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牧交错地带撂荒地遥感识别研究--以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为例
1
作者 叶鹏帅 杨海镇 +3 位作者 马涛 胡碧霞 包喜文 赵之重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1期199-205,共7页
为了实现对耕地及时、准确的识别,借助遥感技术对农牧交错地带撂荒地进行识别提取,摸清撂荒地的空间分布特征。基于谷歌地球引擎(Google earth engine,GEE)平台,调用研究区Sentienel-1和Sentienel-2遥感影像并进行预处理,采用随机森林... 为了实现对耕地及时、准确的识别,借助遥感技术对农牧交错地带撂荒地进行识别提取,摸清撂荒地的空间分布特征。基于谷歌地球引擎(Google earth engine,GEE)平台,调用研究区Sentienel-1和Sentienel-2遥感影像并进行预处理,采用随机森林算法开展研究区土地利用分类研究,并通过GEE平台获取研究区2017-2022年NDVI月最大值合成数据,结合撂荒地样本和非撂荒地样本NDVI夏、NDVI春差值和NDVI夏、NDVI秋差值,设定分割阈值来提取研究区撂荒地。研究区2017-2022年总体分类精度OA均≥0.85,Kappa系数均≥0.80,整体分类效果良好,可以进行后续的耕地提取;从水平尺度看,研究区撂荒地集中分布在南北山地,其次分布在沿湟水河两岸;从垂直尺度看,随着海拔上升,撂荒率呈正态分布,撂荒地集中分布在2 000~2 500 m,撂荒率随着坡度的增加而增加,这与坡度的增加会导致耕地质量下降和农业机械的难以利用有很大关系。相较于传统土地利用遥感分类研究,借助GEE平台开展的撂荒地识别研究能够快速获悉区域尺度下的撂荒地分布情况,为提取该地区撂荒地和土地利用保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撂荒地 空间分布特征 GEE NDVI 撂荒率 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
下载PDF
资源型城市构建创新生态系统的机制研究——以黑龙江省大庆市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杨秀丽 江玉珍 寇晨欢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89-96,共8页
针对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机制不健全问题,从生态学视角研究资源型城市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符合主流发展的趋势,有利于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以黑龙江省大庆市为案例。首先,运用系统动力学的长期演化分析方法,得出城市经济脆弱性... 针对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机制不健全问题,从生态学视角研究资源型城市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符合主流发展的趋势,有利于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以黑龙江省大庆市为案例。首先,运用系统动力学的长期演化分析方法,得出城市经济脆弱性的关键原因:一是微观层面上,当地政府在多重压力下不得不持续为主导产业分配资源,进而导致结构性危机和经济锁闭;二是宏观层面上,资源集聚效应的作用下将出现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恶性循环。其次,集成参与主体、系统产出和核心链条的分析框架来研究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机制,系统的核心主体为大学—企业—科研机构形成的产学研循环,政府是最重要的辅助主体;系统的动力机制为政府拉动力、企业自动力和环境推动力的结合;系统的运行机制为创新主体借助创新动力机制将创新目标转换为创新实践,并取得创新绩效,创新环境使动力机制的结构和功能不断优化,从而实现生态系统的正向演化。鉴于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具有明显的规律性,故大庆市的创新生态系统模式能够提供可复制和移植的经验。为此匹配以下政策目标:从微观层面上,政府应着重创新优势物种的培育和创新资源禀赋的优化;从宏观层面上,政府应强调创新生态环境的培育和产业转移的承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创新生态系统 创新主体 动力机制 运行机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