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认同的动力来源与模型构建 被引量:7
1
作者 胡伯项 贾凌昌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14,共4页
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推进以社会认同为前提。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育人目标、思想依托和行为外化相对应的基础导向力、价值取向力、精神推动力和行为规范力是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认同的主要力量。在分析四种力的来源与作用方式的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推进以社会认同为前提。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育人目标、思想依托和行为外化相对应的基础导向力、价值取向力、精神推动力和行为规范力是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认同的主要力量。在分析四种力的来源与作用方式的基础上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认同的动力模型,有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基础导向力 价值取向力 精神推动力 行为规范力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传播——以嵌入生活世界为角度 被引量:10
2
作者 贾凌昌 张成林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SSCI 2016年第5期41-46,共6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传播需要其能够嵌入到生活世界之中,然而,生活方式多样性和价值向度多元性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传播与生活世界脱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传播的实现需要从政府推动走向受众理性,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传播需要其能够嵌入到生活世界之中,然而,生活方式多样性和价值向度多元性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传播与生活世界脱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传播的实现需要从政府推动走向受众理性,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日常生活模型;需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经典文本与日常生活规范辩证联姻;需要从形式走向内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传播的日常生活内容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众传播 嵌入 生活世界
下载PDF
价值澄清理论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当下启示 被引量:6
3
作者 蔡小菊 杨智勇 韦冬雪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9-32,共4页
培养青年大学生对价值观的辨清与选择能力,是价值多元时代高校价值观教育的目的与意义所在。价值澄清理论作为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教育理论与方法,它强调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重视受教育者的道德判断能力与价值选择能力,主张实现价值观教育... 培养青年大学生对价值观的辨清与选择能力,是价值多元时代高校价值观教育的目的与意义所在。价值澄清理论作为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教育理论与方法,它强调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重视受教育者的道德判断能力与价值选择能力,主张实现价值观教育的生活化,给我国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提供了重要启示。同时,价值观教育不是盲目的,而是有目的有意识地将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作为导向,这样才能确保价值观教育的正确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澄清理论 价值观教育 价值认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样式 被引量:4
4
作者 贾凌昌 金慧芳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2-87,共6页
传播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应有之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兼具语境性、目的性、生成性和层级性。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和内向传播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基本样式。这一四维传播样式展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合理性... 传播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应有之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兼具语境性、目的性、生成性和层级性。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和内向传播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基本样式。这一四维传播样式展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合理性,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代中国价值体系中获得了合法性证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传播 样式 合法性证成
下载PDF
道德教育研究的学科立场回归与坚守 被引量:3
5
作者 贾凌昌 胡水华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6,共4页
作为塑造健康人格和良好品性的道德教育有自身特定的微观组成和特殊的成长规则,它体现为其本身所固有的学科立场。在当代,诸种因素使道德教育研究的学科立场处于失守之地。因此,对道德教育研究学科立场失守以及如何进行学科立场的坚守... 作为塑造健康人格和良好品性的道德教育有自身特定的微观组成和特殊的成长规则,它体现为其本身所固有的学科立场。在当代,诸种因素使道德教育研究的学科立场处于失守之地。因此,对道德教育研究学科立场失守以及如何进行学科立场的坚守进行考察,利于道德教育研究的理论推进和道德教育实践效果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教育研究 学科立场 坚守
下载PDF
哲学语境中的教育信仰 被引量:2
6
作者 贾凌昌 张红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3-6,18,共5页
教育信仰是教育主体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对教育观念和实践表现出来的价值态度和行为准则,教育自觉、教育自律和教育自省是其三重规定。人的旅途性、未完成性和创造性要求人类确立教育信仰。在当代,保持对教育的想象和捍卫本真性教育实践是... 教育信仰是教育主体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对教育观念和实践表现出来的价值态度和行为准则,教育自觉、教育自律和教育自省是其三重规定。人的旅途性、未完成性和创造性要求人类确立教育信仰。在当代,保持对教育的想象和捍卫本真性教育实践是教育信仰得以确立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信仰 教育自觉 教育自律 教育自省 教育想象
下载PDF
社会主义城乡发展的“分”与“合”—马克思恩格斯与西方学者的争论及启示 被引量:3
7
作者 夏昌武 彭国昌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4年第A12期170-172,共3页
在城乡对立的根源和发展趋势上,马克思、恩格斯与西方学者既存在着分歧也有一致。通过梳理社会主义城乡"分"与"合"的历史经验,探索社会主义城乡关系形成与曲折发展的历史规律,对推进当前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具有重... 在城乡对立的根源和发展趋势上,马克思、恩格斯与西方学者既存在着分歧也有一致。通过梳理社会主义城乡"分"与"合"的历史经验,探索社会主义城乡关系形成与曲折发展的历史规律,对推进当前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具有重要实践意义。马克思城乡一体化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城乡由分离走向融合,认为资本主义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社会城市和乡村的对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恩格斯 城乡关系 城乡一体化
下载PDF
家庭经济困难生认定难的原因与对策 被引量:8
8
作者 俞来德 《教育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3-25,共3页
确保困难生认定的准确性是落实国家新资助政策的重要基础。家庭经济困难生认定难主要缘于知情难、判断难、比较难、确认难和求证难。做好大学生家庭经济的困难认定工作,需要从诚信教育入手,以高校为主体,地方政府、基层组织和社会共同配... 确保困难生认定的准确性是落实国家新资助政策的重要基础。家庭经济困难生认定难主要缘于知情难、判断难、比较难、确认难和求证难。做好大学生家庭经济的困难认定工作,需要从诚信教育入手,以高校为主体,地方政府、基层组织和社会共同配合;同时,还要适当调整受助面和受助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经济困难生 认定难 对策
下载PDF
新生代农民工法律意识教育探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徐晓放 夏春德 《中国成人教育》 2018年第12期157-160,共4页
新生代农民工作为产业大军的主力,在中国城镇化进程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由于受教育程度低,法律意识淡薄,为社会管理与城市综合治理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国家为改善新生代农民工的法律教育状况采取了多种措施,受... 新生代农民工作为产业大军的主力,在中国城镇化进程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由于受教育程度低,法律意识淡薄,为社会管理与城市综合治理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国家为改善新生代农民工的法律教育状况采取了多种措施,受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特点的影响,传统的法律教育模式、教育效果并不理想。增强新生代农民工法律意识、加强其法律教育,能促进新生代农民工正常、有序地从事职业劳动、参与社会分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法律意识教育 移动教育
下载PDF
论行政调查制度的完善 被引量:1
10
作者 叶阳 赖声利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4-69,共6页
行政调查是行政决定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违法或不当行政调查对公民权利极具侵害性。目前,我国尚无行政程序法法典或行政调查法对行政调查从实体和程序方面对其予以系统规制。从保障公民权利、构建法治政府的需要起见,借鉴两大法系主要... 行政调查是行政决定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违法或不当行政调查对公民权利极具侵害性。目前,我国尚无行政程序法法典或行政调查法对行政调查从实体和程序方面对其予以系统规制。从保障公民权利、构建法治政府的需要起见,借鉴两大法系主要国家的经验,依托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构建行政调查制度,规范行政调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过程 行政调查 实体制度 程序制度 救济制度
下载PDF
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传统文化缺失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安春 姜文有 翁丽玲 《安康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117-119,共3页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传统文化缺失问题较为普遍,主要表现在:教学仅停留在传授确定知识的层面,传统文化尚未找到应有的位置;教师完全否定旧文化的极端心态,导致学生对传统文化心存偏见;高等教育的功利化,使教师对传统...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传统文化缺失问题较为普遍,主要表现在:教学仅停留在传授确定知识的层面,传统文化尚未找到应有的位置;教师完全否定旧文化的极端心态,导致学生对传统文化心存偏见;高等教育的功利化,使教师对传统文化较为漠视。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在教学中加强与传统文化的契合。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深刻领会课程教学的目的与意义,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传统文化 缺失 契合
下载PDF
社会生活背景下规则与美德的深层关系探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姜丽 陈一新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6-42,共7页
美德伦理学过于重视美德,而规范伦理学过于重视规则。实际上,美德和规则都为人们的社会生活所必需。社会生活在历史性地发展着,人们对规则和美德的要求也会发生变化,而且在不同的社会领域中,人们对规则和美德的要求是不同的。适应于当... 美德伦理学过于重视美德,而规范伦理学过于重视规则。实际上,美德和规则都为人们的社会生活所必需。社会生活在历史性地发展着,人们对规则和美德的要求也会发生变化,而且在不同的社会领域中,人们对规则和美德的要求是不同的。适应于当今社会生活的特点,我们既要强调规则的重要性,又要重视美德的必要性,并融贯地理解规则与美德的深层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生活 规则 美德 深层关系
下载PDF
信念伦理与责任伦理双重语境下的高等教育改革 被引量:1
13
作者 金慧芳 卢水平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5,12,共4页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是沿着信念伦理和责任伦理支配下的两条路径展开的。在信念伦理支持下的高等教育改革仅仅注重了普遍性价值信念而忽视了改革的特殊性,从而使改革被合理性危机所羁绊;在责任伦理视角下的高等教育改革由于其仅仅是合乎责...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是沿着信念伦理和责任伦理支配下的两条路径展开的。在信念伦理支持下的高等教育改革仅仅注重了普遍性价值信念而忽视了改革的特殊性,从而使改革被合理性危机所羁绊;在责任伦理视角下的高等教育改革由于其仅仅是合乎责任而不是出于责任的,从而使高等教育改革被正当性危机所钳制。因此,高等教育改革必须将信念伦理和责任伦理进行联姻,以出于责任的态度重建价值共识,理性设计制度安排,在推进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上合理分配改革代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念伦理 责任伦理 高等教育 价值共识 教育治理能力
下载PDF
约翰·格雷的“权宜之计”及其局限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旭鹏 王樱霖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8-93,共6页
约翰·格雷作为一位自由主义思想家,他一方面梳理了自由主义的发展脉络,另一方面也察觉到自由主义在解决现代性问题时的困局。约翰·格雷认为自由主义内部始终存在着两种面孔,一种充满着对理性共识的追求,另一种则主张多元价值... 约翰·格雷作为一位自由主义思想家,他一方面梳理了自由主义的发展脉络,另一方面也察觉到自由主义在解决现代性问题时的困局。约翰·格雷认为自由主义内部始终存在着两种面孔,一种充满着对理性共识的追求,另一种则主张多元价值的共存。约翰·格雷站在后者的立场,他认为追求"理性共识"的自由主义已经无法解决现代性难题,只有顺应价值多元的现实采取一种后自由主义的"权宜之计",才是自由主义未来的正确出路。然而,约翰·格雷以"权宜之计"为核心的后自由主义设计存在着无法避免的局限:"权宜之计"由于过分强调价值多元,极容易滑向价值相对主义的泥潭,从而使这一理论根本无法有效地解决价值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翰·格雷 权宜之计 后自由主义 局限性
下载PDF
正义的张力:戴维·米勒论社会正义与全球正义 被引量:3
15
作者 姜丽 夏昌武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6-23,共8页
戴维·米勒早期关注社会正义,随着全球化的进程推进,后期则关注全球正义。米勒全球正义思想的前提就是批判全球平等主义。全球平等主义理念来源于世界主义,它主张国家边界内的社会正义可以扩充至全球层面以实现全球正义。米勒认为... 戴维·米勒早期关注社会正义,随着全球化的进程推进,后期则关注全球正义。米勒全球正义思想的前提就是批判全球平等主义。全球平等主义理念来源于世界主义,它主张国家边界内的社会正义可以扩充至全球层面以实现全球正义。米勒认为全球正义与社会正义在背景条件、适用范围和责任主体等都不尽相同,全球正义不是社会正义的扩展版,国内社会正义原则不适用于全球领域。米勒在国内领域坚持多元主义的社会正义原则,在全球领域坚持保障基本人权的底线原则和民族责任原则,但保障基本人权的底线原则支持的是“弱式的世界主义”,实际上认肯了某种形式的全球平等主义,这凸显了米勒共同体主义正义思想的困境。米勒的社会正义与全球正义观点的矛盾反映了道德情境主义与普遍主义正义之间存在内在张力,立足于现实乌托邦的共同体主义全球正义与立足于道德乌托邦的世界主义全球正义思想存在冲突与对抗,充满了内在思辨张力,而“人类命运共同体”新理念是走出这个困局的现实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正义 共同体主义 世界主义 全球平等主义 全球正义
下载PDF
发现、创造还是阐释——评沃尔泽的道德论证方式 被引量:1
16
作者 贾凌昌 陈一新 《唐都学刊》 2015年第4期12-18,共7页
道德哲学存在着发现之路、创造之路和阐释之路三种形式,由于发现之路印证了伦理的虚幻性,创造之路刻画了伦理的非现实性。因此,沃尔泽极力强调道德哲学的阐释之路。然而,任何一种道德哲学的论证都不是单纯的发现、创造和阐释所能完成的... 道德哲学存在着发现之路、创造之路和阐释之路三种形式,由于发现之路印证了伦理的虚幻性,创造之路刻画了伦理的非现实性。因此,沃尔泽极力强调道德哲学的阐释之路。然而,任何一种道德哲学的论证都不是单纯的发现、创造和阐释所能完成的,相反,三者的互渗联姻也许才是道德哲学证明的可行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沃尔泽 道德哲学 论证方式 发现之路 创造之路 阐释之路
下载PDF
阐释·反思·想象——论道德教育的生存论之维 被引量:2
17
作者 贾凌昌 《教育评论》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0-93,共4页
道德教育的发生及其实现依托对道德的阐释,而阐释需要反思系统加以捍卫。道德阐释与反思各有其适用的边界,想象的空间是巨大的。道德教育低效的状况需要道德教育本身的转型,在转型过程中,没有绝对的阐释,亦没有不变的反思。成功的转型... 道德教育的发生及其实现依托对道德的阐释,而阐释需要反思系统加以捍卫。道德阐释与反思各有其适用的边界,想象的空间是巨大的。道德教育低效的状况需要道德教育本身的转型,在转型过程中,没有绝对的阐释,亦没有不变的反思。成功的转型需要道德教育尊重阐释,坚持反思,但更需要道德教育拥有独特而丰富的想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教育 道德阐释 道德反思 道德想象
下载PDF
论康德三大道德律令的等值性 被引量:2
18
作者 詹世友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6-54,146-147,共9页
康德提出了三大道德律令,并说它们分别是从形式角度、质料角度和综合角度给出,显然彼此有些不同,但他又认为它们三者是等值的。充分论证这三者的等值性,将能更好地理解康德对于道德的本质的辩护,道德原则如何指导人们的生活行为,以及它... 康德提出了三大道德律令,并说它们分别是从形式角度、质料角度和综合角度给出,显然彼此有些不同,但他又认为它们三者是等值的。充分论证这三者的等值性,将能更好地理解康德对于道德的本质的辩护,道德原则如何指导人们的生活行为,以及它们是如何彰显出公共道德的特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道德律令 等值性
下载PDF
教师工作卷入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兴趣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春晔 吴晓东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70-75,共6页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其教学效果的提高不仅要求教师教学内容方法的改革,更需要教师恰当的工作卷入。调查发现,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重要心理环境,教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工作认同相对较低,教学工作呈现出...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其教学效果的提高不仅要求教师教学内容方法的改革,更需要教师恰当的工作卷入。调查发现,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重要心理环境,教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工作认同相对较低,教学工作呈现出高投入、低卷入的现状,并对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兴趣尤其情感产生显著影响。基于这一事实,改变教师工作卷入状况、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兴趣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卷入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学习兴趣
下载PDF
智能时代个人生物信息安全如何防护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义程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0期122-123,共2页
当前,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快速发展,我国正逐渐步入智能时代,个人生物信息逐渐替代传统密码等,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但实际上,个人生物信息在创造便捷之余,也潜藏着巨大的安全隐患。社会公众要意识到“便捷性危险”,谨慎使用个人生物信息... 当前,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快速发展,我国正逐渐步入智能时代,个人生物信息逐渐替代传统密码等,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但实际上,个人生物信息在创造便捷之余,也潜藏着巨大的安全隐患。社会公众要意识到“便捷性危险”,谨慎使用个人生物信息。国家更要尽快出台和完善相关立法,为智能时代个人生物信息安全加固防护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生物信息 立法 安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