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神分裂症与Dysbindin基因 被引量:2
1
作者 洪武 方贻儒 张钦廷 《上海精神医学》 2005年第4期239-241,共3页
精神分裂症是最常见、最严重的精神疾病之一,虽然有关本病的科学研究不断进行,但至今病因不明.经典遗传学研究结果显示遗传因素在精神分裂症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遗传率高达80%.虽然近几十年来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发现了数十个精神分裂... 精神分裂症是最常见、最严重的精神疾病之一,虽然有关本病的科学研究不断进行,但至今病因不明.经典遗传学研究结果显示遗传因素在精神分裂症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遗传率高达80%.虽然近几十年来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发现了数十个精神分裂症的易感基因,但一致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N基因 遗传学研究 分子生物学 精神疾病 科学研究 病因不明 发病过程 遗传因素
下载PDF
σ受体与精神分裂症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继军 王祖承 +6 位作者 许东升 徐鹤定 陈三星 曾政喜 谢斌 杨献红 山田和男 《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 1994年第2期65-68,共4页
越来越多的证据提示σ受体在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中起着相当的作用。虽然σ受体与精神分裂症之间的确切关系远未明了,但是部分σ受体的配体极可能作为新一代的抗精神病药走向临床,本文对此作了介绍。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σ受体 抗精神病药
下载PDF
抗精神病新药──雷莫必利
3
作者 许东升 王继军 +3 位作者 王祖承 徐鹤定 陈三星 铃木守 《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 1994年第4期203-207,共5页
本文介绍一种新型抗精神病药物──雷莫必利(Remoxipride),主要对其药代动力学、药理机制及临床效应作一文献总结。
关键词 抗精神病药 新药 雷莫必利 药理
下载PDF
老人认知功能变化及其意义2.BSSD总分影响因素和因子分改变 被引量:3
4
作者 张明园 何燕玲 +2 位作者 李柔冰 陈建新 陆峥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CD 1994年第4期198-200,203,共4页
523名75岁以上社区老人,在相隔4年的时间内,应用简易痴呆量表(BSSD)进行两次检测,结果发现,随访诊断为疾呆者,在认知领域的多方面均有严重减退,8项因子中有4项因子总分的下降率过50%;而正常老人最高的一项仅为... 523名75岁以上社区老人,在相隔4年的时间内,应用简易痴呆量表(BSSD)进行两次检测,结果发现,随访诊断为疾呆者,在认知领域的多方面均有严重减退,8项因子中有4项因子总分的下降率过50%;而正常老人最高的一项仅为12.5%,常识、命名和即刻记忆4年前后变化不大。BSSD总分4年变化的多因素分析显示,痴呆为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若干躯体疾病,运动能力和情绪状态,也有一定影响。对可疑对象定期检测认识功能,有助于痴呆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功能变化 痴呆 筛查量表 老年人
下载PDF
氟哌利多治疗精神病 被引量:2
5
作者 冯永林 王祖承 +5 位作者 徐鹤定 陈三星 谢斌 虞文珍 方贻儒 徐琪珍 《新药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01-205,共5页
33例精神病患者(男性20例,女性13例,年龄39±s12a)用氟哌利多20±5mg/d,im,共2wk。治疗结束疗效评定:痊愈3例,显进14例,进步9例,无效7例,显效率52%,总有效率79%。BPRS减分... 33例精神病患者(男性20例,女性13例,年龄39±s12a)用氟哌利多20±5mg/d,im,共2wk。治疗结束疗效评定:痊愈3例,显进14例,进步9例,无效7例,显效率52%,总有效率79%。BPRS减分率评定:痊愈率45%,无效率9%,良好率45%,总有效率90%。治疗中16例(48%)出现轻微的锥外系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哌利多 精神分裂症 躁狂性精神病
原文传递
氟哌噻吨与氟奋乃静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1
6
作者 居粉英 王祖承 +3 位作者 袁训初 方贻儒 徐鹤定 陈三星 《新药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9-22,共4页
目的:探索氟哌噻吨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用氟哌噻吨和氟奋乃静随机双盲对照治疗精神分裂症共52例,每组26例,治疗期为6wk。采用BPRS,SANS,CGI和TESS量表评分。结果:BPRS总分显著下降... 目的:探索氟哌噻吨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用氟哌噻吨和氟奋乃静随机双盲对照治疗精神分裂症共52例,每组26例,治疗期为6wk。采用BPRS,SANS,CGI和TESS量表评分。结果:BPRS总分显著下降,P值均<0.01,在焦虑抑郁因子分及产生显效时间方面,氟哌噻吨组优于氟奋乃静组。SANS总分及因子分方面氟哌噻吨组P值均<0.05,氟奋乃静组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氟哌噻吨疗效优于氟奋乃静,氟奋乃静的锥体外系不良反应较氟哌噻吨为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氟哌噻吨 氟奋乃静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σ受体 被引量:4
7
作者 王祖承 许东升 +6 位作者 王继军 徐鹤定 陈三星 谢斌 曾政喜 杨献红 山田和男 《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 1994年第1期1-4,共4页
本文综述了σ(sigma)受体的概念,它的分布和性质,它的内源性和外源性配体;并简单介绍了它与精神分裂症的可能关系。
关键词 σ受体 精神分裂症
下载PDF
σ受体与运动障碍 被引量:1
8
作者 许东升 王祖承 +6 位作者 王继军 徐鹤定 陈三星 谢斌 曾政喜 杨献红 山田和男 《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 1994年第3期150-152,共3页
本文综述了σ受体的一些基本特点以及它与抗精神病药物所引起的运动障碍之间关系,提出在抗精神病药物诱发运动障碍的机理方面,σ受体的作用值得重视。
关键词 σ受体 运动障碍 药理学
下载PDF
大鼠脑中隔核毁损对关联性条件化恐惧的影响
9
作者 黄继忠 井上猛 +1 位作者 王祖承 小山司 《上海精神医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9,共6页
目的 中隔核 (Septum)在实验大鼠对关联性刺激所产生的条件化恐惧的获得 (Acquisi tion)已经证明具有重要的作用 ,但对关联性刺激所产生的条件化恐惧的表达 (Expression)的作用至今仍未阐明。方法 实验组大鼠分别采用射频 (Radiofrequ... 目的 中隔核 (Septum)在实验大鼠对关联性刺激所产生的条件化恐惧的获得 (Acquisi tion)已经证明具有重要的作用 ,但对关联性刺激所产生的条件化恐惧的表达 (Expression)的作用至今仍未阐明。方法 实验组大鼠分别采用射频 (Radiofrequency)技术对双侧中隔核区行组织毁损术 ,对照组大鼠完全按照实验组大鼠的手术程序 ,但不采用射频技术进行组织破坏 ,然后均接受经典的条件化恐惧的实验训练。实验 1:实验大鼠 (n =18)在手术后第 11d ,经采用足部电击 (Footshocks)方法产生与之关联的条件化恐惧 ,然后在 2 4h后 ,在相同条件下但不予以足部电击的情况下评定其僵滞 (Freezing)行为 ;实验 2 :实验大鼠 (n =16 )在手术前 2 4h ,先采用足部电击方法产生与之关联的条件化恐惧 ,然后在手术后第 11d在相同条件下但不予以足部电击的情况下评定僵滞行为。结果 在训练前接受双侧中隔核毁损的大鼠既不阻断也不增强关联性条件化僵滞 ,而在训练后接受双侧中隔核毁损的大鼠则明显阻断关联性条件化僵滞的表达 ,同时因关联性条件化恐惧所致非粪的数量也明显减少。结论 双侧中隔核的毁损并不引起关联性条件化恐惧的增强 ,而是明显减弱关联性条件化恐惧的表达水平 ,因此 ,中隔核具有潜在增强关联性条件化恐惧的表达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脑中隔核毁损 条件化恐惧 关联性刺激 行为学
下载PDF
森田疗法中体温节律和脑诱发电位的研究
10
作者 南达元 王祖承 《上海精神医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40-241,共2页
关键词 森田疗法 焦虑症 患者 神经生理学 精神生理学 体温节律 强迫症 神经官能症
下载PDF
Alzheimer病的分子遗传学进展
11
作者 许东升 王祖承 +6 位作者 方贻儒 徐鹤定 冯国鄞 大原健士郎 大原浩市 谢达文 宫里胜政 《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 1996年第3期129-134,共6页
本文对近年在阿尔采木氏病分子遗传学研究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早老性痴呆 分子遗传学 病理 蛋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