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59
1
作者 王春乙 张继权 +3 位作者 霍治国 蔡菁菁 刘兴朋 张琪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9,共19页
农业气象灾害风险研究既是灾害学和农业气象学领域中研究的热点,又是当前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和农业生产部门亟需的应用性较强的课题。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的理论和方法进展很快,但尚没有文献对相关研究做出较为系统的论述。为全面了解农... 农业气象灾害风险研究既是灾害学和农业气象学领域中研究的热点,又是当前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和农业生产部门亟需的应用性较强的课题。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的理论和方法进展很快,但尚没有文献对相关研究做出较为系统的论述。为全面了解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的研究现状,在综合分析近30年来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和评述,指出了当前研究的一些不足,并对今后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研究的趋势进行了展望。首先对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研究的历史进行了回顾;重点阐述了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致灾因子的危险性评估,承灾体脆弱或易损性评估,灾情期望损失评估和灾害风险综合评估;归纳出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研究中采用的3类主要方法——基于指标的综合评估方法、基于数据的概率评估方法以及基于情景模拟的评估方法;最后对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气象灾害 风险评估 研究进展 研究展望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地区双季早稻冷害、热害综合风险评价 被引量:35
2
作者 王春乙 姚蓬娟 +1 位作者 张继权 任义方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2469-2483,共15页
【目的】针对长江中下游地区双季早稻生长过程中的冷害、热害发生情况,对种植区进行综合风险评价和区划,以期科学指导长江中下游地区双季早稻生产。【方法】利用长江中下游双季早稻种植区1961—2012年气象资料、1981—2010年农业气象资... 【目的】针对长江中下游地区双季早稻生长过程中的冷害、热害发生情况,对种植区进行综合风险评价和区划,以期科学指导长江中下游地区双季早稻生产。【方法】利用长江中下游双季早稻种植区1961—2012年气象资料、1981—2010年农业气象资料及气象灾害和社会统计资料,以发育期为时间尺度,为早稻生长季综合灾害发生情况构建危险性评价模型,为承灾体的脆弱性构建脆弱性评价模型,为承灾体的暴露性构建暴露性评价模型,为社会防灾减灾能力构建防灾减灾评价模型。依据灾害风险形成机制,采用自然灾害风险指数方法结合上述4要素构建综合灾害风险评价模型并对种植区进行风险区划。【结果】用灾害指标值、发育期权重系数、灾种权重系数构建各发育期危险性评价模型,结果表明湖南南部和江西东南部危险度很低,冷害和热害都很少发生,是优良的双季早稻种植区。湖南、江西腹地危险度在0.3左右,是由于灌浆期热害较强导致危险度略高。湖北地区危险度东高西低,种植条件略差,其中阳新和蕲春分别受分蘖期冷害和孕穗期冷害的严重影响,危险度较高。浙江除分蘖期危险度低之外,其他各发育期的危险度都比其他省高,特别是灌浆期高温热害严重影响早稻产量,是双季早稻种植的高危险度区。以产量变异程度作为评价指标构建脆弱性评价模型,结果表明浙江中东部、江西中南部、湖北种植区脆弱度较低,湖南宁乡、茶陵等地脆弱度较高,江西北部脆弱度最高,灾害性天气发生的年份当地产量波动较大。以植被覆盖度为评价指标构建暴露性评价模型,结果表明湖南中东部和江西地区暴露度最高,双季早稻种植面积占耕地面积最高达85%,而浙江和湖北双季早稻种植区暴露度较低。以农业机械总动力、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化肥施用量作为指标构建防灾减灾能力评价模型,结果表明浙江全省防灾减灾能力最高,湖南中部、湖北西部地区和江西南部防灾减灾能力较强,其他地区防灾减灾能力都偏低。以危险性、脆弱性、暴露性、防灾减灾能力4个要素作为风险评价因子共同构建风险评价模型,结果表明浙江中西部、江西东北部、湖南中部、湖北东部基本为高风险区,湖南南部、江西东南部和浙江东部大致处于低风险区,其他地区为中等风险区。【结论】长江中下游4省分别需采取不同措施降低双季早稻种植风险:浙江中西部调整播期,江西加大资金投入,湖南调整产业结构,湖北改善种植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下游地区 双季早稻 冷害 热害 风险评价
下载PDF
近30年中美玉米带生长季干旱特征的差异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芳 王春乙 +3 位作者 邬定荣 姚树然 白月明 张继权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98-410,共13页
气候变化背景下,中美两国玉米的种植均受到了干旱灾害的严重影响。为有效借鉴美国抗旱减灾措施与经验,利用1986-2015年位于中国东北和美国大平原的世界两大黄金玉米带的气象资料,计算其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通过线性倾向估计、相... 气候变化背景下,中美两国玉米的种植均受到了干旱灾害的严重影响。为有效借鉴美国抗旱减灾措施与经验,利用1986-2015年位于中国东北和美国大平原的世界两大黄金玉米带的气象资料,计算其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通过线性倾向估计、相关性检验等统计方法,比较两地干旱特征的差异并分析其成因。结果表明:与美国相比,中国东北玉米带生长季的太阳辐射较高、平均气温较低、降水更为稀少且集中在玉米生长后期,美国玉米带生长前、后期的降水较均衡;两地不同生育阶段的SPEI年际波动及干旱频率、强度和干旱范围的时间变化均有明显不同,且在空间分布上具有各自的特征;由于中国东北玉米带生长季出现异常高温少雨高辐射天气的频次高于美国玉米带,故其在玉米生长前、后期的干旱频率及强度均高于美国,尤其生长后期因美国异常天气出现频次较低,两地差异更为显著。两地具有较为一致的光温水演变特征,导致其干湿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即玉米生长前期均趋于湿润而后期趋于干旱,但仅美国玉米带生长前期湿润化趋势明显,其原因主要是该生长期降水明显增加及辐射显著降低。在应对干旱威胁时,美国可能会较注重对玉米带前期干旱的管理,而中国东北除关注前期干旱管理外,还需特别重视玉米生长后期的抗旱措施保障。因此,在借鉴国外抗旱减灾经验时,需充分考虑国内外干旱灾害发生规律及灾害主导因子的不同,从而对抗灾措施进行相应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玉米带 气候背景 SPEI 时空分布 成因分析
下载PDF
基于MOD16的锡林郭勒草原14年蒸散发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12
4
作者 佟斯琴 张继权 +1 位作者 哈斯 马齐云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3-91,共9页
基于MODIS全球陆地蒸散发产品(MOD16),对锡林郭勒草原近14年蒸散发的年际和年内时空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同时探究不同类型草原蒸散发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2000-2013年研究区蒸散发有波动中缓慢上升的趋势,在175.2-234.5mm间波动... 基于MODIS全球陆地蒸散发产品(MOD16),对锡林郭勒草原近14年蒸散发的年际和年内时空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同时探究不同类型草原蒸散发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2000-2013年研究区蒸散发有波动中缓慢上升的趋势,在175.2-234.5mm间波动,多年年均值达204mm。月蒸散量高值集中在水分充足、气温较高、植被生长旺盛的6-8月份,在7月份达到最大值。(2)锡林郭勒草原多年平均蒸散发的空间格局由东北向西南逐渐减少,植被覆盖度高的区域蒸散量大,近14年来蒸散发的变化有增加趋势的面积大于呈减少趋势的面积,其中呈显著增加的像元主要位于东乌珠穆沁旗北部;减少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二连浩特、苏尼特右旗及苏尼特左旗西部等。(3)不同草原类型蒸散发量由草甸草原向草原化荒漠、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逐渐减少。(4)在年际尺度上,在锡林郭勒地区降水是影响蒸散量的更为重要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16 蒸散发 时空分布 锡林郭勒草原
下载PDF
乌珠穆沁草原水热分配差异对植被的影响
5
作者 佟斯琴 刘桂香 +1 位作者 包玉海 张巧凤 《生态科学》 CSCD 2016年第5期21-30,共10页
利用MODIS NDVI数据和气象站点的气温和降水资料,运用最大值合成、一元线性分析和相关分析方法,分别从年际变化、季节变化和月变化角度分析2000—2013年乌珠穆沁草原植被覆盖变化及其对气温和降水变化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从年际变化看... 利用MODIS NDVI数据和气象站点的气温和降水资料,运用最大值合成、一元线性分析和相关分析方法,分别从年际变化、季节变化和月变化角度分析2000—2013年乌珠穆沁草原植被覆盖变化及其对气温和降水变化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从年际变化看,近15年来乌珠穆沁草原植被覆盖呈增加趋势,其变化趋势主要受降水量的控制;从季节变化来看,夏季和秋季植被覆盖度呈上升趋势,而春季呈下降趋势。春季和夏季植被覆盖变化主要受降水的影响,而秋季植被生长与气温的关系较与降水的关系密切;从植被生长的月变化来看,NDVI与气温的相关性小,与降水量的相关性大。在返青期初期(4、5月)NDVI值随气温升高而升高,温度有助于植被的生长,其他时段气温对NDVI值产生负向作用,其中7月份植被生长受气温的负向作用最明显;4—6月受当月降水量的影响明显,7、8月份NDVI值与6月份降水量呈显著相关,表明植被生长对降水变化具有一定滞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珠穆沁 归一化植被指数 水热条件 相关性
下载PDF
蒙古高原雪深时空变化特征及地形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包勇斌 张继权 +2 位作者 来全 包玉海 佟斯琴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0-116,共7页
基于ECMWF再分析数据,结合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及森斜率,对蒙古高原1980-2015年积雪季雪深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地形因子之间的联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年际尺度变化上,1980-2015年蒙古高原积雪深度以0.25mm/a的速率持续增加,尤其2... 基于ECMWF再分析数据,结合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及森斜率,对蒙古高原1980-2015年积雪季雪深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地形因子之间的联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年际尺度变化上,1980-2015年蒙古高原积雪深度以0.25mm/a的速率持续增加,尤其2000年后增加幅度更大,而无明显的突变特征。月尺度变化上,雪深从10月开始增加,次年1-2月达到最大值,3月气温回升积雪开始不同程度地消融。空间尺度上,蒙古高原北部、西北部及东北地区的雪深较深,西南地区雪深常年较浅。雪深的分布特征与地形地貌有着直接联系。总体上,雪深与高程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0.75,且随坡向、坡度和曲率变化而变化。东南坡、坡度5-10°间及凹凸区域(|曲率|>0.01)更有利于积雪。因此本研究可为牧区雪灾防灾及牧草返青期估算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深 蒙古高原 时空特征 地形因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