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1篇文章
< 1 2 5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子资源服务质量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以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 被引量:5
1
作者 王影 杨楠 李佳 《现代情报》 CSSCI 2012年第8期141-146,共6页
随着电子资源在高校图书馆的普及和推广,其服务质量的相关研究得到了学术界的关注。本文综合从技术和服务营销两个角度出发,对电子资源服务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通过回顾相关文献及对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电子资源用户的问卷调查,对... 随着电子资源在高校图书馆的普及和推广,其服务质量的相关研究得到了学术界的关注。本文综合从技术和服务营销两个角度出发,对电子资源服务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通过回顾相关文献及对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电子资源用户的问卷调查,对获得的数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探讨电子资源服务质量的影响因素,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电子资源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美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及其启示 被引量:183
2
作者 房国忠 刘宏妍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41-44,共4页
在美国,创业教育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在良好的社会基础和有力的社会支持体系下,已经形成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在创业教育开展最早和最为完善的美国著名大学中,百森商学院、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各有千秋,代表了美国高等院校创业教育的... 在美国,创业教育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在良好的社会基础和有力的社会支持体系下,已经形成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在创业教育开展最早和最为完善的美国著名大学中,百森商学院、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各有千秋,代表了美国高等院校创业教育的典型模式。认真研究并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对于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大学生 创业能力 创业教育模式 启示
下载PDF
大学生就业社会资本的开发与利用 被引量:33
3
作者 郑美群 于卓 刘大维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38-142,共5页
本文从社会资本的角度对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了阐述,指出大学生就业社会资本主要来自于高校、教师和大学生自身三个方面,并根据我们所做的调查,分析了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运用社会资本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我们建立了大学生就业社会资本构... 本文从社会资本的角度对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了阐述,指出大学生就业社会资本主要来自于高校、教师和大学生自身三个方面,并根据我们所做的调查,分析了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运用社会资本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我们建立了大学生就业社会资本构成模型,模型中包括影响大学生就业社会资本的三个系数:维护系数、意愿系数和应用系数,针对这三个系数,本文提出了开发和利用大学生就业社会资本的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资本 大学生就业 社会联系
下载PDF
基于就业市场角度的大学生就业竞争力评价体系实证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管立国 王影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35-239,共5页
就业市场是检验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试金石,测度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关键是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就业情况的反馈,但是已有研究多是从高校教师和学生层面研究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忽略了用人单位的评价;因此,本文通过文献回顾,用德尔菲法进行量表设... 就业市场是检验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试金石,测度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关键是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就业情况的反馈,但是已有研究多是从高校教师和学生层面研究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忽略了用人单位的评价;因此,本文通过文献回顾,用德尔菲法进行量表设计,通过对就业市场的问卷调研,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构建了用于评价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评价体系,通过对该评价体系的研究,为高校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提供了一系列管理启示和建议,为引导高校相关部门和在校大学生重视就业竞争力培养,实现高质量就业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竞争力 因子分析 评价体系
下载PDF
数据包络分析法在高校学院绩效评价中的运用 被引量:14
5
作者 郑美群 杨盛莉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2-36,共5页
高校建立科学有效的学院绩效评价体系是实现对学院有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高校各学院绩效的相对有效性进行评价,以各学院的教职员工的数量、财务支出和基础设施投入为输入指标,以各学院的在校生数、毕... 高校建立科学有效的学院绩效评价体系是实现对学院有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高校各学院绩效的相对有效性进行评价,以各学院的教职员工的数量、财务支出和基础设施投入为输入指标,以各学院的在校生数、毕业生的就业率和科研积分为输出指标。运用经非Archimedes无穷小处理后的C2R模型来比较分析高校各学院的综合有效性和规模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绩效评价 学院绩效 数据包络分析法
下载PDF
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的关联性研究——基于东北地区的数据 被引量:4
6
作者 曲洋 支大林 唐亮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0-152,共3页
一、引言 区域内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优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合理优化的区域产业结构,意味着区域内资源配置效率高,将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不合理、没有优化的区域产业结构,将导致区域内资源配置比例失调且资源配... 一、引言 区域内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优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合理优化的区域产业结构,意味着区域内资源配置效率高,将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不合理、没有优化的区域产业结构,将导致区域内资源配置比例失调且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产业结构 东北地区 对外贸易 关联性 资源配置效率 经济增长 区域经济 比例失调
下载PDF
我国高校贫困大学生救助政策探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韩俊江 郭晖艳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5-27,共3页
我国建立的"奖免补助贷"五位一体的贫困大学生资助制度体系,在帮助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我国应健全和完善高校贫困大学生救助政策,充分调动和利用社会资源探索发展多种助学模式,改... 我国建立的"奖免补助贷"五位一体的贫困大学生资助制度体系,在帮助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我国应健全和完善高校贫困大学生救助政策,充分调动和利用社会资源探索发展多种助学模式,改革与完善高校贫困大学生教育救助体系,逐步实现高校贫困大学生动态数据管理,进而促进高校贫困大学生救助政策的制度化、法律化和科学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贫困大学生 救助政策
下载PDF
东北地区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分解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杨文爽 李春艳 《当代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7-93,共7页
无论是从时间序列上还是从行业上来看,东北地区制造业技术进步都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它是推动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主要动力。轻工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明显高于重工业,而重工业或优势产业的发展却过分地依赖资源,没有形成技术优势。我国... 无论是从时间序列上还是从行业上来看,东北地区制造业技术进步都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它是推动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主要动力。轻工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明显高于重工业,而重工业或优势产业的发展却过分地依赖资源,没有形成技术优势。我国应有效地调和经济新常态下东北老工业基地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完善区域创新体系,促进东北地区产业集聚和产业分散协调发展,进一步推动东北地区的市场化改革,清除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区 全要素生产率 增长率 制造业
下载PDF
东北地区产业升级路径依赖研究——基于比较优势演化视角 被引量:12
9
作者 刘晓静 李春艳 +1 位作者 陈艺毛 杨文爽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1-19,共9页
多年来产业升级路径依赖问题的讨论一直存在遵循比较优势的"渐进式产业升级路径"还是偏离比较优势的"创新式产业升级路径"的争议,基于产业空间结构,可视化东北地区2005-2015年产业升级路径,并实证检验东北地区产业... 多年来产业升级路径依赖问题的讨论一直存在遵循比较优势的"渐进式产业升级路径"还是偏离比较优势的"创新式产业升级路径"的争议,基于产业空间结构,可视化东北地区2005-2015年产业升级路径,并实证检验东北地区产业升级路径依赖。"十一五"期间,东北地区产业升级路径遵循比较优势,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规模不断扩大,显性比较优势产业数量逐步增多,产业升级成功比例较高;进入"十二五"时期后,产业升级路径开始偏离比较优势,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规模没有进一步扩大,显性比较优势产业数量没有进一步增加,产业升级成功比例减少;整体上,东北地区产业升级路径遵循比较优势,并且比较优势在产业升级过程中发挥的引领产业创新发展的作用高于阻止产业失势的作用,东北地区应在遵循比较优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型产业升级,盲目向高技术产业转型升级往往会造成东北地区产业升级断档进而陷入产业升级陷阱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区 比较优势 产业升级 路径依赖
下载PDF
东北老工业基地中的产权结构调整与区域结构转换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春艳 张红辉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69-75,共7页
自1978年以来的20多年间,东北三省工业总产值在全国所占份额一路下跌,由原来的16.5%下降到9.3%,降幅超过40%,到了区域结构转换的关键时刻。而区域结构转换的最大障碍就是所有制垄断导致体制很难创新。这样,就需要采取有力的措施,加快国... 自1978年以来的20多年间,东北三省工业总产值在全国所占份额一路下跌,由原来的16.5%下降到9.3%,降幅超过40%,到了区域结构转换的关键时刻。而区域结构转换的最大障碍就是所有制垄断导致体制很难创新。这样,就需要采取有力的措施,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和非国有经济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结构 产权结构 所有制垄断
下载PDF
东北地区制造业技术效率的测算与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孙汉杰 郑宏宇 王洪悦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12,共7页
作为支柱产业,制造业的技术效率对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运用随机前沿模型,利用2001—2011年间18个样本行业的面板数据,对东北三省制造业的技术效率进行了测算和比较。结果显示,分析期间东北三省整体的技术效率水... 作为支柱产业,制造业的技术效率对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运用随机前沿模型,利用2001—2011年间18个样本行业的面板数据,对东北三省制造业的技术效率进行了测算和比较。结果显示,分析期间东北三省整体的技术效率水平呈上升趋势,无效率因素平均为70%,但存在行业差异;从各省比较来看,黑龙江省的技术效率水平超过了辽吉两省,占据东北地区的鳌头,同时受地域因素的影响,各个行业在各省之间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针对不同的行业应采取不同的发展战略,同时东北地区应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减少技术无效率因素的影响,努力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区 制造业 技术效率 随机前沿模型
下载PDF
东北地区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姚丽霞 房国忠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5-58,共4页
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是一个组织或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纲领性指南,是具体实施人力资源开发的政策依据。目前,人力资源开发战略主要有三种比较成熟的模式,即以美国为代表的"人力资源吸引战略"、以日本为代表的"人力资源投资战... 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是一个组织或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纲领性指南,是具体实施人力资源开发的政策依据。目前,人力资源开发战略主要有三种比较成熟的模式,即以美国为代表的"人力资源吸引战略"、以日本为代表的"人力资源投资战略"和以德国为代表的"人力资源结构调整战略"。科学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内容和根本保障。东北地区的人文历史环境、经济发展状况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了其必然选择以人力资源结构调整战略为主,以人力资源吸引战略和人力资源投资战略为辅的战略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区 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开发战略
下载PDF
东北地区人力资源开发度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房国忠 朱晓英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4-39,共6页
人力资源开发度即人力资源开发程度,是指组织对人力资源道德、体力、技术等能力的提升程度及对人力资源使用效率的整体评价。笔者从人力资源的道德能力、体力能力、技术能力、人力资源结构、配置效率等五个方面对我国东北地区的区域人... 人力资源开发度即人力资源开发程度,是指组织对人力资源道德、体力、技术等能力的提升程度及对人力资源使用效率的整体评价。笔者从人力资源的道德能力、体力能力、技术能力、人力资源结构、配置效率等五个方面对我国东北地区的区域人力资源开发度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发现东北地区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相比,虽然人力资源道德开发度较高,受教育程度也略有优势,但在体力能力、人才竞争力、技术能力、结构和配置效率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区 区域人力资源开发 人力资源开发度 评价
下载PDF
东北地区中小企业基层员工非物质激励模型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宋德玲 监文慧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0-85,共6页
基层员工是东北地区中小企业员工的主体,对中小企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基层员工的激励方式包括物质激励和非物质激励。其实,非物质激励是企业既可以节约成本,又可以提高绩效的有效激励方式。笔者在肯定对基层员工物质激励重... 基层员工是东北地区中小企业员工的主体,对中小企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基层员工的激励方式包括物质激励和非物质激励。其实,非物质激励是企业既可以节约成本,又可以提高绩效的有效激励方式。笔者在肯定对基层员工物质激励重要性的前提下,力求探究非物质激励的模式。通过对企业问卷调查,用统计软件分析调查数据,提取出有效激励中小企业基层员工的非物质激励因素。最后在对东北地区中小企业基层员工非物质激励因素的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出适合中小企业基层员工的非物质激励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区 中小企业 基层员工 非物质激励
下载PDF
大学生社区择业心理的政策导向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史册 杨怀印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4期155-159,共5页
按照国际上发达国家普及大学教育的市场就业规律,大学毕业生65%以上选择社区择业,才可能规避市场条件下人力资源配置的弊端。也就是说,多数学生自愿选择"基层就业",是避免大学人力资本投资风险,即避免"毕业即失业"... 按照国际上发达国家普及大学教育的市场就业规律,大学毕业生65%以上选择社区择业,才可能规避市场条件下人力资源配置的弊端。也就是说,多数学生自愿选择"基层就业",是避免大学人力资本投资风险,即避免"毕业即失业"现象规模化的理性选择。本文就我国部分大学和社区的调查结果,对现阶段大学生享受社会低保人数超过社区就业不足1%的现状、原因进行了归纳,对在校大学生社区择业心理主要障碍进行了调查汇总,针对心理排斥、不公和准备不足的择业现象,提出了通过一系列政策投入、通过正面的政策导向规避大学生失业率不断上升、促进社区择业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就业现状 社区择业心理 就业政策
下载PDF
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思考 被引量:4
16
作者 韩俊江 马星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14-16,共3页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和世界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速度的减缓,青年就业问题带来的挑战越来越严峻。解决当前的就业难,单凭政府创造就业机会已经与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加强高校和社会上的创业教育,鼓励多数人共同兴"创业潮"...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和世界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速度的减缓,青年就业问题带来的挑战越来越严峻。解决当前的就业难,单凭政府创造就业机会已经与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加强高校和社会上的创业教育,鼓励多数人共同兴"创业潮"才是破解就业难题的良方。高等学校毕业生不仅成为求职者,而且逐渐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创业教育 就业
下载PDF
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中的政府职能定位 被引量:4
17
作者 孙启明 《税务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共3页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关键在于塑造一批在国际市场中有竞争力的、混合所有制性质的超大型企业集团。为此,中央政府应承担国有企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历史包袱;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给予专项补贴;对东北土地流转和整合试点给予特别政策;成立由...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关键在于塑造一批在国际市场中有竞争力的、混合所有制性质的超大型企业集团。为此,中央政府应承担国有企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历史包袱;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给予专项补贴;对东北土地流转和整合试点给予特别政策;成立由中央政府牵头的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协调领导小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老工业基地 政府职能 中国 国有企业 “三农”问题 生态环境 市场经济 城市化 产业结构
下载PDF
基于不同网站类型下大学生对网络购物评论信息的可信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罗云华 林宗涌 刘博 《中国市场》 2011年第13期118-119,共2页
网络购物的兴起引起越来越多的学者进行有关网络消费信任的研究,本研究通过将网站类型设为因变量,将目前与购物有关网站划分为B to C网站和C to C网站,专业型网站和综合型网站,购物主导型网站和点评主导型网站,在此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 网络购物的兴起引起越来越多的学者进行有关网络消费信任的研究,本研究通过将网站类型设为因变量,将目前与购物有关网站划分为B to C网站和C to C网站,专业型网站和综合型网站,购物主导型网站和点评主导型网站,在此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最终得出大学生消费者对网络评论信息的可信性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购物 口碑传播 评论信息 网站类型
下载PDF
我国制造业再区域化及对东北地区的影响和启示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海波 李春艳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12-115,共4页
笔者通过计算区位基尼系数、制造业行业分布的基尼系数和制造业所有行业的区位商三种指标来描述我国制造业再区域化状况,得出在我国制造业再区域化的过程中,个别行业出现向东北地区转移的趋势;然后通过实证分析,找出了影响产业集聚的因... 笔者通过计算区位基尼系数、制造业行业分布的基尼系数和制造业所有行业的区位商三种指标来描述我国制造业再区域化状况,得出在我国制造业再区域化的过程中,个别行业出现向东北地区转移的趋势;然后通过实证分析,找出了影响产业集聚的因素,结果表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地方财政支出对我国产业集聚具有促进作用,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增加值、居民消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及实际利用外资额对我国产业集聚具有分散作用;据此得出了对东北地区的一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 再区域化 东北地区
下载PDF
东北地区农业经济结构演变态势及其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薇臻 刘金洲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2011年第1期44-48,共5页
基于社会经济统计数据,运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探讨1980年以来东北地区农业经济结构的演变态势及其驱动力。研究结果表明:东北地区农业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但波动趋势明显,种植业和畜牧业的转换主导农业经济结构演变过程。省域间农业经济... 基于社会经济统计数据,运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探讨1980年以来东北地区农业经济结构的演变态势及其驱动力。研究结果表明:东北地区农业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但波动趋势明显,种植业和畜牧业的转换主导农业经济结构演变过程。省域间农业经济结构高度相似,并表现出趋异的态势。农业经济发展与居民收入水平变化是东北地区农业经济结构演变最为主要驱动力,而居民消费水平、农产品市场、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变化对其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经济结构 数理统计 驱动力 东北地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