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7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呼和浩特等地区嗜尸性苍蝇mtDNA中COⅠ基因序列检测及法医学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蔡继峰 董建国 +7 位作者 刘敏 应斌武 陶涛 潘洪富 张林 闫红涛 张嘉陵 廖志钢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00-103,106,共5页
目的通过对嗜尸性苍蝇线粒体DNA(mtDNA)上细胞色素氧化酶辅酶Ⅰ(COⅠ)中278bp基因序列的分析,对其成虫及其幼虫、蛹、卵的种属进行鉴定,解决依据形态学方法难以鉴定的难题。方法随机分别采集呼和浩特和甘肃敦煌地区兔和猪尸体上的嗜尸... 目的通过对嗜尸性苍蝇线粒体DNA(mtDNA)上细胞色素氧化酶辅酶Ⅰ(COⅠ)中278bp基因序列的分析,对其成虫及其幼虫、蛹、卵的种属进行鉴定,解决依据形态学方法难以鉴定的难题。方法随机分别采集呼和浩特和甘肃敦煌地区兔和猪尸体上的嗜尸性苍蝇、幼虫、蛹及其腹中的卵,提取其mtDNA,经PCR扩增、产物检测与纯化、测序等,进行序列分析和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双翅目嗜尸性苍蝇的种内基因差异均数小于1%,种间差异均数大于3%,成虫与幼虫、蛹、卵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mtDNA上COⅠ序列分析均可以有效地对嗜尸性苍蝇及其幼虫、蛹、卵进行种属鉴定,方法快速、简便和精确,可作为法医学嗜尸性苍蝇种属鉴别的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DNA 呼和浩特 基因序列 法医学应用 苍蝇 CO 细胞色素氧化酶 序列分析 形态学方法 PCR扩增 显著性差异 敦煌地区 产物检测 系统发育 基因差异 种间差异 幼虫 线粒体 鉴定 种属 双翅目 成虫 均数
下载PDF
上海市成人前列腺增生症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21
2
作者 施榕 王益鑫 冷静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3期270-272,共3页
目的调查我国男性人群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在城市一般人群中抽取上海市区40岁以上男性居民1582例。结果1582例中BPH患病率为43%,且其随年龄增长而上升,50岁... 目的调查我国男性人群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在城市一般人群中抽取上海市区40岁以上男性居民1582例。结果1582例中BPH患病率为43%,且其随年龄增长而上升,50岁以上者上升幅度尤为明显。Ⅱ度以上BPH在60岁以前较少见。BPH患者最大尿流率≤10ml/s的发生率为51.1%,明显高于正常人群,且与年龄增长有一定关系。影响BPH患病率的主要因素是年龄、生殖系统疾病等。结论我国上海城市男性BPH患病率较高,已接近欧美国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症 患病率 危险因素 流行病学 上海
下载PDF
上海地区汉族白塞病与HLA-B*51关联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许玲娣 陆瑜 +3 位作者 范丽安 杨珏琴 姚芳娟 顾越英 《现代免疫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1-144,共4页
为探讨白塞病的发病机制与HLAI类基因之间的关系,我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顺序特异的寡核苷酸探针(PCR-SSO)反向杂交方法,对上海地区汉族69例白塞病患者及296例正常对照进行HLA-A、B基因的检测。结果显示白塞病患者组中HLA-B*51基因检出频... 为探讨白塞病的发病机制与HLAI类基因之间的关系,我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顺序特异的寡核苷酸探针(PCR-SSO)反向杂交方法,对上海地区汉族69例白塞病患者及296例正常对照进行HLA-A、B基因的检测。结果显示白塞病患者组中HLA-B*51基因检出频率(34.8%)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2.8%),X2和RR值分别为19.11和3.62(P<0.0001,Pc<0.005)。完全型白塞病患者组HLA-B51基因频率(52.4%)更是远远高于对照组,X2和RR值分别为39.4和7.5,(P<0.00001,Pc<0.001)。此外,HLA-B*46基因检出频率(26.1%)较对照组(11.1%)高,Pc<0.05。推测上海地区汉族白塞病的发病与HLA-B*51基因相关;患者组中HLA-B*46频率升高,可能与HLA-B*51一起参与白塞病的发病或因与患者组中某些HLA单倍型组合之间存在连锁不平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塞病 HLA—B*51基因 PCR/SSO反向杂交 连锁不平衡
下载PDF
生物医学网格及其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章鲁 李三立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177-1183,共7页
医学数据分布范围广且数量极其巨大。医学数据网格能在分散于各地的许多机构之间以协调、灵活、安全的方式共享资源,解决医学数据处理中的各种问题。由网格所构成的虚拟环境将有助于提高生物医学基础和临床研究的性能。
关键词 计算机网格 医学应用 医学数据挖掘 医学图像处理
下载PDF
上海地区汉族人群KIR2DL5基因多态性及单元型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磊 范丽安 +2 位作者 杨珏琴 姚芳娟 许玲娣 《现代免疫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10-212,共3页
KIR2DL5基因是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 (KIR )单元型B的特征性标志 ,至少有 4个变异体 ,其中 2DL5A 0 0 1和2DL5B 0 0 3是表达型 ,统称为KIR2DL5 1;2DL5B 0 0 2和 2DL5B 0 0 4是不表达型 ,统称为KIR2DL5 2。本文用序列特异性引... KIR2DL5基因是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 (KIR )单元型B的特征性标志 ,至少有 4个变异体 ,其中 2DL5A 0 0 1和2DL5B 0 0 3是表达型 ,统称为KIR2DL5 1;2DL5B 0 0 2和 2DL5B 0 0 4是不表达型 ,统称为KIR2DL5 2。本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PCR法 (PCR SSP )分析了KIR2DL5表达型KIR2DL5 1和不表达型KIR2DL5 2在上海地区正常汉族人群的分布及其在KIR单元型的组成。结果发现 (1)在 87名健康汉族人和 14个家族中表达型KIR2DL5 1和不表达型KIR2DL5 2基因频率分别为0 1977和 0 0 4 11;(2 )KIR2DL5基因变异体在不同单元型中分布不同 ,有 5种不同组合 ,其中单元型 1、 2、 3、 4、 11、 12、15和 16不含KIR2DL5及其变异体 ;单元型 5和 14只含有KIR2DL5 1;单元型 13和 17只含有KIR2DL5 2 ;单元型 6含有单一KIR2DL5 1或二者兼有 ;单元型 8和 9同时含有KIR2DL5 1和KIR2DL5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IR2DL5.1 KIR2DL5.2 单元型 序列特异性引物PCR法
下载PDF
DNA芯片技术及其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卫党 范丽安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01年第3期69-72,共4页
DNA芯片因其具有高通量、快速、微型化等特点 ,已成为基因组学研究中最重要的技术之一 ,它在医学研究领域也得到越来越广泛应用。本文简述了DNA芯片技术制作的一般过程 ,以及适应于DNA芯片的检测方法。
关键词 DNA芯片 分子杂交 信号检测 基因组 医学 应用
下载PDF
上海地区汉族人HLA-DQA1启动子多态性以及QAP、DQA1单元型连锁分析
7
作者 马政文 陆佩华 +1 位作者 黄立东 林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364-368,共5页
目的:分析上海地区汉族人HLA-DQA1启动子(QAP)多态性,以及QAP与DQA1的连锁关系。方法:采用PCR-RFLP分析DQA1等位基因多态性;采用PCR-SSO检测QAP多态性。结果:在96个个体中检测到9种DQA1启动子(QA)等位基因。QAP与DQA1之间有3... 目的:分析上海地区汉族人HLA-DQA1启动子(QAP)多态性,以及QAP与DQA1的连锁关系。方法:采用PCR-RFLP分析DQA1等位基因多态性;采用PCR-SSO检测QAP多态性。结果:在96个个体中检测到9种DQA1启动子(QA)等位基因。QAP与DQA1之间有3种连锁格局:①QAP与DQA1存在一对一关系;②一种QAP可与不同的DQA1组成多种单元型;③一种DQA1等位基因可受到多种类型的QAP调控。与意大利、德国人群比较发现QAP和QAP-DQA1单倍型频率在不同人群中存在差异。结论:上海汉族人中未发现新的QAP等位基因,但QAP等位基因的频率以及与DQA1的连锁格局和白种人相比有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族 HLA-DQA1启动子 基因多态性 QAP DQA1
下载PDF
上海市区大气中真菌污染状况的研究
8
作者 施榕 毛达娟 +3 位作者 王群 丁华 马玉珊 王永娣 《上海预防医学》 CAS 2000年第5期203-204,共2页
[目的 ] 调查上海市区大气中真菌污染状况及对策研究。 [方法 ] 采用空气自然沉降法于 1993年 7月~ 1994年 4月调查上海市区大气真菌污染状况。 [结果 ] 单细胞真菌功能区年平均数 7.2 4个 /皿 ,明显低于特殊区年平均数 2 7.30个 /... [目的 ] 调查上海市区大气中真菌污染状况及对策研究。 [方法 ] 采用空气自然沉降法于 1993年 7月~ 1994年 4月调查上海市区大气真菌污染状况。 [结果 ] 单细胞真菌功能区年平均数 7.2 4个 /皿 ,明显低于特殊区年平均数 2 7.30个 /皿 ,功能区单细胞真菌污染以交通、商业区较高 ,居住工业混合区、清洁区较低。多细胞真菌地区分布在不同季节不一致。真菌分布有明显季节性规律 ,单细胞真菌以冬春季为高峰 ,夏秋季降低 ,而多细胞真菌则夏秋季升高 ,冬春季较低。除夏季外 ,大气中单细胞、多细胞真菌数均呈日高夜低的日周期变化规律 ,前者以 10~ 14时为高峰 ,后者高峰随季节变化较大。真菌的空间分布一般以 1.2米处高于 15米处。 [结论 ] 上海市区大气真菌污染有一定地区分布 ,季节性分布规律。单细胞和多细胞真菌分布规律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污染 上海市区 单细胞 状况 调查 季节性分布 真菌数 冬春季 夏秋季 夏季
下载PDF
上海地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的多态性
9
作者 毛羽 张振钧 +1 位作者 范丽安 吴乾渝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5期373-375,共3页
研究人类白细胞抗原(HLA)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关联的机制。采用非同位素标记的聚合酶链反应一顺序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PCR/SSO)杂交的方法,对30对PIH患者夫妇及14对正常对照夫妇进行了HLA-DQB1基因型的检测。结果:PIH患者... 研究人类白细胞抗原(HLA)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关联的机制。采用非同位素标记的聚合酶链反应一顺序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PCR/SSO)杂交的方法,对30对PIH患者夫妇及14对正常对照夫妇进行了HLA-DQB1基因型的检测。结果:PIH患者夫妇HLA-DQB1*0502等位基因频率增高。结论:HLA—DQB1*0502可能是PIH的易感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抗原 聚合酶链反应 妊娠高血压 综合征
下载PDF
以树突状细胞为基础的肿瘤免疫治疗进展
10
作者 何宋兵 汪良 张雁云 《医学综述》 2005年第12期1092-1093,共2页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肿瘤 免疫治疗 疫苗
下载PDF
医学遗传学理论与实践(4)──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11
作者 范丽安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0年第2期W024-W026,共3页
关键词 医学遗传学 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HLA复合体
下载PDF
注意计算机网络对医学生的负面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姚家华 张海国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1年第2期30-45,共2页
计算机网络有巨大的积极作用 ,但对医学生的负面影响不可忽视。医学生的课时、学习内容、心理状态等都与其他学科的大学生有所不同 ,计算机网络对医学生的负面影响也有其特殊的表现。
关键词 医学生 网络 负面影响 对策
下载PDF
当归多糖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及诱生IFN-γ的影响 被引量:45
13
作者 单俊杰 王易 +2 位作者 王顺春 刘涤 胡之璧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497-500,共4页
目的 研究当归多糖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及诱生IFN γ的影响。方法 用 4种不同浓度乙醇将当归总多糖 (AP)进行分级沉淀 ,获得AP I ,AP II,AP III和AP IV 4个部分多糖。用 [3 H] TdR参入法检测当归部分多糖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作用 ;... 目的 研究当归多糖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及诱生IFN γ的影响。方法 用 4种不同浓度乙醇将当归总多糖 (AP)进行分级沉淀 ,获得AP I ,AP II,AP III和AP IV 4个部分多糖。用 [3 H] TdR参入法检测当归部分多糖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作用 ;结晶紫染色法测定IFN γ的生物活性 ;ELISA法测定IFN γ的含量。结果 AP I和AP II能明显促进体内外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 ,体外显著诱导脾淋巴细胞分泌IFN γ ,增强IFN γ的生物活性 ;特别是AP II体外诱生较高含量的IFN γ ,AP I体内诱生的IFN γ生物活性较强。结论 AP I和AP II是免疫活性较强的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增殖 当归多糖 免疫活性 淋巴细胞 脾脏 [^3H]-TdR参入法 IFN-Γ
下载PDF
黄芪毛状根多糖与黄芪多糖化学组成及免疫活性的比较 被引量:42
14
作者 单俊杰 王易 +3 位作者 翁颖琦 谢长宜 刘涤 胡之璧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096-1099,共4页
目的 比较生物技术培养的黄芪毛状根中多糖与栽培黄芪中多糖的化学组成和免疫活性。方法 采用乙醇分级沉淀和凝胶渗透柱层析分离纯化多糖 ;硫酸 -苯酚法测定多糖含量 ;完全酸水解、乙酰化、气相色谱测定单糖组成 ;采用免疫器官重量 ,... 目的 比较生物技术培养的黄芪毛状根中多糖与栽培黄芪中多糖的化学组成和免疫活性。方法 采用乙醇分级沉淀和凝胶渗透柱层析分离纯化多糖 ;硫酸 -苯酚法测定多糖含量 ;完全酸水解、乙酰化、气相色谱测定单糖组成 ;采用免疫器官重量 ,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 ,溶血素生成 ,〔3H〕- Td R掺入 ,诱生 IFN- γ的含量测定等方法研究免疫活性。结果 黄芪毛状根中多糖为 1.85 % ,黄芪中多糖为 2 .6 1%。黄芪毛状根多糖 (HAPS)由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半乳糖和葡萄糖组成 ,摩尔比为 1∶ 2 .2 6∶ 0 .2 1∶ 0 .74∶ 2 .4 9∶ 19.4 7。黄芪多糖 (APS)组成与 HAPS相同 ,摩尔比为 1∶ 4 .34∶ 3.92∶ 1.95∶ 11.4 1∶ 2 0 .5 2。采用乙醇分级沉淀各自获得 3个部分多糖 ,经DEAE- Sepharose FF柱层析表明 :HAPSI和 APSI,HAPSII和 APSII图谱相似 ,HAPSIII与 APSIII有一定的差异。 HAPS和 APS均能显著增加小鼠脾脏重量 ,HAPS能提高小鼠胸腺重量 ;二者均增加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数量 ,APS显著促进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巨噬功能 ;HAPS和 APS均抑制小鼠溶血素生成 ;促进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 ;APS使脾淋巴细胞诱生 IFN- γ的作用高于 HAPS。结论  HAPS和 APS化学组成相似 ,二者具有相同的免疫活性 ,只是强度略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毛状根 黄芪 多糖 免疫活性 IFN-Γ 动物实验
下载PDF
槐苷在大鼠肝匀浆中的代谢 被引量:31
15
作者 陈聪颖 周金娥 +3 位作者 严国锋 张健 杜宁 陆阳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32-234,共3页
目的为阐明槐苷在大鼠肝中的代谢产物及其代谢过程,对槐苷进行体外代谢研究。方法应用HPLC测定槐苷在大鼠肝匀浆中主要代谢产物的含量,并测定其动力学参数。结果槐苷在大鼠肝匀浆中孵育4h后总回收率大于78%(槐苷+苷元),主要代谢产物为... 目的为阐明槐苷在大鼠肝中的代谢产物及其代谢过程,对槐苷进行体外代谢研究。方法应用HPLC测定槐苷在大鼠肝匀浆中主要代谢产物的含量,并测定其动力学参数。结果槐苷在大鼠肝匀浆中孵育4h后总回收率大于78%(槐苷+苷元),主要代谢产物为其苷元。Km为(334.27±15.28)μmol/L。结论槐苷在大鼠肝匀浆中主要通过水解得到活性代谢产物苷元,对其充分发挥活性作用具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肝 大鼠 活性代谢产物 体外 HPLC测定 含量 用具 分发 孵育 代谢过程
下载PDF
成都地区四种食尸性蝇类mtDNA中COⅠ基因序列检测 被引量:13
16
作者 蔡继峰 刘敏 +7 位作者 应斌武 董建国 邓振华 陶涛 潘洪富 张红霞 闫红涛 廖志钢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1-106,共6页
通过检测食尸性苍蝇线粒体DNA(mtDNA)上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 (COⅠ )中 2 78bp基因序列 ,鉴定食尸性苍蝇的种类 ,解决依据形态学方法不能鉴定苍蝇卵的种类、很难鉴定幼虫种类的难题 ,作为法医鉴别食尸性苍蝇及其幼虫、卵种类依据。随... 通过检测食尸性苍蝇线粒体DNA(mtDNA)上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 (COⅠ )中 2 78bp基因序列 ,鉴定食尸性苍蝇的种类 ,解决依据形态学方法不能鉴定苍蝇卵的种类、很难鉴定幼虫种类的难题 ,作为法医鉴别食尸性苍蝇及其幼虫、卵种类依据。随机采集放置在成都地区室外草地兔尸体上的 4种 15个食尸性苍蝇。利用改进的小型昆虫DNA匀浆方法提取上述苍蝇mtDNA ;通过Perkin Elmer 96 0 0扩增仪进行PCR扩增 ;聚丙烯酰胺非变性凝胶连续缓冲体系垂直电泳和银染显色技术进行扩增结果检测 ;PCR胶回收试剂盒纯化 ;ABI 377测序仪测序 ;MEGA2 1软件包进行序列分析和构建系统发育树。在双翅目食尸性苍蝇的种内进化分歧均数小于 1% ,种间进化分歧均数大于 7%。mtDNA上COⅠ序列分析能有效地对主要的食尸性苍蝇进行种类鉴定。该检测方法快速、简便和精确 ,能作为法医鉴别食尸性苍蝇种类的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市 食尸性蝇类 MTDNA CoⅠ基因 序列分析 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I 法医鉴定学
下载PDF
呼和浩特地区夏秋季常见嗜尸性蝇类的研究 被引量:17
17
作者 蔡继峰 陶涛 +2 位作者 董建国 刘敏 廖志钢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33-135,共3页
目的研究呼和浩特地区常见嗜尸性苍蝇种类及其出现规律。方法观察法研究7~10月份兔尸上嗜尸性苍蝇种类变化。结果该地区兔尸上出现的双翅目嗜尸性苍蝇3科8属10种,主要有蝇科的家蝇、舍蝇、开普黑蝇、刺足齿股蝇、厩腐蝇;丽蝇科的丝光... 目的研究呼和浩特地区常见嗜尸性苍蝇种类及其出现规律。方法观察法研究7~10月份兔尸上嗜尸性苍蝇种类变化。结果该地区兔尸上出现的双翅目嗜尸性苍蝇3科8属10种,主要有蝇科的家蝇、舍蝇、开普黑蝇、刺足齿股蝇、厩腐蝇;丽蝇科的丝光绿蝇、大头金蝇、铜绿蝇;麻蝇科的棕尾别麻蝇、肥须亚麻蝇。上述蝇类在尸体上出现时间及部位表现出很强的规律性。结论研究结果有望成为法医在呼和浩特地区对尸体进行死亡时间推断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和浩特地区 夏秋季 嗜尸性蝇类 死亡时间 法医学
下载PDF
mtDNA中COⅠ分子标记在常见食尸性蝇类 鉴定中的应用(英文) 被引量:14
18
作者 蔡继峰 刘敏 +7 位作者 应斌武 邓仁丽 董建国 张林 陶 涛 潘洪富 闫红涛 廖志钢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80-385,共6页
死后不同时间,在尸体上出现不同种类食尸性蝇类的演替规律,可用于准确推断死亡时间。传统上仅依据蝇类形态学特征来判断种属,但由于蝇类的形态结构复杂和种间形态差异微小等特点,对蝇类尤其是对蝇类幼虫的种属鉴别很难。因此应用分子生... 死后不同时间,在尸体上出现不同种类食尸性蝇类的演替规律,可用于准确推断死亡时间。传统上仅依据蝇类形态学特征来判断种属,但由于蝇类的形态结构复杂和种间形态差异微小等特点,对蝇类尤其是对蝇类幼虫的种属鉴别很难。因此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食尸性蝇类及其幼虫进行种属鉴定非常重要。本研究主要是利用此方法对我国西部部分地区常见双翅目食尸性蝇类包括:开普黑蝇、大头金蝇、丝光绿蝇及部分卵,铜绿蝇、棕尾别麻蝇及部分幼虫和蛹的线粒体DNA(mtDNA)上细胞色素氧化酶辅酶Ⅰ(COⅠ)中278bp的基因序列进行鉴别。除个别蝇类如丝光绿蝇与铜绿蝇外,该方法均能有效地将上述食尸性蝇类鉴定到种属水平。在我国,它将成为法医鉴别食尸性蝇类种属的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尸性蝇类 物种鉴定 线粒体DNA 细胞色素氧化酶辅酶Ⅰ
下载PDF
肝素化医用高分子抗凝管的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应锡璋 王蓓蓓 +6 位作者 姚侍凯 朱建国 朱立红 邵慧珍 黄明智 周怀发 王弘远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68-171,共4页
肝素经低温等离子体接枝处理固定在医用高分子(例如聚氨酯、聚乙烯)管内壁。获得了内壁光滑的且具有抗凝血功能的新颖材料。经凝血时间(CT)和凝血因子(KPTT、PT、TT)时间的测定,这种抗凝管具有显著的抗凝血功能,并且... 肝素经低温等离子体接枝处理固定在医用高分子(例如聚氨酯、聚乙烯)管内壁。获得了内壁光滑的且具有抗凝血功能的新颖材料。经凝血时间(CT)和凝血因子(KPTT、PT、TT)时间的测定,这种抗凝管具有显著的抗凝血功能,并且管壁上固定着的肝素不脱落。鼠血流经抗凝管后24小时以上仍不会形成血栓,切口处也不渗血。经接触角测定和复钙时间测得,氩等离子体轰击并完成肝素接枝在高分子表面的最佳合成时间是12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凝管 低温等离子体 肝素化 高分子管 医用
下载PDF
多糖和益生菌对暗纹东方免疫功能的调节 被引量:26
20
作者 华雪铭 周洪琪 +3 位作者 张冬青 李宁丽 余奇文 沈佰华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30-235,共6页
为了研究多糖、益生菌等免疫增强剂对暗纹东方的免疫调节作用,本试验随机将暗纹东方[(167.8±24.4)g]分为6组。其中阳性对照组为免疫功能低下组,投喂基础饲料、注射8mg.kg-1体重的环磷酰胺;阴性对照组为免疫功能正常组,投喂基础饲... 为了研究多糖、益生菌等免疫增强剂对暗纹东方的免疫调节作用,本试验随机将暗纹东方[(167.8±24.4)g]分为6组。其中阳性对照组为免疫功能低下组,投喂基础饲料、注射8mg.kg-1体重的环磷酰胺;阴性对照组为免疫功能正常组,投喂基础饲料、注射生理盐水;其余试验组分别用含有0.2%壳聚糖、0.1%益生菌、甘露聚糖与益生菌混合物、壳聚糖与益生菌混合物的饲料连续投喂30d,同时注射8mg.kg-1体重的环磷酰胺。测定各组暗纹东方的外周血白细胞数量及吞噬活性、肝胰脏溶菌酶活性、头肾与脾脏淋巴细胞转化、头肾与脾脏IFN-α含量、头肾与脾脏IgM含量进行免疫功能的比较。结果表明,多糖和益生菌对免疫功能低下的暗纹东方具有免疫调节作用。所检测的各项免疫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或处于免疫功能正常与环磷酰胺所致免疫抑制水平之间,或恢复至正常水平或超过正常水平。不同免疫增强剂对同一种免疫器官、免疫细胞或免疫分子的调节作用或同一种免疫增强剂对不同的免疫器官或免疫细胞或免疫分子的调节作用均存在差异。从整体效果看,在所研究的4种免疫增强剂中,甘露聚糖与益生菌混合物的免疫调节作用最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纹东方纯 多糖 益生菌 免疫调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