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剂量补充锌剂对学龄前儿童血清锌水平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6
1
作者 盛晓阳 薛敏波 +3 位作者 沈理笑 刘学政 王世芳 洪昭毅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21-223,共3页
为观察补充锌剂对学龄前儿童体内锌水平以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对143名学龄前儿童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对照观察 ,其中补锌组88名 ,对照组55名。每天补充10mg元素锌。6个月后 ,补锌组儿童的血清锌浓度从12.8μmol/L±1.87μmol/L提高... 为观察补充锌剂对学龄前儿童体内锌水平以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对143名学龄前儿童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对照观察 ,其中补锌组88名 ,对照组55名。每天补充10mg元素锌。6个月后 ,补锌组儿童的血清锌浓度从12.8μmol/L±1.87μmol/L提高到15.4μmol/L±1.68μmol/L(P<0.01) ;并明显高于对照组14.4μmol/L±1.20μmol/L(P<0.01) ;此外 ,对其中血清锌浓度低下的40名儿童 ,补锌组25名 ,对照组15名 ,用流式细胞技术分析补充锌剂前后T细胞亚群的变化 ,结果显示补锌组儿童的CD4 +细胞从37.3 %±4.54%上升到39.6 %±3.36 %(P<0.01),CD8 +细胞从26.7 %±5.07 %上升到28.2 %±4.66 %(P<0.01)。表明小剂量补充锌剂能改善儿童的锌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细胞免疫功能 血清锌 小剂量补锌 感染性疾病
下载PDF
2~3岁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筛查标准的建立 被引量:75
2
作者 章依文 金星明 +1 位作者 沈晓明 张锦明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03年第5期308-310,共3页
【目的】 掌握 2~ 3岁儿童正常的词汇和语法发展规律 ,初步拟定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筛查标准。 【方法】 以 713名 2 4~ 47月的儿童为研究对象 ,由父母报告小儿能自发表达的词汇、助词和表达结构量 ,按正常人群词汇和结构表达量的... 【目的】 掌握 2~ 3岁儿童正常的词汇和语法发展规律 ,初步拟定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筛查标准。 【方法】 以 713名 2 4~ 47月的儿童为研究对象 ,由父母报告小儿能自发表达的词汇、助词和表达结构量 ,按正常人群词汇和结构表达量的第 5和第 10百分位界定语言发育迟缓和语言发育迟缓可能。 【结果】  2 4~ 2 5个月儿童词汇量的第 5和第 10百分位分别为 3 0和 5 0个词汇 ,3 0~ 3 5个月的男童结构表达量的第 5和第 10百分位分别为 3 .3和5 .9个 ,女童分别为 5 .9和 8.2个。 【结论】  2~ 3岁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筛查标准为 :2 4个月词汇量少于 3 0 ,3 0个月男童结构表达量少于 3个 ,3 0个月女童结构表达量少于 5个。 2~ 3岁儿童语言发育迟缓可能的筛查标准为 :2 4个月词汇量少于 5 0 ,3 0个月男童结构表达量少于 5个 ,3 0个月女童结构表达量少于 8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发育迟缓 语言 筛查标准 词汇 语法
下载PDF
儿童言语和语言障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赵晶 金星明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08-209,共2页
目的 了解儿童言语和语言障碍的现状及治疗。方法 运用采集病史、填写问卷、发育或智力检查、听力和言语语言测试等方法对儿童言语语言问题作出评估 ;运用行为矫正、言语语言治疗和家庭治疗三者结合的模式对儿童言语语言问题进行治疗... 目的 了解儿童言语和语言障碍的现状及治疗。方法 运用采集病史、填写问卷、发育或智力检查、听力和言语语言测试等方法对儿童言语语言问题作出评估 ;运用行为矫正、言语语言治疗和家庭治疗三者结合的模式对儿童言语语言问题进行治疗。结果 言语语言障碍病例占儿童保健初诊病人 6 .6 %。我国儿童言语语言障碍 2 7.1%错过临床最佳的治疗时期。语言障碍、构音异常和口吃是儿童言语语言障碍门诊的三大问题。运用综合治疗模式治疗 ,4 0例均收到一定的临床疗效。结论 言语和语言障碍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言语 语言障碍 临床研究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1~23个月儿童睡眠问题的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49
4
作者 江帆 颜崇淮 +5 位作者 吴胜虎 吴虹 章依文 赵晶 金星明 沈晓明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35-438,共4页
目的 了解上海市 1~ 2 3个月儿童常见睡眠问题的发生以及不良睡眠习惯的存在状况 ,分析可能影响儿童睡眠问题发生的高危因素。方法  2 0 0 0年 8~ 9月间在上海 5个行政区随机抽取 12 5 2名无严重疾病和异常出生史的正常儿童 ,在严... 目的 了解上海市 1~ 2 3个月儿童常见睡眠问题的发生以及不良睡眠习惯的存在状况 ,分析可能影响儿童睡眠问题发生的高危因素。方法  2 0 0 0年 8~ 9月间在上海 5个行政区随机抽取 12 5 2名无严重疾病和异常出生史的正常儿童 ,在严格质量控制的条件下由专人负责对其家长进行儿童家庭社会环境与睡眠健康问卷调查。调查的应答率为 90 18%。结果 上海地区 1~ 2 3个月儿童睡眠问题的发生率为 6 5 90 % ,其中梦魇及夜惊、鼾症及睡眠呼吸暂停男孩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女孩。儿童不良睡眠习惯包括与父母同睡、入睡需要帮助及睡眠无规律等的发生率较高。影响儿童睡眠问题的主要因素有母亲有焦虑情绪、儿童睡眠无规律、入睡需要帮助、困难型气质及母亲孕期睡眠等。结论 目前上海地区 1~ 2 3个月儿童睡眠问题的发生率较高 ,其主要影响因素还是以社会家庭环境因素为主 ,尤其是父母不重视儿童良好睡眠习惯的养成 ,以及对孩子睡眠行为的不正确应答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3个月儿童 睡眠问题 流行病学 不良睡眠习惯 高危因素
原文传递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遗传易感性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吴胜虎 余晓丹 +6 位作者 颜崇淮 沈理笑 余晓刚 张燕萍 张劲松 金星明 沈晓明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21-124,共4页
目的遗传因素是否参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目前尚未明了。拟通过研究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易感性的相关性,探讨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遗传易感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技术... 目的遗传因素是否参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目前尚未明了。拟通过研究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易感性的相关性,探讨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遗传易感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技术检测159例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儿童和78例正常儿童(对照组)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FokI位点的多态性,比较两组之间VDR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频率。结果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和对照组儿童的VDR基因FokI位点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FF(37%),Ff(51%),ff(12%)和FF(18%),Ff(55%),ff(27%),两组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χ20.01(2)=9.210,χ2=13.3880,P<0.01);佝偻病患儿和对照组儿童的VDR基因FokI位点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分别为:F(63%),f(37%)和F(46%),f(54%),两组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χ2=6.18,P<0.05)。佝偻病患儿F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人群(63%vs46%)两组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而佝偻病患儿f等位基因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37%vs 54%)。结论VDR基因FokI酶切位点的多态性可能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遗传易感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受体 基因多态性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儿童
下载PDF
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佝偻病易感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吴胜虎 颜崇淮 沈晓明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期83-84,F0003,共3页
关键词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维生素D受体 基因多态性 易感性 骨骼病变 磷代谢紊乱 营养性疾病 成骨过程 环境因素 致病原因 营养因素
下载PDF
2~4岁儿童语言发育的抽样调查 被引量:8
7
作者 章依文 金星明 +1 位作者 沈晓明 张锦明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03-205,共3页
目的了解2~4岁儿童正常的语言发育规律。方法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于2001年3-6月,以713名24-47个月的儿童为研究对象,以问卷的形式,由父母报告小儿能自发表达的助词等和语法表达结构量。结果(1)男女儿... 目的了解2~4岁儿童正常的语言发育规律。方法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于2001年3-6月,以713名24-47个月的儿童为研究对象,以问卷的形式,由父母报告小儿能自发表达的助词等和语法表达结构量。结果(1)男女儿童语法结构表达量的差异存在于24~35个月,女孩的表达量多于男孩。(2)名词-动词和动词.名词结构是最早掌握的短语结构,随后掌握的为“的”、“在”、“介词-名词”、“否定词-动词”、“名词-动词-名词”。30个月时有90%左右的小儿掌握这7个结构。结论掌握2~4岁儿童正常的语言发育规律,有利于专业人员对儿童的语言发育进行指导和评估,使幼教机构的语言教学以及特殊教育的语言康复做到科学、有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语言 词汇 语法
原文传递
19~25月龄幼儿锌的摄入与吸收 被引量:3
8
作者 盛晓阳 朱锡翔 +3 位作者 倪俊学 沈晓明 雷嗣安 K.Michael Hambidge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83-385,390,共4页
目的:了解2岁幼儿锌的吸收率(fractionalzincabsorption,FAZ)以及实际吸收的锌总量(totalabsorbedzinc,TAZ)。方法:运用双稳定同位素标记法,口服并静脉注射两种稳定同位素,由尿液中同位素的丰度得到膳食锌的吸收率;测定食物中的锌含量... 目的:了解2岁幼儿锌的吸收率(fractionalzincabsorption,FAZ)以及实际吸收的锌总量(totalabsorbedzinc,TAZ)。方法:运用双稳定同位素标记法,口服并静脉注射两种稳定同位素,由尿液中同位素的丰度得到膳食锌的吸收率;测定食物中的锌含量并计算实际吸收的锌总量。共有43名19~25月龄的健康幼儿参加实验。其中21名幼儿(女12,男9)来自贫困乡村地区;另22名幼儿(女12,男10)来自相邻的城镇,两组幼儿的膳食均以米饭和蔬菜为主,城镇组幼儿包括部分动物性食物。结果:乡村组和城镇组幼儿膳食锌的摄入量分别为1.91±0.59和1.81±0.52mg/d;锌的吸收率为0.33±0.10和0.37±0.14mg/d;两组幼儿实际的锌吸收量为0.63±0.28和0.64±0.20mg/d。两组间以及男、女幼儿间均无任何差异。结论:参加实验幼儿每天从膳食中实际吸收的锌总量低于美国FNB(FoodandNutritionBoard);IDM(InstituteofMedicine)2001年公布的1~3岁幼儿锌的生理需要量0.744mg/d,实验地区幼儿身高不足比较普遍,两组幼儿血浆锌水平偏低,分别为10.08±0.13,10.02±0.13μmol/L,提示受试幼儿的锌营养状况处于边缘缺乏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收率 吸收量 幼儿 稳定同位素
下载PDF
髋关节临床检查的诊断评价 被引量:5
9
作者 吴虹 陈博昌 +4 位作者 杨杰 徐蕴岚 李玉婵 金星明 沈晓明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68-69,共2页
【目的】 评价髋关节临床检查在诊断发育性髋关节异常中的作用。 【方法】  40 8名小于 6个月的婴儿按年龄分为四组 ,分别接受了髋关节临床检查和超声波检查 ,临床检查包括大腿皮纹是否对称和髋关节外展试验。超声波髋关节检查采用R ... 【目的】 评价髋关节临床检查在诊断发育性髋关节异常中的作用。 【方法】  40 8名小于 6个月的婴儿按年龄分为四组 ,分别接受了髋关节临床检查和超声波检查 ,临床检查包括大腿皮纹是否对称和髋关节外展试验。超声波髋关节检查采用R .Graf方法 ,并以超声波检查结果为金标准 ,应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评价髋关节临床检查的价值。 【结果】  2 74名受检者有一项或两项临床检查阳性 ,42名经超声波检查诊断为发育性髋关节异常 ,13 4名受检者临床检查正常。临床检查阳性结果在年龄间分布无统计学意义 ,但在正常髋关节与异常髋关节之间有着明显的统计学差异。临床检查项目的灵敏度、特异度、真实性以及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都分别和合并作了计算 ,其阴性预测值分别为 97%、94%、98%。 【结论】 髋关节临床检查是一种简便、灵活的检查方法 ,可以作为初步筛查手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性髋关节异常 临床检查 诊断评价
下载PDF
儿童青少年发育研究的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金星明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02-503,共2页
关键词 青少年发育 儿童 经济状况 主要表现
原文传递
早期干预婴儿中枢性协调障碍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1
作者 任晓东 蔡斌 江帆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84-185,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婴儿中枢性协调障碍的影响因素,以帮助家长及康复治疗师针对每个不同的婴儿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项目,治疗频率,疗程,使婴儿得到早期有效康复。方法:收集本科收治记录完整的80例中枢性协调障碍婴儿的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学...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婴儿中枢性协调障碍的影响因素,以帮助家长及康复治疗师针对每个不同的婴儿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项目,治疗频率,疗程,使婴儿得到早期有效康复。方法:收集本科收治记录完整的80例中枢性协调障碍婴儿的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2项因素与早期干预婴儿中枢协调障碍疗效有关。性别、黄疸、小脑发育不良、小脑畸形、无视力、无听力、Vojta评分与早期干预婴儿中枢协调障碍呈负相关(r=-0.412~-0.230,P<0.01~0.05)。运动反馈性应用能力、个人运动技巧学习能力、运动学习的主动能力、治疗次数、疗程与早期干预婴儿中枢协调障碍呈正相关(r=0.303~0.501,P<0.01)。结论:通过早期干预婴儿中枢性协调障碍影响疗效的因素分析得出Vojta评分与疗效呈负相关。婴儿运动反馈应用及技巧学习能力和治疗总次数与疗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共济失调 因素分析 统计学
下载PDF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药物治疗 被引量:15
12
作者 金星明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26-528,共3页
关键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药物治疗 社会技能训练 ADHD 儿科医生 其他疾病 诊断标准 行为治疗 教育指导
原文传递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多维度诊断 被引量:5
13
作者 金星明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823-824,共2页
关键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多维度 诊断 DSM-Ⅳ 儿科疾病 ADHD 统计手册 儿童行为 行为障碍 精神疾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