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脑动静脉畸形新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周喆 周晓平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94-96,共3页
关键词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 脑动静脉畸形 进行性神经功能障碍 显微神经外科手术 血管内介入栓塞 先天性疾病 异常发育 主要表现
下载PDF
急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再出血相关因素分析及预防 被引量:6
2
作者 赵文元 王文仲 +3 位作者 周晓平 刘建民 岳志健 胡小吾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5-26,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硬膜下血肿病人术后再出血的相关因素及预防策略。方法:总结分析了9例急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再出血病例。结果:发现病人的基础状况、原发伤严重程度及手术操作不当等均可导致术后再出血。结论:为预防术后再出血,需于术... 目的:探讨急性硬膜下血肿病人术后再出血的相关因素及预防策略。方法:总结分析了9例急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再出血病例。结果:发现病人的基础状况、原发伤严重程度及手术操作不当等均可导致术后再出血。结论:为预防术后再出血,需于术前、术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后 硬膜下血肿 颅脑损伤 再出血
下载PDF
犬侧壁动脉瘤模型建立方法的改良及评价 被引量:3
3
作者 杨志刚 刘建民 +5 位作者 王奎重 黄清海 陈鑫璞 袁媛 许奕 洪波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748-752,共5页
目的改良和评价建立犬颈动脉侧壁动脉瘤模型的方法。方法以显微外科缝合技术在15条犬的双侧颈动脉建立多枚动脉瘤模型。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术中肝素化(A组)、术后肝素化(B组);不肝素化(C组)3种处理,于模型建立后2周及1个月行血管造影... 目的改良和评价建立犬颈动脉侧壁动脉瘤模型的方法。方法以显微外科缝合技术在15条犬的双侧颈动脉建立多枚动脉瘤模型。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术中肝素化(A组)、术后肝素化(B组);不肝素化(C组)3种处理,于模型建立后2周及1个月行血管造影确认结果。2周、1个月时随机取材行动脉瘤病理学检查,对不同抗凝处理条件动物2周时的模型建立结果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成功建立了37枚侧壁宽颈动脉瘤,血管造影示血流从动脉瘤远侧壁进入瘤内,沿着瘤壁从近侧壁流出,瘤腔中心有涡流。C组有6枚、A组有1枚动脉瘤自闭。3组共有5枚动脉瘤内有部分血栓形成,A组与B组间血栓形成率无差异(Nemenyi法:P>0.5)。组织病理学提示2周时的动脉瘤内有较明显的内膜增生和炎症反应,瘤颈处缝线无完整内膜覆盖。1个月时动脉瘤瘤壁炎症反应消退,瘤颈处缝线有完整内膜覆盖,流入道受血流冲击处可见瘤壁内膜增生。结论建模时术后肝素化与术中肝素化可达到同样的抗凝效果,外科缝合建立多枚动脉瘤可控性好,并可实现自身对照和空白对照,在对动脉瘤治疗技术的研究中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模型 肝素化 多枚动脉瘤
下载PDF
皮层热凝治疗功能区局灶性癫痫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刘建民 杨建军 +3 位作者 黄清海 许奕 洪波 周晓平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02年第2期63-68,共6页
目的 探讨皮层热凝治疗功能区局灶型癫痫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1 .取正常家猫热凝后不同时间的大脑运动区皮层标本 ,观察毁损部位组织的病理改变与超微结构改变 ,运动区功能是否受到影响。 2 .建立家猫运动区青霉素局灶性癫痫模型 ... 目的 探讨皮层热凝治疗功能区局灶型癫痫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1 .取正常家猫热凝后不同时间的大脑运动区皮层标本 ,观察毁损部位组织的病理改变与超微结构改变 ,运动区功能是否受到影响。 2 .建立家猫运动区青霉素局灶性癫痫模型 ,观察家猫热凝后癫痫发作的控制情况及皮层脑电图变化。结果  1 .行为学观察 :在热凝功率为 4U(1U =5 .8W) ,热凝持续时间 1秒 (4U/ 1S)及 3U/ 2S的家猫中 ,无偏瘫及行走不稳 ,在 4U/ 2S、5U/ 1S、5U/ 2S的家猫中 ,术后有偏瘫及行走不稳。 2 .显微镜下观察 :主要改变为两镊尖之间的一弧行带 ,“即刻标本中”神经细胞呈现缺血性改变。 7天以后的标本中则为弧形带内胶质增生。皮层热凝深度随着热凝的功率和持续时间的改变而变化。 3 .超微结构观察 :神经细胞肿胀、固缩 ,甚至出现胞浆胞核的溶解。树突肿胀、线粒体及神经微丝消失。轴突髓鞘苍白、断裂 ,有脱髓鞘现象。 4 .癫痫控制情况 :在 4U/ 1S组的热凝 ,能有效地控制急性局灶性癫痫。结论 适当功率的皮层热凝可有效地破坏水平纤维 ,从而控制癫痫发作 ,并且能较少地影响皮层的主要功能 ,对于功能区局灶性癫痫的外科治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层热凝 治疗 功能区 局灶性癫痫 实验研究 作用机制
下载PDF
颅内结核瘤的诊断和治疗(附3例报告) 被引量:2
5
作者 陈东亮 姚振秀 +1 位作者 陈凤坤 周晓平 《广西医学》 CAS 2003年第7期1270-1272,共3页
关键词 颅内结核瘤 头颅CT检查 抗结核治疗 手术治疗
下载PDF
磁共振结合微电极记录技术定位治疗帕金森病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来兴 周晓平 +3 位作者 胡小吾 姜秀峰 徐波涛 刘建民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00年第3期137-139,共3页
目的 :探讨磁共振扫描 (MRI)定位结合微电极记录技术在帕金森病 (PD)立体定向手术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MRI定位结合微电极记录技术 ,定向毁损法治疗 PD2 70例 ,分析术中靶点更换 ,手术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总结应用体会。结果 :MR... 目的 :探讨磁共振扫描 (MRI)定位结合微电极记录技术在帕金森病 (PD)立体定向手术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MRI定位结合微电极记录技术 ,定向毁损法治疗 PD2 70例 ,分析术中靶点更换 ,手术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总结应用体会。结果 :MRI定位结合应用微电极记录技术 ,PD的立体定向外科手术治疗疗效优良 ,并发症少 ,无永久性并发症 :脑内出血发生率为 1.86 %。结论 :MRI定位结合微电极记录技术提高了 PD的手术治疗靶点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扫描 微电极记录技术 帕金森病 治疗
下载PDF
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张鑫 刘建民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3期233-235,共3页
关键词 血管内介入治疗 颅内动脉瘤 可脱卸球囊 微弹簧圈 液体栓塞剂
下载PDF
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就诊时机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潘东艳 赵世红 +1 位作者 洪波 顾操 《眼科学》 2015年第4期83-87,共5页
目的:分析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就诊时机,探讨就诊特点及治疗方法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来我院初诊的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患者58例58眼资料。记录姓名、年龄、性别,从出现症状到第一次就诊的时间,检查视力,拍摄眼底彩... 目的:分析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就诊时机,探讨就诊特点及治疗方法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来我院初诊的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患者58例58眼资料。记录姓名、年龄、性别,从出现症状到第一次就诊的时间,检查视力,拍摄眼底彩照,行眼底荧光造影。结果:平均就诊年龄60.4 &#177;10.6岁,2周内就诊人数占10.3%,大部分患者集中在第2~12周。不同就诊时机缺血类型比例不同(p = 0.032)。2周内就诊的以缺血型为主。性别是影响就诊时机的主要因素(p = 0.006)。女性患者就诊时机相对较晚。结论:2周内就诊人数占10.3%,以缺血型为主。女性患者就诊时机相对较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静脉阻塞 缺血 性别 就诊时机
下载PDF
帕金森病患者红外线数字化步态测量数据的半自动提取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9
作者 于昌琳 沈林勇 +2 位作者 胡小吾 钱晋武 吴曦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2014年第4期205-210,共6页
很多神经性疾病和骨骼损伤性疾病都会造成运动障碍导致异常步态,帕金森症就是其中的一种,通过步态参数定量评估代替医生目测定性评估,可以更准确的对疾病进行康复评估。目前,对步态定量分析常用的方法是通过运动捕捉仪采集人体三维坐标... 很多神经性疾病和骨骼损伤性疾病都会造成运动障碍导致异常步态,帕金森症就是其中的一种,通过步态参数定量评估代替医生目测定性评估,可以更准确的对疾病进行康复评估。目前,对步态定量分析常用的方法是通过运动捕捉仪采集人体三维坐标,再通过三维坐标提取步态特征。在提取过程中,由于原始数据庞大,完全手工处理繁复,同时自动处理中临床步态分界点情况众多,完全自动选取存在困难。本研究结合多个软件的优势,利用matlab绘图手工选取分界点,再自动提取步态特征在友好界面中显示结果,实现对三维坐标的半自动处理,高效地进行步态参数的提取并准确反映了帕金森症临床步态的个体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坐标 步态参数 步态分界点 帕金森症 神经康复
下载PDF
血管内支架+电解可脱卸弹簧圈栓塞椎基底交界区梭形动脉瘤1例
10
作者 张宪 刘建民 +4 位作者 王立富 许奕 闻金坤 施学强 孙陵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5期398-399,共2页
关键词 血管栓塞 血管内支架 电解可脱卸弹簧圈 椎基底交界区 梭形动脉瘤
下载PDF
脑干脓肿1例
11
作者 乐海伟 王来兴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0-120,共1页
关键词 脑干脓肿 抗炎治疗 发作性头晕 诊断
下载PDF
鞍上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手术 被引量:5
12
作者 周晓平 王文仲 +4 位作者 郝文清 刘建民 岳志健 胡小吾 赵孟尧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48-250,共3页
目的:总结近6年来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鞍上脑膜瘤38例的临床经验。方法:在显微镜下能清楚显露鞍上肿瘤及周围结构,手术中牵拉脑组织轻微,对周围重要结构影响小。结果:肿瘤全切除28例,次全切除6例,大部分切除4例,术后视... 目的:总结近6年来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鞍上脑膜瘤38例的临床经验。方法:在显微镜下能清楚显露鞍上肿瘤及周围结构,手术中牵拉脑组织轻微,对周围重要结构影响小。结果:肿瘤全切除28例,次全切除6例,大部分切除4例,术后视力恢复改善24例。结论:应用显微外科切除鞍上脑膜瘤可明显影响手术效果,提高肿瘤全切除率,降低手术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鞍上区 脑膜瘤 显微外科手术 脑肿瘤
原文传递
椎管内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志扬 王文仲 +5 位作者 周晓平 岳志健 刘建民 胡小吾 许奕 洪波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68-69,共2页
关键词 显微外科治疗 髓内肿瘤 神经外科 星形细胞瘤 椎管 军医大学 髓外肿瘤 长海医院 哑铃形肿瘤 神经功能
原文传递
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探讨 被引量:16
14
作者 潘锋 李娜 +1 位作者 周晓平 赵文元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62-263,共2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外科治疗的最佳术式.方法根据设定标准选择性收治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病人,采用CT简易定位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143例.结果143例近期优良率69%;73例随访3~18个月,远期疗效优良.结论该方法是一种操作... 目的探讨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外科治疗的最佳术式.方法根据设定标准选择性收治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病人,采用CT简易定位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143例.结果143例近期优良率69%;73例随访3~18个月,远期疗效优良.结论该方法是一种操作简便、创伤小、效果良好的治疗方法,可以推广,尤其适合条件一般的基层医院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 小骨窗开颅治疗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 CT简易定位 脑出血病人 标准选择 外科治疗 远期疗效 治疗方法 基层医院
原文传递
抗CD3-抗胶质瘤双特异性抗体的制备及其细胞毒活性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陈功 黄强 +5 位作者 兰青 周丽英 楼美清 沈茜 王文仲 周晓平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348-351,共4页
采用化学偶联法制备抗CD3-抗胶质瘤双特异性的抗体,其分子结构为杂合的F(ab′)2片段,结合率试验证明,此双抗能同时识别并结合LAK细胞和胶质瘤细胞,在细胞毒性试验中,虽然双抗、CD3单抗和SZ-39单抗混和物均能... 采用化学偶联法制备抗CD3-抗胶质瘤双特异性的抗体,其分子结构为杂合的F(ab′)2片段,结合率试验证明,此双抗能同时识别并结合LAK细胞和胶质瘤细胞,在细胞毒性试验中,虽然双抗、CD3单抗和SZ-39单抗混和物均能提高LAK细胞对胶质瘤细胞的杀伤作用,但双抗的作用特别显著(P<0.01),增强效应为148%,而在以非胶质瘤细胞为靶细胞时,双抗虽有增强作用,但低于CD3单抗的作用(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功能抗体 胶质瘤 免疫疗法 CD3制备 细胞毒
原文传递
抗CD_3-抗胶质瘤双特异性抗体体外细胞毒作用的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楼美清 王文仲 +5 位作者 黄强 沈茜 陈功 周晓平 兰青 周丽英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263-266,共4页
目的:探索胶质瘤免疫治疗的新途径。方法:采用单比实验和联合作用等对比分析,观察抗CD3-抗胶质瘤双抗和相应单抗等多因素细胞毒作用。结果:单用抗体、单用IL-2没有明显的细胞毒作用;LAK细胞+抗体和/或LAK细胞+抗... 目的:探索胶质瘤免疫治疗的新途径。方法:采用单比实验和联合作用等对比分析,观察抗CD3-抗胶质瘤双抗和相应单抗等多因素细胞毒作用。结果:单用抗体、单用IL-2没有明显的细胞毒作用;LAK细胞+抗体和/或LAK细胞+抗体+IL-2具有明显的细胞毒作用,其中双抗的增强作用明显高于其它各组;源于恶性胶质瘤患者的LAK细胞的细胞毒作用较正常人低,但双抗+IL-2可增强其活性。结论:抗CD3-抗胶质瘤双特异性抗体连同IL-2可将激活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特异地介导至胶质瘤细胞后发挥细胞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特异性抗体 胶质瘤 细胞毒作用 免疫疗法
原文传递
脑外伤后红细胞及淋巴细胞免疫粘附功能变化的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孙志扬 郭峰 +3 位作者 赵孟尧 过宗南 王文仲 周晓平 《上海免疫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296-297,共2页
采用大鼠脑外伤模型,观察伤后红细胞及淋巴细胞免疫粘附功能变化。结果显示,红细胞C3b受体花结率(RC3bRR)及红细胞免疫粘附促进因子(RFER)明显降低;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结率(RICR)及红细胞免疫抑制百分率(R... 采用大鼠脑外伤模型,观察伤后红细胞及淋巴细胞免疫粘附功能变化。结果显示,红细胞C3b受体花结率(RC3bRR)及红细胞免疫粘附促进因子(RFER)明显降低;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结率(RICR)及红细胞免疫抑制百分率(RFIR)明显升高;淋巴细胞免疫粘附癌细胞花结率(LTRR)明显下降;RC3bRR与LTRR呈显著正相关。同时讨论了发生机理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外伤 红细胞 淋巴细胞 免疫粘附
原文传递
脑深部刺激手术和硬件相关并发症的防治 被引量:7
18
作者 高新疆 胡小吾 +5 位作者 梁晋川 姜秀峰 周晓平 王来兴 曹依群 金爱国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10年第3期137-139,142,共4页
目的回顾性研究脑深部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手术和硬件相关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2000年~2008年共有161例病人进行了DBS治疗,其中帕金森病153例,特发性震颤2例,肌张力障碍6例。刺激耙点240个,其中丘脑底核224个,腹中间核8个... 目的回顾性研究脑深部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手术和硬件相关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2000年~2008年共有161例病人进行了DBS治疗,其中帕金森病153例,特发性震颤2例,肌张力障碍6例。刺激耙点240个,其中丘脑底核224个,腹中间核8个,苍白球内侧部8个。结果共有25个与手术和硬件相关的并发症,包括术后意识紊乱11例,其中1例继发严重肺部感染,无症状性脑内出血1例,电极定位不准2例,脉冲发生器植入处皮下感染1例,皮肤破溃2例,IPG植入处皮下积液6例,脉冲发生器功能异常1例。没有永久性神经功能缺失并发症。结论术后意识紊乱是双侧同时植入刺激术最常见的并发症,在病情较重的帕金森病病人中更为多见;而其他并发症随着手术经验积累,可以大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发症 脑深部刺激术 帕金森病 丘脑底核
原文传递
犬颈外动脉内支架置入对被覆盖分支血管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吻 赵文元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581-584,共4页
目的通过犬颈外动脉血管内支架置入,观察支架置入后不同时间对置入段分支血管通畅性的影响,探讨血管内支架治疗脑血管疾病安全性。方法将11个血管内支架置入11只杂种犬颈外动脉,分别于支架置入后即刻、1个月、3个月行脑血管造影复查,观... 目的通过犬颈外动脉血管内支架置入,观察支架置入后不同时间对置入段分支血管通畅性的影响,探讨血管内支架治疗脑血管疾病安全性。方法将11个血管内支架置入11只杂种犬颈外动脉,分别于支架置入后即刻、1个月、3个月行脑血管造影复查,观察分支血管是否通畅、是否狭窄或闭塞及分支血管血流动力学是否受影响。结果10枚支架放置成功。即刻血管造影,主干血管通畅率100%,10枚支架置入10根主干血管,共覆盖了12根分支血管。支架置入术后即刻、1个月、3个月造影见开口于支架置入段血管的分支血管均保持通畅,术后1个月时造影可见新生内膜覆盖支架,内膜光滑,厚度均匀。3个月造影显示2例分支血管开口轻度狭窄,但对分支血管血流动力学没有明显影响。结论犬颈外动脉血管内支架置入即刻对分支血管无影响,短期造影随访可见2例分支血管开口略有狭窄,但对血液动力学没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外动脉 支架
原文传递
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和T淋巴细胞亚群改变
20
作者 孙志扬 赵孟尧 +4 位作者 过宗南 郭峰 王文仲 周晓平 岳志健 《临床神经科学》 1995年第3期158-160,共3页
重型颅脑伤患者死亡率高,早期多死于原发伤重,后期死于感染等并发症。已研究证明,患者伤后白细胞免疫功能明显降低,但关于红细胞免疫变化研究尚未见报告。通过对30例重型颅脑伤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和T亚群的动态检测,目的是探讨红细胞免... 重型颅脑伤患者死亡率高,早期多死于原发伤重,后期死于感染等并发症。已研究证明,患者伤后白细胞免疫功能明显降低,但关于红细胞免疫变化研究尚未见报告。通过对30例重型颅脑伤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和T亚群的动态检测,目的是探讨红细胞免疫功能和T亚群的变化规律,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为今后治疗研究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外伤 红细胞免疫 T淋巴细胞亚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