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航天先进轻合金材料及成形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34
1
作者 李中权 肖旅 +1 位作者 李宝辉 王先飞 《上海航天》 CSCD 2019年第2期9-21,共13页
轻合金是现代航天装备轻量化首选材料,高性能轻合金构件制造能力决定了我国航天装备的功能水平与竞争力。为推动先进轻合金材料及成形技术在航天领域的应用,对高性能轻合金材料、铸造、钣金成形、增材制造等技术领域在基础理论、工艺开... 轻合金是现代航天装备轻量化首选材料,高性能轻合金构件制造能力决定了我国航天装备的功能水平与竞争力。为推动先进轻合金材料及成形技术在航天领域的应用,对高性能轻合金材料、铸造、钣金成形、增材制造等技术领域在基础理论、工艺开发、装备研制、工程应用等方面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梳理,提出了高强耐热铸造镁合金材料、高性能钛铝合金材料、高性能镁合金熔模精密铸造、数字化铸造、旋压成形、超塑成形、钛/铝合金电弧熔丝增材制造等相关技术的后续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 轻合金材料 铸造成形 钣金成形 增材制造
下载PDF
激光选区熔化成形SiC_P/AlSi10Mg复合材料工艺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柯林达 薛刚 +4 位作者 朱海红 肖美立 邓竹君 成群林 曾晓雁 《上海航天》 CSCD 2019年第2期118-124,共7页
为研究激光选区熔化(SLM)成形技术制备SiC颗粒增强AlSi10Mg复合材料的成形机理,开展了SLM成形工艺参数(扫描间距、扫描速度)对致密度、机械性能等影响情况的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试样中SiC增强颗粒分布均匀,并与基体具有连续相容的冶... 为研究激光选区熔化(SLM)成形技术制备SiC颗粒增强AlSi10Mg复合材料的成形机理,开展了SLM成形工艺参数(扫描间距、扫描速度)对致密度、机械性能等影响情况的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试样中SiC增强颗粒分布均匀,并与基体具有连续相容的冶金结合界面。当激光扫描速度从900 mm/s升高到2 100 mm/s时,在不同的扫描间距下,复合材料试样致密度均随之降低;当扫描间距在0.09~0.12 mm内变化时,在不同的扫描速度下,致密度变化趋势并不一致;在激光功率490 W、铺粉层厚0.04 mm、扫描间距0.12 mm、扫描速度900 mm/s时,制备的SiC颗粒增强AlSi10Mg复合材料试样得到最佳综合性能(相对密度99.1%,显微硬度198.7 HV_(0.2),抗拉强度341.9 MPa);在该最佳工艺参数下,成功制备出复杂结构的薄壁零件。研究为SLM成形SiC_P/AlSi10Mg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和空间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选区熔化(SLM) 铝基复合材料 SIC颗粒 力学性能 致密度
下载PDF
大尺寸三维曲面件多点分段成形技术 被引量:2
3
作者 彭赫力 于亚平 +1 位作者 李明哲 李中权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9-33,共5页
介绍了大尺寸三维曲面件多点分段成形原理,测试了LF6铝合金材料性能参数,建立了双曲率凸面件多点分段成形有限元模型,阐述了多点分段成形流程,得到了双曲率凸面件多点分段成形和回弹结果。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成形方向和过渡区长度对成... 介绍了大尺寸三维曲面件多点分段成形原理,测试了LF6铝合金材料性能参数,建立了双曲率凸面件多点分段成形有限元模型,阐述了多点分段成形流程,得到了双曲率凸面件多点分段成形和回弹结果。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成形方向和过渡区长度对成形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小端开始成形可以获得光顺的曲面和均匀的等效应变;过渡区长度越大,成形件表面光顺性越好,应变分布越均匀。开展了大尺寸双曲率凸面件多点分段成形实验,获得了形状轮廓和表面精度较好的成形件,验证了数值模拟的有效性和多点分段成形技术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尺寸 三维曲面件 多点成形 分段成形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树脂板多点热成形本构模型研究
4
作者 彭赫力 昝林 +1 位作者 李明哲 李中权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1-105,共5页
介绍了树脂板多点热成形装置和成形原理,进行了聚碳酸酯(PC)板鞍面件多点热成形实验,获得了形状轮廓较好、厚度分布均匀的实验件。测试了PC板的玻璃态转变温度和其在不同拉伸温度和速度条件下的真实应力-应变曲线,获得了广义Maxwell... 介绍了树脂板多点热成形装置和成形原理,进行了聚碳酸酯(PC)板鞍面件多点热成形实验,获得了形状轮廓较好、厚度分布均匀的实验件。测试了PC板的玻璃态转变温度和其在不同拉伸温度和速度条件下的真实应力-应变曲线,获得了广义Maxwell模型和PC-DSGZ模型的参数。建立了树脂板多点热成形有限元模型,开展了两种本构模型下PC板多点热成形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两种本构模型鞍面件均实现贴模成形,PC-DSGZ模型可以获得更加均匀的应变和厚度分布。数值模拟与成形实验件的厚度对比结果显示PC-DSGZ模型模拟得到的鞍面件厚度与实验结果更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鞍面件 多点热成形 树脂板 本构模型
原文传递
树脂板多点热成形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
5
作者 李中权 彭赫力 +1 位作者 杨旭东 李明哲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04-108,共5页
介绍了树脂板多点热成形的原理,选择具有良好综合性能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和聚碳酸酯(PC)为研究对象,测试了其玻璃态转变温度。建立了树脂板多点热成形有限元模型,得到了球形面和鞍面件多点热成形的数值模拟结果,结果表明多点热成... 介绍了树脂板多点热成形的原理,选择具有良好综合性能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和聚碳酸酯(PC)为研究对象,测试了其玻璃态转变温度。建立了树脂板多点热成形有限元模型,得到了球形面和鞍面件多点热成形的数值模拟结果,结果表明多点热成形技术可以实现PMMA、PC等树脂板三维曲面件的高精度成形。进行了PMMA板球面件和PC板鞍面件多点热成形实验,结果表明实验件的轮廓形状较好、壁厚分布较均匀,验证了树脂板多点热成形技术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对树脂板多点热成形实验结果和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合理的偏差及测量误差范围内,实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树脂板多点热成形数值模拟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板 多点热成形 数值模拟 球面件 鞍面件
原文传递
镁基材料中Mg_(2)Si相调控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康靓 王堃 +5 位作者 敬学锐 王煜烨 王世伟 孙鑫 肖旅 周海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92-98,共7页
Mg_(2)Si相增强镁基材料具备低密度、高强度、高热稳定性、高耐磨性等优点,在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领域具备极大应用前景。研究表明,常规制备条件下Mg_(2)Si相组织粗大,有尖锐棱角,在受力过程中容易成为裂纹源而降低镁基材料的强韧性,... Mg_(2)Si相增强镁基材料具备低密度、高强度、高热稳定性、高耐磨性等优点,在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领域具备极大应用前景。研究表明,常规制备条件下Mg_(2)Si相组织粗大,有尖锐棱角,在受力过程中容易成为裂纹源而降低镁基材料的强韧性,因此需调控Mg_(2)Si相尺寸及分布。近年来,多种Mg_(2)Si相调控技术不断应用于镁基材料体系。在传统铸造方面主要通过变质处理或熔体处理调控Mg_(2)Si相形貌及尺寸,调控后初生Mg_(2)Si相由粗大枝晶状、鱼骨状转变为多面体状或颗粒状,共晶Mg_(2)Si相则由汉字状转变为细纤维状或短棒状,相尺寸也从数百微米被细化到数十微米。调控后的Mg_(2)Si相分布更加均匀,材料的强韧性也得到改善。此外,还可通过大塑性变形、快速凝固、粉末冶金等先进技术调控得到纳米级均匀弥散分布的Mg_(2)Si相增强镁基材料,材料性能也得到进一步提升。本文综述了Mg_(2)Si相形貌及分布、常规铸造过程的变质处理和熔体处理以及新兴的先进调控技术对Mg_(2)Si相增强镁基材料组织与性能影响的研究现状,还分析了不同调控技术的优势与不足,并对Mg_(2)Si相增强镁基材料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_(2)Si相 镁基材料 调控 变质处理 熔体处理 先进调控技术
下载PDF
聚碳酸酯板多点热成形起皱的影响因素
7
作者 彭赫力 昝林 +1 位作者 李明哲 李中权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79-83,共5页
为了研究聚碳酸酯(PC)板多点热成形起皱的影响因素,介绍了PC板多点热成形的原理,测试了PC板的玻璃态转变温度,获得了不同温度下PC板的应力松弛曲线,建立了球面件多点热成形有限元模型,并得到了球形面多点热成形起皱的模拟结果。同时,研... 为了研究聚碳酸酯(PC)板多点热成形起皱的影响因素,介绍了PC板多点热成形的原理,测试了PC板的玻璃态转变温度,获得了不同温度下PC板的应力松弛曲线,建立了球面件多点热成形有限元模型,并得到了球形面多点热成形起皱的模拟结果。同时,研究了板厚、半径和成形温度对起皱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板料越厚、半径越大、成形温度越低,均导致球面件起皱越轻微。此外,获得了不同板厚、半径和成形温度条件下PC板的无皱曲成形极限,并开展了PC板多点热成形试验,结果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准确性和无皱曲成形极限图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板 多点热成形 起皱 数值模拟 转变温度
原文传递
树脂板多点热成形过程数值模拟与工艺参数优化
8
作者 彭赫力 陈旭 +1 位作者 李中权 李明哲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5-109,共5页
介绍了树脂板多点热成形的原理,建立了PC-DSGZ本构模型,基于不同温度和应变率时PC板的真实应力-应变曲线数据,获得PC-DSGZ模型的参数。开展了球面件多点热成形数值模拟,分析了成形过程变形和压痕现象,探讨了成形温度、成形压强、冲头数... 介绍了树脂板多点热成形的原理,建立了PC-DSGZ本构模型,基于不同温度和应变率时PC板的真实应力-应变曲线数据,获得PC-DSGZ模型的参数。开展了球面件多点热成形数值模拟,分析了成形过程变形和压痕现象,探讨了成形温度、成形压强、冲头数量和冲头半径对成形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成形温度越高或成形压强越大,成形件越贴近多点模具,平均形状误差越小;冲头数量越多或冲头半径越大,成形件厚向应变波动越小,压痕越轻微。开展了PC板多点热成形试验,获得了形状轮廓和表面精度较好的球面试验件。试验结果验证了树脂板多点热成形的可行性和数值模拟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点热成形 树脂板 轮廓形状 表面压痕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镁合金新材料及制备加工新技术发展与应用 被引量:31
9
作者 候正全 蒋斌 +3 位作者 王煜烨 宋江凤 肖旅 潘复生 《上海航天(中英文)》 CSCD 2021年第3期119-133,共15页
镁合金是国际公认的最有潜力的轻量化材料之一,被誉为“21世纪绿色工程金属”,其突出的结构减重效果有望解决我国关键装备和重大工程中迫切的轻量化问题。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镁合金新材料的发展、镁合金制备加工新技术进展以及镁合金的应... 镁合金是国际公认的最有潜力的轻量化材料之一,被誉为“21世纪绿色工程金属”,其突出的结构减重效果有望解决我国关键装备和重大工程中迫切的轻量化问题。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镁合金新材料的发展、镁合金制备加工新技术进展以及镁合金的应用发展现状,对当前镁合金领域存在的缺点进行了总结,并对镁合金未来发展重点及主要任务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镁合金 高塑镁合金 固溶强化增塑 加工新技术 镁合金应用
下载PDF
激光选区熔化成形Ti6Al4V合金的热处理组织演变机理 被引量:6
10
作者 胡富国 柯林达 +2 位作者 肖美立 韩远飞 吕维洁 《上海航天》 CSCD 2019年第2期96-103,共8页
激光选区熔化(SLM)Ti6Al4V成形构件需要通过热处理改善其塑性。为探究该过程中的组织特征和演变机理,研究了Ti6Al4V试样固溶时效热处理(910℃/8 h水冷,750℃/4 h炉冷)前后的微观形貌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沉积态的马氏体α′相尺寸具有... 激光选区熔化(SLM)Ti6Al4V成形构件需要通过热处理改善其塑性。为探究该过程中的组织特征和演变机理,研究了Ti6Al4V试样固溶时效热处理(910℃/8 h水冷,750℃/4 h炉冷)前后的微观形貌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沉积态的马氏体α′相尺寸具有层次结构;热处理相变时初生马氏体α′发生分解,小尺寸马氏体α′转变为β相,随后发生β→(α+β)转变,最后得到α相片层和精细(α+β)相结构均匀分布的组织;热处理后材料抗拉强度达1 055 MPa,延伸率提升至16.2%,均优于典型Ti6Al4V合金拉伸性能。采取的热处理技术对Ti6Al4V组织调控成效显著,满足后续工艺要求,可在激光选区熔化成形双相钛合金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6AL4V 增材制造 微观组织 马氏体相变 拉伸性能
下载PDF
基于ProCAST的镁合金惯组支架砂型铸造工艺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先飞 肖旅 +3 位作者 邹文兵 李中权 张小龙 陈舸 《上海航天》 CSCD 2019年第2期74-77,共4页
为实现镁合金惯组支架的高效率、高质量研制,使用ProCAST软件仿真优化ZM5镁合金惯组支架铸造工艺。通过对充型、凝固过程进行分析,发现铸件内部的3条薄壁筋板易出现浇不足、冷隔缺陷,圆弧面内侧厚壁筋条易出现缩孔、缩松等缺陷。经过优... 为实现镁合金惯组支架的高效率、高质量研制,使用ProCAST软件仿真优化ZM5镁合金惯组支架铸造工艺。通过对充型、凝固过程进行分析,发现铸件内部的3条薄壁筋板易出现浇不足、冷隔缺陷,圆弧面内侧厚壁筋条易出现缩孔、缩松等缺陷。经过优化设计,通过采取增加薄壁筋板厚度、调整内浇道位置、改变厚壁筋板上侧冒口结构等措施,较好地避免了上述铸造缺陷的产生,获得了合格的支架铸件。数值模拟仿真技术可应用于绝大多数航天构件的铸造过程分析,实现构件快速研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铸件 砂型铸造 PROCAST软件 铸造缺陷
下载PDF
VW63Z铸造镁稀土合金回炉料遗传性及晶粒细化特征研究
12
作者 肖旅 陈舸 +1 位作者 董喜旺 闫薇薇 《铸造》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1-27,共7页
铸造镁稀土合金因其密度低、比强度高、高温强度高等优势已在航空航天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然而晶粒细化程度不高及高额的制备成本制约了其更广泛的应用。文中以VW63Z高强耐热铸造镁稀土合金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报废铸件、浇注系统料、重熔... 铸造镁稀土合金因其密度低、比强度高、高温强度高等优势已在航空航天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然而晶粒细化程度不高及高额的制备成本制约了其更广泛的应用。文中以VW63Z高强耐热铸造镁稀土合金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报废铸件、浇注系统料、重熔埚底料三种回炉料的显微组织,在三种回炉料中均发现更多的小颗粒Zr及溶解Zr。分别以比例相同的三种回炉料作为部分原材料浇注铸件,分析组织及力学性能,并进行成本对比。结果表明,使用回炉料浇注铸件不仅能够大幅降低制备成本,而且从回炉料中遗传下来的大量优质Zr对晶粒的细化效果优于常规Mg-Zr中间合金新料,并以报废铸件重熔制备的合金组织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遗传性 晶粒细化 小颗粒Zr 回炉料
下载PDF
SiC含量对激光选区熔化制备SiC_(P)/AlSi10Mg复合材料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薛刚 朱海红 +1 位作者 柯林达 曾晓雁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62-66,共5页
采用激光选区熔化(SLM)成形技术分别制备了SiC颗粒含量15wt%、30wt%的SiC_(P)/AlSi10Mg复合材料。研究了SLM工艺参数扫描速度对不同SiC颗粒含量的复合材料致密度、显微组织、显微硬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激光扫描速度的升高,两种... 采用激光选区熔化(SLM)成形技术分别制备了SiC颗粒含量15wt%、30wt%的SiC_(P)/AlSi10Mg复合材料。研究了SLM工艺参数扫描速度对不同SiC颗粒含量的复合材料致密度、显微组织、显微硬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激光扫描速度的升高,两种复合材料的致密度、显微硬度均降低。同一工艺参数下,随SiC颗粒含量升高,基体中出现大量孔洞、裂纹、未熔颗粒等缺陷,导致致密度降低。激光功率490 W、铺粉层厚0.04 mm、扫描间距0.12 mm、扫描速度1000 mm/s的工艺参数下,SiC颗粒含量15wt%时,可达到最大相对密度96.2%,而增加SiC颗粒含量至30wt%,最大相对密度仅为90.2%。随着SiC颗粒含量的增加,基体中位错密度升高,导致显微硬度增大,最大显微硬度可达228.5HV0.2,与SLM成形的未添加SiC颗粒AlSi10Mg显微硬度相比有明显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选区熔化 SiC_(P)/AlSi10Mg SiC颗粒含量 致密度 显微硬度
原文传递
钎焊压力对GH4099蜂窝夹层结构焊接质量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马平义 祖清明 +4 位作者 陈旭 周贤军 黄裕乾 石文展 彭赫力 《模具技术》 2023年第6期34-42,共9页
针对GH4099蜂窝夹层结构钎焊制备,开展了不同压力下夹层结构应力应变仿真分析和真空钎焊试验验证。结果表明:钎焊压力作用下,面板与蜂窝接触位置及蜂窝芯格中心处面板存在应力应变集中;随着压力增加,结构变形逐渐增加,焊合质量有所提升... 针对GH4099蜂窝夹层结构钎焊制备,开展了不同压力下夹层结构应力应变仿真分析和真空钎焊试验验证。结果表明:钎焊压力作用下,面板与蜂窝接触位置及蜂窝芯格中心处面板存在应力应变集中;随着压力增加,结构变形逐渐增加,焊合质量有所提升;当压力增大至0.1 MPa时,结构基本完全焊合。为保证结构焊接质量并减少蓄热,最佳钎焊压力为0.1 MPa,此时结构等效平面压缩强度为10.4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窝夹层结构 GH4099 钎焊压力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铝合金均温板扩散连接工艺研究
15
作者 陈旭 马平义 +2 位作者 金诚 韩兴 刘海建 《模具技术》 2022年第5期6-11,共6页
针对均温板高性能制造需求,采用真空扩散连接的方法焊接6063铝合金,研究了扩散焊温度、压力、时间等参数对接头显微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扩散连接工艺参数为焊接温度550℃、焊接压力3MPa、保温时间2h,此时剪切强度达到71.3M... 针对均温板高性能制造需求,采用真空扩散连接的方法焊接6063铝合金,研究了扩散焊温度、压力、时间等参数对接头显微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扩散连接工艺参数为焊接温度550℃、焊接压力3MPa、保温时间2h,此时剪切强度达到71.3MPa,界面焊合率相对较高,断口呈现韧性断裂特征。采用优化的工艺参数进行了铝合金均温板扩散连接试验,结构件焊缝致密,厚度方向变形量小于0.1mm,通过了5MPa耐压试验,实现了铝合金均温板的可靠焊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均温板 扩散连接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SLM成形TC4钛合金高温拉伸力学性能及断裂机制分析 被引量:12
16
作者 肖美立 柯林达 +2 位作者 赖彩芳 窦恩惠 杜磊 《应用激光》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50-356,共7页
研究了选区激光熔化(SLM)成形TC4钛合金室温拉伸及高温拉伸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以及高温拉伸断口形貌和气孔形成原因。结果表明:SLM成形TC4钛合金沉积态试样性能呈现强度高而塑性低的特点;经过800℃、4h真空退火处理后,室温拉伸力学性... 研究了选区激光熔化(SLM)成形TC4钛合金室温拉伸及高温拉伸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以及高温拉伸断口形貌和气孔形成原因。结果表明:SLM成形TC4钛合金沉积态试样性能呈现强度高而塑性低的特点;经过800℃、4h真空退火处理后,室温拉伸力学性能达到同牌号锻件水平。在400℃、500℃和600℃高温拉伸条件下,沉积态试样高温抗拉强度Rm相较于退火态试样平均高出24.7%、27.9%及8.3%,而沉积态试样断后伸长率A相对较低;但在600℃条件下沉积态试样平均断后伸长率达到了45.5%,比退火态试样高出近一倍。退火态试样高温拉伸断口附近存在大量密集分布的气孔,气孔首先沿晶界形成,随后在拉伸变形过程中,由于试样发生颈缩变形,气孔随变形向断口部位形成聚集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选区熔化 TC4钛合金 高温拉伸 力学性能 断裂形貌
原文传递
面向增材制造的导弹结构优化设计综述 被引量:1
17
作者 柯林达 张小龙 +3 位作者 崔哲 顾铭峰 赖彩芳 刘勇 《空天防御》 2023年第2期28-34,共7页
随着增材制造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不断深入,创新导弹结构设计与增材制造技术的协同融合,必定是导弹研发领域发展突破的重要方向。从静力学设计、动态结构设计、耦合动力学3个方面,探讨了先进增材制造技术在导弹结构优化设计中的应用。导弹... 随着增材制造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不断深入,创新导弹结构设计与增材制造技术的协同融合,必定是导弹研发领域发展突破的重要方向。从静力学设计、动态结构设计、耦合动力学3个方面,探讨了先进增材制造技术在导弹结构优化设计中的应用。导弹结构优化涉及动态特性、气动弹性、力热耦合等多个方面,增材制造凭借其独特优势,突破了传统的设计模式和加工瓶颈,进一步实现了航天武器装备结构的轻量化、体积小型化、功能集成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弹结构设计 增材制造 激光选区熔化
下载PDF
清洗工艺对GH4099蜂窝夹层结构钎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马平义 陈旭 +3 位作者 韩兴 刘海建 石文展 彭赫力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72-380,393,共10页
目的研究激光清洗和离子轰击对GH4099蜂窝夹层结构钎焊性能的影响,优化GH4099蜂窝夹层结构焊前清洗工艺。方法分别用400#砂纸、不同激光功率(60~200 W)、不同离子轰击时间(1~2 h)对GH4099带材表面进行了砂纸打磨、激光清洗和离子轰击试... 目的研究激光清洗和离子轰击对GH4099蜂窝夹层结构钎焊性能的影响,优化GH4099蜂窝夹层结构焊前清洗工艺。方法分别用400#砂纸、不同激光功率(60~200 W)、不同离子轰击时间(1~2 h)对GH4099带材表面进行了砂纸打磨、激光清洗和离子轰击试验,分析了激光清洗和离子轰击对GH4099表面形貌、O元素含量、BNi2钎料润湿性的影响,测试了不同清洗工艺下蜂窝夹层结构钎焊接头的拉伸性能。结果随激光功率从60 W增加到100 W,GH4099表面O含量逐渐降低,表面粗糙度逐渐增大,钎料润湿面积百分比增加到83.5%,润湿性增加。当激光功率大于100W时,表面残留网状分布的氧化物,导致钎料润湿性降低。当激光功率进一步增加到200 W时,氧化物网状分布现象减轻,润湿性随之增加,粗糙度也有所降低;随离子轰击时间从1 h增加到2 h时,带材表面氧化皮逐渐去除干净,钎料润湿性随之增加,钎料对离子轰击2 h的表面的润湿面积百分比达到91.2%,与400#砂纸打磨的相当。经离子轰击2 h、1020℃-15 min钎焊获得的夹层结构等效抗拉强度为11.9 MPa。结论与激光清洗相比,离子轰击可以同时去除蜂窝型面及附近侧壁部分的氧化皮,能更有效地改善钎料对蜂窝基体的润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H4099 蜂窝夹层结构 激光清洗 离子轰击 钎焊
下载PDF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as-cast Mg-8Li-xZn-yGd(x=1,2,3,4;y=1,2) alloys 被引量:6
19
作者 Si-jie OUYANG Wen-cai LIU +5 位作者 Guo-hua WU Hao JI Zhan-kui GAO Xiang PENG Zhong-quan LI Wen-jiang DING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6期1211-1222,共12页
The as-cast Mg-8 Li-xZn-yGd(x=1 2, 3,4;y=1,2;wt.%)alloys were prepared in a vacuum induction furnace and their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crease of Zn conte... The as-cast Mg-8 Li-xZn-yGd(x=1 2, 3,4;y=1,2;wt.%)alloys were prepared in a vacuum induction furnace and their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crease of Zn content results in the volume fraction of W-phase(Mg3 Zn3 Gd2) increasing while that of Mg3 Gd phase decreasing. The strength of Mg-8 Li-xZn-1 Gd alloys is improved with the increase of Zn content,which is ascribed to the second phase strengthening of fine strip-like W-phase and the solid solution strengthening of Zn element.For Mg-8 Li-4 Zn-yGd alloys,the increase of Gd content leads to the appearance of coarse and discontinuous net-like W-phase, which decreases the strength. The Mg-8 Li-4 Zn-1 Gd alloy exhibits an optimum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with the yield strength, ultimate tensile strength and elongation of 154.7 MPa, 197.0 MPa and 12.4%, respectively. In addition,the aging behavior of the typical alloys was also investig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Li-Zn-Gd alloy W-phase microstructur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ging behavior
下载PDF
含Er铸造镁合金材料研究现状及展望
20
作者 季松 庞松 +8 位作者 龚政轩 许泉 华溪如 武丽丽 孙明珠 江善尧 肖旅 胡涛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463-1468,共6页
在介绍国内外含Er铸造镁合金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分析了Er在镁合金熔体净化、组织与性能优化方面的作用,构建了含Er稀土镁合金固溶度变化简易模型,讨论了含Er镁合金的强化机理与耐蚀机理,对含Er铸造镁合金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镁合金 ER 铸造 组织 性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