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3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外冲击波治疗在骨科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海宁 侯筱魁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13-116,共4页
关键词 体外冲击波治疗 骨科 肌肉骨骼系统疾病 适应证 软组织
下载PDF
透明质酸及其衍生物在骨科的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章军辉 陈永强 《国外医学(骨科学分册)》 2002年第4期248-248,共1页
透明质酸(HA)是由葡糖醛酸和乙酰氨基葡糖组成,该双糖单位以糖苷键相结合,并重复连接成为链状聚合物。其主要理化特性:①HA溶液粘度可变。HA分子上羧基的解离使溶液中HA分子处于负电荷的相互排斥状态,结构松展。随着HA分子量或浓度... 透明质酸(HA)是由葡糖醛酸和乙酰氨基葡糖组成,该双糖单位以糖苷键相结合,并重复连接成为链状聚合物。其主要理化特性:①HA溶液粘度可变。HA分子上羧基的解离使溶液中HA分子处于负电荷的相互排斥状态,结构松展。随着HA分子量或浓度增大,溶液的粘度就愈大。②HA多糖链中各种官能基团,如羟基、羧基和酰基与各种不同的交联剂进行交联反应可得到许多种不溶性的HA粉末、薄膜或凝胶制品,而且由于交联度的不同,其在体内的保留时间也不同。③HA可生成多种盐,如钠盐、锌盐等,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 透明质酸 骨科
下载PDF
骨形成蛋白-2基因转染人骨髓间质干细胞诱导异位成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朱六龙 戴克戎 +4 位作者 汤亭亭 郁朝锋 徐旻 徐小良 楼觉人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31-135,共5页
目的 评价腺病毒介导的人骨形成蛋白 - 2基因 (Adv- h BMP- 2 )转染人骨髓间质干细胞 (MSCs)的诱导成骨能力。方法 从人骨髓中分离培养获取 MSCs,分为三组 :1Adv- h BMP- 2转染细胞组 ;2 Adv- βgal转染细胞组 ;3未转染细胞组。分别... 目的 评价腺病毒介导的人骨形成蛋白 - 2基因 (Adv- h BMP- 2 )转染人骨髓间质干细胞 (MSCs)的诱导成骨能力。方法 从人骨髓中分离培养获取 MSCs,分为三组 :1Adv- h BMP- 2转染细胞组 ;2 Adv- βgal转染细胞组 ;3未转染细胞组。分别于体外行 Western immunoblot试验、碱性磷酸酶 (AL P)和 Von Kossa染色、AL P定量测定 ,以及裸鼠肌内诱导成骨试验。共 9只裸鼠 ,双侧股后肌群内注射 ,每组 6侧。结果  Adv- h BMP- 2组 MSCs可分泌 BMP- 2蛋白 ;转染后第 9天 AL P染色多数细胞为阳性 ,其它两组 AL P染色阳性细胞少见 ;AL P活性第 3天开始升高 ,12天达高峰为 14 .76单位 ,与其它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 .0 5 ) ;于第 2 1天后出现钙结节 ,而其它两组未见。裸鼠肌内注射后 4周 Adv- h BMP- 2组 X线片均有异位成骨 ,Adv- βgal转染细胞组未见明显成骨 ,未转染细胞组仅有少量骨形成。组织学检查发现 :Adv- h BMP- 2组也可见典型的板层骨和骨髓腔形成 ,Adv- βgal组主要为纤维组织 ,未转染组也可见散在骨小梁形成。结论  Adv- h BMP- 2基因转染可诱导人骨髓间质干细胞成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 骨形成蛋白-2 基因治疗 骨髓间质干细胞 骨生成 骨缺损
下载PDF
中国人股骨近端几何形态参数的测量和分类 被引量:22
4
作者 薛文东 戴克戎 +1 位作者 汤亭亭 龙公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2002年第1期84-88,共5页
为对中国人股骨近段几何形态参数进行测量和分类 ,以改善现有的人工关节设计。我们采用成人尸体股骨 480根 ,正侧位 X光片摄片获得原始成像 ,用计算机数字图像技术结合测量 2 1个参数 ,对股骨上段髓腔曲线进行拟合和统计。经模式识别分... 为对中国人股骨近段几何形态参数进行测量和分类 ,以改善现有的人工关节设计。我们采用成人尸体股骨 480根 ,正侧位 X光片摄片获得原始成像 ,用计算机数字图像技术结合测量 2 1个参数 ,对股骨上段髓腔曲线进行拟合和统计。经模式识别分类后 ,得到 10组型号设计数据。这种大样本的统计和分类对优化现有人工关节乃至于发展因人定制的人工关节都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有 测量 计算机 图像片 分类 假体设计
下载PDF
大鼠颈椎病实验模型的设计与建立 被引量:43
5
作者 郝永强 施杞 +3 位作者 郑松国 谢可永 朱振东 沈培芝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82-283,共2页
目的:建立一种理想的颈椎病实验模型。方法:30只大鼠随机分为实验模型组与对照组,每组15只。实验模型组借助手术方法直接切除大鼠颈背部伸肌群,对照组行伪手术。造模术后2月、4月、6月选择实验模型组、对照组大鼠各5只,取... 目的:建立一种理想的颈椎病实验模型。方法:30只大鼠随机分为实验模型组与对照组,每组15只。实验模型组借助手术方法直接切除大鼠颈背部伸肌群,对照组行伪手术。造模术后2月、4月、6月选择实验模型组、对照组大鼠各5只,取其颈椎(C3~7)作组织形态学观察,并相互比较。结果:实验模型组大鼠颈椎间盘退变较对照组明显加快、加重,出现与人类颈椎病相类似的病理改变。结论:颈部肌肉软组织即动力平衡因素在颈椎病发病机理中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颈椎病 模型 动力性平衡
下载PDF
复位对跟骨骨折预后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24
6
作者 张蒲 侯筱魁 +2 位作者 唐坚 王以友 戴克戎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3期197-198,共2页
1975年~1995年,作者治疗223例跟骨骨折,复位时未特别强调X线测量角的纠正,采用石膏固定和积极的康复治疗。随访162例,平均随访时间5.5年。Bohler′s分型:Ⅰ型骨折32例,Ⅱ型骨折130例。患者功能恢复满意84.2%,没有要求再次手术治疗者... 1975年~1995年,作者治疗223例跟骨骨折,复位时未特别强调X线测量角的纠正,采用石膏固定和积极的康复治疗。随访162例,平均随访时间5.5年。Bohler′s分型:Ⅰ型骨折32例,Ⅱ型骨折130例。患者功能恢复满意84.2%,没有要求再次手术治疗者。随访结果表明复位时Bohler′s角和Gissane角的纠正对跟骨骨折的预后没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复位 预后 X线测量 石膏固定
下载PDF
蜂毒素诱导骨肉瘤细胞U_2OS凋亡与坏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2
7
作者 陈永强 朱振安 +2 位作者 郝永强 戴尅戎 张晨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04年第3期208-209,共2页
目的 :研究蜂毒素是否能够诱导骨肉瘤细胞U2 OS凋亡与坏死。方法 :U2 OS经不同浓度蜂毒素处理后 ,采用台盼蓝排染法测定细胞增殖抑制率 ,利用单克隆抗体 ,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AnnexinV、Apo2 .7及Fas蛋白的表达。结果 :6 4mg/L蜂毒素作用... 目的 :研究蜂毒素是否能够诱导骨肉瘤细胞U2 OS凋亡与坏死。方法 :U2 OS经不同浓度蜂毒素处理后 ,采用台盼蓝排染法测定细胞增殖抑制率 ,利用单克隆抗体 ,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AnnexinV、Apo2 .7及Fas蛋白的表达。结果 :6 4mg/L蜂毒素作用U2 OS 12h、2 4h ,其坏死率在 80 %以上。 16mg/L、32mg/L蜂毒素对细胞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 ,并且可诱导细胞凋亡和坏死的产生 ,增加细胞Aap2 .7及Fas蛋白的表达。结论 :蜂毒素高剂量有明显杀伤U2 OS的作用 ,低剂量具有促细胞凋亡作用 ,并能上调Fas蛋白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毒素 骨肉瘤 肿瘤细胞 U2OS 细胞凋亡 细胞坏死 实验
下载PDF
钛弹力钉治疗儿童尺桡骨下1/3双骨折 被引量:14
8
作者 唐坚 孙月华 +4 位作者 李慧武 严孟宁 李华 朱振安 侯筱魁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582-584,共3页
[目的]探索儿童尺桡骨下1/3双骨折的微创治疗方法。[方法]采用经皮钛弹力钉下行插钉技术治疗尺桡骨下1/3骨折15例,年龄4~12岁,平均7.4岁,随访4个月~2a,平均随访12.4个月。[结果]1例插钉过程中钉头穿透骨皮质,1例术后出现钉... [目的]探索儿童尺桡骨下1/3双骨折的微创治疗方法。[方法]采用经皮钛弹力钉下行插钉技术治疗尺桡骨下1/3骨折15例,年龄4~12岁,平均7.4岁,随访4个月~2a,平均随访12.4个月。[结果]1例插钉过程中钉头穿透骨皮质,1例术后出现钉尾皮肤激惹,所有病例术后活动功能优良。[结论]合理运用微创插钉技术,使用钛合金为材料的弹性髓内钉固定儿童尺桡骨下1/3骨折,可以取得满意的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力钉 内固定 微创 儿童尺桡骨折
下载PDF
基于螺旋CT构建人体骨盆三维有限元模型 被引量:19
9
作者 马如宇 铁瑛 +2 位作者 薛文东 戴尅戎 王成焘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80-183,共4页
目的 利用作者所在研究所自行开发的两种图像处理软件GETCT和MedGraphics,构建骨盆三维有限元模型。方法 CT图像处理、截面轮廓线信息处理、数字有限元分析。结果 准确快速的建立了人体骨盆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结论 利用上述两种软... 目的 利用作者所在研究所自行开发的两种图像处理软件GETCT和MedGraphics,构建骨盆三维有限元模型。方法 CT图像处理、截面轮廓线信息处理、数字有限元分析。结果 准确快速的建立了人体骨盆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结论 利用上述两种软件以及一些现有的软件可以准确 ,快速地构建人体骨盆的三维有限元模型 ,并进行计算。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用于构建骨盆有限元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 有限元 模型
下载PDF
体内组织工程材料-小肠粘膜下层的力学性能 被引量:12
10
作者 顾延 戴尅戎 +1 位作者 薛文东 顾冬云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60-164,共5页
目的 对体内组织工程材料-小肠粘膜下层的力学性能进行检测。方法 用岛津AG20KNA材料试验机对完成所有处理的SIS进行测试。结果 管壁不剖开组的屈服应力为7.72±0.70MPA,应变为42.66±14.69;... 目的 对体内组织工程材料-小肠粘膜下层的力学性能进行检测。方法 用岛津AG20KNA材料试验机对完成所有处理的SIS进行测试。结果 管壁不剖开组的屈服应力为7.72±0.70MPA,应变为42.66±14.69;剖开管壁,平行于管腔纵轴拉伸组的屈服应力为7.57±1.94MPA,应变为42.34±8.29;剖开管壁,垂直于管腔纵轴拉伸组的屈服应力为3.91±0.91MPA,应变为71.59±3.64。结论SIS 在纵轴方向(无论是否剖开管壁)的抗拉强度相当于肌腱和韧带组织的1/7到1/14。SIS具有各向异性的力学特点,无论管壁剖开与否,沿SIS管腔纵轴方向拉伸两组的屈服应力和最大应力比剖开管壁,垂直于管腔纵轴拉伸组的屈服应力和最大应力大两倍。而垂直管腔纵轴拉伸组的屈服应变和最大应变较大,达7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内组织工程 小肠粘膜下层 力学性能 SIS
下载PDF
中国人CTLA-4基因的PCR-SSCP和DNA序列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朱乃硕 张玮 +6 位作者 段飞 陆琪 汤亭亭 朱琪泉 陈永青 于善谦 戴克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49-352,共4页
CTLA4是主要表达于成熟T细胞表面的蛋白分子,与T细胞参与的免疫应答负调控有关,目前有关CTLA4的分子生物学资料多为外国提供,为了掌握中国人CTLA4基因的第一手资料,我们对50例中国人(其中25例为正常人... CTLA4是主要表达于成熟T细胞表面的蛋白分子,与T细胞参与的免疫应答负调控有关,目前有关CTLA4的分子生物学资料多为外国提供,为了掌握中国人CTLA4基因的第一手资料,我们对50例中国人(其中25例为正常人,25例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CTLA4基因V区进行了PCR扩增,并对其中4例正常人进行了DNA序列分析,结果显示中国人CTLA4V区的DNA序列与国外报道有两个位点存在差异,其中第54位密码子处中国人为ATG(甲硫氨酸),第110位密码子处为ACC(苏氨酸),进一步对正常人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进行PCRSSCP分析,结果显示在所分析的人群中不存在多态性,表明CTLA4分子具有高度保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LA-4 PCR-SSCP 多态性 序列测定 DNA
下载PDF
BMP-2基因转染的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羊股骨头坏死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陆斌 汤亭亭 +2 位作者 岳冰 戴尅戎 楼觉人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5年第2期71-75,共5页
目的观察BMP-2基因转染的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修复羊股骨头坏死后的局部生物力学变化。方法11只羊共22侧后肢,其中3只(6侧)作为正常对照,8只(16侧)通过结扎旋股内外侧动脉和液氮灌注等方法建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动物模型。8只模... 目的观察BMP-2基因转染的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修复羊股骨头坏死后的局部生物力学变化。方法11只羊共22侧后肢,其中3只(6侧)作为正常对照,8只(16侧)通过结扎旋股内外侧动脉和液氮灌注等方法建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动物模型。8只模型羊中,3只(6侧)不处理作为空白对照;5只共10侧植入分别复合BMP-2基因或β-gal基因转染的自体MSCs的β-磷酸三钙多孔材料,其中左侧为BMP-2治疗组,右侧为β-gal对照组,植入后第16周将所有动物处死,取植入区松质骨标本和软骨下骨进行压缩试验。结果BMP-2组植入区松质骨标本的最大抗压强度为(38.35±4.16)MPa,弹性模量为(86.85±7.28)MPa;软骨下骨的最大抗压强度为(80.76±5.32)MPa,弹性模量为(126.65±10.88)MPa。这些参数均与正常骨接近,显著大于未治疗组和β-gal组(均为P<0.05)。结论BMP-2基因转染自体干细胞可促进坏死股骨头修复,改善植入区松质骨和软骨下骨的力性能,防止股骨头软骨面的塌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骨形态发生蛋白-2 基因转染 骨髓间质干细胞 磷酸三钙 最大抗压强度 弹性模量
下载PDF
胫骨平台骨折的关节镜下分型 被引量:24
13
作者 侯筱魁 王友 +1 位作者 史定伟 顾延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520-522,T001,共4页
目的 分析胫骨平台骨折的关节镜下分型及处理原则。方法 在关节镜下观察 88例胫骨平台骨折的病理类型 ,进行复位和内固定治疗 ,并随访远期疗效。结果 根据关节镜下的病理特征将胫骨平台骨折分为 8个类型 ,关节镜监视下处理骨折 ,平... 目的 分析胫骨平台骨折的关节镜下分型及处理原则。方法 在关节镜下观察 88例胫骨平台骨折的病理类型 ,进行复位和内固定治疗 ,并随访远期疗效。结果 根据关节镜下的病理特征将胫骨平台骨折分为 8个类型 ,关节镜监视下处理骨折 ,平均随访 4年 ,总优良率 87.2 %。结论 关节镜下分型有助于胫骨平台骨折的复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关节镜 分型
下载PDF
Smads及其相关转录因子与骨形态发生蛋白诱导成骨的信号传导 被引量:15
14
作者 徐小良 戴克戎 汤亭亭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5期359-362,共4页
目的 综述有关骨形态发生蛋白 (BMPs)诱导成骨的信号传导机制 ,深入了解 BMPs基础及应用研究的理论依据。 方法 查阅近期相关文献 ,了解 BMPs相关蛋白 (Smads)及其相关转录因子在 BMPs诱导成骨的信号传导中的作用。 结果  BMPs的... 目的 综述有关骨形态发生蛋白 (BMPs)诱导成骨的信号传导机制 ,深入了解 BMPs基础及应用研究的理论依据。 方法 查阅近期相关文献 ,了解 BMPs相关蛋白 (Smads)及其相关转录因子在 BMPs诱导成骨的信号传导中的作用。 结果  BMPs的信号传导过程是 :BMPs首先与 型受体和 型受体结合 , 型受体磷酸化 Smads,Smads进入核内与转录因子相互作用影响相关蛋白的转录。Smads可分为受体调节 Smads(R- Smads:Smad1、2、3、5、8和9)、共同介导者 Smad(Co- Smad:Smad4 )和抑制性 Smads(I- Smads:Smad6、7)。 Smad1、Smad5和 Smad8,可能还有Smad9涉及 BMPs的信号传导。多种激酶如局部粘连激酶 (FAK)、Ras-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ERK)、磷脂酰肌醇 3激酶(PI3K)和 Akt丝 /苏氨酸激酶与 Smads的信号传导有关。与 Smad1和 Smad5相关的转录因子有核心结合蛋白 A1(CB-FA1)、Smad相互作用蛋白 1(SIP1)、鸟氨酸脱羧酶拮抗酶 (OAZ)、激活蛋白 - 1(AP- 1)、蟾蜍腹侧形成同源框蛋白 - 2(Xvent- 2 )、生长抑素 (Ski)、抗增殖蛋白 (Tob)、同源结构域转录因子 - 8(Hoxc- 8)等。CBFA1与转化生长因子 - β和 BMP- 2信号传导有关 ,能与 Smad1、2、3、5相互作用 ,在骨形成中起重要作用。锁骨、颅骨发育不良被认为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态发生蛋白 诱导成骨 相关转录因子 信号传导机制 体外能诱导成骨细胞
下载PDF
髋臼骨关节面形态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顾冬云 戴尅戎 +2 位作者 王友 胡鑫 习俊通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2003年第4期618-621,共4页
髋臼骨关节面生物形态特征的研究将有助于通过建立更为精确的髋臼三维模型来分析髋关节的生物力学性能 ,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但在以往的研究中 ,髋臼骨关节面大多被简单认定为一球面。本研究通过三维激光扫描获取髋臼的三维形态数据 -... 髋臼骨关节面生物形态特征的研究将有助于通过建立更为精确的髋臼三维模型来分析髋关节的生物力学性能 ,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但在以往的研究中 ,髋臼骨关节面大多被简单认定为一球面。本研究通过三维激光扫描获取髋臼的三维形态数据 -点云数据 ,运用反球工程技术结合优化拟合算法 ,分别用球面和旋转椭球面逐步逼近原始的髋臼骨关节面 ,获得最佳的髋臼骨关节面匹配模型 ,分析比较此二项匹配模型间的匹配误差。对 15例髋骨的统计测量结果表明 ,旋转椭球面的匹配误差显著小于球面的匹配误差 ,其中拟合球半径平均值为 2 4 .37±2 .2 2 mm,拟合旋转椭球面长轴 (髋臼左右方向 )平均值为 2 6 .0 2± 2 .76 mm,短轴 (髋臼前后方向 )平均值为 2 4 .17± 2 .16 mm。该项研究首次对髋臼骨关节面形态作了定量的分析 ,有助于我们对髋臼骨形态的重新认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 骨关节面 形态特征 反球工程 优化技术
下载PDF
藻酸钙凝珠复合骨髓基质细胞的体外培养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李文辉 侯筱魁 +1 位作者 汤亭亭 王友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6期409-411,共3页
目的 :藻酸钙凝珠复合骨髓基质细胞经体外培养扩增后行细胞活力、组织形态学和电镜超微结构观察 ,探讨其应用于组织工程软骨修复缺损的可能性。方法 :传代培养的骨髓基质细胞 ,复合藻酸钙制成凝珠 ,细胞密度为 1× 1 0 6 /ml,体外培... 目的 :藻酸钙凝珠复合骨髓基质细胞经体外培养扩增后行细胞活力、组织形态学和电镜超微结构观察 ,探讨其应用于组织工程软骨修复缺损的可能性。方法 :传代培养的骨髓基质细胞 ,复合藻酸钙制成凝珠 ,细胞密度为 1× 1 0 6 /ml,体外培养 4周后 ,行倒置相差显微镜、台盼蓝染色、甲苯胺蓝染色、透射电镜检查。结果 :骨髓基质细胞培养后大量扩增 ,与藻酸钙复合良好并能在其中保持活性及分裂能力。结论 :藻酸钙复合骨髓基质细胞用于组织工程方法修复软骨缺损 ,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酸钙 凝珠 骨髓基质细胞 体外培养
下载PDF
β-TCP/HAP双相煅烧骨的制备及其在BMP-2基因给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徐小良 汤亭亭 +2 位作者 楼觉人 郁朝锋 戴尅戎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2003年第4期630-633,共4页
关键词 Β-TCP HAP 煅烧骨 制备 BMP-2基因给药 基因疗法
下载PDF
股骨近端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骨组织形态计量学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孙月华 郝永强 +1 位作者 廖文胜 戴尅戎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2期1158-1161,共4页
目的 :观察与分析股骨近端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骨组织形态计量学 (骨结构参数与骨转换参数 )参数的特征 ,进一步探明股骨近端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机理 ,为临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实验组选择股骨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 14例 ,其中 ,男... 目的 :观察与分析股骨近端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骨组织形态计量学 (骨结构参数与骨转换参数 )参数的特征 ,进一步探明股骨近端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机理 ,为临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实验组选择股骨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 14例 ,其中 ,男性 6例 ,年龄为 6 3~ 82岁 (平均 75 .0 1± 7.15岁 ) ;女性 8例 ,年龄为 5 6~ 91岁 (平均 6 9.85± 11.5 8岁 )。对照组选择青壮年暴力性骨折患者 11例 ,年龄 35~ 46岁 (平均 41.44± 3 .87岁 ) ,其中 ,男性 5例 ,女性 6例。每位患者均采用自制微创活检器于同一部位获取 2cm长的髂骨组织 ,进行骨组织形态计量学 (包括骨结构参数与骨转换参数 )观察与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髂骨骨结构参数中骨小梁密度 (Tb .N)、骨小梁厚度 (Tb .Th)、结点末端比 (NTR)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而骨小梁间距 (Tb .Sp)则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骨转换参数中平均类骨质宽度 (Os .Th)、类骨质体积 (OV/BV)、平均骨壁厚度 (W .Th)均较对照组低 ,其中 ,两组相比较平均骨壁厚度 (W .Th)差异显著 (P<0 .0 5 ) ;骨吸收表面 (ES/BS)则高于对照组。结论 :股骨近端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由于骨转换出现特异性改变 ,骨形成与骨吸收失耦合 ,导致股骨近端骨显微结构发生明显退变 ,骨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近端 骨质疏松性骨折 骨组织形态计量学
下载PDF
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中价值的探讨 被引量:11
19
作者 张峻 侯筱魁 +1 位作者 王友 史定伟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4-97,共4页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关 )中的价值。方法 在关节镜下对 34例早、中期类风关患者共 4 2个膝关节 (早期 2 2例 ,2 4个关节 ;中期 12例 ,18个关节 )行滑膜切除术 ,其中32个膝关节使用双极射频对残留...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关 )中的价值。方法 在关节镜下对 34例早、中期类风关患者共 4 2个膝关节 (早期 2 2例 ,2 4个关节 ;中期 12例 ,18个关节 )行滑膜切除术 ,其中32个膝关节使用双极射频对残留的滑膜进行清除和止血。术后给予正规抗类风湿药物治疗。所有的 4 2个关节得到了 6个月的随访 ,31个关节得到 2年的随访 ,14个关节得到 4年的随访。随访内容包括关节功能的评定和红细胞沉降率 (ESR)、C反应蛋白 (CRP)和类风湿因子 (RF)的测定。结果 术后 6个月的关节功能的优良率为 95 .2 % (4 0 / 4 2个 ) ,术后 2年为 87.1% (2 7/ 31个 ) ,术后 4年为 6 4 .3% (9/ 14个 )。术后 3个月 ,早期类风关组的ESR、CRP和RF较术前明显下降 (P <0 .0 5 ) ,中期类风关组的ESR和CRP较术前明显下降 (P <0 .0 5 )。结论 对早、中期类风关患者进行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 ,术后给予正规的抗类风湿药物治疗 ,可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双极射频能够彻底清除滑膜 ,有利于减少关节血肿的发生 ,促进关节功能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滑膜切除术 治疗 类风湿性关节炎
下载PDF
应力松弛接骨板对骨应力遮挡率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王开友 戴克戎 薛文东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1995年第4期224-228,共5页
将螺孔部衬有不同数量、不同厚度聚乙烯垫圈的316L不锈钢接骨板置于20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模拟骨中段。分别在固定后不同时期测定不同载荷下接骨板内二螺孔间的外表面及接骨板对侧模拟骨中段的应变值,从而计算出应力遮挡率。结果... 将螺孔部衬有不同数量、不同厚度聚乙烯垫圈的316L不锈钢接骨板置于20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模拟骨中段。分别在固定后不同时期测定不同载荷下接骨板内二螺孔间的外表面及接骨板对侧模拟骨中段的应变值,从而计算出应力遮挡率。结果发现,有垫与无垫接骨板组在术后10周内的应力遮挡率无统计学差异,10周以后两组间出现显著性差异,无垫组保持不变,有垫组的应力遮挡率逐渐下降。在垫圈厚度相同时,衬垫数量越多(本实验最多采用4孔4垫),后期应力遮挡率下降越明显。表明应力遮挡率的变化与垫圈数量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骨板 内固定 应力松驰 骨应力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