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流感病毒药物玛巴洛沙韦的合成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戴宇豪 罗恺弘 +3 位作者 李国靖 贾萌 李建其 刘育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4期293-299,共7页
目的优化玛巴洛沙韦的合成工艺。方法以3-苄氧基-4-氧代-4H-吡喃-2-羧酸为原料,经酯化和肼解反应得到化合物4;以N-羟乙基邻苯二甲酰亚胺为原料,经取代和脱保护反应得到化合物7;化合物4与7经胺酯交换、关环、手性拆分、水解、缩合、脱保... 目的优化玛巴洛沙韦的合成工艺。方法以3-苄氧基-4-氧代-4H-吡喃-2-羧酸为原料,经酯化和肼解反应得到化合物4;以N-羟乙基邻苯二甲酰亚胺为原料,经取代和脱保护反应得到化合物7;化合物4与7经胺酯交换、关环、手性拆分、水解、缩合、脱保护和取代反应制得玛巴洛沙韦。结果通过对化合物4的制备方法进行优化,收率由77.00%提高至82.44%;化合物8的合成以2-甲基四氢呋喃为溶剂时,可减少化合物7的投料量,并使反应时间由24 h缩短至6 h;采用光延反应合成化合物13,可提高目标产物的光学纯度;目标产物玛巴洛沙韦纯度为99.59%,非对映体过量值(de)由52.70%提高至98.46%,总收率为15.70%。结论优化后的合成路线具备纯化操作简便,反应条件温和,生产成本低等优点,更利于大规模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巴洛沙韦 抗流感病毒 光延反应 工艺优化
原文传递
抗痛风药非布索坦的合成工艺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解鹏 张瑾 +2 位作者 金华 李建其 周斌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5期369-372,共4页
目的研究非布索坦的合成工艺。方法 4-羟基硫代苯甲酰胺与2-氯乙酰乙酸乙酯经环合制得2-(4-羟基苯基)-4-甲基-5-噻唑甲酸乙酯(12),12经Duff-Bills反应得到2-(4-羟基-3-甲酰基苯基)-4-甲基-5-噻唑甲酸乙酯(13),13与盐酸羟胺经高温脱水得... 目的研究非布索坦的合成工艺。方法 4-羟基硫代苯甲酰胺与2-氯乙酰乙酸乙酯经环合制得2-(4-羟基苯基)-4-甲基-5-噻唑甲酸乙酯(12),12经Duff-Bills反应得到2-(4-羟基-3-甲酰基苯基)-4-甲基-5-噻唑甲酸乙酯(13),13与盐酸羟胺经高温脱水得到2-(3-氰基-4-羟基苯基)-4-甲基-5-噻唑甲酸乙酯(14),14与溴代异丁烷缩合制得2-(3-氰基-4-异丁氧基苯基)-4-甲基-5-噻唑甲酸乙酯(7),最后经碱水解、酸中和制得非布索坦(1)。结果与结论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1H-NMR、MS谱等确证,总收率为23%(以4-羟基硫代苯甲酰胺计)。改进后的成本约为每千克2.5万元,反应操作简单,更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布索坦 抗痛风药物 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 合成
原文传递
抗肿瘤药idelalisib的合成工艺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张保寅 楚朋飞 +1 位作者 姚凯 李建其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3期182-184,共3页
目的合成磷酸肌醇3-激酶δ抑制剂idelalisib。方法以2-氟-6-硝基苯甲酸为原料,与苯胺缩合得到2-氟-6-硝基-N-苯基苯甲酰胺,然后与N-Boc-L-2-氨基丁酸反应得到(S)-N-(2-Boc-氨基丁酰基)-2-氟-6-硝基-N-苯基苯甲酰胺,经锌粉还原环合得到... 目的合成磷酸肌醇3-激酶δ抑制剂idelalisib。方法以2-氟-6-硝基苯甲酸为原料,与苯胺缩合得到2-氟-6-硝基-N-苯基苯甲酰胺,然后与N-Boc-L-2-氨基丁酸反应得到(S)-N-(2-Boc-氨基丁酰基)-2-氟-6-硝基-N-苯基苯甲酰胺,经锌粉还原环合得到关键中间体5-氟-3-苯基-2-[(S)-1-Boc-氨基丙基]-4(3H)-喹唑啉-4-酮,该中间体经三氟乙酸水解脱Boc保护基得到5-氟-3-苯基-2-[(S)-1-氨基丙基]-4(3H)-喹唑啉-4-酮,再与6-氯嘌呤反应制得目标物idelalisib。结果与结论改进后的新工艺路线总收率为22.2%(以2-氟-6-硝基苯甲酸计),纯度为99.2%(HPLC法)。该路线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原料价廉、易得,操作简单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药 磷酸肌醇3-激酶δ抑制剂 idelalisib 工艺改进
原文传递
7,8-二氟-6,11-二苯并[b,e]硫杂䓬-11-醇的合成工艺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戴宇豪 罗恺弘 +3 位作者 张怡 贾萌 李建其 刘育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1期23-27,共5页
目的优化巴洛沙韦酯的关键中间体7,8-二氟-6,11-二苯并[b,e]硫杂䓬-11-醇的合成工艺。方法以3,4-二氟-2-甲基苯甲酸为原料,经酯化、溴代、取代、水解、环合、还原反应得到7,8-二氟-6,11-二苯并[b,e]硫杂䓬-11-醇。结果与结论目标产物的结... 目的优化巴洛沙韦酯的关键中间体7,8-二氟-6,11-二苯并[b,e]硫杂䓬-11-醇的合成工艺。方法以3,4-二氟-2-甲基苯甲酸为原料,经酯化、溴代、取代、水解、环合、还原反应得到7,8-二氟-6,11-二苯并[b,e]硫杂䓬-11-醇。结果与结论目标产物的结构经质谱、核磁共振氢谱确证,总收率为60.93%(以3,4-二氟-2-甲基苯甲酸计),纯度为99.52%(HPLC法)。该工艺具备原料易得、操作简便、反应条件温和、生产成本低等优点,更具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 8-二氟-6 11-二苯并[b e]硫杂䓬-11-醇 巴洛沙韦酯 抗流感病毒 工艺优化
原文传递
SGLT-1/2双靶点抑制剂索格列净的合成工艺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罗恺弘 李国靖 +2 位作者 王维维 李建其 刘育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9期685-691,共7页
目的研究索格列净的合成工艺,并对其进行优化。方法以Weinreb酰胺和4-(2-氯-5-溴苄基)苯乙醚为起始原料,经过格氏反应、羰基还原、扩环、乙酰基保护、异头碳基团改造、脱保护,共6步反应得到索格列净原料药。结果与结论确定了合成的起始... 目的研究索格列净的合成工艺,并对其进行优化。方法以Weinreb酰胺和4-(2-氯-5-溴苄基)苯乙醚为起始原料,经过格氏反应、羰基还原、扩环、乙酰基保护、异头碳基团改造、脱保护,共6步反应得到索格列净原料药。结果与结论确定了合成的起始原料,优化后的工艺路线降低了部分原料的成本,简化了相关反应条件,避免了危险化学品的使用,改进了后处理方法。制得的索格列净纯度达99.92%,总收率为50.0%(以Weinreb酰胺计)。该路线后处理操作简便,可适用于工业化生产,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格列净 SGLT 糖尿病 工艺优化
原文传递
泊马度胺的合成工艺改进 被引量:5
6
作者 黄道伟 周爱南 +1 位作者 刘育 李建其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3期182-184,共3页
目的改进免疫调节剂泊马度胺的合成方法。方法以3-硝基邻苯二甲酸为原料,制得中间体3-氨基邻苯二甲酸;以N-Boc-L-谷氨酰胺为原料,制得3-氨基-2,6-哌啶二酮盐酸盐,这两个中间体经一步缩合反应即得到目标产物泊马度胺。结果与结论反应总... 目的改进免疫调节剂泊马度胺的合成方法。方法以3-硝基邻苯二甲酸为原料,制得中间体3-氨基邻苯二甲酸;以N-Boc-L-谷氨酰胺为原料,制得3-氨基-2,6-哌啶二酮盐酸盐,这两个中间体经一步缩合反应即得到目标产物泊马度胺。结果与结论反应总收率为53.21%(以3-硝基邻苯二甲酸计),纯度为99.4%(HPLC法),此合成方法具有反应步骤少、操作简单、后处理方便、无废水污染且无重金属残留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 免疫调节 多发性骨髓瘤 泊马度胺 合成
原文传递
(S)-N-(2-乙酰氧基-3-氯丙基)乙酰胺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金华 黄雷 +1 位作者 王佳静 李建其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3期199-201,共3页
目的研究制备利奈唑胺重要起始原料(S)-N-(2-乙酰氧基-3-氯丙基)乙酰胺的合成工艺。方法以S-环氧氯丙烷为起始原料,在4-甲基苯甲醛作用下开环,再经浓盐酸水解,乙酸酐酰化等反应制得(S)-N-(2-乙酰氧基-3-氯丙基)乙酰胺。结果与结论目标... 目的研究制备利奈唑胺重要起始原料(S)-N-(2-乙酰氧基-3-氯丙基)乙酰胺的合成工艺。方法以S-环氧氯丙烷为起始原料,在4-甲基苯甲醛作用下开环,再经浓盐酸水解,乙酸酐酰化等反应制得(S)-N-(2-乙酰氧基-3-氯丙基)乙酰胺。结果与结论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1H-NMR、MS谱确证。总收率达60%(以S-环氧氯丙烷计)。该工艺路线成本低廉,生产操作简单,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奈唑胺 S-环氧氯丙烷 合成 (S)-N-(2-乙酰氧基-3-氯丙基)乙酰胺
原文传递
[[5-(3-氟苯基)吡啶-2-基]甲基]膦酸二乙酯盐酸盐的合成工艺优化 被引量:1
8
作者 张保寅 张子学 +2 位作者 王叶亭 李建其 马志龙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587-1590,共4页
5-溴-2-甲基吡啶(2)经间氯过氧苯甲酸氧化得5-溴-2-甲基吡啶-1-氧化物(3);3与三氟乙酸酐反应后,经水解、游离得5-溴-2-羟甲基吡啶(6),收率由50%提高至68%;6再经氯代、磷酸酯化、成盐得[(5-溴吡啶-2-基)甲基]磷酸二乙酯盐酸盐(8),收率由... 5-溴-2-甲基吡啶(2)经间氯过氧苯甲酸氧化得5-溴-2-甲基吡啶-1-氧化物(3);3与三氟乙酸酐反应后,经水解、游离得5-溴-2-羟甲基吡啶(6),收率由50%提高至68%;6再经氯代、磷酸酯化、成盐得[(5-溴吡啶-2-基)甲基]磷酸二乙酯盐酸盐(8),收率由89%提高至93%;8与3-氟苯硼酸(9)在四三苯基膦钯催化下进行Suzuki偶联,并通过成盐酸盐纯化得抗血栓药沃拉帕沙的关键中间体[[5-(3-氟苯基)吡啶-2-基]甲基]膦酸二乙酯盐酸盐(1),总收率46.4%(以2计),纯度99.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沃拉帕沙 中间体 抗血栓 合成
原文传递
新型c-Met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9
作者 黄道伟 王文雅 +1 位作者 张子学 李建其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2期90-97,共8页
目的设计合成一系列新型c-Met抑制剂,并评价其对c-Met激酶的抑制活性,探讨构效关系,为后续设计合成高活性化合物提供参考。方法以上市药物卡博替尼(cabozantinib)为基础,通过骨架跃迁和生物电子等排设计、合成具有新母核结构的c-Met抑制... 目的设计合成一系列新型c-Met抑制剂,并评价其对c-Met激酶的抑制活性,探讨构效关系,为后续设计合成高活性化合物提供参考。方法以上市药物卡博替尼(cabozantinib)为基础,通过骨架跃迁和生物电子等排设计、合成具有新母核结构的c-Met抑制剂,采用均相时间分辨荧光法测定化合物对激酶c-Met的抑制活性。结果与结论合成了9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型c-Met抑制剂(包含不同母核结构),目标化合物结构均经MS、~1H-NMR谱确证。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7c、7f具有较强的c-Met激酶抑制活性,IC50值分别为4.01、0.137μmol·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ET 激酶抑制剂 新结构类型 抗肿瘤
原文传递
新型PLK1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10
作者 黄道伟 张庆伟 +2 位作者 柴婷婷 张越 李建其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321-330,共10页
目的 设计并合成一系列新型PLK1抑制剂,测试其对PLK1激酶的体外抑制活性,初步探究其构效关系,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以临床药物伏拉塞替为先导化合物,通过骨架跃迁和生物电子等排等方法,设计并合成新型PLK1抑制剂,采用均相时间... 目的 设计并合成一系列新型PLK1抑制剂,测试其对PLK1激酶的体外抑制活性,初步探究其构效关系,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以临床药物伏拉塞替为先导化合物,通过骨架跃迁和生物电子等排等方法,设计并合成新型PLK1抑制剂,采用均相时间分辨荧光法测定目标化合物对PLK1激酶的体外抑制活性。结果与结论共合成了14个目标化合物,其结构经MS、1H-NMR谱确证。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5a、5e、5i、5j和9b具有较强的PLK1抑制活性,IC50值分别为9.01、3.11、6.47、2.65、7.41 nmol·L-1,均优于阳性对照药伏拉塞替(IC50值为9.59 nmol·L-1),其中化合物5e和5j可作为优选化合物进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Ks PLK1激酶 PLK1抑制剂 抗肿瘤
原文传递
PLK1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11
作者 黄道伟 杨吉霞 +3 位作者 张庆伟 柴婷婷 张越 李建其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241-249,共9页
目的设计合成一类新型PLK1抑制剂,并测试其对PLK1激酶的抑制活性,探讨初步构效关系,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化合物HBST145为基础,通过生物电子等排等方法,设计、合成新型PLK1抑制剂,分别采用均相时间分辨荧光法和CCK-8法测定化... 目的设计合成一类新型PLK1抑制剂,并测试其对PLK1激酶的抑制活性,探讨初步构效关系,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化合物HBST145为基础,通过生物电子等排等方法,设计、合成新型PLK1抑制剂,分别采用均相时间分辨荧光法和CCK-8法测定化合物对PLK1激酶的抑制活性以及抗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结果与结论共合成了10个新化合物,其结构均经ESI-MS和^(1)H-NMR确证。抑酶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5a~5d、5j对PLK1抑制活性的IC_(50)值分别为2.58、3.09、7.08、3.61、8.99 nmol·L^(-1),活性优于化合物HBST145。目标化合物5a~5j对HL-60和THP-1细胞的抗增殖活性均明显提高,其中化合物5d的抗细胞增殖活性较好,可作为优选化合物进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K1 PLK1抑制剂 抗肿瘤
原文传递
富马酸沃诺拉赞的合成工艺 被引量:11
12
作者 余倩盈 刘育 +2 位作者 姚凯 李建其 王冠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348-1351,共4页
邻氟苯乙酮经溴取代得2-溴代邻氟苯乙酮,经丙二腈取代、酸化闭环得2-氯-5-(2-氟苯基)-1H-吡咯-3-腈,经脱氯、镍催化氢化得5-(2-氟苯基)吡咯-3-甲醛,与吡啶-3-磺酰氯发生亲核取代反应生成5-(2-氟苯基)-1-(吡啶-3-磺酰基)-1H-吡咯-3-甲醛... 邻氟苯乙酮经溴取代得2-溴代邻氟苯乙酮,经丙二腈取代、酸化闭环得2-氯-5-(2-氟苯基)-1H-吡咯-3-腈,经脱氯、镍催化氢化得5-(2-氟苯基)吡咯-3-甲醛,与吡啶-3-磺酰氯发生亲核取代反应生成5-(2-氟苯基)-1-(吡啶-3-磺酰基)-1H-吡咯-3-甲醛,与甲胺盐酸盐经还原氨化后与富马酸成盐得可逆性质子泵抑制剂富马酸沃诺拉赞,总收率25.5%(以邻氟苯乙酮计),纯度9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沃诺拉赞 可逆性质子泵抑制剂 合成工艺
原文传递
利奈唑胺降解杂质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志国 金华 +2 位作者 黄雷 王佳静 李建其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2期125-128,共4页
目的为了加强对利奈唑胺注射液的质量控制,合成了口恶唑烷酮类抗生素利奈唑胺的两个特定杂质。方法以利奈唑胺为起始原料,经水解制备得到降解杂质(2S)-1-氨基-3-{[3-氟-4-(4-吗啉基)苯基]氨基}-2-丙醇,再经Boc保护、乙酰化、脱Boc制得... 目的为了加强对利奈唑胺注射液的质量控制,合成了口恶唑烷酮类抗生素利奈唑胺的两个特定杂质。方法以利奈唑胺为起始原料,经水解制备得到降解杂质(2S)-1-氨基-3-{[3-氟-4-(4-吗啉基)苯基]氨基}-2-丙醇,再经Boc保护、乙酰化、脱Boc制得降解杂质N-[(2S)-3-氨基-2-羟基丙基]-N-[3-氟-4-(4-吗啉基)苯基]-乙酰胺。结果与结论合成的两种降解杂质的结构经1H-NMR、MS确证,可以作为利奈唑胺注射液质量控制的杂质对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奈唑胺 降解杂质 合成
原文传递
氘代丁苯那嗪合成工艺优化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国靖 马潇 +2 位作者 贾萌 李建其 刘育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595-1598,共4页
盐酸多巴胺、三乙胺和甲酸乙酯反应得N-[2-(3,4-二羟基苯基)乙基]甲酰胺(9)。9和三氯氧磷在乙酸乙酯中脱水形成6,7-二羟基-3,4-二氢异喹啉(11)。11和三苯基膦、氘代甲醇、偶氮二甲酸二异丙酯在四氢呋喃中反应得6,7-二(甲氧基-d_(3))-3,4... 盐酸多巴胺、三乙胺和甲酸乙酯反应得N-[2-(3,4-二羟基苯基)乙基]甲酰胺(9)。9和三氯氧磷在乙酸乙酯中脱水形成6,7-二羟基-3,4-二氢异喹啉(11)。11和三苯基膦、氘代甲醇、偶氮二甲酸二异丙酯在四氢呋喃中反应得6,7-二(甲氧基-d_(3))-3,4-二氢异喹啉(6),此步骤通过采用氯化锌和调节后处理时反应体系的pH值可革除柱色谱纯化。6和(2-乙酰基-4-甲基戊基)三甲基碘化铵(7)在碳酸钾作用下反应得氘代丁苯那嗪(1)粗品,再经甲醇重结晶即可得纯品,总收率约49%,纯度99.6%。优化后的工艺简便,无需柱色谱纯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氘代丁苯那嗪 亨廷顿病 迟发性运动障碍 抽动秽语综合征 合成
原文传递
吡仑帕奈合成工艺的改进 被引量:3
15
作者 仇永富 唐璐 +3 位作者 黄雷 刘旭岩 倪峰 王冠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969-972,共4页
本研究优化了吡仑帕奈(1)的合成工艺,以2-甲氧基吡啶(2)为起始原料,经溴代制得5-溴-2-甲氧基吡啶(3),再与2-溴吡啶发生Kumada偶联制得6’-甲氧基-2,3’-联吡啶(4),经盐酸水解得到[2,3’-联吡啶]-6’(1’H)-酮(6),再与苯硼酸酐发生Chan-E... 本研究优化了吡仑帕奈(1)的合成工艺,以2-甲氧基吡啶(2)为起始原料,经溴代制得5-溴-2-甲氧基吡啶(3),再与2-溴吡啶发生Kumada偶联制得6’-甲氧基-2,3’-联吡啶(4),经盐酸水解得到[2,3’-联吡啶]-6’(1’H)-酮(6),再与苯硼酸酐发生Chan-Evans-Lam偶联反应得1’-苯基-[2,3’-联吡啶]-6’(1’H)-酮(7),7与N-溴代琥珀酰亚胺发生溴代得5’-溴-1’-苯基-[2,3’-联吡啶]-6’(1’H)-酮(8),最后与2-(1,3,2-二氧硼己环-2-基)苄腈(9)在醋酸钯/三苯基膦催化下发生Suzuki偶联、精制得1。该路线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成本低,产品质量可控,总收率约34%(以2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仑帕奈 合成 工艺优化
原文传递
索格列净关键中间体的合成工艺优化 被引量:1
16
作者 罗恺弘 戴宇豪 +2 位作者 马潇 李建其 刘育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24-328,共5页
以L-木糖(4)为起始原料,经过两侧丙酮叉保护、选择性水解、伯醇氧化、吗啉环成盐、酰胺化共5步反应得到索格列净关键中间体[(3aS,5R,6S,6aS)-6-羟基-2,2-二甲基四氢呋喃并[2,3-d][1,3]二氧戊环-5-基](吗啉代)甲酮(2),并优化了反应条件:... 以L-木糖(4)为起始原料,经过两侧丙酮叉保护、选择性水解、伯醇氧化、吗啉环成盐、酰胺化共5步反应得到索格列净关键中间体[(3aS,5R,6S,6aS)-6-羟基-2,2-二甲基四氢呋喃并[2,3-d][1,3]二氧戊环-5-基](吗啉代)甲酮(2),并优化了反应条件:①用磷酸/水体系选择性水解;②筛选了氧化伯醇的条件,大幅度增加可操作性,提高反应收率;③简化了2的后处理方法,以正庚烷为溶剂使产物固化。优化后的工艺改善了因化合物水溶性较好而难于萃取的问题,总收率为44%,纯度100%,更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格列净 中间体 工艺优化 1型糖尿病
原文传递
丁苯那嗪的合成工艺优化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国靖 张志文 +2 位作者 金宇 王颖 刘育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93-195,共3页
5-甲基-2-己酮(2)、二甲胺盐酸盐和多聚甲醛在95%乙醇中反应得3-[(二甲胺基)甲基]-5-甲基-2-己酮(3),后处理时使用对甲苯磺酸一水合物与3的同分异构体1-二甲胺基-6-甲基庚烷-3-酮(6)成盐,将3中6的含量降低至3.73%。3和碘甲烷在乙酸乙酯... 5-甲基-2-己酮(2)、二甲胺盐酸盐和多聚甲醛在95%乙醇中反应得3-[(二甲胺基)甲基]-5-甲基-2-己酮(3),后处理时使用对甲苯磺酸一水合物与3的同分异构体1-二甲胺基-6-甲基庚烷-3-酮(6)成盐,将3中6的含量降低至3.73%。3和碘甲烷在乙酸乙酯中反应得(2-乙酰基-4-甲基戊基)三甲基碘化铵(4)。4和6,7-二甲氧基-3,4-二氢异喹啉盐酸盐(5)在碳酸钾作用下反应得丁苯那嗪(1)粗品,再经乙醇和甲醇重结晶得1纯品,纯度100%。该3步反应路线中每步的反应时间均缩短,总收率21%(以2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那嗪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工艺改进
原文传递
艾沙康唑的合成工艺改进
18
作者 陈华 邓宇 +2 位作者 姚凯 李建其 刘育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91-395,共5页
目的改进抗真菌药艾沙康唑的合成工艺。方法 R-乳酸甲酯与吗啉发生氨解反应后用3,4-二氢吡喃保护得到(R)-1-(4-吗啉基)-2-羟基-1-丙酮,再与2,5-二氟苯基溴化镁经格氏反应得到(R)-1-(2,5-二氟苯基)-2-[(2-四氢吡喃基)氧基]-1-丙酮,然后... 目的改进抗真菌药艾沙康唑的合成工艺。方法 R-乳酸甲酯与吗啉发生氨解反应后用3,4-二氢吡喃保护得到(R)-1-(4-吗啉基)-2-羟基-1-丙酮,再与2,5-二氟苯基溴化镁经格氏反应得到(R)-1-(2,5-二氟苯基)-2-[(2-四氢吡喃基)氧基]-1-丙酮,然后与三甲基碘化亚砜、三氮唑反应后脱THP保护基,并成甲磺酸盐得到高纯度的(2R,3R)-2-(2,5-二氟苯基)-1-(1,2,4-三唑基)-2,3-丁二醇甲磺酸盐;然后进一步分子内关环后与三甲基氰硅烷反应得到(2S,3R)-3-(2,5-二氟苯基)-3-羟基-2-甲基-4-(1,2,4-三唑基)丁腈,最后经水解、硫代,再与4-溴乙酰基苄腈环合即得艾沙康唑。结果与结论工艺优化后目标化合物的总收率为12. 5%(以R-乳酸甲酯计),纯度为100%(HPLC面积归一化法),ee值也达到100%,改进后的工艺反应条件温和、后处理简便,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沙康唑 抗真菌药 真菌感染 工艺改进
原文传递
3-(苄氧基)-4-氧代-4H-吡喃-2-羧酸的合成工艺优化
19
作者 蒋港龙 马潇 +3 位作者 李国靖 王慧莹 李建其 刘育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3期204-207,共4页
目的制备3-(苄氧基)-4-氧代-4H-吡喃-2-羧酸,并对其合成工艺进行优化。方法以麦芽酚为起始原料,经取代和加成反应制得3-(苯氧基)-2-(2-羟基-2-苯乙基)-4H-呋喃-4-酮,再经取代、消除、氧化制得3-(苄氧基)-4-氧代-4H-吡喃-2-羧酸。结果与... 目的制备3-(苄氧基)-4-氧代-4H-吡喃-2-羧酸,并对其合成工艺进行优化。方法以麦芽酚为起始原料,经取代和加成反应制得3-(苯氧基)-2-(2-羟基-2-苯乙基)-4H-呋喃-4-酮,再经取代、消除、氧化制得3-(苄氧基)-4-氧代-4H-吡喃-2-羧酸。结果与结论反应总收率为77.90%,纯度为99.95%,该化合物的合成路线优化后具备操作简便、反应条件温和、原料易得等优点,更适合产业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苄氧基)-4-氧代-4H-吡喃-2-羧酸 工艺优化 度鲁特韦 巴洛沙韦酯
原文传递
1,4-二烯-3-酮苯甲酰胺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20
作者 王帅 张怡 +1 位作者 陆冰榴 李建其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6期434-439,共6页
目的设计合成一系列1,4-二烯-3-酮苯甲酰胺类(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s)抑制剂,并评价其对A549、Hep3B、PANC-1肿瘤细胞的体外抗增殖活性,为后续设计合成高活性化合物提供参考。方法以临床在研药物MS-275为基础,通过生物电子等排原理设计... 目的设计合成一系列1,4-二烯-3-酮苯甲酰胺类(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s)抑制剂,并评价其对A549、Hep3B、PANC-1肿瘤细胞的体外抗增殖活性,为后续设计合成高活性化合物提供参考。方法以临床在研药物MS-275为基础,通过生物电子等排原理设计具有新型骨架结构的HDAC抑制剂,采用MTS法测定化合物对肿瘤细胞的体外抗增殖活性。结果与结论合成了8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型HDACs抑制剂,目标化合物结构均经MS、~1H-NMR谱确证。肿瘤细胞实验表明,所有化合物对A549、Hep3B、PANC-1细胞均具有较强的抗增殖活性,具有深入研究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DAC 表观遗传 新结构类型 抗肿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