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57,61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王拯系年》部分“生平不详”人物考补
1
作者 黄秋燕 梁慧婷 孙艳庆(指导) 《桂学研究》 2020年第1期360-369,共10页
王拯是清后期桐城派古文“岭西五家”之一,其兼善诗词、书画,交游广泛。《王拯系年》一书对其生平事迹进行了系统而详尽的考述。但因时代和学术条件的限制,《王拯系年》中涉及的人物仍有50多个生平不详。通过进一步查考多种方志、年谱... 王拯是清后期桐城派古文“岭西五家”之一,其兼善诗词、书画,交游广泛。《王拯系年》一书对其生平事迹进行了系统而详尽的考述。但因时代和学术条件的限制,《王拯系年》中涉及的人物仍有50多个生平不详。通过进一步查考多种方志、年谱等文献资料,可以考知其中部分人物,如余廷槐、鲍花潭、光熙、董毓葆、董麟、陈昌纶、黄锜等人的生平、诗文及他们同王拯的交游情况,可以对《王拯系年》一书有一定程度的补缺,对王拯研究的进一步开展也有一定的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拯 桐城派 余廷槐 鲍花潭
下载PDF
AI赋能视角下的信息行为研究--2023年信息行为研究年会综述 被引量:1
2
作者 刘畅 张鹏翼 +4 位作者 李世娟 梁兴堃 闫蒲 夏汇川 王翩然 《大学图书馆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10,共6页
2023年12月23—24日,2023年信息行为研究年会在北京大学召开,来自全国70多所高校的200余位知名专家学者和学生参加了会议。本次年会以“AI赋能视角下的信息行为研究”为主题,设置了主旨报告、专题讨论、海报展示、分论坛报告、眼动追踪... 2023年12月23—24日,2023年信息行为研究年会在北京大学召开,来自全国70多所高校的200余位知名专家学者和学生参加了会议。本次年会以“AI赋能视角下的信息行为研究”为主题,设置了主旨报告、专题讨论、海报展示、分论坛报告、眼动追踪工作坊等环节,围绕信息行为研究领域在新一代人工智能(AI)技术浪潮下的理论创新、方法应用、情境拓展、人本关怀、社会发展等方面进行深入研讨。文章综述了与会者的学术成果与主要观点,为信息行为研究的发展与创新提供理论启迪与研究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行为研究 人工智能 AI赋能 会议综述
下载PDF
元宇宙视域下数字文旅用户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宁 常帅峰 袁勤俭 《图书馆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4-104,共11页
元宇宙为数字文旅提供了全新的表现形式,探究元宇宙视域下数字文旅用户的参与行为有助于元宇宙技术方和数字文旅内容生产方明确如何激励用户参与,改善交互方式使用户获得更好的互动体验。文章选取相关研究对象进行访谈,应用扎根理论,结... 元宇宙为数字文旅提供了全新的表现形式,探究元宇宙视域下数字文旅用户的参与行为有助于元宇宙技术方和数字文旅内容生产方明确如何激励用户参与,改善交互方式使用户获得更好的互动体验。文章选取相关研究对象进行访谈,应用扎根理论,结合SOR理论和MOA框架构建元宇宙视域下数字文旅用户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模型。研究发现:感知因素直接影响元宇宙视域下数字文旅用户的参与行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反馈两个维度通过感知因素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元宇宙视域下数字文旅用户的参与行为,机会条件和能力限制会调节感知因素对参与行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宇宙 数字文旅 SOR理论 MOA框架 扎根理论 参与行为
下载PDF
“文化活化”视域下高校图书馆古籍活化实践路径探索--以浙江大学图书馆馆藏拓片活化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薛霏 韩松涛 黄晨 《大学图书馆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0-106,共7页
在“文化强国”建设的背景下,古籍活化成为古籍保护与利用工作中的重要任务。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以文化活化促进古籍活化的特藏揭示模式,并以浙江大学图书馆拓片活化应用实践为例,总结了高校图书馆古籍活化的五种实践路径及“4C”策略,... 在“文化强国”建设的背景下,古籍活化成为古籍保护与利用工作中的重要任务。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以文化活化促进古籍活化的特藏揭示模式,并以浙江大学图书馆拓片活化应用实践为例,总结了高校图书馆古籍活化的五种实践路径及“4C”策略,以期为古籍活化工作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活化 古籍活化 拓片 高校图书馆 图书馆实践
下载PDF
从迷走神经刺激的角度探讨耳穴疗法改善心血管疾病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颖 赵春晓 +7 位作者 辛娟娟 刘群 周晨 江天云 吴爽 张雯晰 喻晓春 高俊虹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2期286-289,共4页
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自主神经系统失衡密切相关,因而调节交感神经及迷走神经的活性是改善心血管疾病的有效手段。耳穴刺激可以激活迷走神经传入纤维,发挥对心血管系统的保护作用;同时,也可以影响自主神经系统的平衡状态,进一步调节... 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自主神经系统失衡密切相关,因而调节交感神经及迷走神经的活性是改善心血管疾病的有效手段。耳穴刺激可以激活迷走神经传入纤维,发挥对心血管系统的保护作用;同时,也可以影响自主神经系统的平衡状态,进一步调节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活动,达到改善心血管疾病的目的。本文通过梳理迷走神经与心血管疾病的联系,从迷走神经刺激的角度探讨耳穴疗法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潜在作用机制。一方面,耳穴疗法可以激活迷走神经,平衡过度激活的交感神经,进而发挥改善心血管疾病的保护效应;另一方面,耳穴疗法在激活迷走神经的基础上,进一步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和心肌细胞内钙循环等关键因素,从而缓解心肌细胞肥大、减轻心肌纤维化,抑制心肌重构等心血管疾病进展中的各个环节。本研究可为耳穴疗法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相关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迷走神经 耳穴
下载PDF
上海市手术室围术期非计划性低体温预防管理现状调查 被引量:1
6
作者 王维 钱蒨健 +2 位作者 钱文静 陈沅 吴莉萍 《上海护理》 2024年第3期21-25,共5页
目的 调查手术室围术期非计划性低体温(IPH)预防管理现状,为构建手术室IPH预防管理标准提供参考。方法 2022年1月,采用目的抽样方法选取上海市42家医院手术室护理管理者作为研究对象,以自行设计的《上海地区手术室IPH预防管理现状调查... 目的 调查手术室围术期非计划性低体温(IPH)预防管理现状,为构建手术室IPH预防管理标准提供参考。方法 2022年1月,采用目的抽样方法选取上海市42家医院手术室护理管理者作为研究对象,以自行设计的《上海地区手术室IPH预防管理现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22家(52.38%)医院未建立手术室患者体温管理质量标准,15家(35.71%)医院未制订针对手术室各类护理人员的预防患者IPH培训计划,18家(42.86%)医院未使用相同的体温测量方式全程监测患者围术期体温,36家(85.71%)医院手术室护士未在术前采用IPH风险评估量表对患者进行评估,20家(47.26%)医院手术室患者体温数据无法实现保存与追溯。结论 IPH的风险评估、主动保温的规范性、体温测量的方式、手术室体温管理相关制度以及预防IPH培训等亟须手术室管理者关注与着重加强。需要以循证为依据构建一套较为科学、规范、统一的适用于上海手术室IPH预防管理的标准,为护理管理者进行手术室护理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手术期非计划性低体温 手术室 预防 管理
下载PDF
全球变暖与季风 被引量:1
7
作者 赵宗慈 罗勇 黄建斌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8-120,共3页
全球很多地区是季风气候,季风带来风和雨对人类生产和生活以及社会与经济发展有明显影响,因此,长期以来,季风是热门研究课题。根据有关研究,本文简述观测到的全球和区域季风变化,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预估未来全球变暖背景下,全球和区域... 全球很多地区是季风气候,季风带来风和雨对人类生产和生活以及社会与经济发展有明显影响,因此,长期以来,季风是热门研究课题。根据有关研究,本文简述观测到的全球和区域季风变化,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预估未来全球变暖背景下,全球和区域的季风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变暖 热门研究课题 社会与经济发展 季风
下载PDF
营商环境、产业转移与区域协调发展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志彪 王兵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3,共13页
营商环境已成为推进产业转移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变量。高度重视优化中西部地区营商环境、鼓励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迁移而不是向海外转移,对推动比较优势在东部和中西部之间的转化、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协调发展,具有积极的实践价... 营商环境已成为推进产业转移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变量。高度重视优化中西部地区营商环境、鼓励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迁移而不是向海外转移,对推动比较优势在东部和中西部之间的转化、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协调发展,具有积极的实践价值。现阶段,全球产供链重组要求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这就需要通过提升中西部地区的竞争优势,让一些产业循环留在国内,增强中国在全球产供链体系中的自主可控能力。同时,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要求中央做好区域协调的战略准备,将过去地方政府依靠创造优惠政策洼地参与区域竞争,转变为创造更好更优的营商环境、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为此,需要加快推进实施市场取向的竞争政策;需要让中国的产业政策转型为中央主导型,促进地方产业政策转向鼓励公平竞争和效率竞争;需要通过再造市场规则、融资环境、政府服务环境、司法环境、公共服务平台等,多管齐下改善中西部地区营商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商环境 产业转移 区域协调发展 产供链重组 统一大市场
原文传递
高校图书馆未来学习中心用户体验关键影响因素识别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叶凤云 马小昱 樊亚芳 《大学图书馆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31,37,共10页
研究用户体验关键影响因素有助于提升高校图书馆未来学习中心的服务水平,为未来学习中心的建设提供思路。本研究首先从预约体验、环境体验、技术体验、服务体验、学习体验5个维度提炼影响用户体验的14个因素,然后根据因素之间的关系构... 研究用户体验关键影响因素有助于提升高校图书馆未来学习中心的服务水平,为未来学习中心的建设提供思路。本研究首先从预约体验、环境体验、技术体验、服务体验、学习体验5个维度提炼影响用户体验的14个因素,然后根据因素之间的关系构建未来学习中心用户体验模型,最后利用DEMATEL方法识别出影响用户体验的关键因素。研究发现,群体环境、技术交互性、学习愉悦度、学习满意度、学习成长感、服务可得性、技术新颖性、场景布局是影响未来学习中心用户体验的关键因素,并结合关键影响因素从环境体验、技术体验、服务体验和学习体验视角提出未来学习中心的建设和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未来学习中心 用户体验 DEMATEL方法
下载PDF
数据产权刑法保护模式的构建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宪权 陈佩莉 《法治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3-73,共11页
数据产权是一种具有财产权属性的新型权利,该权利与虚拟财产权和知识产权具有明显差异。数据产权属于刑法保护的公法益范畴,其应归属于市场经济秩序法益之中。现行刑法有关财产犯罪、知识产权犯罪和数据犯罪的规定均无法实现对数据产权... 数据产权是一种具有财产权属性的新型权利,该权利与虚拟财产权和知识产权具有明显差异。数据产权属于刑法保护的公法益范畴,其应归属于市场经济秩序法益之中。现行刑法有关财产犯罪、知识产权犯罪和数据犯罪的规定均无法实现对数据产权的全面保护。刑法对数据产权的保护应以促进数据流通为主要目标,且应当覆盖数据处理的各流程阶段。对侵犯数据产权行为进行刑法规制时,应对“未经同意”获取数据行为审慎入罪。应增设妨害数据流通管理秩序罪,对“情节严重的”妨害数据流通管理秩序行为予以刑法规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产权 财产性权利 法益定位 刑法保护缺位 妨害数据流通管理秩序罪
下载PDF
高质量充分就业目标下终身职业技能培训的逻辑、挑战与对策 被引量:1
11
作者 郑爱翔 李黎丹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36,共8页
终身职业技能培训是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目标实现的有效手段。立足于高质量充分就业目标,有必要对终身职业技能培训等相关概念及其高质量充分就业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清晰界定。对标新的就业目标,当前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仍面临政策供给有待... 终身职业技能培训是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目标实现的有效手段。立足于高质量充分就业目标,有必要对终身职业技能培训等相关概念及其高质量充分就业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清晰界定。对标新的就业目标,当前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仍面临政策供给有待强化、社会文化氛围尚未形成、协同机制尚未建立、关键主体参与度不够和劳动者参与意愿相对不足等挑战。为此,需要强化顶层设计,促进政策法规建设;重视模范引领,助力技能型社会建设;促进协同治理,形成多主体聚力优势;重视能力补缺,强化关键节点作用发挥;创新激励方式,提升劳动者参与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身职业技能培训 高质量充分就业 挑战 对策 内涵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系统:要素特质、结构承载与功能取向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群慧 盛方富 《改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24,共10页
每次人类社会大变局都蕴含着生产力的巨大革新,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内在要求孕育形成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作为生产力发展的质变跃迁,是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之源。从系统论视角来看,新质生产力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每次人类社会大变局都蕴含着生产力的巨大革新,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内在要求孕育形成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作为生产力发展的质变跃迁,是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之源。从系统论视角来看,新质生产力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生产力要素、生产力结构、生产力功能构成的“要素—结构—功能”系统。其中,新质生产力要素由新型劳动者、新型劳动对象、新型劳动工具、新型基础设施等构成,新质生产力在结构承载上表现为由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主导发展形成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新质生产力功能则凸显新发展理念、追求实现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价值取向。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应扩大新型要素供给、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强化新质生产力系统功能取向,通过继续深化改革塑造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新型生产要素 现代化产业体系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基于成果导向的财务管理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玲 韩璐 +1 位作者 刘宇 邓郁 《财务管理研究》 2024年第1期121-126,共6页
传统的财务管理基础教学存在方法单一、内容体系固化、学生持续学习动力不足等问题。在课程改革过程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采用“开发引导、知识内化、创新融合”的教学模式,确立了包括知识传授、能力提升、价值塑造的三阶段教学目... 传统的财务管理基础教学存在方法单一、内容体系固化、学生持续学习动力不足等问题。在课程改革过程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采用“开发引导、知识内化、创新融合”的教学模式,确立了包括知识传授、能力提升、价值塑造的三阶段教学目标。通过以成果为导向的教学理念、反向设计的教学计划、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翻转、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评价体系等在内的课程改革,同时结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将教材内容进行模块化重构,实现了差异化教学,学生考试平均成绩及综合素质有了明显提升,教师实现了教学质量与教研水平的全面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务管理 成果导向 课程改革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与机器视觉的起重机吊装安全监测方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薛志钢 许晨旭 +1 位作者 巫波 闻东东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2期1-5,共5页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大型工程层出不穷,对起重机吊装作业的需求不断增加。然而,吊装作业过程中依然存在众多的安全隐患,极易造成人员伤亡等安全事故。因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和机器视觉的起重机吊装安全监测方法。将深...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大型工程层出不穷,对起重机吊装作业的需求不断增加。然而,吊装作业过程中依然存在众多的安全隐患,极易造成人员伤亡等安全事故。因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和机器视觉的起重机吊装安全监测方法。将深度学习与机器视觉相结合对监控图像中的被吊物和工人进行识别和定位,同时可自主判断工人是否佩戴安全帽。根据监测模型的识别和定位信息,获得工人与被吊物之间的空间关系,为起重机吊装过程提供安全预警信息。为了提高所提方法的实用性和便携性,开发一个起重机吊装安全智能监测系统,不仅可以实时显示监控图像的识别结果,而且能够输出场景的语义描述、发出安全预警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机器视觉 吊装监测 智能监测 安全预警
下载PDF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效应 被引量:1
15
作者 邓悦 肖杨 许弘楷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37,共15页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有机载体,有效推动了农业规模化经营,有助于引导和促进劳动力流动,从而实现农村劳动力的优化配置。基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中国乡村振兴调查(CRRS)数据,选用Logit模型研究...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有机载体,有效推动了农业规模化经营,有助于引导和促进劳动力流动,从而实现农村劳动力的优化配置。基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中国乡村振兴调查(CRRS)数据,选用Logit模型研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第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会促进劳动力的回流,但对劳动力流出无显著影响;第二,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村庄更容易吸引年龄较低和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农村劳动力的回流;第三,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吸引劳动力回流的过程中,参与过非农职业技术培训的农村劳动力更容易回流。基于此,从管理与服务方式、培育方向、人才培养和体制机制四个角度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为引导和优化农村劳动力的合理配置提供借鉴经验,对于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推动建设农业强国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劳动力流动 规模化经营 乡村振兴
下载PDF
跨学科主题学习:价值、困境与实施路径--以地理学科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昕 丁荣 段玉山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0-75,共6页
跨学科主题学习具有打破学科界限、解决单一学科无法解决的复杂问题的特点。然而,我国对从传统的分科课程教学向跨学科课程教学转变的路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基于学科教师需求而建立的跨学科课程的研究尚且不足。研究认为,跨学科... 跨学科主题学习具有打破学科界限、解决单一学科无法解决的复杂问题的特点。然而,我国对从传统的分科课程教学向跨学科课程教学转变的路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基于学科教师需求而建立的跨学科课程的研究尚且不足。研究认为,跨学科主题学习对学生素质培养、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改革创新有独特的价值表现;依据跨学科主题学习现状与需求的调研分析,课程设计、实施与评价难度大是大部分教师所面临的现实困境;选择学习主题、确立学习目标、设置核心任务、设置驱动问题、安排学习活动、开展评价与反思是满足一线教师教学需求的跨学科主题学习课程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主题学习 问卷调查 实施路径 全球气候变化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及其哲学意蕴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国荣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115,共6页
从“生成式的AI”或“生成式的人工智能”(AIGC)的角度看,需要关注“自然生成”“人工智能生成”“社会生成”或“伦理生成”之间的关联和区分。人工智能具有确定性与生成性,它从一个侧面体现了being与becoming的沟通和统一。从传统意... 从“生成式的AI”或“生成式的人工智能”(AIGC)的角度看,需要关注“自然生成”“人工智能生成”“社会生成”或“伦理生成”之间的关联和区分。人工智能具有确定性与生成性,它从一个侧面体现了being与becoming的沟通和统一。从传统意义上的人禽之辨到人机之辨,体现了重要的转换,但二者在本质上都关乎何为人的追问。人工智能所体现的理性具有非原创的意义,人所具有的理性推论能力作为人的本质,则具有原创性。相对于人而言,AI作为一种机器,归根到底还是属于“器”,只具有工具意义,不具有独立的人格,也难以获得伦理主体的地位。此外,人工智能主要表现为人的创造的一种结果,真正的原创意义上的智能只有人才具有。从这一意义上说,只有人才是原始的创造者,把人工智能看作比人更高级的动物,并不合乎事实。人工智能发展可以取代很多人的工作,这在本质上如同在近代工业的发展过程中,机器不断取代手工操作,二者情形相近,原理也一致。从更深远的意义上说,这也是人不断地走向人性化的社会、达到真正自由存在形态的一个环节或前提。科技的发展可以使我们对世界的细节、对某些方面越来越深化,但是总体上对世界的把握离不开哲学。另一方面,科学发展具有自主之性或惯性,后者需要哲学为其提供价值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人的本质 价值
下载PDF
CBL联合PBL教学法在心内科住培中的探索 被引量:1
18
作者 梁琦 雷新军 郝翔 《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1期45-48,共4页
目的探索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联合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对心内科住培教学效果的提升作用。方法本研究纳入2019年11月至2021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进行住... 目的探索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联合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对心内科住培教学效果的提升作用。方法本研究纳入2019年11月至2021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进行住培的临床医学专业学员120名,随机分为2组,即联合教学组(n=60)和单纯PBL组(n=60),2组依据不同的方案开展临床教学。3个月后,通过问卷调查了解研究对象对教学的综合评价,以病案考试的形式进行成绩考核,并对教学满意度进行打分。结果在对2种教学模式的综合评价中,联合教学组在提出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病案分析能力、临床思维能力上的得分较单纯PBL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血管病案分析考核中,联合教学组学员在室性心动过速、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项目中成绩较单纯PBL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满意度调查中,联合教学组的沟通能力满意度、学习效果满意度在均较单纯PBL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BL联合PBL教学法有助于提高住培医师的学习成绩,增加教学满意度,是适合住培医师的教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 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 心血管内科 联合教学 教学改革研究
下载PDF
中国医学卫生健康自主知识体系:创新视域和建设路径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晓瑛 任慧玲 +6 位作者 李军莲 李亚子 刘懿 冀玉静 邓盼盼 夏光辉 刘辉 《中国科技术语》 2024年第2期37-42,共6页
为了加快构建中国医学卫生健康自主知识体系,提炼中国医学卫生健康实践中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观点和认识,基于大医学、大卫生、大健康的创新视域和多年的医学术语理论与实践工作,该项研究遵循专家团队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建设路径,初步... 为了加快构建中国医学卫生健康自主知识体系,提炼中国医学卫生健康实践中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观点和认识,基于大医学、大卫生、大健康的创新视域和多年的医学术语理论与实践工作,该项研究遵循专家团队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建设路径,初步提出了中国医学卫生健康自主知识体系框架,以推动自主知识产权的医学术语标准化和应用落地。建设中国医学卫生健康自主知识体系框架旨在指导医学卫生健康工作,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增强中国在国际社会的话语主动权,展现新时代的中国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知识体系 医学术语 建设路径 术语标准化
下载PDF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年回顾及展望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国平 吕爽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0-69,共10页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近十年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取得明显成效,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区“两翼”建设稳步推进,三地交通一体化、生态联防联控、产业转型升级三大领域取得率先突破,区域内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稳步实施。但仍面临经济...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近十年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取得明显成效,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区“两翼”建设稳步推进,三地交通一体化、生态联防联控、产业转型升级三大领域取得率先突破,区域内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稳步实施。但仍面临经济份额下降、创新驱动经济增长能力不强、人口和经济过密与过疏现象并存等问题。展望未来,应从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建设、打造“一核两翼”空间新格局、优化区域现代产业分工体系与区域创新格局、创新跨区域协同治理体制机制等方面,全面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迈向更高水平、更优效益和更高质量,努力使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 协同发展 城市群 国家区域重大战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