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4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计算机专业本科生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以东北农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许永花 李晓明 +1 位作者 刘金明 陈争光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3年第1期138-140,158,共4页
针对传统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省属重点农业院校的办学特点,应用SWOT态势分析法对东北农业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办学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基于“欧林三角”模型的教学理念,构建了“课程设置... 针对传统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省属重点农业院校的办学特点,应用SWOT态势分析法对东北农业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办学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基于“欧林三角”模型的教学理念,构建了“课程设置合理、教学模式先进、实践教学良好、评价机制科学”四位一体、有机融合的培养体系。从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实践教学和评价机制四个方面对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了系统阐述,并对人才培养的效果进行了评价与分析,有效践行适于农业院校计算机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为相关院校信息化人才培养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院校 计算机专业 SWOT分析 人才培养模式
下载PDF
高等农业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东北农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贾银江 张铁军 +2 位作者 孙红敏 刘文洋 苏中滨 《西部素质教育》 2018年第14期3-5,共3页
文章针对高等农业院校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现状,分析了高等农业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体系、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考核方法四个方面介绍了东北农业大学计算机基础改革实践情况,并提出了下一步改革的要点与思路。
关键词 大学计算机基础 教学改革 计算思维
下载PDF
农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自主学习理论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研究
3
作者 邓铭辉 于嵩 康建新 《科教导刊》 2016年第10期131-132,共2页
根据新时期高校教育教学的要求和研究生教育的需要,结合自主学习理论,文章提出了在农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自主学习研究,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和创造能力,实现教学模式改革的创新,完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内容。
关键词 电子信息工程 自主学习 大学教育
下载PDF
农业院校电气工程类专业信息化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魏东辉 房俊龙 +3 位作者 倪晶 董桂菊 王树文 王立舒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第21期89-89,共1页
为适应学校规模的扩大、社会改革步伐的加快、农业科技的飞速发展,对农业院校电气工程类专业进行综合改革已是大势所趋。同时,为引导高校主动适应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优化专业结构,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大力... 为适应学校规模的扩大、社会改革步伐的加快、农业科技的飞速发展,对农业院校电气工程类专业进行综合改革已是大势所趋。同时,为引导高校主动适应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优化专业结构,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为提高我省农业生产水平,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提供更多的合格人才,并可以引领示范同类型高校相关专业的改革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工程 专业建设 课程建设
下载PDF
基于优化虚拟力矩阵的农业通信节点部署方法
5
作者 杨利红 陈霞 《计算机仿真》 2024年第4期378-381,506,共5页
农田通常面积广阔,地形复杂,不同区域的信号覆盖范围和信号强度存在差异。为了保证智慧农业数据的实时和准确传输,避免网络资源浪费,提出了基于FFT算法的智慧农业通信节点部署方法。利用布尔感知模型计算目标点的覆盖程度,调节传感器节... 农田通常面积广阔,地形复杂,不同区域的信号覆盖范围和信号强度存在差异。为了保证智慧农业数据的实时和准确传输,避免网络资源浪费,提出了基于FFT算法的智慧农业通信节点部署方法。利用布尔感知模型计算目标点的覆盖程度,调节传感器节点位置,获得最大化监控区域的覆盖率。通过信息接收能耗和发送能耗,计算出中继节点和动作节点间通信能量消耗。使用FFT算法计算网络虚拟力函数模型,优化虚拟力矩阵,完成智慧农业通信节点部署。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通信节点部署效果好,网络覆盖面积合理,能减少能量消耗,延长网络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FT算法 智慧农业 通信节点 节点部署 网络能耗
下载PDF
以农业信息化为导向的高等农业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 被引量:5
6
作者 王丹 彭静 王艳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第16期47-48,共2页
针对农业信息化人才短缺及高等农业院校计算机专业办学特色不突出的现状,对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改革提出一些建议。旨在提高高等农业院校计算机专业办学水平,培养有竞争优势的农业信息化人才,缓解农业信息服务人才短缺问题。
关键词 农业信息化 计算机专业 高等农业院校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人才培养评价体系构建 被引量:3
7
作者 谢秋菊 朱景福 +5 位作者 张喜海 许永花 于海明 王雪 刘畅 崔素萍 《农业网络信息》 2017年第4期128-131,共4页
针对现有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培养评价体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从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出发,针对课程体系、实践创新能力、教学过程监控等方面构建了多元化、特色鲜明的二级评价指标体系。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业信息化硕士培养为... 针对现有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培养评价体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从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出发,针对课程体系、实践创新能力、教学过程监控等方面构建了多元化、特色鲜明的二级评价指标体系。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业信息化硕士培养为例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学生对课程体系设置、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教学组织、管理、考核等的比较认可,同时学生对教学过程监控有更大的期望,需要进一步加强现有培养方案的教学过程监控,调整培养方案,提高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培养 农业信息化 专业硕士 评价体系
下载PDF
电气信息类“职业提升型”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沈维政 王艳 +1 位作者 孙红敏 李晓明 《高教学刊》 2015年第22期45-46,共2页
针对目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电气信息类专业硕士为例,提出"职业提升型"专业硕士培养模式。修订培养目标,建立新的专业硕士培养方案;改革课程设置,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建立研究生职业规划指导制度。力争培养实... 针对目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电气信息类专业硕士为例,提出"职业提升型"专业硕士培养模式。修订培养目标,建立新的专业硕士培养方案;改革课程设置,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建立研究生职业规划指导制度。力争培养实践能力强、适应职业需求的电气信息类专业硕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硕士 培养模式 职业提升型 电气信息类
下载PDF
农业电气化专业实践基地建设及人才培养探索
9
作者 房俊龙 倪晶 +1 位作者 果莉 李明 《大学教育》 2015年第9期142-143,共2页
针对农业电气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提出了新的农业电气化专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利用具体实例阐述了农业电气化专业实践基地的构建、管理及教学模式,探讨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及高校人事改革... 针对农业电气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提出了新的农业电气化专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利用具体实例阐述了农业电气化专业实践基地的构建、管理及教学模式,探讨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及高校人事改革议题,对其他院校建设实践基地,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基地 建设与实践 实践与创新能力 校企合作
下载PDF
构建高等农业院校电气工程类专业实践教学新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10
作者 房俊龙 果莉 +1 位作者 马文川 任艳杰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第15期251-252,共2页
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构建是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的新课题,本文通过论述农业院校电气工程类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探讨了农业院校电气工程类专业实践教学新体系构建原则与方案、实施保障与措施以及应用效果与作用。
关键词 高等农业院校 电气工程类 实践教学 教学体系
下载PDF
农业院校大学计算机基础类课程建设研究
11
作者 刘文洋 赵洁 苏中滨 《科教文汇》 2013年第9期87-87,94,共2页
根据农业院校的实际特点,讨论了农业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体系结构,并提出了建议开设的课程,探讨了计算机基础课程分层次教学的问题。在教学内容的建设方面,提出要重视以案例教学为切入点,加强计算思维训练。
关键词 计算机基础 课程体系结构 分层次教学 案例教学 计算思维
下载PDF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工科大学生专业素质影响因素研究
12
作者 张继成 郑萍 +2 位作者 王莉薇 付强 张涛 《时代汽车》 2023年第15期56-58,共3页
为了加快新工科学生的培养,满足未来工程新业态、新产业要求,本研究在大数据背景下,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工科大学生认知能力、行为能力和专业素质之间的潜在影响机制,定量化、直观地展现大学生认知能力和行为能力对专业素质的影响因素... 为了加快新工科学生的培养,满足未来工程新业态、新产业要求,本研究在大数据背景下,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工科大学生认知能力、行为能力和专业素质之间的潜在影响机制,定量化、直观地展现大学生认知能力和行为能力对专业素质的影响因素,可为工科学生培养提供有效参考,也为用工程模型思想解决学生培养问题提供的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科大学生 专业素质 影响因素 结构方程模型
下载PDF
玉米精量播种区段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被引量:1
13
作者 凌琳 颜丙新 +5 位作者 武广伟 李汉青 肖跃进 梅鹤波 董建军 孟志军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6,共8页
简述了玉米精量播种区段控制技术的重要意义,指出精量播种区段控制技术是节约良种、提高产量的有效手段,是实现玉米播种节种减损的重要途径。概述了区段控制的发展历程,基于区段控制流程将玉米精量播种区段控制技术分解为种子着床定位... 简述了玉米精量播种区段控制技术的重要意义,指出精量播种区段控制技术是节约良种、提高产量的有效手段,是实现玉米播种节种减损的重要途径。概述了区段控制的发展历程,基于区段控制流程将玉米精量播种区段控制技术分解为种子着床定位、位置关系判断、排种启停控制等3个过程,并介绍了3个过程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历程。综合国内外研究,指出了目前区段控制技术面临的主要技术难点,并结合我国当前玉米播种情况,展望了我国玉米精量播种区段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精量播种 区段控制 研究现状
下载PDF
双轨道弹射式水稻精量直播排种器设计与试验
14
作者 李汉青 颜丙新 +3 位作者 武广伟 凌琳 赵春江 孟志军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0-72,共13页
针对现有排种器存在投种不顺及大播量成穴性较差等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双轨道弹射式水稻精量直播排种器。基于理论分析设计了关键部件,利用DEM-MBD耦合仿真技术得到了弹簧力参数及因素取值范围,明确了转速超过35 r/min后排种器的性能显... 针对现有排种器存在投种不顺及大播量成穴性较差等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双轨道弹射式水稻精量直播排种器。基于理论分析设计了关键部件,利用DEM-MBD耦合仿真技术得到了弹簧力参数及因素取值范围,明确了转速超过35 r/min后排种器的性能显著下降。以合格率、漏播率及重播率为性能评价指标开展台架正交试验,研究转速、调节深度及稻种球度对排种器工作性能的影响,建立排种性能评价指标的回归预测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排种轮转速为23.06 r/min、型孔深度为8.99 mm、稻种球度为52.7%时,排种器合格率为88.58%、漏播率为4.43%、重播率为6.99%,排种器工作性能最佳。为验证排种器工作性能及优化后参数的准确性,开展了田间试验,试验结果与优化后结果保持一致,回归方程预测结果误差小于2%,验证了试验可行性及参数准确性,在最优参数下排种器穴径合格率为100%、平均穴径为3.62 cm、穴径变异系数为18.45%、平均穴距为22.98 cm、穴距变异系数为8.43%、平均穴粒数为11.08、穴粒数变异系数为17.56%。所设计的排种器具有较好的播种性能、较高的穴径合格率及较低的变异系数,表明该排种器具有良好的成穴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精量排种器 双轨道 弹射式
下载PDF
基于因子分析与灰色关联的生态农业经济竞争力评价——以黑龙江省为例 被引量:20
15
作者 任永泰 于浩然 +1 位作者 刘慧 王会英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85-92,153,共9页
生态农业经济竞争力是农业经济发展的综合能力。基于2017年的数据,建立由8个子系统支撑的黑龙江省生态农业经济竞争力系统,构建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基于因子分析的系统聚类模型测算黑龙江省13个地市的生态农业经济竞争力强弱程度并... 生态农业经济竞争力是农业经济发展的综合能力。基于2017年的数据,建立由8个子系统支撑的黑龙江省生态农业经济竞争力系统,构建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基于因子分析的系统聚类模型测算黑龙江省13个地市的生态农业经济竞争力强弱程度并进行排序聚类,绘制竞争力分布图。将熵权法与灰色关联度分析结合,计算出各影响因素及子系统核心度。结果表明,农业科研人员全时当量为核心因素,农业科教支持竞争力为核心竞争力,因此提升农业科技水平是提升黑龙江省生态农业经济竞争力的核心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农业经济 因子分析 系统聚类 熵权法 灰色关联度
原文传递
东北寒地水稻冠层氮素含量高光谱预测模型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树文 宋玉柱 +2 位作者 张长利 马昕宇 郭思琪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9-88,共10页
为实现动态、无损监测寒地水稻氮素状况,利用高光谱成像技术,分析不同生育期水稻冠层光谱特征,借助波段自相关分析(Bands inter-correlation analysis,BICA)与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PCA),选择特征波段构建多种植被... 为实现动态、无损监测寒地水稻氮素状况,利用高光谱成像技术,分析不同生育期水稻冠层光谱特征,借助波段自相关分析(Bands inter-correlation analysis,BICA)与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PCA),选择特征波段构建多种植被指数。根据植被指数与氮素含量相关性,建立单变量预测模型。利用最大R2增量法(MAXR)分析全部植被指数与氮素含量定量关系,建立多变量预测模型。结果表明,从分蘖期到抽穗期,寒地水稻冠层光谱反射率在可见光波段内降低,在近红外波段内增加。基于BICA-PCA-MAXR预测模型预测精度和稳定性较基于BICA-PCA结合一元回归预测模型显著提升。研究结果可为水稻氮素含量快速检测提供地域参考,水稻精准施肥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氮素 预测模型 波段自相关分析 主成分分析 最大R2增量法
下载PDF
2006~2012年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东北毒株GP5和M基因变异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广兴 李沛然 +4 位作者 李鹏冲 任玉东 黄小丹 张瑞莉 吴宪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0,共10页
分离鉴定三株中国东北地区PRRSV,对其主要结构蛋白GP5和M基因RT-PCR扩增和测序,同时对2006-2012年东北地区PRRSV毒株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三株东北地区PRRSV分离株均属于美洲型高致病性毒株,JilinTN2株和HH12株可能由JXA1变... 分离鉴定三株中国东北地区PRRSV,对其主要结构蛋白GP5和M基因RT-PCR扩增和测序,同时对2006-2012年东北地区PRRSV毒株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三株东北地区PRRSV分离株均属于美洲型高致病性毒株,JilinTN2株和HH12株可能由JXA1变异而来,GP5基因变异较大,而M基因相对保守;一些氨基酸变异会改变GP5和M蛋白的二级结构;GP5蛋白中和表位Q40和L41的突变和诱骗表位P的新突变在2011和2012年黑龙江省PRRSV毒株中被发现,33~37aa处氨基酸的变异对潜在糖基化位点的数量和位置影响较大,可能会干扰中和抗体对紧随其后的中和表位识别,减少病毒中和抗体应答;GP5中PRRSV毒力关键位点的新突变在2012年分离株中被发现。文章揭示东北地区PRRSV流行毒株GP5基因的变异特征,PRRSV仍在不断发生变异,需针对GP5基因变异采取相应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GP5 M 基因变异 分子进化
下载PDF
精细农业无线传感器网络终端节点定位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立舒 张丽影 +2 位作者 张智文 杨鹏 王树文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3-46,共4页
针对现有精细农业传感器网络监测系统中的终端节点模块定位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定位精度低等缺陷,提出了一种改进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算法针对大豆农田Zig Bee无线网络终端节点进行定位,采用高斯数据筛选模型修正接收信号强度测量... 针对现有精细农业传感器网络监测系统中的终端节点模块定位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定位精度低等缺陷,提出了一种改进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算法针对大豆农田Zig Bee无线网络终端节点进行定位,采用高斯数据筛选模型修正接收信号强度测量距离。同时,在标准粒子群算法基础上引入混合变异策略,运用混合策略中各个变异函数的优势在算法搜索过程中作用于种群,使粒子跳出局部最优,保证全局搜索遍历能力。大豆实验田试验表明:标准粒子群定位算法和本文提出的混合变异粒子群定位算法的总体定位平均误差分别为1.746 1m和1.1 7 0 8 m,表明改进方法的定位精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网络 RSSI测距 混合变异粒子群算法 定位 精细农业
下载PDF
鸡堆型艾美尔球虫3-1E抗原表位的生物信息学预测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广兴 丛培君 +5 位作者 潘龙 马玲 冯俪 黄艺华 任玉东 黄小丹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8-43,74,共7页
应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和预测鸡堆型艾美尔球虫3-1E蛋白二级结构和抗原表位,为确定和筛选优势表位,研制安全、高效表位疫苗奠定基础。以克隆获得的鸡堆型艾美尔球虫3-1E蛋白氨基酸一级结构为基础,采用DNAStar软件和生物信息学在线分析程序P... 应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和预测鸡堆型艾美尔球虫3-1E蛋白二级结构和抗原表位,为确定和筛选优势表位,研制安全、高效表位疫苗奠定基础。以克隆获得的鸡堆型艾美尔球虫3-1E蛋白氨基酸一级结构为基础,采用DNAStar软件和生物信息学在线分析程序Prot Param、SOSUI、IEDB、SYFPEITHI等预测3-1E蛋白理化性质和二级结构,并分析其序列跨膜区、可溶性、亲水性、可及性、柔韧性参数以及抗原指数,预测B细胞表位和T细胞表位的可能区域。3-1E蛋白由170个氨基酸组成,分子式C818H1257N213O272S3,分子质量18.5234 ku,理论等电点为4.25,半衰期为10 h;无跨膜区均为膜外区,是一种可溶性蛋白。其二级结构中α螺旋占31.76%,β转角为12.35%。B细胞表位预测区域:44-49、65-67、86-87、111-116;分值较高的T细胞表位区域:52-60、94-102、97-105、154-162、157-165。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确定3-1E存在多个抗原表位,对进一步研究3-1E的抗原性和研发优势表位疫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堆型艾美尔球虫 3-1E蛋白 抗原表位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无人机高光谱成像技术在作物生长信息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姜妍 王琳 +4 位作者 杨月 蔡雨彤 张喜海 王惠中 王绍东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8-96,共9页
随着高效精准无损检测技术发展与应用,精准农业发展趋势明显,高光谱遥感作为该领域前沿技术,应用广泛。高光谱成像(Hyperspectral imaging,HSI)技术具有波段多、光谱窄、数据量大优点,利用光谱特征研究作物生长信息、各种光谱模型及精... 随着高效精准无损检测技术发展与应用,精准农业发展趋势明显,高光谱遥感作为该领域前沿技术,应用广泛。高光谱成像(Hyperspectral imaging,HSI)技术具有波段多、光谱窄、数据量大优点,利用光谱特征研究作物生长信息、各种光谱模型及精细分类和识别。文章重点论述近5年国内外HSI技术在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system,UAS)遥感系统中对作物生长信息快速无损检测应用的研究进展,通过数据集扩充与注释、最佳波段组合和利用,配合反演方案开发与训练,以及精确图像处理技术评估作物氮素营养、生物量和产量、病害或胁迫、表型及植物功能特征等生长信息,该技术精准快速反映农业生产中许多具体问题,为现代化精细化农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I UAS 植物表型 功能特性 机器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