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机接口用纺织材料研究进展
1
作者 万玥 雷真 +4 位作者 兰玉婷 张逸飞 尚欣欣 王璐 关国平 《产业用纺织品》 2024年第4期1-10,41,共11页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脑科学与信息科学的深度融合,人机交互研究进展迅速。脑机接口(BCI)是实现人脑与外部装备信息沟通的核心。概述了纺织材料在BCI中的应用分类和应用优势,重点介绍了BCI中导电纺织材料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对...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脑科学与信息科学的深度融合,人机交互研究进展迅速。脑机接口(BCI)是实现人脑与外部装备信息沟通的核心。概述了纺织材料在BCI中的应用分类和应用优势,重点介绍了BCI中导电纺织材料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对未来纺织材料在BCI中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生物相容性更好、信号检测更灵敏稳定的柔性BCI的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材料 脑机接口(BCI) 人工智能 智能可穿戴
下载PDF
医用X射线防护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李伟 魏乐倩 +4 位作者 王泽宇 王莎莎 毛吉富 王富军 王璐 《产业用纺织品》 2024年第6期11-18,31,共9页
介绍了医用X射线与生物系统的相互作用机理及物理防护原理,分析了具有医用X射线屏蔽能力的柔性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探讨了铅、铋、钨等防X射线功能颗粒及聚合物基材的性能特征,总结了涂层法、溶胶-凝胶法、纺丝法等成型方法的优缺点。... 介绍了医用X射线与生物系统的相互作用机理及物理防护原理,分析了具有医用X射线屏蔽能力的柔性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探讨了铅、铋、钨等防X射线功能颗粒及聚合物基材的性能特征,总结了涂层法、溶胶-凝胶法、纺丝法等成型方法的优缺点。研究表明,现有X射线防护材料在提升防护效果和使用便捷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面临性能优化和成本控制方面的挑战。未来研究应聚焦新型功能颗粒的开发、复合材料结构设计的优化及环保高效屏蔽材料的探索等方面,以进一步提升医用X射线防护材料的性能,拓宽其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 防护材料 屏蔽效率 医用 功能粒子 成型方法
下载PDF
自膨胀止血材料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符芬 乔晓燕 +4 位作者 王钰涵 赵帆 王璐 曾泳春 王富军 《产业用纺织品》 2024年第11期1-8,共8页
自膨胀止血材料因优异的伤口填充性和血液浓缩能力,在止血应用中表现突出,成为止血材料近年研究的热点。通过分析自膨胀止血材料的止血机理,阐述多孔结构与材料吸液自膨胀特性的联系及其对止血功效的影响;对比总结国内外此类产品的发展... 自膨胀止血材料因优异的伤口填充性和血液浓缩能力,在止血应用中表现突出,成为止血材料近年研究的热点。通过分析自膨胀止血材料的止血机理,阐述多孔结构与材料吸液自膨胀特性的联系及其对止血功效的影响;对比总结国内外此类产品的发展概况;着重介绍冷冻干燥法、纺丝直接成型法、气体发泡法、3D打印法等自膨胀止血材料构建方法的研究进展,简要分析各种方法的优劣,指出自膨胀止血材料未来研究重点和需应对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止血 自膨胀 生物材料 冷冻干燥 纺丝直接成型 气体发泡 3D打印
下载PDF
废弃羊毛非织造材料开纤工艺研究
4
作者 张乐 赵奕 《产业用纺织品》 2024年第7期27-37,共11页
为实现资源再利用,将废弃羊毛水刺制成的非织造材料预处理后,通过微米级和亚微米级两级开纤处理,制备废弃羊毛基功能非织造材料。探究处理体系固液比、开纤温度、还原时间及pH值对羊毛非织造材料原纤结构单元剥离程度和稳定性的影响。... 为实现资源再利用,将废弃羊毛水刺制成的非织造材料预处理后,通过微米级和亚微米级两级开纤处理,制备废弃羊毛基功能非织造材料。探究处理体系固液比、开纤温度、还原时间及pH值对羊毛非织造材料原纤结构单元剥离程度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羊毛结构单元的开纤量随开纤温度、还原时间和pH值的升高而增加,随固液比的提高而降低,羊毛非织造材料的结构稳定性随开纤量的提高而降低。经试验得出最佳微米级开纤工艺参数为固液比1.5∶50、温度50℃,最佳亚微米级开纤工艺参数为温度75℃、还原时间2.5 h、pH值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羊毛纤维 非织造材料 固液比 开纤温度 还原时间 pH值 孔径分布 损耗率
下载PDF
丝胶蛋白接枝聚合丙烯腈纺丝液的稳态流变性能
5
作者 马利杰 朱金玉 +3 位作者 张瑞云 罗婷婷 吴建华 杨陌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2-69,共8页
为充分利用蚕丝缫丝工艺中的废弃丝胶蛋白,并改善腈纶纤维的吸湿性能,将丝胶蛋白与丙烯腈进行接枝聚合,制备出改性纺丝液,进而探讨其稳态流变性能。采用幂律方程、Arrhenius方程及Spencer-Dillon经验公式等工具,对旋转流变仪取得的数据... 为充分利用蚕丝缫丝工艺中的废弃丝胶蛋白,并改善腈纶纤维的吸湿性能,将丝胶蛋白与丙烯腈进行接枝聚合,制备出改性纺丝液,进而探讨其稳态流变性能。采用幂律方程、Arrhenius方程及Spencer-Dillon经验公式等工具,对旋转流变仪取得的数据进行处理与拟合,深入分析了丝胶蛋白投料比、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用量、温度、剪切速率等因素对纺丝流变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所有不同丝胶蛋白接枝聚合丙烯腈制备的纺丝液均表现出典型的假塑性流体特征,其非牛顿指数小于1。非牛顿指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而表观黏度、结构黏指数及稠度系数则随温度的上升而降低,黏流活化能随剪切速率的增加先减小后趋于稳定。丝胶蛋白投料比为15%、AIBN用量为0.8%时,所制纺丝液呈现较高的黏度,且对温度与剪切速率较为敏感。通过适当提高温度,可有效改善可纺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态流变性能 聚丙烯腈纺丝液 丝胶蛋白 黏度 剪切速率 黏流活化能
下载PDF
纤维基摩擦纳米发电机的构建及其在可穿戴技术领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许子傲 吴雅梦 +3 位作者 郭浩 俞建勇 丁彬 李召岭 《纺织工程学报》 2023年第6期71-85,共15页
可穿戴技术为人们提供了便捷化与个性化的健康监测、医疗辅助、运动娱乐等服务,显著提高生活质量。目前,可穿戴设备的能量供给仍然依赖化学电池或外接电源,造成明显的使用不便。从外界环境中收集能量以满足可穿戴设备的能量需求是一种... 可穿戴技术为人们提供了便捷化与个性化的健康监测、医疗辅助、运动娱乐等服务,显著提高生活质量。目前,可穿戴设备的能量供给仍然依赖化学电池或外接电源,造成明显的使用不便。从外界环境中收集能量以满足可穿戴设备的能量需求是一种有前途的解决方案。摩擦纳米发电机(TENG)是一种新兴的微型能源装置,因其能够有效地收集和利用人体与环境中的微纳能量实现直接为可穿戴设备供电或实现自供能传感,并以高瞬时电输出、低成本与灵活的特性而受到广泛关注。金属、聚合物薄膜、橡胶等材料被广泛用于TENG的制备中,但致密的结构使得它们在长时间穿戴时易造成人体不适。以纤维材料制备的TENG具有输出功率高、透气性好、形状适应性、材料选择广泛的优势,在可穿戴能源器件、自供能传感、人机交互以及空气过滤等领域应用广泛。介绍了纤维基TENG的构筑及可穿戴器件的应用研究进展,最后对其现有的挑战与发展前景进行总结与展望,为纤维基TENG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纳米发电机 纤维材料 能源器件 自供能传感 人机交互 空气过滤
下载PDF
射频能量收集印刷天线仿真模型中长丝机织物结构简化方法及有效性
7
作者 郑聪 胡吉永 蒋金华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6-46,共11页
获得仿真精确度高且计算成本低的仿真模型是高效设计织物基丝网印刷射频能量收集天线的基础。本文构建了长丝机织物天线基底的几种不同简化结构特征的仿真模型,采用HFSS仿真软件模拟了织物仿真模型与电磁波的相互作用,且以孔隙率和粗糙... 获得仿真精确度高且计算成本低的仿真模型是高效设计织物基丝网印刷射频能量收集天线的基础。本文构建了长丝机织物天线基底的几种不同简化结构特征的仿真模型,采用HFSS仿真软件模拟了织物仿真模型与电磁波的相互作用,且以孔隙率和粗糙度为变量参数化分析了具有不同仿真结构基底的天线性能差异,并实际制备了几种不同简化结构基底的天线。结果表明:通过对比反射率和透射率发现,细观交织结构可以等效为具有孔洞和/或凹凸结构模型,均匀结构模型基底的天线辐射性能、增益及效率都显著偏高。进一步以射频能量收集为场景的模型有效性及验证结果表明,仿真模拟结果与实际测试结果吻合良好,且不同简化结构基底的天线性能也无显著性差异。在超高频范围内,不同简化结构基底的天线最大传输距离达220 cm,在1 m处的单位面积接收信号强度在8.442 mW/cm^(2)以上,天线输出电压和能量转换效率可分别达135 mV、60%。因此,为节约计算成本,就孔隙率不超过30%且粗糙度在5.39μm以下的长丝平纹机织物基底,在丝网印刷超高频射频能量收集天线仿真模拟中可将其等效为均匀介质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能量收集 天线 织物基底 仿真模型 织物结构 孔隙率 传输距离
下载PDF
聚吡咯基可拉伸导电心肌补片的制备及其电传导性能
8
作者 李沂蒙 单梦琪 +4 位作者 李雯昕 周奉凯 毛吉富 王富军 王璐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9-97,共9页
针对现有导电纤维基心肌补片难以拉伸及其在心脏跳动下电传导失效的问题,通过整合经编成形技术和原位聚合方法,制备了具有不同经编结构的聚吡咯涂层聚丙烯(PP/PPy)导电心肌补片,对补片的微观形貌、化学结构、力学性能、电学性能及其稳... 针对现有导电纤维基心肌补片难以拉伸及其在心脏跳动下电传导失效的问题,通过整合经编成形技术和原位聚合方法,制备了具有不同经编结构的聚吡咯涂层聚丙烯(PP/PPy)导电心肌补片,对补片的微观形貌、化学结构、力学性能、电学性能及其稳定性能、生物学性能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变化经平垫纱结构的PP/PPy补片相比,闭口经平结构和衬纬编链结构的PP/PPy补片在拉伸过程中能够通过结构变形实现可拉伸性能;衬纬编链结构的PP/PPy补片展现出与天然心肌组织相似的各向异性导电性能(~10^(-3) S/cm,各向异性比为2.1),并在心脏跳动应变(20%)下表现出稳定的电传导性能(相对电阻变化<0.2);细胞实验证明,PP/PPy补片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衬纬编链结构的经编心肌补片提供了一种纺织成形的可拉伸结构设计,为各向异性导电补片简便成形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电心肌补片 聚吡咯 可拉伸 心肌梗死 经编补片 医用纺织品
下载PDF
基于知识图谱的中性几何模型装配特征语义重建方法
9
作者 凌威 刘鸣飞 鲍劲松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64-878,共15页
现有企业的产品模型主要以中性几何模型文件格式储存。由于中性几何模型是以点、线、面等几何语义形式来储存信息,在实际装配过程中,中性几何模型不具有装配特征语义,不能够为装配环节提供指导作用。针对这一问题,首先提出了基于知识图... 现有企业的产品模型主要以中性几何模型文件格式储存。由于中性几何模型是以点、线、面等几何语义形式来储存信息,在实际装配过程中,中性几何模型不具有装配特征语义,不能够为装配环节提供指导作用。针对这一问题,首先提出了基于知识图谱的中性几何语义模型KG-NGSM,规范化地表示中性几何模型中的几何语义;提出一种面向中性几何模型的几何语义抽取方法,抽取几何语义元素并映射为数据层中的实体;基于知识图谱与图匹配网络进行相似度计算,从而实现中性几何模型装配特征语义的重建;最后,以某企业风力发电机产品为例,研发了装配特征语义构建系统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对于风机产品的实际装配操作环节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几何模型 几何语义 装配特征语义 知识图谱 相似度计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