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模糊物元模型在新疆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
作者 李林 付强 贺延国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6-48,共3页
在模糊物元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欧氏贴近度的概念,提出了基于欧氏贴近度的模糊物元分析方法。在对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综合评价时,把各地区各开发利用阶段作为物元的事物,以它们的各项评价指标及其相应的模糊量值构造复合模糊物元,... 在模糊物元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欧氏贴近度的概念,提出了基于欧氏贴近度的模糊物元分析方法。在对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综合评价时,把各地区各开发利用阶段作为物元的事物,以它们的各项评价指标及其相应的模糊量值构造复合模糊物元,通过计算与标准模糊物元之间的欧氏贴近度,并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实现对各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综合评价与排序。该模型被应用到新疆农业水资源可持续综合评价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新疆水资源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物元 欧氏贴近度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层次分析法
下载PDF
东北黑土区覆膜种植对土壤水分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谢萌 付强 +1 位作者 汪可欣 姜辛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8-42,共5页
为改善黑土旱作区作物的水分有效性,探索地膜覆盖不同播种模式在该地区的适用性,于2011年在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节水灌溉实验基地进行试验,设置覆膜条件下垄台种植与垄沟种植2种栽培模式。以传统垄作为对照,研究地膜覆盖条件下2种种植模... 为改善黑土旱作区作物的水分有效性,探索地膜覆盖不同播种模式在该地区的适用性,于2011年在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节水灌溉实验基地进行试验,设置覆膜条件下垄台种植与垄沟种植2种栽培模式。以传统垄作为对照,研究地膜覆盖条件下2种种植模式对夏玉米田土壤水分、产量及土壤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条件下垄台种植和垄沟种植处理均能显著改善该地区玉米出苗期-拔节期土壤水分,形成较好土壤墒情,为玉米增产提供有力保障。其中垄台种植优于垄沟种植,增产效果明显,分别较对照增产15.05%和11.75%,平均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16.33%和14.66%。因此,地膜覆盖条件下垄台种植模式在改善土壤水分效用的同时能显著增产增收,是东北黑土旱作区玉米的高效栽培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膜 垄种 沟种 土壤含水率 玉米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关于大学生就业权益法律保障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韩雪 王宁 张索坤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第13期63-64,共2页
就业权益是大学生的一项基本权益,但近年来,大学生就业权益被侵害的事件时有发生。本文结合工作实际,探讨了当前大学生就业权益受到侵害的现状和原因,并从法律保障的角度提出维护大学生就业权益的根本途径,即建立健全法律保障体系。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权益 法律保障
下载PDF
基于MIT模式的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改革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晨洋 刘东 赵晶 《山西建筑》 2010年第22期220-221,共2页
针对现行《建筑材料》课程教学中存在的许多弊端,进行了新型教学模式———MIT的研究,对MIT教学模式进行设计,并探讨了实现MIT的途径,促进了高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更深层次整合,为寻求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型教学模式,进行了一次有意义的尝试。
关键词 建筑材料 MIT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农业水土工程特点与相关教学的思考 被引量:2
5
作者 董文财 周延 关英红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4年第8期200-200,202,共2页
分析了农业水土工程专业研究对象的特点及我国农业水土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存在的不足.针对造成这种不足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指出农业水土工程专业研究生应招收农田水利专业的本科生为主,同时加强农田水利专业本科生农业生态系统及... 分析了农业水土工程专业研究对象的特点及我国农业水土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存在的不足.针对造成这种不足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指出农业水土工程专业研究生应招收农田水利专业的本科生为主,同时加强农田水利专业本科生农业生态系统及植物生理生态相关知识的学习;建议各培养单位统一培养模式,同时设立研究生培养专项科研基金;各高校应加大对文献数据库建设的投入,或者进一步促进资源共享,为研究人员提供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水土工程 研究对象特点 研究生培养
下载PDF
关于建筑材料课程教学重点的探讨 被引量:1
6
作者 刘东 李晨洋 《山西建筑》 2010年第23期220-221,共2页
针对建筑材料课程特点及教学重点的意义,对建筑材料课程教学重点即授课重点、学习方法、理论联系实践等内容加以探讨,以求更准确的渗透学科知识,提高教学质量,为国内相关院校的教学提供指导。
关键词 建筑材料 教学重点 学习方法 理论与实践
下载PDF
东北半干旱抗旱灌溉区有限供水对大豆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魏永霞 张忠学 王立敏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8,13,共4页
东北半干旱区是我国北方旱农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多数地区没有灌溉水源。降水量少,时空分布不均,春风大,蒸发强,春旱已成为制约本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为了探索适合于东北半干旱区的农业抗旱节水技术集成模式,针对本区的资源环境和灾... 东北半干旱区是我国北方旱农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多数地区没有灌溉水源。降水量少,时空分布不均,春风大,蒸发强,春旱已成为制约本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为了探索适合于东北半干旱区的农业抗旱节水技术集成模式,针对本区的资源环境和灾害特点等,选取了坐水播种和苗期补灌技术,结合盆栽试验,在坐水播种和苗期补水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的供水处理对大豆的生长发育及其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提出了水分利用效率的最佳供水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水播种 苗期补灌 大豆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水利水电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旭 《吉林蔬菜》 2012年第4期58-60,共3页
本文针对我国水利水电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缺乏对实习的正确认识、学生缺少实践的机会、知识掌握不牢、实习经费严重不足、学生对实习兴趣不大以及仿真实习系统少,实习设备老化等问题,提出了要正确认识大学生实习、合理安排实践教学、建... 本文针对我国水利水电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缺乏对实习的正确认识、学生缺少实践的机会、知识掌握不牢、实习经费严重不足、学生对实习兴趣不大以及仿真实习系统少,实习设备老化等问题,提出了要正确认识大学生实习、合理安排实践教学、建立开放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校企合作实习基地、激发学生实践热情、改善实践教学设备,增加仿真操作训练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水电专业 实践教学 问题对策
下载PDF
论黑龙江垦区水利现代化建设发展战略
9
作者 马庆国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03年第2期1-2,共2页
水利的现代化就是用现代的先进的设备、材料装备水利,用现代的先进的技术改造传统水利;用现代科学管理办法管理水利;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水利。坚持遵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运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以水的安全性和水... 水利的现代化就是用现代的先进的设备、材料装备水利,用现代的先进的技术改造传统水利;用现代科学管理办法管理水利;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水利。坚持遵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运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以水的安全性和水环境建设为主线,以优化配置水资源为中心,以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为重点,充分发挥水资源多功能作用。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改善环境与生态,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垦区 水利现代化 水利建设 发展战略 水资源 水环境 安全性
下载PDF
三江平原水利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10
作者 杨萍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03年第2期17-18,共2页
文章回顾了三江平原20世纪50年代至21世纪初水利建设的3个阶段,结合目前水利面临的新形势,探讨了今后三江平原水利建设的持续发展之路。
关键词 三江平原 水利建设 可持续发展 地表水 防洪除涝
下载PDF
松花江干流PAHs的底泥-水交换行为及时空异质性 被引量:8
11
作者 崔嵩 付强 +4 位作者 李天霄 李一凡 刘毅鑫 吕正律 李鹏程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09-515,共7页
为了解松花江干流底泥和水体中PAHs(多环芳烃)的环境分布行为,应用逸度方法研究了松花江中PAHs的底泥-水交换行为及时空异质性特征.结果表明:KOW(辛醇-水分配系数)影响PAHs的底泥-水交换行为,并与底泥-水交换的ff(逸度分数)呈显... 为了解松花江干流底泥和水体中PAHs(多环芳烃)的环境分布行为,应用逸度方法研究了松花江中PAHs的底泥-水交换行为及时空异质性特征.结果表明:KOW(辛醇-水分配系数)影响PAHs的底泥-水交换行为,并与底泥-水交换的ff(逸度分数)呈显著负相关(R=-0.801,P=0.000),而ff与PAHs的溶解度则呈正相关(R=0.499,P〈0.05);高环PAHs的底泥-水交换行为受w(OC)变化的影响较为强烈,w(OC)每提高0.10%,2~6环PAHs的ff降低0.7%~11.0%;春季PAHs的底泥-水交换的ff大于夏季.低环的Nap(萘)表现出明显的由底泥向水体的迁移行为,Phe(菲)和Fl A(荧蒽)几乎接近于平衡状态,而高环的BaP(苯并[a]芘)和Bg P(苯并[ghi]苝)则相反.夏季PAHs的大气传输及本地排放源的沉降,可能为松花江干流PAHs的主要来源;汇入支流的输入可视为主干河流水体中污染物的另一来源.水体中2~4环PAHs处于中等变异,5~6环PAHs则表现为强变异;底泥中3~4环PAHs处于中等变异,而其他环数PAHs则呈强变异.从季节性变化来看,夏季底泥中PAHs的CV(变异系数)相对较大,而春季水体中PAHs的CV则略大于夏季.研究显示,PAHs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水体中悬浮颗粒物和底泥中w(OC),以及外源性PAHs的输入,均会使不同环数PAHs在水体和底泥中的CV产生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松花江 底泥-水交换 时空异质性 逸度方法
下载PDF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简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金萍 曾赛星 +1 位作者 齐国友 杨旭 《农村经济》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2-25,共4页
首先简单介绍了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情况及对我国农村合作经济发展启示 ,并从我国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类型、作用、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几方面总结了我国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及研究现状 ,最后提出对我国农村合作经济... 首先简单介绍了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情况及对我国农村合作经济发展启示 ,并从我国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类型、作用、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几方面总结了我国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及研究现状 ,最后提出对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中国 发展情况 发达国家 发展类型 美国 发展启示 简析 特点
下载PDF
不同农田植被条件下黑土坡耕地产流和产沙特征 被引量:6
13
作者 吴限 魏永霞 +1 位作者 王敏 王龙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5年第3期101-104,111,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农田植被条件下的水土侵蚀特征,为该区作物种类选择提供参考。[方法]2013年在位于东北典型黑土带上的黑龙江省红星农场径流小区内,开展了玉米、大豆、大豆—玉米间作3种农田植被条件下的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特征研究。[结... [目的]研究不同农田植被条件下的水土侵蚀特征,为该区作物种类选择提供参考。[方法]2013年在位于东北典型黑土带上的黑龙江省红星农场径流小区内,开展了玉米、大豆、大豆—玉米间作3种农田植被条件下的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特征研究。[结果]玉米的径流拦蓄和土壤侵蚀控制的效果最好,间作次之,大豆位居最后;玉米和间作模式的地表径流分别较大豆减少了15.8%和10.7%,土壤侵蚀量亦分别减少了10.47%和5.35%。[结论]在较低降雨强度下玉米和间作的减流减沙效果差别不甚明显,在较高强度下玉米和间作减流减沙效果明显好于大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降雨 黑土区 坡耕地 叶面积指数 农田植被 产流 产沙
下载PDF
不同灌溉模式下寒地稻田CH_4和N_2O排放及温室效应研究 被引量:25
14
作者 王孟雪 张忠学 +1 位作者 吕纯波 林彦宇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5-100,共6页
为了研究寒地稻田CH4和N2O排放特征,选取黑龙江省寒地稻田为研究对象,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控制灌溉、间歇灌溉、浅湿灌溉及淹灌四种水分管理模式等4个处理的CH4和N2O排放通量进行观测。结果表明,不同灌溉模式下的CH4和N2O排放高峰... 为了研究寒地稻田CH4和N2O排放特征,选取黑龙江省寒地稻田为研究对象,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控制灌溉、间歇灌溉、浅湿灌溉及淹灌四种水分管理模式等4个处理的CH4和N2O排放通量进行观测。结果表明,不同灌溉模式下的CH4和N2O排放高峰均出现在水稻生长旺季,而休闲期内排放较少。相对于淹灌,浅湿灌溉稻田CH4累积排放量降低了27.2%,控制灌溉处理的降低了34%,间歇灌溉处理的降低了48.2%。长期淹灌稻田N2O排放量比间歇灌溉稻田减少0.41kg/hm2,比控制灌溉稻田增加0.38kg/hm2,比浅湿灌溉稻田增加0.37kg/hm2。总体温室效应分析,节水灌溉模式能有效抑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并显著地降低CH4和N2O的总温室效应。水稻生育期内,CH4排放量减少时期,N2O排放量有增加趋势,综合考虑CH4和N2O排放的消长关系,才能有效减缓稻田温室气体的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模式 CH4排放 N2O排放 排放通量 温室效应
下载PDF
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的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 被引量:18
15
作者 李林 付强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22-825,共4页
影响城市水资源承载力的各个因素中,经常存在多重相关性,采用传统最小二乘回归法建模,其估计参数存在较大误差,预测精度降低。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借助主成分分析与典型相关分析,采用成分提取的方法,克服了自变量间的多重相关性,建... 影响城市水资源承载力的各个因素中,经常存在多重相关性,采用传统最小二乘回归法建模,其估计参数存在较大误差,预测精度降低。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借助主成分分析与典型相关分析,采用成分提取的方法,克服了自变量间的多重相关性,建立了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分析,得到较为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最小二乘回归 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 模型
下载PDF
水肥耦合条件下水稻株高及其与产量关系组成分析 被引量:14
16
作者 何双红 魏永霞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29-132,共4页
黑龙江省宝清县进行水肥耦合试验,采用饱和D-最优设计,在水稻控制灌溉条件下,对氮肥、磷肥、钾肥、灌水量四因素对株高、产量的影响以及二者之间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生育阶段不同肥料对株高的影响不尽相同;在一定的... 黑龙江省宝清县进行水肥耦合试验,采用饱和D-最优设计,在水稻控制灌溉条件下,对氮肥、磷肥、钾肥、灌水量四因素对株高、产量的影响以及二者之间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生育阶段不同肥料对株高的影响不尽相同;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通过增加施肥量来增加株高和产量,但过度施肥使得株高过高会造成水稻倒伏和减产;最佳的株高和产量分别为96.82 cm和17 797.90 kg/hm2,相应的水肥用量为氮223.09 kg/hm2、钾63.74 kg/hm2、磷9.15 kg/hm2,土壤水分控制标准为饱和含水率的63.9%~8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肥耦合 控制灌溉 株高 产量
下载PDF
冻深对北方高寒地区土壤入渗特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付强 王立权 +1 位作者 李天霄 王子龙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12,共3页
基于冬季野外大田土壤入渗试验,以北方高寒地区——哈尔滨为例,分析了冻深对冻结土壤入渗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冻结土壤入渗能力与非冻结土壤相比具有较大的区别,其入渗能力要远小于非冻结土壤,冻结土壤具有明显的减渗特性。研究结果... 基于冬季野外大田土壤入渗试验,以北方高寒地区——哈尔滨为例,分析了冻深对冻结土壤入渗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冻结土壤入渗能力与非冻结土壤相比具有较大的区别,其入渗能力要远小于非冻结土壤,冻结土壤具有明显的减渗特性。研究结果对于指导北方高寒地区科学合理地制定冬春灌溉技术指标及高效利用土壤水资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深 冻结土壤 入渗特性 哈尔滨
下载PDF
属性识别理论模型在土壤肥力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8
作者 赵青 王子龙 姜秋香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2007年第3期265-267,271,共4页
土壤肥力受到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双重影响,而且评价指标数据集较大属于高维数据,因此对其进行客观的综合评价显得非常困难。运用属性识别理论模型和层次分析法对土壤肥力综合评价进行了研究,结果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评价结果相一致... 土壤肥力受到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双重影响,而且评价指标数据集较大属于高维数据,因此对其进行客观的综合评价显得非常困难。运用属性识别理论模型和层次分析法对土壤肥力综合评价进行了研究,结果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评价结果相一致。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系数,避免了权重确定的主观性,同时该模型计算简单,适应于有评价标准的质量评价问题。表3,参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肥力 综合评价 属性识别理论模型 层次分析法
下载PDF
井灌水稻防御冷水害试验研究综述 被引量:5
19
作者 门宝辉 刘庆华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3-76,共4页
对井灌水稻防御冷水害进行试验研究 ,总结了相关内容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和趋势 ,针对井水灌溉水稻水温较低的特点 ,提出了平衡水温的概念 ,同时研究了水温与气温的关系等 ,并介绍了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希望为我国北方井灌水稻的发... 对井灌水稻防御冷水害进行试验研究 ,总结了相关内容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和趋势 ,针对井水灌溉水稻水温较低的特点 ,提出了平衡水温的概念 ,同时研究了水温与气温的关系等 ,并介绍了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希望为我国北方井灌水稻的发展提供灌溉方面的理论依据 ,供井灌区水利工作者参考。图 1,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冷水害 平衡水温 气温 非水灌溉 防御措施
下载PDF
嘉峪关水源地潜水含水层渗透系数的确定 被引量:1
20
作者 靖晶 王福刚 +2 位作者 苑艺琳 高振凯 李衡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45-47,53,共4页
利用嘉峪关水源地实际勘查资料,运用稳定流非完整井法中的单井抽水试验、多孔抽水试验、干扰井群法;以及非稳定流中的降深-时间量板法和潜水斜率解析法等5种方法计算渗透系数,并对这5种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同时结合研究区已有... 利用嘉峪关水源地实际勘查资料,运用稳定流非完整井法中的单井抽水试验、多孔抽水试验、干扰井群法;以及非稳定流中的降深-时间量板法和潜水斜率解析法等5种方法计算渗透系数,并对这5种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同时结合研究区已有渗透系数计算成果,知嘉峪关水源地的渗透系数计算结果为330.79~424.20m/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峪关 潜水 稳定流 非完整井 渗透系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