钛缆系统对髌骨粉碎性骨折固定牢靠,具有膝关节锻练时间早,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一种新的选择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损伤 粉碎性骨折 骨折内固定 钛缆系统
下载PDF
多轴锁定钢板在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15
4
作者 郭永飞 刘岩 +5 位作者 陈爱民 赵良瑜 欧阳跃平 张伟 苟三怀 侯春林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1681-1684,共4页
[目的]报告多轴锁定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方法及初步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7月-2007年8月,采用开放复位、多轴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38例,其中男26例,女12例;年龄18.65岁,平均30.6岁;闭合性骨折34例,开放性骨折4... [目的]报告多轴锁定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方法及初步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7月-2007年8月,采用开放复位、多轴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38例,其中男26例,女12例;年龄18.65岁,平均30.6岁;闭合性骨折34例,开放性骨折4例。骨折分型采用Schatzker法,Ⅰ型3例,Ⅱ型5例,Ⅲ型5例,Ⅳ型6例,Ⅴ型16例,Ⅵ型3例。术后随访7~18个月,平均13.7个月,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及HSS评分标准进行临床效果评定。[结果]所有病例3~6个月后均骨性愈合,术后半年膝关节HSS评分78~98分,平均92.8分,Ⅴ型及Ⅵ型骨折中发生皮瓣坏死1例、切口局部感染1例,所有患者无内固定松动、断裂或骨折复位丢失现象。[结论]胫骨平台多轴锁定钢板操作简便,锁定螺钉植入角度选择性高,内固定稳定性好,避免了原始及继发复位的丢失,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安全、有效的内固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轴锁定钢板 胫骨平台骨折 内固定 SCHATZKER分型
下载PDF
几丁质桥接周围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9
5
作者 苟三怀 侯春林 +1 位作者 臧鸿声 卢建熙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3年第3期169-171,共3页
采用几丁质桥接大鼠坐骨神经缺损10mm,通过显微解剖观察、神经电生理测试、组织学检查和具有特异性HRP逆行示踪法鉴定,研究结果用几丁质桥接的大鼠坐骨神经功能恢复满意。
关键词 几丁质 周围神经缺损 生物材料
下载PDF
颈椎椎体次全切除与钛网植骨钢板固定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1
6
作者 苏再发 贾连顺 +4 位作者 张美超 陈日齐 吴培增 王芳泰 孙永耀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9年第3期183-188,共6页
目的利用螺旋CT建立颈椎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固定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的高度数字化方法,为研究颈椎减压手术的生物力学实验提供标准模型。方法对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进行CT扫描,获得C4~C7节段的断层图片,将数据保存为Dicom格式,导入Mimics... 目的利用螺旋CT建立颈椎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固定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的高度数字化方法,为研究颈椎减压手术的生物力学实验提供标准模型。方法对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进行CT扫描,获得C4~C7节段的断层图片,将数据保存为Dicom格式,导入Mimics9.1软件进行三维几何模型重建,形成三维图像,利用Freeform软件进行模型修改和表面划分,以IGES格式转入有限元软件Ansys9.0完成颈椎骨性模型的建立。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9.0,在颈椎骨性模型的基础上,补建终板、补充建立终板、椎间盘、髓核、前纵韧带、后纵韧带、黄韧带、棘间韧带、棘上韧带等结构。然后模拟颈椎椎体次全切除,将C5椎体、前纵韧带、上下椎间盘切除,将建立的钛网、钢板实体模型添加到减压区。采用合适的材料性质和实体单元类型对模型进行有限元网格划分。结果颈椎脊柱三维模型有限元网格划分结果:利用三维重建软件Mimics和有限元软件Ansys9.0,成功进行椎体次全切除减压钛网植骨钢板固定三维模型有限元网格划分。整个模型共有138995个节点和94039个单元,建成后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与实体组织具有良好的几何相似性。结论建立的椎体次全切除植骨固定手术三维有限元模型接近真实的生物力学标本,可以进行临床和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椎体次全切除 钛网 生物力学 有限元分析 网格生成
原文传递
颈神经后支综合征——解剖与临床研究 被引量:25
7
作者 王金武 陈德松 +1 位作者 方有生 顾玉东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4-7,共4页
目的 :从解剖和临床两方面探讨颈神经后支综合征的机制及诊治方法。方法 :对 1 7具成人固定尸体中C1~ 8颈神经后支进行解剖学研究 ;对 2 4例颈神经后支综合征的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和分析。结果 :(1 )颈神经后支自椎间孔处发出后 ,穿过... 目的 :从解剖和临床两方面探讨颈神经后支综合征的机制及诊治方法。方法 :对 1 7具成人固定尸体中C1~ 8颈神经后支进行解剖学研究 ;对 2 4例颈神经后支综合征的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和分析。结果 :(1 )颈神经后支自椎间孔处发出后 ,穿过由项部肌群附着于颈椎关节突关节囊的交叉纤维、上下关节突关节和内侧椎板组成的骨纤维管 ,然后发出关节突关节支、肌支、皮支和交通支 ,穿行于颈后肌群及其腱性纤维组织间。 (2 )临床发现保守治疗有一定疗效 ,对保守治疗效果欠佳的患者行颈神经后支松解术可获得满意的疗效。结论 :颈神经后支综合征的病因是以颈后肌群为主的腱性交叉纤维压迫颈神经后支所致。对经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行颈神经后支松解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神经后支综合征 卡压综合征 解剖 临床研究
下载PDF
盐酸乙哌立松治疗颈肩痛腰背痛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8
8
作者 谢宁 曹师锋 +3 位作者 王诗波 宋滇文 何海龙 贾连顺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0期993-995,共3页
目的 :评价盐酸乙哌立松对骨科常见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由 7家医院同时收集了采用单独口服盐酸乙哌立松和加用其他药物两种方法治疗的 13 8例患者 ,记录两组的治疗效果和副作用。结果 :对于颈肩痛和腰背痛等疾病的常见症状 ,单一组... 目的 :评价盐酸乙哌立松对骨科常见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由 7家医院同时收集了采用单独口服盐酸乙哌立松和加用其他药物两种方法治疗的 13 8例患者 ,记录两组的治疗效果和副作用。结果 :对于颈肩痛和腰背痛等疾病的常见症状 ,单一组和联合组均可取得 80 %以上的有效率。病情轻者单一组即可取得良好疗效 ,病情重者联合组效果更好 ,但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副作用发生率为 1.45 %。结论 :单独应用盐酸乙哌立松就可获得很高的有效率 ,与其他药物联合服用 ,可使其有效率进一步提高。盐酸乙哌立松的安全性很好 ,副作用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乙哌立松 颈肩痛 腰背痛 治疗 疗效
下载PDF
经皮椎弓根螺钉技术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7
9
作者 杨雷 贾连顺 +1 位作者 李家顺 池永龙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7期491-492,共2页
关键词 经皮椎弓根螺钉技术 计算机辅助外科 骨质疏松 骨折 椎体成形术
下载PDF
颈椎脊髓伤的早期前路手术治疗进展 被引量:19
10
作者 孔庆毅 李家顺 贾连顺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06-108,共3页
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是骨科的常见疾患,除了损伤本身造成的肢体瘫痪、截瘫,甚至呼吸抑制死亡外,它的系统并发症:尿路感染、肺炎、压迫疮、肌萎缩、肺栓塞、深静脉血栓也给治疗带来极大的困难。对于颈椎脊髓伤的早期手术干预一... 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是骨科的常见疾患,除了损伤本身造成的肢体瘫痪、截瘫,甚至呼吸抑制死亡外,它的系统并发症:尿路感染、肺炎、压迫疮、肌萎缩、肺栓塞、深静脉血栓也给治疗带来极大的困难。对于颈椎脊髓伤的早期手术干预一直存在着争议,现就其适应证、方法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髓伤 治疗 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青少年和成人脊柱嗜酸性肉芽肿的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14
11
作者 桂斌捷 魏海峰 +2 位作者 肖建如 孙海燕 贾连顺 《临床骨科杂志》 2005年第5期385-387,共3页
目的探讨青少年和成人脊柱嗜酸性肉芽肿(EG)在影像学表现的差异。方法分析21例手术后病理证实的脊柱EG,比较青少年和成人脊柱EG在X线平片、CT扫描和MRI影像上的差异。结果青少年脊柱EG具有典型X线片表现—扁平椎,成人不具有类似典型的表... 目的探讨青少年和成人脊柱嗜酸性肉芽肿(EG)在影像学表现的差异。方法分析21例手术后病理证实的脊柱EG,比较青少年和成人脊柱EG在X线平片、CT扫描和MRI影像上的差异。结果青少年脊柱EG具有典型X线片表现—扁平椎,成人不具有类似典型的表现;CT扫描青少年和成人类似,均表现为患椎椎体溶骨性破坏;MRI青少年和成人患椎T1加权像均表现为等信号,而T2加权像,青少年呈现等信号或中等信号增高,且相邻椎间盘呈现高信号改变。成人呈现高信号改变,患椎相邻椎间盘呈现高信号改变或中等信号。结论脊柱EG青少年X线平片具有典型改变,成人则无。CT、MRI可以显示病变侵犯椎体的程度和范围及脊髓损伤程度,从而决定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疾病 嗜酸细胞性肉芽肿 诊断显像 青少年 成人
下载PDF
半月板切除术后膝关节晚期退行性变 被引量:7
12
作者 戴力扬 张文林 +1 位作者 周志华 徐印坎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4期227-228,共2页
对于半月板切除术后膝关节晚期退行性改变及其影响因素尚存在不少争论。本文报告了对45例行半月板切除术患者10~33年的随访结果,有40名可在X线平片上观察到退行性改变之表现,占89%。统计学分析表明,膝关节退行性改变与... 对于半月板切除术后膝关节晚期退行性改变及其影响因素尚存在不少争论。本文报告了对45例行半月板切除术患者10~33年的随访结果,有40名可在X线平片上观察到退行性改变之表现,占89%。统计学分析表明,膝关节退行性改变与随访时间有关,外侧半月板切除较内侧半月板切除更易发生退变。这些发现提示半月板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物力学功能,如切除可导致膝关节退行性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月板损伤 膝关节 损伤 半月板切除 退行性变
下载PDF
细胞因子在椎间盘退变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3
作者 王宗亮 刘维钢 +1 位作者 史建刚 尚琦松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07年第1期59-60,共2页
椎间盘退行性变(Intervertebral disk degeneration,IVDD)是一系列脊柱退行性疾病的前提和基础病理过程。这一过程不仅表现为细胞种类和形态学上的变化,更伴随有椎间盘的组织学与生化性质的改变。目前引起椎间盘退变的确切机制尚无... 椎间盘退行性变(Intervertebral disk degeneration,IVDD)是一系列脊柱退行性疾病的前提和基础病理过程。这一过程不仅表现为细胞种类和形态学上的变化,更伴随有椎间盘的组织学与生化性质的改变。目前引起椎间盘退变的确切机制尚无定论。但研究发现椎间盘中的细胞因子(Cytokines,CK)在椎间盘退行性变的病理过程中可能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现就细胞因子在椎间盘退变中的作用研究状况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退变 细胞因子 椎间盘退行性变 脊柱退行性疾病 病理过程 disk 细胞种类 生化性质
下载PDF
医学生临床技能和交流技能培养的交互式教学初探 被引量:11
14
作者 叶添文 严望军 +3 位作者 倪斌 王来根 张凤琴 张红武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0年第1期89-89,100,共2页
医学生临床技能和沟通技能的培养是同等重要的。通过对分开式教学的弊病和交互式教学的优势进行分析,认为在临床教学中开展临床技能和交流技能并重的交互式教学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医学教育 临床技能 交流技能 教学模式
下载PDF
急性颈中央脊髓损伤综合征 被引量:3
15
作者 叶晓健 贾连顺 +3 位作者 戴力扬 袁文 倪斌 李家顺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3-45,共3页
关键词 颈中央脊髓损伤 综合征 ACCS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颈椎病脊髓功能的神经学评价 被引量:21
16
作者 魏梅洋 贾连顺 李家顺 《颈腰痛杂志》 2003年第3期180-182,共3页
颈椎病脊髓功能的客观评定可对疾病的严重程度做出客观的判断 ,有助于临床病因探讨 ,判断疗效 ,便于临床交流和研究 ,可对不同的治疗方法作出评估 ,选择优良的治疗方法。本文就颈椎病脊髓功能的神经学方面的评价进行一番回顾。
关键词 颈椎病 脊髓功能 神经学 临床分型 生活自理能力
下载PDF
大、小直径钛网对终板-钛网界面应力分布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6
17
作者 苏再发 贾连顺 +5 位作者 陈雄生 李家顺 张美超 李鉴轶 赵卫东 吴培增 《颈腰痛杂志》 2011年第5期323-327,共5页
目的比较大、小直径钛网植骨对颈椎椎体次全切除减压终板-钛网界面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利用Ansys 9.0软件的建模功能,建立大、小直径钛网植骨钢板固定手术模型。分别对模型施加80 N预载荷及1.8 Nm力矩,使其产生轴向压缩、前屈和后伸运... 目的比较大、小直径钛网植骨对颈椎椎体次全切除减压终板-钛网界面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利用Ansys 9.0软件的建模功能,建立大、小直径钛网植骨钢板固定手术模型。分别对模型施加80 N预载荷及1.8 Nm力矩,使其产生轴向压缩、前屈和后伸运动,选取终板-钛网界面7个接触点,提取各个点的von Mises应力,然后进行比较。结果在各种工况下,大直径钛网植骨C4下终板-钛网界面(七个点的平均值分别为6.71、7.19、9.04 Mpa)和C6上终板-钛网界面各个接触点的应力(七个点的平均值分别为7.61、8.23、9.97 Mpa)分别小于小直径钛网植骨C4下终板-钛网界面(七个点的平均值分别为9.05、9.81、12.06 Mpa)和C6上终板-钛网界面相应接触点的应力(七个点平均值分别为10.65、11.59、14.26 Mpa)。结论大直径钛网植骨能够降低终板-钛网界面的应力,避免终板应力的过度集中,从而降低钛网下沉的发生率,但应用于临床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椎体次全切除 终板 钛网 下沉 生物力学 有限元法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人工髓核置换初步设想 被引量:9
18
作者 徐印坎 贾连顺 候铁胜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1期7-9,共3页
腰椎间盘突出伴坐骨神经痛,手术效果并不理想,为了提高疗效,减少后遗症,我们研究用人工髓核来充填手术后空虚的椎间盘,共做了6例,初步观察,此人工髓核植入后不会掉出来,能够维持椎间盘原来高度,本文从解剖学,生物力学及生理... 腰椎间盘突出伴坐骨神经痛,手术效果并不理想,为了提高疗效,减少后遗症,我们研究用人工髓核来充填手术后空虚的椎间盘,共做了6例,初步观察,此人工髓核植入后不会掉出来,能够维持椎间盘原来高度,本文从解剖学,生物力学及生理功能等讨论了人工髓核的作用,此方法的优点是利用原来椎间盘摘除术的手术进路,不扩大手术损害患者,不影响原来摘除术的疗效,比国外的人工椎间盘置换方法简易、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突出 人工髓核置入
下载PDF
终板切除对终板-钛网界面应力分布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苏再发 吴培增 +5 位作者 王芳泰 孙永耀 贾连顺 陈雄生 张美超 陈日齐 《骨科》 CAS 2011年第1期9-12,共4页
目的采用三维有限元法比较终板切除与否对颈椎椎体次全切除减压终板-钛网界面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在正常人C4~C7三维有限元模型基础上,模拟颈椎(C5)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手术,建立颈椎前路减压、终板保留与不保留两种手术模型。利用Ansys... 目的采用三维有限元法比较终板切除与否对颈椎椎体次全切除减压终板-钛网界面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在正常人C4~C7三维有限元模型基础上,模拟颈椎(C5)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手术,建立颈椎前路减压、终板保留与不保留两种手术模型。利用Ansys9.0软件的建模功能建立12mm直径钛网(无垫片)、颈椎前路钢板以及螺钉模型,分别加载到颈椎前路减压手术模型上,建立终板保留与不保留钛网植骨前路钢板固定手术两种模型。对模型施加80N预载荷及1.8Nm力矩,使其产生轴向压缩、前屈和后伸运动,选取终板-钛网界面上下各7个接触点,分别记录各个点的von Mises应力及应变,比较终板保留与不保留对终板-钛网界面应力分布的影响。结果在各种工况下,保留终板钛网植骨C4下终板-钛网界面和C6上终板-钛网界面7个接触点的应力大于不保留终板钛网植骨C4下终板-钛网界面和C6上终板-钛网界面相应接触点的应力。应变情况正好相反,不保留终板钛网植骨C4下终板-钛网界面和C6上终板-钛网界面7个接触点的应变大于保留终板钛网植骨C4下终板-钛网界面和C6上终板-钛网界面相应接触点的应变。结论在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钛网植骨融合手术中,保留终板钛网植骨能够降低终板-钛网界面的应变,降低钛网下沉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力学 有限元分析 颈椎
下载PDF
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手术并发症 被引量:9
20
作者 周许辉 贾连顺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8期793-795,共3页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内固定 外科手术 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