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7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房地产业与东北经济发展的双向协调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刘晨晖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15年第6期28-33,共6页
房地产业是东北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在中央政府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与征收房产税预期的双重影响下,东北三省房地产市场较全国出现了更为严重的波动,呈现房地产业发展与经济发展同时停滞的局面。对此,本文在东北经济以及... 房地产业是东北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在中央政府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与征收房产税预期的双重影响下,东北三省房地产市场较全国出现了更为严重的波动,呈现房地产业发展与经济发展同时停滞的局面。对此,本文在东北经济以及房地产业相关数据的基础上,结合东北三省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情况,分析了房地产业的现状及未来前景,对房地产业存在的潜在风险及其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进行判断。最后,本文从房地产业健康发展以及房地产业与东北经济协调发展这两个角度,提出合理破解房地产业与东北经济发展困境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经济 房地产业 经济发展
下载PDF
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绩效测度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王斌斌 李滨勇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43-47,共5页
海洋经济是并列于陆地经济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是实现经济稳增长的另一重要途径。本文以海洋经济发展绩效内涵和海洋经济发展过程特性为两个构建依据,在海洋经济发展内部过程绩效和外部结果绩效的基础上,从海洋经济投入、过程、产出、... 海洋经济是并列于陆地经济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是实现经济稳增长的另一重要途径。本文以海洋经济发展绩效内涵和海洋经济发展过程特性为两个构建依据,在海洋经济发展内部过程绩效和外部结果绩效的基础上,从海洋经济投入、过程、产出、结果和影响来构建海洋经济发展绩效考评的指标体系。通过因子分析得到海洋产业发展能力、环境保护效果、海洋经济发展潜力以及海洋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四个分指标体系。全新的评价指标体系表明,若发展海洋经济必须兼顾这四个方面的发展绩效,才能实现海洋经济发展绩效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经济 绩效测度 因子分析
下载PDF
中国经济发展规律原创性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陈彦斌 洪永淼 +7 位作者 黄少安 刘金全 吕炜 宋铮 田国强 万广华 薛涧坡 张晓波 《管理科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4-90,共7页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经济问题已成为世界关注的重大课题.需要运用科学研究方法,从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凝练中国经济发展规律,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科学部“十四五...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经济问题已成为世界关注的重大课题.需要运用科学研究方法,从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凝练中国经济发展规律,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科学部“十四五”规划的研究成果和相关领域专家意见,在优先资助领域提出“中国经济发展规律”作为重点研究课题,包括“中国经济发展历史事实和数据的系统性梳理和总结”、“经济发展与分配、消费关系的演变规律”、“国家治理框架下的政府、市场与社会互动发展规律”、“经济稳定与宏观调控理论与实践”、“中国经济与全球经济的关系及其演变”、“公有经济与非公有经济的演变规律和作用机制”等六个研究方向,同时提出每个方向的关键科学问题示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经济发展 一般规律 原创性研究
下载PDF
低碳经济发展评价体系构建与经验研究——以大庆市为例 被引量:21
4
作者 王斌斌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10年第6期46-51,共6页
大庆市是以自然资源开发而兴起,并以资源开采为主导产业的城市,经济发展的高碳特征明显,而经济转型是大庆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构建低碳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继而开展大庆市低碳经济问题研究,无疑为大庆市转型的实现提供了新的... 大庆市是以自然资源开发而兴起,并以资源开采为主导产业的城市,经济发展的高碳特征明显,而经济转型是大庆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构建低碳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继而开展大庆市低碳经济问题研究,无疑为大庆市转型的实现提供了新的导向和路径。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客观构建了能够系统评价低碳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对15个资源型城市的低碳经济发展绩效进行了客观评价。结果表明大庆市的综合低碳经济发展绩效在15个资源型城市中排名第3,产业间结构调整绩效排名第14,能源效率绩效排名第3,环境改善效果绩效排名第1,产业内结构调整绩效排名第10。这说明大庆市低碳经济发展的优势在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以及环境改善效果,而亟待改善的在于产业间结构调整与产业内结构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低碳经济 指标体系 绩效评价 因子分析
下载PDF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新模式探析——美国东北沿海产业联动发展模式启示 被引量:1
5
作者 柳天恩 王素梅 周彬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8-132,共5页
美国东北沿海产业联动有四种典型模式,即在18世纪形成的以波士顿为核心的极核带动模式、在19世纪形成的以波士顿和纽约为双核的双轮驱动模式、在20世纪形成的以波士华交通带为主轴的轴带合作模式和当前形成的以城市群协作为特征的网络... 美国东北沿海产业联动有四种典型模式,即在18世纪形成的以波士顿为核心的极核带动模式、在19世纪形成的以波士顿和纽约为双核的双轮驱动模式、在20世纪形成的以波士华交通带为主轴的轴带合作模式和当前形成的以城市群协作为特征的网络协同模式。四种模式在时间上先后继起,空间上从小到大,体现出由点到线、以线带面逐步拓展特征。通过借鉴美国经验,可以有效推进辽宁沿海经济带与内陆腹地产业联动发展,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联动 双轮驱动 轴带合作 辽宁沿海经济带
下载PDF
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刘伟东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25-128,F0003,共5页
本文在对辽宁省县域经济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分析了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明确提出发展状大县域经济,是党中央在新阶段、新形势下做出的一个重大决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战略部署,是贯彻落实科学... 本文在对辽宁省县域经济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分析了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明确提出发展状大县域经济,是党中央在新阶段、新形势下做出的一个重大决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战略部署,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同时针对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省 县域经济 对策研究
下载PDF
辽宁沿海与腹地经济互动发展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王晓玲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07年第3期64-67,共4页
辽宁“五点一线”沿海开发、开放战略,为促进辽宁沿海与腹地城市建立、强化双向联系和相互作用提供了条件,但辽宁沿海与腹地互动格局的形成和持续还需要一定的外部力量,本文即从互动发展机制、互动推进机制、互动保障机制三方面对辽宁... 辽宁“五点一线”沿海开发、开放战略,为促进辽宁沿海与腹地城市建立、强化双向联系和相互作用提供了条件,但辽宁沿海与腹地互动格局的形成和持续还需要一定的外部力量,本文即从互动发展机制、互动推进机制、互动保障机制三方面对辽宁沿海与腹地的互动发展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海开放 发展机制 推进机制 保障机制
下载PDF
东北亚区域经济制度性合作研究--以全球金融危机为背景 被引量:3
8
作者 陈菁泉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4-130,共7页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肆虐全球,对包括东北亚区域经济在内的世界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和深刻影响。东北亚各国纷纷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与此同时,这些国家所面临的经济上的不确定性也在增加。在这一...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肆虐全球,对包括东北亚区域经济在内的世界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和深刻影响。东北亚各国纷纷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与此同时,这些国家所面临的经济上的不确定性也在增加。在这一情势下,加强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制度性合作,推进区域经济合作由简单、初级的功能性合作向制度性合作的转变,成为东北亚各国面临的新课题,在后金融危机时期其必要性凸显。本文从这些问题入手,比较分析了全球金融危机给东北亚各国带来的冲击,在此基础上提出在东北亚各国区域经济制度性合作的必要性以及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制度性合作途径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危机 东北亚 区域经济 制度性合作
下载PDF
基于节约视角的城市公共经济发展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王晓玲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1-6,共6页
城市公共经济不仅是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私人经济发展的前提和保障。我国城市当前普遍存在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短缺的现象,已经制约着私人经济的发展,由此造成的损失和浪费也不容忽视。而且,由于城市公共经济由政府主持,往往存... 城市公共经济不仅是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私人经济发展的前提和保障。我国城市当前普遍存在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短缺的现象,已经制约着私人经济的发展,由此造成的损失和浪费也不容忽视。而且,由于城市公共经济由政府主持,往往存在不计成本的浪费现象。因此,大力发展城市公共经济,也要以节约的尺度来衡量,也就是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既不能滞后,也不能不顾成本—收益的约束,要寻求城市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最佳供给量和最优供给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共产品 城市公共服务 节约
下载PDF
技术创新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以钢铁工业为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袁丽静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6期52-58,共7页
对资源和环境的研究从来都是经济学的基本内容之一,因此循环经济的推广没有比融入市场体系更为有效的方式。作为旨在解决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间矛盾的循环经济,实质上是在改变原有的生产函数,而技术创新本身就是导入一种新的生产函数。... 对资源和环境的研究从来都是经济学的基本内容之一,因此循环经济的推广没有比融入市场体系更为有效的方式。作为旨在解决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间矛盾的循环经济,实质上是在改变原有的生产函数,而技术创新本身就是导入一种新的生产函数。通过对循环经济思想的理论追溯和2000年-2007年技术创新和循环经济的相关指标的计量分析,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证明了技术创新可以并应当成为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经济 技术创新 钢铁工业
下载PDF
东北振兴发展中的能源安全问题研究——兼论东北地区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 被引量:3
11
作者 刁秀华 《西伯利亚研究》 2009年第1期72-77,共6页
能源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中国东北是个能源资源丰富的地区,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开采奠定了东北地区重工业的基础,使其成为全国工业化的能源和原材料生产基地。随着经济的发展,近年来东北地区的能源需求不断增加,... 能源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中国东北是个能源资源丰富的地区,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开采奠定了东北地区重工业的基础,使其成为全国工业化的能源和原材料生产基地。随着经济的发展,近年来东北地区的能源需求不断增加,已由原来煤、电、石油基本自给的地区转变为煤、电不足和石油输入的地区,能源资源已进入枯竭期。而与东北地区接壤的俄罗斯东部地区是世界上能源丰富的地区,从资源、区位、发展前景等多方面具有融入和参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充足条件,完全有条件成为东北能源的原料基地。因此,为从区外提高东北地区的能源保障能力,今后要不断加强双方在能源领域的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北地区 俄罗斯 能源合作 能源安全
下载PDF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新态势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菁泉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10年第3期31-35,共5页
本文力求通过深入分析东北亚区域经济圈的形成与合作发展问题,对加强东北亚区域内各国和地区合作的对策等若干重要问题,提出若干可能合作的方式和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 区域经济合作 东北亚 经济圈
下载PDF
东北振兴发展中的能源安全问题研究——兼论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
13
作者 刁秀华 《黑龙江社会科学》 CSSCI 2009年第1期45-48,共4页
中国东北是全国工业化的能源和原材料生产基地。随着经济的发展,东北地区的能源需求不断增加,已由原来煤、电、石油基本自给的地区转变为煤、电不足和石油输入地区。而与中国东北地区接壤的俄罗斯东部地区则是世界上能源最丰富的地区,... 中国东北是全国工业化的能源和原材料生产基地。随着经济的发展,东北地区的能源需求不断增加,已由原来煤、电、石油基本自给的地区转变为煤、电不足和石油输入地区。而与中国东北地区接壤的俄罗斯东部地区则是世界上能源最丰富的地区,从资源、区位、发展前景等多方面考虑,俄罗斯东部地区具有融入和参与中国东北地区发展的充足条件。为从区外提高东北地区的能源保障能力,不断加强双方在能源领域的合作已是大势所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北地区 俄罗斯 能源安全 经济合作
下载PDF
营口经济发展的新课题——兼论东北经济未来发展战略
14
作者 刘伟东 《辽宁经济》 2007年第2期34-35,共2页
在东北经济振兴的过程中,营口经济异军突起,近八年来,营口经济呈现了快速增长的好势头,得到了胡锦涛总书记的高度赞扬:“营口的改革很有特点,应该说是一种模式。”笔者认为,营口经济要想持续发展,至少还需要解决五个新课题。
关键词 东北经济振兴 新课题 营口 经济发展 胡锦涛总书记 持续发展
下载PDF
基于循环经济角度的低碳经济发展研究
15
作者 袁丽静 《经济视角》 2010年第10期32-33,共2页
20世纪90年代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先后引入我国,旨在解决经济增长和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低碳经济不是对循环经济的替代,循环经济物质流的分析角度正是破解低碳经济发展的一个有利视角。本文以微观分析为基础,提出了我国节能减碳的具... 20世纪90年代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先后引入我国,旨在解决经济增长和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低碳经济不是对循环经济的替代,循环经济物质流的分析角度正是破解低碳经济发展的一个有利视角。本文以微观分析为基础,提出了我国节能减碳的具体思路,并从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制度保障等方面探讨了相关的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经济 低碳经济 发展模式
下载PDF
大数据建设赋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研究——基于“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明斗 李学思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6-82,共17页
大数据背景下,如何拓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路径,进而强化其作用价值,成为重要且具有深远意义的研究话题。为此,基于2011—2020年中国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以“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为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实证检... 大数据背景下,如何拓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路径,进而强化其作用价值,成为重要且具有深远意义的研究话题。为此,基于2011—2020年中国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以“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为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大数据建设对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具有显著促进效应,且经过反事实检验、安慰剂检验、随机性检验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旧可靠;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地级市、区位优势较好、金融结构指数高的城市组别中,大数据建设对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具有更为明显的促进效果;机制分析表明,大数据建设通过金融科技进步效应以及信任强化效应促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文章揭示了大数据建设赋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内在逻辑,能够为相关部门制定科学有效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方案提供经验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数字普惠金融 金融科技进步效应 信任强化效应
下载PDF
基于价值工程理念的辽宁城市公共经济发展研究
17
作者 王晓玲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24-27,共4页
基于价值工程理念发展辽宁城市公共经济,就是要在提供必要的城市公共产品的前提下,实现城市公共支出的最小化,也就是最大限度地节约城市公共支出。这样,既可以解决城市公共产品的短缺,又可以防止因城市政绩工程导致公共支出的巨大浪费。
关键词 价值工程 公共经济 对策研究
下载PDF
中国东北与俄罗斯远东超前发展区对接合作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刁秀华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6-122,共7页
2016年以来中俄两国几乎同步实施了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新一轮振兴战略与俄罗斯远东超前发展区建设。中国东北和俄罗斯远东两地区相互倚重,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新一轮振兴与俄罗斯远东超前发展区建设的对接合作,有利于提升双方合作水平和... 2016年以来中俄两国几乎同步实施了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新一轮振兴战略与俄罗斯远东超前发展区建设。中国东北和俄罗斯远东两地区相互倚重,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新一轮振兴与俄罗斯远东超前发展区建设的对接合作,有利于提升双方合作水平和合作质量,为双方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本文分析了东北老工业基地新一轮振兴与俄罗斯远东超前发展区建设对接合作的具体领域,并提出了对接合作的有效途径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振兴 东北老工业基地 俄罗斯远东 超前发展区 “一带一路”倡议
下载PDF
中国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及不平衡测算研究 被引量:33
19
作者 杨沫 朱美丽 尹婷婷 《产业经济评论》 CSSCI 2021年第5期5-21,共17页
本文基于省级面板数据,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内涵出发,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国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现状以及不平衡程度进行测算。本文的研究发现:(1)2013-2018年中国总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其中,创新发... 本文基于省级面板数据,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内涵出发,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国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现状以及不平衡程度进行测算。本文的研究发现:(1)2013-2018年中国总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其中,创新发展与共享发展增长幅度较大;(2)东部省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较高,而中西部省份体现出更强的增长势头;(3)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平衡程度有所降低,但是省域之间的创新和开放发展水平差距拉大,促增了总体不平衡程度。对此,本文提出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地区优势、加大创新投入力度、强化区域协调战略、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深化开放发展、补齐民生短板等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新发展理念 评价指标 省域经济
下载PDF
社会代际流动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以中国东北为视角 被引量:5
20
作者 侯瑜 谢佳松 《西北人口》 CSSCI 2018年第3期61-68,75,共9页
代际流动固化,不仅影响经济发展,而且会导致社会问题,有必要对其影响因素和机制进行研究。基于CGSS2013年数据,以东北为视角,论文构建了社会代际流动计量模型,实证分析和比较东北地区社会代际流动的现状及差异,并进一步考察影响东北代... 代际流动固化,不仅影响经济发展,而且会导致社会问题,有必要对其影响因素和机制进行研究。基于CGSS2013年数据,以东北为视角,论文构建了社会代际流动计量模型,实证分析和比较东北地区社会代际流动的现状及差异,并进一步考察影响东北代际流动的因素。结论发现,东北地区存在显著的代际流动停滞,其中以吉林省最为严重;东北地区的创新环境、较高的国企比例、以及较低的市场化程度不利于人力资本的代际流动,存在"逆淘汰"效应;东北地区国企职工的代际依存度更高;父亲的体制身份使其可通过行政职务之便进行暗箱操作或权力寻租进而影响其子女社会地位,存在"阶层再生产"现象,以黑龙江省最为突出。论文研究及结论丰富了有关代际流动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代际流动 创新环境 流动滞固 逆淘汰 阶层再生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