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39篇文章
< 1 2 15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验室薄板坯连铸连轧电工钢板的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6
1
作者 李长生 于永梅 +2 位作者 汪水泽 石虎珍 王廷溥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9-23,共5页
在实验室条件下对两种电工钢进行了薄板坯连铸连轧,对Fe-3.2%Si取向硅钢板的铸坯组织、偏析、轧后组织和抑制剂形貌、织构等进行了分析,同时利用热模拟技术测定了Fe-1.6%Si无取向硅钢的CCT曲线,建立了变形抗力模型。结果表明:Fe-3.2%Si... 在实验室条件下对两种电工钢进行了薄板坯连铸连轧,对Fe-3.2%Si取向硅钢板的铸坯组织、偏析、轧后组织和抑制剂形貌、织构等进行了分析,同时利用热模拟技术测定了Fe-1.6%Si无取向硅钢的CCT曲线,建立了变形抗力模型。结果表明:Fe-3.2%Si取向硅钢铸坯等轴晶比例为35%左右,铸坯表面至中心的碳、硫和磷偏析指数为0.9~1.1,热轧后组织不均匀,分三个区域,热轧带次表层有一定的{110}〈001〉高斯织构存在,织构的组分和传统工艺的基本相同,但织构强度稍弱;给出了Fe-1.6%Si无取向硅钢铁素体区、奥氏体区和两相区变形抗力的数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工钢 连铸连轧 取向硅钢 无取向硅钢
下载PDF
轧制过程自动化实时数据采集与离线分析系统 被引量:13
2
作者 曹剑钊 姬亚锋 +3 位作者 彭文 丁敬国 胡显国 张殿华 《中国冶金》 CAS 2014年第2期40-43,共4页
结合轧制过程自动化生产线的特点,自行设计了符合生产线实际要求的基于Windows的轧制过程自动化实时数据采集与离线分析系统。系统硬件使用SIEMENS CP5613 A2作为高速数据采集卡直接插人工控机PCI插槽,通过Profibus DP使用主从站方式连... 结合轧制过程自动化生产线的特点,自行设计了符合生产线实际要求的基于Windows的轧制过程自动化实时数据采集与离线分析系统。系统硬件使用SIEMENS CP5613 A2作为高速数据采集卡直接插人工控机PCI插槽,通过Profibus DP使用主从站方式连接基础自动化.软件在线实时数据采集使用Windows系统服务模式进行高速数据采集并对数据进行压缩存储,离线数据分析使用图形曲线分析技术实现对生产数据的再现。该系统已成功应用于国内热连轧生产线中.数据采集稳定可靠.数据分析功能满足实际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轧制过程自动化 实时数据采集 离线数据分析 PROFIBUS DP
原文传递
板带冷连轧自动化系统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殿华 陈树宗 +3 位作者 李旭 孙杰 张欣 张浩宇 《轧钢》 2015年第3期9-15,24,共8页
带钢冷连轧成套控制设备是冷轧生产中系统性极强、技术难度极大、精度要求极高的综合性技术,其中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是冷连轧生产控制的核心,是保证冷轧带钢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主要控制手段。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冷连轧自动化控制技术的... 带钢冷连轧成套控制设备是冷轧生产中系统性极强、技术难度极大、精度要求极高的综合性技术,其中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是冷连轧生产控制的核心,是保证冷轧带钢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主要控制手段。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冷连轧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冷连轧基础自动化和过程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与功能,并对冷连轧控制系统的发展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连轧 控制系统 主令控制 厚度自动控制 板形控制 轧制规程
下载PDF
板带热连轧自动化系统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2
4
作者 张殿华 彭文 +3 位作者 丁敬国 龚殿尧 李旭 孙杰 《轧钢》 2015年第2期6-12,26,共8页
我国钢铁工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从工艺技术、产品结构、设备应用以及技术管理方面正逐步向国际先进水平靠拢。生产高技术、高附加值的热轧板带材是我国钢铁工业现阶段的首要任务。本文主要介绍了国内外热连轧生产的发展历程,并对热连轧... 我国钢铁工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从工艺技术、产品结构、设备应用以及技术管理方面正逐步向国际先进水平靠拢。生产高技术、高附加值的热轧板带材是我国钢铁工业现阶段的首要任务。本文主要介绍了国内外热连轧生产的发展历程,并对热连轧的先进控制技术进行了综述,同时对我国热轧带钢生产企业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带热连轧 计算机控制系统 先进控制技术 数学模型
下载PDF
薄板坯连铸连轧半无头轧制技术在线试验 被引量:2
5
作者 杜平 徐建忠 +3 位作者 刘相华 赵晓林 荆涛 刘驰 《中国冶金》 CAS 2007年第9期24-26,33,共4页
介绍了本钢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的主要设备和关键技术;分析了动态变规格、自动最小张力、活套控制和高速卷取设备;并在线试验了半无头轧制。采用该轧制技术,不但提高了带钢的厚度精度和平直度,且可生产极薄的带钢和高深冲性能的带钢产品。
关键词 半无头轧制 动态变规格 最小张力控制 厚度精度 板形
下载PDF
实验室薄板坯连铸连轧Fe-3%Si热轧钢板的织构 被引量:1
6
作者 李长生 杨华 +1 位作者 王艳芳 于永梅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49,共6页
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制备了Fe-3%Si热轧钢板,采用EBSD和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不同热轧总变形量和压下制度下钢板的织构组织,分析了α、ε和γ取向线上织构密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热轧总变形量由82.9%增大到97.1%时,A... 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制备了Fe-3%Si热轧钢板,采用EBSD和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不同热轧总变形量和压下制度下钢板的织构组织,分析了α、ε和γ取向线上织构密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热轧总变形量由82.9%增大到97.1%时,A成分钢板表层和心部的组织和织构梯度出现,{001}〈110〉取向加强,并向{110}〈001〉和{112}〈111〉等方向发展;B成分钢板在不同压下制度下的织构分布基本相同,但是B1试样的高斯织构取向密度和体积分数较高,C1热轧压下制度有利于高斯织构组织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钢 织构 热轧 连铸连轧
下载PDF
热轧实验机组全自动轧制及冷却功能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高扬 牛文勇 +1 位作者 李建平 张泽瑞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31-234,239,共5页
开发了完全基于基础自动化系统的全自动轧制及冷却功能,对实验进程进行实时判断,并自动生成操作指令.其核心组件是仪表信号采集及处理模块、轧件跟踪模块和操作逻辑判断与指令生成模块.实现了包括钢板运输、高压水除鳞、轧制、对中、中... 开发了完全基于基础自动化系统的全自动轧制及冷却功能,对实验进程进行实时判断,并自动生成操作指令.其核心组件是仪表信号采集及处理模块、轧件跟踪模块和操作逻辑判断与指令生成模块.实现了包括钢板运输、高压水除鳞、轧制、对中、中间待温及控制冷却过程的全自动控制.操作人员只需进行手动转钢操作和必要的干预控制.该功能成功应用在包钢技术中心550 mm热轧实验机组,最大头部位置偏差为29 mm,最大长度偏差为2.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轧机 全自动轧制 轧件跟踪 控轧控冷 基础自动化
下载PDF
强剪切对单层晶极薄带轧制变形行为的影响
8
作者 陈守东 卢日环 +1 位作者 李杰 孙建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3-150,共8页
为确定最优的极薄带轧制工艺,本研究深入分析了强剪切对轧制单层晶极薄带微观变形行为和晶体转动演化的影响。采用基于位错滑移机制的晶体塑性有限元模型进行模拟,最大异速比达到1.5。建立了晶粒取向随机分布的单层晶极薄带轧制模型,以... 为确定最优的极薄带轧制工艺,本研究深入分析了强剪切对轧制单层晶极薄带微观变形行为和晶体转动演化的影响。采用基于位错滑移机制的晶体塑性有限元模型进行模拟,最大异速比达到1.5。建立了晶粒取向随机分布的单层晶极薄带轧制模型,以探究少晶组织的晶界作用特性。结果表明:强剪切导致单层晶极薄带轧制微观变形和晶体转动表现出显著的局部化。强剪切促进了晶粒的剪切变形,使得晶界的协调变形能力增强。在轧制区施加强剪切变形,可使已启动滑移得到扩展,主滑移带缩窄分散形成新的次滑移带,滑移更加集中和各向异性。变形后晶粒取向主要绕箔材宽度方向发生转动和分散,强剪切使转动角度增大和分散点更加集中稳定。模拟表明强剪切严重影响单层晶极薄带轧制变形的各向异性,进而导致择优取向、滑移局部化以及非均匀应力-应变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薄带轧制 强剪切 变形行为 局部化 晶体塑性有限元
下载PDF
宽厚板轧制区域自动化控制系统整合优化 被引量:3
9
作者 李波 唐敏 +1 位作者 何纯玉 丁敬国 《重钢机动能源》 2015年第1期26-28,共3页
本文概述了中厚板厂轧制区域自动化控制系统控制原理及控制模式,介绍了重钢中厚板厂利用工业以太网TCP/IP协议、OPC协议以及PROFIBUS DP等通讯协议,将轧制区域中六大控制系统和两大测控仪表等国产化设备进行整合优化的实施过程。
关键词 宽厚板轧制区域 自动化系统 整合优化 控制策略
下载PDF
中厚板厂轧制区域自动化控制系统整合优化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波 何纯玉 丁敬国 《重钢技术》 2016年第1期33-36,共4页
概述中厚板厂轧制区域自动化控制系统控制原理及控制模式,介绍了重钢中厚板厂利用工业以太网TCP/IP协议、OPC协议以及PROFIBUS DP等通讯协议,将轧制区域中六大控制系统和两大测控仪表等国产化设备进行整合优化的实施过程。
关键词 宽厚板轧机区域 自动化系统 整合优化 控制策略
下载PDF
AZ31镁合金薄板热油恒温成形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
11
作者 余犇 王冬晓 +1 位作者 刘禹 李建平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9-186,共8页
利用有限元模拟和成形实验相结合的方式,研究AZ31镁合金的成形性能,基于Dynaform模拟软件和热油恒温成形设备,探究出一种适合镁合金的热成形工艺,并对成形件显微组织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通过调整薄板尺寸、模具R角、压边力及摩擦系数等... 利用有限元模拟和成形实验相结合的方式,研究AZ31镁合金的成形性能,基于Dynaform模拟软件和热油恒温成形设备,探究出一种适合镁合金的热成形工艺,并对成形件显微组织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通过调整薄板尺寸、模具R角、压边力及摩擦系数等工艺参数,以降低成形件的底部减薄率,减少破裂倾向,提高镁合金的成形性能;成形温度为200℃,模具R角为16 mm,薄板直径为80 mm,并调整合适压边力和摩擦系数,可获得最佳的工艺窗口;靠近成形件底部,晶粒及第二相尺寸逐渐减小并趋于均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Z31镁合金 热油恒温成形 工艺参数 减薄率 成形性能
下载PDF
晶粒尺寸对竹节晶铜箔微轧制变形行为影响的模拟
12
作者 陈守东 卢日环 陈晨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41-854,共14页
高性能铜箔已经广泛应用于新能源、微电子等领域,为降低其制备成本和调控组织性能,对拉拔−压缩−剪切复合成形条件下的竹节晶铜箔轧制微观变形行为进行研究。建立微观尺度的晶体塑性有限元模型,分析竹节晶微轧制变形的晶粒尺寸效应。该... 高性能铜箔已经广泛应用于新能源、微电子等领域,为降低其制备成本和调控组织性能,对拉拔−压缩−剪切复合成形条件下的竹节晶铜箔轧制微观变形行为进行研究。建立微观尺度的晶体塑性有限元模型,分析竹节晶微轧制变形的晶粒尺寸效应。该微观模型将每个离散单元只是作为晶粒的组成部分,同时在积分点上采用单晶体本构模型建立本构方程。结果表明:微观层次复合轧制竹节晶铜箔的变形特征表现为高度的异向性和局部化;竹节晶铜箔轧制力变化符合类似Hall-Petch关系,即轧制力随晶粒尺寸的减小而增大;随着晶粒尺寸减小,复合轧制竹节晶铜箔的滑移均匀性和晶界滑移协调能力均增强;动态剪切带和变形带随着晶粒尺寸的减小向晶界偏移。为保证轧制竹节晶铜箔变形的稳定性和进一步减薄,晶粒尺寸小于100μm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节晶轧制 晶体塑性 有限元 晶粒尺寸效应 微观变形
下载PDF
板带热连轧中氧化铁皮的控制技术 被引量:125
13
作者 刘振宇 于洋 +2 位作者 郭晓波 关菊 王国栋 《轧钢》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9,共5页
介绍了板带热连轧过程中表面氧化铁皮的结构、组成和演变规律,提出了有效抑制氧化铁皮生长、降低红色氧化铁皮覆盖率的热轧、冷却和卷取技术路线。指出通过改变轧后卷取温度,可以控制FeO的共析反应,从而获得"减酸洗"或"... 介绍了板带热连轧过程中表面氧化铁皮的结构、组成和演变规律,提出了有效抑制氧化铁皮生长、降低红色氧化铁皮覆盖率的热轧、冷却和卷取技术路线。指出通过改变轧后卷取温度,可以控制FeO的共析反应,从而获得"减酸洗"或"免酸洗"钢需要的氧化铁皮结构;层流冷却线增加前置超快冷装置是综合解决氧化铁皮控制和产品力学性能保证的较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带热连轧 氧化铁皮 组成 结构 减免酸洗
下载PDF
钢材性能柔性化与柔性轧制技术 被引量:22
14
作者 刘相华 王国栋 +1 位作者 杜林秀 刘振宇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32-36,62,共6页
为解决用户个性化需求与企业规模化生产之间的矛盾。提出将组织性能在线优化控制技术应用于柔性轧制,用同一种成分的坯料来生产不同性能的产品,简化炼钢和连铸的操作和管理,利用对钢材性能柔性的控制实现轧制生产的大规模定制。指出... 为解决用户个性化需求与企业规模化生产之间的矛盾。提出将组织性能在线优化控制技术应用于柔性轧制,用同一种成分的坯料来生产不同性能的产品,简化炼钢和连铸的操作和管理,利用对钢材性能柔性的控制实现轧制生产的大规模定制。指出当前2种可行的柔性轧制实例:用普碳钢生产屈服强度为200~400MPa的产品,用碳锰钢生产屈服强度为350~600MPa的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轧制 组织性能 在线优化控制 大规模定制
下载PDF
PQF三辊连轧管机轧制过程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2
15
作者 高秀华 李小荣 +3 位作者 邱春林 齐克敏 庄刚 孙强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07-110,共4页
采用三维有限元模拟分析技术,针对PQF五机架连轧和MPM七机架连轧过程进行了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及其边界条件合理可靠;PQF比MPM单辊轧制力有明显减少;提高PQF轧机芯棒限动速度,可以有效减少芯棒所受摩擦力,提高芯棒使... 采用三维有限元模拟分析技术,针对PQF五机架连轧和MPM七机架连轧过程进行了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及其边界条件合理可靠;PQF比MPM单辊轧制力有明显减少;提高PQF轧机芯棒限动速度,可以有效减少芯棒所受摩擦力,提高芯棒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QF 三辊轧管机 MPM 有限元 无缝钢管
下载PDF
四辊可逆冷轧机轧制润滑工艺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李长生 李有元 +1 位作者 余涛 崔光洙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117-1120,共4页
在四辊可逆冷轧机上用A,B,C和D 4种冷轧乳化液对St12带钢进行了轧制润滑工艺实验,分析比较了在相同轧制条件下4种轧制乳化液对轧制力、带钢表面反射率、带钢和轧辊表面温度等的影响规律.分析了轧制力和轧制速度的关系,利用实测轧制力数... 在四辊可逆冷轧机上用A,B,C和D 4种冷轧乳化液对St12带钢进行了轧制润滑工艺实验,分析比较了在相同轧制条件下4种轧制乳化液对轧制力、带钢表面反射率、带钢和轧辊表面温度等的影响规律.分析了轧制力和轧制速度的关系,利用实测轧制力数据和数学模型计算得到了摩擦因数.较好的油品润滑能力顺序为B,C,D和A,冷却能力顺序是A,C,D和B,带钢表面反射率顺序是B,D,C和A.实验研究结果对油品开发与评价,优化轧制润滑工艺参数和提高板面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轧制 润滑 乳化液 轧制力 摩擦系数
下载PDF
特厚钢板复合轧制工艺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17
作者 骆宗安 谢广明 +3 位作者 胡兆辉 贾涛 王国栋 王黎筠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25-128,共4页
采用连铸坯直接轧制生产特厚钢板时,由于压缩比的限制,成品的厚度受到极大限制,很难生产产品厚度超过100mm的高质量特厚钢板。文中介绍了复合轧制生产特厚钢板的实验方法、工艺过程以及实验分析结果,包括复合界面金相组织观察、Z向... 采用连铸坯直接轧制生产特厚钢板时,由于压缩比的限制,成品的厚度受到极大限制,很难生产产品厚度超过100mm的高质量特厚钢板。文中介绍了复合轧制生产特厚钢板的实验方法、工艺过程以及实验分析结果,包括复合界面金相组织观察、Z向抗拉强度及拉伸曲线、拉伸样断面收缩率、断口扫描分析、超声波探伤等。从金相组织看,界面结合率约99%~100%,从金相图片上已经找不到复合界面;Q345复合钢板的Z向平均抗拉强度为445MPa,平均断面收缩率为54.13%,拉伸试样在微观上表现为韧性断裂。从超声波探伤结果看,未出现明显缺陷回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厚钢板 复合轧制 电子束焊接 工艺实验研究
下载PDF
基于目标函数的冷连轧轧制力模型参数自适应 被引量:9
18
作者 陈树宗 彭文 +1 位作者 姬亚锋 张殿华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128-1131,共4页
为提高轧制力模型的预报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目标函数的轧制力模型参数寻优方法 .该方法通过建立轧制力模型参数自适应目标函数,以变形抗力和摩擦系数模型中的自适应系数作为寻优参数,采用Nelder-Mead单纯形算法对目标函数进行求解,从... 为提高轧制力模型的预报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目标函数的轧制力模型参数寻优方法 .该方法通过建立轧制力模型参数自适应目标函数,以变形抗力和摩擦系数模型中的自适应系数作为寻优参数,采用Nelder-Mead单纯形算法对目标函数进行求解,从而获得满足轧制力精度的模型自适应系数.本文提出的轧制力模型参数自适应方法已应用于某1 700 mm五机架冷连轧机组.现场应用表明:采用轧制力模型参数自适应后,轧制力模型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均方差由不采用自适应的12.9%降至3.2%,证明该参数自适应方法能显著提高轧制力模型预报精度,满足在线控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连轧 轧制力模型 变形抗力 摩擦系数 参数自适应
下载PDF
基于惩罚项的热连轧轧制规程多目标函数优化 被引量:6
19
作者 彭文 陈树宗 +1 位作者 丁敬国 张殿华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5-50,共6页
为了解决传统热连轧负荷分配优化普遍采用约束方法进行求解时求解步骤繁琐、不容易获得最优解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惩罚函数算法.通过引入函数惩罚项,将多目标函数约束求解问题转化为无约束求解问题.建立了带有惩罚项的轧制力、板形、功率... 为了解决传统热连轧负荷分配优化普遍采用约束方法进行求解时求解步骤繁琐、不容易获得最优解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惩罚函数算法.通过引入函数惩罚项,将多目标函数约束求解问题转化为无约束求解问题.建立了带有惩罚项的轧制力、板形、功率和温度的单目标函数,进而采用线性加权求和法建立了综合多目标函数.利用Nelder和Mead单纯形解法则进行求解,简化了求解的步骤,最终得到了兼顾轧制力平衡、板形最优及温度合理的负荷分配方案.实际应用效果表明,与传统负荷分配方式相比,基于多目标优化得到的轧制规程更符合实际生产要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连轧机 负荷分配 多目标优化 轧制规程 惩罚项 线性加权 目标函数 单纯形解法
下载PDF
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取向硅钢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6
20
作者 于永梅 李长生 王国栋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45-47,64,共4页
通过分析传统工艺生产取向硅钢,阐述了采用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取向硅钢的优势及可行性,指出了该工艺关键环节的核心控制技术。结果表明,通过合理选取取向硅钢的成分和抑制剂与后续渗氮等工艺的配合可以生产出取向硅钢。
关键词 取向硅钢 薄板坯 连铸连轧 生产工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