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癌细胞表面α2,3唾液酸糖链结构的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5
1
作者 王风玲 崔淑香 +3 位作者 解砚英 田桂红 唐伟 王元书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4期1403-1406,共4页
目的:检测胃癌组织中能与植物凝集素MAL(Maackia amurensis leukoagglutinin)特异性识别的糖蛋白末端糖链结构α2,3唾液酸残基,探讨这种糖链结构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凝集素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55例胃腺癌组织... 目的:检测胃癌组织中能与植物凝集素MAL(Maackia amurensis leukoagglutinin)特异性识别的糖蛋白末端糖链结构α2,3唾液酸残基,探讨这种糖链结构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凝集素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55例胃腺癌组织及40例大肠癌组织(20例结肠癌,20例直肠癌)石蜡标本切片中α2,3唾液酸残基结构,通过对比分析,探讨这种糖链结构在胃癌细胞表面出现的特异性及其意义。通过计算MAL结合阳性率(MI),采用半定量法评价这种糖链结构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55例胃癌组织均呈现MAL阳性染色,尽管其显色位置及MI有所不同。在胃癌组织中,MAL仅在胃癌区域内有显色,而在癌旁相对正常组织内无显色。且MI与胃癌的侵袭深度显著相关,在T3、T4阶段明显高于T1、T2阶段(P=0.0024)。此外,α2,3唾液酸残基表达量与胃癌的分化程度相关,在低分化的胃癌组织中显著高于高、中分化的胃癌组织(P=0.0323)。另外,α2,3唾液酸残基结构与胃癌患者的年龄及性别无关。而在大肠癌组织中,MAL在癌组织及癌旁相对正常组织内均有显色,正常肠粘膜的吸收细胞及杯状细胞也呈现MAL着色。结论:胃癌细胞表面存在MAL特异性识别与结合的糖蛋白糖链结构α2,3唾液酸残基;这种糖链结构可能是一种有价值的胃癌病理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凝集素 α2 3唾液酸残基
下载PDF
p57^(Kip2)和Ki-67在壶腹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史亚洲 秦新裕 +3 位作者 孙益红 沈坤堂 唐伟 幕内雅敏 《中国临床医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1-94,共4页
目的:研究壶腹癌中p57Kip2和Ki-67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的发生和进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46 例原发性壶腹癌,4例壶腹部腺瘤和8例壶腹部正常组织手术切除标本的p57Kip2和Ki-67表达水平。结果:46例壶腹癌的p57Kip2标志指数... 目的:研究壶腹癌中p57Kip2和Ki-67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的发生和进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46 例原发性壶腹癌,4例壶腹部腺瘤和8例壶腹部正常组织手术切除标本的p57Kip2和Ki-67表达水平。结果:46例壶腹癌的p57Kip2标志指数(labeling index,LI)平均为44.8%±24.6%,明显低于壶腹部正常上皮64.9%±11.3%(P=0.017)。腺瘤的p57Kip2LI平均为62.3%±2.8%,与正常上皮表达相比无显著差异。p57Kip2LI在淋巴结转移(33.2%vs 57.5%;P=0.001), 十二指肠浸润(40.8%vs 59.3%;P=0.04),胰腺浸润(38.9%vs 55.9%;P=0.019)以及高TNM分期(Ⅲ期或Ⅳ期vs Ⅰ期或Ⅱ期,33.2%vs 57.5%;P=0.001)病例中显著降低。Ki-67高表达与壶腹癌的淋巴结转移(69.7%vs 49.2%;P=0.001 2),十二指肠浸润(64.7%vs 42.6%;P=0.006),胰腺浸润(65.8%vs 48.8%;P=0.012),高TNM分期(Ⅲ期或Ⅳ期vs Ⅰ期或Ⅱ期,69.7%vs 49.2%;P=0.0012)呈显著相关。p57Kip2表达与Ki-67表达呈负相关(P=0.001)。结论:在壶腹癌的发生和进展过程中,p57Kip2失活不是一个早期基因事件,而是一个相对较晚的事件,与肿瘤的进展和淋巴结转移相关。Ki-67是反映壶腹癌进展的一个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57^KIP2 壶腹癌 KI-67 肿瘤 表达 浸润 淋巴结转移 平均 指标 标志
下载PDF
KL-6黏蛋白在肝癌组织和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3
作者 许焕丽 稻垣善则 +3 位作者 王凤山 张克明 国土典宏 唐伟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1期39-42,共4页
目的检测KL-6黏蛋白在不同类型肝癌患者癌组织和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作为肿瘤标志物在临床诊断中应用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1例肝细胞癌(HCC)、21例胆管细胞癌(CO)、12例混合型肝细胞-胆管细胞癌(HCC-CC)... 目的检测KL-6黏蛋白在不同类型肝癌患者癌组织和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作为肿瘤标志物在临床诊断中应用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1例肝细胞癌(HCC)、21例胆管细胞癌(CO)、12例混合型肝细胞-胆管细胞癌(HCC-CC)和56例原发性结直肠癌肝转移(MLC)患者癌组织中KL-6黏蛋白的表达水平。用ELISA法测定其中34例HCC患者、8例CC患者、30例MLC患者和19例健康自愿者血清中KL-6黏蛋白的表达水平,并用t检验分析其结果。结果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表明,所有的CC患者和HCC-CC患者中,cc组织(12/12,100%)KL-6黏蛋白均呈阳性染色,而MLC患者的癌组织(56/56,100%)显示数个癌细胞或部分癌组织呈阳性染色。另外,在HCC和HCC-CC患者的HCC组织以及所有的非癌组织中KL-6黏蛋白没有发现阳性染色。CC患者的血清KL-6黏蛋白表达水平比健康自愿者、HCC患者和MLC患者高(t=5.58,5.34,4.00,P〈0.01)。MLC患者和健康自愿者的血清KL-6黏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7,P〈0.01)。健康自愿者和HCC患者,以及MLC患者和HCC患者之间的血清KL-6黏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3,1.89,P〉0.05)。结论KL.6黏蛋白在CC患者癌组织和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均比HCC患者、MLC患者和健康自愿者高,可成为CC患者的特异性肿瘤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KL-6黏蛋白 胆管细胞癌 转移性肝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