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0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脊两翼”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机械工程专业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马廉洁 刘小杰 +1 位作者 李德震 王晓蕾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第31期88-91,共4页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不断加速,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化现象严重,用人单位、大学生等都对教育个性化的要求更加旺盛。而当前工科课程体系对社会发展需求反馈迟滞现象严重。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并构建了"一脊两翼"培养模式...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不断加速,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化现象严重,用人单位、大学生等都对教育个性化的要求更加旺盛。而当前工科课程体系对社会发展需求反馈迟滞现象严重。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并构建了"一脊两翼"培养模式,在遵循学校培养方案的同时,增加了工程翼和学术翼,以满足工程实际能力、学术基础能力培养的需求。以企业需求和未来发展驱动改革,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分层分段特色培养,引导学生参与完整的科研项目。在课程体系、考核方式、实验教学等方面都进行了针对性的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 导师制 培养模式 机械工程 新工科
下载PDF
基于职业锚类型分析的职业规划引导策略研究--以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
2
作者 陈冬梅 王建 《教育界(综合教育)》 2015年第1期55-55,共1页
运用《中国大学生职业锚测定量表》对我校2010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我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的职业锚以创造/创业型职业锚居多。分析认为,可以通过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促进教学改革,更新教学实习理念,... 运用《中国大学生职业锚测定量表》对我校2010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我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的职业锚以创造/创业型职业锚居多。分析认为,可以通过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促进教学改革,更新教学实习理念,鼓励自我创业等方法来改变我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的学习和就业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经济与贸易 职业锚 创业
下载PDF
创新型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拔尖人才实验班首届毕业生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沙晓鹏 赵勇 +3 位作者 吕晓永 吕江涛 赵玉良 王晓蕾 《高教学刊》 2023年第21期45-48,共4页
“双一流”高校建设背景下,如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拔尖人才是人才培养的根本需求。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控制工程学院进行了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着重从“强化实践、突出创新”两方面入... “双一流”高校建设背景下,如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拔尖人才是人才培养的根本需求。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控制工程学院进行了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着重从“强化实践、突出创新”两方面入手,展开对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的建设。建立“做中学”特色的培养机制及实践平台培养模式(实践能力培养);实行导师制,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用于实现本研教育的交叉贯通和有效融合(科研能力培养);开展导学思政,提升老师立德树人意识,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肩负起当代大学生的社会担当(思想教育培养)。通过以上教学模式的改革,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基础厚、能力强、素质高的创新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培养 教学改革 拔尖人才 导学思政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城市用水量灰色预测模型研究——以秦皇岛市引青济秦工程为例 被引量:4
4
作者 杜迎欣 曹小兵 +2 位作者 李琛 王玉恒 马廉洁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4年第3期129-132,共4页
通过数据分析,结合传统灰色GM(1,1)模型的特点,基于遗传算法与新陈代谢思想提出了改进的GM(1,1,λ)模型。结果表明:GM(1,1)模型对分散数据预测精度较低,其精度等级为四级以下,最大相对误差大于45%,预测值逐年上升,与实际情况不符。而改... 通过数据分析,结合传统灰色GM(1,1)模型的特点,基于遗传算法与新陈代谢思想提出了改进的GM(1,1,λ)模型。结果表明:GM(1,1)模型对分散数据预测精度较低,其精度等级为四级以下,最大相对误差大于45%,预测值逐年上升,与实际情况不符。而改进的GM(1,1,λ)模型的精度等级为三级,最大相对误差为18.716%,更好地反映了城市用水量的变化趋势,与观测数据最为接近,预测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用水 灰色系统 遗传算法 用水量预测 引青济秦
下载PDF
秦皇岛在校大学生网上开店研究
5
作者 牛振雄 马计刚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2年第21期72-73,共2页
近年来,网上交易市场蓬勃发展,大学生成为网络购物的主要力量。本文以秦皇岛市为例,对在校大学生网上开店情况进行调查,对他们的经营现状以及网上开店的利弊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大学生 网店 利弊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自抗扰的惯性稳定平台控制系统研究
6
作者 孙碧原 邰源政 +1 位作者 谷琼婵 刘云静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9-134,共6页
为了满足惯性稳定平台系统在各种干扰源下的高精度控制性能需求,考虑了其内部参数不确定性和动静态质量不平衡等因素所造成的内外扰动,根据其组成结构及工作原理建立了框架动力学模型,研究了自抗扰控制器带宽和观测器带宽对系统抗扰能... 为了满足惯性稳定平台系统在各种干扰源下的高精度控制性能需求,考虑了其内部参数不确定性和动静态质量不平衡等因素所造成的内外扰动,根据其组成结构及工作原理建立了框架动力学模型,研究了自抗扰控制器带宽和观测器带宽对系统抗扰能力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和线性自抗扰的自适应控制方法来自动调整控制参数,并分析了整个闭环系统的稳定性。最后在不同扰动环境下的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具有良好的抗扰性和自适应性。在40(°)/s的跟踪速度下动态及静态质量不平衡周期内误差绝对值积分分别降至0.05和0.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稳定平台 自抗扰控制 质量不平衡
下载PDF
以项目为载体的工程训练课程改革与实践
7
作者 毕长波 朱文博 单泉 《大学》 2025年第5期132-135,共4页
以项目为主的工程训练教学改革致力于解决教学实际中的问题,文章深入分析了其他课程与工程训练之间的密切关系。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工程实践能力,将传统的教学目标及方式进行了部分改变,文章详细讨论了如何将学科知识与实践技... 以项目为主的工程训练教学改革致力于解决教学实际中的问题,文章深入分析了其他课程与工程训练之间的密切关系。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工程实践能力,将传统的教学目标及方式进行了部分改变,文章详细讨论了如何将学科知识与实践技能相融合,强调解决工程实践问题,引入不同学科的知识,促进学科间的有机联系;在新型教学模式中改变教师角色,淡化教师传统意义上的教,突出学生的学;健全了评估方法,强调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合作精神,推动学科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更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训练 课程改革 跨学科 教学效果评估
下载PDF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定位以及发展方向的探讨 被引量:5
8
作者 王海艳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第36期68-69,共2页
依据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一体两翼"指导思想来探讨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争取确立更合理的突出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特色的定位和发展方向;通过调整课程设置,增加实践环节,总体提升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 依据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一体两翼"指导思想来探讨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争取确立更合理的突出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特色的定位和发展方向;通过调整课程设置,增加实践环节,总体提升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综合影响力,满足现代过程工业对该专业人才的要求,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专业定位 发展方向
下载PDF
依托智能制造挑战赛培养大学生工程实践创新能力 被引量:19
9
作者 李秋明 宋昕 +2 位作者 刘志刚 赵强 钱晓龙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90-193,共4页
工程实践创新能力是当今社会工程技术人才的基本素质,也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参加科技创新竞赛已经成为提高大学生工程创新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对专业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结合本校参加"西门子杯"... 工程实践创新能力是当今社会工程技术人才的基本素质,也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参加科技创新竞赛已经成为提高大学生工程创新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对专业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结合本校参加"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的经验,从基于竞赛的实验室开放、实践教学体系以及基于项目理念的选拔机制三点结合的模式下探讨了智能制造挑战赛对大学生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促进作用。实践证明,通过参加智能制造挑战赛,学生在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不仅收获了自信心并得到了工程实践创新能力的提高,而且更重要的是竞赛的经历为其今后从事科研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制造挑战赛 工程实践创新能力 实验室开放 实践教学 项目理念
下载PDF
实践能力驱动下的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乐 王正松 +1 位作者 何大阔 赵玉良 《印刷与数字媒体技术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1-88,共8页
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分类培养是高等教育回应社会多元化需求的必然选择,有助于精准对接国家对不同类型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提升研究生教育的整体质量和效益。本文通过深入分析两类研究生培养在定位、内容、过程及评价等方面的差异... 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分类培养是高等教育回应社会多元化需求的必然选择,有助于精准对接国家对不同类型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提升研究生教育的整体质量和效益。本文通过深入分析两类研究生培养在定位、内容、过程及评价等方面的差异,揭示培养过程中同质化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以实践能力为核心,融合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及产、学、研协同的创新培养模式,以培育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专业人才。为保障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构建涵盖立德树人、需求导向、开放办学、分类深化及质量监控等维度的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路径。本文旨在为解决两类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趋同现象提供新思路,为提升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实践能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硕士研究生 实践能力 分类培养
下载PDF
考虑执行器非线性的固定时间全局预设性能车辆队列控制 被引量:3
11
作者 高振宇 孙振超 郭戈 《自动化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0-333,共14页
针对含有执行器非线性的车辆队列控制系统,提出一种固定时间全局预设性能控制(Global prescribed performance control, GPPC)控制方法.首先,设计一种平滑等效变换,在同一框架下解决死区及饱和问题,同时消除执行器非线性固有拐点问题.其... 针对含有执行器非线性的车辆队列控制系统,提出一种固定时间全局预设性能控制(Global prescribed performance control, GPPC)控制方法.首先,设计一种平滑等效变换,在同一框架下解决死区及饱和问题,同时消除执行器非线性固有拐点问题.其次,构造两个新型性能函数,并基于此提出一种全局预设性能控制算法,实现如下目标:1)保证跟踪误差在固定时间内收敛到预定稳态区域;2)消除初始误差必须已知的限制;3)减小误差的超调量.然后,基于上述等效变换及预设性能控制算法,设计一种固定时间滑模队列容错控制方案,实现固定时间单车稳定及队列稳定.最后,通过MATLAB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队列 执行器非线性 全局预设性能控制 固定时间稳定
下载PDF
基于慕课的“机械控制工程基础”课程改革探索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海芳 褚天争 +1 位作者 王继强 张恒 《江苏科技信息》 2017年第30期63-65,共3页
慕课是基于互联网的大规模线上互动虚拟教学方式,而"机械控制工程基础"是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文章分析了慕课的发展及特点,简述了"机械控制工程基础"课程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基于慕课的"机械控制工程基... 慕课是基于互联网的大规模线上互动虚拟教学方式,而"机械控制工程基础"是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文章分析了慕课的发展及特点,简述了"机械控制工程基础"课程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基于慕课的"机械控制工程基础"课程教学设计和具体实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慕课 互联网 机械控制工程基础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基于奇异摄动的柔性关节机械臂鲁棒控制 被引量:1
13
作者 孟范伟 旷建 +1 位作者 陈昊男 付中乐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3-200,共8页
针对柔性关节机械臂在扰动过大情况下难以实现高精确度轨迹跟踪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奇异摄动的鲁棒控制方案。该方法不需要对连杆角加速度及其高阶导数进行计算,因此该方法不受高阶导数估计不准确的影响。首先,用奇异摄动法对原系统进... 针对柔性关节机械臂在扰动过大情况下难以实现高精确度轨迹跟踪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奇异摄动的鲁棒控制方案。该方法不需要对连杆角加速度及其高阶导数进行计算,因此该方法不受高阶导数估计不准确的影响。首先,用奇异摄动法对原系统进行解耦,得到快慢两个异时间尺度的二阶子系统。然后,对慢子系统设计二次补偿控制律,用扰动观测器对扰动进行观测后,进行首次补偿;设计基于Hamilton-Jacobi-Issacs不等式理论的鲁棒控制器进行二次补偿,并证明当扰动有界时,系统跟踪误差将很快收敛于零。最后,对快子系统添加阻尼项,并通过Lyapunov稳定性定理与Lasalle不变性定理证明系统的稳定性。将所提控制方案与反馈线性化方案及奇异摄动PD控制方案相对比,结果表明,所提控制方案设计的系统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及更好的动态、稳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关节 奇异摄动 机械臂 轨迹跟踪 Hamilton-Jacobi-Issacs不等式 鲁棒控制
下载PDF
多层次跨学科的创新型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以D大学K学院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段洪君 马廉洁 +2 位作者 魏永涛 杨乐 陈晨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1年第7期101-103,共3页
D大学K学院在创新型新工科人才培养方面优化了专业布局,明确了专业方向,增加了跨专业、跨学科选修学分和实践学分,组建了跨学科学生创新团队,开办了光机电一体化创新实验班,开设了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实施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新举措。... D大学K学院在创新型新工科人才培养方面优化了专业布局,明确了专业方向,增加了跨专业、跨学科选修学分和实践学分,组建了跨学科学生创新团队,开办了光机电一体化创新实验班,开设了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实施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新举措。以削减总学分,减少必修课程门数,增加跨学科跨专业选修课、实践课门数,开创实践创新及实施举措为指导思想,提出了新工科背景下"专创融合"的本科生培养方案总体布局。近三年的改革成果表明,此培养模式已成为学院鲜明的办学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培养模式 专创融合
下载PDF
上肢康复机器人模糊自适应交互控制研究
15
作者 单泉 张顺 +1 位作者 黄建聪 陈砚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74-983,共10页
为解决脑卒中患者在主动康复训练过程中因患者个体差异导致的训练强度不足或过强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规则的上肢康复机器人自适应交互控制系统.针对不同病情患者的肌力差异,设计模糊自适应阻抗控制器.控制器基于人机交互力和系统误... 为解决脑卒中患者在主动康复训练过程中因患者个体差异导致的训练强度不足或过强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规则的上肢康复机器人自适应交互控制系统.针对不同病情患者的肌力差异,设计模糊自适应阻抗控制器.控制器基于人机交互力和系统误差,利用模糊推理对阻尼和刚度系数进行自适应调节,改变训练强度,实现康复机器人按需辅助控制.为保证康复训练过程中运动轨迹的准确跟踪,设计GA-FuzzyPID控制器,基于改进遗传算法对模糊规则隶属度函数和规则库进行优化,降低康复机器人轨迹跟踪误差.基于Matlab/Simulink对系统进行轨迹跟踪和自适应阻抗控制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轨迹跟踪实验中,GA-FuzzyPID控制器的轨迹误差相较于PID控制器和FuzzyPID控制器分别降低了55.9%和34.0%,有效提高了轨迹跟踪精度;自适应阻抗控制实验通过与固定阻抗方法进行对比,验证了所提自适应交互控制系统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康复机器人 阻抗控制 模糊规则 遗传算法 自适应控制
下载PDF
网联车辆编队节油速度轨迹优化和分布式控制
16
作者 杨冬琪 段洪君 +1 位作者 郭戈 张忍永康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249-2258,共10页
本文研究了网联车辆编队的节油速度轨迹优化和分布式控制问题.考虑异质车辆编队节油,采用一种基于滚动时域优化的速度规划算法,求解出适应于变化道路坡度的编队整体节油速度.此外,为了提高速度规划和调节的灵活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期望编... 本文研究了网联车辆编队的节油速度轨迹优化和分布式控制问题.考虑异质车辆编队节油,采用一种基于滚动时域优化的速度规划算法,求解出适应于变化道路坡度的编队整体节油速度.此外,为了提高速度规划和调节的灵活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期望编队速度的二次间距策略.采用基于间距误差最小化的分布式凸优化算法对轨迹优化问题进行求解,为所有跟随车提供最优轨迹.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具有双幂次趋近律的PID型滑模控制器,使得各跟随车跟踪最优轨迹.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在忽略空间和速度扰动的情况下保证车辆的内部稳定性和队列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油速度 分布式轨迹优化 速度相关型间距策略 滑模控制 网联车辆编队 队列稳定性
下载PDF
基于相位稳定的音圈电机鲁棒控制器设计
17
作者 陈昊男 孟范伟 王重辉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7-100,105,共5页
为了解决传统增益稳定设计方法无法抑制输入干扰及鲁棒性较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相位稳定的鲁棒控制策略。首先,引入第二相位裕度设计相位稳定控制器;其次,为了保证模型参数摄动后系统的鲁棒性能,给出了一种根据鲁棒性能条件优化控... 为了解决传统增益稳定设计方法无法抑制输入干扰及鲁棒性较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相位稳定的鲁棒控制策略。首先,引入第二相位裕度设计相位稳定控制器;其次,为了保证模型参数摄动后系统的鲁棒性能,给出了一种根据鲁棒性能条件优化控制器参数的方法;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策略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器可以有效抑制输入干扰并满足摄动系统鲁棒性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位稳定 音圈电机 挠性模态 输入干扰 参数摄动
下载PDF
基于IMC-NI方法的柔性机械臂鲁棒控制器设计
18
作者 王重辉 孟范伟 +1 位作者 邰源政 陈昊男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2-75,80,共5页
研究了一类带有不确定性柔性机械臂的控制设计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内模控制的负虚(IMC-NI)方法。通过将IMC控制器参数求解问题转化为负虚控制综合问题,从而推导出一组负虚条件相关的矩阵不等式条件。同时提供了控制器设计过程中稳... 研究了一类带有不确定性柔性机械臂的控制设计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内模控制的负虚(IMC-NI)方法。通过将IMC控制器参数求解问题转化为负虚控制综合问题,从而推导出一组负虚条件相关的矩阵不等式条件。同时提供了控制器设计过程中稳定多项式参数选择方法,以优化控制器性能。最后通过柔性臂仿真实验,表明IMC-NI方法比传统H_(∞)回路控制具有更好的鲁棒性和动态响应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机械臂 内模控制 负虚控制 鲁棒性
下载PDF
基于固定时间扰动观测器的智能网联车辆协同队列控制
19
作者 李想 孙振超 高振宇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21-1528,共8页
针对含有模型不确定及外部扰动的智能网联自主车辆快速协同队列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扰动观测器的固定时间队列控制方案.首先,构建了固定时间扰动观测器,在设定时间内精确估计由模型不确定及外部扰动构成的复合扰动.其次,基于扰动观... 针对含有模型不确定及外部扰动的智能网联自主车辆快速协同队列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扰动观测器的固定时间队列控制方案.首先,构建了固定时间扰动观测器,在设定时间内精确估计由模型不确定及外部扰动构成的复合扰动.其次,基于扰动观测器、反步法及固定时间理论,设计了一种固定时间协同队列控制器,使得车辆队列控制系统是固定时间收敛的,保证了车辆间跟踪误差在给定时间内收敛到零,且收敛时间只与控制器参数有关.通过Lyapunov理论,分别证明了单车稳定性及队列稳定性.最后通过5辆车辆组成的队列控制仿真验证了给定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网联车辆 队列控制 扰动观测器 固定时间控制 反步法控制
下载PDF
城市道路智能网联车辆轨迹鲁棒控制方法
20
作者 刘美岐 金楷然 +1 位作者 李雅澜 郭戈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1-40,共10页
针对车辆控制系统的执行器延迟和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导致的智能网联车队性能不稳定甚至系统失稳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强鲁棒的信控路段智能网联车辆轨迹优化控制方法。首先,构建三阶车辆控制系统动态模型,以优化乘坐舒适性、安全性、车队平... 针对车辆控制系统的执行器延迟和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导致的智能网联车队性能不稳定甚至系统失稳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强鲁棒的信控路段智能网联车辆轨迹优化控制方法。首先,构建三阶车辆控制系统动态模型,以优化乘坐舒适性、安全性、车队平稳性、燃油经济性和交通延误为目标,以闯红灯和不安全的车间距离为惩罚,以速度和加速度上下界为约束,以前方交叉口信号变化为系统反馈,设计车辆轨迹控制器以提升受控车辆的运行效率。其次,将车辆轨迹控制器构建为最小—最大模型预测控制问题,针对执行器延迟和不确定性的最坏情况优化成本函数得到控制输入,以改善受控车队的稳定性。然后,采用迭代的庞德里雅金极大值原理进行求解,将控制问题离散化并将不确定参数划分为多个连续区间,找出最坏情况进行迭代计算,正向求解状态变量并逆向求解共轭变量,以提高控制问题的求解效率。仿真结果表明,该轨迹控制方法在信控路段和无信控路段均表现良好,有效应对随机的执行器延迟和外部车辆的干扰,如信号参数的改变、人类驾驶车辆的剧烈变速和小幅度的轨迹偏差。本文提出的鲁棒控制器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优越性,能够显著改善乘坐舒适度(75.7%)并减少燃油消耗(1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轨迹控制 鲁棒模型预测控制 智能网联车 感应式信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