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9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学院派”建筑教育的首块中国“试验田”——东北大学早期建筑教育的传播学解读 被引量:2
1
作者 陈颖 徐杨 韩立帆 《华中建筑》 2016年第7期146-150,共5页
该文以东北大学早期建筑教育的"学院派"教学体系为研究对象,交叉运用传播学理论建构其传播要素模型,并对各要素进行专业解读;既而从"横向"传播角度明确东北大学早期建筑教育是"学院派"建筑教育体系传入... 该文以东北大学早期建筑教育的"学院派"教学体系为研究对象,交叉运用传播学理论建构其传播要素模型,并对各要素进行专业解读;既而从"横向"传播角度明确东北大学早期建筑教育是"学院派"建筑教育体系传入中国的首块"试验田"的专业地位,从"纵向"传播角度解析其专业学源在中国近代建筑教育发展中的后续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大学 早期建筑教育学 学院派学 传播
下载PDF
东北大学建筑教育空间变迁考述
2
作者 吴颖怡 陈颖 张然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4期71-73,共3页
东北大学建筑系是中国最早创办的现代建筑教育机构之一,其不同办学时期的建筑教育空间承载对应专业价值内涵。研究以东北大学建筑教育空间演进为研究对象,爬梳教育空间载体的变迁脉络,通过静态与活态史料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进行档案查询... 东北大学建筑系是中国最早创办的现代建筑教育机构之一,其不同办学时期的建筑教育空间承载对应专业价值内涵。研究以东北大学建筑教育空间演进为研究对象,爬梳教育空间载体的变迁脉络,通过静态与活态史料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进行档案查询、口述访谈、实地调研,层析还原不同办学时期的建筑教育空间实态特征,解读东北大学建筑教育“体系—空间”的演进逻辑,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大学 建筑教育 空间变迁 口述史
下载PDF
东北大学早期建筑教育述略(1928—1931) 被引量:1
3
作者 陈颖 徐杨 +1 位作者 韩立帆 李源远 《建筑与文化》 2015年第1期150-151,共2页
本文以东北大学1928-1931年间的建筑教育史实为研究对象。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两方面论述教育主体的构成特征;评价其教学体系上的"学院派"学缘传承及"中国化"探索;明确东北大学早期建筑教育在中国近代建筑教育史上... 本文以东北大学1928-1931年间的建筑教育史实为研究对象。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两方面论述教育主体的构成特征;评价其教学体系上的"学院派"学缘传承及"中国化"探索;明确东北大学早期建筑教育在中国近代建筑教育史上的合理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大学 早期建筑教育 学院派
下载PDF
东北大学浑南校区建筑学馆B座空间的句法简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高雁鹏 周兆强 庞瑞秋 《山西建筑》 2016年第33期1-2,共2页
简单介绍了空间句法的起源以及相关理论知识,并利用空间句法的凸空间理论,对东北大学浑南校区建筑学馆B座一层的空间进行了分析,了解了一层空间在设计中的优缺点,有助于实现各个空间的有效利用。
关键词 空间句法 建筑学馆 凸空间
下载PDF
加固后东北大学建筑系大楼在3·11地震中损坏原因分析
5
作者 郝霖霏 张瑞甫 +1 位作者 谢丽宇 薛松涛 《结构工程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7-79,共13页
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发生后,发现一些抗震加固过的建筑在地震中也遭到了损坏。以一栋位于日本仙台的加固建筑为例,通过实地考察分析总结了其遭受破坏的典型损伤特征。结构在抗震加固前,应对结构的局部损伤和整体性能有准确的把握;抗震加... 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发生后,发现一些抗震加固过的建筑在地震中也遭到了损坏。以一栋位于日本仙台的加固建筑为例,通过实地考察分析总结了其遭受破坏的典型损伤特征。结构在抗震加固前,应对结构的局部损伤和整体性能有准确的把握;抗震加固时应考虑局部加固对结构整体性能的影响,避免因抗震加固造成新的薄弱部位和薄弱层,从而削弱结构的整体性能。抗震加固应从这些受损的建筑物中吸取教训,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现有的抗震鉴定方法和加固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日本大地震 加固 抗震鉴定
下载PDF
基于“建筑基因”表达的东北大学梁思成纪念馆馆徽设计探索 被引量:1
6
作者 胡晨欣 邹欣怡 +1 位作者 罗冬致 陈颖 《建筑与文化》 2022年第5期250-252,共3页
文章基于建筑学科视野,对东北大学梁思成纪念馆的馆徽视觉表达体系进行方案设计研究。在对馆藏相关建筑文化元素归纳整理的基础上,以“建筑基因”为主导,从汉字双关建筑语义表达、建筑空间语言运用、建筑图形与色彩心理学等角度进行创... 文章基于建筑学科视野,对东北大学梁思成纪念馆的馆徽视觉表达体系进行方案设计研究。在对馆藏相关建筑文化元素归纳整理的基础上,以“建筑基因”为主导,从汉字双关建筑语义表达、建筑空间语言运用、建筑图形与色彩心理学等角度进行创作构思,并研究馆徽原始图像信息在不同媒介与应用情境下的建筑特质表达,探索馆徽方案及其衍生文创产品设计在建筑文化遗产活化与现代造型演绎及专业精神传播间的桥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基因 东北大学梁思成纪念馆 馆徽设计 文创设计
下载PDF
基于SD法的校园文化表征与建筑空间意识选择耦合关系研究——以东北大学南湖校区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曾佩芸 刘生军 +1 位作者 陈至 庞源 《城市建筑》 2019年第11期18-22,共5页
本文以东北大学的几个典型空间为研究样本,运用SD法选取了12个评价因子反映东北大学师生对所选建筑的感知,调查东北大学师生对不同校园建筑在形体、色彩、文化、心理4个方面的评价,这4个方面都是影响东北大学师生建筑空间意识选择的重... 本文以东北大学的几个典型空间为研究样本,运用SD法选取了12个评价因子反映东北大学师生对所选建筑的感知,调查东北大学师生对不同校园建筑在形体、色彩、文化、心理4个方面的评价,这4个方面都是影响东北大学师生建筑空间意识选择的重要因素,在这几个因素中对比分析文化因素的影响力,以及文化跟其他因素的关系,进而对文化表征与校园空间意识选择的耦合关系进行研究。针对东北大学的建筑空间多从功能实用性考虑,而文化在建筑上表征不足的问题,从文化表征与东北大学师生对建筑空间的意识选择之间较弱的耦合关系出发,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方面提出了建议,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文化表征 空间意识 语义分析法
下载PDF
严寒地区高校教学建筑绿色改造策略研究——以东北大学大成教学楼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慧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2年第2期112-114,共3页
在存量时代的背景下,现存建筑的绿色更新改造成为一个巨大命题。对于高校教学建筑来说,不仅要考虑建筑物理环境,更要关注教学的人文环境。本文以东北大学大成教学楼绿色改造的设想为例,通过现状模拟分析与实测,从节能、风、光、声、热... 在存量时代的背景下,现存建筑的绿色更新改造成为一个巨大命题。对于高校教学建筑来说,不仅要考虑建筑物理环境,更要关注教学的人文环境。本文以东北大学大成教学楼绿色改造的设想为例,通过现状模拟分析与实测,从节能、风、光、声、热几大方面提出一系列改造策略,希望能在延续校园风格的基础上,改善教学楼的室内外环境,结合建筑节能的各项技术,为师生提供一个更为健康舒适,温暖活力的校园环境,为严寒地区高校教学建筑的绿色更新提供切实可行的优化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既有建筑改造 严寒地区 教学建筑 中庭 被动式策略
下载PDF
沈阳市流动摊贩空间生产研究——以东北大学南湖校区周边流动摊贩为例
9
作者 张丽娜 张青青 《科技创新导报》 2015年第30期179-180,共2页
空间生产全球化的今天,空间生产理论在哲学、社会学、地理学等学科领域引发了强烈的探讨。同时空间生产理论也已经成为了社会——空间问题的主要认识方法之一,成为了打破学科界限、整合知识体系的一个综合的理论框架。目前,空间生产理... 空间生产全球化的今天,空间生产理论在哲学、社会学、地理学等学科领域引发了强烈的探讨。同时空间生产理论也已经成为了社会——空间问题的主要认识方法之一,成为了打破学科界限、整合知识体系的一个综合的理论框架。目前,空间生产理论被用来解释中国城市空间现象并成为有效的工具。该文的研究从流动摊贩这一社会行为作为切入点,通过调查分析摊贩对公共空间的占据和适应城市的排斥和监管的基础上,试着找到该空间生产过程中空间是如何成为一种社会产品,同时又因何形成了这种自身集群内部的相对竞争平衡和在城市管理下的激烈对抗的双重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阳市 流动摊贩 东北大学 空间生产 经营合法化
下载PDF
东北大学秋实园环境综合评价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任静 金承协 张东旭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6期554-563,共10页
基于对东北大学秋实园的实例研究,运用空间句法的预评价和使用后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秋实园进行较为系统地综合评价研究,总结实例的缺点及优势,并提出相应地改造建议,以期提升秋实园的设计品质,增益未来的校园设计。
关键词 东北大学 秋实园 空间句法 使用后评价
下载PDF
大学特色校园文化体系构建研究——以东北大学为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生军 庞源 曾佩芸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第9期5-7,共3页
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高校在校园文化体系构建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笔者采用问卷调查法,以东北大学为研究对象,在校学生为抽样群体,试图探究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提出解决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 校园文化 体系构建 东北大学
下载PDF
基于雨水利用的高校校园生态景观营造——以沈阳市东北大学(浑南校区)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曲鹏慧 于丁一 +3 位作者 董泽强 闫晓含 景元蕾 石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24期168-173,共6页
以沈阳市建设"海绵城市"为背景,深入分析高校利用雨水设计生态景观的相关概念和基本方法,解析两者之间的关系。学习国内外杰出的校园生态景观设计案例,结合沈阳市的生态条件,以东北大学(浑南校区)为研究对象,分析沈阳市高校... 以沈阳市建设"海绵城市"为背景,深入分析高校利用雨水设计生态景观的相关概念和基本方法,解析两者之间的关系。学习国内外杰出的校园生态景观设计案例,结合沈阳市的生态条件,以东北大学(浑南校区)为研究对象,分析沈阳市高校生态景观设计利用雨水的可行性。采用雨水花园、蓄水池等技术手段规划设计建筑馆区的景观,并对现存的蓄水池适用性进行综合评价,以期为其他高校利用雨水资源营造校园景观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阳市 高校 雨水高效利用 生态景观 干旱与内涝
下载PDF
东北大学浑南校区的校园空间句法可达性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冯俊棋 金承協 陶蕴哲 《住宅与房地产》 2018年第5X期39-39,共1页
可达性是对基础设施有效配置的衡量标准,校园空间的可达性研究关系到不同人群对于校园空间基础设施的公平使用。利用Depthmap软件,基于空间句法理论中的轴线分析方法,本文对东北大学浑南校区的空间结构形态进行了量化分析,结合实地调研... 可达性是对基础设施有效配置的衡量标准,校园空间的可达性研究关系到不同人群对于校园空间基础设施的公平使用。利用Depthmap软件,基于空间句法理论中的轴线分析方法,本文对东北大学浑南校区的空间结构形态进行了量化分析,结合实地调研情况,探讨了校园空间的可达性,为以后的校园建设发展与改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达性 空间句法理论 轴线分析方法 东北大学浑南校区
下载PDF
东北大学梁思成纪念馆教育功能拓展研究与实践
14
作者 邹欣怡 王婧瑶 陈颖 《建筑与文化》 2023年第2期31-33,共3页
东北大学梁思成纪念馆是我国设置于高校中的梁思成专业主题纪念馆之一,是师生专业学习、思政教育的重要依托场所,也是向社会受众普及梁思成学术贡献、职业精神和爱国情怀的重要宣传阵地,具有突出的教育意义和科普作用。文章研究融合专... 东北大学梁思成纪念馆是我国设置于高校中的梁思成专业主题纪念馆之一,是师生专业学习、思政教育的重要依托场所,也是向社会受众普及梁思成学术贡献、职业精神和爱国情怀的重要宣传阵地,具有突出的教育意义和科普作用。文章研究融合专业角度的建筑遗产与思政角度的精神内核,进行多维平台搭建、文创设计探索、主题研学活动等适宜形式的教育创新拓展实践,探索建筑遗产、教育遗产与精神内涵协同传承的表达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思成纪念馆 建筑遗产 思政教育 教育功能拓展
下载PDF
哈尔滨工业大学早期“俄式”建筑教育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颖 孙贺 程世卓 《新建筑》 2015年第6期116-121,共6页
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建筑教育以1920年中东铁路管理局创办的哈尔滨俄中工业学校铁路建筑系为肇端,1920—1952年的早期建筑教育进程以"俄式"教学为主导。"俄式"教学的专业师资构成以俄罗斯工程师为主体,学生生源构成则... 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建筑教育以1920年中东铁路管理局创办的哈尔滨俄中工业学校铁路建筑系为肇端,1920—1952年的早期建筑教育进程以"俄式"教学为主导。"俄式"教学的专业师资构成以俄罗斯工程师为主体,学生生源构成则为中、俄兼有。"俄式"教学的教育观念与内容强调求真务实,教育方式与途径突出知行并重,教育资源与环境注重生动真实。哈尔滨工业大学早期"俄式"建筑教育表现出顺应时代需求的职业工程师教育特征。在20世纪初叶,该校是远东俄罗斯域外建筑教育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尔滨工业大学 建筑教育 “俄式”教学
下载PDF
一种填料优化改性的建筑外墙密封胶性能研究
16
作者 张鹏 《粘接》 CAS 2024年第9期1-4,共4页
密封胶的质量与性能对装配式建筑外墙接缝处理具有直接影响,利用密封胶填补接缝,可以防止水分渗透,避免结构材料的破坏,从而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研究制备一种装配式建筑外墙接缝用改性密封胶,将其用于装配式建筑外墙接缝过程,为装配... 密封胶的质量与性能对装配式建筑外墙接缝处理具有直接影响,利用密封胶填补接缝,可以防止水分渗透,避免结构材料的破坏,从而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研究制备一种装配式建筑外墙接缝用改性密封胶,将其用于装配式建筑外墙接缝过程,为装配式建筑外墙提供加固支撑。通过进行装配式建筑伸缩缝的嵌缝处理,完成装配式建筑伸缩缝的养护后,对伸缩缝粘接性能、硬度性能、拉伸性能进行测试。实验发现,在碳酸钙填料的质量分数占比2.5%时,制备得到的改性密封胶具有最佳的力学性能和加固性能等,更适用于装配式建筑外墙接缝的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建筑 外墙接缝 密封胶 填料优化改性
下载PDF
日据时期东北地区学校建筑教育述要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颖 李张子薇 吕健梅 《新建筑》 2017年第6期92-97,共6页
以《满洲建筑杂志》为主要专业资料源,整合刊内日据时期东北地区学校建筑教育相关的专业信息,考据典型的学校建筑教育机构,分析其专业师资构成及毕业生去向,论析其专业特征及同期社会专业资源,以期为东北地区城市建筑现代转型及中国近... 以《满洲建筑杂志》为主要专业资料源,整合刊内日据时期东北地区学校建筑教育相关的专业信息,考据典型的学校建筑教育机构,分析其专业师资构成及毕业生去向,论析其专业特征及同期社会专业资源,以期为东北地区城市建筑现代转型及中国近代建筑教育史的拓展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洲建筑杂志》 日据时期 东北地区 学校建筑教育 现代转型
下载PDF
京奉铁路沿线铁路住宅建筑研究:以沈阳皇姑屯站英国工程司住宅为例
18
作者 刘抚英 王源 卢祖良 《世界建筑》 2024年第12期78-85,共8页
京奉铁路沿线铁路住宅建筑是区域铁路遗产群的重要类型和组成部分。研究梳理总结了京奉铁路沿线铁路住宅建筑的分类、总体布局、各等级住宅的平面形式、立面形式、结构体系与材料、建筑门窗与采暖设施等形制特征,分析了住宅沿线分布情... 京奉铁路沿线铁路住宅建筑是区域铁路遗产群的重要类型和组成部分。研究梳理总结了京奉铁路沿线铁路住宅建筑的分类、总体布局、各等级住宅的平面形式、立面形式、结构体系与材料、建筑门窗与采暖设施等形制特征,分析了住宅沿线分布情况和遗存概况。在此基础上,选取沈阳皇姑屯站英国工程司住宅作为研究样本,解析其历史沿革与保护现状,并阐述了其在建筑总体布局、功能空间与形式、建筑营造技术与环境调控等方面依据标准建造模式并与地域属性相匹配的建筑特征。最后,对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进行了综合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奉铁路 铁路住宅建筑 沈阳皇姑屯站英国工程司住宅 建筑特征分析
下载PDF
传统文化与建筑学专业课程体系多维度融合路径探索
19
作者 李燕 陈雷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11期0040-0043,共4页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当前,在我国大力推进“培养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素质人才”的发展目标以及《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政策背景下,传统文化融入建筑学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已日益受到业...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当前,在我国大力推进“培养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素质人才”的发展目标以及《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政策背景下,传统文化融入建筑学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已日益受到业界的关注和广泛认可。如何根植于本土传统文化,进行创新和发展,将传统文化与高校建筑学专业课程体系有机融合起来,培养文化素养深厚、科学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的创新型人才是建筑教育领域热议的焦点问题。本文通过建立基于传统文化语境的建筑学专业课程体系,探索宏观维度下明确目标、中观维度下融合渗透、微观维度下践行创新的多维度专业培养路径,为培养具有文化自信、民族自信的建筑学专业人才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建筑学 课程体系 多维度 融合路径
下载PDF
沈阳地区办公室工作区眩光模拟研究——以沈阳建筑大学机关办公室为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马欣怡 张九红 姚琦 《建筑节能(中英文)》 CAS 2022年第3期72-76,共5页
在自然采光条件下,办公室内部产生的眩光是引起人视觉不舒适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办公工位及周围的视线可达范围为人眼长时间停留区域,该区域的舒适程度直接影响办公室内的体验。以沈阳建筑大学一处机关办公室为例,基于Ladybug和Honeybe... 在自然采光条件下,办公室内部产生的眩光是引起人视觉不舒适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办公工位及周围的视线可达范围为人眼长时间停留区域,该区域的舒适程度直接影响办公室内的体验。以沈阳建筑大学一处机关办公室为例,基于Ladybug和Honeybee软件,完成不舒适眩光指数DGI及不舒适眩光概率DGP的模拟;通过对室内特定区域范围的光环境模拟,得到其全年典型光照日的眩光规律,即该办公室眩光发生的时间段为1-3月及9-12月的上午,而最不利状态则为冬至日的上午;在得到此规律的基础上,探索引起不舒适眩光的可控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改造策略,以减少眩光的发生并提高特定工位工作区的光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采光 办公建筑 光环境模拟 眩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