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7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项目为载体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能力培养 被引量:3
1
作者 姜永生 王丹丹 +1 位作者 鲍楠 王之琼 《计算机教育》 2013年第21期79-82,共4页
针对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实践与创新能力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以项目为载体"的课程设计(Design Centered Learning)特色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对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人才培养模式现状进行分析,以引进外... 针对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实践与创新能力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以项目为载体"的课程设计(Design Centered Learning)特色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对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人才培养模式现状进行分析,以引进外方优秀教育资源Design Centered Learning(DCL)教学模式中一个案例教学过程为例,阐述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产生的积极影响,为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实践与创新能力人才培养提供一种模式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医学工程 DCL 实践与创新 人才培养模式
下载PDF
生物医学光子学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朱姗姗 路交 +4 位作者 刘鹤南 陈硕 曾柱 钱唯 陈晓隆 《中国光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59-474,共16页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国人饮食、生活习惯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作为糖尿病最为常见的并发症,已成为视力下降甚至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对其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超过...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国人饮食、生活习惯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作为糖尿病最为常见的并发症,已成为视力下降甚至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对其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超过50%的患者的视力损伤及致盲可得到预防。因此,研究DR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由于眼部的结构及光学特性,生物医学光子学技术在DR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已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并且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本文综述了目前临床上用于DR诊断和治疗的主要生物医学光子学技术的原理及其最新应用进展,并分析对比了各个技术的特点,最后总结并展望了生物医学光子学技术在临床DR诊断和治疗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生物医学光子学 眼底成像 激光光凝
下载PDF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对策分析——以东北大学为例 被引量:9
3
作者 教立营 赵越 《中国大学生就业》 2012年第12期25-28,共4页
以东北大学2009届-2011届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为研究对象,采取访谈与查询档案相结合的方法,对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查,发现该专业毕业生存在被动升学率高、就业供需矛盾等问题。在深入分析产生问题原因的基础上,提... 以东北大学2009届-2011届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为研究对象,采取访谈与查询档案相结合的方法,对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查,发现该专业毕业生存在被动升学率高、就业供需矛盾等问题。在深入分析产生问题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以市场为导向,开展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建设、教学课程体系建设、实训中心、实习基地建设和教师人才队伍建设等途径全面提升学生就业能力来解决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并对解决其他新兴边缘学科毕业生就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医学工程 毕业生 就业
原文传递
稀土上转换纳米材料的生物医学应用
4
作者 李茗欣 《科技视界》 2016年第25期241-241,共1页
与传统荧光材料相比较,稀土上转换材料充分利用近红外激光器,几乎没有任何荧光背景,穿透性能更为优良,对于生物组织损害程度较低,是现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热点材料。与此同时,稀土上转换材料还拥有良好的光化学特性,使用寿命较长,并且对... 与传统荧光材料相比较,稀土上转换材料充分利用近红外激光器,几乎没有任何荧光背景,穿透性能更为优良,对于生物组织损害程度较低,是现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热点材料。与此同时,稀土上转换材料还拥有良好的光化学特性,使用寿命较长,并且对于生物兼容性良好等等优势,能够推动检测及治疗技术的研发。本文主要对于稀土上转换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上面的应用进行研究,探索稀土上转换纳米材料在应用上面所存在遌问题,进而提出针对性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上转换 生物监测 生物成像 疾病治疗 生物医学
下载PDF
双向梯度归一化互信息医学图像配准方法 被引量:3
5
作者 潘晓光 李宏 +1 位作者 康雁 刘积仁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107-1110,共4页
传统互信息配准方法未利用图像的空间信息,为此,提出一种将互信息与梯度相似性相结合的双向医学图像配准方法.首先以图像A为参考,求图像A和待配准图像B的每组对应点的梯度相似性,并在计算相似性之前引入高斯算子以降低噪声影响,将梯度... 传统互信息配准方法未利用图像的空间信息,为此,提出一种将互信息与梯度相似性相结合的双向医学图像配准方法.首先以图像A为参考,求图像A和待配准图像B的每组对应点的梯度相似性,并在计算相似性之前引入高斯算子以降低噪声影响,将梯度相似性因子与归一化互信息的乘积作为图像配准的正向测度;反过来,再以图像B为参考计算逆向的梯度归一化互信息.由此得到双向梯度归一化互信息.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比传统归一化互信息和梯度归一化互信息方法有更高的鲁棒性和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图像配准 梯度相似性 互信息 高斯算子 多模图像
下载PDF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帅 教立营 《科教导刊》 2013年第22期65-66,共2页
本文针对当前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现状,分析了合作办学模式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存在的原因,提出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建议。
关键词 中外合作办学 大学生 爱国主义教育
下载PDF
GPU加速技术在医学三维可视化中的应用
7
作者 王玉 王宏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74-77,共4页
针对三维可视化体显示技术在医学影像领域应用时,在没有硬件加速的情况下几乎很难做到实时交互显示的效果问题。本文尝试了基于GPU架构进行并行计算的方法。同时利用MFC扩展动态库及导出类技术,避免了大量代码移植。在试验过程中,针对... 针对三维可视化体显示技术在医学影像领域应用时,在没有硬件加速的情况下几乎很难做到实时交互显示的效果问题。本文尝试了基于GPU架构进行并行计算的方法。同时利用MFC扩展动态库及导出类技术,避免了大量代码移植。在试验过程中,针对特定显卡,对GPU同时执行的线程数与计算时间做了统计分析,找到了计算时间最少的最优线程数。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GPU加速方法,计算速度可以提高5~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绘制 体绘制 光线投射 图像合成
下载PDF
层结构在医学影像平台中的应用
8
作者 王东 康雁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09年第8期166-168,171,共4页
为了使医学影像平台具有更好的复用性和可扩展性,笔者把在其他领域都得到广泛应用的overlay思想引入到医学影像平台的架构设计中来,以层结构的方法组织医学影像图元的显示和消息机制,使平台具有统一的消息管理机制和应用开发模板。提出... 为了使医学影像平台具有更好的复用性和可扩展性,笔者把在其他领域都得到广泛应用的overlay思想引入到医学影像平台的架构设计中来,以层结构的方法组织医学影像图元的显示和消息机制,使平台具有统一的消息管理机制和应用开发模板。提出了"图层"的定义并加以解释;然后分析医学影像工作站的特点,把层结构的思想引入,从理论上阐述了实现医学影像平台层结构的可行性和实现思路;最后以一个真实的框架改造项目举例,证实了图层结构的实用价值。该设计方案实现了框架与图元对象的分离,降低了系统平台与具体应用的耦合度,使平台具有更好的复用度,同时为具体应用设计了统一的开发模板,降低了项目开发的复杂度,缩短了开发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层 架构设计 软件重用 治疗计划系统 CT模拟
下载PDF
数字滤波技术在医学图像去噪中的应用
9
作者 宋柏霖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6年第10期115-116,共2页
针对数字滤波技术,对其在医学图像去噪中的应用问题进行阐述。先分析了图像噪声的相关信息,包括图像噪声的含义、图像噪声的分类等;再对数字滤波技术进行分析和阐述;最后结合实验,对数字滤波在医学图像去噪中的应用方法进行分析,以进一... 针对数字滤波技术,对其在医学图像去噪中的应用问题进行阐述。先分析了图像噪声的相关信息,包括图像噪声的含义、图像噪声的分类等;再对数字滤波技术进行分析和阐述;最后结合实验,对数字滤波在医学图像去噪中的应用方法进行分析,以进一步加深相关人员对数字滤波技术的认识,为全面强化医学图像去噪水平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滤波技术 医学图像去噪 应用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Hu不变矩算法在存储介质图像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10
作者 原玥 王宏 +2 位作者 原培新 常文文 化成城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42-1048,共7页
不同于传统的接触和射频两种方式识别存储介质,利用X射线透照目标对象作为检测手段,这种检测方法符合无损检测的特征。首先采用灰度分组(GLG)的图像增强方法和基于单像素提取边缘实现图像预处理,然后利用改进的Hu不变矩得到适合非线性... 不同于传统的接触和射频两种方式识别存储介质,利用X射线透照目标对象作为检测手段,这种检测方法符合无损检测的特征。首先采用灰度分组(GLG)的图像增强方法和基于单像素提取边缘实现图像预处理,然后利用改进的Hu不变矩得到适合非线性不连续空间的矩不变特征向量,新的不变矩被证明作用于图像的平移、旋转和缩放具有不变性。K-means分类器根据计算不同的形态变换后图像的特征值判断存储介质种类,准确率达到95.83%,证明改进的Hu不变矩算法对被检存储介质种类的分类和识别有较好的鲁棒性和可靠性。实验结果表明,该识别方法可以使涉密的移动存储介质处于安全监控状态下,该技术应用于邮政连续包分机小像素X射线检测设备,可大大减少物联网时代通过邮路途径实施非法媒介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储介质 X RAY HU矩 K-means分类器 图像识别
下载PDF
面向临床肿瘤诊疗决策的多模态医学影像融合 被引量:6
11
作者 齐守良 岳勇 +1 位作者 辛军 康雁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56-362,共7页
恶性肿瘤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可降低致死率。借助在体和无创等优势,现代生物医学影像技术能为肿瘤诊疗提供大量有价值的结构和功能信息。由于肿瘤是一种多因素的发展型疾病,并且每种成像模态也都存在自身缺陷,单一时间... 恶性肿瘤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可降低致死率。借助在体和无创等优势,现代生物医学影像技术能为肿瘤诊疗提供大量有价值的结构和功能信息。由于肿瘤是一种多因素的发展型疾病,并且每种成像模态也都存在自身缺陷,单一时间点、单一模态的医学影像检查,无法揭示其本质、发生和发展过程。不同模态医学图像信息融合,可以实现信息互补和交叉验证,是揭示肿瘤机理、实现早期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的必然选择。本文在分析各模态成像技术特点的基础上,从配准、多模态医学图像融合方法和肿瘤诊疗中融合应用等3个方面分别进行综述,并指出了未来需要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医学影像 信息融合 临床分析决策 肿瘤诊断和治疗
下载PDF
基于均匀置乱和混沌映射的医学图像加密方法 被引量:6
12
作者 代茵 张瀚秋 于利伟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096-1099,1108,共5页
医学图像由于涉及隐私等重要问题,存储与传输过程中需要加密,为了提高医学图像加密的质量并保证加密速度,针对分块后的图像使用一种基于Arnold映射的均匀置乱方法,结合logistic映射生成伪随机数来控制置乱参数,同时对像素点的值进行异... 医学图像由于涉及隐私等重要问题,存储与传输过程中需要加密,为了提高医学图像加密的质量并保证加密速度,针对分块后的图像使用一种基于Arnold映射的均匀置乱方法,结合logistic映射生成伪随机数来控制置乱参数,同时对像素点的值进行异或操作以进一步加密图像.实验发现此方法对密钥的敏感性较强,能很好地掩盖图片信息,与单一的logistic映射等加密方法相比,可同时抵御一些裁剪和篡改攻击.上述方法的操作步骤比经典加密算法简单,因此也能满足加密速度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匀置乱 LOGISTIC映射 混沌映射 图像加密 医学图像
下载PDF
抗菌微生物及拮抗性代谢产物的种类和应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万学勤 李万可兰 +2 位作者 崔志新 段穗芳 唐冬生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CSCD 2009年第2期137-139,共3页
人类一直努力寻找有效的抗菌药物,自从上世纪30年代弗莱明发现青霉素以后,利用微生物防治病原微生物感染一直倍受关注。具有抗菌作用的微生物相关物质很多,包括某些微生物自身和一些微生物的拮抗性代谢产物。其来源和抗菌谱及抗菌效... 人类一直努力寻找有效的抗菌药物,自从上世纪30年代弗莱明发现青霉素以后,利用微生物防治病原微生物感染一直倍受关注。具有抗菌作用的微生物相关物质很多,包括某些微生物自身和一些微生物的拮抗性代谢产物。其来源和抗菌谱及抗菌效力各不相同,导致某些微生物物质在临床治疗上受到限制,目前,真正广泛使用于临床的抗菌微生物制剂主要是天然抗生素。但是,随着日益严峻的抗生素耐药性,人类急需发展其它抗感染药物,由于生物制剂对环境和人体的“环保”性能明显优于化学杀菌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微生物感染 抗菌药物 代谢产物 拮抗性 微生物制剂 抗生素耐药性 相关物质 临床治疗
下载PDF
中心动脉与肱动脉参数的相关性及其回归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徐礼胜 柴蕊 +1 位作者 姚阳 张欠欠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230-1233,1273,共5页
探讨中心动脉与肱动脉舒张压(DBP)、收缩压(SBP)、脉压(PP)、心内膜下心肌活力率(SEVR)、波形参数(k)、每搏输出量(SV)、心排量(CO)、外周阻力(RS)等参数的相关性.通过对40例临床需要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的有创中心动脉参数与肱动脉参... 探讨中心动脉与肱动脉舒张压(DBP)、收缩压(SBP)、脉压(PP)、心内膜下心肌活力率(SEVR)、波形参数(k)、每搏输出量(SV)、心排量(CO)、外周阻力(RS)等参数的相关性.通过对40例临床需要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的有创中心动脉参数与肱动脉参数进行相关分析,将直接测得的中心动脉参数分别与通过回归方程、建立模型估算的中心动脉参数进行配对t检验和Bland-Altman图示.结果表明:除k值外的所有中心动脉与肱动脉参数均相关;两种估算方法 DBP,SEVR一致性相当,其回归方程用Y'=a+bx表示;DBP,SBP,PP,SEVR,SV,CO也可通过回归方程估算,但准确性比传递函数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动脉参数 肱动脉参数 回归方程 传递函数 相关性
下载PDF
电磁导航系统与徒手锁定在胫骨髓内钉远端锁定应用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韩天宇 梁娜 +3 位作者 刘欣伟 巩天星 周大鹏 项良碧 《创伤外科杂志》 2016年第3期146-148,共3页
目的对比研究电磁导航系统与徒手锁定在胫骨髓内钉远端锁定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2013年1月~2014年12月需要行髓内钉固定的40例胫骨骨折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各20例),电磁导航组: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20~65岁,平均(44.3±1.8)岁;... 目的对比研究电磁导航系统与徒手锁定在胫骨髓内钉远端锁定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2013年1月~2014年12月需要行髓内钉固定的40例胫骨骨折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各20例),电磁导航组: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20~65岁,平均(44.3±1.8)岁;徒手锁定组: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18~66岁,平均(42.5±2.0)岁。比较电磁导航与徒手锁定组间远端锁定总耗时与术中放射线暴露时间。结果电磁导航组平均远端锁定耗时(668.2±195.0)s,徒手锁定组平均远端锁定耗时(1431.1±501.3)s。电磁导航组平均放射线暴露时间(3.1±2.2)s,徒手锁定组平均放射线暴露时间(18.3±6.9)s。结论电磁导航系统能显著缩短远端锁定时间,减少放射线暴露,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电磁导航 髓内钉 锁定
下载PDF
蚁群优化在超声图像运动矢量估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耀楠 杨乐 康雁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27-331,共5页
为了在超声图像序列中找到稳健的运动矢量,提出将运动矢量估计的块匹配法表示为蚁群优化.序列方向上的运动矢量平滑约束和局部区域运动矢量相似性被表示为蚁群优化的残留信息浓度而不断更新,而相应两区域块的绝对差值和(SAD)被表示为蚁... 为了在超声图像序列中找到稳健的运动矢量,提出将运动矢量估计的块匹配法表示为蚁群优化.序列方向上的运动矢量平滑约束和局部区域运动矢量相似性被表示为蚁群优化的残留信息浓度而不断更新,而相应两区域块的绝对差值和(SAD)被表示为蚁群优化的启发值来驱动蚁群.利用C++和ITK对提出的算法进行了实现,使用颈动脉超声图像序列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较为理想,证明了新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估计 蚁群优化 超声 块匹配法 SAD
下载PDF
胸部CT中肺实质的自动分割及粘连肿瘤检测 被引量:3
17
作者 裴晓敏 郭红宇 戴建平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79-682,共4页
为了实现胸部CT图像肺区的完全自动分割与辅助诊断,提出了一种自动肺实质分割算法,即引入基于量子粒子群优化的二维直方图阈值分割算法结合3-D区域生长,通过分割背景及胸腔实现肺实质分割,并提出行扫描曲率分析法实现粘连肿瘤检测及左... 为了实现胸部CT图像肺区的完全自动分割与辅助诊断,提出了一种自动肺实质分割算法,即引入基于量子粒子群优化的二维直方图阈值分割算法结合3-D区域生长,通过分割背景及胸腔实现肺实质分割,并提出行扫描曲率分析法实现粘连肿瘤检测及左右肺分离.该方法有效解决了肺实质分割中高密度特征易丢失、边缘肿瘤易遗漏等问题.通过多组胸部CT序列图像的实验,证明该方法对于肺实质分割非常精确有效,与传统分割算法相比,在分割精度上有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肺实质分割 量子粒子群优化 三维区域生长 行扫描曲率分析 粘连肿瘤 胸部CT
下载PDF
特征选择算法在ECoG分类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冲 李春胜 +1 位作者 赵海滨 王宏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58-661,共4页
研究了基于运动想象的皮层脑电信号ECoG的特点,针对BCI2005竞赛数据集I中的ECoG信号,通过提取频带能量获得了想象左手小指及舌头运动时的特征,结合Fisher,SVM-RFE及L0算法对特征进行选择,采用10段交叉验证的方法得到训练数据集在各维特... 研究了基于运动想象的皮层脑电信号ECoG的特点,针对BCI2005竞赛数据集I中的ECoG信号,通过提取频带能量获得了想象左手小指及舌头运动时的特征,结合Fisher,SVM-RFE及L0算法对特征进行选择,采用10段交叉验证的方法得到训练数据集在各维特征数下的识别正确率并选出最佳特征组合.结果表明:三种特征选择方法中SVM-RFE算法所选出的特征组合可以获得最低的识别错误率以及最低的特征维数,针对所选出的特征组合,使用训练数据集的特征对线性支持向量机进行训练,使用训练好的模型对测试数据集进行分类,识别正确率可以达到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层脑电 特征选择 频带能量 支持向量机 交叉验证
下载PDF
一种基于管状特征的冠脉中心线自动提取算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胜军 付玲 +1 位作者 康雁 刘积仁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7-31,共5页
针对冠脉分割不准确以及血管曲率变化比较大导致的中心线提取不准确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管状结构特征的冠脉中心线自动提取算法.首先对冠脉进行基于骨架线节点结构特征的冠脉血管中心线粗提取;然后利用冠脉的管状结构特征,提出三种血管... 针对冠脉分割不准确以及血管曲率变化比较大导致的中心线提取不准确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管状结构特征的冠脉中心线自动提取算法.首先对冠脉进行基于骨架线节点结构特征的冠脉血管中心线粗提取;然后利用冠脉的管状结构特征,提出三种血管结构判断准则,以检测血管断开情况;最后利用血管的局部结构特征,校正血管中心线,以得到完整、连续的血管中心线.对冠脉CTA体数据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很好地解决冠脉分割不准确以及血管曲率变化比较大情况下造成的中心线提取不正确问题,具有很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线提取 管状结构特征 骨架线 冠状动脉 血管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