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3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工科背景下水利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以东北农业大学水利类专业为例
1
作者 张作为 刘东 +1 位作者 刘德平 李宏宇 《高等建筑教育》 2023年第6期69-77,共9页
在新工科建设逐步深入的背景下,对水利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势在必行。以东北农业大学水利类专业为例,在有针对性地系统分析水利类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以满足现代水利人才建设需求为导向,探索符合未来水利类专业... 在新工科建设逐步深入的背景下,对水利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势在必行。以东北农业大学水利类专业为例,在有针对性地系统分析水利类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以满足现代水利人才建设需求为导向,探索符合未来水利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结合东北农业大学办学定位,创建了“多元联动构建育人载体,方案创新培养优秀人才”的教学新模式,并以“重实践、强能力、提素质、求创新”为目标,在“工学结合”方面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深入改革,构建的新工科背景下水利类专业“核心能力与多元联动”培养模式符合水利行业发展趋势,提高了水利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以期为水利类专业的新工科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水利类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核心能力培养 多元联动培养模式
下载PDF
水力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以东北农业大学为例
2
作者 孙楠 姜斯文 +2 位作者 王佳玉 关英红 盖兆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23年第4期0019-0022,共4页
课程思政是我国教育工作中的一种注重于传道授业解惑,立德树人的优良美德。与传统的课堂教学任务相比,课程思政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接班人为己任,更加关注对学生思想品质方面的教... 课程思政是我国教育工作中的一种注重于传道授业解惑,立德树人的优良美德。与传统的课堂教学任务相比,课程思政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接班人为己任,更加关注对学生思想品质方面的教育,本文通过分析水力学课堂思政研究的教学意义,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为我校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水利类专业提升课程思政教育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学 课程思政 水利专业
下载PDF
积雪变化对东北农田黑土盐基离子及有效硅铝含量的影响
3
作者 王子龙 滕怀淏 +3 位作者 姜秋香 刘传兴 单家珣 王凯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7-156,164,共11页
[目的]为探究冬季积雪深度变化下东北农田黑土盐基离子及有效硅铝含量的季节性变化特征。[方法]采用人工控制积雪深度的方法,通过测定除雪处理组(SR)、减雪处理组(SL)、自然积雪对照组(C)、增雪处理组(SA)的东北农田黑土环境因子(温湿... [目的]为探究冬季积雪深度变化下东北农田黑土盐基离子及有效硅铝含量的季节性变化特征。[方法]采用人工控制积雪深度的方法,通过测定除雪处理组(SR)、减雪处理组(SL)、自然积雪对照组(C)、增雪处理组(SA)的东北农田黑土环境因子(温湿度、含水率、pH、总有机碳)、盐基离子、有效硅以及活性铝,分析土壤盐基离子及有效硅铝的含量变化过程,以及两者对土壤环境因子的响应关系。[结果]积雪深度的降低使季节性雪被覆盖下黑土受到积雪的保温作用减弱,0-30 cm土壤温度及湿度(未冻水含量)显著下降,使水盐运移过程中未冻水携带的HCO_(3)^(-)含量减少,土壤平均pH受HCO _(3)^(-)含量影响分别变化-0.06,-0.04,-0.02,0.01。土壤的碱性降低,低价阳离子对高价阳离子在土壤胶体吸附电位的置换能力增强,使得交换态一价阳离子(Na^(+)、K^(+))含量升高,同时使交换态及碳酸盐态二价阳离子(Ca ^(2+)、Mg^(2+))含量降低。碳酸盐态二价阳离子与交换态Na+分别对TOC含量构成正向和负向的影响,使土壤平均总有机碳(TOC)含量随积雪深度的降低分别增长0.87,1.09,1.32,1.48 g/kg。盐基离子与土壤pH、TOC的相互影响关系使在积雪深度降低的条件下土壤pH与TOC含量降低,进而对土壤有效硅铝含量构成间接影响。TOC含量的降低削弱了土壤对低活性腐殖酸铝(Al-HA)的固持作用,pH的降低促进低活性铝向高活性交换态铝(Ex-Al)与单聚体羟基铝(Hy-Al)的转化,土壤铝毒性提升,同时促进有效硅的溶解,造成土壤硅的流失。[结论]气候变暖引起的中高纬度地区季节性积雪覆盖面积减少将影响冬季东北地区农田黑土的物质能量分布状态,并由此改变生长季节农作物的生长发育环境,研究提示为冬季东北黑土区土壤矿质元素的季节性变化过程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雪变化 农田黑土 盐基离子 有效硅 活性铝
下载PDF
冬季增温对东北农田黑土氮磷有效性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子龙 孙秋雨 +4 位作者 姜秋香 刘传兴 陈昊辉 单家珣 王凯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1-101,共11页
为探究全球气候变暖对东北农田黑土氮、磷有效性的影响,该研究以东北农田黑土为研究对象,采用红外辐射增温技术模拟气候变暖(增温5℃),将样地分为增温组(W)和对照组(C)来进行野外原位试验,通过测定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冻融循环次数、... 为探究全球气候变暖对东北农田黑土氮、磷有效性的影响,该研究以东北农田黑土为研究对象,采用红外辐射增温技术模拟气候变暖(增温5℃),将样地分为增温组(W)和对照组(C)来进行野外原位试验,通过测定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冻融循环次数、积雪厚度、冻结深度、铵态氮(ammonium N,NH^(+)_(4)-N)、硝态氮(nitrate N,NO^(-)_(3))、全氮(total N,TN)、微生物量氮(microbial biomass N,MBN)、速效磷(available P,AP)、全磷(total P,TP)浓度,分析不同指标在冬季增温下的动态变化过程及其响应。结果表明:冬季增温显著提升土壤温度和含水率,进而增加土壤的冻融循环次数,并且减少了土壤积雪深度和冻结深度,使冻结时间点延后和融化时间点提前。增温组土壤相较于对照组,经过整个冬季后,土壤、NH^(+)_(4)-N、NO^(-)_(3)TN、MBN和TP浓度分别降低126.38%、146.98%、51.23%、21.48%和12.61%,AP浓度提升了25.54%(P<0.05)。在冬季增温过程中,各时期土壤温度的提升会对土壤有效养分产生显著影响,导致在融化期氮素大量的流失。研究结果可为后续春季合理高效施肥,改善东北农田土壤质量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土壤 冬季增温 东北 黑土 冻融循环
下载PDF
施肥对东北春玉米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5
作者 毛晓宁 刘美玲 +3 位作者 李然然 谢惠春 金兄莲 姜迪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CSCD 2024年第3期34-38,共5页
目的:研究施肥对东北春玉米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为东北春玉米土壤改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置CK(对照,复合肥,65 cm小垄种植)、KF处理(配方施肥,65 cm小垄种植)、BMP处理(配方施肥,130 cm大垄双行种植)3个处理,采用高通量测序... 目的:研究施肥对东北春玉米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为东北春玉米土壤改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置CK(对照,复合肥,65 cm小垄种植)、KF处理(配方施肥,65 cm小垄种植)、BMP处理(配方施肥,130 cm大垄双行种植)3个处理,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不同处理间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和多样性。结果:CK、KF、BMP 3个处理共鉴定出1 372种细菌群落。在不同大小的垄间施用不同比例的肥料种植春玉米,均能提高土壤根际细菌群落组成和群落多样性;各处理土壤细菌指数排序为BMP> KF> CK;CK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指数与处理KF、BMP存在显著差异。优势细菌门水平结构组成分析中均表现为以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等为优势的细菌门类,优势细菌属水平结构组成分析中均表现为鞘氨醇单细胞属(Sphingomonas)、念珠菌固体杆菌属(Candidatus Solibacter)、芽单胞菌属(Gemmatimonas)等为优势菌属;各处理土壤细菌群落在门水平上的PCA分析中CK相似度较低,BMP、KF处理相对聚集。结论:N∶P∶K比例为1∶2∶1、每亩(1亩=0.066 7公顷)施用掺混肥20 kg、耕作方式为65 cm小垄垄上种植春玉米对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更为丰富,对维持作物健康生长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 土壤细菌群落 高通量测序
下载PDF
基于理念驱动的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模式研究
6
作者 孙楠 姜斯文 +4 位作者 王佳玉 罗湘 盖兆梅 姜欣欣 刘洁 《高教学刊》 2024年第14期67-70,共4页
针对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现状,全面系统分析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与科技创新教育课程体系,基于水利事业发展趋势与国家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的人才培养需求,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OBE理念与东北农业大学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建设有机融合,构... 针对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现状,全面系统分析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与科技创新教育课程体系,基于水利事业发展趋势与国家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的人才培养需求,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OBE理念与东北农业大学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建设有机融合,构建“一主线四平台”的科技创新教育模式,为高校其他专业科技创新教育研究与实践提供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理念 高校大学生 科技创新 教育模式 课程体系
下载PDF
农业水利灌溉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天源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1年第8期103-104,共2页
我国农业事业逐渐迈入新的发展阶段,其水利灌溉工程建设质量与农业事业发展成效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从农业水利灌溉工程建设实施要点的分析入手,总结分析当前灌溉工程建设尚存问题,结合对相关措施的实施实现对水利灌溉工程建设质量与安... 我国农业事业逐渐迈入新的发展阶段,其水利灌溉工程建设质量与农业事业发展成效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从农业水利灌溉工程建设实施要点的分析入手,总结分析当前灌溉工程建设尚存问题,结合对相关措施的实施实现对水利灌溉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的强化控制,旨在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灌溉工程 建设质量 安全管理
下载PDF
东北山区农业灌溉水利发展策略分析
8
作者 程娜 李晨洋 《农业与技术》 2017年第6期87-87,共1页
文章基于东北山区自然条件、水利资金投入、水利工程建设和管护、山区农民思想意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山区农业发展对灌溉的需求,提出了对山区农业现代灌溉发展的建议和展望。
关键词 山区 农业灌溉 水利发展 策略
下载PDF
农业水土工程特点与相关教学的思考 被引量:2
9
作者 董文财 周延 关英红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4年第8期200-200,202,共2页
分析了农业水土工程专业研究对象的特点及我国农业水土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存在的不足.针对造成这种不足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指出农业水土工程专业研究生应招收农田水利专业的本科生为主,同时加强农田水利专业本科生农业生态系统及... 分析了农业水土工程专业研究对象的特点及我国农业水土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存在的不足.针对造成这种不足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指出农业水土工程专业研究生应招收农田水利专业的本科生为主,同时加强农田水利专业本科生农业生态系统及植物生理生态相关知识的学习;建议各培养单位统一培养模式,同时设立研究生培养专项科研基金;各高校应加大对文献数据库建设的投入,或者进一步促进资源共享,为研究人员提供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水土工程 研究对象特点 研究生培养
下载PDF
寒区农业流域综合干旱指数构建及其适用性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邢贞相 李根 +4 位作者 付强 王嘉麒 段维义 王红利 刘昊奇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2-51,78,共11页
以挠力河流域为寒区农业流域典型区,构建融合多源信息的综合干旱指数用于寒区农业流域干旱特征的评估,并分析其适用性。基于构建的SWAT模型模拟挠力河流域水文气象要素,计算单一的标准化降水蒸散发指数(SPEI)、标准化土壤湿度指数(SSI)... 以挠力河流域为寒区农业流域典型区,构建融合多源信息的综合干旱指数用于寒区农业流域干旱特征的评估,并分析其适用性。基于构建的SWAT模型模拟挠力河流域水文气象要素,计算单一的标准化降水蒸散发指数(SPEI)、标准化土壤湿度指数(SSI)和标准化径流指数(SRI),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熵权法分别对3种单一干旱指数赋权,通过最小偏差法计算最优组合权重,构建融合气象干旱、农业干旱和水文干旱信息的综合干旱指数(OCDI)。结果表明:OCDI的干旱事件监测结果与历史干旱事件吻合度较高,综合考虑多时间尺度下的OCDI对于挠力河流域干旱状况描述更为准确和全面;3种单一干旱指数监测的干旱程度空间分布差异明显,融合多源信息的OCDI能够从气象干旱、农业干旱和水文干旱多角度揭示挠力河流域综合干旱特征;OCDI与不同类型单一干旱指数均有较高的相关性,在挠力河流域上游对于干旱的综合表征能力更优且年尺度的OCDI综合表征能力优于季尺度和月尺度;OCDI能够较好地识别和区分该流域的综合干旱程度,随着OCDI所识别综合干旱程度的加重,流域实际受旱面积相应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AT模型 最优组合权重 综合干旱指数 寒区农业流域 挠力河流域
下载PDF
易投管理平台在水利工程概预算编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邵文彬 杜俊鹏 +2 位作者 吕军 吴计生 王瑞琪 《东北水利水电》 2022年第11期69-70,共2页
在水利工程设计管理中,传统的概预算工作都是用Excel表格进行计算,但是Excel表格计算比较繁琐,在用公式链接的时候容易出错,会带来一些问题。利用易投管理平台进行计算,方便快捷、提高工作效率,极大地方便了水利设计管理工作。文中以吉... 在水利工程设计管理中,传统的概预算工作都是用Excel表格进行计算,但是Excel表格计算比较繁琐,在用公式链接的时候容易出错,会带来一些问题。利用易投管理平台进行计算,方便快捷、提高工作效率,极大地方便了水利设计管理工作。文中以吉林市昌邑区柳条沟村和口钦村渠道水毁工程为例,介绍易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通过平台的应用,提前完成了工程概算编制工作,并且成果规范,达到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预算 易投管理平台 水利工程
下载PDF
工程认证视域下工科大学生生涯教育改革路径探讨
12
作者 翟继军 赵丽媛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5期134-138,共5页
在工程专业认证视域下,深入开展工科大学生生涯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必须坚持增强学生规划主体性意识、落实工程认证指标要求、增强生涯教育针对性、重视生涯教育系统性等四项基本原则,同时结合高校工科大学生就业、生涯教育实... 在工程专业认证视域下,深入开展工科大学生生涯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必须坚持增强学生规划主体性意识、落实工程认证指标要求、增强生涯教育针对性、重视生涯教育系统性等四项基本原则,同时结合高校工科大学生就业、生涯教育实际情况,不断强化对工科大学生职业意识唤醒和职业价值引导,积极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不断深化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模式变革,积极落实“三全育人”教育理念,努力打造功能完备的生涯教育“服务体系”,逐渐形成一套符合工程认证要求的职业生涯教育新模式,为工科大学生职业发展提供有益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认证 大学生 生涯教育 改革路径
下载PDF
“引丹入城”水利工程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以沁阳市为例
13
作者 郭乙霏 王文婷 《河南科技》 2019年第13期77-79,共3页
拟建的“引丹入城”引入沁阳市区后,可向护城河和天鹅湖供水,设计引水流量0.7m^3/s,年引水总量1051万m^3。工程的建设可有效保障沁阳市城市河湖生态环境用水,生态环境和旅游效益显著,促进了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工程建设 必要性 可行性
下载PDF
中国东北三省地下水储量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4
作者 王子龙 孙昌鸿 +2 位作者 姜秋香 刘传兴 单家珣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60-373,共14页
为完善区域地下水开发利用措施、规划区域地下水资源管理,利用GRACE卫星评估2002—2017年中国东北三省地下水储量变化规律。结合GRACE和GLDAS估算地下水储量变化,与实测地下水储量变化对比验证,并探究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GRACE模拟地... 为完善区域地下水开发利用措施、规划区域地下水资源管理,利用GRACE卫星评估2002—2017年中国东北三省地下水储量变化规律。结合GRACE和GLDAS估算地下水储量变化,与实测地下水储量变化对比验证,并探究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GRACE模拟地下水储量变化与实测地下水储量变化相关性较强,为0.72;地下水储量在2013年盈余最大,2008年亏损最大,平均增长率为2.23 mm/a,秋冬两季有明显亏损,夏季发生盈余;地下水储量空间分布有明显差异性,2013年前东北少西南多,2013年后东北多西南少,黑龙江省变化较为明显,辽宁省和吉林省受旱灾影响亏损过多;降水量和农业用水量变化与地下水储量变化极显著相关,冬季地下水储量变化与降雪显著相关。研究东北三省地下水储量时空变化对中国乃至全球水资源优化配置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储量变化 GRACE GLDAS 降水量 农业用水
下载PDF
基于SD模型黑龙江省农业水足迹可持续性评价
15
作者 姜秋香 王晋京 +2 位作者 王子龙 姜丽莉 隆睿睿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55-67,共13页
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农业水足迹可持续性SD模型,模拟2000~2050年黑龙江省农业水足迹演变规律,从生态安全和经济效益角度评价其可持续性,最终综合评价农业水足迹可持续性。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农业水足迹在2020年达到最高值1152.98亿m^(... 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农业水足迹可持续性SD模型,模拟2000~2050年黑龙江省农业水足迹演变规律,从生态安全和经济效益角度评价其可持续性,最终综合评价农业水足迹可持续性。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农业水足迹在2020年达到最高值1152.98亿m^(3),此后将长期保持较高值,农业水资源匮乏指数在未来30年内将维持在101%;黑龙江省农业水足迹经济效益逐年提高,2050年达到6.14元·m_(-3),农业水足迹人口密度仅有3.38人·万t^(-1);农业水足迹可持续性指标呈正负交叉状态,表明黑龙江省农业水足迹可持续能力较弱;历史年内黑龙江省农业水足迹可持续水平不断恶化,虽在未来年内逐步好转,但远低于初期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水足迹 可持续性评价 系统动力学 农业水足迹强度 黑龙江省
下载PDF
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研究综述
16
作者 赵丽媛 翟继军 《活力》 2023年第3期11-13,共3页
当前有关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的研究多集中于意义研究,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四史”教育之间的关系研究,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困境及成因研究,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实现路径研究等方面。现有研究的问题在于研究视角... 当前有关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的研究多集中于意义研究,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四史”教育之间的关系研究,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困境及成因研究,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实现路径研究等方面。现有研究的问题在于研究视角单一、系统研究不足、内生机制欠缺、实证研究缺乏。后续研究应注意对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相关问题进行系统完善,注意与不同学科理论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红色文化教育 综述
下载PDF
建设生产类项目水土流失预测的差异性研究
17
作者 刘仁涛 盖兆梅 《中国高新科技》 2024年第6期126-128,共3页
建设生产类项目和建设类项目水土流失预测方法大体相同,只有微弱的差异。差异性主要体现在预测时段划分、水土流失面积和土壤侵蚀模数的确定3个重要方面,由于其微弱性往往被许多学者忽视。文章从这三方面对建设生产类项目的水土流失预... 建设生产类项目和建设类项目水土流失预测方法大体相同,只有微弱的差异。差异性主要体现在预测时段划分、水土流失面积和土壤侵蚀模数的确定3个重要方面,由于其微弱性往往被许多学者忽视。文章从这三方面对建设生产类项目的水土流失预测展开研究,分析二者的共性与个性,以及在编制中的常见问题,并通过实例进行演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生产类项目 水土流失预测 水土流失面积 土壤侵蚀模数
下载PDF
黑土区坡耕地水土保持耕作措施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18
作者 张忠学 尹致皓 +3 位作者 余佩哲 齐智娟 魏永霞 李骜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82-293,共12页
为探寻黑土区坡耕地不同水土保持耕作措施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机理,开展了田间小区试验。设置横坡耕作(TP)、垄向区田(RF)、深松(SF)、横坡耕作+垄向区田(TP-R)、横坡耕作+深松(TP-S)、垄向区田+深松(RF-S)3种水土保持耕作措施及3种组... 为探寻黑土区坡耕地不同水土保持耕作措施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机理,开展了田间小区试验。设置横坡耕作(TP)、垄向区田(RF)、深松(SF)、横坡耕作+垄向区田(TP-R)、横坡耕作+深松(TP-S)、垄向区田+深松(RF-S)3种水土保持耕作措施及3种组合耕作措施,并以常规顺坡耕作(CK)为对照,分析了土壤孔隙度、土壤机械组成、水稳性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土壤养分含量等指标,并采用TOPSIS模型对不同水土保持耕作措施进行了综合评价,筛选了土壤稳定性强且蓄水保肥效果良好的水土保持耕作措施。结果表明:在玉米的全生育期内,深松、垄向区田、横坡耕作均能提高土壤体积含水率。TP-S处理体积含水率最大,0~40 cm土层平均体积含水率较CK处理增加29.47%;RF-S处理平均孔隙度最大,TP-S处理次之,平均孔隙度较CK处理分别增大10.68%、9.25%;TP-S处理能够显著提高土壤稳定性,其中平均质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和大团聚体含量(R0.25)较CK处理分别增加12.30%、19.57%、13.97%;TP-S处理能够改善土壤机械组成,TP-S处理粗砂粒、粉粒、黏粒含量较CK处理增加15.40%、26.89%、1.90%,细砂粒含量较CK处理降低31.56%;TP-S处理IN(无机态氮)、AP(有效磷)、AK(速效钾)含量最高,较CK处理IN、AP、AK含量分别增加42.81%~55.32%、39.69%~40.68%、20.41%~25.45%。由TOPSIS模型综合评价结果可知,TP-S处理贴合度最高,土壤结构更稳定,且蓄水保肥效果更好,为适宜该地区的水土保持耕作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区 坡耕地 耕作措施 土壤结构 蓄水保肥 TOPSIS模型
下载PDF
松花江流域NPP时空演变及其对极端气候的响应机制
19
作者 贾朝阳 郭亮 +2 位作者 崔嵩 付强 刘东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1-147,共17页
为探究全球气候变化条件下松花江流域陆地生态系统健康程度的变化特征,基于2000—2020年MODIS MOD17A3HGF数据集,采用趋势分析、相关性分析、M-K检验、地理探测器和相对重要性分析等方法,结合气象站点数据和土地利用数据,分析植被净初... 为探究全球气候变化条件下松花江流域陆地生态系统健康程度的变化特征,基于2000—2020年MODIS MOD17A3HGF数据集,采用趋势分析、相关性分析、M-K检验、地理探测器和相对重要性分析等方法,结合气象站点数据和土地利用数据,分析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对极端气候事件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松花江流域年均NPP值为407.45 g/m^(2)(以C计,下同),以年均4.82 g/m的速率显著上升(p<0.01);极端降水事件对植被NPP空间分异性的影响强于极端气温事件,极端气候指数间交互作用的影响大于单一极端气候指数的影响,流域及农田和草地生态系统NPP主要受总降水量(PRCPTOT)与年平均最低气温(TMIN)交互作用的影响,森林、湿地和聚落生态系统NPP分别受中雨日数(R10 mm)与年平均最高气温(TMAX)交互作用、强降水量(R95P)与TMIN交互作用和R10 mm与暖夜日数(TN90P)交互作用的影响;时间尺度上PRCPTOT、TMAX和TMIN是植被NPP的主要影响因素,空间尺度上PRCPTOT和TMIN是多年平均NPP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可为量化气候变化背景下区域生态系统健康程度和应对极端气候事件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花江流域 净初级生产力 极端气候事件 陆地生态系统 时空演变规律 驱动因素 地理探测器
下载PDF
东北黑土区农林混合利用坡面土壤水分空间异质性及主控因素 被引量:29
20
作者 郭欣欣 付强 +2 位作者 卢贺 高凤杰 杭艳红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123-130,共8页
针对黑土区坡面尺度上土壤水分在土地利用结构(从坡顶到坡脚,即沿着坡长方向,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排列方式)、土地利用类型(农地和林地)及地形要素的协同作用下的空间分异规律及影响机制尚不清楚的现状,以黑龙江省黑土区的农林混合利用... 针对黑土区坡面尺度上土壤水分在土地利用结构(从坡顶到坡脚,即沿着坡长方向,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排列方式)、土地利用类型(农地和林地)及地形要素的协同作用下的空间分异规律及影响机制尚不清楚的现状,以黑龙江省黑土区的农林混合利用典型坡面(克山县)为研究对象,应用植被数量生态学中的冗余分析方法(RDA)分析0~20、20~40、40~60 cm土壤水分剖面变异特征、不同土地利用结构下(农地-农地-农地-农地-农地,农地-农地-林地-林地-农地,农地-农地-林地-林地-林地,林地-林地-农地-林地-农地)坡面土壤水分异质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坡面土壤含水率介于5.77%~45.57%,农地土壤含水率显著高于林地(P<0.05),纵向上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层间土壤含水率差异均不显著;土壤水分呈中等变异,纵向上农地各土层的变异系数(35.9%~39.6%)均高于林地(30.0%~36.5%),农林混合利用加强了土壤水分的空间变异程度;4种土地利用结构下,坡面土壤水分沿坡长方向呈不同的变化趋势,与土地利用镶嵌分布规律有关;冗余分析结果显示土地利用类型是影响黑土区坡面土壤水分异质性的主控因素,坡度次之,坡位和海拔高度对坡面土壤水分异质性也有影响。对于黑龙江黑土区坡面,需要结合土地利用结构配置等土地管理措施与不同的农业措施来防止坡面土壤侵蚀、提高东北区土壤肥力,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水分 土地利用 空间异质性 农林混合结构 坡面 黑土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