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认同的动力来源与模型构建 |
胡伯项
贾凌昌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
2013 |
7
|
|
2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传播——以嵌入生活世界为角度 |
贾凌昌
张成林
|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SSCI
|
2016 |
10
|
|
3
|
价值澄清理论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当下启示 |
蔡小菊
杨智勇
韦冬雪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
2016 |
6
|
|
4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样式 |
贾凌昌
金慧芳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4
|
|
5
|
道德教育研究的学科立场回归与坚守 |
贾凌昌
胡水华
|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
2014 |
3
|
|
6
|
哲学语境中的教育信仰 |
贾凌昌
张红
|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
2015 |
2
|
|
7
|
社会主义城乡发展的“分”与“合”—马克思恩格斯与西方学者的争论及启示 |
夏昌武
彭国昌
|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
2014 |
3
|
|
8
|
家庭经济困难生认定难的原因与对策 |
俞来德
|
《教育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8
|
|
9
|
新生代农民工法律意识教育探究 |
徐晓放
夏春德
|
《中国成人教育》
|
2018 |
2
|
|
10
|
论行政调查制度的完善 |
叶阳
赖声利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11
|
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传统文化缺失问题的思考 |
王安春
姜文有
翁丽玲
|
《安康学院学报》
|
2011 |
2
|
|
12
|
社会生活背景下规则与美德的深层关系探究 |
姜丽
陈一新
|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13
|
信念伦理与责任伦理双重语境下的高等教育改革 |
金慧芳
卢水平
|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14
|
约翰·格雷的“权宜之计”及其局限 |
孙旭鹏
王樱霖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15
|
正义的张力:戴维·米勒论社会正义与全球正义 |
姜丽
夏昌武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3
|
|
16
|
发现、创造还是阐释——评沃尔泽的道德论证方式 |
贾凌昌
陈一新
|
《唐都学刊》
|
2015 |
1
|
|
17
|
阐释·反思·想象——论道德教育的生存论之维 |
贾凌昌
|
《教育评论》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18
|
论康德三大道德律令的等值性 |
詹世友
|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19
|
教师工作卷入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兴趣的影响 |
周春晔
吴晓东
|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
2016 |
1
|
|
20
|
智能时代个人生物信息安全如何防护 |
刘义程
|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