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1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党史学习教育助推高校党支部党建工作品牌建设探究与实践——以东北林业大学化学化工与资源利用学院学生党支部为例
1
作者 李晋旭 蔡宇 +1 位作者 王金麟 陈春霞 《经济师》 2022年第10期149-150,共2页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高校基层党支部要积极引导广大师生党员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切实使广大师生员工从党的百年非凡历程中汲取继续奋进的智慧和力量。高校基层党支部要在党史学习教育中不...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高校基层党支部要积极引导广大师生党员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切实使广大师生员工从党的百年非凡历程中汲取继续奋进的智慧和力量。高校基层党支部要在党史学习教育中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形成并凝练工作特色和品牌。文章以东北林业大学化学化工与资源利用学院学生党支部为例,研究党史学习教育助推高校党支部党建工作品牌建设的工作理念和路径设计,并给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史学习教育 党建工作品牌 学生党支部
下载PDF
农林类高校分析化学一流课程建设实践——以东北林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4
2
作者 牛娜 陈立钢 +1 位作者 侯娟 纪伟 《大学化学》 CAS 2022年第8期57-62,共6页
以东北林业大学分析化学国家一流课程为例,探讨了农林类高校分析化学课程建设的策略和实践。课程改革以满足农林高校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农林人才为出发点,按照一流课程“两性一度”的要求,构建了“三维4L”的教学模式,从教学内... 以东北林业大学分析化学国家一流课程为例,探讨了农林类高校分析化学课程建设的策略和实践。课程改革以满足农林高校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农林人才为出发点,按照一流课程“两性一度”的要求,构建了“三维4L”的教学模式,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考核评价多角度开展教学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化学 一流课程 课程改革 农林院校
下载PDF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农林高校化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以东北林业大学化学类专业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陈春霞 李晋旭 +3 位作者 彭进松 李雪 王丽丽 方涛 《化工时刊》 CAS 2020年第10期38-40,共3页
在推进“双一流”建设进程中,我们要紧紧围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找准问题、破解难题,以一流意识和担当精神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故大类招生培养中的专业建设、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分流的制度与培养模式等的改革,均要做较为深入的探索... 在推进“双一流”建设进程中,我们要紧紧围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找准问题、破解难题,以一流意识和担当精神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故大类招生培养中的专业建设、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分流的制度与培养模式等的改革,均要做较为深入的探索,才能够建立适合高等农林院校大类招生背景下的自身教学理念和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提升学生的专业化水平和就业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林高校 大类招生 人才培养模式 化学类 双一流
下载PDF
物理化学基础知识在化工热力学教学中的应用
4
作者 荣春光 陈立钢 +2 位作者 张秀成 向兴德 周志强 《大学化学》 CAS 2023年第5期254-260,共7页
化工热力学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专业核心课,它与物理化学联系紧密,后者是前者学习的基础。在化工热力学新知识点的授课中,及时引导学生回顾物理化学的相关知识点并予以阐述,强调两门课程的相互渗透,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 化工热力学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专业核心课,它与物理化学联系紧密,后者是前者学习的基础。在化工热力学新知识点的授课中,及时引导学生回顾物理化学的相关知识点并予以阐述,强调两门课程的相互渗透,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工热力学知识,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本文结合物理化学和化工热力学的课堂教学实践,就物理化学中的热力学基础知识在辅助化工热力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提出了一些实例和自己的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化工热力学 教学 应用
下载PDF
东北地区不同区域野生刺五加种群结构及动态分析
5
作者 魏洪玲 解胜男 +3 位作者 田叙辰 唐中华 刘英 李德文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3-342,共10页
【目的】分析中国东北地区野生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种群结构特征,明确刺五加种群生存现状,预测种群未来的演替趋势,为东北地区野生刺五加种群的保护、利用及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和长白山具... 【目的】分析中国东北地区野生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种群结构特征,明确刺五加种群生存现状,预测种群未来的演替趋势,为东北地区野生刺五加种群的保护、利用及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和长白山具有代表性的生境设立调查样地,并对样地内植物进行调查。通过样地调查和数据统计,绘制刺五加种群的年龄结构图,编制种群静态生命表,拟合其存活曲线、死亡曲线及生存曲线,运用生存分析与数量化动态参数预测种群发展趋势。【结果】①3个区域野生刺五加种群的年龄结构均近似于“金字塔”型,幼龄期和成龄期株数占该区域刺五加总株数的68.58%~83.04%,种群年龄结构稳定。②3个区域野生刺五加种群结构的数量变化动态指数(Vpn)和考虑未来外部干扰的种群年龄结构指数(V′pn)均大于0,存活曲线均趋于Deevey-Ⅱ型,为增长型种群,且对外界干扰敏感性较强。③3个区域1龄级的株数显著低于2、3龄级的株数,表明野生刺五加种子发芽率低,是目前该种群更新和发展的瓶颈。3个区域种群均在前期逐渐减少,后期趋于稳定,但危险率逐渐上升,预示种群后期有衰退的趋势。【结论】目前3个区域野生刺五加种群结构均为增长型,但幼龄级植株数量少,种群老龄个体数量发展潜力较小,种群整体的长期稳定性难以维持。建议加强对1龄级植株的精准抚育管理,通过人为辅助措施提高幼苗的保存率,促进野生刺五加种群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区 野生刺五加 年龄结构 数量动态 生存分析
下载PDF
工业大麻中大麻二酚酸脱羧转化体系研究
6
作者 蔡宏达 刘梦然 +4 位作者 王崑仑 唐翠曼 王彬 高继往 赵修华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3-313,335,共12页
为揭示工业大麻中大麻二酚酸(cannabidiolic acid,CBDA)脱羧转化机理,本研究以工业大麻(Cannabis sativa L.)为原料,采用基团贡献法和Watson公式获得工业大麻中CBDA脱羧转化生成大麻二酚(cannabidiol,CBD)过程中各组分基本热力学参数。... 为揭示工业大麻中大麻二酚酸(cannabidiolic acid,CBDA)脱羧转化机理,本研究以工业大麻(Cannabis sativa L.)为原料,采用基团贡献法和Watson公式获得工业大麻中CBDA脱羧转化生成大麻二酚(cannabidiol,CBD)过程中各组分基本热力学参数。在此基础上,根据经典热力学公式确定40~140℃温度范围内工业大麻中CBDA转化生成CBD反应吉布斯自由能,并得出反应平衡常数及平衡转化率。通过热脱羧转化实验,分析温度及工业大麻花叶含水量对CBDA脱羧转化的影响,结合CBD转化生成率最终确定大麻CBDA热脱羧转化机理函数模型及转化活化能。研究结果表明:在40~140℃温度范围内,CBDA热脱羧转化可自发进行,且随着温度升高自发进行趋势越大。在热脱羧转化过程中,CBD转化率增长与温度和含水量呈正相关。通过动力学函数模型拟合,工业大麻花叶中CBDA脱羧转化最概然模型符合F 1模型,转化活化能为83.77 kJ/mol。综上所述,在40~140℃温度范围内工业大麻中CBDA可自主脱羧转化生成CBD,研究结果可为工业大麻产业化加工获得高含量CBD条件选择提供理论支持和实验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大麻 大麻二酚酸 大麻二酚 热力学 动力学模型 转化活化能
下载PDF
大学基础化学课程思政教育构建策略探索——以有机化学为例 被引量:9
7
作者 彭进松 赵公元 +3 位作者 周志强 李雪 陈春霞 李斌 《大学化学》 CAS 2022年第8期197-203,共7页
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课程思政是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的改革举措。大学基础课程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充分发挥其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本文以有... 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课程思政是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的改革举措。大学基础课程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充分发挥其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本文以有机化学为例,探索大学基础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构建策略。结合专业特点和课程性质,分析了有机化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其现状,进行了课程思政建设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其他大学基础课程思政教育的构建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基础课程 有机化学 构建策略
下载PDF
红豆杉资源加工利用产业发展现状 被引量:8
8
作者 王希清 寇萍 +4 位作者 李弘琨 秦祥宇 王立涛 赵春建 付玉杰 《生物质化学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17,共5页
红豆杉是广谱抗肿瘤药物——紫杉醇的天然来源,国际市场对紫杉醇的需求量逐年增长,我国虽然红豆杉储量已超过世界储量二分之一,出口量约占世界总产量四分之一,但出口产值仅占世界紫杉醇总产值十分之一,因此,如何在现有基础上快速提高红... 红豆杉是广谱抗肿瘤药物——紫杉醇的天然来源,国际市场对紫杉醇的需求量逐年增长,我国虽然红豆杉储量已超过世界储量二分之一,出口量约占世界总产量四分之一,但出口产值仅占世界紫杉醇总产值十分之一,因此,如何在现有基础上快速提高红豆杉产品附加值并建立完整的高附加值产业链是我国红豆杉产业发展的关键。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对红豆杉资源储量、产品类型、产品质量控制及其分析检测方法、技术瓶颈及产业规模等进行了调研,对我国当前红豆杉产业存在的野生资源稀少、人工资源缺乏统一规划布局以及缺乏高附加值产品等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对红豆杉产业未来资源储量、技术创新方向及产业发展规划提出了建议,可为红豆杉资源绿色产业化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豆杉 紫杉醇 产业现状 发展趋势
下载PDF
化学支持“四新建设”的进展、思路与重点 被引量:7
9
作者 张树永 丁玉强 +10 位作者 杜凤沛 苑世领 郭今心 朱亚先 霍冀川 龚良玉 陈春霞 王芬 申树欣 王立祥 邹永新 《大学化学》 CAS 2023年第3期1-8,共8页
对当前化学支持四新建设的进展进行了综述,概括出新建四新专业、特色方向升级到专业、在现有专业下设置四新特色方向、开设四新微专业、按四新理念升级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按四新要求改革教学理念和模式等6种化学支持四新建设的路径。... 对当前化学支持四新建设的进展进行了综述,概括出新建四新专业、特色方向升级到专业、在现有专业下设置四新特色方向、开设四新微专业、按四新理念升级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按四新要求改革教学理念和模式等6种化学支持四新建设的路径。基于对当前建设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明确了未来强化化学支持四新建设的方向和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新建设 化学 新设专业 专业方向
下载PDF
元素化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以碳族元素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春霞 彭进松 +1 位作者 周志强 郭丽 《大学化学》 CAS 2023年第12期135-142,共8页
以碳族元素教学为例,介绍了元素化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深入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充分发挥课程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将科技前沿、唯物辩证法与科学认识论、爱国主义精神、生态文明思想、新时代中国“双碳”故... 以碳族元素教学为例,介绍了元素化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深入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充分发挥课程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将科技前沿、唯物辩证法与科学认识论、爱国主义精神、生态文明思想、新时代中国“双碳”故事、化学元素发现史和科学伦理道德教育等有机融入课程内容设置和课堂教学等环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科学思维、爱国情怀、生态文明思想、探究精神、职业道德观等,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同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素化学 碳族元素 课程思政
下载PDF
哈尔滨市丁香辛香香韵的资源利用
11
作者 赵修华 郭华 +10 位作者 万超越 王美郦 潘雨凡 谢元贸 梁福杰 余子豪 商洁 周昱如 张琳 李德文 于雪莹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22年第3期72-74,共3页
丁香花是木犀科(Oleaceae)丁香属(Syringa)植物的花朵,是哈尔滨市的市花。丁香属植物的挥发性化合物主要含有丁香酚、丁香醇异构体、丁香醛异构体等作为丁香辛香香韵的特征成分,丁香酚的嗅香特征味辛香,似丁香香气,烟熏香,甜香。丁香辛... 丁香花是木犀科(Oleaceae)丁香属(Syringa)植物的花朵,是哈尔滨市的市花。丁香属植物的挥发性化合物主要含有丁香酚、丁香醇异构体、丁香醛异构体等作为丁香辛香香韵的特征成分,丁香酚的嗅香特征味辛香,似丁香香气,烟熏香,甜香。丁香辛香香韵成分具有多种利用功能,具有作为抗菌剂、解热剂和抗病毒剂的潜在药用价值,是作为花香类香型香水和药香型香囊发挥经济效用的重要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 辛香香韵 植物资源 利用
下载PDF
合成生物学时代背景下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2
作者 于雪莹 李春英 +1 位作者 赵春建 杨奕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20年第6期68-69,共2页
合成生物学是中国现代化关键战略技术之一,目前中国在底盘细胞构建、化学品合成的元件设计合成、合成途径创建及合成细胞工厂构建,以及合成生物学基本技术开发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中国合成生物学技术时代的发展必然会大力推动植... 合成生物学是中国现代化关键战略技术之一,目前中国在底盘细胞构建、化学品合成的元件设计合成、合成途径创建及合成细胞工厂构建,以及合成生物学基本技术开发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中国合成生物学技术时代的发展必然会大力推动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本文详细的论述了合成生物学在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和植物抗性改造、植物资源的种植与鉴定、精细化学品的开发与利用等方面的运用,中国合成生物学技术时代的发展必然会大力推动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资源 合成生物学 开发利用
下载PDF
氮磷掺杂生物质介孔炭的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
13
作者 张博 李想 +1 位作者 刘伟 李晓丽 《林产化学与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6-62,共7页
以桉木木质纤维素作原料,六对羧基苯氧基环三磷腈(HCPCP)作为氮磷掺杂剂,NaOH作为共活化剂,采用先炭化后活化制备了木质纤维素基氮磷掺杂介孔炭(NPC)材料,采用SEM、XRD、XPS和拉曼光谱等方法对介孔炭材料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活化温... 以桉木木质纤维素作原料,六对羧基苯氧基环三磷腈(HCPCP)作为氮磷掺杂剂,NaOH作为共活化剂,采用先炭化后活化制备了木质纤维素基氮磷掺杂介孔炭(NPC)材料,采用SEM、XRD、XPS和拉曼光谱等方法对介孔炭材料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活化温度650℃下得到的样品(NPC-650)具有丰富的蜂窝状孔隙结构,平均孔径为5.18 nm,介孔体积比89%。用介孔炭NPC-650作为阴极材料组装成锌离子混合电容器,在0.2 A/g电流密度下比电容为194 F/g,能量密度为87.3(W·h)/kg,功率密度为179.5 W/kg,在10 A/g电流密度下充/放电5000次,电容保持率9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纤维素 介孔炭材料 锌离子混合电容器
下载PDF
高校“有机化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
14
作者 彭进松 赵公元 +2 位作者 李雪 陈春霞 史瑞欣 《化工时刊》 CAS 2023年第2期93-96,共4页
“有机化学”是高等院校重要的基础核心课程,具有覆盖面广、实用性强的特点。以学生为主体,全面地进行“有机化学”课堂教学改革与探索,优化教学内容与方法,打造“有机化学金课”,采用多样化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 “有机化学”是高等院校重要的基础核心课程,具有覆盖面广、实用性强的特点。以学生为主体,全面地进行“有机化学”课堂教学改革与探索,优化教学内容与方法,打造“有机化学金课”,采用多样化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提升本科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化学 教学现状 教学改革 策略创新
下载PDF
量子化学计算辅助药学专业教学的设计与实践
15
作者 赵修华 王玲玲 +1 位作者 赵冬梅 孙朝范 《广州化工》 CAS 2023年第11期280-282,共3页
以三种黄酮化合物的结构与其抗氧化机制之间的关系分析为例,将量子化学计算引入到硕士研究生课程“药物化学”的课堂教学中,介绍其在天然药物分子构效关系研究中的具体实践。利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系统研究了3,6-二羟基黄酮(36DHF)、3,4... 以三种黄酮化合物的结构与其抗氧化机制之间的关系分析为例,将量子化学计算引入到硕士研究生课程“药物化学”的课堂教学中,介绍其在天然药物分子构效关系研究中的具体实践。利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系统研究了3,6-二羟基黄酮(36DHF)、3,4-二羟基黄酮(34DHF)和7,4-二羟基黄酮(74DHF)结构与抗氧化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三种黄酮化合物在气相中清除自由基的过程倾向于氢原子转移(HAT)机制,并且34DHF表现出最强的自由基清除活性。将量子化学计算引入到研究生课堂教学中,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酮化合物 抗氧化机制 量子化学计算 教学
下载PDF
基于TRIZ理论+创新创业思维的《有机化学》教学改革
16
作者 姜大伟 韩宇航 +1 位作者 史瑞欣 许苗军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3年第10期0009-0011,共3页
该论文将TRIZ理论+创新创业思维教学模式应用于《有机化学》课程改革设计中,对目前《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进行归纳分析并做出调整,创新教育理念和方法,强调以“指导、服务、互动”为主要方面的创新教育思想,理论与实践... 该论文将TRIZ理论+创新创业思维教学模式应用于《有机化学》课程改革设计中,对目前《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进行归纳分析并做出调整,创新教育理念和方法,强调以“指导、服务、互动”为主要方面的创新教育思想,理论与实践教育“零距离”的创新教育理念,探索教师与学生互动教学的新模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授课目标主体,教师主导课堂的学习模式,要鼓励学生培养独立思考和探索能力,使教学模式转向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的现代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Z理论 创新创业 有机化学 教学方法改革
下载PDF
以评促建:提高基础化学实验室管理水平
17
作者 郭雪飞 王晓慧 李加民 《广州化工》 CAS 2023年第5期258-260,共3页
高校的基础化学实验室主要从事基础教学工作,安全危险因素多。实验室的管理水平是实验室安全的重要保障。针对目前高校基础实验室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危险源,结合星级实验室评选对基础实验室安全建设的促进意义,在实验室科学化、规范化管... 高校的基础化学实验室主要从事基础教学工作,安全危险因素多。实验室的管理水平是实验室安全的重要保障。针对目前高校基础实验室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危险源,结合星级实验室评选对基础实验室安全建设的促进意义,在实验室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实验室文化建设,实验室特色,激励机制等方面进行分析,并通过一些具体管理实例,为从事实验室管理的人员提供一些经验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级实验室 实验室安全 实验室管理 实验室文化
下载PDF
大学生创新实验对化学专业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及存在的困难 被引量:4
18
作者 吴小亮 田亚冬 《广东化工》 CAS 2020年第13期172-172,211,共2页
大学生创新实验旨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尤其对于化学专业的学生而言,通过创新实验可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运用和理解,提高学生综合实验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等为今后研究生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对化学专业大学生... 大学生创新实验旨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尤其对于化学专业的学生而言,通过创新实验可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运用和理解,提高学生综合实验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等为今后研究生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对化学专业大学生在做创新实验过程中能力的提升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和探讨,希望对大学生创新实验的实施和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 大学生创新实验 创新思维
下载PDF
pH响应/H_(2)O_(2)自供型金属过氧化物在肿瘤化学动力学治疗中的应用
19
作者 高铭英 赵婷婷 +4 位作者 姜宇 马佳悦 韩育衡 李妍妍 王霆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779-786,共8页
基于活性氧自由基的抗肿瘤疗法近些年来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主要包含光动力疗法、声动力疗法以及化学动力学疗法。其中,化学动力学疗法无需借助外部能量(光能或超声)和氧气,主要依赖金属催化剂(Fe^(2+)、Cu^(+)等)与H_(2)O_(2)分子发... 基于活性氧自由基的抗肿瘤疗法近些年来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主要包含光动力疗法、声动力疗法以及化学动力学疗法。其中,化学动力学疗法无需借助外部能量(光能或超声)和氧气,主要依赖金属催化剂(Fe^(2+)、Cu^(+)等)与H_(2)O_(2)分子发生芬顿或类芬顿反应,即可产生高细胞毒性的羟基自由基(·OH)等强氧化性活性物种,该活性物种可破坏细胞脂质、蛋白质和DNA等生物大分子,引发细胞凋亡,从而达到肿瘤治疗的目的。相比应用于传统化学动力学疗法的纳米材料(Fe_(3)O_(4)、Cu_(2)O等),金属过氧化物材料具有在低pH下响应降解、自供H_(2)O_(2)等特点,在应用于肿瘤化学动力学疗法时展现出巨大的优势,逐渐得到了人们的重视。金属过氧化物材料可以在肿瘤病灶区弱酸微环境下生成H_(2)O_(2)与金属离子,依靠肿瘤病灶区H_(2)O_(2)水平的提高和金属离子过载,或者通过产生的金属离子与H_(2)O_(2)进一步发生芬顿或类芬顿反应生成·OH来杀伤肿瘤细胞,同时某些金属离子也会抑制细胞线粒体电子传递链协同杀死肿瘤细胞,从而提高肿瘤多模式治疗效果。从介绍肿瘤化学动力学疗法的概念和治疗机理入手,总结几种不同金属过氧化物纳米材料应用于肿瘤治疗的反应原理与机制,综述目前国内外所开发的pH响应/H_(2)O_(2)自供型金属过氧化物在肿瘤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应用前景、发展趋势和挑战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微环境 金属过氧化物 芬顿反应 活性氧自由基 化学动力学疗法
下载PDF
东北温带森林常见树种粗根分解过程及调控因子
20
作者 朱玉 赵蓉 +4 位作者 张红光 顾伟平 龙福强 毛子军 孙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6682-6690,共9页
粗根是森林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碳库和养分库,对生态系统的碳和养分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目前人们对于影响粗根分解的主要因素以及粗根分解模式的研究较少。采用埋袋法对东北温带森林常见的10个树种(黄檗、胡桃楸、水曲柳、色木槭、红松... 粗根是森林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碳库和养分库,对生态系统的碳和养分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目前人们对于影响粗根分解的主要因素以及粗根分解模式的研究较少。采用埋袋法对东北温带森林常见的10个树种(黄檗、胡桃楸、水曲柳、色木槭、红松、落叶松、白桦、春榆、紫缎、蒙古栎)的粗根(5—10 mm)进行了为期1年的分解实验研究,来探索粗根分解和养分释放的动态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黄檗、胡桃楸、水曲柳、色木槭、红松、落叶松、白桦、春榆、紫缎、蒙古栎粗根年分解系数分别为0.826、0.897、0.477、0.341、0.358、0.264、0.244、0.593、0.458、0.227。由此可见,胡桃楸分解速率最快,蒙古栎分解速率最慢。在粗根分解过程中,不同调控因子对根系分解的影响不同。研究结果表明,粗根的分解速率与根系的初始C/N比例呈显著负相关(P<0.0001),与初始木质素含量呈负相关(P<0.0001),与初始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含量呈正相关(P<0.0001)。初始C/N、木质素含量与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分别可以解释所研究的10个树种粗根分解速率的68%、20%与65%。研究结论对于预测粗根参与的碳循环与养分释放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根 分解 木质素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 碳氮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