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数字记忆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研究
被引量:
33
1
作者
加小双
李宜芳
谭悦
《山西档案》
2019年第5期66-71,共6页
上世纪后半叶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球范围内经历了文化遗产化的公约历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形成了以"档案化""活态化"为典型代表的多种保护方案。本文在系统分析非物质文化...
上世纪后半叶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球范围内经历了文化遗产化的公约历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形成了以"档案化""活态化"为典型代表的多种保护方案。本文在系统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两大典型方案的基础上,提出数字记忆视域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方案,并以"北京记忆"项目"北京童谣"子项目为案例说明该方案的实践应用和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数字记忆
档案化
活态
保护与传承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加快推进中国档案人才体系建设的时代意义与实现路径
2
作者
杨文
《档案与建设》
2025年第3期23-28,共6页
人才是事业建设和创新创造中最活跃的因素,档案人才是衡量国家档案事业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加快推进中国档案人才体系建设不仅是实现中国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更是档案工作应对环境变革和现实挑战的必然选择。面向“十五五”...
人才是事业建设和创新创造中最活跃的因素,档案人才是衡量国家档案事业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加快推进中国档案人才体系建设不仅是实现中国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更是档案工作应对环境变革和现实挑战的必然选择。面向“十五五”的国家档案事业建设,应聚焦人才强档和档案强国发展目标,进一步重视和加快档案人才体系建设:一是加强档案人才规划,构建人才治理体系,营造良好人才生态环境;二是丰富档案教育层次,扩大档案教育规模,提升档案人才培养质量;三是建强专业人才队伍,创新人才评价机制,激发人才创造创新活力;四是瞄准国家重大战略,合理配置行业人才,培养档案领域一流人才;五是推进政产学研融合,打造新型档案智库,强化档案智力支撑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人才体系
人才工作
档案工作
档案事业
十五五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档案学学科体系建设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
2
3
作者
张斌
尹鑫
杨文
《中国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7-99,共13页
学科体系建设是中国档案学“三大体系”建设的基础。回顾历史,中国档案学学科体系发展历经基本成型期(1952—1996年)、转型发展期(1997—2011年)、创新发展期(2012年至今)三个阶段,实现了从单一学科向完整丰富学科体系的跨越发展。环顾...
学科体系建设是中国档案学“三大体系”建设的基础。回顾历史,中国档案学学科体系发展历经基本成型期(1952—1996年)、转型发展期(1997—2011年)、创新发展期(2012年至今)三个阶段,实现了从单一学科向完整丰富学科体系的跨越发展。环顾当下,中国档案学学科体系的发展主要得益于长期以来对立足中国国情与深耕中国实践的重视、对学科体系和内容彰显中国特色的重视、对创造性地转化国外理论和经验的重视。面向未来,中国档案学学科体系建设仍需扎根中国大地,进一步提炼档案学学科体系中的中国元素;立足专业内涵,进一步发掘档案学学科体系中的特色元素;放眼国际社会,回应学科体系建设的世界之问和时代之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学
学科体系
历史发展
学科建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档案赋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使命与路径
被引量:
1
4
作者
杨文
《档案与建设》
2024年第1期30-36,共7页
档案作为文明的产物和文化的载体,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历史基石,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中肩负着巩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发展主体性、厚植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发展根基、激发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发展活力、增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发展动力的...
档案作为文明的产物和文化的载体,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历史基石,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中肩负着巩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发展主体性、厚植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发展根基、激发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发展活力、增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发展动力的重大使命。面向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亟须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夯实档案赋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学理根基,完善档案赋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政策体系,加强档案赋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资源整合,健全档案赋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协同机制,构建档案赋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传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
赋能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习近平文化思想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档案素养:增强全社会档案意识的理论内核
5
作者
黄体杨
张斌
《山西档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14,共8页
档案与每个人、每个组织都密切相关,其形成、整理、保管和利用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各国档案部门都十分重视面向公众宣传档案及档案工作,并致力于增强全社会档案意识,其目标是加深公众对档案的认识,提高公众在档案形成、保全和利用等...
档案与每个人、每个组织都密切相关,其形成、整理、保管和利用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各国档案部门都十分重视面向公众宣传档案及档案工作,并致力于增强全社会档案意识,其目标是加深公众对档案的认识,提高公众在档案形成、保全和利用等方面的素质和能力,这是提升档案素养的应有之义。构建一个由档案形成、整理、保管和利用四个环节,以及档案意识、知识、行动和伦理四个维度相结合的档案素养能力框架。该框架具有从提升全民档案素养的角度普及档案知识,为档案宣传教育提供知识体系等理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意识
档案素养
档案宣传教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建构中国自主的档案学知识体系
被引量:
14
6
作者
张斌
杨文
《中国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1-56,共16页
中国自主的档案学知识体系主要是指中国人立足中国实际自主建设的具有原创性、确定性、系统性的档案学认识和经验系统。建构中国自主的档案学知识体系不仅是繁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任务,而且是继承、反思、创新中国档案学思想...
中国自主的档案学知识体系主要是指中国人立足中国实际自主建设的具有原创性、确定性、系统性的档案学认识和经验系统。建构中国自主的档案学知识体系不仅是繁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任务,而且是继承、反思、创新中国档案学思想和理论的必由之路。从中国档案学史来看,自档案学创立,经过近百年的探索发展,基于自发性研究、计划性研究、组织性研究,历经肇始、形成发展、自主建构三个阶段,逐步建立起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档案学知识体系及其叙事传统。面对新征程建构中国自主的档案学知识体系的任务与挑战,亟需观照时代发展,形成自主建构档案学知识体系的自觉;坚持以我为主,形成独立自主和开放包容的建构之路;扎根中国大地,努力构建原创性的档案学概念和理论;解决中国问题,推动以人民为中心的档案学知识创新;彰显中国之理,解决国际档案学研究面临的共性问题。参考文献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学
中国特色
知识体系
知识创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国家数据战略下建构中国自主的档案学知识体系的使命、基础与路径
被引量:
2
7
作者
张斌
张旭
杨文
《档案学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2,共9页
在国家数据战略下建构中国自主的档案学知识体系,是中国档案学观照时代实现守正创新的必然之举,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学科价值、学理价值、实践价值。面对国家数据战略下档案学研究体系的丰富,中国自主的档案学知识体系建构必须勇担完...
在国家数据战略下建构中国自主的档案学知识体系,是中国档案学观照时代实现守正创新的必然之举,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学科价值、学理价值、实践价值。面对国家数据战略下档案学研究体系的丰富,中国自主的档案学知识体系建构必须勇担完善中国档案学知识生产机制、提炼中国档案学的本土化经验、推进中国档案经验学理化阐释、回应中国档案事业变革与创新的使命,立足会逢其适的时代发展机遇、鲜活丰富的档案实践样态、日臻完备的档案研究体系、规模空前的档案教育体系,以开放包容为理念,融合国外优秀成果与本土经验;以知识创新为目标,回应中国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以国家战略为牵引,主动推进档案学学科数字转型;以学科建设为基点,提升数智时代档案学科话语权;以服务社会为宗旨,聚焦新时代档案智库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学
自主知识体系
国家数据战略
使命与路径
原文传递
论数字时代档案治理的基本逻辑
8
作者
杨文
姚静
《档案学研究》
2025年第2期22-29,共8页
档案治理概念从2014年提出至今已有十年,数字时代的到来促使档案工作的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档案治理样态,研究数字时代档案治理逻辑对提升档案治理效能具有促进作用。档案治理逻辑是一种具有明确指向性...
档案治理概念从2014年提出至今已有十年,数字时代的到来促使档案工作的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档案治理样态,研究数字时代档案治理逻辑对提升档案治理效能具有促进作用。档案治理逻辑是一种具有明确指向性、规律性、普遍性的档案治理的认识框架与运行方式,数字时代我国档案治理聚焦制度建设、技术应用、服务优化,并呈现出并行特点。以制度、技术、服务为观察视角,发现数字时代档案治理的制度逻辑、技术逻辑、服务逻辑在价值追求、具体实践、主要特点方面各有千秋。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数字时代档案治理应避免奉行单一逻辑,促进三种逻辑相辅相成,合力推进数字时代档案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时代
档案治理
制度逻辑
技术逻辑
服务逻辑
原文传递
题名
数字记忆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研究
被引量:
33
1
作者
加小双
李宜芳
谭悦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人文
北京
研究
中心
世界记忆项目北京学术中心
出处
《山西档案》
2019年第5期66-71,共6页
基金
2018年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研究基地项目“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娱教化保护与传承研究”(18JDXCB010)
文摘
上世纪后半叶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球范围内经历了文化遗产化的公约历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形成了以"档案化""活态化"为典型代表的多种保护方案。本文在系统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两大典型方案的基础上,提出数字记忆视域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方案,并以"北京记忆"项目"北京童谣"子项目为案例说明该方案的实践应用和应用意义。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数字记忆
档案化
活态
保护与传承
Keyword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digital memory
archival
alive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分类号
G24 [文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加快推进中国档案人才体系建设的时代意义与实现路径
2
作者
杨文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档案事业发展研究
中心
世界记忆项目北京学术中心
出处
《档案与建设》
2025年第3期23-28,共6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数字时代档案治理的内在机理与实现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2CTQ035)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人才是事业建设和创新创造中最活跃的因素,档案人才是衡量国家档案事业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加快推进中国档案人才体系建设不仅是实现中国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更是档案工作应对环境变革和现实挑战的必然选择。面向“十五五”的国家档案事业建设,应聚焦人才强档和档案强国发展目标,进一步重视和加快档案人才体系建设:一是加强档案人才规划,构建人才治理体系,营造良好人才生态环境;二是丰富档案教育层次,扩大档案教育规模,提升档案人才培养质量;三是建强专业人才队伍,创新人才评价机制,激发人才创造创新活力;四是瞄准国家重大战略,合理配置行业人才,培养档案领域一流人才;五是推进政产学研融合,打造新型档案智库,强化档案智力支撑能力。
关键词
档案人才体系
人才工作
档案工作
档案事业
十五五
Keywords
Archival Talent System
Undertakings Related to Talent
Archival Work
Archival Undertaking
the 15th Five-Year Plan
分类号
G271 [文化科学—档案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档案学学科体系建设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
2
3
作者
张斌
尹鑫
杨文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文献书画保护与鉴定研究
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档案事业发展研究
中心
、
世界记忆项目北京学术中心
出处
《中国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7-99,共13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研究专项项目“新时代中国特色图情学基本理论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9VXK09)的研究成果。
文摘
学科体系建设是中国档案学“三大体系”建设的基础。回顾历史,中国档案学学科体系发展历经基本成型期(1952—1996年)、转型发展期(1997—2011年)、创新发展期(2012年至今)三个阶段,实现了从单一学科向完整丰富学科体系的跨越发展。环顾当下,中国档案学学科体系的发展主要得益于长期以来对立足中国国情与深耕中国实践的重视、对学科体系和内容彰显中国特色的重视、对创造性地转化国外理论和经验的重视。面向未来,中国档案学学科体系建设仍需扎根中国大地,进一步提炼档案学学科体系中的中国元素;立足专业内涵,进一步发掘档案学学科体系中的特色元素;放眼国际社会,回应学科体系建设的世界之问和时代之问。
关键词
档案学
学科体系
历史发展
学科建设
Keywords
Archival science
Discipline system
Historical development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分类号
G270 [文化科学—档案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档案赋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使命与路径
被引量:
1
4
作者
杨文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档案事业发展研究
中心
世界记忆项目北京学术中心
出处
《档案与建设》
2024年第1期30-36,共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数字时代档案治理的内在机理与实现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2CTQ035)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档案作为文明的产物和文化的载体,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历史基石,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中肩负着巩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发展主体性、厚植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发展根基、激发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发展活力、增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发展动力的重大使命。面向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亟须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夯实档案赋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学理根基,完善档案赋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政策体系,加强档案赋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资源整合,健全档案赋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协同机制,构建档案赋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传播体系。
关键词
档案
赋能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习近平文化思想
Keywords
Archives
Empowerment
Modern Chinese Civilization
Xi Jinping Thought on Culture
分类号
G273.5 [文化科学—档案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档案素养:增强全社会档案意识的理论内核
5
作者
黄体杨
张斌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
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档案事业发展研究
中心
世界记忆项目北京学术中心
出处
《山西档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14,共8页
基金
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项目“公众档案素养理论框架构建与提升策略研究”(项目编号:XDYC-QNRC-2022-0460)。
文摘
档案与每个人、每个组织都密切相关,其形成、整理、保管和利用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各国档案部门都十分重视面向公众宣传档案及档案工作,并致力于增强全社会档案意识,其目标是加深公众对档案的认识,提高公众在档案形成、保全和利用等方面的素质和能力,这是提升档案素养的应有之义。构建一个由档案形成、整理、保管和利用四个环节,以及档案意识、知识、行动和伦理四个维度相结合的档案素养能力框架。该框架具有从提升全民档案素养的角度普及档案知识,为档案宣传教育提供知识体系等理论价值。
关键词
档案意识
档案素养
档案宣传教育
Keywords
Archival awareness
Archival literacy
Archival advocacy and education
分类号
G279 [文化科学—档案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建构中国自主的档案学知识体系
被引量:
14
6
作者
张斌
杨文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文献书画保护与鉴定研究
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档案事业发展研究
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
世界记忆项目北京学术中心
出处
《中国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1-56,共16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研究专项项目“新时代中国特色图情学基本理论问题研究”(编号:19VXK09)的研究成果
文摘
中国自主的档案学知识体系主要是指中国人立足中国实际自主建设的具有原创性、确定性、系统性的档案学认识和经验系统。建构中国自主的档案学知识体系不仅是繁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任务,而且是继承、反思、创新中国档案学思想和理论的必由之路。从中国档案学史来看,自档案学创立,经过近百年的探索发展,基于自发性研究、计划性研究、组织性研究,历经肇始、形成发展、自主建构三个阶段,逐步建立起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档案学知识体系及其叙事传统。面对新征程建构中国自主的档案学知识体系的任务与挑战,亟需观照时代发展,形成自主建构档案学知识体系的自觉;坚持以我为主,形成独立自主和开放包容的建构之路;扎根中国大地,努力构建原创性的档案学概念和理论;解决中国问题,推动以人民为中心的档案学知识创新;彰显中国之理,解决国际档案学研究面临的共性问题。参考文献50。
关键词
档案学
中国特色
知识体系
知识创新
Keywords
Archival science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Knowledge system
Knowledge innovation
分类号
G270 [文化科学—档案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国家数据战略下建构中国自主的档案学知识体系的使命、基础与路径
被引量:
2
7
作者
张斌
张旭
杨文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档案事业发展研究
中心
世界记忆项目北京学术中心
出处
《档案学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2,共9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数字时代档案治理的内在机理与实现路径研究”(22CTQ035)。
文摘
在国家数据战略下建构中国自主的档案学知识体系,是中国档案学观照时代实现守正创新的必然之举,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学科价值、学理价值、实践价值。面对国家数据战略下档案学研究体系的丰富,中国自主的档案学知识体系建构必须勇担完善中国档案学知识生产机制、提炼中国档案学的本土化经验、推进中国档案经验学理化阐释、回应中国档案事业变革与创新的使命,立足会逢其适的时代发展机遇、鲜活丰富的档案实践样态、日臻完备的档案研究体系、规模空前的档案教育体系,以开放包容为理念,融合国外优秀成果与本土经验;以知识创新为目标,回应中国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以国家战略为牵引,主动推进档案学学科数字转型;以学科建设为基点,提升数智时代档案学科话语权;以服务社会为宗旨,聚焦新时代档案智库参考价值。
关键词
档案学
自主知识体系
国家数据战略
使命与路径
Keywords
Archival science
Autonomous knowledge system
National data strategy
Mission and pathway
分类号
G270 [文化科学—档案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论数字时代档案治理的基本逻辑
8
作者
杨文
姚静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
出处
《档案学研究》
2025年第2期22-29,共8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数字时代档案治理的内在机理与实现路径研究”(22CTQ03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档案治理概念从2014年提出至今已有十年,数字时代的到来促使档案工作的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档案治理样态,研究数字时代档案治理逻辑对提升档案治理效能具有促进作用。档案治理逻辑是一种具有明确指向性、规律性、普遍性的档案治理的认识框架与运行方式,数字时代我国档案治理聚焦制度建设、技术应用、服务优化,并呈现出并行特点。以制度、技术、服务为观察视角,发现数字时代档案治理的制度逻辑、技术逻辑、服务逻辑在价值追求、具体实践、主要特点方面各有千秋。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数字时代档案治理应避免奉行单一逻辑,促进三种逻辑相辅相成,合力推进数字时代档案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关键词
数字时代
档案治理
制度逻辑
技术逻辑
服务逻辑
Keywords
digital age
archival governance
institutional logic
technological logic
service logic
分类号
G270 [文化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数字记忆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研究
加小双
李宜芳
谭悦
《山西档案》
2019
3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加快推进中国档案人才体系建设的时代意义与实现路径
杨文
《档案与建设》
202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中国档案学学科体系建设回顾与展望
张斌
尹鑫
杨文
《中国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档案赋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使命与路径
杨文
《档案与建设》
202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档案素养:增强全社会档案意识的理论内核
黄体杨
张斌
《山西档案》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建构中国自主的档案学知识体系
张斌
杨文
《中国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1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国家数据战略下建构中国自主的档案学知识体系的使命、基础与路径
张斌
张旭
杨文
《档案学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2
原文传递
8
论数字时代档案治理的基本逻辑
杨文
姚静
《档案学研究》
2025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