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液净化中心数字化系统的应用与体会 被引量:7
1
作者 谢培杰 张斌 张飞鸿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2年第8期89-90,94,共3页
从管理和应用的角度对血液净化中心数字化系统进行详细的介绍,阐述了血液净化中心数字化系统应用的背景、意义,分析系统主要功能以及系统的优缺点,为更好地实行血液净化中心的信息化管理提供参考经验。
关键词 血液净化中心数字化系统 信息化 应用
下载PDF
血液净化用水和血液细菌污染状况调查
2
作者 李云英 张永红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1992年第3期100-102,共3页
本文通过对血液净化用水传输管两端的反渗水,透析器出入口透析液,浓缩透析液,穿刺针头浸泡液、动静脉管道内血标本,进行了细菌培养,分类计数,统计对照,发现反渗水传输至末稍后,又被细菌污染并与反渗水相差明显,末稍反渗水与浓缩透析液... 本文通过对血液净化用水传输管两端的反渗水,透析器出入口透析液,浓缩透析液,穿刺针头浸泡液、动静脉管道内血标本,进行了细菌培养,分类计数,统计对照,发现反渗水传输至末稍后,又被细菌污染并与反渗水相差明显,末稍反渗水与浓缩透析液混合后,进入透析器前,污染情况明显加重。这就提示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净化水输入管道及透析液出口处的消毒,以减少血透患者感染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 净化 细菌污染
下载PDF
四种不同透析模式对老年血液透析低血压的影响及干预评价 被引量:17
3
作者 唐莹 刘瑾瑾 +2 位作者 杜旭青 陈效英 邬碧波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96-498,共3页
目的探讨透析液的温度和盐浓度对老年血液透析患者透析过程中低血压(intradialytic hypotension, IDH)发生的影响及护理干预的疗效评价。方法选择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2例,有3/4透析次数出现症状性低血压。每例患者... 目的探讨透析液的温度和盐浓度对老年血液透析患者透析过程中低血压(intradialytic hypotension, IDH)发生的影响及护理干预的疗效评价。方法选择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2例,有3/4透析次数出现症状性低血压。每例患者首先接受常温标准(Ⅰ组)透析4周(透析次数12次),然后采用随机单盲交叉设计,先后接受低温标准(Ⅱ组)、常温可调钠(Ⅲ组)和低温可调钠(Ⅳ组)三种透析模式治疗,每种透析模式每例各4周(透析次数均为12次)。监测透析前后体温、脉搏、血压,透析过程中每30min记录患者的血压、脉搏、静脉压、血流量、跨膜压、脱水量,计算每次血压的平均动脉压。结果(1)Ⅰ组患者IDH的发生率为70%,Ⅱ组患者IDH发生率为68%,两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Ⅲ组患者IDH发生率为54%,与前两组比较明显减少(均P<0.05);(3)Ⅳ组仅有17%的患者发生IDH,与前三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低温可调钠透析可提高老年患者对超滤的耐受性,对透析低血压有明显的防治效果,能显著减少护理工作量和医疗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低血压 护理干预
下载PDF
血液透析器不良事件故障树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5
4
作者 谢培杰 张斌 +3 位作者 张飞鸿 盛晓华 赵丽萍 计雁飞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3年第3期7-10,共4页
目的:建立血液透析器不良事件故障树模型,从而为血液透析器这类高值耗材不良事件的可追溯性分析提供理论指导与参考。方法:收集上海市2家三级甲等医院血液透析室2012年6月至8月血液透析器使用情况数据,并结合相关理论知识与实际经验,应... 目的:建立血液透析器不良事件故障树模型,从而为血液透析器这类高值耗材不良事件的可追溯性分析提供理论指导与参考。方法:收集上海市2家三级甲等医院血液透析室2012年6月至8月血液透析器使用情况数据,并结合相关理论知识与实际经验,应用故障树分析(FTA)法进行血液透析器的风险分析。结果:故障树模型能较全面地描述各类透析器的不良事件。结论:建立血液透析器不良事件故障树模型,能为开展血液透析器不良事件的可追溯性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提高了管理效率,促进风险管理活动的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器 不良事件 故障树分析法
下载PDF
条形码技术在血液透析器质量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赵丽萍 张斌 +3 位作者 盛晓华 谢培杰 周怡 张飞鸿 《中国医疗设备》 2013年第7期70-72,共3页
目的通过对血液透析器进行编码化管理,建立血液透析器使用的可追溯性,达到对血液透析器使用的质控目标。方法利用条形码的唯一性原理,将透析器生产信息、物流信息及临床使用信息有机组合成完整的信息链,进行质量控制管理。结果采用条形... 目的通过对血液透析器进行编码化管理,建立血液透析器使用的可追溯性,达到对血液透析器使用的质控目标。方法利用条形码的唯一性原理,将透析器生产信息、物流信息及临床使用信息有机组合成完整的信息链,进行质量控制管理。结果采用条形码技术建立医用高值耗材基础数据库,实现对血液透析器使用不良反应的可追溯性监测。结论条形码技术保证了血液透析器不良事件的可追溯性,有效提高了对血液透析器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形码技术 血液透析器 医疗器械不良反应 质量控制
下载PDF
时间平均血尿素氮浓度评估血液透析程度的价值
6
作者 高鑫 解直彬 +2 位作者 杜玉 马国华 张玉强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1994年第6期357-358,共2页
时间平均血尿素氮浓度评估血液透析程度的价值高鑫,解直彬,杜玉,马国华,张玉强(泰安解放军88医院肾内科271000上海长征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近年国外根据尿素动力学原理,提出以时间平均血尿素氮值(TACurea)作为血... 时间平均血尿素氮浓度评估血液透析程度的价值高鑫,解直彬,杜玉,马国华,张玉强(泰安解放军88医院肾内科271000上海长征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近年国外根据尿素动力学原理,提出以时间平均血尿素氮值(TACurea)作为血液透析(血透)充分与否的指标[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 平均血尿素氮 血液透析
下载PDF
血液净化中心透析用水及透析液真菌污染状况调查
7
作者 张永红 李云英 梅长林 《实用护理杂志》 1992年第3期17-18,共2页
慢性肾功能衰竭依赖维持血液透析的病人,因免疫机能低下,容易发生各种感染。透析用水及透析液的真菌污染是引起真菌感染的潜在危险因素。我们调查了本血液净化中心透析用水和透析液真菌污染的情况。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血液净化 真菌污染
原文传递
可追溯性的透析器质量控制 被引量:1
8
作者 谢培杰 张飞鸿 +3 位作者 赵丽萍 周怡 陈静 张斌 《中国医疗设备》 2013年第11期56-58,共3页
目的建立透析器使用全过程质量控制管理体系,并通过金字塔模型对质量问题进行管控分析,以监测不良反应,为透析器质量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方法使用透析器条码和透析管理软件对每个透析器进行编码。收集上海市2家血液净化中一~2012年... 目的建立透析器使用全过程质量控制管理体系,并通过金字塔模型对质量问题进行管控分析,以监测不良反应,为透析器质量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方法使用透析器条码和透析管理软件对每个透析器进行编码。收集上海市2家血液净化中一~2012年6月~2013年2月透析器使用情况数据,建立单次治疗中单个病人透析器使用过程的点对点的关联体系,从而实现透析器的可追溯管理。结果利用金字塔型数据模型,通过多维度分析,对质量问题进行归类。结论透析器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实现了透析器的可追溯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析器 可追溯性 质量控制 不良反应监测
下载PDF
移植肾的磁共振成像(MRI)
9
作者 刘仕远 何长民 施增儒 《国外医学(泌尿系统分册)》 1990年第6期241-244,共4页
目前,同种异体肾脏移植,已成为治疗不可逆终末期肾病的有效手段。然而,术后并发症如不能及时诊断并做出正确处理,不但影响移植肾的功能也危及病人生命。近十多年来,国外应用MRI对移植肾的探索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其主要优点是,对病人无... 目前,同种异体肾脏移植,已成为治疗不可逆终末期肾病的有效手段。然而,术后并发症如不能及时诊断并做出正确处理,不但影响移植肾的功能也危及病人生命。近十多年来,国外应用MRI对移植肾的探索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其主要优点是,对病人无害,可以多次重复检查,可以横断、冠状及矢状多个断面观察移植肾脏。本文将着重对肾移植后临床上感到棘手的急性捧异反应(AR)、急性肾小管坏死(ATN)以及环孢素A肾毒性(CN)等并发症的MRI表现简要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移植肾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血透室护士压力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书昌 芮文芹 《医学信息》 2010年第21期4092-4093,共2页
目的了解血透室护士工作的主要压力源,帮助血透室护士正确认识工作压力,从而设法减轻工作压力,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本院血透室护士进行工作压力调查。结果血透室护士的工作压力源的高低依次为:工作... 目的了解血透室护士工作的主要压力源,帮助血透室护士正确认识工作压力,从而设法减轻工作压力,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本院血透室护士进行工作压力调查。结果血透室护士的工作压力源的高低依次为: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方面的问题、患者护理方面的问题、管理及人际关系的问题、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工作环境的问题。结论工作压力是影响血透室护士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建议管理者有意识地减轻护士工作压力源,并对护士进行减压训练,以维护其心理健康,从而使血透室护士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和心态进行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透室护士 压力
下载PDF
床旁血透抢救危重病人的体会
11
作者 刘秀 王平 +2 位作者 王建华 米军颜 石晶 《黑龙江医学》 1997年第5期44-44,共1页
关键词 危重病人 血液透析疗法 重危病人 透析液 透析器 急性肾功衰竭 牡丹江市 血液透析管路 股动脉 多器官衰竭
下载PDF
肾低温的临床应用现状与前景
12
作者 张新梅 何长民 《哈尔滨医药》 1995年第4期82-83,共2页
自70年代低温冷冻技术引进我国医学领域,经临床研究证实,低温冷冻不仅能保存一些组织器官、生物制品,也可破坏机体,使之坏死溶解、脱落等,做为一项治疗手段。于80年代我们成功的保存狗肾达72小时。从此肾低温的保存及配合肾脏的手术被... 自70年代低温冷冻技术引进我国医学领域,经临床研究证实,低温冷冻不仅能保存一些组织器官、生物制品,也可破坏机体,使之坏死溶解、脱落等,做为一项治疗手段。于80年代我们成功的保存狗肾达72小时。从此肾低温的保存及配合肾脏的手术被人们日益重视,特别近些年来低温肾手术成为肾脏外科的重要进展之一。 肾低温保存,一般在冰点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低温冷冻 肾结石 肾移植
下载PDF
动静脉内瘘的护理
13
作者 芮文芹 《医学信息》 2011年第14期4727-4728,共2页
动静脉内瘘(以下简称内瘘)是一种永久性血管通路,是慢性肾衰患者的重要生命线。手术的成功与否及术前、术中、术后的正确护理,直接关系到患者今后的治疗和生存。现将多年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关键词 动静脉内瘘 护理 永久性血管通路 慢性肾衰 患者
下载PDF
分析血透室人性化护理的措施及其效果
14
作者 林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4期123-124,共2页
在血液透析室观察人性化的护理措施与护理效果。方法:对本院接受血液透析的100例血液透析患者展开分析,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人。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并为患者提供心理护理。观察组的患者接受人... 在血液透析室观察人性化的护理措施与护理效果。方法:对本院接受血液透析的100例血液透析患者展开分析,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人。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并为患者提供心理护理。观察组的患者接受人性化护理。结果:在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护理后,观察组的SAS(自我评估焦虑量表)和SDS(自我评估抑郁量表)得分明显比对照组低。护理后,观察组身体机能,角色机能,认知能力,情绪机能,整体生活质量及其他生活质量得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对护理满意度显着高于对照组,两组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液透析室的人性化护理能够确保透析治疗的稳定展开,有利于减少患者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保持稳定的生命体征,有利于患者缓解病情并可提高医疗水平,同时还有效地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透室 人性化 护理 措施 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